CN102519179A - 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19179A
CN102519179A CN2011103715233A CN201110371523A CN102519179A CN 102519179 A CN102519179 A CN 102519179A CN 2011103715233 A CN2011103715233 A CN 2011103715233A CN 201110371523 A CN201110371523 A CN 201110371523A CN 102519179 A CN102519179 A CN 102519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er
plate
location
control stream
end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715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19179B (zh
Inventor
刘阳
李强
佐藤宪一郎
陈多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715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191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19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9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19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9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集流管、设置在集流管之间的若干个扁管、设置在相邻扁管之间的翅片,冷媒接入管的一端与集流管相接,其集流管的端面设置有端盖,端盖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凸起部;集流管内设置有带通孔的控流板,控流板与端盖一起把集流管分成与冷媒接入管连接的第一腔体和与扁管连接的第二腔体;端盖的凸起部压接在控流板。凸起部的高度为3~25mm。凸起部的斜度为0度~45度。控流板在与凸起部接触处设置有与凸起部的形状相吻合的定位凹陷。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控流板和集流管的内腔壁之间连接牢靠、缝隙小、泄露少、稳定性好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Description

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行流换热器,特别是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平行流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的换热器,被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但是,普通的平行流换热器存在换热工质从冷媒连接管进入到集流管后,冷媒流动不均匀的情况,当冷媒流量较大时,冷媒会流向集流管的远端,从而产生冷媒在各个扁管中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集流管内设置有带通孔的控流板,冷媒从控流板的一侧进入,通过通孔后流入控流板的另一侧,从而可以获得较好的均流效果。
但是,由于控流板为长条结构,而集流管的内腔为圆弧面,当冷媒从冷媒连接管进入控流板与集流管内壁之间的腔体时,会给控流板较大的向上的推力,因此,需要控流板与集流管内壁之间存在有力的连接,而且往往希望控流板与集流管内腔紧密的固定连接,两者的接触面不要有冷媒泄露,只有在保证这种紧密的连接品质,才能使带有控流板的换热器有较低的废品率,从而有可能进行大生产。因此,控流板和集流管内壁的紧密连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控流板和集流管的内腔壁之间连接牢靠、缝隙小、泄露少、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的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集流管、设置在集流管之间的若干个扁管、设置在相邻扁管之间的翅片,冷媒接入管的一端与集流管相接,其结构特征是集流管的端面设置有端盖,端盖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凸起部;集流管内设置有带通孔的控流板,控流板与端盖一起把集流管分成与冷媒接入管连接的第一腔体和与扁管连接的第二腔体;端盖的凸起部压接在控流板。
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为3~25mm。
所述凸起部的斜度为0度~45度。
所述控流板在与凸起部接触处设置有与凸起部的形状相吻合的定位凹陷。
所述控流板在集流管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为突起或凹下的曲面,端盖上的凸起部的压接面与控流板的曲面相吻合。
所述集流管上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的压接面压在控流板上,定位板从位于扁管的一侧或者从位于扁管的另一侧压紧控流板;
和/或,所述集流管内设置有分隔定位板,分隔定位板与端盖使集流管形成一个隔断,集流管的隔断内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的压接面压在控流板上,定位板从位于扁管的一侧或者从位于扁管的另一侧压紧控流板。
所述端盖设置在集流管的一端或左右两端。
所述端盖的外缘上设置有定位凸起,集流管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凹陷或开口,定位凸起插装在定位凹陷或开口内。
所述集流管上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的压接面压在控流板上,定位板从位于扁管的一侧或者从位于扁管的另一侧压紧控流板;
和/或,所述集流管内设置有分隔定位板,分隔定位板与端盖使集流管形成一个隔断,集流管的隔断内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的压接面压在控流板上,定位板从位于扁管的一侧或者从位于扁管的另一侧压紧控流板。
所述端盖设置在集流管的一端或左右两端。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左侧的端盖盖到集流管的左侧的端口;
步骤二,控流板的一端从集流管的右侧端口伸入集流管内,并一直抵到左侧的端盖的凸起部的下面;
步骤三,将右侧的端盖盖到集流管的右侧端口,并使控流板的另一端抵在右侧的端盖的凸起部的下面;
步骤四,整体钎焊加热,固定。
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通过端盖的设置确保控流板紧密压接集流管内侧壁上,使得在平行流换热器中,能够稳定和紧固的固定好控流板,经过整体焊接后,使得控流板能够与集流管的内壁焊接在一起,提高了集流管的稳定性,同时减少了集流管与控流板之间的缝隙和泄露,确保控流板的两端不易发生泄漏且平行流换热器具有稳定的换热性能,提高了批量产品的品质稳定性。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控流板和集流管的内腔壁之间连接牢靠、缝隙小、泄露少、稳定性好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集流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端盖的凸起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的控流板的端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四的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五的集流管的第一横向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五的集流管的第二横向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六的集流管的局部剖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六的集流管的局部剖视图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七的集流管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七的集流管局部剖视图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八的集流管端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八的集流管端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一的集流管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中:1为集流管,2为隔断,3为控流板,4为端盖,5为定位板,6为端盖凹陷,7为凸起部,8为压接面,9为定位凹陷,10为控流板的通孔,11为端盖的定位凸起,12为集流管的定位凹陷,20为冷媒接入管,21为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集流管1、设置在集流管1之间的若干个扁管21、设置在相邻扁管21之间的翅片,冷媒接入管20的一端与集流管1相接。集流管1的端面设置有端盖4,端盖4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凸起部7;集流管1内设置有带通孔10的控流板3,控流板3与端盖4一起把集流管1分成与冷媒接入管20连接的第一腔体和与扁管连接的第二腔体;端盖4的凸起部7压接在控流板3。
在本实施例中,集流管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盖4,端盖4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凸起部7,在本实施例中的凸起部为两个水平布置的圆柱形的凸柱,在集流管内设置有带通孔10的控流板3,控流板3为水平板,端盖4的凸起部7的压接面8压在控流板3上。
凸柱的高度在3~25mm之间有比较好的压紧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圆柱形的凸起部的高度H为8mm,左右两端的端盖采用相同的高度。凸起部7的侧边垂直于端盖4的内壁面,即和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平行。
本实施例的集流管中的控流板3的两端分别由端盖的凸起部压着,使得控流板3紧紧的贴在集流管内壁面上,经过整体焊接后,使得控流板3可以和集流管的内壁焊接在一起,提高了集流管的稳定性,同时减少集流管与控流板3之间的缝隙和泄露,提高了批量产品的品质。整体钎焊是指平行流换热器在完成组装后,进入钎焊炉内一次性把平行流换热器中的焊接材料溶解,焊接材料对相邻的结构进行钎料连接的工艺。
以上是在集流管1的两端分别端盖4,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集流管1的的长度比较短或直径比较小时,也可以仅在一端设置端盖4,也能获得与上述技术方案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参见图15,加工集流管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S01,将左侧的端盖4盖到集流管的左侧的端口;
步骤二S02,控流板3的一端从集流管的右侧端口伸入集流管1内,并一直抵到左侧端盖的凸起部7的下面;
步骤三S03,将右侧的端盖4盖到集流管的右侧端口,并使控流板3的另一端抵在右侧的端盖4的凸起部7的下面;
步骤四S04,整体钎焊加热,固定。
采用上述的加工方法,可以可靠的固定控流板3,并使控流板3达到整体焊接的间隙要求。
实施例二
参见图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端盖4的凸起部7呈圆台形。
本实施例中的圆台形的凸起部的高度H为25mm。圆台形的凸起部侧面与集流管的轴线形成的锐角为α角,该α角的范围是大于0度到小于等于6度。一般情况下,该α角的较佳范围是大于0度到小于等于45度。在本实施例中,该α角选择的角度为30度;当控流板3插入到凸起部的下面时,会变得更加容易,在控流板3定位好后,盖上另一端的端盖也会变的容易,即使是在集流管1中操作,也很方便操作,这样做可以显著的提高制造的效率。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一,不再重复。
实施例三
参见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控流板3与端盖上的凸起部7接触处设置有定位凹陷9,该定位凹陷9与凸起部7的形状相吻合。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7的圆台形的侧面与集流管的轴线形成的夹角α角为10度,定位凹陷9和圆台形的凸起部吻合,定位凹陷9靠近端盖侧的深度大,定位凹陷9靠近控流板的中心处的深度较小。
另外,在控流板3与端盖上的凸起部7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焊料,整体焊接时可以使两者焊接连接。于是,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安装时的效率,另一方面,两者的接触面积增大,显著提高稳定性,焊接连接时,可以获得很好的密封效果。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二,不再重复。
实施例四
参见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端盖的凸起部7呈凸台形状,凸台形状的凸起部7会形成一个近似平面的压接面8,该凸起部的高度H为4mm,该凸台形状的凸起部7与集流管1的轴线的夹角α角为3度,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凸起部的压接面8与控流板的接触面较大。在两者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焊料,整体焊接时可以使两者焊接连接。两者的接触面积大,显著提高稳定性,减少控流板和集流管之间的泄露。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二,不再重复。
实施例五
参见图7-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控流板3在集流管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为突起或凹下的曲面,端盖4上的凸起部7的压接面与控流板3的曲面相吻合。如图中所示,采用曲面的形状可以提高控流板与集流管的内壁的接触面积,提高控流板的稳定性和减少控流板与集流管内壁之间的泄露。而且,可以提高冷媒进入扁管前的均匀性,较少控流板面上的集油。
在本实施例中,端盖的凸起部7的压接面也是凸向下方的曲面,和控流板接触面的形状吻合,可以紧密的贴合,提高了压接接触的面积,在两者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焊料,整体焊接时可以使两者焊接连接。两者的接触面积大,显著提高稳定性,减少控流板和集流管之间的泄露。
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四,不再重复。
实施例六
参见图9-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端盖的凸起部7是采用模具压制的结构,把呈平板状的端盖制成内侧面设置有凸起部7,外侧面有端盖凹陷6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平行流换热器布置成两侧集流管垂直布置,扁管水平布置的形式,集流管1上设置有定位板5,定位板5的压接面压在控流板3上,定位板5从位于扁管的一侧或者从位于扁管的另一侧压紧控流板3。端盖4、定位板5和集流管内壁共同形成了集流管隔断2,在该隔断2中设置有控流板3。这里的定位板5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九。
当然,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的也可以进行下列变化:集流管1内设置有分隔定位板,分隔定位板与端盖4使集流管1形成一个隔断2,集流管1的隔断2内设置有定位板5,定位板5的压接面压在控流板3上,定位板5从位于扁管的一侧或者从位于扁管的另一侧压紧控流板3。
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一,不再重复。
实施例七
参见图11-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平行流换热器布置成上下集流管水平布置,扁管垂直布置的结构,定位板5和端盖4的凸起部7把控流板3压向集流管内壁的扁管对面一侧,使控流板与集流管内壁的接触面紧密的接触,利于整体焊接时,减少缝隙和泄露。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六,不再重复。
实施例八
参见图13-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八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端盖4的外缘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1,与之对应的集流管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凹陷12或开口,该定位凸11与定位凹陷12的接合面相互配合,定位凸起11插装在定位凹陷12或开口内。
在设计时,考虑定位凸起11与端盖的内壁面的凸起部7有固定的位置关系,当定位凸起11放置到定位凹陷12或开口内时,两个圆柱形的凸起部7的压接面为水平,这样就能确保随后插入的控流板3能够水平的设置在集流管的内壁面上。定位凸起11可以密封集流管的定位凹陷的侧面,且两者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焊料,经过整体焊接后,端盖密封的与集流管端面连接固定成一体。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一,不再重复。
实施例九
本发明的实施例九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端盖的凸起部7的下侧有通孔,冷媒管从该通孔中深入集流管内,并与集流管连通。
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一,不再重复。

Claims (11)

1.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集流管(1)、设置在集流管(1)之间的若干个扁管(21)、设置在相邻扁管(21)之间的翅片,冷媒接入管(20)的一端与集流管(1)相接,其特征是集流管(1)的端面设置有端盖(4),端盖(4)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凸起部(7);集流管(1)内设置有带通孔(10)的控流板(3),控流板(3)与端盖(4)一起把集流管(1)分成与冷媒接入管(20)连接的第一腔体和与扁管连接的第二腔体;端盖(4)的凸起部(7)压接在控流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凸起部(7)的高度为3~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凸起部(7)的斜度为0度~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控流板(3)在与凸起部(7)接触处设置有与凸起部(7)的形状相吻合的定位凹陷(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控流板(3)在集流管(1)的轴线方向的投影为突起或凹下的曲面,端盖(4)上的凸起部(7)的压接面与控流板(3)的曲面相吻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集流管(1)上设置有定位板(5),定位板(5)的压接面压在控流板(3)上,定位板(5)从位于扁管的一侧或者从位于扁管的另一侧压紧控流板(3);
和/或,所述集流管(1)内设置有分隔定位板,分隔定位板与端盖(4)使集流管(1)形成一个隔断(2),集流管(1)的隔断(2)内设置有定位板(5),定位板(5)的压接面压在控流板(3)上,定位板(5)从位于扁管的一侧或者从位于扁管的另一侧压紧控流板(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端盖(4)设置在集流管(1)的一端或左右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端盖(4)的外缘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1),集流管(1)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凹陷(12)或开口,定位凸起(11)插装在定位凹陷(12)或开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集流管(1)上设置有定位板(5),定位板(5)的压接面压在控流板(3)上,定位板(5)从位于扁管的一侧或者从位于扁管的另一侧压紧控流板(3);
和/或,所述集流管(1)内设置有分隔定位板,分隔定位板与端盖(4)使集流管(1)形成一个隔断(2),集流管(1)的隔断(2)内设置有定位板(5),定位板(5)的压接面压在控流板(3)上,定位板(5)从位于扁管的一侧或者从位于扁管的另一侧压紧控流板(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端盖(4)设置在集流管(1)的一端或左右两端。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左侧的端盖(4)盖到集流管(1)的左侧的端口;
步骤二,控流板(3)的一端从集流管(1)的右侧端口伸入集流管(1)内,并一直抵到左侧的端盖(4)的凸起部(7)的下面;
步骤三,将右侧的端盖(4)盖到集流管(1)的右侧端口,并使控流板(3)的另一端抵在右侧的端盖(4)的凸起部(7)的下面;
步骤四,整体钎焊加热,固定。
CN201110371523.3A 2011-11-21 2011-11-21 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25191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1523.3A CN102519179B (zh) 2011-11-21 2011-11-21 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1523.3A CN102519179B (zh) 2011-11-21 2011-11-21 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9179A true CN102519179A (zh) 2012-06-27
CN102519179B CN102519179B (zh) 2015-11-18

Family

ID=46290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71523.3A Active CN102519179B (zh) 2011-11-21 2011-11-21 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1917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99088A (ja) * 2014-11-26 2016-05-30 サンデ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CN106066102A (zh) * 2016-05-31 2016-11-02 浙江富源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侧出风冷凝器及其安装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84083A (en) * 1927-06-02 1928-09-11 Samuel C Bloom Refrigerating coil
JP2001033189A (ja) * 1999-07-22 2001-02-09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熱交換器
JP2003065696A (ja) * 2001-08-24 2003-03-05 Honda Motor Co Ltd ラジエータ
US6688137B1 (en) * 2002-10-23 2004-02-10 Carrier Corporation Plate heat exchanger with a two-phase flow distributor
CN101105353A (zh) * 2006-07-11 2008-01-16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US20110139421A1 (en) * 2009-12-15 2011-06-1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Flow distributor for a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CN201876184U (zh) * 2010-09-01 2011-06-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集流管及具有该集流管的换热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84083A (en) * 1927-06-02 1928-09-11 Samuel C Bloom Refrigerating coil
JP2001033189A (ja) * 1999-07-22 2001-02-09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熱交換器
JP2003065696A (ja) * 2001-08-24 2003-03-05 Honda Motor Co Ltd ラジエータ
US6688137B1 (en) * 2002-10-23 2004-02-10 Carrier Corporation Plate heat exchanger with a two-phase flow distributor
CN101105353A (zh) * 2006-07-11 2008-01-16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US20110139421A1 (en) * 2009-12-15 2011-06-1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Flow distributor for a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CN201876184U (zh) * 2010-09-01 2011-06-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集流管及具有该集流管的换热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99088A (ja) * 2014-11-26 2016-05-30 サンデ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WO2016084669A1 (ja) * 2014-11-26 2016-06-02 サンデ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CN107003087A (zh) * 2014-11-26 2017-08-01 三电控股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CN107003087B (zh) * 2014-11-26 2020-09-22 三电控股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CN106066102A (zh) * 2016-05-31 2016-11-02 浙江富源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侧出风冷凝器及其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9179B (zh) 2015-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0672B (zh) 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2519180B (zh)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EP2676094B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heat exchanger and a heat exchanger
CN105143807A (zh) 换热器
KR102271010B1 (ko) 차량용 열교환기
CN102519179A (zh) 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JP2004037071A (ja) 熱交換器のためのマニホルド
CN211552541U (zh) 换热器
CN220083753U (zh) 一种三介质换热器
CN201926333U (zh) 采暖散热器
CN208936591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CN112880436A (zh) 换热器
CN108954921A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05352172U (zh) 集流管组件和具有该集流管组件的换热器
KR100596021B1 (ko) Egr 쿨러 하우징
KR20140106610A (ko) 가스, 특히 엔진 배기 가스를 위한 열교환기
WO2011039563A1 (en) A heat exchanger
CN113280648A (zh) 一种换热器及装配方法
CN214665253U (zh) 燃烧箱及燃气热水器
CN111692899B (zh) 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1425152U (zh) 换热器
CN211777753U (zh) Egr冷却器壳体及egr冷却器
CN220062224U (zh) 一种微通道冷凝器
JPH11351784A (ja) 熱交換器
CN118066895A (zh) 集流件、换热器及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IDEA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EIDI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GUANGDONG

Effective date: 201311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129

Address after: 528311 Guangdong, Foshan, Beijiao,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avenu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building B floor, District, 26-28

Applicant after: Midea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the beautiful headquarters building, 6 beautiful avenue,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Applicant before: Meidi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Guangdong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