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17655B -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17655B
CN102517655B CN201110426107.9A CN201110426107A CN102517655B CN 102517655 B CN102517655 B CN 102517655B CN 201110426107 A CN201110426107 A CN 201110426107A CN 102517655 B CN102517655 B CN 1025176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ning solution
molecular weight
weight polyethylene
solvent
swe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261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17655A (zh
Inventor
黄金帮
陈永银
胡群峰
马清风
郑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 Zhenfen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ongyi Chemical Fib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ongyi Chemical Fib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Rongyi Chemical Fib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261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176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17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7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17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76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与溶剂按混合经过溶胀得到纺丝溶液后再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压溶解得到浓度为70wt%~97.6wt%的纺丝溶液;所述溶剂为室温下是液体的碳氢化合物;b)将所述纺丝溶液经过喷丝、冷却得到冻胶丝;c)将所述冻胶丝经过洗油洗涤后干燥,得到初生纤维;d)将所述初生纤维经过5道拉伸,得到纤度为360D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所述拉伸倍数为10~13倍。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为总纤度为360D强度、模量高,溶剂用量少。

Description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60D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也称高强高模聚乙烯(HSHMPE)纤维或伸长链(ECPE)聚乙烯纤维,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在(1~7)×106的聚乙烯,经纺丝-超拉伸后制成的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它是继碳纤维、芳纶(Kevlar)纤维之后的第三代高性能纤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其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比,具有质量轻、耐冲击、介电性能高等优点,在现代化战争和航空航天、海域防御、武器装备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该纤维在汽车、船舶、医疗器械、体育运动器材等领域亦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自问世起就倍受重视,发展很快。
1979年,荷兰DSM公司申请了采用冻胶技术制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专利(US4344908、特公昭64-8732、US442297.63)。在现有的冻胶纺丝技术中,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溶液经过喷丝组件使丝条成型,使溶液中大分子的解缠状态得以保存,然后经过骤冷使丝条定型。为了提高初生丝条的质量,在DSM公司发明的在烟道内由空气冷却纺丝工艺的基础上,人们对纺丝技术进行了很多改进,美国联合信号(Allied Signal)公司使丝条先进行短距离空气冷却,然后进入冷水槽快速冷却形成冻胶丝。由于冻胶丝中包含着大量溶剂,在进行热拉伸时,溶剂的增塑作用使大分子链产生相对滑移,会降低拉伸的有效性;并且由于溶剂的存在,冻胶初生纤维的拉伸比受溶剂含量多少影响极大,造成冻胶初生纤维的拉伸稳定性降低,因此在进行超倍热拉伸工艺之前,需要去除初生纤维中的溶剂。
为了去除冻胶丝中的溶剂,人们选择与溶剂具有良好相容性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与丝条反应,将溶剂置换出来,然后再对萃取后的丝条在一定的温度下干燥,使萃取剂挥发后再进行后续的超倍热拉伸。由于溶剂已经被置换出来,因此在进行超倍热拉伸时,在纤维结晶度和取向度提高的基础上,使呈折叠链的PE片晶向伸直链转化,从而获得高强度、高模量PE纤维。
但是,在溶剂和PE纤维配置纺丝溶液时,溶剂会破坏PE纤维分子链的结构,使其结晶趋向混乱,而使其结构不均一,导致PE模量和强度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强度、模量高的360D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与溶剂按混合经过溶胀得到纺丝溶液后再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压溶解得到浓度为70wt%~97.6wt%的纺丝溶液;所述溶剂为室温下是液体的碳氢化合物;
b)将所述纺丝溶液经过喷丝、冷却得到冻胶丝;
c)将所述冻胶丝经过洗油洗涤后干燥,得到初生纤维;
d)将所述初生纤维经过5道拉伸,得到360D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所述拉伸倍数为10~13倍。
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洗油为120号溶剂油。
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拉伸是在温度为70~130℃的甬道内进行的。
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拉伸是在温度为90~110℃的甬道内进行的。
优选的,在所述甬道内通入温度与甬道相等的饱和水蒸气。
优选的,所述溶剂选自四氢化萘、十氢化萘、煤油、7号溶剂油或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溶剂为分子量为40~1000的7号溶剂油。
优选的,步骤a)包括:
a1)将重均分子量为(1~7)×106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溶剂混合在70℃~120℃的温度范围内溶胀30min~60min制得浓度为70wt%~97.6wt%的纺丝溶液,所述溶剂为室温下是液体的碳氢化合物;
a2)将所述纺丝溶液喂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压溶解制得纺丝溶液,所述纺丝溶液喂入双螺杆挤出机的入口温度为90℃~120℃,中间挤压溶解的温度160℃~200℃,出口温度为150℃~190℃,双螺杆挤出机的旋转速度为30r/min~300r/min,纺丝溶液在双螺杆挤出机内的停留时间为不超过10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a1)包括:
a11)将所述溶剂分为第一质量份M1和第二质量份M2,M1与M2的质量比为20~30∶80~70,将M1在溶胀釜内预热到100℃~120℃,然后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与M1混合进行初步溶胀,初步溶胀时间为10min~20min;
a12)将M2预热到70℃~100℃与初步溶胀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M1混合进行再溶胀得到纺丝溶液,再溶胀时间为25min~40min;
a13)将再溶胀后的纺丝溶液送入储料釜冷却到室温再进行步骤a2)。
优选的,步骤b)具体实现为将纺丝溶液采用长径比为6/1~30/1的喷丝孔以1m/min~10m/min的速度喷丝,然后在20℃~60℃的温度范围内冷却得到凝固丝条,再对凝固丝条施加不超过2倍的喷头拉伸得到冻胶丝。
本发明提供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与溶剂按混合经过溶胀得到纺丝溶液后再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压溶解得到浓度为70%~97.6%的纺丝溶液;所述溶剂为室温下是液体的碳氢化合物;b)将所述纺丝溶液经过喷丝、冷却得到冻胶丝;c)将所述冻胶丝经过洗油洗涤后干燥,得到初生纤维;d)将所述初生纤维经过5道拉伸,得到纤度为360D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所述拉伸倍数为10~13倍。本发明提供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为了制备性能优越的360D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提高了聚乙烯纤维纺丝溶液的浓度,因为本发明人发现,由于溶剂会破坏聚乙烯的分子链结构,少量的溶剂能够使得原本不规整的聚乙烯分子链变得规整,重结晶后分子链的取向也比较统一,虽然支化程度以及分子链的卷曲程度都较高,但分子链的支化和卷曲均具有规律,反而提高了强度和模量。但是过量的溶剂会造成分子链的更趋向于直链,使纤维更加的柔软,径向的机械性能不足。所以在纺丝时,将纺丝溶液的浓度提高到70wt%~97.6wt%正是为了减少溶剂的用量,减少溶剂对分子链的破坏,使得制备的聚乙烯纤维强度更高,模量更高。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减少了溶剂的浪费,节约了成本。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制备的360D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模量大于1300g/dtex,强度大于37g/dtex,远远高于现有技术方法制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萃取工艺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拉伸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专利要求的限制。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为重均分子量(Mw)为(1~7)×106的线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优选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重均分子量为(1.5~4.5)×106的线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更优选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重均分子量为(1.8~4.0)×106线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粉末粒度为40μm~200μm,优选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粒度为80μm~180μm。
作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纺丝原液的溶剂为室温下是液体的碳氢化合物,优选的,可以为氢化萘或烷烃系列,例如可以选自四氢化萘、十氢化萘、煤油、矿物油或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溶剂,更优选的,可以选用分子量为40~1000的7号白油作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溶剂。
按照本发明,将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溶剂在温度为70℃~130℃的范围内溶胀20分钟~60分钟,优选的,将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溶剂在温度为75℃~125℃的范围内溶胀25分钟~55分钟。为了制备可纺性能高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溶液,本发明提供的纺丝溶液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重量百分比为70wt%~97.6wt%,优选的,纺丝溶液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重量百分比为70wt%~97.6wt%,更优选的,纺丝溶液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重量百分比为70wt%~97.6wt%。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溶胀制备纺丝溶液之后,需要进一步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纺丝溶液进行挤压溶解制备纺丝溶液。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喂入口温度为90℃~120℃,中间挤压溶解的温度160℃~200℃,出口温度为150℃~190℃;纺丝溶液在双螺杆挤出机内的停留时间为不超过10分钟,优选的,纺丝溶液在双螺杆挤出机内的停留时间为3~8分钟,更优选的,纺丝溶液在双螺杆挤出机内的停留时间为4~6分钟;双螺杆挤出机的旋转速度为30~300r/min,优选的,双螺杆挤出机的旋转速度为70~270r/min,更优选的,双螺杆挤出机的旋转速度为90~200r/min。
制备纺丝溶液之后,采用冻胶纺丝工艺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纺丝溶液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冻胶纺丝的工艺条件为:喷丝孔的孔径为0.6mm~5mm,优选的,喷丝孔的孔径为0.7mm~2mm;喷丝孔长径比L/D为6/1~30/1,纺丝液挤出速率为0.5m/min~5m/min,纺丝液经过20℃~60℃的冷却定型,喷头牵伸倍数不超过2倍;优选的,喷头牵伸倍数不超过1.8倍。
在冻胶丝成型后,将所述冻胶丝静置16小时~26小时得到初生纤维。
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力学性能的稳定性受纺丝溶液的均匀性的影响最大,而制备均匀纺丝溶液的关键是在溶胀的过程中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均匀溶胀得到均匀的纺丝溶液。因此本发明对溶胀过程a1)采用如下的工艺步骤:
a11)将所述溶剂分为第一质量份M1和第二质量份M2,M1与M2的质量比为20~25∶80~75,将M1在溶胀釜内预热到100℃~120℃,然后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M1混合进行初步溶胀,初步溶胀时间为10min~20min;
a12)将M2预热到70℃~90℃与初步溶胀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M1混合进行再溶胀得到纺丝溶液,再溶胀时间为25min~40min;
a13)将再溶胀后的纺丝溶液送入储料釜冷却到室温再进行步骤a2)。
由于溶胀是一个复杂的吸热过程,溶剂的成分、温度、溶剂与超高分子量的重量比等因素对溶胀的质量和速度都有较大的影响。在本发明中,将作为溶剂分为第一质量份M1和第二质量份M2,M1与M2的质量比为20~30∶80~7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先与M1在较高的温度下混合,而且由于浓度较高,因此搅拌效果比较好,溶剂对超高分子量的溶胀作用更加明显,但是初步溶胀这个过程时间要严格控制,否则会导致黏度增加太快,不利于充分均匀的溶胀。因此初步溶胀的时间为10min~20min。在进行了初步溶胀时候,再加入M2与初步溶胀后的混合物进行再溶胀,有初步溶胀作为基础,再溶胀可以在温度较低的范围内进行,并且为了获得均匀溶胀的纺丝溶液,再溶胀时间也可适当加长。因此,本发明中再溶胀的时间为25min~40min,将M2预热到70℃~100℃加入进行再溶胀。由于再溶胀的时间较长,在进行再溶胀时,可以将溶胀釜的环境温度降到70℃~100℃,降温速度对于本发明的效果并无较大影响。
制备初生纤维后需要对初生纤维进行萃取、干燥、超倍热拉伸。
对初生纤维萃取时,选用的萃取剂对于溶剂应该有良好的相混或相溶性,并且具有低的沸点和高的挥发性。所用萃取剂可以为易挥发的低级烷烃和卤代烃。例如当使用石蜡油作为溶剂时,可以选用己烷、庚烷、甲苯、氯甲烷、溶剂油等作为萃取剂,优选的,选用溶剂汽油作为萃取剂,最优选为120号溶剂油。初生纤维经过萃取后,在40℃~80℃的温度范围内对其进行干燥使萃取剂挥发,然后再进行超倍热拉伸。
将初生纤维萃取之后需要将其干燥除掉初生纤维上的萃取剂,干燥温度可以为40℃~90℃,优选的,干燥温度为50℃~70℃。干燥通过干烧的方式进行,干烧箱中不存在液体物质,将溶剂直接蒸发为气体。所述干烧操作优选经过3道干烧箱。干燥后,进行5道超倍热拉伸的温度为70℃~130℃,优选的,在85℃~13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超倍热拉伸。为了维持温度,可以优选在所述甬道中通入温度相同的饱和水蒸气。拉伸时,使初生纤维经过甬道,然后在甬道内通入保护性气体,可以为惰性气体或氮气,优选的,选用加热后的氮气作为保护性气体。牵伸机可以选用热辊牵伸机或冷辊牵伸机,优选的,选用热辊牵伸机,热辊的温度优选为70~90℃,可以对纤维起到预热的作用。本文中,在对纤维施加拉伸时,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因此在牵伸机之间有两端开口的管子、箱体、圆筒等,然后在其中通入需要温度的气体,本文中热甬道、甬道即指使纤维穿过的圆筒,但不限于此。
按照本发明,所述拉伸的总拉伸倍数为10~13倍,更优选为11~12倍。最终得到纤度为360D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总拉伸倍数是通过每相邻两道牵伸的速率之比的再相加而得到的。拉伸倍数越大,纤维越细,模量和强度就越低。
最后还包括将所述纤维通过卷绕机卷绕成筒状,包装后得到相应规格的产品。
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纤维力学性能是按照如下方法测试的:采用DXLL-20000电子拉力机测定纤维的强度和模量,测试条件为夹距250mm,下降速度50mm/min。
为了评价拉伸对纤维力学性能均匀性的影响,本发明采用下面的方法处理测试结果:
每个试样的性能值:取X1,X2,...Xn共n个试样的性能值;
试样性能取算术平均值即:
X = Σ i = 1 n X i n ---------------------------------------------------------公式1
公式1中:Xi——每个试样的性能值,
n——试样数;
标准差(S)采用如下的方法:
S = Σ i = 1 n ( X - X i ) 2 n - 1 -------------------------------------------------公式2
公式2中符号同式公式1;
离散系数(CV)采用如下的方法:
CV = S X × 100 % ------------------------------------------------公式3
公式3中符号同式公式2。
实施例1
将230kg7号溶剂油预热到112℃后,再将40000kg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7号溶剂油放在溶胀釜101内搅拌进行初步溶胀,初步溶胀时间为20分钟。初步溶胀后,再将温度为98℃的第二份7号溶剂油690kg加到溶胀釜内进行再溶胀得到纺丝溶液,再溶胀时间为30分钟,搅拌速度不变,再溶胀的同时将溶胀釜的环境温度降到98℃。
再溶胀后得到均匀的纺丝溶液,将纺丝溶液送入储料釜102内冷却到25℃后再送入双螺杆挤出机103进行挤压溶解。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送入口温度为100℃、中间温度为185℃、出口温度为165℃,在双螺杆挤出机内停留的时间为5分钟,双螺杆旋转速度为180rpm。纺丝溶液经过双螺杆的解缠、挤出制成透明的冻胶溶液。
将冻胶溶液经过计量泵104、具有400孔的喷丝板105(喷丝孔直径0.8mm,长径比L/D为10/1)以1m/min的喷丝速度挤出进入温度为25℃的凝固水槽106使丝条定型,然后采用喷头拉伸机107对冻胶丝施加1.5倍的喷头拉伸得到冻胶丝。冻胶丝放入静置桶110内静置18小时。
参见图2,将静置后的冻胶丝采用120号溶剂油进行五级萃取,所谓五级萃取是使纤维依次从低到高经过第一萃取箱201、第二萃取箱202、第三萃取箱203、第四萃取箱204、第五萃取箱205,其中第五萃取箱内的溶剂油从高到低依次流过第四萃取箱、第三萃取箱、第二萃取箱、第一萃取箱,溶剂油与冻胶丝的送给方向相反。
冻胶丝经过萃取后再依次经过55℃、60℃、65℃的两级干燥。
参见图3,将干燥后的冻胶丝依次喂入第一牵伸机301、第一热甬道302、第二牵伸机303、第二热甬道304、第三牵伸机305、第三热甬道306、第四牵伸机307,然后采用收丝装置308进行收丝。其中,第一热甬道的温度为90℃、第二热甬道的温度为110℃,第三热甬道的温度为125℃;第一牵伸机、第二牵伸机、第三牵伸机、第四牵伸机全部为五辊牵伸机,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对于牵神机本发明并无具体限制,只要能够满足牵伸倍数即可;第一牵伸机的辊温为90℃,第二牵伸机的辊温为110℃,第三牵伸机的辊温为125℃,第四牵伸机的辊温为15℃。第二牵伸机对初生纤维施加的牵倍为3.3倍,第三牵伸机对初生纤维施加的牵倍为3.5倍、第四牵伸机对初生纤维施加的牵倍为3.9倍。总拉伸倍数为10.7倍。
冻胶丝经过五道超倍热拉伸后,采用收丝装置收丝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对纤维取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每次取十个样,结果取平均值,将得出和计算后的的结果列于表2。
实施例2
将270kg7号溶剂油预热到118℃,再将40000kg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放在溶胀釜内搅拌进行初步溶胀,搅拌速度为,初步溶胀时间为15分钟,再溶胀时间为35分钟。初步溶胀后,再将温度为95℃的第二份7号溶剂油630kg加到溶胀釜内进行再溶胀得到纺丝溶液,再溶胀时间为35分钟,搅拌速度不变,再溶胀的同时将溶胀釜内的环境温度降到95℃。
将纺丝溶液送入储料釜内冷却到25℃后再送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压溶解得到冻胶纺丝溶液,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
将冻胶纺丝溶液进行纺丝,得到冻胶丝,纺丝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
将冻胶丝进行静置、萃取,静置和萃取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
经过萃取后,再对冻胶丝进行干燥,干燥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
将干燥后的冻胶丝进行超倍热拉伸,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二牵伸机的牵倍为3.3,第三牵伸机的牵倍为3.6、第四牵伸机的牵倍为4.1倍,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冻胶丝经过三级热拉伸后,采用收丝装置收丝,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对纤维取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每次取十个样,结果取平均值,将得到和计算后的结果列于表2。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制备纺丝溶液的步骤与实施例1制备纺丝溶液的步骤相同。区别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5666.7kg。
将纺丝溶液送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压溶解制备冻胶纺丝溶液的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将冻胶纺丝溶液进行纺丝制备冻胶丝的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静置和萃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干燥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在对冻胶丝进行超倍热拉伸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二牵伸机对初生纤维施加的牵倍为3.4倍,第三牵伸机对纤维施加的牵倍为3.8,第四牵伸机对纤维施加的牵倍为4.7倍,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冻胶丝经过三级热拉伸后,采用收丝装置收丝,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对纤维取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每次取十个样,结果取平均值,将得到和计算后的结果列于表2。
实施例4
将2146.7kg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920kg7号溶剂油放到溶胀釜内在温度为105℃的条件下搅拌溶胀40分钟得到纺丝溶液。
将纺丝溶液送入储料釜冷却到室温后再送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压溶解制得透明的冻胶纺丝溶液,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压溶解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静置和萃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干燥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在对冻胶丝进行超倍热拉伸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二牵伸机对初生纤维施加的牵倍为3.0倍,第三牵伸机对纤维施加的牵倍为3.5,第四牵伸机对纤维施加的牵倍为3.7倍,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冻胶丝经过三级热拉伸后,采用收丝装置收丝,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对纤维取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每次取十个样,结果取平均值,将得到和计算后的结果列于表2。
实施例5~实施例12和比较例1~比较例4的溶胀工艺均按照实施例4的步骤制备与实施例4浓度相同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纺丝溶液,再将纺丝溶液送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压溶解制备冻胶纺丝溶液,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压溶解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其它工艺见表1。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后,对纤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每次取十个样,结果取平均值,计算CV值,测试和计算结果参见表2。
表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备工艺
续表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备工艺
表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性能
本发明制备的360D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股数为240股,所以纤度为(360+36)/240=1.61,所以本发明制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纤度为1.61左右。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a11)将重均分子量为(1~7)×106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溶剂混合,所述溶剂为室温下是液体的碳氢化合物;所述溶剂分为第一质量份M1和第二质量份M2,M1与M2的质量比为20~30:80~70,将M1在溶胀釜内预热到100℃~120℃,然后将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粉末与M1混合进行初步溶胀,初步溶胀时间为10min~20min;
a12)将M2预热到70℃~100℃与初步溶胀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M1混合进行再溶胀得到纺丝溶液,再溶胀时间为25min~40min;
a13)将再溶胀后的浓度为70wt%~97.6wt%的纺丝溶液送入储料釜冷却到室温再进行步骤a2);
a2)将所述纺丝溶液喂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压溶解制得纺丝溶液,所述纺丝溶液喂入双螺杆挤出机的入口温度为90℃~120℃,中间挤压溶解的温度160℃~200℃,出口温度为150℃~190℃,双螺杆挤出机的旋转速度为30r/min~300r/min,纺丝溶液在双螺杆挤出机内的停留时间为不超过10分钟;
b)将纺丝溶液采用长径比为6/1~30/1的喷丝孔以1m/min~10m/min的速度喷丝,然后在20℃~60℃的温度范围内冷却得到凝固丝条,再对凝固丝条施加不超过2倍的喷头拉伸得到冻胶丝;
c)将所述冻胶丝经过洗油洗涤后干燥,得到初生纤维;
d)将所述初生纤维经过5道拉伸,得到360D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所述拉伸倍数为10~13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洗油为120号溶剂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拉伸是在温度为70~130℃的甬道内进行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拉伸是在温度为90~110℃的甬道内进行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甬道内通入温度与甬道相等的饱和水蒸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四氢化萘、十氢化萘、煤油、7号溶剂油或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分子量为40~1000的7号溶剂油。
CN201110426107.9A 2011-12-16 2011-12-16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176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26107.9A CN102517655B (zh) 2011-12-16 2011-12-16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26107.9A CN102517655B (zh) 2011-12-16 2011-12-16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7655A CN102517655A (zh) 2012-06-27
CN102517655B true CN102517655B (zh) 2015-02-04

Family

ID=46288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2610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17655B (zh) 2011-12-16 2011-12-16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1765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4605A (zh) * 2017-12-26 2018-05-08 长青藤高性能纤维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中强多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制备方法
CN110079881A (zh) * 2019-04-30 2019-08-02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4401A (zh) * 2014-09-30 2015-01-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6757405B (zh) * 2017-01-11 2019-11-22 江苏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 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7245197A (zh) * 2017-06-23 2017-10-13 安徽长青藤新材料有限公司 纤维增强聚苯乙烯泡沫板
CN108441976B (zh) * 2018-04-25 2020-10-27 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裂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91821A (zh) * 2019-11-13 2020-02-14 浙江金昊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步法制备新型超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方法
CN111676570B (zh) * 2020-07-23 2021-07-30 浙江乐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防渗透面料
CN112725918A (zh) * 2020-12-23 2021-04-30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及纤维
CN115595684A (zh) * 2022-02-14 2023-01-13 江苏锵尼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Cn) 一种高效绿色无污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及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1813A (zh) * 2008-05-27 2009-12-02 宁波荣溢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
CN101962819A (zh) * 2010-09-13 2011-02-02 杭州翔盛高强纤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特白颜色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2805A (ja) * 1984-01-31 1985-08-24 Kuraray Co Ltd 高強力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ル系極細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575742B (zh) * 2008-05-05 2011-01-26 宁波荣溢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备方法
CN101886298B (zh) * 2010-06-23 2013-05-08 东华大学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单丝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1813A (zh) * 2008-05-27 2009-12-02 宁波荣溢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
CN101962819A (zh) * 2010-09-13 2011-02-02 杭州翔盛高强纤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特白颜色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4605A (zh) * 2017-12-26 2018-05-08 长青藤高性能纤维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中强多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制备方法
CN110079881A (zh) * 2019-04-30 2019-08-02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0079881B (zh) * 2019-04-30 2021-11-23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7655A (zh)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7655B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1591813B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
CN101575742B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备方法
CN101575743B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纺丝原液的制备方法
US3048465A (en) Polyolefin wet spinning process
CN101798711B (zh)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无断点直纺连续生产方法
US20100187716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lower size, high tenacity and high modulus polyethylene fiber
CN103305954B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备方法
CN101568672A (zh) 用于制备UHMW复丝聚(α-烯烃)纱的方法
CN106757405A (zh) 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PT2142689E (pt) Processo para a preparação de fios de polímeros a partir de homopolímeros ou copolímeros de peso molecular ultra elevado, fios de polímeros, peças em polímeros moldados e utilização de fios de polímeros
CN102505158A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高浓度制备方法
CN105951202B (zh) 聚乙烯纤维,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和用途
Xiao et al. Effect of UHMWPE concentration on the extracting, drawing, and crystallizing properties of gel fibers
WO2011063661A1 (zh)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剪切溶液均匀制备纺丝方法
WO2008141405A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mer yarns from 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polymer yarns, molded polymer parts, and the use of polymer yarns
CN101575756B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原丝的拉伸方法
CN107893262A (zh)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无断点直纺连续生产方法
CN106062066A (zh) 高强度高模量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Khanum et al. Crystallization of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laments by infusion of ethanol upon cold drawing
CN102517657B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529242B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无纬布的制备方法
CN108277546A (zh) 一种防切割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8004605A (zh) 一种中强多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制备方法
Wyatt et al. Development of a gel spinning process for high‐strength poly (ethylene oxide) fib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ANG ZHENFE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INGBO RONGYI CHEMICAL FIBRE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3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15324 NINGBO, ZHEJIANG PROVINCE TO: 315470 NINGBO, ZHEJIA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02

Address after: 315470, No. 8 East Yanjiang Road, new housing village, Si gate town, Ningbo City, Zhejiang, Yuyao

Patentee after: Yang Zhenfen

Address before: 315324,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Zhouxiang Town, Cixi City West Road

Patentee before: Ningbo Rongyi Chemical Fibre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