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10766A - 一种同波道双极化微波设备和接收信号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波道双极化微波设备和接收信号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10766A
CN102510766A CN2011800024941A CN201180002494A CN102510766A CN 102510766 A CN102510766 A CN 102510766A CN 2011800024941 A CN2011800024941 A CN 2011800024941A CN 201180002494 A CN201180002494 A CN 201180002494A CN 102510766 A CN102510766 A CN 102510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frame synchronization
synchronization process
carry out
rece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24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10766B (zh
Inventor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10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0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10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07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1Equali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02Reducing depolarization eff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multiple receivers and antenna path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0Polarisation diversity; Directional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2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 H04J11/003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at the receiver
    • H04J11/004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at the receiver using regenerative subtrac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4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04W52/023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according to average transmission signal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同波道双极化微波设备和接收信号接收方法,对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未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处理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根据帧同步状态信号和信号质量信号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选收,根据帧同步状态信号对选收的信号进行延时对齐,以实现选收过程的无损切换。如果一个微波设备故障导致交叉极化干扰抵消错误,则微波设备将会选收未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处理的接收信号,并且进行了延时对齐处理,从而实现选收过程的无损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同波道双极化微波设备和接收信号接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波道双极化微波设备和接收信号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微波技术直接通过空间传送数据,不需要铺设光纤或是电缆等,在城市、偏远地区或者特殊地区例如河流等具有明显的工程优势;微波技术组网方便,使用方式灵活,业务开通时间短;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微波设备的成本逐渐降低,因此,微波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同波道双极化(Co-Channel Dual Polarization,CCDP)传输技术,可以实现在空间同一频道内同时传输水平极化(Horizontal Polarization,H)和垂直极化(Vertical Polarization,V)两个正交极化波,使单波道传输业务容量增大一倍。由于双极化信号在传送过程中受双极化天线的特性和空间传输环境的影响,到达接收机的H和V路信号并不是完全正交的,即H路接收机会收到V信号的分量V’,成为同频干扰,严重时可能导致接收机解调失败。
现有技术中使用交叉极化干扰抵消(Cross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Cancellation,XPIC)技术,通过干扰信号抵消的方式解决极化干扰。以H方向为例,接收侧利用XPIC工作组V方向互送的信号抵消接收信号(H+V’)中的同频干扰信号V’,从而保证H方向数据的正确的解析。
XPIC工作组需要H和V方向发送和接收设备的相互协调,如果工作组中有一个微波设备故障,例如室内单元(Indoor Unit,IDU)或室外单元(OutdoorUnit,ODU)出现故障,则有可能导致整个XPIC工作组业务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波道双极化微波设备和接收信号接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XPIC工作组中一个微波设备故障导致整个XPIC工作组业务中断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波道双极化微波设备,包括:
第一均衡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接收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为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后的接收信号,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一信号质量信号,将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一信号质量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发送到同步合成单元。
第二均衡单元,用于接收第二接收信号,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未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处理的接收信号,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将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发送到同步合成单元。
同步合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一信号质量信号、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选收,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对选收的信号进行延时对齐,以实现选收过程的无损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波道双极化接收信号的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接收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为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后的接收信号,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一信号质量信号;
接收第二接收信号,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未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处理的接收信号,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二信号质量信号;
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一信号质量信号、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选收,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对选收的信号进行延时对齐,以实现选收过程的无损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第一接收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为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后的接收信号,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一信号质量信号;接收第二接收信号,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未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处理的接收信号,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二信号质量信号;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一信号质量信号、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选收,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对选收的信号进行延时对齐,以实现选收过程的无损切换。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未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处理的接收信号,如果一个微波设备故障导致交叉极化干扰抵消错误,则微波设备将会选收未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处理的接收信号,并且进行了延时对齐处理,从而实现选收过程的无损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波道双极化微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波道双极化微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波道双极化接收信号的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波道双极化微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均衡单元101,用于接收第一接收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为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后的接收信号,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一信号质量信号,将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一信号质量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发送到同步合成单元。
第二均衡单元102,用于接收第二接收信号,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未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处理的接收信号,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将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发送到同步合成单元。
同步合成单元103,用于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一信号质量信号、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选收,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对选收的信号进行延时对齐,以实现选收过程的无损切换。
如果微波设备用于接收水平极化波,则所述第一均衡单元用于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所述第二均衡单元用于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
如果所述第一均衡单元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失败,且所述第二均衡单元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失败,则所述第二均衡单元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如果同步成功,则关闭所述微波设备的发送功能。
如果微波设备用于接收垂直极化波,所述第一均衡单元具体用于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所述第二均衡单元具体用于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
如果所述第一均衡单元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失败,且所述第二均衡单元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失败,则所述第二均衡单元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如果同步成功,则关闭所述微波设备的发送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第一接收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为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后的接收信号,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一信号质量信号;接收第二接收信号,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未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处理的接收信号,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二信号质量信号;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一信号质量信号、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选收,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对选收的信号进行延时对齐,以实现选收过程的无损切换。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未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处理的接收信号,如果一个微波设备故障导致交叉极化干扰抵消错误,则微波设备将会选收未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处理的接收信号,并且进行了延时对齐处理,从而实现选收过程的无损切换,根据帧同步状态判断相应对端设备是否故障,如果故障则关闭本设备的发送功能,从而使得另一个对端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波道双极化微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包括微波设备1、微波设备2、微波设备3、微波设备4,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微波设备包括室内单元(Indoor Unit,IDU)和室外单元(OutdoorUnit,ODU)设备,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一体化微波设备。微波设备1包括IDU1和ODU1,微波设备2包括IDU2和ODU2,微波设备3包括IDU3和ODU3,微波设备4包括IDU4和ODU4,微波设备1用于通过微波天线2发送和接收H极化波,微波设备3用于通过微波天线1发送和接收H极化波,微波设备2用于通过微波天线2发送和接收V极化波,微波设备4用于通过微波天线1发送和接收V极化波。
下面以微波设备3和微波设备4发送极化波,微波设备1和微波设备2接收极化波为例,微波设备3发送H极化波,微波设备4发送V极化波,微波设备1接收的信号包括H极化波和同频干扰信号V’,即包括H+V’,微波设备2接收的信号包括V极化波和同频干扰信号H’,即包括V+H’,微波设备1和微波设备2互送接收到信号,并利用互送的信号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
以微波设备1为例,模数转换A接收来自ODU1的信号,模数转换B接收来自ODU2的信号,分别经过前向滤波器A和前向滤波器B后在抵消器A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后得到第一接收信号,帧同步A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相噪免疫A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用于消除相位噪声,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一信号质量信号,将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一信号质量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发送到同步合成单元A。模数转换A接收来自ODU1的信号,进行前向滤波器A处理后得到第二接收信号,帧同步B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相噪免疫B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用于消除相位噪声,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将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发送到同步合成单元A。同步合成单元A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一信号质量信号、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选收,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对选收的信号进行延时对齐,以实现选收过程的无损切换。正常情况下,同步合成单元A选择来自均衡单元A的信号。
正常情况下,模数转换A接收来自ODU1的信号为H+V’,模数转换B接收来自ODU2的信号为V+H’,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后的信号经过均衡均衡单元处理后A的信号质量好,同步合成单元A选择该路信号接收。
如果微波设备4故障,可能是IDU4或者ODU4故障,则微波设备1接收的信号为H极化波,微波设备2接收的信号为H’极化波和噪声,模数转换A接收来自ODU1的信号H,数转换B接收来自ODU2的信号H’和噪声,抵消器A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导致信号质量变差,未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的信号经过均衡均衡单元B处理后的信号质量好,同步合成单元A选择该路信号接收。如果同步合成单元A选收的信号发生变化,同步合成单元A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对选收的信号进行延时对齐,可以实现选收过程的无损切换,延时对齐可以通过调整先进先出存储器实现。
以微波设备2为例,模数转换C接收来自ODU2的信号,模数转换D接收来自ODU1的信号,分别经过前向滤波器C和前向滤波器D后在抵消器C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后得到第一接收信号,帧同步C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相噪免疫C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一信号质量信号,将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一信号质量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发送到同步合成单元C。模数转换C接收来自ODU2的信号,进行前向滤波器C处理后得到第二接收信号,帧同步D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相噪免疫D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将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发送到同步合成单元C。同步合成单元C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一信号质量信号、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选收,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对选收的信号进行延时对齐,以实现选收过程的无损切换。
正常情况下,模数转换C接收来自ODU2的信号为V+H’,模数转换D接收来自ODU1的信号为H+V’,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后的信号经过均衡均衡单元处理后C的信号质量好,同步合成单元C选择该路信号接收。
如果微波设备4故障,可能是IDU4或者ODU4故障,则微波设备1接收的信号为H极化波,微波设备2接收的信号为H’极化波和噪声,模数转换C接收来自ODU2的信号H’极化波和噪声,模数转换D接收来自ODU1的信号H,帧同步C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失败,帧同步D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失败,此时帧同步D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如果同步成功,则关闭微波设备2的发送功能。
正常情况下,微波设备1和微波设备2会发送极化波到微波设备3和微波设备4,微波设备1发送H极化波,微波设备2发送V极化波,微波设备3接收的信号包括H极化波和同频干扰信号V’,即包括H+V’,微波设备4接收的信号包括V极化波和同频干扰信号H’,即包括V+H’,微波设备3和微波设备4互送接收到信号,并利用互送的信号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
如果微波设备4故障,则微波设备3无法收到来自微波设备4的干扰抵消信号,从而可能无法正确解析出H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中,微波设备2判断出微波设备4故障,并且关闭了微波设备2的发送功能,从而不会发送V极化波,微波设备3接收的信号中没有来自V极化波的干扰信号,从而不收到来自微波设备4的干扰抵消信号也能够正确解析出H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微波设备4故障,导致微波设备1的抵消器A进行了错误的抵消,同步合成单元A根据帧同步状态和信号质量,可以选择未进行抵消信号进行接收,从而可以正确解析出H极化波,并且切换过程进行了延时对齐,可以保证无损切换,保证了客户利益,微波设备2通过帧同步情况判断出微波设备4故障,关闭了微波设备2的发送功能,保证微波设备3在无法收到微波设备4的干扰抵消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正确的解析出水平极化波,从而保证XPIC保护组的单点失效不会影响整个XPIC保护组的业务。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波道双极化接收信号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S301,接收第一接收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为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后的接收信号,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一信号质量信号;
S302,接收第二接收信号,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未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处理的接收信号,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二信号质量信号;
S303,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一信号质量信号、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选收,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对选收的信号进行延时对齐,以实现选收过程的无损切换。
其中,所述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具体包括: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所述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具体包括: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
如果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失败,且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失败,则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如果同步成功,则关闭接收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接收信号的微波设备的发送功能。
其中,所述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具体包括: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所述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具体包括: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
如果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失败,且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失败,则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如果同步成功,则关闭接收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接收信号的微波设备的发送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第一接收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为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后的接收信号,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一信号质量信号;接收第二接收信号,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未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处理的接收信号,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二信号质量信号;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一信号质量信号、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选收,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对选收的信号进行延时对齐,以实现选收过程的无损切换。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未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处理的接收信号,如果一个微波设备故障导致交叉极化干扰抵消错误,则微波设备将会选收未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处理的接收信号,并且进行了延时对齐处理,从而实现选收过程的无损切换。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同波道双极化微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均衡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接收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为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后的接收信号,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一信号质量信号,将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一信号质量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发送到同步合成单元。
第二均衡单元,用于接收第二接收信号,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未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处理的接收信号,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将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发送到同步合成单元。
同步合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一信号质量信号、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选收,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对选收的信号进行延时对齐,以实现选收过程的无损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衡单元具体用于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所述第二均衡单元具体用于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衡单元具体用于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所述第二均衡单元具体用于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一均衡单元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失败,且所述第二均衡单元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失败,则所述第二均衡单元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如果同步成功,则关闭所述微波设备的发送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一均衡单元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失败,且所述第二均衡单元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失败,则所述第二均衡单元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如果同步成功,则关闭所述微波设备的发送功能。
6.一种同波道双极化接收信号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接收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为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后的接收信号,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一信号质量信号;
接收第二接收信号,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为未进行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处理的接收信号,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得到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对帧同步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相噪免疫处理,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质量评估,得到第二信号质量信号;
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第一信号质量信号、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信号质量信号对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一接收信号和相噪免疫处理后的第二接收信号进行选收,根据第一帧同步状态信号和第二帧同步状态信号对选收的信号进行延时对齐,以实现选收过程的无损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具体包括: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
所述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具体包括: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具体包括: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
所述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帧同步处理具体包括: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失败,且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失败,则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如果同步成功,则关闭接收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接收信号的微波设备的发送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失败,且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垂直极化V帧同步处理失败,则对第二接收信号进行水平极化H帧同步处理,如果同步成功,则关闭接收第一接收信号和第二接收信号的微波设备的发送功能。
CN201180002494.1A 2011-11-15 2011-11-15 一种同波道双极化微波设备和接收信号接收方法 Active CN1025107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82231 WO2012167554A1 (zh) 2011-11-15 2011-11-15 一种同波道双极化微波设备和接收信号接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0766A true CN102510766A (zh) 2012-06-20
CN102510766B CN102510766B (zh) 2014-02-26

Family

ID=46222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2494.1A Active CN102510766B (zh) 2011-11-15 2011-11-15 一种同波道双极化微波设备和接收信号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49060B2 (zh)
EP (1) EP2770647B1 (zh)
CN (1) CN102510766B (zh)
WO (1) WO201216755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3199A (zh) * 2012-09-12 2012-12-19 安徽省菲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消除交叉极化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712277T3 (es) * 2014-04-04 2019-05-10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dispositivo y sistema de cancelación de interferencia de la misma frecuencia
EP3139528B1 (en) * 2015-09-07 2020-04-22 Intel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ignal determination in radio communication
CN105356993B (zh) * 2015-10-18 2018-10-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Pcm/fm信号极化合成的通道时延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5339A (ja) * 1998-11-27 2000-06-16 Nec Corp 送信lo同期方式を用いた両偏波伝送システム
US20020061752A1 (en) * 2000-11-17 2002-05-23 Nec Corporation Cross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canceller and method of canceling cross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JP2004260351A (ja) * 2003-02-24 2004-09-16 Nec Corp 交差偏波間干渉補償器回路リセット方法および交差偏波間干渉除去装置
CN101800678A (zh) * 2010-03-12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ccdp和xpic的微波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45250B2 (ja) * 1992-01-31 1999-01-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交差偏波干渉補償装置
JP3117539B2 (ja) * 1992-04-10 2000-12-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交差偏波干渉補償器のリセット方式
CA2094842A1 (en) * 1992-05-12 1993-11-13 David L. Crampton Intrusion detection and cancel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5710799A (en) * 1992-06-01 1998-01-20 Fujitsu Limited Cross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canceler and cross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elimina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7003058B2 (en) * 2002-02-27 2006-02-21 The Boeing Company Polarization division duplexing with cross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canceller
EP1365519B1 (en) * 2002-05-20 2005-12-28 SIAE Microelettronica S.p.A. Interference erasing system with independent receivers
WO2007046427A1 (ja) * 2005-10-20 2007-04-26 Nec Corporation 交差偏波間干渉補償方法および交差偏波間干渉補償装置
US8081699B2 (en) * 2006-07-15 2011-12-20 Kazimierz Siwiak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ith elliptically polarized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EP2599252A4 (en) * 2010-07-29 2016-09-28 Entropic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THOGONAL POLARIZATION AND CANCELLATION OF INTERFERENCE BETWEEN SATELLITES
US8396177B1 (en) * 2010-09-03 2013-03-12 Dragonwave, Inc. Interference carrier regeneration an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8867679B2 (en) * 2010-09-28 2014-10-21 Aviat U.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ncelling cross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polarization diversity
KR20140075095A (ko) * 2012-12-10 2014-06-1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편파 안테나를 통해 송수신되는 ofdm 신호의 반송파 주파수 옵셋 측정장치 및 이의 반송파 주파수 옵셋 측정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5339A (ja) * 1998-11-27 2000-06-16 Nec Corp 送信lo同期方式を用いた両偏波伝送システム
US20020061752A1 (en) * 2000-11-17 2002-05-23 Nec Corporation Cross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canceller and method of canceling cross polarization interference
JP2004260351A (ja) * 2003-02-24 2004-09-16 Nec Corp 交差偏波間干渉補償器回路リセット方法および交差偏波間干渉除去装置
CN101800678A (zh) * 2010-03-12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ccdp和xpic的微波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3199A (zh) * 2012-09-12 2012-12-19 安徽省菲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消除交叉极化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33199B (zh) * 2012-09-12 2014-11-05 安徽省菲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消除交叉极化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67554A1 (zh) 2012-12-13
CN102510766B (zh) 2014-02-26
EP2770647A1 (en) 2014-08-27
EP2770647B1 (en) 2016-03-02
US20140247863A1 (en) 2014-09-04
US9049060B2 (en) 2015-06-02
EP2770647A4 (en) 2014-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3424B2 (en) Full duplex wireless transmission with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EP1538762B1 (en) Radio repeater and radio relay transmission method
EP266752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ommunication signal
CN102510766B (zh) 一种同波道双极化微波设备和接收信号接收方法
Okandeji et al. Two-way beamforming optimization for full-duplex SWIPT systems
EP335561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liminat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CN108347271B (zh) 一种可达系统最大自由度的分布式干扰对齐中和实现方法
CN103701560A (zh) 基于干扰对齐的预编码方法
JP5883046B2 (ja) 多重アンテナ無線中継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フィードバック干渉除去方法
KR20170111705A (ko) 상쇄 기반의 무선 정보 및 전력 동시 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980203A (zh) 共享式全双工大规模天线阵列及自干扰的隔离和抑制方法
KR2011006618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송신 시스템, 무선 단말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US20140096153A1 (e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return channel via satellite (dvb-rcs)
CN102647257A (zh) 一种下行信号预处理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4104423A (zh) Mimo中继通信节点间干扰的消除方法及系统
WO2018047560A1 (ja) 両偏波伝送遅延調整装置、両偏波伝送遅延調整方法及び両偏波伝送システム
CN102142889A (zh) 一种多基站协同接收方法和通信系统
KR20180099963A (ko) 중계 단말 간 간섭 제거를 위한 협력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3691297B (zh) 信号的接收方法、装置和信号的传输系统
CN103875124A (zh) 通过使用极化分集抵消无线通信中的交叉极化干扰的系统和方法
JP2009278427A (ja) 情報伝送方式
CN108270607B (zh) 一种微波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05088B (zh) 一种基于双天线的无线电力集抄本地数据的系统
KR101312362B1 (ko) Dpc를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통신 시스템
WO2017107141A1 (zh) 一种基站及数据收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