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06594A - 一种喷射式凝汽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射式凝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06594A
CN102506594A CN201110292561XA CN201110292561A CN102506594A CN 102506594 A CN102506594 A CN 102506594A CN 201110292561X A CN201110292561X A CN 201110292561XA CN 201110292561 A CN201110292561 A CN 201110292561A CN 102506594 A CN102506594 A CN 1025065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ecium
water
type condenser
injection typ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25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06594B (zh
Inventor
徐梅
许晔
刘伟龙
谭顺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C Dongfang Turb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C Dongfang Turb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C Dongfang Turb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C Dongfang Turb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925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065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06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0659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01287 priority patent/WO2013044588A1/zh
Priority to EP12836427.0A priority patent/EP2792986B1/en
Priority to US14/375,370 priority patent/US9220996B2/en
Priority to AU2012315328A priority patent/AU201231532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06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06594B/zh
Priority to ZA2014/05389A priority patent/ZA201405389B/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Condensation of vapours; Recovering volatile solvents by condensation
    • B01D5/0027Condensation of vapours; Recovering volatile solvents by condensation by direct contact between vapours or gases and the cooling medi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BSTEAM OR VAPOUR CONDENSERS
    • F28B3/00Condensers in which the steam or vapour comes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cooling medium
    • F28B3/04Condensers in which the steam or vapour comes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cooling medium by injecting cooling liquid into the steam or vapou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射式凝汽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布置有几个多层内水室、壳体外布置有与内水室对应联通的多层外水室,各外水室分别与水源联通,底层内水室下部为空冷区,底层内水室底部有与该空冷区联通的导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内水室内设有一块横向隔板,将底层内水室的内部空间隔离为上、下两个独立的腔室,相应的,与底层内水室对应的外水室也是两个独立的腔室,分别与底层内水室的两个腔室联通、并分别连接水源。本发明扩大了喷射式凝汽器的使用范围,在各种季节,循环水量减少时,都能保证每排喷嘴的喷射压头在最佳范围,并保证空冷区的水量为该工况进入喷射式凝汽器的冷却水总量的5%,能够显著降低凝汽器凝结水过冷度,减少机组运行热耗,简单易行,便于大规模推广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喷射式凝汽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电站空冷机组的乏汽冷却系统,具体是一种喷射式凝汽器,具有多层内水室结构和特殊的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上世纪30年代,随着工业迅速发展使工业用水大幅度增加,出现了用水不足的情况,炼油厂和石化厂逐渐用空气冷却器代替水冷却器,后来在电站行业开始采用空气冷却系统。电站空冷系统又分直接空冷系统和间接空冷系统,间接空冷系统又分采用喷射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和采用表面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由于表面式凝汽器冷却水需要在管内与蒸汽进行热交换,冷却水与凝结水有一个端差,同等条件下没有喷射式凝汽器背压低,所以直接空冷系统和采用喷射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是电站空气冷却系统的发展方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直径排汽管和庞大的真空体是直接空冷系统的发展瓶颈,单机容量限制在200MW,上世纪末直接空冷系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单机容量达到686MW,本世纪1000 MW机组已经投运,而采用喷射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一直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直到今年,第一台600MW机组才在我国宝鸡二电厂投运,喷射式凝汽器应该是间接空冷系统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如图1所示,这是现有喷射式凝汽器单层内水室的结构形式,内水室2的侧面布置有多排喷嘴1,内水室2的底部设置有导水管16,将其与空冷区6联通。该喷射式凝汽器的喷嘴1采用薄膜式喷嘴1,其喷射压头在0.005~0.0225 Mpa范围内才可以形成稳定水膜。200MW以上大、中型机组的喷射式凝汽器尺寸较大、其最上排的喷嘴1与最下排的喷嘴1高差已超过800mm,使得上下排喷嘴1的水压差已达0.008Mpa以上,虽然设计工况喷射压差在0.005~0.0225 Mpa范围内。同时,由于喷射式凝汽器的水冷结构是按照设计工况设计的,冬季工况时,由于冷却水的温度较低,不需要设计工况那么大的水量。但是,如果进入喷射式凝汽器的冷却水量减少,就会使得内水室2水压低于设计工况,此时直接喷膜,上面几排喷嘴1喷射压差都在0.005Mpa以下,其成膜效果差。对于大型机组喷射式凝汽器,如果想在冬季工况时减少冷却水量,其喷嘴1的布置是一个难题。
以我厂投运的一台200MW机组单层水室喷射式凝汽器为例,冷却水量为设计工况时,各排喷嘴1的压差在0.005~0.0225 Mpa范围内,冬季工况时,如果冷却水量是设计工况时水量的60%运行,上面几排喷嘴1压差在0.005Mpa以下,喷嘴1的成膜效果不佳,几乎只能喷出水柱,冷却水不能加热到饱和温度,造成凝结水过冷度大,增大机组热耗。
为了解决大型机组喷嘴1的布置问题,申请人在2008年向我国提出了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的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200810148144,并在2010年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通过并授予专利权。该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的内水室结构如图2所示,是沿高度方向布置的多层结构,包括上内水室3和下内水室4,下内水室4通过其底部的导水管16与空冷区6联通,上内水室3和下内水室4的两个侧面分别布置有2~4排膜式喷嘴1。一般上内水室3侧面设置有3排喷嘴1-4、1-5和1-6,下内水室4侧面设置有3排喷嘴1-1、1-2和1-3。按照喷射式凝汽器的设计规范,在设计工况时,一般通过导水管16的通流截面大小和下内水室4内的水压控制进入空冷区6的冷却水量。一般来说,使得设计工况时,进入空冷区6的冷却水量为进入凝汽器的冷却水总量的5%。
如图3所示,是专利号为CN200810148144的喷射式凝汽器的冷却水系统,上内水室3和下内水室4的外侧设置有上外水室9和下外水室10。凝汽器壳体8的底部设置有热井,热井与循环水输出管路N相连,循环水输出管路N上设置有水泵19,循环水输出管路N另一端连接冷却塔,通过水泵19的工作,将凝汽器壳体内收集到的部分循环水泵入冷却塔冷却。同时,冷却塔通过冷却水输入管路M将冷却水通过两路支管输送至上内水室3和下内水室4,两路支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17和18。
专利号为CN200810148144的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及其冷却水系统,适用于200MW以上大、中型空冷机组,这种结构的凝汽器使得各排喷嘴1的喷射压力能够基本达到喷出最佳水膜的要求,在设计工况时,该专利提供的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喷嘴1的成膜效果改善较大。
可是,当凝汽器在冬季水量工况时,需要的冷却水量减少,此时需要调节阀门17和18控制进入上内水室3和下内水室4的水量,从而调节上内水室3和下内水室4的水压。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保障喷嘴1的成膜效果:(1)关闭阀门17、打开阀门18,使冷却水不进入上内水室3、只进入下内水室4,保证下内水室4的水压,保障下内水室4两侧的喷嘴1-1、1-2和1-3的成膜效果;(2)关闭阀门18、打开阀门17,使冷却水不进入下内水室4、只进入上内水室3,保证上内水室3的水压,保障上内水室3两侧的喷嘴1-4、1-5和1-6的成膜效果。但是这两种调节都存在以下缺陷:如果采用方式(1),只使用下内水室4进行喷膜,由于进入空冷区6的冷却水量是通过导水管16通流截面和下内水室4的水压决定的。因为该引流管16的通流截面大小,是在设计工况下、上内水室3和下内水室4均使用的情况设计的,此时,才能保证进入空冷区6的冷却水量设计为进入凝汽器的冷却水总量的5%。但是,冬季工况如果只使用下内水室4,由于导水管16的通流截面是确定不变的,如果下内水室4的水压满足喷嘴1的成膜效果要求,此时进入空冷区6的冷却水量就远远大于进入凝汽器的冷却水总量的5%,使得大量冷却水进入空冷区6,这部分冷却水不能完全加热至饱和水,从而影响凝汽器的性能。如果采用方式(2),只使用上内水室3进行喷膜,此时没有冷却水进入下内水室4,也就没有冷却水进入空冷区6,使得空冷区6的蒸汽不能得到进一步凝结,增大抽气泵的负荷,导致凝汽器压力升高,影响汽轮机的性能。因此,对冷却水系统的调节,只能使得阀门17和18常开,通过调节阀门17和18,来控制上内水室3和下内水室4的压力,由于总水量减少,此时上内水室3和下内水室4的压力比设计工况时低,各水室喷嘴成膜效果变差,无法保证成膜效果。因此,在冬季工况时,如此调节无法改善上内水室3和下内水室4的压力,使得多层内水室的设计流于表面,不能保障凝汽器的凝结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确保各种季节运行工况各水室压力在喷嘴最佳成膜压差范围内,使各种季节运行工况时冷却水都能加热到饱和温度,保证凝汽器的运行性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喷射式凝汽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布置有几个多层内水室、壳体外布置有与内水室对应联通的多层外水室,各外水室分别与水源联通,底层内水室下部为空冷区,底层内水室底部有与该空冷区联通的导水管,所述底层内水室内设有一块横向隔板,将底层内水室的内部空间隔离为上、下两个独立的腔室,相应的,与底层内水室对应的外水室也是两个独立的腔室,分别与底层内水室的两个腔室联通、并分别连接水源。
所述各外水室与水源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除了底层内水室下腔室,其余各内水室和底层内水室上腔室的两个侧面布置有冷却水喷嘴。
所述喷射式凝汽器的冷却水系统是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冷却水塔、动力设备、喷射式凝汽器,所述进入喷射式凝汽器的管道分为若干根并联的支路分别送入各层外水室。
所述动力设备是循环水泵和水轮机,循环水泵设置在喷射式凝汽器和冷却水塔之间的管道上、向冷却水塔输送循环水,水轮机设置在冷却水塔和喷射式凝汽器之间的管道上、通过流经的冷却水作功产能、为循环水泵供能。
当冷却水量低于设计工况时,关闭部分阀门、调节剩余阀门,使得各内水室的水压满足喷嘴喷膜的压力要求。
所述底层外水室下腔室与水源的连接管道上的阀门常开,通过控制该阀门的开度,使得进入底层外水室下腔室的冷却水量为进入喷射式凝汽器的冷却水总量的5%。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是针对中国专利CN200810148144提供的一种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进一步改进完善的设计。该喷射式凝汽器,能够扩大喷射式凝汽器的使用范围,使之适用于所有大、中、小型汽轮机凝汽器的结构设计,使其在设计工况运行时,每排喷嘴的喷射压头在最佳范围;最主要的是在不同季节工况,当冷却水量减少时,可以减少喷水的喷嘴数量,使水量减少时,也能保证每排喷嘴的喷射压头在最佳范围,并保证空冷区的水量为该工况进入喷射式凝汽器的冷却水总量的5%,保证凝汽器的性能。
因此,本专利提出的喷射式凝汽器,能够显著降低凝汽器凝结水过冷度,减少机组运行热耗。该喷射式凝汽器及其冷却水系统,简单易行,便于大规模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喷射式凝汽器的内水室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申请人08年申请的发明专利CN200810148144的内水室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申请人08年申请的发明专利CN200810148144的冷却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的内水室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冷却水系统的第一种系统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冷却水系统的第二种系统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冷却水系统的第三种系统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1-喷嘴、2-内水室、3-上内水室、4-下内水室、4-1-下内水室上腔室、4-2-下内水室下腔室、5-隔板、6-空冷区、7-抽汽通道、8-凝汽器壳体、9-上外水室、10-下外水室、10-1-下外水室上腔体、10-2-下外水室下腔室、11-截止阀、12-调节阀、13-调节阀、14-水轮机、15-循环水泵、16-导水管、17-阀门、18-阀门、19-水泵,M-冷却水输入管路、N-循环水输出管路、X-上外水室进水管路、Y-下内水室上腔室进水管路、Z-下内水室下腔室进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图7所示,本发明提出的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与专利号为CN200810148144的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的区别在于:本发明将下内水室4通过隔板5横向隔离为下内水室上腔室4-1和下内水室下腔室4-2,下内水室下腔室4-2的底部通过导水管16将冷却水导入空冷区6。上内水室3和下内水室上腔室4-1的两个侧面布置有冷却水喷嘴1;下内水室下腔室4-2的侧面没有喷嘴1。其实从功能上来说:上内水室3和下内水室上腔室4-1为喷射内水室,内水室下腔室4-2为空冷区内水室。如此,将进入空冷区6的冷却水与主凝结区的冷却水分隔开;而专利号为CN200810148144的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下内水室4与其底部空冷区6连在一起没有分开。本发明以三层结构的内水室2为例,详细介绍这种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的结构: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喷射式凝汽器,包括壳体,壳体内沿高度方向布置有两层内水室2、分别为上内水室3和下内水室4。壳体外布置有与上内水室3和下内水室4对应联通的上外水室9和下外水室10,上外水室9和下外水室10分别与水源联通。下内水室4内设有一块横向隔板5,将下内水室4的内部空间隔离为下内水室上腔室4-1和下内水室下腔室4-2这两个独立的腔室,相应的,下外水室10也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室,即下外水室上腔室10-1和下外水室下腔室10-2。而且,下外水室上腔室10-1和下外水室下腔室10-2分别与下内水室上腔室4-1和下内水室下腔室4-2联通,同时下外水室上腔室10-1和下外水室下腔室10-2分别连接水源。下内水室下腔室4-2的底部设置有与该空冷区6联通的下水口、即导水管16,导水管16将送入下内水室下腔室4-2的冷却水直接引入空冷区6。
上内水室3和下内水室上腔室4-1的两个侧面布置有冷却水喷嘴1,从该喷嘴1喷出冷却水,在喷射式凝汽器壳体8内,与汽轮机低压缸排出的高温蒸汽接触换热,使蒸汽凝结,并将冷却水加热成饱和水。该喷嘴1是膜式喷嘴1,为确保喷嘴1的喷射压力相对均衡,喷嘴1在上内水室3和下内水室上腔室4-1的侧面布置采用不对称的设计,相对水压较高的上内水室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4排喷嘴1,其中右侧壁上的喷嘴1由上至下分别为喷嘴1-6 、1-5、1-4和1-3;相对水压较低的下内水室上腔室4-1两侧分别设置有2排喷嘴1,其中右侧壁上的喷嘴1由上至下分别为喷嘴1-2和1-1。
空冷区6沿高度方向分隔为多层结构,从导水管流出的水,流入空冷区6的导流板,经导流板下的舌形板流入淋水盘,主凝结区剩余蒸汽在空冷区再次凝结为水,剩余的汽气混合物由抽汽通道7排到凝汽器外。
如图5~图7所示,本发明提出的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的冷却水系统与专利号为CN200810148144的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的冷却水系统的区别在于:本发明增加了各进水管路上的流量调节元件,并且使得进入下内水室上腔室4-1和空冷区6的冷却水分离,两者独立调节。这样就可以实现冬季工况水量减少时,通过关闭一个内水室的进水管路,从而减少喷水的喷嘴1数量,保证喷射压差在最佳范围,并保证空冷区的水量为该工况进入喷射式凝汽器的冷却水总量的5%,保证凝汽器的性能。
该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的冷却水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动力设备、冷却水塔、喷射式凝汽器。其中:冷却水塔和喷射式凝汽器之间的管道为冷却水输入管路M,向喷射式凝汽器输送冷却水;喷射式凝汽器和冷却水塔之间的管道为循环水输出管路N向冷却水塔输送循环水。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动力设备采用协同配合的循环水泵15和水轮机14,水轮机14设置在冷却水输入管路M上,水轮机14通过流经的冷却水、利用水的高差冲转叶片作功,循环水泵15设置在循环水输出管路N上、与水轮机14连在一起,如此供能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循环水泵15将凝汽器壳体8底部的大部分水通过循环水输出管路N送至冷却塔冷却后作为凝汽器的冷却水。冷却水流经水轮机14后,冷却水输入管路M分为三路并列的支管,为上外水室进水管路X、下外水室上腔室进水管路Y和下外水室下腔室进水管路Z,分别将冷却水送入上外水室9、下外水室上腔体10-1和下外水室下腔体10-2。进入上外水室9和下外水室上腔体10-1内的冷却水,流入上内水室3和下内水室上腔体4-1,再经喷嘴1喷射进入凝汽器壳体8,汽机低压缸排出的蒸汽与喷嘴1喷出的冷却水直接接触换热而凝结;进入下外水室下腔体10-2内的冷却水,流入下内水室下腔体4-2,再经导水管16进入空冷区6,与空冷区6的剩余蒸气换热、使其凝结,循环水通过循环水输出管路N送至冷却塔。如此,构成一个循环回路。
三路支管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元件,是可以消除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的上内水室3、下内水室上腔体4-1和下内水室下腔体4-2的水压差的调节装置,该流量调节元件是截止阀或调节阀。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上外水室进水管路X上设置有截止阀11,下外水室上腔室进水管路Y上设置有调节阀12,下外水室下腔室进水管路Z上设置有调节阀13。通过三路支管上的流量调节元件、协同调节进入上内水室3、下内水室上腔体4-1和下内水室下腔体4-2的冷却水的流量和压力,将各排喷嘴1的压差控制在喷膜较好的压力范围内。当冬季工况、冷却水量减少时,关闭上外水室进水管路X或下外水室上腔室进水管路Y上的流量调节元件,使得与其对应的内水室上的喷嘴1不再喷水,保证其他内水室的压力,保障喷水的喷嘴1的压差在合理的压力范围内,并使进入下内水室下腔体4-2的冷却水量为冷却水总量的5%,以此减少传热端差,保证凝汽器性能。
本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的冷却水系统,根据汽轮机组的容量大小,可以选择配置一台循环水泵15和一台水轮机14的冷却水系统,或两台循环水泵15和两台水轮机14的冷却水系统,或三台循环水泵15和三台水轮机14的冷却水系统。本发明提出的喷射式凝汽器的冷却水系统的调节方法,是采用水轮机14及三路支管上设置的截止阀11或调节阀12、13分别控制各水室水压。下面通过三个具体实施方式,分别一一详述。
实施例一
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的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冷却水系统的第一种冷却水系统示意图,配置一套动力设备,即配备一台循环水泵15和一台水轮机14的冷却水系统,一般为小型机组的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冷却水系统。该冷却水系统仅包含一台循环水泵15、一台水轮机14、冷却塔、凝汽器及之间的管路和流量调节元件,形成循环回路。水轮机14后端的管路单侧分为三路支管X、Y和Z进入凝汽器,其中上外水室进水管路X进入上外水室9,下外水室上腔室进水管路Y进入下外水室上腔体10-1,下外水室下腔室进水管路Z进入下外水室下腔体10-2。上述三路支管上设置有三个流量调节元件,且上外水室进水管路X上设置的是截止阀11、下外水室上腔室进水管路Y上设置的是调节阀12、下外水室下腔室进水管路Z上设置的是调节阀13。
汽轮发电机组运行时,开启三路支管上设置的截止阀11、调节阀12和调节阀13,使得冷却水同时进入三个内水室。开启截止阀11,调节水轮机14控制冷却水母管压力、调节调节阀12和调节阀13的开度,控制进入下外水室上腔体10-1和下外水室下腔体10-2的流量和压力,使得各水室水压维持在合适的范围,保证各排喷嘴1的成膜效果。同时,确保进入空冷区6的冷却水量为冷却水总量的5%,从而达到较好的二次凝结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是本发明的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冷却水系统的第二种结构形式示意图,一般为中型机组的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冷却水系统,该冷却水系统包含两套动力设备,即采用并联的两台循环水泵15-1、15-2和两台并联的水轮机14-1、14-2。也就是说,冷却水输入管路M上并联有两台水轮机14-1、14-2,协同控制冷却水量和作功产能,循环水输出管路N上并联有两台循环水泵15-1、15-2,同时向冷却塔泵入循环水。
本实施例中,水轮机14-1和14-2后端的管路分为六路支管进入凝汽器,其中上外水室进水管路X-1 、X-2进入上外水室9,下外水室上腔体进水管路Y-1、Y-2进入下外水室上腔体10-1,下外水室下腔体进水管路Z-1、Z-2进入下外水室下腔体10-2。上述六路支管上设置有六个流量调节元件,且上外水室进水管路X-1和X-2上设置的是截止阀11-1和11-2、下外水室上腔体进水管路Y-1和Y-2上设置的是调节阀12-1和12-2、下外水室下腔体进水管路Z-1和Z-2上设置的是调节阀13-1和13-2。
当进入凝汽器的管道内的冷却水量满足设计工况时,即100%循环水量工况时,使用2套循环水泵15和水轮机14,即两台循环水泵15-1、15-2均开启,开启六路支管上设置的截止阀11-1、11-2和调节阀12-1、12-2、13-1和13-2,使得冷却水同时进入三个内水室。调节水轮机14-1、14-2控制冷却水进水管路M内的冷却母管压力,通过调节阀12-1、12-2、13-1和13-2的开度,控制进入下外水室上腔体10-1和下外水室下腔体10-2的流量和压力使得各水室水压维持在合适的范围,保证各排喷嘴1的成膜效果。同时,通过控制调节阀13-1和13-2,确保进入空冷区6的冷却水量为冷却水总量的5%,从而达到较好的二次凝结效果。
当进入凝汽器的管道内的冷却水量减少、为60%循环水量工况时,只使用1套循环水泵15和水轮机14,即开启循环水泵15-1、关闭循环水泵15-2。通过流量调节元件控制进入上外水室9、下外水室上腔体10-1和下外水室下腔体10-2的流量和压力。具体是:调节水轮机14-1控制冷却水进水管路M内的冷却水母管压力,关闭调节阀12-1和12-2,开启截止阀11-1、11-2和调节阀13-1、13-2,使得所有冷却水从上内水室3的喷嘴1-3、1-4、1-5和1-6喷出,保证喷嘴1压差维持在水膜成型较好的情况。并且,控制调节阀13-1、13-2的开度,确保进入空冷区6的冷却水量为进入凝汽器的冷却水总量的5%,从而保证二次凝结水室内的剩余蒸汽得到进一步的冷却。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是本发明的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冷却水系统的第三种结构形式示意图,一般为大型机组的多层内水室喷射式凝汽器冷却水系统,该冷却水系统仅包含三套动力设备,即采用并联的三台循环水泵15-1、15-2、15-3和三台并联的水轮机14-1、14-2、14-3。也就是说,冷却水输入管路M上并联有三台水轮机14-1、14-2、14-3,协同控制冷却水量和作功产能,循环水输出管路N上并联有三台循环水泵15-1、15-2、15-3,同时向冷却塔泵入循环水。
本实施例中,水轮机14-1、14-2和14-3后端的管路设计与实施例二相同,上面安装的流量调节元件的布置方式也与实施例二相同,就不再一一繁述。
当进入凝汽器的管道内的冷却水量是设计工况时,即100%循环水量工况时,使用3套循环水泵15和水轮机14,即三台循环水泵15-1、15-2和15-3均开启,开启六路支管上设置的截止阀11-1、11-2和调节阀12-1、12-2、13-1和13-2,使得冷却水同时进入三个内水室。调节水轮机14-1、14-2和14-3控制冷却水进水管路M内的冷却水母管压力,也就是保证上外水室9的压力在较好的成膜范围,通过调节阀12-1、12-2、13-1和13-2的开度,控制进入下外水室上下腔体10-1和10-2的压力,使得水室水压维持在合适的范围,保证各排喷嘴1的成膜效果。同时,通过控制调节阀13-1和13-2,确保进入空冷区6的冷却水量为冷却水总量的5%,从而达到较好的二次凝结效果。
当进入凝汽器的管道内的冷却水量、为75%循环水量工况时,只使用2套循环水泵15和水轮机14,即开启循环减少水泵15-1和15-2、关闭循环水泵15-3。通过流量调节元件控制进入上外水室9和下外水室下腔体10-2的流量和压力。具体是:调节水轮机14-1和14 -2控制冷却水进水管路M内的冷却水压力,关闭调节阀12-1、12-2,开启截止阀11-1和11-2和调节阀13-1和13-2,使得所有冷却水从上内水室的喷嘴1-3、1-4、1-5和1-6喷出,保证喷嘴1压差维持在水膜成型较好的情况。并且,控制调节阀13-1和13-2的开度,使得进入空冷区6的冷却水量为进入凝汽器的冷却水总量的5%,从而保证二次凝结水室内的剩余蒸汽得到进一步的冷却。
当进入凝汽器的管道内的冷却水量减少、为40%循环水量工况时,只使用1套循环水泵15和水轮机14,即开启循环水泵15-1、关闭循环水泵15-2和15-3。通过流量调节元件控制进入下外水室上腔体10-1和下外水室下腔体10-2的流量和压力。具体是:调节水轮机14-1控制冷却水进水管路M内的冷却压力,关闭截止阀11-1、11-2,开启调节阀12-1和12-2和调节阀13-1、13-2,使得所有冷却水从下外水室上腔体10-1的喷嘴1-1、1-2喷出,保证喷嘴1压差维持在水膜成型较好的情况。并且,控制调节阀13-1和13-2的开度,使得进入空冷区6的冷却水量为进入凝汽器的冷却水总量的5%,从而保证二次凝结水室内的剩余蒸汽得到进一步的冷却。
这里只举出由循环水泵开启数量控制冷却水量的例子,列出了三个系统,冷却水量的控制还可以选择调节循环水泵转速、调节轴流泵的调节工作叶片角度或调节水泵出口阀门的开度等,但其原理相同,故不一一示出。

Claims (7)

1.一种喷射式凝汽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布置有几个多层内水室、壳体外布置有与内水室对应联通的多层外水室,各外水室分别与水源联通,底层内水室下部为空冷区,底层内水室底部有与该空冷区联通的导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内水室内设有一块横向隔板,将底层内水室的内部空间隔离为上、下两个独立的腔室,相应的,与底层内水室对应的外水室也是两个独立的腔室,分别与底层内水室的两个腔室联通、并分别连接水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式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外水室与水源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式凝汽器,其特征在于:除了底层内水室下腔室,其余各内水室和底层内水室上腔室的两个侧面布置有冷却水喷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式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式凝汽器的冷却水系统是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冷却水塔、动力设备、喷射式凝汽器,所述进入喷射式凝汽器的管道分为若干根并联的支路分别送入各层外水室。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射式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设备是循环水泵和水轮机,循环水泵设置在喷射式凝汽器和冷却水塔之间的管道上、向冷却水塔输送循环水,水轮机设置在冷却水塔和喷射式凝汽器之间的管道上、通过流经的冷却水作功产能、为循环水泵供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射式凝汽器,其特征在于:当冷却水量低于设计工况时,关闭部分阀门、调节剩余阀门,使得各内水室的水压满足喷嘴喷膜的压力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射式凝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外水室下腔室与水源的连接管道上的阀门常开,通过控制该阀门的开度,使得进入底层外水室下腔室的冷却水量为进入喷射式凝汽器的冷却水总量的5%。
CN201110292561XA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喷射式凝汽器 Active CN1025065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2561XA CN102506594B (zh)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喷射式凝汽器
PCT/CN2012/001287 WO2013044588A1 (zh) 2011-09-29 2012-09-21 一种喷射式凝汽器
EP12836427.0A EP2792986B1 (en) 2011-09-29 2012-09-21 Jet type condenser
US14/375,370 US9220996B2 (en) 2011-09-29 2012-09-21 Jet type condenser
AU2012315328A AU2012315328B2 (en) 2011-09-29 2012-09-21 Jet type condenser
ZA2014/05389A ZA201405389B (en) 2011-09-29 2014-07-22 Jet type condens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2561XA CN102506594B (zh)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喷射式凝汽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06594A true CN102506594A (zh) 2012-06-20
CN102506594B CN102506594B (zh) 2013-05-29

Family

ID=46218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2561XA Active CN102506594B (zh)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喷射式凝汽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220996B2 (zh)
EP (1) EP2792986B1 (zh)
CN (1) CN102506594B (zh)
AU (1) AU2012315328B2 (zh)
WO (1) WO2013044588A1 (zh)
ZA (1) ZA20140538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4588A1 (zh) * 2011-09-29 2013-04-04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一种喷射式凝汽器
CN111735318A (zh) * 2020-06-30 2020-10-02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海洋平台喷射式冷凝装置
CN114152105A (zh) * 2021-10-28 2022-03-0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冷凝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7125B (zh) * 2016-05-16 2019-05-31 杭州国能汽轮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排汽吸收器
US10626843B2 (en) * 2018-03-05 2020-04-21 Job Freedman Hybrid heat engine
CN109783874B (zh) * 2018-12-18 2023-04-07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船用混合调节核汽轮机组耦合变工况计算模型
CN110673702B (zh) * 2019-09-04 2021-04-06 吉林吉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除尘便捷的防水性能好的服务器承载装置
US11542838B2 (en) 2020-09-03 2023-01-03 Job E. Freedman Hybrid heat engine system
CN113739598B (zh) * 2021-07-22 2023-06-2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调节型换热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1639A (en) * 1990-05-21 1992-04-07 Honeywell Inc. Air handling system utilizing direct expansion cooling
CN1704562A (zh) * 2004-05-27 2005-12-07 许建壮 汽轮发电机组双壳复合喷射凝汽器与干湿联合冷却塔
CN101458039A (zh) * 2008-12-30 2009-06-17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喷射式凝汽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92467B (en) 2004-05-28 2008-01-11 Toshiba Kk Steam condenser
JP4558513B2 (ja) 2005-01-11 2010-10-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復水器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02506594B (zh) 2011-09-29 2013-05-29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一种喷射式凝汽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1639A (en) * 1990-05-21 1992-04-07 Honeywell Inc. Air handling system utilizing direct expansion cooling
CN1704562A (zh) * 2004-05-27 2005-12-07 许建壮 汽轮发电机组双壳复合喷射凝汽器与干湿联合冷却塔
CN101458039A (zh) * 2008-12-30 2009-06-17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喷射式凝汽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4588A1 (zh) * 2011-09-29 2013-04-04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一种喷射式凝汽器
US9220996B2 (en) 2011-09-29 2015-12-29 Dongfang Turbine Co., Ltd./Dtc Jet type condenser
CN111735318A (zh) * 2020-06-30 2020-10-02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海洋平台喷射式冷凝装置
CN114152105A (zh) * 2021-10-28 2022-03-0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冷凝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06594B (zh) 2013-05-29
ZA201405389B (en) 2015-12-23
AU2012315328B2 (en) 2015-10-01
WO2013044588A1 (zh) 2013-04-04
AU2012315328A1 (en) 2014-09-11
EP2792986A4 (en) 2015-09-02
US20150076718A1 (en) 2015-03-19
EP2792986B1 (en) 2016-08-10
EP2792986A1 (en) 2014-10-22
US9220996B2 (en) 2015-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6594B (zh) 一种喷射式凝汽器
US6718750B2 (en) Gas turbine installation with regenerator and water injection
CN107166989B (zh) 一种双重冷却横流闭式冷却塔及其运行调节方法
CN103134344A (zh) 开闭式节能冷却塔
CN111207603B (zh) 一种干湿分离多进风复合型闭式冷却塔及其运行调节方法
CN113090335A (zh) 一种用于涡轮转子叶片的冲击加气膜双层壁冷却结构
CN103282606A (zh) 低压蒸汽轮机
CN203190836U (zh) 开闭式节能冷却塔
CN207849525U (zh) 一种增汽机乏汽回收与全水热泵联合供热系统
CN104006581A (zh) 新型氨制冷冷凝器
CN201129905Y (zh) 热管余热回收型干燥机
CN100552355C (zh) 一种热管余热回收型干燥机
CN206073125U (zh) 一种直接空冷塔余热循环系统
CN105180673A (zh) 低真空供热机组凝汽器及其运行模式切换方法
CN102141347B (zh) 一种并联式尖峰蒸发式冷凝器
CN108518319A (zh)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塔底冷却除湿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1093884Y (zh) 可调控错流式喷射冷凝器
CN208860154U (zh) 一种兼具供热与冷凝功能的凝汽器
CN106225005A (zh) 一种直接空冷塔余热循环系统
CN110398166A (zh) 一种烟熏炉热量回收器
CN209181556U (zh) 一种用于废气的热交换塔
CN217549774U (zh) 甲醇合成系统
CN203881009U (zh) 新型氨制冷冷凝器
MX2015003096A (es) Condensador hibrido.
CN212585292U (zh) 工业水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