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03673B - 一种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及其施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及其施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03673B
CN102503673B CN201110326030.8A CN201110326030A CN102503673B CN 102503673 B CN102503673 B CN 102503673B CN 201110326030 A CN201110326030 A CN 201110326030A CN 102503673 B CN102503673 B CN 1025036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tilizer
zinc
selenium
rice
orga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260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03673A (zh
Inventor
王一明
林先贵
钟振芳
束中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aina Fertilizer Industry Co., Ltd.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Haina Grain Oil Food Co ltd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Haina Grain Oil Food Co ltd,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of CAS filed Critical Huizhou Haina Grain Oil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2603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036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03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03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03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036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的配方,还涉及该肥料的使用方法。一种用于生产富硒铁锌米的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该肥料通过按比例混合的亚硒酸盐、亚铁盐、锌盐、氮肥、磷肥、钾肥、聚天门冬氨酸或其盐、腐熟有机肥料和硅肥制粒而成。该肥料的施用方法为将肥料作为基肥或追肥施于田间,施肥次数为1~4次。该肥料可同时为作物提供硒、铁、锌元素和生长所需的其它营养强化物质,施用该肥料有助于作物的生长,提高硒铁锌的吸收率和转化率,生产出达到符合食用标准的富硒铁锌米。

Description

一种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及其施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富硒铁锌米的肥料,还涉及该肥料的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缓解衰老的作用,能消除多种有害自由基,与维生素E协同作用被称为抗氧化的“黄金搭档”。 作为唯一一种人体基因组中特别的微量营养(硒代半胱氨酸,第21种氨基酸),其重要性已被证实(Rayman, M P. 2002, The argument for increasing selenium intake. Proceeeding of the Nurtrition Society, 61: 203-215)。缺硒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将致使克山病、大骨节病的发生,严重缺硒就会导致40多种病症,如冠心病、溶血性贫血及肝癌等。
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提出了我国成人每日硒的摄入量为 50~250微克。然而,我国13省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为36微克,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0微克标准,更远低于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每日补充50至200微克的量,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我国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严重不足,影响国民身体素质。
中国人群硒摄入量不足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中国的硒资源分布严重不均。1980年,全国硒普查表明,我国既有世界罕见的高硒区(湖北恩施),但有2/3地区是国际公认的缺硒地区,1/3以上的地区为严重缺硒,其中苏、浙、皖等长三角地区为严重缺硒区。在缺硒地区,土壤缺硒、食物缺硒,导致人群硒供应不足。第二,中国人饮食结构造成硒摄入有限。硒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包括海鲜、肉类和动物内脏,从中国传统饮食习惯和大多数实际生活条件来说肉类比例相对较低。
虽然对于贫硒地带可以采取多种途径进行补硒,但普遍认为,人体的硒主要来源于食物,食补补硒更加合适。相对于无机硒,生物源有机硒具有吸收利用率高、毒副反应小等优点,且植物硒优于动物硒。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必需微量元素, 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人体缺铁不仅引起贫血病症的发生,还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损害,易患急慢性病感染;孕妇缺铁还会导致早产和胎儿宫内生长缓慢。铁源于食物摄人,由于各地土壤环境中铁含量差异很大,以及不同地区人们膳食消费结构和经济状况的差异,各地居民的铁营养状况差异也很大,据统计,世界上有30%人口缺铁。铁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据2004年10月卫生部发布的历时两年的第四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全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达15.2% ,城市男性lO.6%、城市女性17.0% 、农村男性12.9% 、农村女性18.8% ;城市2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2% 、21.5%和20.6%。我国儿童的铁缺乏率达38.6%,由于没有简便的检测手段,绝大部分儿童没有进行营养补铁,所以,我国儿童的贫血患病率高达30% ,西部贫困地区这一问题更为严重。
目前国内外解决人体所需铁元素不足的问题,一般都是在食品中加入微量铁盐,缺铁严重者则服用含铁药物,例如世界上许多国家用柠檬酸铁铵、乳酸亚铁、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做铁强化剂,生产铁质强化面包、谷物、面粉、乳制品等;我国主要是用硫酸亚铁做铁强化剂生产强化饼干、饮料等铁强化食品,缺铁严重者以硫酸亚铁、乳酸亚铁等作为药物服用。由于铁的无机盐作为食品强化剂,铁腥味重,食用后有腥味,而且对热、光的稳定性较差,在食品加工中,难免会产生沉淀,而且铁盐还会加速脂肪的酸败,影响铁质强化食品的质量。锌是生长发育、营养生化代谢所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
 在人体组织所有的必需微量元素中, 锌的含量仅次于铁。是人体内200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广泛参与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糖和能量代谢、氧化还原及人体激素的形成过程,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组织再生、提高免疫力,促进食欲、参与维持皮肤和粘膜的正常结构及功能等多种作用。尤其对胎儿及儿童的生长发育作用明显,缺锌可能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发育缺陷。因此,提前预防、早期发现和及时纠正锌缺乏,进行有效和必要的补锌,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健康工程。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0%。因此,通过合适途径,提高稻米中硒、铁及锌含量,对于改善我国居民的硒营养、锌营养及铁营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提高稻米硒铁锌含量的几种途径中,通过添加营养素生产营养强化米是最为直接的,也是目前改善人们微素营养缺乏症最为快捷的手段。但所添加的微素营养多为无机态,生理活性低,人体吸收利用率并不高;同时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有的营养强化米在淘洗中营养流失,有的营养粒因颜色上与普通大米有异,消费者一时不易接受;而采用大米浸吸表面涂膜生产的营养强化米虽能有效解决营养流失和米粒颜色问题,但其加工成本却更加增大。
目前,国内用于生产富含各种营养元素的大米的肥料主要通过叶面喷施的方法,即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叶面喷施富含各种营养元素的溶液。CN ZL200410009346.3《一种富硒水稻的栽培方法》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叶面喷施含硒无机化合物和磷酸盐组成的富硒剂培育富硒水稻的方法;CN101228834A《一种生物富硒营养大米的生产方法》提出了一种在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喷施由稀土微肥、亚硒酸钠和硼酸溶液混合制成的混合液,以生产富硒营养大米的方法;CN1404714《富锌营养米的栽培方法》公开了一种在水稻栽培过程中,通过施加锌元素来提高稻米锌含量的方法,将稻种放入清水中浸泡1天后取出,放入0.1%七水硫酸锌溶液浸稻种,将浸种好的稻种在萌发前用1-1.5%氧化锌拌种包被;用0.5-2%的七水硫酸锌溶液浸泡秧苗根部;在秧苗2-5片叶时或大田秧苗分蘖期,用0.1-0.3%的七水硫酸锌水溶液喷叶面2-3次,每次间隔7-10天。专利文献CN1806507A《绿色富硒钙大米的种植方法》公开了一种在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喷施富硒钙有机高效液体肥,但没有公布该液体肥的具体组成和制备方法;CN ZL 200610086308.8《有机富硒锌营养米及其生产方法》公开了一种在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喷施由亚硒酸盐、锌肥、有机氮、磷、钾及多功能微量元素配成的高浓度富硒锌肥,生产富硒锌营养米的方法;CN101225006A公开了一种富锌铁硒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法,同样是制成叶面肥,在水稻生长期喷施。CN101717294A公开了一种富硒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该有机肥富含锌、铁、硒等营养元素,使用方法为兑水后叶面喷施。
由于上述专利中都将硒铁锌等营养元素制成叶面肥,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生产富含人体所需硒铁锌等营养元素的米,其优点是作物吸收快。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叶面喷施要求肥料中营养元素含量比较高,如CN ZL200410009346.3中的实施例就要求硒酸钠、硒酸钾、亚硒酸钾、亚硒酸铵和亚硒酸钠的浓度分别达到1%、0.56%、1.09%、1%~1.78%和0.83%~1.11%,高浓度的硒肥增加了用肥成本;其次,因为叶面喷施,硒铁锌肥很容易喷到田里或由于降水进入土壤,这样就对田间径流水和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且是很大的浪费。
中国发明专利CN 101791081 A公开了一种富硒米及其生产方法,是将富硒营养剂(由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和氮磷钾复合肥混合组成)在施用前再加入氮磷钾复合肥混合后作为基肥施入田间,收获后所得。相比叶面喷施富硒剂的方法,硒的用量明显减少,同时省去了单独补硒的步骤,使成本和劳动时间减少,而且米中的硒主要以有机硒的形态存在,易于被人体吸收,具有明显的进步。
但是该发明中氮磷钾只是最常规的化学肥料,并且需要在施用前人工将富硒营养剂与氮磷钾复合肥按一定比例拌匀后施用。更重要的是,该发明申请中施用了上述肥料使所生产的米达到富硒米国家标准的第4~11个实施例中,水稻的整个生长季所施用的肥料中硒的用量达到8000~54545毫克/亩,硒的用量仍然较大,高浓度的硒肥增加了用肥成本,而且由于硒有毒,过量的硒对田间径流水和土壤造成了污染,并且是很大的浪费。
因此,生产富含硒、铁、锌等各种营养元素的大米的肥料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和廉价的用于生产富硒铁锌米的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该肥料可同时为作物提供硒、铁、锌元素和生长所需的其它营养强化物质,施用该肥料有助于作物的生长,提高硒、铁、锌的吸收率和转化率,达到施用较少的硒、铁、锌就能生产出达到相关标准(NY 861-2004 粮食(含谷物、豆类、薯类)及制品中铅、镉、铬、汞、硒、砷、铜、锌等八种元素限量)的富硒铁锌米的效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的施用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生产富硒铁锌米的富铁有机无机肥料,该肥料含有按比例混合而成的亚硒酸盐、亚铁盐、锌盐、氮肥、磷肥、钾肥、聚天门冬氨酸或其盐、腐熟有机肥料和硅肥。
上述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
亚硒酸盐0.004~0.010份;
亚铁盐 1~5份;
锌盐0.2~1份;
氮肥15~33份;
磷肥12~24份;
钾肥10~17份;
聚天门冬氨酸或其盐0.02~0.08份;
腐熟有机肥料 30~50份;
硅肥 5~8份。
上述各组份混合后,有机质、纯氮、磷、钾、铁、锌、硅的含量百分比以重量计为:
    有机质 15~20%;
    纯氮 9~15%;
    以P2O5计,磷 5~7%;
以K2O计 钾6~11%;
以Se计,硒0.001~0.01%;
以 Fe 计,铁0. 15~0. 85%; 
以Zn计,锌0.1~0.2 %;
以Si计,硅1~5%。
所述亚硒酸盐选自亚硒酸钾、亚硒酸钠或亚硒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          亚铁盐选自硫酸亚铁、乙二胺四乙酸铁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锌盐选自硫酸锌、碱式硫酸锌、氧化锌、氯化锌、碳酸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氮肥选自尿素、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磷肥选自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中至少一种;所述钾肥选自氯化钾、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天门冬氨酸或其盐选自聚天门冬氨酸、聚天门冬氨酸钾、聚天门冬氨酸铵或聚天门冬氨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腐熟有机肥料是经工厂化发酵腐熟的畜禽粪便和/或菌糠;所述硅肥选自硅酸钠、硅酸钾、烧过的稻壳灰、钢渣、粉煤灰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中还含有3~12份的调理剂,所述调理剂为凹凸棒土或沸石粉。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上述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的施用方法是:将肥料作为基肥或追肥施于田间,施用次数为1~4次。
所述施肥次数优选为3次,具体步骤为:
   (1)第一次施用:耕地前,先施用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做基肥,施用量为每亩20~35公斤;
(2)第二次施用:耕地后在破垡前在田间均匀撒施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做为面肥,施用量为每亩10~25公斤;
  (3)第三次施用:在水稻分蘖末期搁田前施用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作为追肥,施用量为每亩30~60公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在充分利用亚硒酸盐、亚铁盐及锌盐特性的同时,将其与复合肥及有机肥以产品的形式结合为一体,在促进作物地下部份对肥料养分吸收率、提高养分利用率的同时,健壮植株,增加光合作用,从而达到作物地上部分生长和地下部分吸收的协调,实现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共同提高,用这种肥料所生产的米是一种有机富硒铁锌的营养强化型米。施用本发明的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在水稻的整个生长季硒的总施用量仅需600~12000毫克/亩,所生产的米就可达到富硒水稻水稻国家标准,从而达到节肥降本,提高米质的目的。同时由于施用的肥料中含硒、铁、锌量较少,可避免过量的硒、铁、锌对田间径流水和土壤造成的污染。
(2)本发明组分中含有经工厂化发酵腐熟的鸡粪、牛粪、猪粪等畜禽粪便及菌糠等有机肥料,有机肥料除了含有生化黄腐酸、氨基酸等活性有机物质外,还含有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分泌的如IAA等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生理活性物质,这些有机物料可以刺激作物的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为土壤提供更大的缓冲能力,有机肥中的生化黄腐酸、氨基酸有利于减缓亚铁的氧化,提高硒、铁、锌的生物有效性和水稻对硒、铁、锌的利用率;
(3)本发明组分中含有硅肥,硅肥可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光合作用、刺激根系发育,增强水稻抗病能力,提高结实率,促进干物质的累积进而增加产量,并有改善米质的作用,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和对硒、铁、锌的吸收转化;
(4)本发明肥料组分中含有聚天门冬氨酸(盐),是一种通过仿生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天然存在于海洋软体动物的壳体中,安全无毒,环境友好,可生物降解。聚天冬氨酸可对金属离子具有螯合作用,可促进N、P、 K 及硒、铁微量元素供给植物,使植物更有效地利用肥料,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并能改善土壤质量(冷一欣 等,玉米科学,2005,13 (3) :100-102)。  
(5)本发明应用于农业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可有效提高水稻籽粒中的硒、铁、锌含量,同时收获富硒和富铁的稻米,从而达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6)本发明的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是一种固体产品,颜色性状与普通有机无机肥相同,产品质量能够达到国家质量标准。
(7)本发明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的施用方法是将肥料作为基肥或追肥直接施入田间,肥料中的硒铁锌直接由作物根系吸收,另外,本发明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采用分次施用的方法,有利于作物的整个生长季更充分地吸收硒、铁、锌元素和其它营养强化元素,并减少养分和硒、铁、锌元素的流失。而且应用本肥料除了可有效提高水稻籽粒中的硒、铁含量,还能促进土壤有机质积累,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
(8)通过水稻富硒、铁、锌栽培技术改善稻米硒、铁、锌营养状况这是目前解决膳食缺硒、铁、锌问题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可以说通过这种方式培育的稻米它就是一种天然富硒、富铁、富锌米,这种有机态的硒、铁或锌人体吸收利用率高,它克服了营养强化米的不足,而又避开了转基因稻米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争论,因而通过这一途径来开发富硒铁锌米这一新型功能稻米将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对改善人民的硒、铁、锌营养不足有着现实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所提及的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的各种原料均可使用目前肥料生产中使用的常规产品,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采用目前肥料生产中的常规工艺和设备生产,制备本发明所述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的方法是采用目前肥料生产企业最常见的两种工艺,料浆法或团粒法工艺。料浆法生产时,先将除亚硒酸盐、亚铁盐、锌盐、聚天门冬氨酸或其盐、腐熟有机肥的其它组分按照比例混合,在造粒工序前将亚硒酸盐、亚铁盐 、锌盐、聚天门冬氨酸或其盐、腐熟有机肥直接按比例加到熔融状态的肥料混合料浆中,经混合均匀后,通过造粒机完成造粒,其余所有工艺条件及设备与现有料浆法生产复合肥的生产工艺条件及设备相同;利用团粒法生产时,在造粒工序前将亚硒酸盐、亚铁盐、锌盐和腐熟有机肥通过设置在造粒机前的计量装置按比例计量后加到造粒机中,完成造粒,其余所有工艺条件及设备与现有团粒法生产复合肥的生产工艺条件及设备相同。
本发明对现有技术的贡献在于具有不同作用的多种肥料原料的搭配,而至于各组分的含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和常用的,根据要施用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和硒、铁、锌含量来确定。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亚硒酸盐、亚铁盐、锌盐、硅肥、聚天门冬氨酸或其盐、腐熟有机肥均为可商购产品,也可以按照公知方法进行合成,本文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中亚硒酸盐、亚铁盐、锌盐、氮肥、磷肥、钾肥、聚天门冬氨酸或其盐、腐熟有机肥料、硅肥所选用的具体成分只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中的配方组成仅是本发明推荐的肥配方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发明的精神在本发明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按重量计含有:亚硒酸铵0.006份,硫酸亚铁4份,硫酸锌1份,聚天门冬氨酸0.04份,尿素17.2份、磷酸一铵10份和过磷酸钙6份、氯化钾10份、经工厂化发酵腐熟的牛粪45份、硅酸钠5份,凹凸棒土6.794份。
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为:有机质20%,纯氮(N)9%,磷(以P2O5计) 5%,钾(以K2O计) 6%,硒(以Se计)0.002  %,铁(以 Fe计)0.68%,锌(以Zn计)0.2%,经团粒法制成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采用原有团粒法造粒工艺,其设备和工艺和现有团粒法生产化肥和有机无机肥的设备和工艺技术相同,其与现有设备的区别是在造粒机前增加两台与造粒机连接的计量泵。聚天门冬氨酸配置成质量百分比为30%的溶液,并将亚硒酸铵溶于该溶液中制成质量百分比为0.6%的亚硒酸铵溶液,该溶液通过计量泵加入到造粒机,,流量分别为20公斤/小时;同时将经工厂化发酵腐熟的牛粪按比例加入造粒机内,加入量为900公斤/小时。上述添加剂与硫酸亚铁、硫酸锌、尿素、磷酸一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硅酸钠、凹凸棒土按比例在造粒机内混合均匀,并造粒。最终获得2吨/小时的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经检测其产品质量达到了质量标准。
本实施例田间肥效试验数据如下:
田间试验地点:安徽省涡阳县城西,肥力中等。试验地点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
表1 供试土壤基本化学性质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供试水稻:品种为常规单季稻连嘉粳l号。
本实施例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的施用方法为:
    (1)第一次施用:在水稻移植前,每亩先施用35公斤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做基肥;
(2)第二次施用:耕地后在破垡前每亩均匀撒施15公斤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作为面肥;
   (3)第三次施用:在水稻分蘖末期搁田前施用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作为追肥,施用量为每亩50公斤。
本实施例中硒(以Se计)的总施用量为2000毫克/亩,亚硒酸铵的总施用量为6000毫克/亩。
施用本实施例富硒铁有机无机肥后,水稻成熟收割后测定大米里的总含硒量、含铁量及含锌量,测定方法按照GB/T 22499-2008《富硒稻谷》及GB/T14609-2008《粮油检验谷物及其制品中铜、铁、锰、锌、钙、镁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经检测施用本富硒铁有机无机肥的水稻成熟后,每千克大米里的总硒含量为0.12~0.28毫克,平均为0.20毫克,达到富硒水稻标准;每千克大米里的总铁含量为 63.2~110.7 毫克,平均为 86.95  毫克;每千克大米里的总锌含量为 33.6~48.2 毫克,平均为40.9  毫克,不超过NY 861-2004《 粮食(含谷物、豆类、薯类)及制品中铅、镉、铬、汞、硒、砷、铜、锌等八种元素限量》标准的规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中,按重量计含有:亚硒酸钠0.004份,乙二胺四乙酸铁钠5份,氧化锌0.25份,氯化铵3.6份,尿素20.4份,磷酸二铵5份和过磷酸钙8.5份,氯化钾13份和磷酸二氢钾3.8份,聚天门冬氨酸钾0.03份和聚天门冬氨酸钠0.03份,经工厂化发酵腐熟的鸡粪36份,稻壳灰5份。
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为:有机质20%,纯氮(N)11%,磷(以P2O5计) 5%,钾(以K2O计) 9%,硒(以Se计)0.003%,铁(以 Fe计)0.625%,锌(以Zn计)0.18%,经料浆法制成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
制备方法:
采用原有料浆法造粒工艺,其设备和工艺和现有料浆法生产化肥和有机无机肥的设备和工艺技术相同。先将除亚硒酸钠、氯化锌、乙二胺四乙酸铁钠、聚天门冬氨酸钾和腐熟有机肥的其它组分按照比例混合,在造粒工序前将除亚硒酸钠、氯化锌、乙二胺四乙酸铁钠、聚天门冬氨酸钾和腐熟有机肥直接按比例加到熔融状态的肥料混合料浆中,经混合均匀后,通过造粒机完成造粒,其余所有工艺条件与现有料浆法生产复合肥的生产工艺条件备相同,经检测其产品质量达到了质量标准。 
本实施例田间试验数据如下:
田间试验地点:江苏省扬中市三茅镇,属长江冲积淤土(夹沙土),肥力中等,土壤有机质2.4%,水解氮106mg/kg,速效磷9.8 mg/kg,速效钾85 mg/kg。
供试水稻:水稻品种为粳武15中熟晚粳,采用塑盘抛栽。
本实施例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的施用方法为:
(1)第一次施用:在水稻移植前,每亩先施用30公斤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做基肥;
(2)第二次施用:耕地后在破垡前每亩再均匀撒施20公斤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作为面肥;
(3)第三次施用:在水稻分蘖末期搁田前施用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作为追肥,施用量为每亩40公斤。
本实施例中硒(以Se计)的总施用量为2700毫克/亩,亚硒酸盐的总施用量为3600毫克/亩。
施用本实施例富硒铁有机无机肥后,水稻成熟收割后测定大米里的总含硒量,测定方法按照GB/T 22499-2008《富硒稻谷》;测定大米里的总含铁量和总含锌量,测定方法按照GB/T14609-2008《粮油检验 谷物及其制品中铜、铁、锰、锌、钙、镁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经检测施用富硒铁有机无机肥的水稻成熟后,每千克大米里的总硒含量为0.15~0.30毫克,平均为0.225毫克,达到富硒水稻标准;每千克大米里的总铁含量为71.5~120.6毫克,平均为96.05毫克;每千克大米里的总锌含量为41. 5~52.3毫克,平均为46.9毫克,不超过NY 861-2004《 粮食(含谷物、豆类、薯类)及制品中铅、镉、铬、汞、硒、砷、铜、锌等八种元素限量》标准的规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富硒铁有机无机肥料中,按重量计含有:亚硒酸钾0.008份,硫酸亚铁3份,硫酸锌0.5份,尿素16份和氯化铵14.6份,磷酸一铵12份,氯化钾10.5份和磷酸氢二钾1.8份,聚天门冬氨酸铵0.05份,经工厂化发酵腐熟的猪粪24.5份和鸡粪10份,硅酸钾4份和粉煤灰3.4份,凹凸棒土3.192份。
上述物质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含有:有机质20%,纯氮(N)12%,磷(以P2O5计) 6%,钾(以K2O计) 7%,硒(以Se计)0.006 %,铁(以Fe计)0.51%,锌(以Zn  计)0.1%,经团粒法制成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
同时,按照相同的氮磷钾养分比例(纯氮(N)12%,磷(以P2O5计) 6%,钾(以K2O计) 7%,配制成无机专用肥料。
按照有机质20%,纯氮(N)12%,磷(以P2O5计) 6%,钾(以K2O计) 7%,硒(以Se计)0.006 %,经团粒法制成富硒有机无机肥。
本实施例田间试验数据如下:
田间试验地点: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水口镇,土壤肥力中等,土壤有机质平均为20.14g/kg,土壤硝态氮含量平均217.72mg/kg,土壤有效磷平均39.39mg/kg,土壤速效钾平均为91.39mg/kg。
供试水稻:水稻品种为黄丝占。
施肥处理为:
表2 不同处理的肥料用量
处理 肥料及其用量
对照 每亩施用无机专用肥料100公斤
富硒肥对照 每亩施用富硒有机无机肥100公斤
富硒铁锌处理 每亩施用富硒铁有机无机肥100公斤
施用方法:
在水稻移植前,田间每亩施用100公斤肥料做基肥。
本实施例中富硒肥和富硒铁锌处理硒(以Se计)的总施用量为6000毫克/亩, 亚硒酸盐的总施用量为8000毫克/亩。
水稻成熟收割后,委托广东省惠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测定大米里的总含硒量,测定方法按照GB/T 22499-2008《富硒稻谷》,测定大米里的总含铁和总含锌量,测定方法按照GB/T14609-2008《粮油检验 谷物及其制品中铜、铁、锰、锌、钙、镁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经检测:
表3 不同处理稻米中的硒铁锌含量
处理 硒含量(mg/kg) 铁含量(mg/kg) 锌含量(mg/kg)
对照 0.06 27.21 12.46
富硒肥对照 0.30 28.94 14.52
富硒铁锌处理 0.29 111.70 53.10
检测结果表明施用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后,可以明显提高稻米的总硒含量、总铁和总锌含量;同时其总硒和总锌含量不超过NY 861-2004《 粮食(含谷物、豆类、薯类)及制品中铅、镉、铬、汞、硒、砷、铜、锌等八种元素限量》标准的规定。

Claims (1)

1.一种用于生产富硒铁锌米的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其特征在于:该肥料含有按比例混合而成的亚硒酸盐、亚铁盐 、锌盐、氮肥、磷肥、钾肥、聚天门冬氨酸或其盐、腐熟有机肥料和硅肥;
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
亚硒酸盐0.004~0.010份;
亚铁盐 1~5份;
锌盐0.2~1份; 
氮肥15~33份;
磷肥12~24份;
钾肥10~17份;
聚天门冬氨酸或其盐0.02~0.08份;
腐熟有机肥料 30~50份;
硅肥 5~8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富硒铁锌米的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其特征在于各组份混合后,有机质、纯氮、磷、钾、硒、铁、锌、硅的含量百分比以重量计为:
    有机质 15~20%;
    纯氮 9~15%;
    以P2O5计,磷 5~7%;
以K2O计 钾6~11%;
以Se计,硒0.001~0.01%;
以 Fe 计,铁0. 15~0. 85%; 
以Zn计,锌0.1~0.2 %;
以Si计,硅1~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产富硒铁锌米的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硒酸盐选自亚硒酸钾、亚硒酸钠或亚硒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亚铁盐选自硫酸亚铁、乙二胺四乙酸铁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锌盐选自硫酸锌、碱式硫酸锌、氧化锌、氯化锌、碳酸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氮肥选自尿素、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磷肥选自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中至少一种;所述钾肥选自氯化钾、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天门冬氨酸或其盐选自聚天门冬氨酸、聚天门冬氨酸钾、聚天门冬氨酸铵或聚天门冬氨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腐熟有机肥料是经工厂化发酵腐熟的畜禽粪便和/或菌糠;所述硅肥选自硅酸钠、硅酸钾、烧过的稻壳灰、钢渣、粉煤灰中的至少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产富硒铁锌米的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其特征在于:还含有3~12份的调理剂,所述调理剂为凹凸棒土或沸石粉。
5. 一种用于生产富硒铁锌米的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肥料作为基肥或追肥施于田间,施肥次数为1~4次;
所述肥料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
亚硒酸盐0.004~0.010份;
亚铁盐 1~5份;
锌盐0.2~1份; 
氮肥15~33份;
磷肥12~24份;
钾肥10~17份;
聚天门冬氨酸或其盐0.02~0.08份;
腐熟有机肥料 30~50份;
硅肥 5~8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生产富硒铁锌米的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次数为3次,具体步骤为,
   (1)第一次施用:耕地前,先施用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做基肥,施用量为每亩20~35公斤;
(2)第二次施用:耕地后在破垡前在田间均匀撒施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做为面肥,施用量为每亩10~25公斤;
  (3)第三次施用:在水稻分蘖末期搁田前施用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作为追肥,施用量为每亩30~60公斤。
CN201110326030.8A 2011-10-25 2011-10-25 一种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及其施用方法 Active CN1025036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6030.8A CN102503673B (zh) 2011-10-25 2011-10-25 一种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及其施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6030.8A CN102503673B (zh) 2011-10-25 2011-10-25 一种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及其施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03673A CN102503673A (zh) 2012-06-20
CN102503673B true CN102503673B (zh) 2014-01-22

Family

ID=46215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6030.8A Active CN102503673B (zh) 2011-10-25 2011-10-25 一种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及其施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036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2871A (zh) * 2012-10-19 2013-03-27 田淦平 一种水稻叶面肥
CN103319226B (zh) * 2013-05-31 2015-06-17 句容市白兔镇永丰果业专业合作社 一种有机富锌草莓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1250A (zh) * 2013-07-04 2013-10-16 肇东市庆东肥业有限责任公司 有机食品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88573B (zh) * 2013-11-11 2015-04-08 双赢集团有限公司 肥料
CN103553825B (zh) * 2013-11-11 2015-04-08 双赢集团有限公司 肥料
CN103650852A (zh) * 2013-11-30 2014-03-26 广西桂林天然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富锌、富钙板栗的栽培方法
CN103650848A (zh) * 2013-11-30 2014-03-26 广西桂林天然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富锌、富钙香蕉的栽培方法
CN103804049B (zh) * 2014-01-26 2015-11-18 微港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富锌营养剂、其制作方法及栽培富锌碎米荠的方法
CN104186150B (zh) * 2014-08-19 2016-04-27 安徽富硒香生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锌铁玉米的栽培方法
CN104663217A (zh) * 2015-02-27 2015-06-03 北京农学院 一种黄瓜的富硒栽培方法
CN104860734B (zh) * 2015-04-27 2017-12-01 安徽富硒香生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富硒锌铁微生物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26457B (zh) * 2015-04-27 2017-10-31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马铃薯富硒锌铁微生物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88237B (zh) * 2015-04-27 2017-08-25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小麦富硒锌铁微生物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87612A (zh) * 2016-07-20 2016-12-07 安徽三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长效补锌有机肥
CN107285841A (zh) * 2017-08-10 2017-10-24 覃建忠 一种锌硒莲藕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56078A (zh) * 2017-09-22 2018-01-09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功能型水稻专用有机肥及其生产工艺
NO344285B1 (en) * 2017-11-20 2019-10-28 Elkem Materials NPK-Si fertilizer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CN107698297A (zh) * 2017-11-25 2018-02-16 长沙秋点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富硒复混肥的施用方法
CN111825492A (zh) * 2019-04-15 2020-10-27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水溶肥增效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71464B (zh) * 2019-12-02 2022-03-04 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 降低镉污染土壤中水稻镉积累的培养液及水稻种植方法
CN113099975B (zh) * 2021-03-24 2022-05-24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一种富硒草莓的种植方法
CN113831199B (zh) * 2021-09-29 2022-08-23 高富嘻(海南)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195592A (zh) * 2021-12-29 2022-03-18 全椒井府富硒生态牧业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叶面肥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1357A (zh) * 2004-02-08 2005-08-10 吴永常 有机-无机掺混掺合配方肥料
CN1291949C (zh) * 2005-09-02 2006-12-27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抗盐多元素滴灌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54315A (zh) * 2007-05-08 2007-10-17 李学珍 富硒生态全元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1225006A (zh) * 2008-01-29 2008-07-23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富锌铁硒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法
CN101260011A (zh) * 2008-03-20 2008-09-10 马娟利 一种腐植酸硅硒肥料
JP2011184207A (ja) * 2010-03-04 2011-09-22 Fukuei Hiryo Kk 珪素含有液体肥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03673A (zh) 2012-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3673B (zh) 一种富硒铁锌有机无机肥料及其施用方法
CN102498994B (zh) 一种有机富硒铁锌营养强化米的生产方法
CN102503672A (zh) 一种富硒铁有机无机肥料及其施用方法
CN102550349B (zh) 有机富硒米水稻的栽培方法
CN102531745B (zh) 一种生产有机富硒米的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98995A (zh) 一种有机富硒铁营养强化米的生产方法
CN102503632A (zh) 一种用于生产富硒米的富硒有机无机肥料及其施用方法
CN102826922B (zh) 春玉米底肥专用肥料
CN105254452A (zh) 一种用于果树的肥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2498996B (zh) 一种有机富硒营养强化米的生产方法
CN103588583B (zh) 一种茶树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及应用方法
CN103891568B (zh) 一种富有机态硒锌铁营养稻米的生产方法
CN107056438A (zh) 多聚磷酸钾草莓缓释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6977278A (zh) 多聚磷酸钾甘蔗缓释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5777233A (zh) 一种富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72748A (zh) 龙眼树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39328A (zh) 一种富硒生菜的水培其种植方法
CN104860734B (zh) 一种水稻富硒锌铁微生物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50100A (zh) 一种京薯六号紫甘薯施用的基肥
CN104186150B (zh) 一种富硒锌铁玉米的栽培方法
CN102815980B (zh) 一种富碘菠菜专用肥料及其栽培菠菜的方法
CN104206142B (zh) 一种富硒锌铁小麦的栽培方法
CN105532572B (zh) 一种富有机态锌铁鸭蛋的生产方法
CN103787770A (zh) 水稻用富锌营养剂及其制备和用于生产富锌大米的方法
CN111732486A (zh) 一种专用于水稻种植的富硒生态复合肥及其制备工艺和施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GUANGDONG HAINA AGRICULTUR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HUIZHOU CITY HAINA GRAIN OIL FOOD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6005 Industrial Zone, central village, Shuikou Subdistrict Office, Hui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aina Agriculture Co. Ltd.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516005 Industrial Zone, central village, Shuikou Subdistrict Office, Hui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Haina Grain Oil Food Co., Ltd.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21

Address after: Many Zhu Zhen Ming Xi Cun Huidong Coun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City, 516300

Co-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atentee after: Huidong Haina biological organic fertiliz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6005 Industrial Zone, central village, Shuikou Subdistrict Office, Huizhou, Guangdong

Co-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Haina Agriculture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6300 Mingxi Village, Dozhu Town, Huidong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aina Fertilizer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6300 Mingxi Village, Dozhu Town, Huidong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atentee before: Huidong Haina biological organic fertilizer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