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03036B - 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03036B CN102503036B CN 201110351599 CN201110351599A CN102503036B CN 102503036 B CN102503036 B CN 102503036B CN 201110351599 CN201110351599 CN 201110351599 CN 201110351599 A CN201110351599 A CN 201110351599A CN 102503036 B CN102503036 B CN 1025030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water
- artificial soil
- aproll
- u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9000011259 mixed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026 dia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7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21536 Zeol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HNPSIPDUKPIQMN-UHFFFAOYSA-N dioxosilane;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Si]=O.O=[Al]O[Al]=O HNPSIPDUKPIQM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57 zeoli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0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XKMRRTOUMJRJIA-UHFFFAOYSA-N ammonia nh3 Chemical compound N.N XKMRRTOUMJRJI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148470 aerobic bacill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76 ammon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56 contamin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06 fil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284 oxygen consum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5 wor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5925 Dipt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CKUAXEQHGKSLHN-UHFFFAOYSA-N [C].[N] Chemical compound [C].[N] CKUAXEQHGKSLH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95 di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0 di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meanwh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8 phosphoru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74 phosphoru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57 reac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池、厌氧沉淀池、调节池和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格栅池的进水口为生活污水进口,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出水口分别与厌氧沉淀池的进水口和采样池连接;调节池底部设有潜污泵,潜污泵通过管道与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连接。其方法是先将生活污水送入格栅池去除漂浮垃圾,然后将得到的原污水与回流水混合后送入厌氧沉淀池进行厌氧反硝化脱氮,同时去除污泥颗粒和浮油;再将混合液送入调节池,由潜污泵将混合液泵送至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进行多级过滤后,最后分为回流水和排放水送出。本发明在保证其它指标达标的情况下,实现高效脱氮,满足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污染和水资源匮乏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难题。由于水污染而导致可用水减少的现象在我国广泛存在,因此,实施污水资源化是解决我国当前水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而要实施污水资源化,对水处理技术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去除有机物,还要对总氮、总磷等污染物进行深度处理。
目前,多数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如A/O、SBR和A/A/O等)等传统工艺,这些工艺虽然技术比较成熟,但存在设备造价昂贵,对操作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单位污水处理成本高,且产生大量污泥等缺点,很难在农村或偏远地区等推广应用。
常规的土地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慢速渗滤系统、快速渗滤系统、地表漫流系统、人工湿地系统和地下渗滤系统。公开号为CN101318735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水脱氮处理方法及应用,该方法是通过分层布水和设置完全饱水带,强化了系统的反硝化能力。但存在以下问题:(1)污水在渗滤层上表面顶部布水,散发臭气,景观效果差,容易滋生蚊虫并且受气候影响较大;(2)其氧气供应仅靠大气向渗滤层的垂直扩散以及进水流量变化而吸入的空气,供氧强度低,在污染物负荷较大时供氧不能保证。而地下渗滤系统主体构筑物均埋于地下,地表可以绿化或者硬化,不影响周围环境和景观,因此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相比,其适用范围更广。公开号为CN101302047A的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地下湿地与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该技术为高负荷地下渗滤系统附加了地下湿地功能和自行调节双层散水功能,不仅大幅提高了系统对污染物的负荷能力,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而且使系统更稳定。但由于缺少碳源的供给以及厌氧环境的营造,该系统反硝化能力较弱,总氮的去除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国水专项的研发推广重点将从点源污染物的削减为主转向面源和点源削减控制并重,从提高集中式污水处理效能为主转向大型集中式与小型分散式高效技术开发相结合并重,从单纯污染物削减为主转向节地、节能、节材式污水处理技术转变。
因此,占地面积小,污染物去除能力强,建设和运行费用低的分散式高效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当前来说是急需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设和运行费用较低、应用范围较广且出水水质好的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实现的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池、厌氧沉淀池、调节池和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格栅池的进水口为生活污水进口,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出水口分别与厌氧沉淀池的进水口和采样池连接;调节池底部设有潜污泵,潜污泵通过管道与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连接。
所述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覆盖层、散水层、第一粗滤层、第一精滤层、散水通风层、第二粗滤层、第二精滤层和导流层,散水层、第一粗滤层和第一精滤层组成第一过滤层,散水通风层、第二粗滤层和第二精滤层组成第二过滤层;散水层内设置有散水管,散水通风层内设置有散水通风管,导流层内设置有排水排风管;散水管和散水通风管分别通过PVC管道与潜污泵连接,散水通风管还通过PVC管道外接风机,排水排风管的出口端为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出水口;散水管和散水通风管的结构均是一端封闭且管身上设有散水孔,排水排风管的结构是一端敞开且管身上设有集水孔。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过滤时,散水管上的散水孔起到均匀洒水的作用,散水通风管上的散水孔交替起到均匀洒水和通风的作用,排水排风管上的集水孔交替起到排风和排水的作用。
所述覆盖层为原位土壤层、水泥层或地砖层;
所述散水层和散水通风层均是厚度为10~15cm的砾石层,砾石层中砾石的粒径为5~40mm;
所述第一粗滤层和第二粗滤层均是细砂和沸石组成的混合层,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有机物、悬浮物以及氨氮;第一粗滤层和第二粗滤层的的厚度均为10~20cm,其饱和透水系数约为1~10cm/min;
所述第一精滤层和第二精滤层均是细砂和活性土组成的混合层,其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TP、氨氮等污染物,保证出水水质达标排放;第一精滤层和第二精滤层的厚度均为20~30cm,其饱和透水系数约为10-2~10-1cm/s;
所述导流层是砾石粒径为20~40mm的砾石层,砾石层厚度为15~20cm,且其底部做防渗处理;
所述散水管、散水通风管和排水排风管均采用管径为5~16cm的PVC管;
所述潜污泵的出口处设有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散水管和散水通风管连接;
所述排水排风管的出口端设有第二一进二出三通阀,第二一进二出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厌氧沉淀池的进水口和采样池连接;
所述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出水口所设置的高度高于厌氧沉淀池的进水口。
本发明通过上述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可实现一种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取待处理的生活污水样品,并检测样品中的TN浓度;
(2)根据步骤(1)的检测结果,调节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出水口流量,控制流向厌氧沉淀池进水口的回流水和流向采样池的排放水的比例;
(3)将待处理的生活污水送入格栅池,经格栅池去除漂浮垃圾后得到原污水;
(4)来自格栅池的原污水和来自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回流水混合后流入厌氧沉淀池,原污水和回流水的混合液在厌氧沉淀池中停留3~5h进行厌氧反硝化脱氮,同时去除原污水中的污泥颗粒,并隔去原污水中的浮油;
(5)然后将经过厌氧反硝化脱氮的混合液送入调节池,由设于调节池底部的潜污泵将混合液泵送至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混合液经过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进行多级过滤后,分为回流水和排放水分别送出。
所述步骤(2)中,若步骤(1)的检测结果是TN浓度≤40mg/L,则系统回流比定为100%;若步骤(1)的检测结果是TN浓度>40mg/L,则系统回流比为100%~200%;回流比是回流水流量与生活污水进水流量的比例。
所述步骤(5)中,潜污泵将混合液按照60%和40%的比例分别送入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中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
在第一过滤层内,混合液通过散水管分布在散水层内,然后依次经过第一粗滤层、第一精滤层、散水通风层、第二粗滤层和第二精滤层进行过滤,最终进入导流层由排水排风管送出;
在第二过滤层内,混合液通过散水通风管分布在散水通风层内,然后依次经过第二粗滤层和第二精滤层进行过滤,最终进入导流层由排水排风管送出;
潜污泵对混合液的泵送为间歇式,即潜污泵对第一过滤层及第二过滤层内混合液的泵送和风机对第一过滤层及第二过滤层内的空气输送交替进行。
本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及方法使用时,其原理是:将地下渗滤单元设计成好氧单元,通过优化通风送氧方式使系统内好氧菌维持较高的活性,从而保证出水中COD、BOD5、NH4 +-N等耗氧指标均能达到或优于GB18918-2002一级A类排放标准。在人工土地下渗滤系统中,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氮和NH4 +-N分别通过氨化、亚硝化和硝化作用转化为NH4 +-N、NO2 --N和NO3 --N,新生成的NH4 +-N又通过硝化作用转化成NO3 --N。由于未营造厌氧环境及碳源的供给不足,导致反硝化作用很弱,其出水中NO3 --N浓度仍较高,不能达标排放。为此,本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将厌氧区设置在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之外的厌氧沉淀池内,该池挂有弹性填料,从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出水无动力回流部分出水进入厌氧沉淀池,反硝化菌利用原污水里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回流液中带入的大量NO3 --N还原为N2排出,从而达到去除总氮的目的,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进入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污染物的量(例如SS、TN、有机物等),提高其污染负荷,而且使其更不容易堵塞,延长了使用寿命。厌氧沉淀池内会产生污泥,但量并不大,在应用中根据实际情况一到两年清理一次即可,维护管理简单方便。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及方法能根据生活污水中的TN浓度设定不同的回流比,在保证其它指标达标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高效脱氮,满足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同时,本发明管理维护简便,建设和运行费用低,出水水质好,不会危害周围环境和景观。而且厌氧沉淀池不仅在反硝化脱氮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同时在提高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进水水质方面(TSS、有机物等的去除)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保证了该单元长久稳定的运行。
该系统与之前的地下渗滤污水处理系统相比较,总氮的去除率明显提高,并且其污水负荷大大增加,从而减少系统占地面积和建设投资。假定系统的回流比按100%计算,则本复合系统处理一吨污水的运行费用不到0.12元。
本发明的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占地面积小,维护简单、运行费用低,可较好地应用于城市小区、小城镇及农村地区等分散居住地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一种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池1、厌氧沉淀池2、调节池3、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4和采样池5;格栅池1的进水口为生活污水进口,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4的出水口分别与厌氧沉淀池2的进水口和采样池5连接;调节池3的底部设有潜污泵,潜污泵通过管道与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4连接。
如图2所示,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4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覆盖层6、散水层7、第一粗滤层8、第一精滤层9、散水通风层10、第二粗滤层11、第二精滤层12和导流层13,散水层7、第一粗滤层8和第一精滤层9组成第一过滤层,散水通风层10、第二粗滤层11和第二精滤层12组成第二过滤层;散水层7内设置有散水管14,散水通风层10内设置有散水通风管15,导流层13内设置有排水排风管16;散水管14和散水通风管15分别通过PVC管道与潜污泵连接,散水通风管15还通过PVC管道外接风机,排水排风管16的出口端为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出水口;散水管14和散水通风管15的结构均是一端封闭且管身上设有散水孔,排水排风管16的结构是一端敞开且管身上设有集水孔。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过滤时,散水管上的散水孔起到均匀布水的作用,散水通风管上的散水孔交替起到均匀布水和通风的作用,排水排风管上的集水孔交替起到排风和排水的作用。
在散水间歇期,风机将新鲜空气经由散水通风管15送入散水通风层10内,之后分别横向和向上层、下层滤料中运移,同时将滤料中含氧量降低的空气分别从散水管14和排水排风管16排出,完成系统的供氧。
覆盖层6为原位土壤层、水泥层或地砖层,也可以是其它硬质材料加工而成的保护层;
散水层7和散水通风层10均是厚度为10~15cm的砾石层,砾石层中砾石的粒径为5~40mm;
第一粗滤层8和第二粗滤层11均是细砂和沸石组成的混合层,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有机物、悬浮物以及氨氮;第一粗滤层和第二粗滤层的厚度均为10~20cm,其饱和透水系数约为1~10cm/min;
第一精滤层9和第二精滤层12均是细砂和活性土组成的混合层,其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TP、氨氮等污染物,保证出水水质达标排放;第一精滤层和第二精滤层的厚度均为20~30cm,其饱和透水系数约为10-2~10-1cm/s;
导流层13是砾石粒径为20~40mm的砾石层,砾石层厚度为15~20cm,且其底部做防渗处理。
散水管14、散水通风管15和排水排风管16均采用管径为5~16cm的PVC管。
潜污泵的出口处设有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散水管和散水通风管连接;
排水排风管的出口端设有第二一进二出三通阀,第二一进二出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厌氧沉淀池的进水口和采样池连接。
为了节约运行费用,实现回流水靠自重流回厌氧沉淀池,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出水口所设置的高度高于厌氧沉淀池的进水口。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可实现一种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取待处理的生活污水样品,并检测样品中的TN浓度;
(2)根据步骤(1)的检测结果,调节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出水口流量,控制流向厌氧沉淀池进水口的回流水和流向采样池的排放水的比例;
(3)将待处理的生活污水送入格栅池,经格栅池去除漂浮垃圾后得到原污水;
(4)来自格栅池的原污水和来自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回流水混合后流入厌氧沉淀池,原污水和回流水的混合液在厌氧沉淀池中停留3~5h进行厌氧反硝化脱氮,同时去除原污水中的污泥颗粒,并隔去原污水中的浮油;
(5)然后将经过厌氧反硝化脱氮的混合液送入调节池,由设于调节池底部的潜污泵将混合液泵送至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混合液经过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进行多级过滤后,分为回流水和排放水分别送出。
步骤(2)中,若步骤(1)的检测结果是TN浓度≤40mg/L,则系统回流比定为100%;若步骤(1)的检测结果是TN浓度>40mg/L,则系统的回流比为100%~200%;回流比是回流水流量与生活污水进水流量的比例。
步骤(5)中,潜污泵将混合液按照60%和40%的比例分别送入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中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
在第一过滤层内,混合液通过散水管分布在散水层内,然后依次经过第一粗滤层、第一精滤层、散水通风层、第二粗滤层和第二精滤层进行过滤,最终进入导流层由排水排风管送出;
在第二过滤层内,混合液通过散水通风管分布在散水通风层内,然后依次经过第二粗滤层和第二精滤层进行过滤,最终进入导流层由排水排风管送出;
潜污泵对混合液的泵送为间歇式,即潜污泵对第一过滤层及第二过滤层内混合液的泵送和风机对第一过滤层及第二过滤层内的空气输送交替进行。
本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及方法使用时,其原理是:将地下渗滤单元设计成好氧单元,通过优化通风送氧方式使系统内好氧菌维持较高的活性,从而保证出水中COD、BOD5、NH4 +-N等耗氧指标均能达到或优于GB18918-2002一级A类排放标准。在人工土地下渗滤系统中,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氮和NH4 +-N分别通过氨化、亚硝化和硝化作用转化为NH4 +-N、NO2 --N和NO3 --N,新生成的NH4 +-N又通过硝化作用转化成NO3 --N。由于未营造厌氧环境及碳源的供给不足,导致反硝化作用很弱,其出水中NO3 --N浓度仍较高,不能达标排放。为此,本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将厌氧区设置在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之外的厌氧沉淀池内,该池挂有弹性填料,从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出水无动力回流部分出水进入厌氧沉淀池,反硝化菌利用原污水里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回流液中带入的大量NO3 --N还原为N2排出,从而达到去除总氮的目的,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进入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污染物的量(例如SS、TN、有机物等),提高其污染负荷,而且使其更不容易堵塞,延长了使用寿命。厌氧沉淀池内会产生污泥,但量并不大,在应用中根据实际情况一到两年清理一次即可,维护管理简单方便。
具体为:待处理的生活污水首先经过格栅池,去除塑料袋、树枝等漂浮垃圾,之后和来自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回流水混合后流入厌氧沉淀池下部,在厌氧沉淀池内停留反应3~5小时(厌氧沉淀池主要有三方面作用:首先是厌氧反硝化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是好氧占主导的系统,因此其硝化很彻底,回流水和原污水混合后溶液中的碳氮比维持在2~5之间,溶解氧低于0.5mg/L,再辅以足够的停留时间,使得反硝化菌能够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NO3 --N还原为N2排出,从而达到去除总氮的目的,与此同时,原污水中的相关污染物也被去除;其次,依靠沉淀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颗粒较细的污泥,减轻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污染物负荷;最后,厌氧沉淀池还具有隔油功能。经过厌氧沉淀池处理的混合液流入调节池,由置于该池内的潜污泵间歇性的将其输送到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内。在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内,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同时工作;去污功能层主要是第一粗滤层、第一精滤层、第二粗滤层和第二精滤层,而散水通风层在散水间隙兼具通风的功能,新鲜空气进入该层后,分别向上和向下运移,将缺氧空气从覆盖层和导流层内预设的排水排风管排出,从而达到给系统供氧目的;其中散水管和散水通风管的布水量比控制为3∶2。
本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通过回流水导入厌氧沉淀池,不仅提高了脱氮效率,而且由于稀释和反应作用,大幅度提高了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污水负荷,使其水力负荷可达0.9t/(m2·d),以100%回流比计算,相当于每平方米每日可处理未经稀释的原污水0.45t。运行费用则低于0.12元/吨,系统出水水质均能达到或优于GB18918-2002一级A类排放标准。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内容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为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所涵盖。
Claims (8)
1.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池、厌氧沉淀池、调节池和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格栅池的进水口为生活污水进口,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出水口分别与厌氧沉淀池的进水口和采样池连接;调节池底部设有潜污泵,潜污泵通过管道与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连接;
所述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覆盖层、散水层、第一粗滤层、第一精滤层、散水通风层、第二粗滤层、第二精滤层和导流层,散水层、第一粗滤层和第一精滤层组成第一过滤层,散水通风层、第二粗滤层和第二精滤层组成第二过滤层;散水层内设置有散水管,散水通风层内设置有散水通风管,导流层内设置有排水排风管;散水管和散水通风管分别通过PVC管道与潜污泵连接,散水通风管还通过PVC管道外接风机,排水排风管的出口端为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出水口;散水管和散水通风管的结构均是一端封闭且管身上设有散水孔,排水排风管的结构是一端敞开且管身上设有集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为原位土壤层、水泥层或地砖层;
所述散水层和散水通风层均是厚度为10~15cm的砾石层,砾石层中砾石的粒径为5~40mm;
所述第一粗滤层和第二粗滤层均是细砂和沸石组成的混合层,第一粗滤层和第二粗滤层的的厚度均为10~20cm,其饱和透水系数为1~10cm/min;
所述第一精滤层和第二精滤层均是细砂和活性土组成的混合层,第一精滤层和第二精滤层的厚度均为20~30cm,其饱和透水系数为10-2~10-1cm/s;
所述导流层是砾石粒径为20~40mm的砾石层,砾石层的厚度为15~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水管、散水通风管和排水排风管均采用管径为5~16cm的PVC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污泵的出口处设有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散水管和散水通风管连接;
所述排水排风管的出口端设有第二一进二出三通阀,第二一进二出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厌氧沉淀池的进水口和采样池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出水口所设置的高度高于厌氧沉淀池的进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实现的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取待处理的生活污水样品,并检测样品中的TN浓度;
(2)根据步骤(1)的检测结果,调节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出水口流量,控制流向厌氧沉淀池进水口的回流水和流向采样池的排放水的比例;
(3)将待处理的生活污水送入格栅池,经格栅池去除漂浮垃圾后得到原污水;
(4)来自格栅池的原污水和来自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的回流水混合后流入厌氧沉淀池,原污水和回流水的混合液在厌氧沉淀池中停留3~5h进行厌氧反硝化脱氮,同时去除原污水中的污泥颗粒,并隔去原污水中的浮油;
(5)然后将经过厌氧反硝化脱氮的混合液送入调节池,由设于调节池底部的潜污泵将混合液泵送至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混合液经过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进行多级过滤后,分为回流水和排放水分别送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若步骤(1)的检测结果是TN浓度≤40mg/L,则系统回流比定为100%;若步骤(1)的检测结果是TN浓度>40mg/L,则系统回流比为100%~200%;回流比是回流水流量与生活污水进水流量的比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潜污泵将混合液按照60%和40%的比例分别送入人工土地下渗滤单元中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
在第一过滤层内,混合液通过散水管分布在散水层内,然后依次经过第一粗滤层、第一精滤层、散水通风层、第二粗滤层和第二精滤层进行过滤,最终进入导流层由排水排风管送出;
在第二过滤层内,混合液通过散水通风管分布在散水通风层内,然后依次经过第二粗滤层和第二精滤层进行过滤,最终进入导流层由排水排风管送出;
潜污泵对混合液的泵送为间歇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351599 CN102503036B (zh) | 2011-11-09 | 2011-11-09 | 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351599 CN102503036B (zh) | 2011-11-09 | 2011-11-09 | 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03036A CN102503036A (zh) | 2012-06-20 |
CN102503036B true CN102503036B (zh) | 2013-08-21 |
Family
ID=46215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1035159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03036B (zh) | 2011-11-09 | 2011-11-09 | 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0303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93085B (zh) * | 2014-07-25 | 2015-10-28 | 浩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转盘+快速土壤渗滤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CN104193086B (zh) * | 2014-07-25 | 2015-10-21 | 浩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村镇集散型污水快速处理的装置和方法 |
CN108264190A (zh) * | 2016-12-31 | 2018-07-10 | 天津水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CN110282836A (zh) * | 2019-07-30 | 2019-09-27 | 安徽凯民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高负荷地下渗透过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 |
CN110482793A (zh) * | 2019-08-24 | 2019-11-22 | 杭州山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渗滤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
CN110668646A (zh) * | 2019-10-23 | 2020-01-10 | 无锡乾晟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多级沉降园林污水再生系统 |
CN111233266A (zh) * | 2020-01-23 | 2020-06-05 | 江西挺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循环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CN111574001A (zh) * | 2020-06-22 | 2020-08-25 | 广州市广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强化快速渗滤污水处理模块组合系统及方法 |
CN113754202A (zh) * | 2021-10-10 | 2021-12-07 | 李雨曦 | 一种用于地下渗滤污水处理的调节装置及其处理系统 |
CN114524589B (zh) * | 2022-03-04 | 2023-10-10 | 贵州中化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生态低能耗高效层叠渗滤污水处理系统与方法 |
CN115072943B (zh) * | 2022-07-26 | 2023-04-07 | 贵州宝润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生活污水高负荷地下渗滤系统及处理工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2047B (zh) * | 2008-06-26 | 2010-11-03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一种地下湿地与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 |
CN101928095B (zh) * | 2009-10-30 | 2012-03-28 | 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 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
CN201864647U (zh) * | 2010-11-24 | 2011-06-15 | 上海净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土壤处理装置 |
CN202379845U (zh) * | 2011-11-09 | 2012-08-15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 |
-
2011
- 2011-11-09 CN CN 201110351599 patent/CN10250303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03036A (zh) | 2012-06-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03036B (zh) | 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及方法 | |
CN100551850C (zh) | 污水复合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5859041A (zh) | 一种深度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的多级生态单元组合系统 | |
CN104817239B (zh) | 一种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 |
CN203269659U (zh) | 一种高效脱氮三级复合人工湿地 | |
CN204824550U (zh) |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装置 | |
CN102249496A (zh) | 一种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的方法及人工湿地结构 | |
CN207713502U (zh) | 一种污水再生工艺系统 | |
CN103343569A (zh) |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预处理的生态沟渠 | |
CN200974793Y (zh) | 污水复合人工湿地生态处理系统 | |
CN107188379A (zh) |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 |
CN101857336A (zh) | 一种中水回用循环系统 | |
CN101585607B (zh) | 一种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的制备方法 | |
CN101302047B (zh) | 一种地下湿地与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 | |
CN104058556A (zh) | 垂直流生物滴滤-水平流多介质土壤渗滤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8996814A (zh) | 一种城市污水与雨水联合处理工艺 | |
CN207047066U (zh) |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 |
CN110054365A (zh) | 一种黑臭水体的旁路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
CN109592787A (zh) | 一种高效脱氮生态地滤污水处理方法 | |
CN202379845U (zh) | 高效脱氮人工土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 | |
CN205635276U (zh) | 一种深度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的多级生态单元组合系统 | |
CN1272261C (zh) | 生物滤塔地下渗滤复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1269874B (zh) | 层状地质矿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4625450U (zh) | 一种新型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 | |
CN201280478Y (zh) | 淀粉废水生态净化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