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02299A - 一种原料卷与卷筒对中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原料卷与卷筒对中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02299A
CN102502299A CN2011103440372A CN201110344037A CN102502299A CN 102502299 A CN102502299 A CN 102502299A CN 2011103440372 A CN2011103440372 A CN 2011103440372A CN 201110344037 A CN201110344037 A CN 201110344037A CN 102502299 A CN102502299 A CN 102502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ck roll
dme
reel
measuring equipment
distance meas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440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02299B (zh
Inventor
肖海健
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ontinuous Cast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CCTec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ontinuous Cast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ontinuous Cast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ontinuous Cast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440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022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02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02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02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022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料卷与卷筒对中的方法,用于包括原料卷、原料卷承载装置、卷筒、测距装置、处理装置、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系统,本方法步骤是:处理装置驱动原料卷承载装置带动所述原料卷做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往复运动;在原料卷做往复运动过程中,驱动测距装置多次测量自身到原料卷圆柱表面的距离值;采集测距装置测量的多个距离值,获取最小距离值;发送定位信号,以使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定位信号定位到所述最小距离值所对应的位置,以使所述原料卷与所述卷筒对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原料卷与卷筒对中的系统。本发明对中精度更高,且不受温度等的影响,在对中时还可选择是否进行卷径测量。

Description

一种原料卷与卷筒对中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原料卷与卷筒对中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生产线上有时会碰到需要将卷筒(或卷轴)插入到原料卷中心通孔中的工序。该工序一般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先通过操控使原料卷与卷筒对中(即二者轴线重合);第二步,使原料卷向卷筒方向(或者使卷筒向原料卷方向)移动固定的距离,从而完成插入。显然第一步的对中是关键环节。
当然,若各原料卷的粗细(即外径)相同,则对中并不复杂,例如只需要按一些既定的距离进行移动即可。但是,当各个原料卷的外径数值不统一时,要想每次都快速、精准的实现对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例如在钢铁行业中,存在一个“上卷”的工序,即将各种直径的原料卷例如冷轧卷自动上到开卷机的卷筒上(此后,卷筒直径可以膨胀,当膨胀到与原料卷内径一致时二者便处于紧密配合的状态,通过卷筒旋转从而带动冷轧卷旋转,实现开卷)。而上卷的前提正是原料卷与卷筒的对中。具体来讲,一般是如下情形:开卷机的卷筒水平固定,可竖直升降的小车的底座也固定,并使卷筒与小车的朝向以及竖直位置都一致,以保证原料卷水平放在小车上后,其轴线升降时的轨迹平面正好经过卷筒轴线(即原料卷的轴线与卷筒的轴线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然后,通过小车的升降来调整原料卷的高度,最终定位至与卷筒卷心(即卷筒轴线)同高的地方,从而完成对中。
在现有技术中,实现上述对中功能有多种解决办法,现介绍一种常用的方案,如图1、2、3所示(其中图1、3为主视图,图2为俯视图,图1为初始时刻,图3为完成对中的时刻,另外注意图2中只画出了卷筒、原料卷及第一支架):
其中测距装置3为超声波传感器,在原料卷1的正上方并朝向原料卷1,同时固定在第二支架6上;开卷机的卷筒2也固定在第一支架5上(见图2虚线),位于原料卷1的上方(但不会被原料卷1碰到);Φ为原料卷1的直径(外径);L1为卷筒2的轴线到超声波传感器的距离,为定长,由设计决定;L2为初始时刻(如图1所示的时刻),升降小车4上用来承载原料卷1的台面的最低点到超声波传感器的距离,也是定长,由设计决定;d为超声波传感器测量得到的自身到原料卷1圆柱表面的距离,为变量,会随原料卷1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初始时刻测得该值为d0;原料卷1放到升降小车4的台面上后,其最低端与该台面最低处的高度差为X,也是定长,由原料卷1的直径及该台面倾斜角度决定。
该方案是先测量并计算得到Φ值、然后再根据Φ值来完成对中的。设L1=1800mm,L2=3000mm,所述台面的斜面与水平夹角为α,α=15°,d0=1300mm。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忽略X的长度,计算原料卷1的直径Φ,Φ=L2-d0=1700mm;
第二步:通过Φ计算X的长度,X=1700/2*(1-COSα)=28.963mm,从而得到修正后的直径Φ=L2-d0-X=1671mm;
第三步:计算对中时d的预期值d′,d′=L1-Φ/2=1800-1671/2=964.5mm;
第四步:让升降小车4开始上升,当测量值d等于预期值d′时,即d=964.5mm时(如图3所示时刻)停止运动,并保持当前高度,从而完成定位,实现原料卷1与卷筒2的对中。
通过以上描述可见,该方案虽然可以应对原料卷粗细不同的情况,但也明显存在以下缺点:
第一,该方案在计算过程中存在近似值,故对中的精度不高。该方案对中时要判断是否d=d′,其中d′是依靠卷径测量的结果Φ算得,故卷径测量的精度会影响对中的精度,而该方案计算Φ时引入了X,这样得到的Φ为近似值,故最终导致对中的精度不高。
第二,该方案的对中精度会受具体测量值的精度的影响。该方案对中时要判断是否d=d′,其中d为测量值,会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超声波检测的距离值与环境温度有关,所以为了保证精度有时还需要选择带温度补偿的超声波检测元件。
此外,第三,该方案必须先进行卷径测量才能再进行对中,多了一个步骤显然会影响工作效率。第四,测量得到的卷径Φ值在理论上就已经为近似值,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故不适合应用到其他需要较高精度的场合。第五,该方案中的传感器安装检修不便,例如原料卷一般最大直径在2100mm左右,加上机械设备的高度,所以超声波元件安装高度一般大于2500mm,这样的高度对于人员安装和检修即不安全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原料卷对中精度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原料卷与卷筒对中的方法,用于包括原料卷、原料卷承载装置、卷筒、测距装置、处理装置、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系统;其中,
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用于做与水平面垂直的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原料卷,置于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上,所述原料卷的轴线水平,在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的带动下做所述往复运动;
所述卷筒,与所述原料卷内径相匹配,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卷筒的轴线与所述原料卷的轴线平行,且所述卷筒的轴线与所述原料卷的轴线所构成的第一平面与水平面垂直;
所述测距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用于测量自身到所述原料卷圆柱表面的距离值,所述测距装置的感应端的中心线与所述卷筒的轴线等高、且垂直于所述卷筒的轴线;
所述处理装置与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测距装置电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装置驱动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带动所述原料卷做所述往复运动;
在所述原料卷做所述往复运动过程中,驱动所述测距装置多次测量自身到所述原料卷圆柱表面的距离值;
采集所述测距装置测量的多个距离值,获取最小距离值;
发送定位信号,以使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定位信号定位到所述最小距离值所对应的位置,以使所述原料卷与所述卷筒对中。
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公式Φ=2×(L1-dmin)计算得到所述原料卷的直径Φ,其中L1为所述卷筒的轴线到所述测距装置的距离,dmin为所述最小距离值。
优选的,所述驱动所述测距装置多次测量自身到所述原料卷圆柱表面的距离值,具体为:驱动所述测距装置连续测量。
优选的,所述驱动所述测距装置多次测量自身到所述原料卷圆柱表面的距离值,具体为:驱动所述测距装置定时测量。
优选的,所述原料卷具体包括冷轧卷。
优选的,所述测距装置具体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或激光传感器。
一种原料卷与卷筒对中系统,包括原料卷、原料卷承载装置、卷筒、测距装置、处理装置、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其中,
所述原料卷:其轴线水平,置于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上,并在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的带动下做与水平面垂直的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卷筒:与所述原料卷内径相匹配;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卷筒的轴线与所述原料卷的轴线平行,且所述卷筒的轴线与所述原料卷的轴线所构成的第一平面与水平面垂直;
所述测距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用于在所述原料卷做所述往复运动过程中多次测量自身到所述原料卷圆柱表面的距离值;所述测距装置的感应端的中心线与所述卷筒的轴线等高,且垂直于所述卷筒的轴线;
所述处理装置:与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测距装置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带动所述原料卷做所述往复运动;在所述原料卷做所述往复运动过程中,用于驱动所述测距装置多次测量自身到所述原料卷圆柱表面的距离值;用于采集所述测距装置测量的多个距离值,获取最小距离值;根据所述最小距离值向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发送定位信号,以使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定位到与所述最小距离值所对应的位置;
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用于做与水平面垂直的直线往复运动;接收所述处理装置发送的定位信号,并根据所述定位信号定位到与所述最小距离值所对应的位置,以使所述原料卷与所述卷筒对中;
所述第一支架:用于固定所述卷筒;
所述第二支架:用于固定所述测距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计算装置,用于根据公式Φ=2×(L1-dmin)计算得到所述原料卷的直径Φ,其中L1为所述卷筒的轴线到所述测距装置的距离,dmin为所述最小距离值。
优选的,所述原料卷具体包括冷轧卷。
优选的,所述测距装置具体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或激光传感器。
可见,本发明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对中时的计算过程无任何近似值,故对中精度更高;且对中是通过数值比较的方式实现的,与具体测量值无关,摆脱了环境温度等的限制,确保了对中精度。
此外,因为本发明对中时并不需要用到原料卷直径数值,故可以在对中计算过程中省略卷径测量的步骤,提高了对中的效率。但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仍然可以计算原料卷卷径值,这样对中和卷径测量还可分别完成,互不干扰。又因为计算原料卷直径时没有近似值,所以本发明中得到的直径数值也更准确,可以进一步应用到其他场合。另外,由于本发明测距装置与卷筒卷心同高,而卷筒卷心的高度一般为1500mm以下,所以人员很容易对测距装置进行安装和检修,即安全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系统初始时刻的主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系统对中时刻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系统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系统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原料卷横截面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显明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主要包括:原料卷1、卷筒2、测距装置3、原料卷承载装置4、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6及处理装置7。各部件的位置关系如图4、图5所示,其中图4为主视图,图5为俯视图,图4显示的是完成对中的时刻,图5中仅画出了原料卷1、卷筒2、测距装置3及第一支架5,省略了其他部件。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1)原料卷1和卷筒2。原料卷1相当于一个带中心通孔的圆柱体,在本实施例中原料卷1具体为冷轧卷,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布匹卷、纸卷、胶卷、塑料卷,等等。卷筒2与原料卷1的内径相匹配,相当于一个直径小于原料卷1内径的圆柱体,用来插入到原料卷1的通孔中。卷筒2固定在第一支架5上,且卷筒2的轴线水平。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5为开卷机。原料卷1置于原料卷承载装置4上,并可在其带动下做与水平面垂直的直线往复运动,即竖直升降运动。原料卷1的轴线水平,并与卷筒2的轴线平行,且卷筒2的轴线与原料卷1的轴线所构成的第一平面与水平面垂直。当然,还要使原料卷1运动时不会碰到卷筒2。
(2)原料卷承载装置4,用于做与水平面垂直的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当承载原料卷1时带动原料卷1做与水平面垂直的直线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原料卷承载装置4具体为升降小车。该升降小车有固定的底座和可竖直升降的车身。优选的,为了使原料卷1较为稳定地放置在升降小车上,升降小车的车身上表面可开设有一个V形槽,由两个倾斜平面相交而成。该槽也与卷筒2的轴线平行,原料卷1即放置在槽中。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原料卷承载装置4也可以是其他装置,只要能保证实现原料卷1与卷筒2的上述位置关系及原料卷1的上述竖直升降运动即可。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升降小车为自动升降,在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利用手动装置实现原料卷1的升降操作。
(3)测距装置3,用来测量自身到原料卷1的圆柱表面的距离。本实施例中测距装置3具体为超声波传感器,此外还可以换成其他有测距功能的装置,例如价格更高的激光传感器。
测距装置3固定在第二支架6上。其感应端,如超声波探头、激光探头,的中心线应与卷筒2的轴线等高,且垂直于卷筒2的轴线。当然,还要使原料卷1做所述竖直升降运动时不会碰到测距装置3。
需要说明的是,对卷筒2、原料卷承载装置4的底座及测距装置3进行上述固定时,其固定顺序非唯一,即可以先固定其中任意一个,然后再根据以上位置关系和运动方式来固定其他两个。
(4)处理装置7,与原料卷承载装置4、测距装置3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具体为一主机,可与测距装置3及原料卷承载装置4进行通信。处理装置7用于采集测距装置3测量的多个距离值,获取最小距离值,并根据该最小距离值向原料卷承载装置4发送定位信号以使原料卷1与卷筒2对中。
本实施例中各个距离值定义如下(参加图4、5):
L1为卷筒2的轴线到测距装置3的距离,为定长,由设计决定或现场测绘得到。d是测距装置3测得的其自身到原料卷1圆柱表面的距离。因为对中过程中原料卷1在不断运动所以d的值也在不断变化,该过程具体可见图6:图6是原料卷1横截面的运动轨迹示意图,标记31所指的虚线代表测距装置3射出的超声波的方向(也即测距装置3的感应端的中心线);标记11代表原料卷1刚进入测距装置3的测量区域(在此区域原料卷1的圆柱表面可反射超声波)后不久的位置,此时d=d11;标记12代表对中时刻(即原料卷1的轴线与卷筒2的轴线等高)原料卷1的位置,此时d=d12;标记13代表原料卷1即将离开测量区域时的位置,此时d=d13。由于原料卷1横截面为圆形,所以开始时随着原料卷1的上升d值一直在减小,当过了对中位置后d值又开始增大,故对中的位置处d值最小,即d12为d的最小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对中的方法,其步骤如下(如图7所示):
S701:主机驱动载有原料卷1的升降小车开始上升,从而带动原料卷1开始上升。
S702:当原料卷1进入测距装置3的测量区域后,主机驱动测距装置3多次测量测距装置3到原料卷1圆柱表面的距离值;主机采集到所述多个距离值(即d值),并且在原料卷1离开测量区域后(即完成了第一轮测量),主机通过数据统计找到各个d值的最小值d12,设d12=500mm。
S703:使升降小车开始下降,重新进入测量区域后(即开始第二轮测量),主机驱动测距装置3再次的多次测量自身到原料卷1圆柱表面的距离值;主机再次采集上述多个距离值,注意此时的采集为与测距装置3测量同步的采集,即实时采集;当主机发现当前采集到的d值等于d12时,向升降小车发送定位信号,使升降小车停车,即升降小车定位到d12与所对应的位置,从而使卷筒2与原料卷1对中。
此外,在得到d值的最小值之后,如果还需要计算原料卷1的直径,则可以通过步骤S704完成。注意S704可以在S702与S703之间,也可以在S703之后,还可以与S703并行。
S704:设L1=1300mm,根据公式Φ=2×(L1-d12)
=2×(1300-500)=1600mm,计算得到原料卷1的直径Φ,从而完成了卷径测量。
本实施例还有几点需要说明:
第一、上述步骤中测距装置3“多次测量”自身到原料卷1圆柱表面的距离值,其中“多次测量”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a、主机向测距装置3发送连续测量信号,驱动测距装置3进行连续测量,即不间断的测量。
b、主机向测距装置3发送定时测量信号,驱动测距装置3进行定时测量(例如每间隔5秒测量一次)。
当然,主机的采集方式也要与测量装置的测量方式相适应。
第二、不一定是在原料卷1完全离开测量范围后才进行统计,即步骤S702还可以替换为S702′:在升降小车上升过程中,在发现d值出现拐点时,该拐点即为所要找的最小值d12
第三、在以上过程中,测距装置3也可以一直测量d值而不管原料卷1是否进入了测量区域,只不过在原料卷1未进入测量区域时d无读数或为无限大,在统计时直接舍去即可。
第四、在本实施例中,升降小车是先上升再下降,而且只升降一次即可完成对中。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显然还可以是先下降再上升的方式,甚至是往复升降多次(以使测量及对中更准确,例如在采集d时可令小车反复升降多次,以采集到更多的d值,从中找出更准确的最小值),都是本实施例的变形。
第五、本实施例是通过两轮测量的方式进行定位的,事实上还可以只进行一轮测量,即只进行上升时的测量,在此过程中主机记录下各d值所分别对应的升降小车的位置值。在完成第一轮测量找到d12后,再找到d12对应的小车位置值,然后主机向升降小车发送定位信号,命令升降小车直接运动到该位置,从而也完成了定位,实现了对中。
第六、由于测距装置精度的限制和/或小车升降控制精度的限制,现实中对中时可能会允许有一个误差范围,即当d不是完全等于而是接近d12时即可使升降小车停止。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当d再次等于d12±1mm(即500±1mm)时即可停止升降小车的升降,完成对中。
对中完成后,升降小车开始沿卷筒2的轴线方向向卷筒2移动,此时卷筒2收缩到最小直径(方便其插入到原料卷1内径中)。当升降小车运行到原料卷1宽度中心线与机组运行中心线重合时,升降小车停止移动。卷筒2胀到最大直径,与原料卷1的内径紧密配合,然后带动原料卷1转动实现开卷。而升降小车则重新退回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原料卷上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原料卷与卷筒对中系统,包括原料卷1、原料卷承载装置4、卷筒2、测距装置3、处理装置7、第一支架5及第二支架6,如图4、5所示,其中:
原料卷1:其轴线水平,置于原料卷承载装置4上,并在原料卷承载装置4的带动下做与水平面垂直的直线往复运动;
卷筒2:与原料卷1内径相匹配;固定在第一支架5上;卷筒2的轴线与原料卷1的轴线平行,且卷筒2的轴线与原料卷1的轴线所构成的第一平面与水平面垂直;
测距装置3:固定在第二支架上6;用于在原料卷1做所述往复运动过程中多次测量自身到原料卷1的圆柱表面的距离值;测距装置3的感应端的中心线与卷筒2的轴线等高,且垂直于卷筒2的轴线;
处理装置7:与原料卷承载装置4、测距装置3电连接;用于驱动原料卷承载装置4带动原料卷1做所述往复运动;在原料卷1做所述往复运动过程中,用于驱动测距装置3多次测量自身到原料卷1的圆柱表面的距离值;用于采集测距装置3测量的多个距离值,获取最小距离值;根据所述最小距离值向原料卷承载装置4发送定位信号,以使原料卷承载装置4定位到与所述最小距离值所对应的位置,以使原料卷1与卷筒2对中;
原料卷承载装置4:用于做与水平面垂直的直线往复运动;接收处理装置7发送的定位信号,并根据所述定位信号定位到与所述最小距离值所对应的位置,以使原料卷1与卷筒2对中;
第一支架5:用于固定卷筒2;
第二支架6:用于固定测距装置3。
优选的,本实施例还包括:计算装置,用于根据公式Φ=2×(L1-dmin)计算得到原料卷1的直径Φ,其中L1为卷筒2的轴线到测距装置3的距离,dmin为所述最小距离值。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原料卷1具体包括冷轧卷。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测距装置3具体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或激光传感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此外,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原料卷与卷筒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包括原料卷、原料卷承载装置、卷筒、测距装置、处理装置、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系统;其中,
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用于做与水平面垂直的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原料卷,置于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上,所述原料卷的轴线水平,在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的带动下做所述往复运动;
所述卷筒,与所述原料卷内径相匹配,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卷筒的轴线与所述原料卷的轴线平行,且所述卷筒的轴线与所述原料卷的轴线所构成的第一平面与水平面垂直;
所述测距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用于测量自身到所述原料卷圆柱表面的距离值,所述测距装置的感应端的中心线与所述卷筒的轴线等高、且垂直于所述卷筒的轴线;
所述处理装置与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测距装置电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装置驱动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带动所述原料卷做所述往复运动;
在所述原料卷做所述往复运动过程中,驱动所述测距装置多次测量自身到所述原料卷圆柱表面的距离值;
采集所述测距装置测量的多个距离值,获取最小距离值;
发送定位信号,以使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定位信号定位到所述最小距离值所对应的位置,以使所述原料卷与所述卷筒对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公式Φ=2×(L1-dmin)计算得到所述原料卷的直径Φ,其中L1为所述卷筒的轴线到所述测距装置的距离,dmin为所述最小距离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所述测距装置多次测量自身到所述原料卷圆柱表面的距离值,具体为:驱动所述测距装置连续测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所述测距装置多次测量自身到所述原料卷圆柱表面的距离值,具体为:驱动所述测距装置定时测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卷具体包括冷轧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装置具体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或激光传感器。
7.一种原料卷与卷筒对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卷、原料卷承载装置、卷筒、测距装置、处理装置、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其中,
所述原料卷:其轴线水平,置于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上,并在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的带动下做与水平面垂直的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卷筒:与所述原料卷内径相匹配;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卷筒的轴线与所述原料卷的轴线平行,且所述卷筒的轴线与所述原料卷的轴线所构成的第一平面与水平面垂直;
所述测距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用于在所述原料卷做所述往复运动过程中多次测量自身到所述原料卷圆柱表面的距离值;所述测距装置的感应端的中心线与所述卷筒的轴线等高,且垂直于所述卷筒的轴线;
所述处理装置:与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测距装置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带动所述原料卷做所述往复运动;在所述原料卷做所述往复运动过程中,用于驱动所述测距装置多次测量自身到所述原料卷圆柱表面的距离值;用于采集所述测距装置测量的多个距离值,获取最小距离值;根据所述最小距离值向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发送定位信号,以使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定位到与所述最小距离值所对应的位置;
所述原料卷承载装置:用于做与水平面垂直的直线往复运动;接收所述处理装置发送的定位信号,并根据所述定位信号定位到与所述最小距离值所对应的位置,以使所述原料卷与所述卷筒对中;
所述第一支架:用于固定所述卷筒;
所述第二支架:用于固定所述测距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算装置,用于根据公式Φ=2×(L1-dmin)计算得到所述原料卷的直径Φ,其中L1为所述卷筒的轴线到所述测距装置的距离,dmin为所述最小距离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卷具体包括冷轧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装置具体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或激光传感器。
CN201110344037.2A 2011-11-03 2011-11-03 一种原料卷与卷筒对中的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022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4037.2A CN102502299B (zh) 2011-11-03 2011-11-03 一种原料卷与卷筒对中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4037.2A CN102502299B (zh) 2011-11-03 2011-11-03 一种原料卷与卷筒对中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02299A true CN102502299A (zh) 2012-06-20
CN102502299B CN102502299B (zh) 2014-10-29

Family

ID=46214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4403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02299B (zh) 2011-11-03 2011-11-03 一种原料卷与卷筒对中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0229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4429A (zh) * 2013-01-31 2013-05-08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钢卷车所载钢卷宽度对中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254803A (zh) * 2019-07-23 2019-09-20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全自动钢板尾卷包装装置及方法
CN115285407A (zh) * 2022-07-26 2022-11-04 南京安顺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膜卷自动化生产预包装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80151A (ja) * 1986-05-27 1987-12-0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原紙搬入装置
US5906333A (en) * 1997-04-16 1999-05-25 Paper Converting Machine Company Center drive unwind system
EP1245524A2 (de) * 2001-03-27 2002-10-02 Westfalia WST Systemtechnik GmbH & Co. KG Regalfahrzeug
CN201132172Y (zh) * 2007-12-07 2008-10-15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 高度对中装置
CN101362154A (zh) * 2008-09-28 2009-02-11 东北大学 一种板带轧制中测量料卷卷径、带宽的装置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80151A (ja) * 1986-05-27 1987-12-0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原紙搬入装置
US5906333A (en) * 1997-04-16 1999-05-25 Paper Converting Machine Company Center drive unwind system
EP1245524A2 (de) * 2001-03-27 2002-10-02 Westfalia WST Systemtechnik GmbH & Co. KG Regalfahrzeug
CN201132172Y (zh) * 2007-12-07 2008-10-15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 高度对中装置
CN101362154A (zh) * 2008-09-28 2009-02-11 东北大学 一种板带轧制中测量料卷卷径、带宽的装置及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4429A (zh) * 2013-01-31 2013-05-08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钢卷车所载钢卷宽度对中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254803A (zh) * 2019-07-23 2019-09-20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全自动钢板尾卷包装装置及方法
CN115285407A (zh) * 2022-07-26 2022-11-04 南京安顺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膜卷自动化生产预包装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02299B (zh) 2014-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1805B (zh) 模具内周面测定装置
CN104407221A (zh) 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电阻检测设备
CN102927920A (zh) 圆柱材测量装置
CN204330887U (zh) 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电阻检测设备
CN204535832U (zh) 车辆载重计量装置
CN102502299A (zh) 一种原料卷与卷筒对中的方法及系统
CN102910811B (zh) 划线装置以及保持划线装置按压压力的方法
CN206113915U (zh) 垂直度检测仪
CN211042065U (zh) 筒体直线度检测尺
CN204740008U (zh) 大型机床床身导轨平行度测量装置
CN103245316B (zh) 一种起重机制动下滑量检测系统
CN102607382A (zh) 管状石油钻具同轴度在线测量装置
CN102865812B (zh) 一种用于三维测量仪的刀具中心点寻找方法及其装置
CN206488741U (zh) 一种静压导轨直线度测量装置
CN103331267B (zh) 功率铁氧体自动尺寸分档装置
CN108827223A (zh) 一种测量平面度的端差机
CN208688421U (zh) 托辊管体自动检测机床
CN202928531U (zh) 圆柱材测量装置
CN209485288U (zh) 一种外径测量装置
CN209117054U (zh) 一种公路测量半自动质量检查装置
CN208223372U (zh) 一种凸轮轴相位角测量装置
CN202304701U (zh) 一种用于环形类产品内外径检验带导向的止通量规
CN206387392U (zh) 一种用于检测环状零件壁厚差的装置
CN207456397U (zh) 一种重张检测系统及检测台
CN104121856A (zh) 一种测量输送带载物面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511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