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91268B - 一种稳定高浓度co原料气变换过程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高浓度co原料气变换过程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91268B
CN102491268B CN201110413213.3A CN201110413213A CN102491268B CN 102491268 B CN102491268 B CN 102491268B CN 201110413213 A CN201110413213 A CN 201110413213A CN 102491268 B CN102491268 B CN 1024912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reactor
water
volume ratio
contro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132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91268A (zh
Inventor
纵秋云
刘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LIANXI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LIANXI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LIANXI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LIANXI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132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912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91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91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91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912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稳定高浓度CO原料气变换过程的控制方法,所述的控制方法为控制变换反应的平衡,即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浓度来控制反应的平衡,使平衡温距小于100度,避免了反应器因为平衡温距过大而发生CO过渡反应使催化剂床层超温,稳定了变换操作。本方法适应于变换CO干基含量为48-75%的粗煤气,该发明实施后,可以稳定变换过程的操作并能大幅度降低变换反应的水/气,节省水蒸气的用量,防止催化剂发生反硫化反应并节省设备投资,节能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高浓度CO原料气变换过程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高浓度CO原料气变换过程的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以煤为原料高浓度CO原料气变换过程的稳定第一反应器操作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贫油少气富煤,煤化工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煤气化制氨、制甲醇、煤合成汽油等工程项目全面启动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相继引进和自主开发了许多新工艺,在众多的新工艺中,荷兰壳牌和德国西门子集团公司开发的粉煤气化(分别简称Shell粉煤气化和GSP气化技术)、改造的鲁奇粉煤气化(简称BGL气化)和我国自主开发的航天粉煤气化(简称HL气化)等新工艺,很受我国化工企业的青睐。这些新工艺虽然有其独特的优点,但因制得的原料气中的CO含量高达60%以上,不仅加重了耐硫变换系统的CO变换负荷,而且还有可能引起高放热的甲烷化副反应使床层超温。因此稳定变换过程的操作和控制并抑制甲烷化副反应等问题,就成为高CO含量工艺气变换生产的关键。
为避免发生甲烷化副反应,目前高CO含量工艺气变换都采用高水/气变换工艺。现有技术虽可以抑制甲烷化副反应,这种工艺由于原料气CO和水气高,反应的推动力大,变换反应的平衡温距高达几百度甚至上千度,一段催化剂的装量只要有少量的变化,就会明显影响床层的热点温度,因此必须依靠控制催化剂的用量来控制变换反应,进而控制床层的热点温度,这样就要求催化剂装量必须计算精确,否则会因为反应深度增加,造成床层“飞温”的不良结果。
实践证明有些厂在开车的初期,因不能达到满负荷生产使催化剂装量富余,或者因催化剂装填计算余量较大,反应器都出现了超温现象,为了降低反应器的温度,水/气都提高到2.0以上,这样不仅造成能量的浪费,而且由于一段催化剂处于高水/气和高温的苛刻条件下运行,使催化剂更换频繁,生产不稳定而影响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一种稳定高浓度CO原料气变换过程的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以煤为原料高浓度CO原料气变换过程的稳定第一反应器操作的控制方法。所述的控制方法为控制变换反应的平衡,即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浓度来控制反应的平衡,使变换反应的水气为0.10-0.30,使平衡温距小于300度,更好的情况下平衡温距小于100度,避免了反应器因为平衡温距过大而发生CO过度反应使催化剂床层超温,稳定了变换操作。
本发明适应于CO干基含量为48-75%的粗煤气的变换过程,即主要用于以煤、渣油和重油为原料制取氨合成气、甲醇合成气、氢气、城市煤气,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制气等的变换工艺过程。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稳定高浓度CO原料气变换过程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浓度来控制反应的平衡,使变换反应的水气体积比为0.10-0.70,床层热点温度小于460度,避免了反应器因为平衡温距过大而发生CO过度反应使催化剂床层超温,稳定了变换操作。
其中,原料气中CO干基含量为48-75Wt%,水/气体积比为0.10-1.60。
进一步,控制反应器入口水气的水/气体积比为0.2-0.7,最好是0.2-0.30。可通过下面三种方式调节:
1)采用废锅调节工艺气中水/气,通过调整废锅设备的压力高低来控制原料气中水含量,调整水/气的体积比为0.2-0.7,最好是0.2-0.4;或者
2)利用原料气中的水含量直接进行变换反应,原料气的水/气体积比为0.1-0.35,最好是0.2-0.25;或者
3)采用段间喷水和/或添加蒸汽来控制工艺气中水/气,喷水可以是工艺冷凝液,也可以是脱盐水,喷水和/或添加蒸汽调整的水/气体积比为0.2-0.7,最好是0.2-0.4。
变换反应催化剂床层入口温度为190-260度,热点温度小于460度,最好是小于420度。
原料气中CO干基含量为48-75Wt%的粗煤气,水气体积比为1.0-1.2,通过上述三种方式任一种使原料气中的水气体积比降低,然后进入气液分离器,从气液分离器顶部出来的粗煤气被加热至180-260℃,进入第一反应器进行变换反应,其中的第一反应器入口的水/气体积比为 0.5左右,反应压力3.0-4.0MPa,第一反应器热点温度为400-460℃,出口气体中干基CO的体积含量为32-48Wt%;CO干基含量为32-48%的变换气与进第一反应器的气体进行换热再喷水降温至190-250℃,进入第二反应器继续进行变换反应,水/气体积比为0.2-0.40,入口温度为190-250℃,第二反应器床层的热点温度为390-450℃ ,第二反应器出口干基CO的体积含量为18-22%。
该发明实施后, 变换炉的床层温度控制小于460度,最好小于420度,变换过程操作稳定灵活,没有甲烷化副反应发生。本发明实施后可以大幅度降低变换反应的水/气,节省水蒸气的用量,抑制催化剂发生反硫化反应并节省设备投资,节能效果显著。
本发明典型的两段耐硫变换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如下:自气化来的煤气,其中CO干基含量为48-75Wt%的粗煤气(干),水气体积比为1.0-1.2,首先进入废锅,通过调整废锅的压力使原料气中的水气降低到0.30-0.70,优选为0.5左右,然后进入气液分离器,从气液分离器顶部出来的粗煤气被加热至180-260℃,进入第一反应器(一变炉)进行变换反应,其中的第一反应器入口的水/气体积比为 0.5左右,反应压力3.0-4.0MPa,第一反应器热点温度为400-460℃,出口气体中干基CO的体积含量为32-48%。CO干基含量为32-48%的变换气与进第一反应器的气体(原料气)进行换热再喷水降温至190-250℃进入第二反应器(二变炉)继续进行变换反应,水/气体积比为0.2-0.40,入口温度为190-250℃,第二反应器床层的热点温度为390-450℃ ,第二反应器出口干基CO的体积含量为18-22%,满足甲醇生产的要求。
为实现本发明中的工艺条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新型CO耐硫变换催化剂,所用新型CO耐硫变换催化剂QDB在2009-2011年《煤化工》广告中进行了公开。
与现有控制催化剂装置的控制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控制手段用于两段制甲醇工艺具有如下明显优点:
(1)控制反应的水气,工艺条件缓和稳定
现有技术中对于高CO含量高水气的原料气不降低反应的水/气,而是直接进入变换炉进行变换反应,变换反应的平衡温距高达500℃以上,床层的热点温度大于480℃,变换操作条件苛刻。本发明针对甲醇生产中,由于变换反应深度浅,所用水气小的原理,利用废锅将水气将第一反应器的水/气降低到0.5左右(该水气满足甲醇生产的要求)使反应的平衡温距大大减小,反应深度容易控制、控制方法灵活安全和稳定。
(2)催化剂使用寿命长
由于水气低,露点温度低,因此可以降低反应入口温度,进而控制床层热点温度小于460℃,工艺条件明显缓和,使第一反应器的催化剂可在缓和的工艺条件下运行,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长。
(3)节省蒸汽的用量,降低能耗
现有技术中通常为防止甲烷化副反应,当原料气中水含量低时要添加蒸汽使第一段变换通常都将水/气控制在1.3以上,不但变换催化剂床层温度难以控制,而且还浪费大量蒸汽。本发明控制入口的水/气的体积比在0.15~0.80范围内,不但稳定了变换操作,还大大降低了蒸汽的用量,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工艺节能效果显著。以一个年产30万吨的甲醇厂为例,至少可以节省蒸汽15吨/h,年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
(4)催化剂可以全部国产化
现有技术的反应器都是采用价格昂贵的进口催化剂,而本发明由于温度和水/气都低,因此,可以选择低温活性好并且价格适中的国产催化剂。以河南某一个年产50万吨的甲醇厂为例,可以替代进口催化剂为47m3,经济效益700余万元。
附图说明
图1为用废锅控制反应水气两段制甲醇工艺流程简图,但本发明不限于制甲醇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典型的两段耐硫变换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但本发明不限于两段耐硫变换工艺流程的控制
实施例 1
CO干基含量为66%,水气为1.1的粗煤气首先进入废锅降低水气为0.40-0.70,然后进入气液分离器分离除去多余的水后,进入第一反应器进行变换反应,其中的第一反应器入口的水/气体积比为0.40-0.70,入口温度为230-250℃,反应压力3.1-3.8MPa,第一反应器床层的热点温度为400-450 ℃ ,出口气体中干基CO的体积含量为28-32%。出第一变换炉的变换气与原料气进行换热再喷水降温至210℃-240进入第二反应器继续进行变换反应,水/气体积比为0.2-0.4,入口温度为210-240℃,第二反应器床层的热点温度为小于430℃ ,第二反应器出口干基CO的体积含量为18-21%,满足甲醇生产的要求。
  实施例 2
CO干基含量为48%,水气为1.4的粗煤气首先进入废锅降低水气为0.35-0.50,进入从分离器分离除去多余的水后,进入第一反应器进行变换反应,其中的第一反应器入口的水/气体积比为0.35-0.50,入口温度为230-270℃,反应压力3.1-3.8MPa,第一反应器床层的热点温度小于450 ℃ 。出口气体中干基CO的体积含量为18-21%,满足甲醇生产的要求。
实施例 3
CO干基含量为60%,水气为0.16-0.25的粗煤气不添加蒸汽直接进入变换分离器、脱毒槽等设备除掉杂质后,进入第一反应器进行变换反应,其中的第一反应器入口的水/气体积比0.16-0.25,入口温度为200-220℃,反应压力3.1-3.8MPa,第一反应器床层的热点温度小于440 ℃ 。出口气体中干基CO的体积含量为36-42%。CO干基含量为36-42%的变换气与原料气进行换热再喷水降温至220-230℃进入第二反应器继续进行变换反应,水/气体积比为0.15-0.40,入口温度为220-230℃℃,第二反应器床层的热点温度为小于420℃ ,第二反应器出口干基CO的体积含量为18-21%,满足甲醇生产的要求。
实施例 4
CO干基含量为58%,水气为0.13-0.17的粗煤气,添加蒸汽或淬水使水气为0.20-0.25后进入变换分离器、脱毒槽等设备除掉杂质后,进入第一反应器进行变换反应,其中的第一反应器入口的水/气体积比0.20-0.25,入口温度为200-220℃,反应压力3.1-3.8MPa,第一反应器床层的热点温度小于430 ℃ 。出口气体中干基CO的体积含量为32-43%。CO干基含量为32-43%的变换气与原料气进行换热再喷水降温至210-230℃进入第二反应器继续进行变换反应,水/气体积比为0.15-0.3,入口温度为210-230℃,第二反应器床层的热点温度小于400℃ ,第二反应器出口干基CO的体积含量为18-21%,满足甲醇生产的要求。
实施例 5
CO干基含量为70%,水气为1.1的粗煤气首先进入废锅降低水气为0.20-0.30,然后进入分离器分离除去多余的水后,进入第一反应器进行变换反应,其中的第一反应器入口的水/气体积比为0.20-0.30,入口温度为200-250℃,反应压力3.3MPa,第一反应器床层的热点温度小于450 ℃ 。出口气体中干基CO的体积含量为42-46%。CO干基含量为42-46%的变换气与进第一反应器的气体进行换热再喷水降温至230-250℃进入第二反应器继续进行变换反应,水/气体积比为0.2-0.40,入口温度为230-250℃,第二反应器床层的热点温度小于420℃ ,第二反应器出口干基CO的体积含量为20%,满足甲醇生产的要求。

Claims (1)

1.一种稳定高浓度CO原料气变换过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浓度来控制反应的平衡,使变换反应的水/气体积比为0.30,平衡温距小于100度,床层热点温度小于460度,具体为:原料气中CO干基含量为48-75Wt%的粗煤气,水气体积比为1.0-1.2,首先进入废锅,通过调整废锅的压力使原料气中的水气体积比降低到0.5,然后进入气液分离器,从气液分离器顶部出来的粗煤气被加热至180-260℃,进入第一反应器进行变换反应,其中的第一反应器入口的水/气体积比为0.5,反应压力3.0-4.0MPa,第一反应器热点温度为400-460℃,出口气体中干基CO的体积含量为32-48Wt%CO干基含量为32-48%的变换气与进第一反应器的气体进行换热再喷水降温至190-250℃,进入第二反应器继续进行变换反应,水/气体积比为0.3,入口温度为190-250℃,第二反应器床层的热点温度为390-450℃,第二反应器出口干基CO的体积含量为18-22%。
CN201110413213.3A 2011-12-10 2011-12-10 一种稳定高浓度co原料气变换过程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4912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3213.3A CN102491268B (zh) 2011-12-10 2011-12-10 一种稳定高浓度co原料气变换过程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3213.3A CN102491268B (zh) 2011-12-10 2011-12-10 一种稳定高浓度co原料气变换过程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91268A CN102491268A (zh) 2012-06-13
CN102491268B true CN102491268B (zh) 2015-05-06

Family

ID=46183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13213.3A Active CN102491268B (zh) 2011-12-10 2011-12-10 一种稳定高浓度co原料气变换过程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912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2798B (zh) * 2014-09-01 2017-01-18 青岛联信催化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浓度co原料气的绝热串等温变换工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0391A (zh) * 2007-03-30 2007-10-10 青岛联信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粉煤气化低水/气耐硫变换工艺
CN101412932A (zh) * 2008-11-28 2009-04-22 青岛联信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制取甲醇合成气的耐硫变换工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0391A (zh) * 2007-03-30 2007-10-10 青岛联信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粉煤气化低水/气耐硫变换工艺
CN101412932A (zh) * 2008-11-28 2009-04-22 青岛联信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制取甲醇合成气的耐硫变换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低水气比耐硫变换工艺在Shell粉煤气化制合成氨工艺中的应用;李兆军等;《化肥工业》;20081231;第35卷(第6期);51-5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91268A (zh) 2012-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0391B (zh) 一种粉煤气化低水/气耐硫变换工艺
CN101704513B (zh) 分流式等温耐硫变换工艺及其设备
CN100526273C (zh) 以焦炉气为原料一体化生产液氨和甲醇和/或二甲醚的方法
CN101955153B (zh) 一种高浓度co耐硫变换工艺
CN103449365B (zh) 高浓度co耐硫变换工艺及其装置
CN104340958B (zh) 一种粉煤加压气化获得的高co粗煤气变换工艺
CN102701149A (zh) 一种副产高品位蒸汽节能深度转化的水移热变换工艺
CN101412932B (zh) 一种制取甲醇合成气的耐硫变换工艺
CN104192798A (zh) 一种用于高浓度co原料气的绝热串等温变换工艺
CN101892104A (zh) 一种利用甲醇驰放气制备液化天然气的方法
CN102491268B (zh) 一种稳定高浓度co原料气变换过程的控制方法
CN102337161B (zh) 一种低水气比串饱和热水塔co变换工艺
CN104388139A (zh) 粗煤气直接甲烷化的方法和系统
CA2516385C (en) A joint process for preparing alcohol/ether mixtures, alcohol/hydrocarbon mixtures, and synthesising ammonia
CN104418703B (zh) 一种以焦炉气为原料的串联甲醇、甲烷合成工艺
CN104058368A (zh) 一种含烃尾气转化制氢工艺及系统
CN204111354U (zh) 一种酸性水减压汽提装置
CN102337162A (zh) 一种低水气比饱和热水塔co变换工艺
CN203602357U (zh) 生产氯化亚砜的热能循环装置
CN102732329A (zh) 一种粉煤气化产物粗合成气co耐硫变换工艺
CN103569965B (zh) 烃类两段法蒸汽纯氧转化制取合成气的方法
CN202898012U (zh) 一种充分利用反应热的高浓度co的耐硫变换装置
CN101823936A (zh) 利用含烃尾气生产甲醇联产氢气副产蒸汽的方法
CN201439492U (zh) 分流式等温耐硫变换设备
CN203998947U (zh) 一种含烃尾气转化制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QINGDAO LIANXIN CATALYTIC MATERIAL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QINGDAO LIANXIN CHEMIC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7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711

Address after: 266300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City, Jiao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Qingdao Comerica catalytic materials Co. Ltd.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LIANXIN CHEM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300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Yunxi Jiao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five Qingdao Lianxin Chemical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Lianxin Chemical Co., Ltd., Qingdao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