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0743B - 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0743B
CN102480743B CN201010567330.0A CN201010567330A CN102480743B CN 102480743 B CN102480743 B CN 102480743B CN 201010567330 A CN201010567330 A CN 201010567330A CN 102480743 B CN102480743 B CN 1024807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ty
serving cell
tested community
tested
area cov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673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0743A (zh
Inventor
杨建辉
程文兵
戈玲
邱杰
秦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673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807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80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0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0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0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和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有所述移动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的比值C/I的正态分布函数;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和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定位存在越区覆盖的被测小区。本发明的方案可以使小区间越区覆盖的定位与实际情况更符合,定位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网络覆盖评估及优化主要是指针对在路侧中发现的弱覆盖、过覆盖区域,由人工根据经验进行尝试调整小区天线参数、小区发射功率,反复多次直到弱覆盖变强或者过覆盖消除,如果通过调整现有基站,无法解决弱覆盖、过覆盖问题,需要建设或者拆除基站解决,主要是因为:
(1)路测数据只是抽样点或者局部数据,不能反映网络覆盖的全局和实际;
(2)人工调试只是根据经验尝试,缺乏科学的调整依据,精确度较差;
(3)调整的过程需反复多次,造成人力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盲目建设或者拆除基站更是浪费大量资源。
现有技术中,还有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电波传播模型,通过仿真改变天线参数,利用无线电波传播模型计算出覆盖范围,在电子地图上获取覆盖区域的空间背景属性,作为无线电波传播模型中的基本参数、修正因子和附加参数等,修正模型计算结果达到期望的覆盖要求;通过在电子地图上拖拉覆盖边缘以达到覆盖要求,利用无线电波模型推算出的天线参数,包括:挂高、方向角和倾角,作为调整方案,从而实现天线参数与覆盖特性的实时交互仿真调整;但该技术存储如下缺陷:
(1)覆盖范围和调整方案准确度严重依赖于传播模型是否与当地网络实际情况相符合,由于实际无线网络环境非常复杂,传播模型即使经过校准也不一定能真实地反映当地的情况,造成方案可信度偏低。
(2)不同型号的天线性能差别很大,现有方法没有考虑现网天线的水平、垂直平面半功率角等参数,而直接计算天线调整方案,造成方案准确度偏低。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对越区覆盖问题的定位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使越区覆盖的定位与实际情况更符合,定位更加准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包括:
获取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和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有所述移动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
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的比值C/I的正态分布函数;
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和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定位存在越区覆盖的被测小区。
其中,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的比值C/I的正态分布函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的比值C/I分别小于N个门限值的次数T1-TN,其中N为自然数;
根据所述T1-TN,获得各门限范围内被测小区收到的测量报告数;
获取在各门限范围内,被测小区收到的测量报告数和服务小区收到的测量报告数的比率值;
根据所述比率值得到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的C/I的正态分布函数:
其中,a代表服务小区,b代表被测小区,μ表示均值,σ表示方差。
其中,所述N为5,各门限值分别为:-6dB,0dB,3dB,6dB,9dB;各门限范围为:C/I<-6dB,-6dB≤C/I<0dB,0dB≤C/I<3dB,3dB≤C/I<6dB,6dB≤C/I<9dB。
其中,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和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定位存在越区覆盖的被测小区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获得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的干扰系数Pab;
根据所述干扰系数Pab判定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是强相关小区对时,根据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判定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是否存在越区覆盖。
其中,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获得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的干扰系数的步骤具体为:
对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在一积分门限内积分,获得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的干扰系数Pab。
其中,根据所述干扰系数判定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是强相关小区对的步骤具体为:
若所述干扰系数Pab大于一预设的第一门限,则认为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是强相关小区对。
其中,根据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判定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是否存在越区覆盖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中的天线的方向角,计算服务小区与被测小区之间的地理关系,如果所述被测小区在所述服务小区主辩方向120度范围内,且相隔2个以上基站,则判定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存在越区覆盖。
其中,在判定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存在越区覆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系数,其中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系数为: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的干扰系数与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其它小区的干扰系数的和,所述被测小区相对所述其它小区也存在越区覆盖;
获取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计数,其中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计数为: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其它小区的个数总和;
若所述过覆盖系数大于一预设第二门限,且所述过覆盖计数大于一预设第三门限,则判定所述被测小区为过覆盖小区。
其中,在判定所述被测小区为过覆盖小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和天线覆盖性能数据库中的数据,调整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参数,以减小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和/或其它小区的过覆盖范围;其中,所述天线覆盖性能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天线参数与覆盖范围的对应关系。
其中,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和天线覆盖性能数据库中的数据,调整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参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间的衰减系数;
根据所述衰减系数,计算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与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中均值μ改变的关系;
根据所述关系,获得消除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强相关小区对时,所述被测小区使用的下倾角,并将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调整为所述使用的下倾角。
其中,获取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间的衰减系数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的经纬度和天线的下倾角,计算出所述服务小区所在位置与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主垂直夹角n,并通过查询所述天线参数与覆盖范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夹角n下的衰减系数Xn,其中n为所述夹角的度数。
其中,根据所述衰减系数,计算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与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中均值μ改变的关系的步骤具体为:
增大所述衰减系数Xn,得到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与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中均值μ改变的关系为:当夹角n增加至n+m时,均值μ变为μ′=μ-(Xn-Xn-m),其中,Xn-m为夹角n-m对应的衰减系数,m为角的度数。
其中,根据所述关系,获得消除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强相关小区对时,所述被测小区使用的下倾角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中的均值μ为所述μ′时,对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进行积分,得到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间新的干扰系数Pab’;
获取Pab’小于所述第一门限时,所述被测小区使用的下倾角。
其中,所述对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进行积分时的积分上限为:C/I<9dB。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和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有所述移动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的比值C/I的正态分布函数;
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和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定位存在越区覆盖的被测小区。
其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的比值C/I分别小于N个门限值的次数T1-TN,其中N为自然数;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T1-TN,获得各门限范围内被测小区收到的测量报告数;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在各门限范围内,被测小区收到的测量报告数和服务小区收到的测量报告数的比率值;
第四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率值得到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的C/I的正态分布函数:
其中,a代表服务小区,b代表被测小区,μ表示均值,σ表示方差。
其中,所述定位模块包括:
第五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获得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的干扰系数Pab;
定位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干扰系数Pab判定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是强相关小区对时,根据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判定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是否存在越区覆盖。
其中,上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装置还包括:
第六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系数,其中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系数为: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的干扰系数与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其它小区的干扰系数的和,所述被测小区相对所述其它小区也存在越区覆盖;
第七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计数,其中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计数为: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其它小区的个数总和;
过覆盖评估模块,用于在所述过覆盖系数大于一预设第二门限,且所述过覆盖计数大于一预设第三门限,则判定所述被测小区为过覆盖小区。
其中,上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装置还包括:
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和天线覆盖性能数据库中的数据,调整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参数,以减小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和/或其它小区的过覆盖范围;其中,所述天线覆盖性能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天线参数与覆盖范围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系统,包括:服务小区和被测小区,以及上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上述方案:利用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建立符合当地网络实际情况的运算环境,并根据测量报告中该移动终端所属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得到服务小区和被测小区的小区对间的C/I正态分布函数,并通过该正态分布函数和一些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定位存在越区覆盖问题的小区,越区覆盖的定位与实际情况更符合,定位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流程图;
图2为图1所示方法中,服务小区和单个被测小区之间的C/I的正态分布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方法中,两小区之间干扰系数计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中,过覆盖定位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中,对过覆盖进一步优化的流程图;
图6为图5所示流程中,天线覆盖主方向下倾角调整与强度衰减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方案越区覆盖的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使越区覆盖的定位与实际情况更符合,定位更加准确。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获取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和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有所述移动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
步骤S12,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的比值C/I的正态分布函数;
步骤S13,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和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定位存在越区覆盖的被测小区。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利用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建立符合当地网络实际情况的运算环境,并根据测量报告中该移动终端所属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得到服务小区和被测小区的小区对间的C/I正态分布函数,并通过该正态分布函数和一些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定位存在越区覆盖问题的小区,越区覆盖的定位与实际情况更符合,定位更加准确。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12具体可以通过如下过程实现:
步骤S121,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的比值C/I分别小于N个门限值的次数T1-TN,其中N为自然数;
步骤S122,根据所述T1-TN,获得各门限范围内被测小区收到的测量报告数;
步骤S123,获取在各门限范围内,被测小区收到的测量报告数和服务小区收到的测量报告数的比率值;
步骤S124,根据所述比率值得到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的C/I的正态分布函数:
其中,a代表服务小区,b代表被测小区,μ表示均值,σ表示方差。
下面以具体实例说明上述步骤S121-步骤S124的具体实现过程:
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包括:移动终端向基站周期性上报其所接收的本服务小区及邻小区(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利用网络设备的统计功能,即可根据大量的测量报告建立符合当地网络实际情况的覆盖模型。以爱立信GSM设备为例,相关统计功能名为NCS(Neighbouring Cell Support),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它采集并统计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移动终端上报的无线网络测量报告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RELSS至RELSS5可以分别为-9、-6、-3、0、6,这些门限值为网络中越区覆盖评估时,分析小区间C/I分布提供了依据。
记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为I dBm,服务小区信号强度为C dBm,无论C值与I值分别为多少,只要两者比值大于门限值RELSS,即在测量报告统计模块中统计为TIMESRELSS次数,其物理意义为C/I<-RELSS的次数,其他门限值的统计以此类推。即上述步骤S121中,所述N为5,各门限值分别为:-6dB,0dB,3dB,6dB,9dB;各门限范围为:C/I<-6dB,-6dB≤C/I<0dB,0dB≤C/I<3dB,3dB≤C/I<6dB,6dB≤C/I<9dB。当然,这里的N并不限于是5,各门限值也不限于上述举例列出的这些,也可以是其它值,这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从统计角度看,服务小区与单个被测小区之间的C/I服从正态分布(如图2所示,为C/I的正态分布示意图),根据数据采集模块中的多个C/I<-RELSSN的数据,可得到各个门限值区间的测量报告数:
表2测量报告的分布统计
定义该被测小区信号落在6dB≤C/I<9dB报告数占服务小区收到的报告总数的比例为P12=T12/REPARFCN,其物理意义为服务小区总话务中,有P12的比例受到该被测小区影响,且此时二者的C/I在6至9dB。以此类推可计算P23、P34等。根据上述数据,可运用计算机统计软件拟合出该两小区之间的C/I正态分布,记服务小区a与被测小区b之间C/I正态分布函数为:
f ab ( x ) = 1 σ 2 π e - ( x - μ ) 2 2 σ 2
其中,a代表服务小区,b代表被测小区,μ表示均值,σ表示方差。
对每个服务小区都有多个被测小区,每两者之间均可绘制出其C/I的正态分布函数,最终服务小区与所有被测小区C/I汇总是各正态分布函数的三维叠加即可。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13具体可以通过如下过程实现:
步骤S131,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获得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的干扰系数Pab;
步骤S132,根据所述干扰系数Pab判定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是强相关小区对时,根据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判定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是否存在越区覆盖。
其中,步骤S131可以具体为:
对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在一积分门限内积分,获得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的干扰系数Pab。
其中,步骤S132中,根据所述干扰系数判定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是强相关小区对的步骤具体为:
若所述干扰系数Pab大于一预设的第一门限,则认为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是强相关小区对。
其中,步骤S132中,根据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判定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是否存在越区覆盖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中的天线的方向角,计算服务小区与被测小区之间的地理关系,如果所述被测小区在所述服务小区主辩方向120度范围内,且相隔2个以上基站,则判定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存在越区覆盖。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上述步骤S131-S132的具体实现过程:
根据GSM规范,C/I≥9dB为同频载干比保护门限,即当服务小区和被测小区的C/I<9dB时,两者之间不能使用同频,否则将产生同频干扰。如果被测小区距离服务小区较远,而仍有较多的报告数落在C/I<9dB区间内时,则认为被测小区的存在越区覆盖问题,具体过程如下:
101:由于已得出每对服务小区与被测小区之间C/I的正态分布函数,即可对fab积分得出C/I<9dB的概率,记为小区a、b之间的干扰系数Pab。对于不同的通信系统,选取不同的积分门限即可,如图3所示;
102:设小区强相关判定门限为N1(即上述第一预设门限),如果Pab>N1,则认为小区a、b为强相关小区对;
103:对上步计算出的强相关小区对,根据网络基础配置数据中天线的方向角计算小区a、b之间的地理关系,如果被测小区b在服务小区a主瓣方向120度范围内,且相隔2个基站以上,则判定b相对a越区覆盖。
如图4所示,在上述步骤S132之后还可进一步包括:
步骤S14,获取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系数,其中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系数为: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的干扰系数与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其它小区的干扰系数的和,所述被测小区相对所述其它小区也存在越区覆盖;
步骤S15,获取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计数,其中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计数为: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其它小区的个数总和;
步骤S16,若所述过覆盖系数大于一预设第二门限,且所述过覆盖计数大于一预设第三门限,则判定所述被测小区为过覆盖小区。
接续上述步骤103:上述步骤S14-步骤S16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104:被测小区b不仅被服务小区a测量到,同时也被周边其他小区如c、d等测量到,对上步103计算出的所有b相对于其他小区越区覆盖的干扰系数累加,定义为小区b的过覆盖系数:Pb=Pab+Pcb+Pdb+......,受到b小区越区覆盖影响的小区个数定义为小区b的过覆盖计数Mb;
105:设小区过覆盖判定门限为N2(即上述预设的第二门限)、N3(即上述预设的第三门限),可结合当地网络的实际情况与工作量取合适的门限值。如果Pb>N2且Mb>N3,则小区b判定为过覆盖小区,且Pb和Mb的值越大,过覆盖越严重。
至此,一个小区是否过覆盖的评估流程结束。网络覆盖评估模块使用计算机程序自动计算出网络中所有小区的覆盖情况,输出过覆盖小区列表及其过覆盖系数、过覆盖计数等指标。
在确定被测小区为过覆盖小区后,还可以对这些过覆盖小区进行优化,以减小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和/或其它小区的过覆盖范围,甚至消除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和/或其它小区的过覆盖范围。
如图5所示,对过覆盖小区进行优化的方案为,在上述步骤S16后还可包括:
步骤S17,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和天线覆盖性能数据库中的数据,调整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参数,以减小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和/或其它小区的过覆盖范围;其中,所述天线覆盖性能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天线参数与覆盖范围的对应关系。
其中,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和天线覆盖性能数据库中的数据,调整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参数的实现过程包括:
步骤S171,获取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间的衰减系数;
具体来讲,根据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的经纬度和天线的下倾角,计算出所述服务小区所在位置与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主垂直夹角n,并通过查询所述天线参数与覆盖范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夹角n下的衰减系数Xn,其中n为所述夹角的度数;
步骤S172,根据所述衰减系数,计算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与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中均值μ改变的关系;
具体来讲:增大所述衰减系数Xn,得到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与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中均值μ改变的关系为:当夹角n增加至n+m时,均值μ变为μ′=μ-(Xn-Xn-m),其中,Xn-m为夹角n-m对应的衰减系数,m为角的度数;
步骤S173,根据所述关系,获得消除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强相关小区对时,所述被测小区使用的下倾角,并将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调整为所述使用的下倾角;
具体来讲,根据所述关系,获得消除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强相关小区对时,所述被测小区使用的下倾角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中的均值μ为所述μ′时,对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进行积分,得到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间新的干扰系数Pab’;
获取Pab’小于所述第一门限时,所述被测小区使用的下倾角。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进行积分时的积分上限为:C/I<9dB。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例说明上述步骤S17的具体实现过程:
覆盖优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调整天线的挂高、方向角、下倾角等参数,从而调整小区的覆盖范围。理想条件下,天线参数和小区覆盖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θ=arctg(h/R)+A/2
其中θ为天线的下倾角、h为天线的高度、R为小区的覆盖半径、A为天线的垂直平面半功率角。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天线覆盖性能数据库正是根据理论公式结合大量的测试数据,得出不同型号的天线其覆盖点-主方向垂直夹角与对应强度衰减之间的关系。覆盖点偏离天线主方向越远,所得到的天线增益越小,而当天线下倾角调整后,覆盖点和天线主方向的夹角将有所变化,则相应的场强会随着发生变化。以垂直半功率角为7度的天线为例,其场强衰减随主方向垂直夹角变化的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
表3垂直半功率角为7度的天线场强衰减与主方向垂直夹角对应关系
如图6所示,天线调整前主方向时被影响点位置和主方向的夹角为A,当天线下倾下调后天线主方向变为蓝色线,相应的夹角变为B;
假设A角为3度,天线下倾下调4度后,B角变为7度,对应表3可以得到,3度夹角衰减为2.5dB,7度夹角衰减为13.5dB,则该天线到被影响位置的场强下降了11dB。
根据小区间C/I分布和天线覆盖性能数据库(上述表3中所示的内容)可以量化越区覆盖的小区天线下倾角调整的幅度,并预测调整后新的C/I分布情况,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201:仍以服务小区a、被测小区b小区为例,根据a、b小区的经纬度、下倾角,可计算出a小区所在位置与b小区下倾角主方向垂直夹角n,通过查询天线覆盖性能数据库,可得到该角度下的衰减系数Xn;
202:对于存在越区覆盖问题的b小区,应增大其下倾角,从而增大其在a小区处的衰减系数,该衰减系数作用于a、b之间的C/I分布的效果相当于减小了上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中的均值μ,即夹角n增加至n+1时,C/I分布函数均值变为μ′=μ-(Xn-Xn-1);相应的,当夹角n增加至n+m时,均值μ变为μ′=μ-(Xn-Xn-m),其中,Xn-m为夹角n-m对应的衰减系数,m为角的度数;
203:当夹角为n+1、n+2......的情况下,根据相应新的C/I分布函数,以C/I<9dB作为积分上限,预测不同的下倾角下,小区a、b之间新的干扰系数Pab’。当新的Pab’<N1时,说明该小区b使用该下倾角即可消除a、b之间的强相关性;
204:对于所有其他受到b小区越区覆盖影响的小区重新实施步骤201至步骤203,得出消除b小区所有越区覆盖影响需调整的下倾角度数,并以列表形式输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1)现有技术采用无线电波传播模型作为网络覆盖评估的依据,与网络实际环境差别较大,准确度不高。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利用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建立符合当地网络实际情况的运算环境,并且利用多门限精细化统计测量报告,得到小区对间C/I的正态分布函数,并通过其定位越区覆盖问题小区;评估方法更科学,准确度更高。
(2)现有技术采用无线电波传播模型作为制定天线调整方案的依据,没有考虑天线型号、地理环境等对无线电波的影响,不符合网络优化的实际情况,准确度不高。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依据理论推导和大量测试数据建立各种天线型号的覆盖性能数据库,得到较准确的天线参数调整与覆盖场强的联动关系;结合小区对间C/I分布函数,预测天线调整效果,得到量化的天线参数调整方案,与实际情况更符合,方案准确度更高。
与上述方法相应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和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有所述移动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的比值C/I的正态分布函数;
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和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定位存在越区覆盖的被测小区。
其中,所述获取模块可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的比值C/I分别小于N个门限值的次数T1-TN,其中N为自然数;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T1-TN,获得各门限范围内被测小区收到的测量报告数;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在各门限范围内,被测小区收到的测量报告数和服务小区收到的测量报告数的比率值;
第四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率值得到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的C/I的正态分布函数:
其中,a代表服务小区,b代表被测小区,μ表示均值,σ表示方差。
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S121-S124的具体实现过程同样适用于该第一获取子模块至第四获取子模块的实现过程中,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定位模块包括:
第五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获得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的干扰系数Pab;
定位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干扰系数Pab判定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是强相关小区对时,根据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判定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是否存在越区覆盖。
其中,上述第五获取子模块可以具体用于:
对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在一积分门限内积分,获得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的干扰系数Pab;其中,该积分门限可以为:C/I<9dB;
其中,上述定位子模块根据所述干扰系数判定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是强相关小区对的步骤具体为:
若所述干扰系数Pab大于一预设的第一门限,则认为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是强相关小区对。
其中,上述定位子模块根据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判定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是否存在越区覆盖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中的天线的方向角,计算服务小区与被测小区之间的地理关系,如果所述被测小区在所述服务小区主辩方向120度范围内,且相隔2个以上基站,则判定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存在越区覆盖。
其中,上述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第六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系数,其中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系数为: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的干扰系数与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其它小区的干扰系数的和,所述被测小区相对所述其它小区也存在越区覆盖;
第七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计数,其中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计数为: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其它小区的个数总和;
过覆盖评估模块,用于在所述过覆盖系数大于一预设第二门限,且所述过覆盖计数大于一预设第三门限,则判定所述被测小区为过覆盖小区。
其中,该第六获取子模块、第七获取子模块以及过覆盖评估模块在判定所述被测小区为过覆盖小区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如下:
获取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系数,其中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系数为: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的干扰系数与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其它小区的干扰系数的和,所述被测小区相对所述其它小区也存在越区覆盖;
获取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计数,其中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计数为: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其它小区的个数总和;
若所述过覆盖系数大于一预设第二门限,且所述过覆盖计数大于一预设第三门限,则判定所述被测小区为过覆盖小区。
进一步的,在确定被测小区为过覆盖小区后,还可以对这些过覆盖小区进行优化,以减小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和/或其它小区的过覆盖范围,甚至消除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和/或其它小区的过覆盖范围;
上述装置还可进一步包括: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和天线覆盖性能数据库中的数据,调整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参数,以减小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和/或其它小区的过覆盖范围;其中,所述天线覆盖性能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天线参数与覆盖范围的对应关系。
该优化模块具体的实现过程如下:
171,获取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间的衰减系数;
具体来讲,根据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的经纬度和天线的下倾角,计算出所述服务小区所在位置与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主垂直夹角n,并通过查询所述天线参数与覆盖范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夹角n下的衰减系数Xn,其中n为所述夹角的度数;
172,根据所述衰减系数,计算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与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中均值μ改变的关系;
具体来讲:增大所述衰减系数Xn,得到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与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中均值μ改变的关系为:当夹角n增加至n+m时,均值μ变为μ′=μ-(Xn-Xn-m),其中,Xn-m为夹角n-m对应的衰减系数,m为角的度数;
173,根据所述关系,获得消除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强相关小区对时,所述被测小区使用的下倾角,并将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调整为所述使用的下倾角;
具体来讲,根据所述关系,获得消除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强相关小区对时,所述被测小区使用的下倾角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中的均值μ为所述μ′时,对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进行积分,得到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间新的干扰系数Pab’;
获取Pab’小于所述第一门限时,所述被测小区使用的下倾角。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进行积分时的积分上限为:C/I<9dB。
本发明的该装置同样利用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建立符合当地网络实际情况的运算环境,并根据测量报告中该移动终端所属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和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得到服务小区和被测小区的小区对间的C/I正态分布函数,并通过该正态分布函数和一些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定位存在越区覆盖问题的小区,越区覆盖的定位与实际情况更符合,定位更加准确。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系统,包括:服务小区和被测小区,以及上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装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越区覆盖定位装置中的所有具体实现过程均适用于该系统实施例,也能达到与上述装置同样的技术效果,即通过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获取服务小区和被测小区的小区对间的C/I正态分布函数,并通过该正态分布函数和一些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定位存在越区覆盖问题的小区,越区覆盖的定位与实际情况更符合,定位更加准确。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和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有所述移动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
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的比值C/I的正态分布函数;
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和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定位存在越区覆盖的被测小区;
其中,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和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定位存在越区覆盖的被测小区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在一积分门限内积分,获得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的干扰系数Pab;
根据所述干扰系数Pab判定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是强相关小区对时,根据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判定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是否存在越区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的比值C/I的正态分布函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的比值C/1分别小于N个门限值的次数T1-TN,其中N为自然数;
根据所述T1-TN,获得各门限范围内被测小区收到的测量报告数;
获取在各门限范围内,被测小区收到的测量报告数和服务小区收到的测量报告数的比率值;
根据所述比率值得到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的C/I的正态分布函数: f ab ( x ) = 1 σ 2 π e - ( x - μ ) 2 2 σ 2 ,
其中,a代表服务小区,b代表被测小区,μ表示均值,σ表示方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5,各门限值分别为:-6dB,0dB,3dB,6dB,9dB;各门限范围为:C/I<-6dB,-6dB≤C/I<0dB,0dB≤C/I<3dB,3dB≤C/I<6dB,6dB≤C/I<9d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干扰系数判定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是强相关小区对的步骤具体为:
若所述干扰系数Pab大于一预设的第一门限,则认为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是强相关小区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判定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是否存在越区覆盖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中的天线的方向角,计算服务小区与被测小区之间的地理关系,如果所述被测小区在所述服务小区主辩方向120度范围内,且相隔2个以上基站,则判定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存在越区覆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定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存在越区覆盖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系数,其中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系数为: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的干扰系数与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其它小区的干扰系数的和,所述被测小区相对所述其它小区也存在越区覆盖;
获取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计数,其中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计数为: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其它小区的个数总和;
若所述过覆盖系数大于一预设第二门限,且所述过覆盖计数大于一预设第三门限,则判定所述被测小区为过覆盖小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定所述被测小区为过覆盖小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和天线覆盖性能数据库中的数据,调整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参数,以减小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和/或其它小区的过覆盖范围;其中,所述天线覆盖性能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天线参数与覆盖范围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和天线覆盖性能数据库中的数据,调整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参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间的衰减系数;
根据所述衰减系数,计算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与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中均值μ改变的关系;
根据所述关系,获得消除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强相关小区对时,所述被测小区使用的下倾角,并将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调整为所述使用的下倾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间的衰减系数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的经纬度和天线的下倾角,计算出所述服务小区所在位置与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主垂直夹角n,并通过查询所述天线参数与覆盖范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夹角n下的衰减系数Xn,其中n为所述夹角的度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衰减系数,计算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与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中均值μ改变的关系的步骤具体为:
增大所述衰减系数Xn,得到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的下倾角与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中均值μ改变的关系为:当夹角n增加至n+m时,均值μ变为μ′=μ-(Xn-Xn-m),其中,Xn-m为夹角n-m对应的衰减系数,m为角的度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关系,获得消除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强相关小区对时,所述被测小区使用的下倾角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中的均值μ为所述μ′时,对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进行积分,得到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间新的干扰系数Pab’;
获取Pab’小于所述第一门限时,所述被测小区使用的下倾角。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进行积分时的积分上限为:C/I<9dB。
13.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和移动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有所述移动终端所在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的比值C/I的正态分布函数;
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和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定位存在越区覆盖的被测小区;
其中,所述定位模块包括:
第五获取子模块,用于对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在一积分门限内积分,获得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的干扰系数Pab;
定位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干扰系数Pab判定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之间是强相关小区对时,根据所述网络基础配置数据判定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是否存在越区覆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C与被测小区的信号强度I的比值C/1分别小于N个门限值的次数T1-TN,其中N为自然数;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T1-TN,获得各门限范围内被测小区收到的测量报告数;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在各门限范围内,被测小区收到的测量报告数和服务小区收到的测量报告数的比率值;
第四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率值得到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被测小区的C/I的正态分布函数:
其中,a代表服务小区,b代表被测小区,μ表示均值,σ表示方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六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系数,其中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系数为: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的干扰系数与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其它小区的干扰系数的和,所述被测小区相对所述其它小区也存在越区覆盖;
第七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计数,其中所述被测小区的过覆盖计数为: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其它小区的个数总和;
过覆盖评估模块,用于在所述过覆盖系数大于一预设第二门限,且所述过覆盖计数大于一预设第三门限,则判定所述被测小区为过覆盖小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I的正态分布函数和天线覆盖性能数据库中的数据,调整所述被测小区的天线参数,以减小所述被测小区相对于所述服务小区和/或其它小区的过覆盖范围;其中,所述天线覆盖性能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天线参数与覆盖范围的对应关系。
17.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系统,包括:服务小区和被测小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越区覆盖的定位装置。
CN201010567330.0A 2010-11-25 2010-11-25 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24807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67330.0A CN102480743B (zh) 2010-11-25 2010-11-25 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67330.0A CN102480743B (zh) 2010-11-25 2010-11-25 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0743A CN102480743A (zh) 2012-05-30
CN102480743B true CN102480743B (zh) 2014-10-01

Family

ID=46093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67330.0A Active CN102480743B (zh) 2010-11-25 2010-11-25 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807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1771B (zh) * 2013-10-09 2018-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越区覆盖识别方法、装置和基站控制器
CN105530649A (zh) * 2014-09-29 2016-04-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lte预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6507372A (zh) * 2015-09-07 2017-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越区覆盖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5744535B (zh) * 2016-05-02 2018-11-20 北京联合大学 移动网络小区信息侦测与覆盖标定方法
CN108156625B (zh) * 2016-12-05 2021-08-0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网络覆盖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9981196B (zh) * 2017-12-27 2021-07-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结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0012486B (zh) * 2019-04-09 2022-04-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越区覆盖的判断方法、装置
CN110267288B (zh) * 2019-05-22 2022-04-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网络投诉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1787549B (zh) * 2020-09-04 2020-12-22 卓望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天线权值调整的道路覆盖优化方法
CN114071517B (zh) * 2021-11-16 2023-11-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过覆盖基站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881B (zh) * 2007-02-06 2010-09-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讯网络调整小区配置信息的方法
CN101790173A (zh) * 2009-01-23 201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覆盖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1827386B (zh) * 2009-03-04 2015-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0743A (zh) 2012-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0743B (zh) 一种越区覆盖的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80037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3D propagation modelling for planning of a radio network
US20230062443A1 (en) Radio mapping architecture for applying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to wireless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02869020B (zh) 一种无线网络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95899B (zh) 天线的参数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EP2938115B1 (en) Network coverage plann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evolu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517285B (zh) 一种天线覆盖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9548074B (zh) 基于mr的上行干扰源波形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EP3890361A1 (en) Cell longitude and latitude prediction method and device, server,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970694B (zh) 网络覆盖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6879017B (zh) 一种lte网络覆盖质量的判定方法及装置
CN105357675B (zh) Ue小区重叠覆盖情况检测方法与系统
CN105491586B (zh) 小区基站天线方位角度测量方法与系统
CN104754593A (zh) 一种天线方向角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54803A (zh) Lte网络质量分布检测方法与系统
CN103179583B (zh) 一种网络仿真方法以及装置
CN106707041A (zh) 一种基于扫频数据的天线性能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6714189B (zh) 一种小区过覆盖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2014426B (zh) 一种基于测量报告的衡量载干比的方法
CN108615978B (zh) 一种天线方向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9982368B (zh) 小区方位角的核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2469477B (zh) 一种网络优化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828342A (zh) 一种确认邻区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34163B (zh) 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263382B (zh) 一种导致重叠覆盖的问题源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