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8656B - 误相关判断方法以及误相关判断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误相关判断方法以及误相关判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8656B
CN102478656B CN201110369461.2A CN201110369461A CN102478656B CN 102478656 B CN102478656 B CN 102478656B CN 201110369461 A CN201110369461 A CN 201110369461A CN 102478656 B CN102478656 B CN 1024786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decoding
mistake
signal
navigation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694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8656A (zh
Inventor
永原干央
笹原英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78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8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8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86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24Acquisition or tracking or demodulation of signals transmitted by the system
    • G01S19/243Demodulation of navigation messa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24Acquisition or tracking or demodulation of signals transmitted by the system
    • G01S19/30Acquisition or tracking or demodulation of signals transmitted by the system code rel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一种误相关判断方法以及误相关判断装置,该误相关判断方法包括:执行第一解码和第二解码的步骤,该第一解码使用第一复制码来解码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中所包含的导航电文,该第二解码使用第二复制码来解码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中所包含的导航电文;以及使用所述第一解码的结果和所述第二解码的结果来判断误相关的发生的步骤。

Description

误相关判断方法以及误相关判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判断误相关的方法等。
背景技术
作为利用了用于定位的信号的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System)已经广为人知,其正在被应用于内置在便携式电话或者汽车导航装置等中的接收装置。在GPS中,进行如下的位置算出计算:根据多个GPS卫星的位置或从各GPS卫星至接收装置的伪距等信息求出接收装置的位置坐标和时钟误差。
从GPS卫星发出的GPS卫星信号采用被称作C/A(Coarse andAcquisition)码的、对于每颗GPS卫星均不同的扩展码进行调制。C/A码是将码长1023码片作为1PN帧(Frame)的、重复周期为1ms的伪随机噪声码。为了从微弱的接收信号中捕获GPS卫星信号,接收装置进行接收信号与作为在接收装置内部产生的伪C/A码的复制C/A码的相关运算,根据作为结果而得到的相关值来捕获GPS卫星信号。
由于C/A码是所谓的Gold码,因此如果不是正确的GPS卫星信号与复制C/A码的相关运算,则就不能得到高的相关值。但是,所得到的相关值的总体大小可能随GPS卫星信号的接收状况不同而变化。因此,例如,在接收信号的信号强度为较强时等,则即使是错误的卫星与复制C/A码的相关运算,也有时可能得到一定的值以上的相关值,进而就会判断为取得了相关。这种情况即为误相关。
在本说明书中,将GPS接收装置所设想的卫星与实际的卫星一致时的相关定义为“正相关”。与此相反,将GPS接收装置所设想的卫星与实际的卫星不同时的相关定义为“误相关”。如果发生误相关,则就存在位置计算的准确性下降这样的问题。因此,已经发明了用于判断误相关的各种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84055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通过对在相关运算中得到的相关值分步进行阈值判断来判断误相关。在该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要实现误相关判断,就必须适当地设定各步的阈值。另一方面,接收装置接收到GPS卫星信号时的信号强度、接收环境等接收状况每次都变化。因此,如果按照统一的判断基准进行了误相关判断,则会存在不能够确保判断的可靠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完成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判断误相关的新的方法。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一方式是一种误相关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执行第一解码和第二解码,该第一解码使用第一复制码来解码卫星信号所传送的导航电文,该第二解码使用第二复制码来解码卫星信号所传送的导航电文;以及使用所述第一解码的结果和所述第二解码的结果来判断误相关的发生。
并且,作为另外的方式,可以构造一种误相关判断装置,包括:解码部,执行第一解码和第二解码,该第一解码使用第一复制码来解码卫星信号所传送的导航电文,该第二解码使用第二复制码来解码卫星信号所传送的导航电文;以及判断部,使用所述第一解码的结果和所述第二解码的结果来判断误相关的发生。
根据该第一方式,执行第一解码和第二解码,该第一解码使用第一复制码来解码卫星信号所传送的导航电文,该第二解码使用第二复制码来解码卫星信号所传送的导航电文。然后,使用第一解码的结果和第二解码的结果来判断误相关的发生。在仅使用1个复制码来解码导航电文的情况下,究竟是正相关还是误相关,判断是困难的。但是,像第一方式这样,如果对使用不同的2个复制码来解码导航电文而得到的第一解码结果和第二解码结果进行比较,则就能够容易地判断是否发生了误相关。
另外,作为第二方式,可以构造一种误相关判断方法,其是根据第一方式的误相关判断方法,其中,所述判断包括: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解码结果中的、所述导航电文所包含的卫星固有信息之间进行比较。
导航电文所包含的卫星固有信息对于每个接收卫星信号都不同。因此,在第一解码结果和第二解码结果的比较中,通过在导航电文中的卫星固有信息之间进行比较,能够确切地判断误相关。
另外,作为第三方式,可以构造一种误相关判断方法,其是根据第二方式的误相关判断方法,其中,所述比较包括:以比特为单位进行比较;所述判断包括:根据所述以比特为单位的比较结果来判断误相关的发生。
根据该第三方式,以比特为单位在导航电文中的卫星固有信息之间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来判断误相关的发生。通过不比较卫星固有信息的意义内容(例如数值)的异同、而是以比特为单位进行比较,从而能够实现容许一定程度的解码错误或者位损的误相关判断。
另外,作为第四方式,可以构造一种误相关判断方法,其是根据第二或者第三方式的误相关判断方法,其中,所述比较包括:对所述第一和第二解码结果中的、所述导航电文中所包含的卫星的轨道历的数据存储部分进行比较。
根据该第四方式,对第一和第二解码结果中的、导航电文中所包含的卫星的轨道历的数据存储部分进行比较。轨道历的数据存储部分中包括各卫星固有的轨道信息。因此,通过在该数据存储部分之间进行比较,从而能够比较容易地判断误相关。
另外,作为第五方式,可以构造一种误相关判断方法,其是根据第四方式的误相关判断方法,其中,所述比较包括:至少对用于识别轨道历的编号或者用于指定卫星位置的值进行比较。
根据该第五方式,至少对用于识别轨道历的编号或者用于指定卫星位置的值进行比较。用于识别轨道历的编号是每个轨道历固有的编号,用于指定卫星位置的值是每个卫星固有的值。因此,对这些参数的比较对于误相关的判断是适合的。
另外,作为第六方式,可以构造一种误相关判断方法,其是根据第一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误相关判断方法,其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解码时的信号质量与所述第二解码时的信号质量之差来改变所述误相关的判断基准。
根据该第六方式,通过根据第一解码时的信号质量与第二解码时的信号质量之差,能够使误相关的判断基准最优化。
另外,作为第七方式,可以构造一种误相关判断方法,其是根据第一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误相关判断方法,其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解码时的捕获频率与所述第二解码时的捕获频率之差来改变所述误相关的判断基准。
根据该第七方式,通过根据第一解码时的捕获频率与第二解码时的捕获频率之差,能够使误相关的判断基准最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GPS中的导航电文的说明图。
图2是第一判断方法的说明图。
图3是第一判断方法的说明图。
图4是第二判断方法的说明图。
图5是第二判断方法的说明图。
图6是第三判断方法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便携式电话的功能构造的一个示例的框图。
图8是示出基带处理电路部的电路构造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用于第一比较的阈值表的表构造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用于误相关判断的数据的数据构造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1是示出基带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初次捕获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第一误相关判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第二误相关判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第三误相关判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第四误相关判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第五误相关判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变形例中的用于第一比较的阈值表的表构造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但显而易见的是,可应用本发明的方式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
1.原理
首先,将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误相关判断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作为卫星定位系统的一种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为例,来说明对在接收到由GPS卫星发送的GPS卫星信号时的误相关进行判断的情况。
在利用了GPS的卫星定位系统中,作为定位用卫星的一种的GPS卫星将包括星历(ephemeris)或历书(almanac)等卫星轨道数据的导航电文搭载于作为定位用卫星信号的一种的GPS卫星信号中而发送。GPS卫星信号是采用作为扩散码(spread code)的一种的C/A(Coarse andAcquisition)码通过作为扩频方式而已知的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方式来调制的1.57542[GHz]的通信信号。C/A码是将码长1023码片(chip)作为1PN帧的、重复周期为1ms的伪随机噪声码,是各GPS卫星固有的码。
GPS卫星发送GPS卫星信号时的频率被预先规定为1.57542[GHz](以下,称作“规定载频”)。但是,由于因GPS卫星和GPS接收装置的移动而产生的多普勒等影响,GPS接收装置在接收GPS卫星信号时的频率不一定与规定载频一致。因此,GPS接收装置采用通过如下方式来捕获GPS卫星信号的方法:对于接收GPS卫星信号所得到的信号,分别对频率方向和相位方向进行与作为在装置内部所产生的伪C/A码的复制C/A码的相关运算。
频率方向的相关运算是用于确定作为接收到的载波(carrier)的信号的“接收载波信号”的频率(以下,称作“接收频率”)的运算(所谓的频率搜索)。另外,相位方向的相关运算是用于确定作为接收信号的C/A码的“接收C/A码”的相位(以下,称作“码相位”)的运算(所谓的相位搜索)。
作为具体的处理过程,例如,在从接收载波信号中除去载波时以及在进行接收C/A码与复制C/A码的相关运算时,一面使用于除去载波的信号的频率和复制C/A码的相位变化,一面执行相关运算。然后,确定相关运算所得到的相关值变为最大时的用于除去载波的信号的频率和复制C/A码的相位。
在各GPS卫星上分配有固有的C/A码。对于作为捕获对象的GPS卫星(以下,称作“捕获对象卫星”),GPS接收装置使用作为该捕获对象卫星的C/A码的复制品的复制C/A码,试行捕获来自该捕获对象卫星的GPS卫星信号。
但是,在GPS接收装置尚未保存有历书(almanac)、星历(ephemeris)这样的卫星轨道数据的状态下就开始定位的所谓的冷启动的状态下,GPS接收装置无法确定位于天空中的卫星。因此,GPS接收装置对所有的GPS卫星依次使用复制C/A码来尝试捕获。当然,即使不是冷启动的状态,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判明了位于天空中的GPS卫星的状态,也有时对所有具有位于天空中的可能性的GPS卫星依次尝试捕获。
由于C/A码是所谓的Gold码,因此如果不是与正确的GPS卫星信号的相关运算,则就根本不能得到高的相关值。但是,所得到的相关值的总体大小可能随GPS卫星信号的接收状况不同而变动。也就是说,在接收到的信号成为强电场信号的环境(以下,称作“强电场环境”)下,与接收到的信号成为弱电场信号的环境(以下,称作“弱电场环境”)相比,相关值具有相对变大的倾向。
其结果,尤其是在强电场环境中,即使在被设想为捕获对象的GPS卫星与实际的GPS卫星不同的情况下,相关值也有时变为一定程度上较大的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根据相关值中的峰值(以下,称作“峰值相关值”)超过了预定的阈值而判断为取得了相关(捕获成功),则就会成为错误的相关(误相关)。鉴于这样的问题,本申请发明人着眼于GPS卫星信号所传送的导航电文,发明了利用导航电文来简单且确切地判断误相关的方法。
图1是导航电文的说明图。GPS卫星以50bps(bit per second)的比特率发送导航电文。一个导航电文由一个主帧构成,一个主帧由1500比特的25个帧(第1帧至第25帧)构成。由于比特率为50bps,因而接收1比特的导航电文需要20毫秒。因此,接收1个帧需要30秒的时间。
各帧由5个子帧(第1子帧至第5子帧)构成。在第1子帧至第3子帧中,存储有各帧都相同的信息,在第4子帧和第5子帧中,存储有各帧都不相同的信息。存储在第4子帧和第5子帧中的是导航电文的不同的页面信息。因此,要取得全部导航电文,就必须接收作为主帧的25个帧,需要12.5分钟的时间。
各子帧由10个字(第1字至第10字)构成。第1字称作遥测字(TLM(TeLeMetry word)),由8比特的同步图案和14比特的电文构成。第2字称作转换字(HOW(Hand Over Word)),存储有被称为ZCOUNT的时刻信息(从一周开始经过的秒数)和表示子帧编号的子帧ID。另外,第3字至第10字存储有每个子帧都不同的信息。
本申请发明人着眼于对于各帧,在第1至第3子帧中存储有每个卫星固有的信息这一点。从而可认为,如果利用存储有该每个卫星固有信息的数据部分,则就能够判断误相关。如果发生误相关,则就不是GPS接收装置所设想的卫星的导航电文,而是另外的卫星的导航电文可能被解码。因而,使用多个复制C/A码来捕获GPS卫星信号,如果其解码结果相互不同,则为正相关,而如果互相相同,则能够判断为误相关。但是,即使能够判断为误相关,但不知道哪一个捕获是错误的。
以下,作为误相关的判断方法,将以3种判断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被设想为GPS接收装置捕获到了GPS卫星信号的卫星定义为“设想捕获卫星”。也就是说,虽然GPS接收装置使用某一复制C/A码捕获到了GPS卫星信号,但还不知道是否是其准确地捕获了来自正确的GPS卫星的GPS卫星信号的结果。因此,与捕获卫星相区别而称作“设想捕获卫星”。
在本实施方式中,执行第一解码和第二解码,该第一解码使用第一复制C/A码(相当于第一复制码)来解码GPS卫星信号所传送的导航电文,该第二解码使用第二复制C/A码(相当于第二复制码)来解码GPS卫星信号所传送的导航电文。然后,使用第一解码的结果和第二解码的结果来判断误相关的发生。在本实施方式中,GPS卫星信号所传送的导航电文自身被设想为是唯一正确的数据。于是,基于虽然导航电文自身是唯一正确的数据,但如果使用不同的复制C/A码,则正确的导航电文的数据也不一定被解码这一思想,通过比较第一解码结果和第二解码结果来判断误相关的发生。
1-1.第一判断方法
第一判断方法是一种通过以比特为单位来比较作为第一解码结果而得到的数据阵列和作为第二解码结果而得到的数据阵列来判断误相关的方法。将在图1中说明过的导航电文中的、用于比较的数据部分称作“比较数据部分”。比较数据部分是存储有每个卫星固有的信息的部分(第1子帧至第3子帧),此处将第2子帧作为比较数据部分进行说明。
图2是判断为正相关的情况的说明图,图3是判断为误相关的情况的说明图。图2(1)是真正的卫星为“第n卫星”、设想捕获卫星为“第n卫星”时的图。另外,图2(2)是真正的卫星为“第m卫星”、设想捕获卫星为“第m卫星”时的图。对于各情况,分别例示了被解码后的第2子帧的数据阵列。其中适当地记载有比特值。
不论在图2(1)和图2(2)的哪一种情况下,真正的卫星与设想捕获卫星都是一致的。就第n卫星和第m卫星而言,由于第2子帧的数据内容不同,因而不同的数据阵列被解码。所以,如果以比特为单位比较2个数据阵列,则比特值的一致率就会成为比较低的值。其中,在这里所说的“一致率”是指通过进行比较值被确定为一致的比特数与作为比较对象的所有比特数的比值,在以下的说明中,称作“第一一致率”。
图3(1)是与图2(1)同样的真正的卫星为“第n卫星”、设想捕获卫星为“第n卫星”时的图。与其相对,图3(2)是真正的卫星为“第n卫星”、而设想捕获卫星为“第m卫星”时的图。与图2同样,例示了被解码后的第2子帧的数据阵列。
由于图3(1)与图2(1)相同,因而得到了与图2(1)相同的数据阵列。与此相反,在图3(2)中,真正的卫星与设想捕获卫星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是第m卫星的导航电文、而是第n卫星的导航电文被解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如下原因:即,考虑例如在强电场环境下的相关运算。在作为设想捕获卫星的第m卫星的复制C/A码与接收到的第n卫星的C/A码的相关运算中,相关值应该变低。但是,由于信号强度较强而成为一定的值以上的相关值,就可能判断为取得了相关。即是误相关。如果取得相关,则能够进行导航电文的各比特值的解码,进而就会得到第n卫星的导航电文。
因此,如果以比特为单位比较2个数据阵列,则对于大部分比特,比特值一致,因而第一一致率就成为较高的值。但是,由于在误相关的状态下解码了导航电文,因而有时会产生解码错误或者数据缺损等,因而对于所有的比特,值不一定都一致。尽管如此,如果与图2的正相关的情况相比,在图3的误相关的情况下,第一一致率变高。
于是,在第一判断方法中,使用不同的复制C/A码解码GPS卫星信号所传送的导航电文,再以比特为单位在作为该解码结果而得到的数据阵列之间进行比较。然后,对作为该比较结果而计算的第一一致率进行阈值判断,如果第一一致率超过了预定阈值(或者,阈值以上),则就判断为发生了误相关。
1-2.第二判断方法
第二判断方法是一种通过比较作为第一解码结果而得到的星历参数的值和作为第二解码结果而得到的星历参数的值来判断误相关的方法。“星历参数”是指有关星历的参数(轨道历参数),该星历是存储在导航电文的第2子帧和第3子帧中的、GPS卫星的精密的轨道历。第二判断方法是对GPS卫星的轨道历的数据存储部分进行比较的方法中的一种。
图4是判断为正相关的情况的说明图,图5是判断为误相关的情况的说明图。各个图的看法与图2和图3相同,代替导航电文的数据阵列,示出了各星历参数的类别和值。
在图4(1)和图4(2)中,由于真正的卫星与设想捕获卫星一致,因而对于多数星历参数,对于第n卫星和第m卫星来说得到不同的值。但是,在后述第三判断方法中,对于一部分的星历参数,有时也得到相同的值。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参数为单位来比较星历参数的值,则其一致率会比较低。其中,此处所说的“一致率”是指通过进行比较值被确定为一致的星历参数的个数与作为比较对象的所有星历参数的个数的比值,在以下的说明中,称作“第二一致率”。
与此相反,在图5(2)中,真正的卫星与设想捕获卫星不一致,尽管GPS接收装置是设想为从第m卫星接收了GPS卫星信号,但实际上从第n卫星接收了GPS卫星信号。由于这种情况得到与图5(1)的情况相同的星历参数的值,因此如果在星历参数的值之间进行比较,则第二一致率变高。
于是,在第二判断方法中,使用不同的复制C/A码解码GPS卫星信号所传送的导航电文,再在作为该解码结果而得到的星历参数的值之间进行比较。然后,对作为该比较结果而计算的第二一致率进行阈值判断,如果第二一致率超过了预定阈值(或者,阈值以上),则判断为发生了误相关。
1-3.第三判断方法
第三判断方法虽然与第二判断方法的思想相同,但其是一种不是对所有星历参数而是对一部分星历参数进行比较来判断误相关的方法。第三判断方法也与第二判断方法同样,是对作为GPS卫星的轨道历的星历的数据存储部分进行比较的方法中的一种。在第三判断方法中,将用于比较的星历参数作为“用于比较的参数”而进行说明。
图6是用于比较的参数的选择方法的说明图。在图6中,例示了星历参数中的用于识别星历所需的2种参数(以下,称作“用于识别星历的参数”)和作为开普勒轨道要素而已知的6种参数(以下,称作“卫星轨道参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星历发行编号“IODE”和历元时刻“toe”定义为用于识别星历的参数。将轨道长半轴“A1/2”、偏心率“e”、升交点赤经“Ω0”、轨道倾斜角“i0”、近地点角距“ω”、平近点角“M0”定义为卫星轨道参数。
星历发行编号“IODE”是分配到从GPS卫星发送的星历上的发行编号。星历发行编号“IODE”相当于识别星历的编号,被存储在第2和第3子帧中。历元时刻“toe”是定义星历的有效期的参数,被存储在第2子帧中。
轨道长半轴“A1/2”是卫星轨道的长半轴,被存储在第2子帧中。偏心率“e”是表示卫星轨道的椭圆膨胀情况的值,被存储在第2子帧中。升交点赤经“Ω0”是指向春分点的基准方向与升交点所成的角度,被存储在第3子帧中。轨道倾斜角“i0”是卫星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所成的角度,被存储在第3子帧中。近地点角距“ω”是升交点与近地点所成的角度,被存储在第3子帧中。另外,平近点角“M0”是为了指定卫星在某一时刻在卫星轨道上的位置而为方便起见使用的值。平近点角“M0”相当于指定卫星位置的值,被存储在第2子帧中。
在卫星轨道参数中,轨道长半轴“A1/2”和偏心率“e”是用于计算卫星轨道的形状所必需的参数,因而称作“用于计算轨道形状的参数”。升交点赤经“Ω0”、轨道倾斜角“i0”和近地点角距“ω”是用于计算卫星轨道的轨道面所必需的参数,因而称作“用于计算轨道面的参数”。另外,平近点角“M0”由于是用于指定卫星轨道上的卫星位置所必需的参数,因而称作“用于指定卫星位置的参数”。
现在,将2个设想捕获卫星分为是在同一轨道上的卫星的情况和是不同轨道上的卫星的情况,来研究各星历参数是否适合被用于比较。星历发行编号“IODE”原则上来说对每颗卫星和每个星历都分配不同的值,因此通常即使是同一轨道卫星,星历发行编号“IODE”的差异也较大。因此,可以说,星历发行编号“IODE”适合于比较。
历元时刻“toe”,对于多个卫星有时存储相同的值,因此不优选以该单个参数进行比较。但是,历元时刻“toe”与星历发行编号“IODE”都是用于识别星历所必需的参数。若考虑到这一点,则如果是与星历发行编号“IODE”成套的话,则可以认为能够用于比较。
其次,作为用于计算轨道形状的参数和用于计算轨道面的参数,对于同一轨道卫星,值都是相同的,或者即使不同,其差异也极小,因此不适合于比较。但是,作为用于指定卫星位置的参数的平近点角“M0”即使是同一轨道的卫星之间,值也是单独的,因此能够区别同一轨道的卫星。因此,在多普勒的6个要素中,平近点角“M0”可被认为是适合于比较的。
如果也同样地考虑2个设想捕获卫星为不同轨道的卫星的情况,则在不同轨道卫星之间,用于计算轨道形状的参数和用于计算轨道面的参数也出现差异。因此,除了星历发行编号“IODE”、历元时刻“toe”以及平近点角“M0”之外,对于轨道长半轴“A1/2”、偏心率“e”、升交点赤经“Ω0”、轨道倾斜角“i0”以及近地点角距“ω”,也可以认为能够用于比较。
设想可能出现在同一轨道卫星间产生误相关的情况以及在不同轨道卫星间产生误相关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至少星历发行编号“IODE”或者平近点角“M0”选定为用于比较的参数。也就是说,作为用于比较的参数的变化,考虑如下这样的3种组合:(1)只有星历发行编号“IODE”,(2)只有平近点角“M0”,(3)星历发行编号“IODE”和平近点角“M0”。
例如,在使用(3)星历发行编号“IODE”和平近点角“M0”的组合来进行比较时,比较作为第一解码结果而得到的星历发行编号“IODE”和作为第二解码结果而得到的星历发行编号“IODE”。另外,比较作为第一解码结果而得到的平近点角“M0”和作为第二解码结果而得到的平近点角“M0”。其比较结果,如果判断出例如不论对于2个用于比较的参数中的哪一个,值都一致,则判断为误相关。
此外,在后述变形例中,也能够判断2个设想捕获卫星是同一轨道卫星还是不同轨道卫星,并且改变用于比较的参数。由于同一轨道的卫星的组合是已知的,因而根据设想捕获卫星的卫星编号和比较用卫星的卫星编号便能够判断该设想捕获卫星和该比较用卫星是同一轨道卫星还是不同轨道卫星。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分别预先单独地设定作为用于对同一轨道卫星进行比较的参数的“同一轨道比较用参数”和作为用于对不同轨道的卫星进行比较的参数的“不同轨道比较用参数”。例如,预先将同一轨道比较用参数设定为如下这样的任意一种组合:(1)只有星历发行编号IODE、(2)只有平近点角“M0”、(3)星历发行编号“IODE”和平近点角“M0”。另外,预先将不同轨道比较用参数设定为在(1)至(3)的组合中追加了例如作为用于计算轨道面的参数的一种的升交点赤经“Ω0”后的参数组合。
然后,判断2个设想捕获卫星的卫星轨道的异同,在为同一轨道的卫星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同一轨道比较用参数”来进行比较,在为不同轨道的卫星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不同轨道比较用参数”来进行比较。
2.实施例
接下来,将说明按照上述的原理而进行误相关判断的误相关判断装置的实施例。此处,作为具有误相关判断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一个示例,将说明在便携式电话中应用了本发明时的实施例。但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例。
2-1.便携式电话的功能构造
图7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电话1的功能构造的一个示例的框图。便携式电话1包括:GPS天线5、GPS接收部10、主处理部30、操作部40、显示部50、便携式电话用天线60、便携式电话用无线通信电路部70、存储部80以及时钟部90。
GPS天线5是接收包括由GPS卫星发送的GPS卫星信号的RF(RadioFrequency)信号的天线,并将接收信号输出至GPS接收部10。
GPS接收部10是根据由GPS天线5输出的信号来测量便携式电话1的位置的位置计算电路或者位置计算装置,是相当于所谓的GPS接收装置的功能块。GPS接收部10包括RF接收电路部11和基带处理电路部20。此外,RF接收电路部11和基带处理电路部20既可被分别制造为不同的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也可被制造为一个芯片。
RF接收电路部11是RF信号的接收电路。作为电路构造,例如,可构造用A/D转换器将由GPS天线5输出的RF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而处理数字信号的接收电路。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构造:对由GPS天线5输出的RF信号在保持模拟信号的状态下进行信号处理,最后通过进行A/D转换将数字信号输出至基带处理电路部20。
在后者的情况下,例如,能够按如下方式构造RF接收电路部11,即,通过将预定的振荡信号分频或者倍增,从而生成用于RF信号乘法运算的振荡信号。然后,通过将生成的振荡信号与由GPS天线5输出的RF信号进行乘法运算,从而将RF信号下转换为中间频率的信号(以下,称作IF(Intermediate Frequency)信号),在将IF信号放大等之后,再用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至基带处理电路部20。
基带处理电路部20是如下这样的处理电路块:对由RF接收电路部11输出的接收信号进行相关处理,进而捕获GPS卫星信号,根据从GPS卫星信号中提取的卫星轨道数据和时刻数据等,进行预定的位置算出计算,进而算出便携式电话1的位置(位置坐标)。
在本实施例中,基带处理电路部20具有作为误相关判断装置的作用。更具体而言,具有作为执行使用第一复制C/A码来解码GPS卫星信号所传送的导航电文的第一解码和使用第二复制C/A码来解码GPS卫星信号所传送的导航电文的第二解码的解码部的作用。进而具有作为使用第一解码的结果和第二解码的结果来判断误相关的判断部的作用。
主处理部30是按照存储在存储部80中的系统程序等各种程序来集中控制便携式电话1的各部分的处理器。主处理部30以从基带处理电路部20获取的位置坐标为依据,使指示了当前位置的地图显示在显示部50上,或者将该位置坐标应用于各种应用处理中。
操作部40是由例如触摸面板和按钮开关等构成的输入装置,并且将被按下的键或者按钮的信号输出至主处理部30。通过该操作部40的操作,从而进行通话请求、邮件接发请求、位置计算请求等各种指示输入。
显示部50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构成,是基于主处理部30输入的显示信号进行各种显示的显示装置。在显示部50上,显示有位置显示画面和时刻信息等。
便携式电话用天线60是与便携式电话1的通信服务商所设置的无线基站之间进行用于便携式电话的无线信号的接发的天线。
便携式电话用无线通信电路部70是由RF转换电路、基带处理电路等构成的便携式电话的通信电路部,其通过进行用于便携式电话的无线信号的调制、解调等来实现通话和邮件的收发等。
存储部80是存储主处理部30用于控制便携式电话1的系统程序、用于执行各种应用处理的各种程序和数据等的存储装置。
时钟部90是便携式电话1的内部时钟,包括石英振荡器等振荡电路。根据需要,时钟部90的计时时刻被输出到基带处理电路部20以及主处理部30。
2-2.基带处理电路部的电路构造
图8是示出基带处理电路部20的电路构造的一个示例的图,是以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块为重点而记载的图。基带处理电路部20例如包括:乘法运算部21、载波除去用信号产生部22、相关运算部23、复制码产生部24、处理部25以及存储部27。
乘法运算部21是通过将由载波除去用信号产生部22所生成、产生的用于除去载波的信号与作为I相和Q相的接收信号的接收载波信号进行乘法运算,进而从接收载波信号中除去载波(carrier)的电路部,被构造为具有乘法运算器等。载波除去用信号产生部22生成、产生对应于由处理部25指示的搜索频率的用于除去载波的信号,并输出至乘法运算部21。
并且,尽管对于进行接收信号的IQ分量的分离(IQ分离)的电路块省略了图示,但例如,在RF接收电路部11中将接收信号下转换(downconvert)为IF信号时,可以通过将相位相差90度的局部振荡信号与接收信号进行乘法运算来进行IQ分离。另外,在RF接收电路部11所输出的信号为IF信号时,可生成IF频率的用于除去载波的信号。这样,在RF接收电路部11将接收信号下转换为IF信号时,实质上也能够同样地应用本实施方式。
载波除去用信号产生部22是生成与GPS卫星信号的载波信号的频率相同频率的用于除去载波的信号的电路,被构造为具有载波NCO(Numerical Controlled Oscillator)等振荡器。接收载波信号为IF信号时,生成IF频率的信号。载波除去用信号产生部22生成相对于I相接收信号的I相的用于除去载波的信号以及相对于Q相接收信号的Q相的用于除去载波的信号,然后分别输出至乘法运算部21。Q相的用于除去载波的信号是与I相的用于除去载波的信号相位相差90度的信号。
通过使载波除去用信号产生部22所产生的用于除去载波的信号在乘法运算部21中与接收载波信号进行乘法运算,来进行解调(检波),进而生成并输出被除去了载波的接收码信号。即,在乘法运算部21中,通过将I相的用于除去载波的信号与I相的接收信号进行乘法运算来解调I相的接收码信号,同时通过将Q相的用于除去载波的信号与Q相的接收信号进行乘法运算来解调Q相的接收码信号。乘法运算部21和载波除去用信号产生部22也可被认为是解调部(检波部)。
相关运算部23是进行从乘法运算部21输出的I相和Q相的接收码信号与由复制码产生部24生成、产生的复制C/A码的相关运算的电路部,被构造为具有多个相关器(correlator)。
复制码产生部24是生成、产生作为模拟C/A码而得到的复制品的复制C/A码的电路部,被构造为具有码NCO等振荡器。复制码信号产生部24生成、产生与处理部25所指示的卫星编号和相位延迟量相对应的复制C/A码,并输出至相关运算部23。相关运算部23分别对I相和Q相的接收码信号进行与复制码产生部24所生成的复制C/A码的相关运算。
处理部25是集中控制基带处理电路部20的各功能部的控制装置和运算装置,被构造为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处理器。作为主要的功能部,处理部25具有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和位置计算部253。
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对从相关运算部23输出的频率方向以及相位方向的相关运算结果(相关值)进行峰值判断,进而检测接收载波信号的频率(接收频率)和接收C/A码的相位(码相位)。然后,将检测到的接收频率和码相位作为测量信息存储在存储部27中,用于位置计算等。另外,卫星信号捕获部251根据由相关运算部23输出的相关值来解码导航电文并将其存储在存储部27中,用于误相关判断或者位置计算等。
如果检测出接收载波信号的相位(载波相位)和接收C/A码的相位(码相位)、成为取得了相关的状态,则能够根据相关值的时间变化,得到构成导航电文的各比特的值。该相位同步由例如作为锁相回路而已知的PLL(Phase Locked Loop)来实现,根据相关值随I相的接收码信号的时间变化,解码导航电文的数据比特。
位置计算部253使用由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关于各捕获卫星而获取的测量信息、关于各捕获卫星而解码的导航电文,进行周知的位置算出计算,来算出便携式电话1的位置。算出的位置被输出至主处理部30,用于各种应用程序。
存储部27由ROM(Read Only Memory)或者Flash-ROM、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存储装置(存储器)构成,存储有基带处理电路部20的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卫星信号捕获功能、位置计算功能等各种功能的各种程序、数据等。另外,具有暂时存储各种处理的处理过程数据、处理结果等的工作区域。
如图8所示,作为程序,存储部27中存储有由处理部25读取、作为基带处理(参照图11)而被执行的基带处理程序271。另外,基带处理程序271包括作为子程序的作为初次捕获处理(参照图12)而被执行的初次捕获程序2711和作为各种误相关判断处理(参照图13至图17)而被执行的各种误相关判断程序2713。
所谓基带处理,是指处理部25执行在便携式电话1上电后初次捕获卫星信号的初次捕获处理和在上电后的第二次及以后捕获卫星信号的常态捕获处理来捕获GPS卫星信号、利用捕获到的GPS卫星信号来计算便携式电话1的位置的处理。
所谓误相关判断处理,是指卫星信号捕获部251使用在上述的原理中说明过的各种判断方法来判断误相关的处理。关于这些处理,稍后将使用流程图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存储部27中,作为数据,存储有:第一比较用阈值表272、基于设想捕获卫星的解码导航电文274、基于设想捕获卫星的信号质量275、基于设想捕获卫星的测量信息276以及误相关判断用数据277。
第一比较用阈值表272是对于第一一致率定义阈值(以下,称作“第一比较用阈值”)的表,该表构造的一个示例如图9所示。在第一比较用阈值表272中,以对应关系存储信号质量之差2721和第一比较用阈值2723。
信号质量之差2721是对某设想捕获卫星捕获GPS卫星信号而得到的信号的信号质量与对其他设想捕获卫星捕获GPS卫星信号而得到的信号的信号质量的差。信号质量能够通过各种计算式来计算,在本实施例中,按照下式(1)计算SN比(SNR: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PS/PN            ……(1)
其中,“PS”为峰值相关值,“PN”为从峰值相位偏离了预定相位(例如1码片)的相位上的相关值(以下,称作“噪声本底相关值”)。
此外,由于具有各种SN比的计算方法,因此可以利用其他方法来计算。
如果正确地取得相关(正相关),则峰值相关值“PS”变大,而噪声本底相关值“PN”成为无限地接近于零的值。也就是说,越是确切地进行GPS卫星信号的捕获,越是具有SNR变大的倾向。所以,可认为,SNR越大,捕获信号的信号质量越高。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设想捕获卫星的信号质量与用于与该设想捕获卫星进行比较的卫星(以下,称作“比较用卫星”)的信号质量的差2721,来改变第一比较用阈值2723。观察图9的第一比较用阈值表272可知,信号质量的差2721越大,设定越小的值作为第一比较用阈值2723。
在一个捕获信号的信号质量高而另一个捕获信号的信号质量低的情况下,信号质量的差变大。捕获信号的信号质量越高,导航电文的解码被正确进行的可能性越高,而捕获信号的信号质量越低,解码错误发生的可能性越高。因而,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在被解码的导航电文之间进行比较,则其一致率(第一一致率)具有变低的倾向。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信号质量的差越大,将第一比较用阈值2723设定得越小,从而降低误相关的判断基准。降低误相关的判断基准即是易于判断为误相关。相反,在信号质量的差小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一比较用阈值2723设定得较大,从而使误相关的判断基准严格化。也就是说,使得难以判断为误相关。
基于设想捕获卫星的解码导航电文274是从GPS卫星信号的捕获信号所解码的导航电文按照设想捕获卫星来存储的数据。基于设想捕获卫星的信号质量275是GPS卫星信号的捕获信号的信号质量按照设想捕获卫星来存储的数据。
基于设想捕获卫星的测量信息276是与捕获到的GPS卫星信号有关的测量信息按照设想捕获卫星来存储的数据。即,对于各设想捕获卫星,接收频率和码相位的信息被存储作为测量信息。
误相关判断用数据277是用于对取得相关的所有卫星再判断误相关的正确与否的数据。数据构造的一个示例如图10所示。误相关判断用数据277是所要比较的设想捕获卫星之间的组合的数据,对某一设想捕获卫星(本卫星)和其他设想捕获卫星(其他卫星)的各组合,分别存储正相关或者误相关。
在本实施例的误相关判断中,对关于某一设想捕获卫星(本卫星)被捕获并被解码的导航电文和关于其他设想捕获卫星(其他卫星)被捕获并被解码的导航电文进行比较。其结果,如果判断为误相关,则将本卫星和其他卫星中的、捕获信号(接收信号)的信号质量低的卫星判断为“误捕获卫星”。这是因为,通常由于误相关而捕获到的GPS卫星信号的信号质量变低。
在误相关判断用数据277中,在判断为正相关的卫星的组合中,存储“正”。另外,在判断为误相关的卫星的组合中,存储“误”,同时一并存储有误捕获卫星的类别(“本”或者“其他”)。
2-3.处理流程
图11是示出通过由处理部25读取存储部27中所存储的基带处理程序271、在基带处理电路部20中所执行的基带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判断是否为上电后的初次定位(步骤A1),如果判断为初次定位(步骤A1:Yes),则就通过读取并执行初次捕获程序2711,进行初次捕获处理(步骤A3)。
图12是示出初次捕获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卫星信号捕获部251进行初始设定(步骤B1)。具体而言,卫星信号捕获部251设定GPS卫星信号的频率搜索范围。详细而言,以某一搜索中心频率(例如,中间频率变换后的规定载频)为中心,将预定宽度(例如±10kHz)的范围设定为频率搜索范围。
接下来,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对于各卫星编号,分别执行循环A的处理(步骤B3至B23)。在循环A的处理中,卫星信号捕获部251使用该卫星编号的复制C/A码来捕获GPS卫星信号(步骤B5)。
具体而言,卫星信号捕获部251一面使搜索频率在步骤B1中设定的频率搜索范围内变化,一面使载波除去用信号产生部22产生用于除去载波的信号、在乘法运算部21中从接收载波信号中除去载波。另外,一面使复制码产生部24产生该卫星编号的复制C/A码、改变相位延迟量,一面使相关运算部23进行相关运算。
然后,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判断是否取得了相关(步骤B7)。即,在作为从相关运算部23输出的各相位延迟量上的相关值中的最大相关值的峰值相关值超过了预定阈值(或者,阈值以上)时,就判断为取得了相关。另外,在判断为未取得相关时(步骤B7:No),转移处理至下一卫星编号。
与此相对,如果判断为取得了相关(步骤B7:Yes),则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就按照例如式(1)算出SNR作为捕获信号的信号质量,并将其存储在存储部27的基于设想捕获卫星的信号质量275中(步骤B9)。
接着,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将与峰值相关值相对应的用于除去载波的信号的频率(接收频率)和复制C/A码的相位(码相位)存储在存储部27的基于设想捕获卫星的测量信息276中,作为测量信息(步骤B11)。
然后,卫星信号捕获部251根据从相关运算部23输出的相关值,开始导航电文的解码,再将其作为基于设想捕获卫星的解码导航电文274而存储在存储部27中(步骤B13)。然后,待机至转换字(HOW)被解码(步骤B15:No),如果HOW被解码(步骤B15:Yes),则获取存储在HOW中的子帧ID(步骤B17)。
接着,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判断是否完成了比较对象的数据部分的解码(步骤B19),如果判断为尚未完成(步骤B19:No),则返回至步骤B15。另外,如果判断为已经完成(步骤B19:Yes),则将已被解码的导航电文作为用于比较的数据暂时存储在存储部27中(步骤B21),然后转移处理至下一卫星编号。
在对所有的卫星编号进行了步骤B5至B21的处理之后,卫星信号捕获部251结束循环A的处理(步骤B23)。然后,卫星信号捕获部251按照存储部27所存储的误相关判断程序2713来进行误相关判断处理(步骤B25)。
图13是示出作为误相关判断处理的一个示例的第一误相关判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第一误相关判断处理是对应于第一判断方法的处理。
首先,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对要进行比较的2个设想捕获卫星的组合中的每一种组合进行循环C的处理(步骤C1至C17)。在循环C的处理中,卫星信号捕获部251根据该组合的设想捕获卫星的信号质量的差,设定第一比较用阈值(步骤C3)。具体而言,参照第一比较用阈值表272,读取对应于该组合中的一个设想捕获卫星的信号质量与另一个设想捕获卫星的信号质量的差2721的第一比较用阈值2723。
然后,卫星信号捕获部251以比特为单位在该组合的设想捕获卫星的比较对象的数据部分之间进行比较(步骤C5)。然后,卫星信号捕获部251根据该比较结果,计算第一一致率(步骤C7)。
接着,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判断第一一致率是否超过了第一比较用阈值(步骤C9),如果判断为超过了(步骤C9:Yes),则就判断为误相关(步骤C11)。然后,将该组合的设想捕获卫星中的信号质量低的卫星作为误捕获卫星,更新存储部27的误相关判断用数据277(步骤C13)。然后,转移处理至下一个组合。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C9中判断为第一一致率为第一比较用阈值以下(步骤C9:No),则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就判断为正相关(步骤C15)。然后,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在更新了误相关判断用数据277之后,就转移处理至下一个组合。
在对所有的组合进行了步骤C3至C15的处理之后,卫星信号捕获部251结束循环C的处理(步骤C17)。然后,卫星信号捕获部251结束第一误相关判断处理。
返回至图12的初次捕获处理,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将被判断为误捕获卫星的设想捕获卫星的测量信息从存储在存储部27中的基于设想捕获卫星的测量信息276中删除(步骤B27)。这是为了防止被判断为误捕获卫星的卫星的测量信息用于位置计算。
接着,卫星信号捕获部251进行卫星的再搜索(步骤B29)。具体而言,对于判断为误捕获卫星的设想捕获卫星,改变频率的搜索范围,再次尝试GPS卫星信号的捕获。这是因为,如果通过进行误捕获卫星的再搜索而正确地捕获卫星,则能够用于位置计算的卫星个数增加,因此能够改善位置计算的性能。在进行了这些处理之后,卫星信号捕获部251结束初次捕获处理。
此外,可以在步骤B29中进行卫星的再搜索之前,判断能够进行位置计算的卫星个数(以下,称作“能够进行位置计算的卫星个数”)以上数量的测量信息是否已经存储在基于设想捕获卫星的测量信息276中。然后,可以仅限于尚未达到能够进行位置计算的卫星个数的情况下进行步骤B29的卫星的再搜索。能够进行位置计算的卫星个数,例如在二维定位时,可以设定为“3个”,在三维定位时,可以设定为“4个”。
返回至图11的基带处理,在进行了初次捕获处理之后,位置计算部253使用存储在基于设想捕获卫星的测量信息276中的各捕获卫星的测量信息以及关于各捕获卫星进行解码后的导航电文,进行位置计算处理(步骤A7)。在位置计算处理中,利用便携式电话1和各捕获卫星间的伪距,进行使用诸如最小二乘法或者卡尔曼滤波器的周知的位置算出计算来计算便携式电话1的位置。
伪距能够按如下方式来算出。即,使用根据导航电文求出的各捕获卫星的卫星位置和便携式电话1的初始位置,算出各捕获卫星和便携式电话1之间的伪距的整数部分。另外,使用测量信息中所含有的码相位,算出各捕获卫星和便携式电话1之间的伪距的小数部分。通过将如此算出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合计来求出伪距。
然后,位置计算部253将在位置计算处理中所算出的位置(位置坐标)输出至主处理部30(步骤A9)。然后,处理部25判断是否要结束处理(步骤A11),在判断为尚未结束时(步骤A11;No),返回至步骤A1。另外,在判断为处理结束时(步骤A11;Yes),结束基带处理。
另外,如果在步骤A1中判断为不是上电后的初次定位(步骤A1;No),则卫星信号捕获部251进行常态捕获处理(步骤A5)。在常态捕获处理中,卫星信号捕获部251根据在初次捕获处理中解码的导航电文,选定位于便携式电话1的天空中的卫星并作为捕获对象卫星。然后,对于各捕获对象卫星,使用对应的复制C/A码来捕获GPS卫星信号。
并且,尽管在流程图中省略了图示,但在常态捕获处理中也与初次捕获处理同样,优选进行误相关判断处理来判断误相关。即,将各捕获对象卫星作为设想捕获卫星,对于与其他设想捕获卫星的各组合,分别比较解码后的导航电文来判断误相关。
2-4.作用效果
在基带处理电路部20中,处理部25执行第一解码和第二解码,该第一解码使用第一复制C/A码来解码GPS卫星信号所传送的导航电文,该第二解码使用第二复制C/A码来解码GPS卫星信号所传送的导航电文。然后,使用第一解码的结果和第二解码的结果来判断误相关的发生。
即,将第一和第二解码结果中的、存储有导航电文中所包括的GPS卫星固有信息的第1子帧至第3子帧的数据部分作为比较对象,以比特为单位比较该数据阵列。然后,对作为比较结果而得到的第一一致率进行阈值判断,从而判断误相关的发生。
在发生了误相关时,有可能关于多个设想捕获卫星解码了相同内容的导航电文。因此,在关于多个设想捕获卫星解码的结果之间进行比较,如果判断为相同内容的导航电文被解码,则判断为发生了误相关。这样,通过在导航电文的解码结果之间进行比较的简单的方法,能够确切地判断误相关的发生。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设想捕获卫星的捕获信号的信号质量与用于比较的其他设想捕获卫星的捕获信号的信号质量的差,来改变用于比较的阈值。具体而言,信号质量的差越大,将第一比较用阈值设定得越小,进而对第一一致率进行阈值判断。由此使误相关的判断基准最优化,进而能够更加可靠地判断误相关。
3.变形例
可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适当地改变。尽管下面将说明变形例,但对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构造要素或者流程图中的相同的处理步骤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将以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部分为重点进行说明。
3-1.对应于各判断方法的判断处理
尽管上述实施例是执行对应于“1-1.第一判断方法”的误相关判断处理的便携式电话1的实施例,但也可同样构造执行对应于“1-2.第二判断方法”或者“1-3.第三判断方法”的误相关判断处理的便携式电话1的实施例。
图14是示出在上述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中,卫星信号捕获部251代替图13的第一误相关判断处理而执行的第二误相关判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第二误相关判断处理是对应于“1-2.第二判断方法”的处理。
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对要进行比较的设想捕获卫星的组合分别执行循环D的处理(步骤D1至D17)。在循环D的处理中,卫星信号捕获部251根据该组合的设想捕获卫星的信号质量的差,设定第二比较用阈值(步骤D3)。第二比较用阈值是相对于第二一致率的阈值。在第一判断方法和第二判断方法中,比较的对象不同。因此,因为使用与第一判断方法不同的比较用阈值这样的含义,在这里称为“第二比较用阈值”,以与“第一比较用阈值”相区别。
通过将与图9的第一比较用阈值表272相同表构造的第二比较用阈值表预先存储在存储部27中,能够与上述的实施例同样地实现第二比较用阈值的设定。此外,可以预先与第一比较用阈值表272同样地设定第二比较用阈值与信号质量之差相对应的大小关系。
接着,卫星信号捕获部251比较各星历参数的值(步骤D5),根据该比较结果,计算第二一致率(步骤D7)。然后,卫星信号捕获部251根据第二一致率是否超过了第二比较用阈值来判断误相关的发生(步骤D9)。以后的处理与第一误相关判断处理相同。
图15是示出在上述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中,卫星信号捕获部251代替图13的第一误相关判断处理而执行的第三误相关判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第三误相关判断处理是对应于“1-3.第三判断方法”的处理。
首先,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对要进行比较的设想捕获卫星的组合分别进行循环E的处理(步骤E1至E17)。在循环E的处理中,卫星信号捕获部251比较每个用于比较的参数的值(步骤E5)。然后,卫星信号捕获部251通过判断所有的用于比较的参数的值是否一致来判断误相关(步骤E9)。以后的处理与第一误相关判断处理相同。
图16是示出对上述第三误相关判断处理进行改进而得到的第四误相关判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对要进行比较的设想捕获卫星的组合分别进行循环F的处理(步骤F1至F17)。在循环F的处理中,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判断该组合的设想捕获卫星的卫星轨道的异同(步骤F3)。
然后,如果判断为是同一轨道卫星(步骤F3:同一轨道),则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在同一轨道比较用参数的值之间进行比较(步骤F5)。另外,如果判断为是不同轨道卫星(步骤F3:不同轨道),则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对不同轨道比较用参数的值进行比较(步骤F7)。然后,卫星信号捕获部251转移处理至步骤E9。
3-2.判断方法的组合
可能存在仅用一种判断方法不能够准确地进行误相关判断的情况,因此可通过组合多种判断方法来进行误相关判断。例如,如果在解码导航电文时比特值缺损,则仅单用“1-1.第一判断方法”可能不能够准确地判断误相关。因此,例如可以组合“1-1.第一判断方法”和“1-3.第三判断方法”来进行误相关判断。
另外,在由于导航电文的解码错误而无法正确地获取用于比较的参数的值时,仅单用“1-3.第三判断方法”可能不能够准确地判断误相关。因此,例如可以组合“1-3.第三判断方法”和“1-2.第二判断方法”来进行误相关判断。
图17是示出作为在该情况下卫星信号捕获部251所执行的处理的一个示例的第五误相关判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对要进行比较的设想捕获卫星的组合分别进行循环G的处理(步骤G1至G17)。在循环G的处理中,卫星信号捕获部251进行第一初步判断处理(步骤G3)。具体而言,卫星信号捕获部251按照例如“1-3.第三判断方法”来初步判断误相关的发生。
然后,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判断在第一初步判断处理中是否获得了误相关判断(步骤G5),如果判断为未获得(步骤G5:No),则就进行第二初步判断处理(步骤G7)。具体而言,卫星信号捕获部251按照例如“1-2.第二判断方法”来初步判断误相关的发生。
然后,卫星信号捕获部251判断在第二初步判断处理中是否获得了误相关判断(步骤G9),如果判断为未获得(步骤G9:No),则最终判断为正相关(步骤G11),并转移处理至下一组合。
与此相对,如果在步骤G5或者G9中的任一个中判断为获得了误相关判断(步骤G5:Yes或者步骤G9:Yes),卫星信号捕获部251最终判断为误相关(步骤G13)。然后,在判断出误捕获卫星之后(步骤G15),转移处理至下一卫星组合。
3-3.导航电文的比较对象
在导航电文之间进行比较时作为比较对象的数据部分可被适当地设定和改变,只要它们是存储有导航电文中的、卫星的固有信息的部分即可。例如,既可以将第1至第3子帧的全体作为比较对象,也可以将第1至第3子帧中的任意一个子帧作为比较对象。另外,可以不是以子帧为单位进行比较,而是以字为单位进行比较。
3-4.用于比较的参数
另外,除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用于比较的参数的组合以外,还可以适当地设定和改变用于比较的参数。例如,历元时刻“toe”与星历发行编号“IODE”都是用于识别星历所不可缺少的参数。于是,除了在原理部分说明过的(1)至(3)的用于比较的参数的组合以外,还可以使用如下这样的用于比较的参数的组合:(4)星历发行编号“IODE”和历元时刻“toe”、(5)星历发行编号“IODE”、历元时刻“toe”和平近点角“M0”。
3-5.信号质量的计算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对计算作为捕获信号的信号质量的SNR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信号质量的计算方法不限于此。例如,可以计算由下式(2)定义的信号质量指标值XPR,作为捕获信号的信号质量:
XPR=(PS-PN)/PS            ……(2)
其中,XPR为“0~1”范围内的值,意味着XPR越接近于“1”,信号质量越高。
3-6.比较用阈值的改变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关于要进行比较的2个设想捕获卫星的捕获信号的信号质量的差来改变比较用阈值,但比较用阈值的改变方法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根据捕获频率的差来改变比较用阈值。
图18是示出在该种情况下代替图9的第一比较用阈值表272而预先在存储部27中存储的第一比较用阈值表272B的表构造的一个示例的图。在第一比较用阈值表272B中,以对应的关系存储捕获频率的差2725和第一比较用阈值2727。
更具体而言,在第一比较用阈值表272B中,捕获频率的差2725越小,越小的值被设定作为第一比较用阈值。捕获频率的差“Δf”小意味着进行比较的2个设想捕获卫星在较近的频带中被搜索到。如果进行在较近频带中的频率搜索,则捕获相同卫星信号的可能性提高,因此误相关发生的可能性也提高。于是,通过在捕获频率的差“Δf”越小的情况下将比较用阈值设定得越小来降低(易于判断为误相关)误相关判断基准是适当的。
并且,本申请发明人进行了实验,结果确认了不仅是接近的频率之间发生误相关,而且在间隔1[kHz]的频率之间也发生误相关。这是由于在GPS卫星信号中,因扩频调制方式而使得在C/A码中信号能量以1.57542[GHz]为中心在整个2[MHz]的频带上扩散造成的。考虑到这一点,在第一比较用阈值表272B中,将从捕获频率的差“Δf”减去了“1[kHz]=1000[Hz]”的整数倍的“Δf-1000N”(其中,N=0,1,2,……)的大小看作捕获频率的差,对第一比较用阈值进行分类。
3-7.误捕获卫星的判断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捕获信号的信号质量来判断误捕获卫星。即,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将各设想捕获卫星的组合所涉及的设想捕获卫星中的、捕获信号的信号质量低的卫星判断为误捕获卫星。该误捕获卫星的判断可以根据相关值的大小来进行。
在卫星信号被正确捕获的情况下,与误捕获的情况相比,峰值相关值具有变大的倾向。因而,也能够对进行比较的2个设想捕获卫星的峰值相关值的大小进行比较,将峰值相关值小的卫星判断为误捕获卫星。
3-8.电子设备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在作为电子设备的一种的便携式电话中应用本发明的情况,但能够应用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不限于此。例如,可同样适用于汽车导航装置、便携式导航装置、个人电脑、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手表之类的其他电子设备。
3-9.处理的主体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基带处理电路部的处理部执行误相关判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误相关判断也可以由电子设备的主处理部来执行。另外,可以按如下这样的方式分担处理:GPS卫星信号的捕获和误相关判断由基带处理电路部的处理部执行,而位置计算由电子设备的主处理部来执行。
3-10.卫星定位系统
另外,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GPS作为卫星定位系统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WAAS(Wide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QZSS(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GLONA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ALILEO等其他卫星定位系统。

Claims (8)

1.一种误相关判断方法,包括:
执行第一解码和第二解码,所述第一解码使用第一复制码来解码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中所包含的导航电文,所述第二解码使用第二复制码来解码所述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中所包含的导航电文;以及
使用所述第一解码的结果和所述第二解码的结果来判断误相关的发生,
根据所述第一解码时的信号质量与所述第二解码时的信号质量的差来改变所述误相关的判断基准。
2.一种误相关判断方法,包括:
执行第一解码和第二解码,所述第一解码使用第一复制码来解码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中所包含的导航电文,所述第二解码使用第二复制码来解码所述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中所包含的导航电文;以及
使用所述第一解码的结果和所述第二解码的结果来判断误相关的发生,
根据所述第一解码时的捕获频率与所述第二解码时的捕获频率的差来改变所述误相关的判断基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误相关判断方法,其中,
所述判断包括:在所述第一解码的结果和所述第二解码的结果中的包含在所述导航电文中的卫星固有信息之间进行比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误相关判断方法,其中,
所述比较包括:以比特为单位进行比较;
所述判断包括:根据所述以比特为单位的比较结果来判断误相关的发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误相关判断方法,其中,
所述比较包括:对所述第一解码的结果和所述第二解码的结果中的包含在所述导航电文中的卫星的星历的数据存储部分进行比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误相关判断方法,其中,
所述比较包括:至少对用于识别星历的编号或者用于指定卫星位置的值进行比较。
7.一种误相关判断装置,包括:
解码部,执行第一解码和第二解码,所述第一解码使用第一复制码来解码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中所包含的导航电文,所述第二解码使用第二复制码来解码所述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中所包含的导航电文;以及
判断部,使用所述第一解码的结果和所述第二解码的结果来判断误相关的发生,
根据所述第一解码时的信号质量与所述第二解码时的信号质量的差来改变所述误相关的判断基准。
8.一种误相关判断装置,包括:
解码部,执行第一解码和第二解码,所述第一解码使用第一复制码来解码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中所包含的导航电文,所述第二解码使用第二复制码来解码所述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中所包含的导航电文;以及
判断部,使用所述第一解码的结果和所述第二解码的结果来判断误相关的发生,
根据所述第一解码时的捕获频率与所述第二解码时的捕获频率的差来改变所述误相关的判断基准。
CN201110369461.2A 2010-11-26 2011-11-18 误相关判断方法以及误相关判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786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3247 2010-11-26
JP2010263247A JP5678609B2 (ja) 2010-11-26 2010-11-26 誤相関判定方法及び誤相関判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8656A CN102478656A (zh) 2012-05-30
CN102478656B true CN102478656B (zh) 2015-09-23

Family

ID=46091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6946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78656B (zh) 2010-11-26 2011-11-18 误相关判断方法以及误相关判断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53721B2 (zh)
JP (1) JP5678609B2 (zh)
CN (1) CN1024786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14259B2 (en) * 2012-11-20 2016-12-06 Taiyo Yuden Co., Ltd. Logic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reconfigurable semiconductor device
IN2013CH03050A (zh) * 2013-07-08 2015-09-04 Accord Software & Systems Pvt Ltd
CN104280747B (zh) * 2013-07-09 2017-04-05 安凯(广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导航电文容错方法及装置
FR3045167B1 (fr) * 2015-12-11 2018-01-26 Thales Procedes et dispositifs de validation de synchronisation entre un recepteur de geolocalisation et un satellite emetteur
CN113407041B (zh) * 2018-08-01 2023-09-05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摩斯电码输入方法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6715A (en) * 1994-03-07 1996-11-19 Leic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gital processing in 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eceiver
US6023489A (en) * 1995-05-24 2000-02-08 Leica Geo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e synchronization in 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eceiver
JP3694395B2 (ja) * 1997-10-09 2005-09-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Gps受信機及び受信方法
EP1674881A3 (en) * 1997-11-19 2008-04-16 IMEC vzw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GPS/GLONASS signals
US6104978A (en) * 1998-04-06 2000-08-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GPS-based centralized tracking system with reduced energy consumption
JP3395959B2 (ja) * 1998-09-16 2003-04-14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相関受信機
US6125135A (en) * 1998-11-25 2000-09-26 Navcom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modulat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signals
JP3344470B2 (ja) * 1999-05-14 2002-11-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同期方法及びデータ受信装置
US7769076B2 (en) * 2001-05-18 2010-08-0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JP3749681B2 (ja) 2001-09-10 2006-03-01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送信源捕捉方法及び受信機
US7209076B2 (en) * 2002-07-10 2007-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correlation mitig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eceiver
JP4043335B2 (ja) * 2002-10-08 2008-02-06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受信装置
US7194279B2 (en) * 2003-05-23 2007-03-20 Nokia Corporation Adjustment of a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signals
ATE489646T1 (de) * 2004-12-21 2010-12-15 Nokia Corp Erfassen eines codemodulierten signals
US8151170B2 (en) * 2008-12-02 2012-04-03 Sirf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data decode in a GPS receiver
JP2010197189A (ja) * 2009-02-25 2010-09-09 Seiko Epson Corp 時刻決定方法及び時刻決定装置
CN101937074B (zh) * 2009-06-30 2013-09-18 迈实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获取导航比特流的方法和装置、gps接收机及其定位方法
GB2506293A (en) * 2011-06-15 2014-03-26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cross correlation based in limited range code phase offset observ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12858A (ja) 2012-06-14
US8953721B2 (en) 2015-02-10
CN102478656A (zh) 2012-05-30
US20120134392A1 (en) 2012-05-31
JP5678609B2 (ja) 201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5294B (zh) 用于移动网络辅助定位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37074B (zh) 获取导航比特流的方法和装置、gps接收机及其定位方法
EP2093584A1 (en) Processing received satellite radio signals
Skone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 using a GPS software receiver
JP2006030207A (ja) Gps受信機とgps信号を処理する方法
CN102478656B (zh) 误相关判断方法以及误相关判断装置
US7085309B2 (en) Radiofrequency signal receiver with means for correcting the effects of multipath signals, and method for activating the receiver
CN1987515B (zh) 实现在微弱信号环境下gps定位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36016A (zh) 一种gnss新体制信号捕获装置及方法
CN102565825B (zh) 接收信号可靠度判定装置、方法及码相位误差算出方法
CN102854516A (zh) 一种gnss接收机中的载噪比估计方法及其系统
CN102590834A (zh) 适当与否判定方法及适当与否判定装置
US8494094B2 (en) Demodulation of data collected prior to bit edge detection
CN101487891B (zh) 定位方法以及定位装置
Dong et al. Implement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a software-based IF GPS signal simulator
US1051446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modulating GNSS navigation data bits under poor clock condition
CN102162853B (zh) 接收信号累计方法和接收装置
CN102156276A (zh) 卫星信号跟踪方法、位置计算方法及位置计算装置
Olesen et al. GNSS Software Receiver for UAVs
Bhaskar Improved GNSS carrier phase tracking for hand held receivers
Ren et al. Improving GNSS bit synchronization and decoding using vector tracking
Kavya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GPS Signal Acquisition and Tracking in FPGA
CN117198002A (zh) 一种gnss地灾监测系统及方法
Gerein et al. Galileo Sensor Station Ground Reference Receiver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Xu et al. BeiDou Signal Parameters Characterization During Strong Equatorial 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