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6173A - 铸模开孔方法、铸模开孔工具以及铸模开孔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铸模开孔方法、铸模开孔工具以及铸模开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6173A
CN102476173A CN2011103918948A CN201110391894A CN102476173A CN 102476173 A CN102476173 A CN 102476173A CN 2011103918948 A CN2011103918948 A CN 2011103918948A CN 201110391894 A CN201110391894 A CN 201110391894A CN 102476173 A CN102476173 A CN 102476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drilling tool
utility knife
knife member
blade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918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6173B (zh
Inventor
河邑尚弥
牛角宽之
三井则幸
岩本雅夫
浅野秀和
伊村里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76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6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6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61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18Finis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23/00Tools; Devices not mentioned before for mou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铸模开孔方法、铸模开孔工具以及铸模开孔装置。通过使用包括铸模开孔工具的铸模开孔装置而在铸模中形成孔,该工具具有:流路,其形成在铸模开孔工具内且允许流体流过流路;多个缝和多个突起部,其沿铸模开孔工具的工具刀构件的外部主体的周向形成于外部主体的外周部,使得各缝和各突起部从工具刀构件的前端延伸到工具刀构件的基端;和多个刀,其向内倾斜并且分别形成在设置于相邻缝之间的突起部的前端。当铸模开孔工具沿其轴向移动而刺入铸模的砂中时,将诸如空气等流体从支撑管引到铸模开孔工具的工具刀构件的流路中,当在铸模中开孔时,铸模开孔工具的刀将铸模的砂瓦解到铸模开孔工具的工具刀构件内侧,通过从流路流入缝内的流体的作用将被刀瓦解的砂通过缝排出到铸模的外部。

Description

铸模开孔方法、铸模开孔工具以及铸模开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铸模(mold)中制孔、例如在铸模中制成排气孔(degassing hole)、特别是在砂模中制成排气孔的铸模开孔(mold boring)方法、铸模开孔工具以及铸模开孔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通过转动钻头制孔的方法或者如日本特开平11-10284号公报(专利文件1)所公开的那样通过使用例如汽缸组件使冲孔钉(脱气钉或者针)移动以形成冲孔而在铸模、即砂模中制成例如排气孔等孔的方法。
图6B示出一个表示通过使用冲孔(开孔)钉在铸模中形成排气孔的冲孔方法的例子。在该方法中,当冲孔钉101如图6B所示地插入到铸模102的砂103中时,由于铸模102的体积不变,所以,过大的压缩力P作用于铸模102中的砂103。结果,当冲孔钉101通过铸模102时,压缩力P集中在铸模102的冲孔(开孔)穿透界面(penetration boundary side)104处,这可能导致铸模102在穿透界面104处破损,并且破损砂105可能落下。因此,如果在彼此相邻的部位形成冲(镗)孔,则所述孔会彼此连续地连接,因此将不能实现孔的功能。另外,如果孔形成在浇口(直浇口)附近,则浇口可能会损坏或者塌陷。
此外,如果冲孔钉101的动作对铸模102的砂103施加过大的压缩力P,则压缩力P的反作用力可能使冲孔钉更加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具有小直径的孔变得困难。
另一方面,根据通过使用钻头在铸模中形成排气孔的切削方法(cutting method),大的负载施加到钻头,这会损坏钻头,使得以高精度形成具有小直径的孔变得困难。此外,需要用于使钻头转动的转动机构,这将导致整个单元或者装置大型化。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抑制铸模破损的可能性的同时以小的负载在铸模、尤其是砂模中制孔的铸模开孔方法、铸模开孔工具以及铸模开孔装置。
一方面,通过提供在铸模中开孔的方法能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以上目的和其它目的,该方法包括:
准备包括铸模开孔工具的铸模开孔装置,所述铸模开孔工具具有:流路,其形成在所述铸模开孔工具内并且允许流体从所述流路中流过;多个缝和多个突起部,所述多个缝和所述多个突起部沿所述铸模开孔工具的工具刀构件的外部主体的周向形成于所述外部主体的外周部,使得每个所述缝和每个所述突起部从所述工具刀构件的前端延伸到所述工具刀构件的基端;和多个刀,其向内侧倾斜并且分别形成在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缝之间的所述突起部的前端;
将所述工具刀构件装配到设置于所述铸模开孔装置的安装板的支撑管的前端,以支撑所述工具刀构件;
当所述铸模开孔工具在所述铸模开孔工具的轴向上移动而刺入铸模的砂中时,将流体从所述支撑管引导到所述铸模开孔工具的所述工具刀构件的所述流路中;以及
当在所述铸模中开孔时,所述铸模开孔工具的所述刀起到将所述铸模的砂瓦解到所述铸模开孔工具的所述工具刀构件的内侧的作用,并且通过从所述流路流入所述缝内的流体的作用将被所述刀瓦解的砂通过所述缝排出到所述铸模的外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铸模开孔工具,该工具包括:
安装板,其连接到铸模开孔装置的主体;
多个支撑管,其被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且向下延伸;和
多个工具刀构件,其被分别安装到所述支撑管的前端部,每一个所述工具刀构件均包括:
主体;
流路,其形成在所述工具刀构件的主体内以使流体从所述工具刀构件的主体的外部流入所述工具刀构件的主体的内部;
多个缝,所述多个缝沿所述工具刀构件的主体的周向形成在所述工具刀构件的主体的外周部,使得每个所述缝从所述工具刀构件的前端延伸到所述工具刀构件的基端;
多个突起部,其形成在相邻的所述缝之间;和
多个刀,其向所述工具刀构件的内侧倾斜并且分别形成在所述突起部的前端,
其中,所述铸模开孔工具在所述铸模开孔工具的轴向上朝铸模向下移动,所述刀起到将所述铸模的砂瓦解到所述铸模开孔工具的所述工具刀构件的内侧的作用,所述缝允许通过从所述支撑管流来然后从所述流路流入所述缝的流体的作用将被所述刀瓦解的砂排出到所述铸模的外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铸模开孔装置,该装置包括:
造模板,其上放置铸模;
升降单元,其布置在所述造模板的上方且能竖直移动;和
铸模开孔工具,其被设置于能竖直移动的所述升降单元;和
流体供给源,其将流体供给到所述铸模开孔工具,所述铸模开孔工具是如上所述的铸模开孔工具。
此外要注意的是,用于表示对铸模制孔的术语“开孔”可以由表示对铸模制孔的术语“冲孔”代替。
根据按照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和特征的铸模用的在铸模中制孔的铸模开孔方法、铸模开孔工具以及铸模开孔装置,铸模开孔工具的刀用于刺入铸模中并且将铸模的砂瓦解到铸模开孔工具的内侧,被瓦解的砂通过从铸模开孔工具的流路流入缝中的流体而排出到铸模的外部。因此,当在铸模中制孔时,不会有过大的压缩力作用到铸模的砂,这导致在铸模中制孔时铸模上的负载减小,从而防止铸模的破损。此外,能够通过对开孔工具施加小的负载而在铸模中形成孔,因此是有利的。
从下面参照附图所作的说明,将使得性质和其它的特征更清楚。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在铸模中制孔的铸模开孔装置的整个构造的图;
图2A和图2B示出了图1所示的铸模开孔装置的铸模开孔工具的主要结构,其中图2A是侧视截面图,图2B是沿图2A中的箭头II B观察到的图;
图3A至图3C示出了图2A和图2B的开孔工具(开孔工具的刀刃)在使用时的规格,其中图3A和图3B分别是规格A和规格B的侧视图,图3C包括规格C的侧视图和仰视图;
图4示出了图1的铸模开孔装置的铸模开孔工具的刀刃部的立体图;
图5是针对各规格而示出图3A到图3C的铸模开孔工具(工具刀构件)的形状的表。
图6A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铸模开孔工具的动作的截面图,图6B是示意性示出传统的铸模开孔工具的动作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使用图3A到图3C的各规格的铸模开孔工具的多个实验例中的开孔时间(即,时长)的比较的表;
图8是示出在使用图3A到图3C的各规格的铸模开孔工具的多个实验例中形成的孔直径的比较的表;
图9A至图9C示出了在使用图3A到图3C的各规格的铸模开孔工具(即,铸模开孔工具的工具刀构件)的多个实验例中的开孔时间的变化,其中图9A是示出规格A的情况的图表,图9B是示出规格B的情况的图表,图9C是示出规格C的情况的图表;
图10A至图10C示出了在使用图3A到图3C的各规格的铸模开孔工具的多个实验例中形成的孔直径的变化,其中图10A是示出规格A的情况的图表,图10B是示出规格B的情况的图表,图10C是示出规格C的情况的图表;
图11是针对图3A至图3C的铸模开孔工具的各规格而说明图7的开孔时间和图8的孔直径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表;
图12是示出图11的结果的图表,其中横轴表示开孔时间,纵轴表示孔直径;和
图13是示出图1的铸模的结构的纵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注意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
参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在铸模中制孔或冲孔的铸模开孔装置的整个结构的图1,铸模开孔装置10是用于在铸模1中开孔、即制孔或者冲孔的装置,该孔是诸如排气孔9(图13)。铸模开孔装置(该装置在下文中可简称为“开孔装置10”)包括造模板(molding board)11、与升降(升高/降低)单元对应的汽缸(cylinder)组件12、支撑管13、与流体供给源对应的空气压缩机14和用于对铸模1开孔的铸模开孔工具30。
图1示出的铸模1与图13示出的上铸模(上铸模半部)1A或者下铸模(下铸模半部)1B(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上铸模1A)对应,通过用砂(型砂)3填充诸如金属框架等铸模框架2而形成铸模1。腔4和浇道6形成于铸模1(上铸模1A、下铸模1B)。腔4用于成形铸件制品,浇道6用于将熔化金属5引导到腔4中。具体地,上铸模1A设置有浇口7和冒口8,浇口7与浇道6连通。熔化金属5从铸的5A注入浇口7中,冒口8用于排出初期熔化金属和异物而不会将它们留在腔4中。
排气孔9进一步地形成于上铸模1A(图13),排气孔9用于排出聚积在腔4中的空气并且排出用于在铸模1的外部固化铸模1的粘结剂所产生的气体。在形成铸模1之后通过从腔4侧插入工具而形成排气孔9。插入工具是包括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孔装置10中的铸模开孔工具30(下文中可简称为“开孔工具30”)。
如图1所示,铸模1被直接地放置于开孔装置10的造模板11或经由铸模框架2被间接地放置于开孔装置10的造模板11。汽缸组件12布置在造模板11的上方,汽缸组件12使固定到未示出的活塞杆的前端的可动板16上下移动,从而使安装到可动板16的安装板17(即,铸模开孔工具30)相对于造模板11竖直地移动。支撑管13以朝向造模板11向下竖直地延伸的方式设置到安装板17。
每一个支撑管13形成为图2A所示的中空结构,流路18作为管流路18形成在支撑管13内部。开孔工具30的工具刀构件15装配到支撑管13的前端。
在上述结构中,可以说,本实施方式的开孔工具30包括安装板17、设置于安装板17的向下延伸的支撑管13和在支撑管13的下端部装配于支撑管13的工具刀构件15。
此外,空气压缩机14连接到支撑管13,作为流体的空气从空气压缩机14被供给到管流路18中。被供给的空气从管流路18被引导到开孔工具30中。
开孔工具30的每一个工具刀构件15均形成为图2A到图4所示的中空形状并且具有外部主体15C,下面说明的缝21和突起部22形成于所述外部主体15C,流路19作为工具流路19形成到工具刀构件15的外部主体15C的内部,作为流体的空气流经该流路19。工具流路19的内表面形成有内螺纹20,该内螺纹20与未示出的形成在支撑管13前端的外螺纹接合,使得工具刀构件15通过螺纹接合被装配到支撑管13的前端。通过将工具刀构件15装配到支撑管13,工具流路19与支撑管13的管流路18连通。
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缝21以从工具刀构件15、即开孔工具30的前端15A向基端15B延伸的方式沿工具刀构件15的外部主体15C的周向形成于外部主体15C的外周部,刀(刀刃)23形成在突起部22的前端,突起部22形成于开孔工具30的外部主体15C且位于同样形成于外部主体15C的缝21之间。
如图2A和图6A所示,刀23以向开孔工具30的工具刀构件15的内侧倾斜的方式形成。于是,当开孔工具30沿管13的轴线O的方向(轴向O)操作以在铸模1中形成排气孔9时,刀23起到将铸模1的砂3瓦解到开孔工具30的内侧(即,工具刀构件15的轴线O侧)的作用。
如图2B和图3C所示,每一个缝21均由形成在工具刀构件15的外部主体15C的外周部的、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突起部22的相对侧面24限定。从支撑管13的管流路18被引导到开孔工具30的工具流路19中的空气如图6A的箭头所示地流入缝21中,在空气从开孔工具30的工具刀构件15的前端15A经过缝21而向基端15B流动期间,空气将被刀23瓦解的铸模1的砂3带入缝21,然后将砂3排出到铸模1的外部。
如图3A和图3B所示,突起部22以相对于开孔工具30的轴向O以预定的扭转角θ倾斜的方式形成在开孔工具30的外部主体15C的外周面。在图3A所示的规格A的开孔工具30中,扭转角θ被设定为5.5°。在图3B所示的规格B的开孔工具30中,扭转角θ被设定为13.4°。当开孔工具30沿轴向O移动以在铸模1中形成排气孔9时,倾斜的突起部22的侧面24起到将存在于缝21内的砂3逐渐瓦解的刀(刀刃)的作用。此外,在图3C所示的规格C的开孔工具30中,突起部22以平行于开孔工具30的轴向O(θ=0°)的方式形成。
在突起部22以相对于轴向O倾斜的方式形成的情况下,每一个缝21均限定在开孔工具30的工具刀构件15的外周的两个相邻的突起部22之间,并且类似地,每一个缝21均以与突起部22的扭转角相同的扭转角θ相对于开孔工具30的轴向O倾斜。
在突起部22以平行于轴向O的方式形成的情况下,类似地,每一个缝21均被限定为平行于开孔工具30的轴向O。
在缝21相对于开孔工具30的轴向O以扭转角θ倾斜的情况下,从开孔工具30的工具流路19流入缝21的空气从开孔工具30的工具刀构件15的前端15A经过缝21向基端15B旋转(swirl)。
如图2B和图3C所示,突起部22的每一个侧面24均以如下方式形成:侧面24从突起部22的前端面22A的侧缘α向突起部22的基部22B倾斜,使得基部22B的宽度小于前端面22A的宽度。即使在侧面24起到刀的作用的情况下(图3A的规格A,图3B的规格B)或者在侧面24不起到刀的作用的情况下(图3C的规格C),该结构也防止存在于缝21的外侧(开孔工具30的横截面的径向外侧)的砂3的一部分瓦解。
然后,图5的图表表示规格A、规格B和规格C的各个开孔工具30的工具刀构件15的形状。在图5中,“外径”表示开孔工具30的工具刀构件15中的相对的突起部22的前端面22A之间的距离,“轴长”表示工具刀构件15在轴向O上的长度。“扭转角”表示突起部22和缝21相对于开孔工具30的工具刀构件15的轴向的扭转角θ,“切口数”表示缝21的数目。“切口宽度”表示缝21的宽度W(图2B,图3C),“空气吹过面积”表示工具刀构件15的工具流路19的流路面积。“排砂面积”表示缝21的面积的总和。开孔工具30的工具刀构件15由例如工具钢SKD61制成。
接着,将说明铸模开孔装置10的操作。
图1中所示的铸模开孔装置10包括铸模开孔工具30,所述铸模开孔工具30设置有装配到支撑管13的前端的工具刀构件15,铸模框架2以将铸模1(上铸模1A)在腔4面向上的状态下放置于造模板11的方式与造模板11接触。
接着,汽缸组件12被操作成向下移动安装板17,包括支撑管13的开孔工具30在其轴向上向下移动,开孔工具30的工具刀构件15刺入到铸模1的砂3中。当开孔工具30的支撑管13向下移动时,操作空气压缩机14,如图6A所示,空气经由各支撑管13的管流路18被供给到各工具刀构件15的工具流路19。
根据上述的铸模开孔装置10的结构,各个工具刀构件15的刀(刀刃)23刺入铸模1的砂3中并且将铸模1的砂3瓦解到工具刀构件15的内侧,通过从工具流路19流入缝21中的空气的作用,被刀23瓦解的砂通过缝21排出到铸模1的外部。
关于规格A(图3A)和规格B(图3B)的铸模开孔工具30,当开孔工具30向下移动时,突起部22的侧面24起到刀的作用由此逐渐瓦解缝21中的砂3。该逐渐瓦解的砂通过空气的作用与被刀23瓦解的砂3一起通过缝21排出到铸模1的外部。这样,排气孔9被形成在铸模1中。
然后,在下文中,参照图7到图12对规格A、规格B和规格C的各开孔工具30(工具刀构件15)的特征(开孔时间、形成的孔直径)进行相互比较。
执行32个用于比较开孔时间的实验例和32个用于比较孔直径的实验例,在各实验例中使用图5所示规格的开孔工具30(包括工具刀构件15)。此时,从空气压缩机14供给到开孔工具30的空气的压强是0.3MPa,汽缸组件12的用于在轴向O(轴线O)上移动开孔工具30的力是27.4kN,铸模1的厚度是280mm。
如图7所示,在规格A的开孔工具30中,用于比较开孔时间的32个实验例中的平均开孔时间为4.2秒,该值小于其它规格的开孔工具30的平均开孔时间。另外,在规格A的开孔工具30中,开孔时间的标准偏差为0.9,该值小于其它规格的开孔工具30的标准偏差。由标准偏差表示的开孔时间的变化将参照图9A到图9C示出的图表确定。
也就是说,在图9A到图9C中,对于每一个规格基于如下分类来绘出图7中示出的开孔时间的数据:在等于或者小于3.0秒的范围内的实验例的数目(例如,在规格A的情况下为2个);在大于3.0秒并且等于或者小于3.5秒的范围内的实验例的数目(例如,在规格A的情况下为9个);在大于3.5秒并且等于或者小于4.0秒的范围内的实验例的数目(例如,在规格A的情况下为3个);在大于4.0秒并且等于或者小于4.5秒的范围内的实验例的数目(例如,在规格A的情况下为7个);以及在类似地对于每0.5秒设定的范围内的实验例的数目。
如上所述,图9A到图9C揭示出:开孔时间的变化最小的规格A的开孔工具30是最优异的。
如图8所示,在规格A的开孔工具30的工具刀构件15中,用于比较孔直径的32个实验例中的平均孔直径为大约10.5mm,该值小于规格B和规格C的开孔工具30的平均孔直径。另外,规格A的孔直径的标准偏差大约为大约0.12,该值小于其它规格的标准偏差。由标准偏差表示的孔直径的变化将参照图10A到图10C示出的图表确定。
也就是说,在图10A到图10C中,对于每一个规格基于如下分类来绘出图8所示的孔直径的数据:在大于10mm并且等于或者小于10.2mm的范围内的实验例的数目(例如,在规格A的情况下为1个);在大于10.2mm并且等于或者小于10.4mm的范围内的实验例的数目(例如,在规格A的情况下为6个);在大于10.4mm并且等于或者小于10.6mm的范围内的实验例的数目(例如,在规格A的情况下为23个);以及在类似地对于每0.2mm设定的范围内的实验例的数目。
图10A到图10C揭示出:所形成的孔直径的变化最小的规格A的开孔工具30的工具刀构件15是最优异的。
图11是针对开孔工具30的各规格总结图7示出的开孔时间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以及图8示出的孔直径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表。
图12是示出针对各规格标绘的图11的开孔时间和孔直径的图表,其中横轴表示开孔时间,纵轴表示孔直径。图12也揭示出:在开孔时间和孔直径方面,规格A的开孔工具30的工具刀构件15具有最佳的形状。
具有上述结构或者构造的本实施方式提供下述的有利功能和效果(1)至(4)。
(1)如图6A所示,铸模开孔装置10的铸模开孔工具30的工具刀构件15的刀23将铸模1的砂3瓦解到开孔工具30的工具刀构件15的内侧,被瓦解的砂3通过从工具刀构件15的工具流路19流到缝21中的空气而被排出到铸模1的外部。因此,当排气孔9形成在铸模1中时,不会有过多的压缩力作用于铸模1的砂3,因此减小在对铸模1进行开孔操作时可能施加到铸模1的负载,从而防止铸模的破损,特别是防止铸模1在穿透界面25处的破损。
此外,由于在铸模1中制孔时不会有过大的压缩力作用到铸模1,所以,能够在对开孔工具30施加小的负载的情况下在铸模1中形成排气孔9,并且能够防止铸模开孔工具30的工具刀构件15和支撑管13的破损。结果,均具有小直径的多个排气孔9能形成在铸模1中。
关于铸模1的破损,例如,在作为传统例的如图6B所示的由开孔钉101形成的孔直径的情况下,在开孔钉101的穿透界面104处的孔附近形成直径为大约100mm且深度为大约30mm的瓦解砂部(破损砂105)。然而,相比之下,在特别是使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规格A的开孔工具30的情况下,在铸模1的穿透边界25处的孔附近仅形成直径为大约30mm且深度为大约10mm的瓦解砂部。
(2)如图3A到图3B所示,开孔工具30设置有以相对于开孔工具30的轴向(轴线O)以预定的扭转角θ(θ=5.5°,θ=13.4°)倾斜的方式形成的突起部22和缝21。因此,当开孔工具30、即工具刀构件15在轴向上移动时,突起部22的侧面24能够逐渐地瓦解铸模1的存在于缝21中的砂3,空气以旋流通过缝21,因此提高了砂3的排出性能。结果表明,特别是使用规格A和规格B的开孔工具30能够以高的精度在铸模1中制孔。
特别地,在形成于开孔工具30的工具刀构件15的外部主体15C的突起部22和缝21的扭转角θ为5.5°的情况下,流过缝21的空气的排砂性能进一步提高,从而能够以更高的精度在铸模1中制孔(开孔)。
(3)如图2B和图3C所示,开孔工具30的突起部22的各侧面24以从突起部22的前端面22A的侧缘α向突起部22的基部22B倾斜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防止砂3的存在于缝21的外侧的部分瓦解,从而能防止形成的孔(排气孔9)的直径变大,另外,从这个角度来看,能够提高铸模1的开孔精度。
(4)由汽缸组件12(图1)使开孔工具30在轴向上移动而不转动,因此,不需要使开孔工具30转动的机构,从而能够使铸模开孔装置10的整个设备紧凑。
最后要注意的是,虽然借助于优选实施方式在上文中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不偏离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许多其它的改变和变型。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仅提到空气作为在开孔工具的缝中流动的流体,也可以适用诸如水或者非空气的气体等许多其它的流体。

Claims (8)

1.一种在铸模中开孔的方法,其包括:
准备包括铸模开孔工具的铸模开孔装置,所述铸模开孔工具具有:流路,其形成在所述铸模开孔工具内并且允许流体从所述流路中流过;多个缝和多个突起部,所述多个缝和所述多个突起部沿所述铸模开孔工具的工具刀构件的外部主体的周向形成于所述外部主体的外周部,使得每个所述缝和每个所述突起部从所述工具刀构件的前端延伸到所述工具刀构件的基端;和多个刀,其向内侧倾斜并且分别形成在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缝之间的所述突起部的前端;
将所述工具刀构件装配到设置于所述铸模开孔装置的安装板的支撑管的前端,以支撑所述工具刀构件;
当所述铸模开孔工具在所述铸模开孔工具的轴向上移动而刺入铸模的砂中时,将流体从所述支撑管引导到所述铸模开孔工具的所述工具刀构件的所述流路中;以及
当在所述铸模中开孔时,所述铸模开孔工具的所述刀起到将所述铸模的砂瓦解到所述铸模开孔工具的所述工具刀构件的内侧的作用,并且通过从所述流路流入所述缝内的流体的作用将被所述刀瓦解的砂通过所述缝排出到所述铸模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铸模中开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模的孔是排气孔。
3.一种铸模开孔工具,其包括:
安装板,其连接到铸模开孔装置的主体;
多个支撑管,其被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且向下延伸;和
多个工具刀构件,其被分别安装到所述支撑管的前端部,
每一个所述工具刀构件均包括:
主体;
流路,其形成在所述工具刀构件的主体内以使流体从所述工具刀构件的主体的外部流入所述工具刀构件的主体的内部;
多个缝,所述多个缝沿所述工具刀构件的主体的周向形成在所述工具刀构件的主体的外周部,使得每个所述缝从所述工具刀构件的前端延伸到所述工具刀构件的基端;
多个突起部,其形成在相邻的所述缝之间;和
多个刀,其向所述工具刀构件的内侧倾斜并且分别形成在所述突起部的前端,
其中,所述铸模开孔工具在所述铸模开孔工具的轴向上朝铸模向下移动,所述刀起到将所述铸模的砂瓦解到所述铸模开孔工具的所述工具刀构件的内侧的作用,所述缝允许通过从所述支撑管流来然后从所述流路流入所述缝的流体的作用将被所述刀瓦解的砂排出到所述铸模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模开孔工具,其特征在于,以使得每一个所述突起部相对于所述铸模开孔工具的轴向以预定的角度倾斜的方式形成所述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具有限定所述缝的侧面,所述侧面起到将所述铸模的砂瓦解到所述缝内的刀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模开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具有限定所述缝的侧面,以使得每一个所述侧面从所述突起部的前端面的侧缘向所述突起部的基部倾斜的方式形成所述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模开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为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模开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铸模的孔为排气孔。
8.一种铸模开孔装置,其包括:
造模板,其上放置铸模;
升降单元,其布置在所述造模板的上方且能竖直移动;和
铸模开孔工具,其被设置于能竖直移动的所述升降单元;和
流体供给源,其将流体供给到所述铸模开孔工具,所述铸模开孔工具是根据权利要求3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铸模开孔工具。
CN201110391894.8A 2010-11-29 2011-11-29 铸模开孔方法、铸模开孔工具以及铸模开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761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5670 2010-11-29
JP2010265670A JP5522007B2 (ja) 2010-11-29 2010-11-29 鋳型の穴あけ方法及び穴あけ工具並びに鋳型の穴あ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6173A true CN102476173A (zh) 2012-05-30
CN102476173B CN102476173B (zh) 2014-09-03

Family

ID=46049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9189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76173B (zh) 2010-11-29 2011-11-29 铸模开孔方法、铸模开孔工具以及铸模开孔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60133B2 (zh)
JP (1) JP5522007B2 (zh)
CN (1) CN102476173B (zh)
DE (1) DE1020110868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4481B (zh) * 2015-12-05 2019-07-09 重庆强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铸造砂胎预设气孔方法
CN105458171B (zh) * 2015-12-05 2019-03-15 重庆强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铸造砂型预设气孔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38232A (zh) * 1971-09-20 1973-06-05
JPS5671345U (zh) * 1979-10-30 1981-06-12
CN2130119Y (zh) * 1992-08-01 1993-04-21 王大军 空心钻头
CN2160487Y (zh) * 1993-07-31 1994-04-06 李林 高速可转位钻具
CN1393633A (zh) * 2001-06-25 2003-01-29 唐高举 石油、天然气钻井自动排泥装置
CN101444828A (zh) * 2008-12-30 2009-06-03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大中型砂型的数字化加工方法及其设备
CN101528394A (zh) * 2006-11-30 2009-09-09 Osg株式会社 钻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26876C2 (de) * 1977-06-15 1983-11-24 BMD Badische Maschinenfabrik Durlach GmbH, 7500 Karlsruhe Verfahren zum Anbringen von Luftpfeifen oder Steigern an Gießereiformen aus Formsand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JPH1110284A (ja) 1997-06-23 1999-01-19 Asahi Tec Corp 鋳型のガス抜き孔成形装置
DE102005023561A1 (de) * 2005-05-18 2006-11-23 Abb Patent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zeugen von Ausnehmungen im Formsand eines Formkasten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38232A (zh) * 1971-09-20 1973-06-05
JPS5671345U (zh) * 1979-10-30 1981-06-12
CN2130119Y (zh) * 1992-08-01 1993-04-21 王大军 空心钻头
CN2160487Y (zh) * 1993-07-31 1994-04-06 李林 高速可转位钻具
CN1393633A (zh) * 2001-06-25 2003-01-29 唐高举 石油、天然气钻井自动排泥装置
CN101528394A (zh) * 2006-11-30 2009-09-09 Osg株式会社 钻头
CN101444828A (zh) * 2008-12-30 2009-06-03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大中型砂型的数字化加工方法及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32386A1 (en) 2012-05-31
JP2012115849A (ja) 2012-06-21
US8360133B2 (en) 2013-01-29
CN102476173B (zh) 2014-09-03
JP5522007B2 (ja) 2014-06-18
DE102011086872A1 (de) 201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41944B1 (en) Bit for drilling a hole
CN101952540B (zh) 钻头
EP2518255B1 (en) Air hammer for a boring machine
US20100025114A1 (en) PCD Percussion Drill Bit
KR101891545B1 (ko) 파이프 천공 장치
CN107075920A (zh) 具有成形切割面的多倒角切割元件、包括此类切割元件的钻地工具,和相关方法
CN104439412B (zh) 一种加工小斜孔的钻模
CN102189283A (zh) 深孔加工装置
JP2004160651A (ja) ガンドリル
CN102476173B (zh) 铸模开孔方法、铸模开孔工具以及铸模开孔装置
US20190105717A1 (en) Chip-removing tool for deburring bores
WO2009118947A1 (ja) ガンドリル
EP1802426B1 (en) Percussion device
JP5768515B2 (ja) 圧粉成形体の加工用工具および加工方法
CN104511519A (zh) 摆动式管件内冲孔模
JP2007090565A (ja) ドリル用コアビット
CN102248198B (zh) 印刷电路板穿孔机
JP5036487B2 (ja) 切削工具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切削方法
JP4953760B2 (ja) 孔壁目荒らし装置及び孔壁目荒らし方法
KR100948756B1 (ko) 암반천공장치의 암반절삭공구
JP4721616B2 (ja) 凸面を有する被加工材に深穴穿孔を生成するための装置
JP4468012B2 (ja) 回転孔あけ具
EP3690180A1 (en) Percussion drill bit with wear inserts
RU2465433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творота и разрушения башмака расширяемых колонн
US6860340B2 (en) Rock drill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