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4800A - 低重用前导码 - Google Patents

低重用前导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4800A
CN102474800A CN2010800315675A CN201080031567A CN102474800A CN 102474800 A CN102474800 A CN 102474800A CN 2010800315675 A CN2010800315675 A CN 2010800315675A CN 201080031567 A CN201080031567 A CN 201080031567A CN 102474800 A CN102474800 A CN 102474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pogravity
lead code
base station
reference signal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15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4800B (zh
Inventor
K·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74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4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4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48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有助于在高干扰情形中进行小区搜索和检测的系统及方法。异构网络可包括多个未规划的毫微微小区部署,其可能妨碍宏小区UE捕获宏小区。该网络内的基站可发送包括系统信息的低重用前导码,其中,该低重用前导码是在下行链路业务信道(诸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以隧道方式传输的。UE可检测该低重用前导码,并且可评估该前导码以获得该系统信息。

Description

低重用前导码
依据35U.S.C.§119要求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要求享受于2009年7月15日提交的、题为“LOW REUSEPREAMBLE”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225,795以及于2009年7月16日提交的、题为“LOW REUSE PREAMBLE”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226,001的优先权。上文所提及的美国临时申请已转让给其受让人,从而将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以下描述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具体地说,涉及通过低重用前导码来有助于在高干扰场景中对小区进行检测。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诸如,语音以及数据)。典型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等)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种多址系统的示例可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等等。另外,这些系统可以遵循诸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GPP2、高速分组接入(HS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3GPP长期演进(LTE)、高级LTE(LTE-A)等的规范。
通常,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同时支持多个移动设备的通信。每个移动设备可经由前向链路以及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移动设备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移动设备到基站的通信链路。
随着对高速率以及多媒体数据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人们的努力方向是实现具有增强性能的有效和稳健通信系统。举例而言,近年来,用户已开始用移动通信替代固定线路通信,并且越来越多地要求高语音质量、可靠服务及低价格。
除了当前存在的移动电话网络之外,还出现了新类别的小基站,其可安装于用户的家中,并且其可使用现有宽带互联网连接来向移动单元提供室内无线覆盖。这种个人小型基站通常被称为接入点基站,或者被称为家庭节点B(HNB)或毫微微小区。通常,这种小型基站经由数字用户线(DSL)路由器、电缆调制解调器等等而连接至互联网以及移动运营商的网络。
无线通信系统可被配置为包括一系列无线接入点,这些无线接入点可提供对系统内的各个位置的覆盖。这种网络结构通常被称为蜂窝网络结构,并且接入点和/或接入点在网络中各自服务的位置通常被称为小区。网络可包括毫微微小区以及覆盖较大区域的宏小区。由于信号的强度通常随其通信距离增加而减小,因此与位于距网络用户较远处的小区相比,网络用户可以在各种环境下与物理上位于接近该用户处的小区交换强很多的信号。因此,紧密接近毫微微小区的宏小区用户设备(UE)可能由于来自毫微微小区的强干扰而未能检测、捕获宏小区基站以及未能向宏小区基站注册。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及其对应公开内容,结合有助于高干扰情形中的小区搜索和检测来描述各个方面。异构网络可包括多个未规划的毫微微小区部署,其可能妨碍宏小区UE捕获宏小区。网络内的基站可以发送包括系统信息的低重用前导码,其中,该低重用前导码是在下行链路业务信道(诸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以隧道方式传输的。UE可以检测低重用前导码并且可以评估该前导码以获得系统信息。
根据第一方面,本文中描述一种方法,其可包括:检测由基站发送的低重用前导码。另外,该方法可包括:评估该低重用前导码以识别与该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
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可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保存与以下操作有关的指令:识别由基站发送的低重用前导码,以及评估该低重用前导码以识别与该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该无线通信装置还可包括耦合至该存储器的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所保存的指令。
再一个方面涉及一种使得能够在高干扰环境中检测基站的装置。该装置可包括用于检测由该基站发送的低重用前导码的单元。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分析该低重用前导码以获得与该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的单元。
又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可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检测由基站发送的低重用前导码的代码。另外,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用于使该至少一个计算机评估该低重用前导码以识别与该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的代码。
根据另一个方面,描述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可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识别由基站发送的低重用前导码,其中该低重用前导码是在子帧的业务信道部分中发送的。该处理器还可被配置为评估该低重用前导码以识别与该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
根据其它方面,描述了一种方法,其可包括生成低重用前导码,该低重用前导码包括与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该低重用前导码并入子帧的业务信道部分中。另外,该方法可包括将该低重用前导码发送给至少一个移动设备。
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保存与以下操作有关的指令:生成低重用前导码,该低重用前导码包括与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其中该低重用前导码包括同步信号、广播信道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项;以及将该低重用前导码并入子帧的业务信道部分中。该存储器还保存与将该低重用前导码发送给至少一个移动设备有关的指令。该无线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耦合至该存储器的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保存于该存储器中的指令。
再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装置,其可包括用于生成低重用前导码的单元,该低重用前导码包括与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其中,该低重用前导码包括同步信号、广播信道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项。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将该低重用前导码并入子帧的业务信道部分中的单元。另外,该装置可包括用于将该低重用前导码发送给至少一个移动设备的单元。
又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可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生成低重用前导码的代码,该低重用前导码包括与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其中,该低重用前导码包括同步信号、广播信道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项。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以包括用于使该至少一个计算机识别子帧中的控制信令符号以及公共参考信号符号的代码。另外,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用于使该至少一个计算机相对于控制信令符号以及公共参考信号符号以非重叠方式将该低重用前导码并入该子帧的业务信道中的代码。另外,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用于使该至少一个计算机将该低重用前导码发送给至少一个移动设备的代码。
根据另一个方面,描述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生成低重用前导码,该低重用前导码包括与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其中,该低重用前导码包括同步信号、广播信道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项;识别子帧中的控制信令符号以及公共参考信号符号;相对于控制信令符号以及公共参考信号符号以非重叠方式将该低重用前导码并入该子帧的业务信道中;以及将该低重用前导码发送给至少一个移动设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各个方面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其有助于在高干扰情形中经由低重用前导码来检测基站。
图2示出了根据各个方面的用于低重用前导码的示例资源图。
图3示出了根据各个方面的用于低重用前导码的示例资源图。
图4示出了根据各个方面的有助于生成和发送低重用前导码的示例系统。
图5示出了根据各个方面的有助于生成低重用前导码的子信道的示例系统。
图6示出了根据各个方面的有助于经由低重用前导码检测基站的示例系统。
图7示出了用于在高干扰环境中检测基站的示例方法。
图8示出了根据各个方面的用于使用低重用前导码以有助于在高干扰环境中进行小区搜索的示例方法。
图9示出了根据各个方面的有助于在高干扰环境中检测基站的示例装置。
图10示出了根据各个方面的有助于在高干扰环境中进行小区搜索的示例装置。
图11至图12是可用以实现本文所描述功能的各个方面的各个无线通信设备的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文中所陈述的各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14是示出了本文中所描述的各个方面可在其中运行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各个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用于指代相同的元素。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列出许多特定细节以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很明显的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示例中,以框图的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有助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本申请中使用的“组件”、“模块”、“系统”等术语旨在指代与计算机相关的实体,例如:硬件、固件、软硬件组合、软件或者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并不限于: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程序、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举例来说,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和此计算设备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位于执行中的进程和/或线程内,并且组件也可以位于一台计算机上和/或分布于两台或更多台计算机之间。另外,可以从其上存储有多种数据结构的多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执行这些组件。这些组件可以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一个组件的数据,该组件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的另一个组件进行交互,并且/或者以信号的方式通过诸如互联网的网络与其它系统进行交互)的信号,以本地或远程进程的方式进行通信。
此外,本申请描述了与无线终端和/或基站相关的各个方面。无线终端可以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接性的设备。无线终端可以连接到诸如膝上型计算机或台式机之类的计算设备,或者无线终端可以是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DA)之类的自主式设备。无线终端还可以称为系统、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程站、接入点、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UE)。无线终端可以是用户站、无线设备、蜂窝电话、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基站(例如,接入点、节点B、演进节点B(eNB))可以指接入网中的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在空中接口上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以通过将所接收的空中接口帧转换成互联网协议(IP)分组,来充当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剩余部分(其可以包括IP网络)之间的路由器。基站还可以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的管理。
此外,本申请所描述的各种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者上述的任意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这些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者代码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或者发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中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举例而非限制地来说,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将任何连接恰当地称作计算机可读介质。举例而言,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的,那么所述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述介质的定义中。本申请所使用的磁盘(disk)和光盘(disc)包括压缩光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BD),其中磁盘通常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则利用激光以光的方式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之内。
本申请描述的各种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及其它此类系统。在本申请中,术语“系统”和“网络”通常可互换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高速分组接入(HS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等等之类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它变型。另外,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演进型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
Figure BDA0000130635950000071
等之类的无线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版本,例如版本8,其中E-UTRA在下行链路上使用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上使用SC-FDMA。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HSPA、HSDPA、HSUPA、UTRA、E-UTRA、UMTS、LTE、LTE-A、SAE、EPC和GSM。另外,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另外,这种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对等(例如移动台对移动台)的自组织(ad hoc)网络系统,此类网络系统通常使用非成对未授权频谱、802.xx无线LAN、蓝牙和任何其它短距离或长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为了清楚起见,在以下描述中采用与WCDMA、HSPA、HSDPA和HSUPA相关联的术语。然而,应当认识到,本申请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并非旨在限于WCDMA、HSPA、HSDPA和HSUPA(除非明确地作出如此限制)。
此外,术语“或者”旨在表示包括性的“或者”而不是排他性的“或者”。也就是说,除非另外指定,或者从上下文能清楚得知,否则短语“X使用A或者B”旨在表示任何自然的包括性排列。也就是说,以下任何一个例子都满足短语“X使用A或者B”:X使用A;X使用B;或者X使用A和B二者。另外,除非另外指定或从上下文能清楚得知是单数形式,否则本申请和附加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冠词“一”和“一个”应当通常被解释为表示“一个或多个”。
将围绕可包括若干设备、组件、模块等的系统来给出各个方面。应当理解和认识到,各种系统可以包括另外的设备、组件、模块等等,并且/或者可能并不包括结合附图所论述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等。也可以使用这些方案的组合。
现在参照附图,图1示出了根据各个方面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100,其有助于在高干扰情形下经由低重用前导码来检测基站。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第一基站或e节点B(eNB)120、第二基站或eNB 130和用户设备(UE)110。eNB 120与UE 110可经由无线链路彼此通信。举例而言,eNB 120可在下行链路信道上向UE 120发送信息,UE 110可在上行链路信道上向eNB 120发送信息。类似地,UE 110还可以经由相应的上行链路信道和/或下行链路信道与eNB 130通信。尽管为有助于解释而在图1中仅示出了两个eNB(例如,eNB 120和130)和一个UE 110,但应了解,系统100可包括任何数目的UE和/或eNB。另外,eNB 120和130可被称为基站、接入点、e节点B、演进节点B、节点B等。UE 110可被称为移动设备、移动终端、移动站、站、无线终端,等等。另外,应了解,系统100可在3GPP LTE或LTE-A无线网络、WCDMA无线网络、OFDMA无线网络、CDMA网络、3GPP2CDMA2000网络、EV-DO网络、WiMAX网络、HSPA网络等中操作。尽管下文所描述的方面是针对LTE网络和/或LTE无线接入技术来解释的,但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在上述网络中使用以及在其它无线网络和/或无线接入技术中使用。
在一个方面,eNB 120和130可提供对各个地理区域的无线通信覆盖。所覆盖的地理区域可表示为eNB 120或eNB 130的小区。根据一个示例,eNB 120可与覆盖相对较大地理区域的宏小区相关联。eNB 120可允许对UE的非受限接入。在一个示例中,UE 110可以是被配置为经由eNB 120接入通信网路的宏小区UE,该eNB 120与宏小区相关联。通常,UE 110可执行小区搜索以检测eNB 120。在小区搜索期间,UE 110可捕获与小区(诸如,由eNB 120服务的小区)的频率和符号同步,捕获小区的帧定时以及查明与小区相关联的物理层小区标识。在一个方面,LTE支持504个不同的物理层小区标识,其中,小区标识的此集合被进一步划分成168个各自包括三个小区标识的小区标识组。
为了有助于小区搜索,eNB 120可发送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在一个方面,PSS可以是长度为63的Zadoff-Chu序列,该序列在边缘处延长五个零且被映射至下行链路的中心73个子载波。PSS可采取三个不同值中的一个,其中每一个值指定小区标识组内的小区标识。在检测PSS之后,UE 110可确定小区的时隙定时(例如,5ms定时),以及小区标识组内与eNB 120相关联的小区标识。在PSS检测之后,UE 110可检测由eNB 120发送的SSS。在一个方面,SSS可以是两个交织在一起的长度为31的M序列。SSS可采取168个不同值中的一个,其中每一个值指定一个小区标识组。在检测SSS之后,UE 110可确定无线帧定时、与eNB 120相关联的物理层小区标识、循环前缀长度,以及使用频分双工(FDD)还是使用时分双工(TDD)。在SSS检测之后,UE 110可前进至解码在物理广播信道(PBCH)上广播的系统信息。具体而言,PBCH上的系统信息可包括主信息块,该主信息块输送带宽信息、PHICH配置信息和/或系统帧号。随后,UE110可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在一个示例中,eNB 130可与毫微微小区相关联,该毫微微小区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例如,家、办公室、建筑物等)且提供受限接入。举例而言,eNB 130允许由封闭用户组(CSG)中所包括的UE进行接入。根据该示例,可从CSG排除UE 110。尽管接近eNB 130(例如,在所支持的覆盖区域内),但UE 110可能经历来自eNB 130的传输(例如,广播、同步信号、导频信号等)的干扰。此干扰可达到高到足以阻止UE 110检测和捕获eNB120(如上文所描述)的水平。当eNB 130和eNB 120包括在同一运营商网络(其亦为同步网络)内时,由于毫微微小区(诸如,eNB 130)的部署而导致的高干扰情形可能引起更频繁的覆盖中断。
在异构网络(例如,包括具有不同功率级别的基站(宏小区、毫微微小区、微微小区等)的网络)中,运营商通常不规划毫微微小区或家庭节点B(HNB)的部署。因此,高干扰区域可随机地产生于较大的宏小区内。为降低毫微微小区部署对宏小区UE的影响,eNB 120可周期性地发送低重用前导码140。低重用前导码140可包括标识信息和/或系统信息,该信息有助于UE110对eNB 120的检测。另外,低重用前导码140可包括导频或参考信号以有助于对前导码的相干解调制和解码。在一个方面,低重用前导码140可被发送成使得在相继发送之间存在相对大的时段。举例而言,eNB 120可以每100毫秒发送低重用前导码140。然而,应了解,可以利用其它发送时段长度,并且发送时段可以由运营商配置和/或由系统100基于干扰测量、系统负载等动态地调谐。
作为检测由eNB 120进行的PSS/SSS发送的替代,UE 110可检测以及解码低重用前导码140。举例而言,eNB 120的PSS/SSS发送可能受到来自eNB 130的高干扰的阻碍。然而,eNB 120利用不同资源来发送低重用前导码140,并且相应地,UE 110可以检测该前导码而不管高干扰环境。
转至图2,示出了描绘示例低重用前导码的资源图200。资源图200描绘了低重用前导码结构202和低重用前导码结构204,其中,该低重用前导码结构202可用于每时隙包括7个符号(每子帧包括14个符号)的正常循环前缀,该低重用前导码结构204可用于每时隙包括6个符号(每子帧包括12个符号)的扩展循环前缀。根据一个示例,结构202和204在频率维度中可跨越6个资源块(RB),并且在时间维度中可跨越一个子帧(两个时隙)。应了解,所要求的主题并不限于图2中所示出的示例结构202和204,因为可以预期的是,替代性结构(在频率维度和/或时间维度中具有变化的尺寸)将落入本文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
如图2所示,低重用前导码可包括多个子信道,例如,但不限于:同步信号(例如,低重用同步信号(LR-SS))、广播信道(例如,低重用广播信道(LR-BCH))和/或参考信号(例如,低重用参考信号(LR-RS))。在一个方面,子信道置被置于子帧内,使得避开公共参考信号(CRS)和控制区。在一个方面,子帧的控制区对于大系统带宽在第一时隙中可跨越1、2或3个符号,并且对于小系统带宽在第一时隙中可跨越多达5个符号。通常,控制区符号是子帧的开头符号。
公共参考信号(亦称为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有助于由UE生成信道估计。公共参考信号符号的设置可以取决于针对基站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举例而言,每个天线端口可具有占用资源块的唯一资源元素的相应公共参考信号。在一个示例中,对于四个天线端口而言,公共参考信号符号可占用OFDM符号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如结构202和204中所示。为了避开CRS和控制信令,低重用前导码可占用子帧的符号5、6、9、10、12和13(对于正常循环前缀而言),并且可占用符号4、5、8、10和11(对于扩展循环前缀而言)。具体而言,LR-SS可占用符号5(正常循环前缀)或符号4(扩展循环前缀),LR-BCH可利用符号6、9、10、12和13(正常循环前缀)或符号5、8、10和11(扩展循环前缀),并且LR-RS可被并入符号9和12中(对于正常循环前缀而言)或者符号8和10中(对于扩展循环前缀而言)。
在一个方面,如上文所描述的,LR-SS使得能够通过同步信号检测来快速检测低重用前导码。另外,LR-SS有助于对LR-BCH或LR-RS进行加扰和/或随机化以减少低重用前导码检测错误。举例而言,LR-SS可有助于LR-RS位置移位和加扰。在另一示例中,LR-SS可有助于LR-BCH加扰和循环冗余校验(CRC)遮蔽。为进一步有助于小区搜索,LR-SS可输送标识信息的至少一部分。举例而言,LR-SS可包括部分小区标识(例如,小区标识组或组内的标识),或者LR-SS可包括完整小区标识。
根据一个方面,LR-SS可利用LTE版本8的PSS/SSS设计方案。举例而言,LR-SS可包括长度为63的Zadoff-Chu序列和/或两个串接在一起的长度为31的M序列。在另一个方面,LR-SS可使用提供良好的互相关特性的优化序列。
LR-RS可使用LTE版本8公共参考信号(RS)设计方案。举例而言,可利用两个交错体(interlace)(例如,LR-RS0和LR-RS1)来支持2个发射天线。位置移位和/或加扰可基于LR-SS序列。在另一示例中,加扰可基于交错体和/或RS位置索引。在另一个方面,LR-RS可以使用LTE版本8专用的或者特定于UE的参考信号设计方案。在再一个方面,LR-RS可利用通用RS序列和布置。举例而言,可利用预定的序列和/或资源元素位置来生成LR-RS。该预定序列可以是具有良好互相关特性的序列,以便有助于经由LR-RS的快速前导码检测。
类似于LR-RS和LR-SS,LR-BCH可利用来自LTE版本8的PBCH设计方案。在一个方面,LR-BCH可支持空间频率块编码(SFBC)分集。UE可执行SFBC传输或非SFBC传输的盲解码以确定是否使用分集。另外,应用于LR-BCH的CRC遮蔽可包括分集信息。在另一个方面,LR-BCH可利用QPSK调制和咬尾卷积编码。
在另一示例中,低重用前导码可以符合LTE版本8时隙边界,使得低重用前导码的前两个符号在第一时隙中并且剩余符号在第二时隙中。可利用子帧内跳频,使得每个时隙在不同的频率位置中跳变。
现在参照图3,示出了描绘示例低重用前导码的资源图300。资源图300描绘了低重用前导码结构302和低重用前导码结构304,其中,该低重用前导码结构302可用于每时隙包括7个符号(每子帧包括14个符号)的正常循环前缀,该低重用前导码结构304可用于每时隙包括6个符号(每子帧包括12个符号)的扩展循环前缀。根据一个示例,结构302和304在频率维度中可跨越6个资源块(RB),并且在时间维度中可跨越一个子帧(两个时隙)。应了解,所要求的主题并不限于图3中所示的示例结构302和304,因为可以预期的是,替代性结构(在频率维度和/或时间维度中具有变化的尺寸)将落入本文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
在一个方面,结构302和304描绘了不包括同步信号(例如,LR-SS)的各个低重用前导码。为了避开CRS和控制信令,低重用前导码可占用子帧的符号5、6、9、10、12和13(对于正常循环前缀而言),并且可占用符号4、5、8、10和11(对于扩展循环前缀而言)。具体而言,LR-BCH可利用符号5、6、9、10、12和13(正常循环前缀)或符号4、5、8、10和11(扩展型循环前缀),并且LR-RS可以被并入符号5、9和12中(对于正常循环前缀而言)或者符号4、8和10中(对于扩展循环前缀而言)。
转至图4,示出了根据各个方面的系统400,该系统400有助于生成和发送低重用前导码。系统400可包括如关于先前诸图所描述的UE 110。UE110可位于与至少两个基站(诸如,基站410和基站420)相关联的各个覆盖区域内。基站410和420可分别与多个功率级别中的一个相关联。举例而言,基站410和420可以分别是以下各项中的一项:与宏小区相关联的宏基站、与毫微微小区相关联的毫微微基站、或者与微微小区相关联的微微基站。
UE 110可被配置为经由下行链路信道和上行链路信道与基站410和/或基站420通信。在单一小区配置中,UE 110可与基站410或基站420中的一者(其可表示为服务基站)通信。然而,应了解,UE 110可针对多小区通信(诸如,多点协作(CoMP)操作)来配置,由此UE 110经由上行链路信道和下行链路信道与基站410和420二者通信。
在接入基站410和/或420之前,UE 110进行小区搜索过程。可结合初始同步或新小区识别来执行该小区搜索过程。在一个示例中,当UE 110上电时或当UE 110失去与服务小区的连接时,UE 110执行初始同步。当业已连接至小区时,UE 110可执行小区搜索以识别新的邻居小区,这可导致切换或小区重选。
在一个方面,UE 110可以尝试检测和/或捕获基站410和/或420,但是可能经历来自干扰基站450的高水平的干扰。根据一个示例,干扰基站450可以是与毫微微小区相关联的毫微微基站,其通常是通信网路中的低功率接入点。干扰基站450可包括对应的封闭用户组(CSG)。非CSG成员的用户(例如,UE 110)不被允许接入干扰基站450。相应地,由干扰基站450发送的信号可能会抑制UE 110从基站410和420接收信号的能力。在一些情形下,来自干扰基站450的干扰可能妨碍在小区搜索期间检测和捕获基站410或420。
为了使得能够进行检测而不管高干扰,基站410和420可分别发送低重用前导码(LRP)430和440。LRP 430和440可包括信息,例如,但不限于:小区标识、清除的资源、带宽大小、帧号等。在一个方面,UE 110可以接收并评估LRP 430和440以检测基站410和420,而不管来自干扰基站450的干扰。
在一个方面,基站410可包括前导码生成模块412,该前导码生成模块412构造低重用前导码430。低重用前导码430可包括子信道集合。该子信道集合可包括同步信道、广播信道和/或导频信道。暂时转至图5,示出了根据一个方面的详细的前导码生成模块412。前导码生成模块412可包括同步信号生成模块502,该同步信号生成模块502提供待包括于同步信号子信道中的同步信号(例如,LR-SS)。该同步信号可输送与基站410相关联的小区标识。在一个方面,同步信号生成模块502可利用长度为63的Zadoff-Chu序列,其值为部分小区标识。在另一个方面,信号生成模块502可交织两个长度为31的M序列以生成同步信号,该同步信号包括部分小区标识。在另一个方面,同步信号生成模块502可使用长度为63的Zadoff-Chu序列和两个长度为31的M序列以提供完整小区标识。在另一示例中,可使用经优化的二进制或Chu序列。该经优化的序列可包括小区标识信息,同时提供增强的互相关特性。另外,当低重用前导码位于系统带宽的中心部分中时,同步信号生成模块502可实现额外加扰。
前导码生成模块412还可以包括参考信号生成模块504,该参考信号生成模块504构造低重用参考信号。在一个方面,参考信号生成模块504可使用用于公共的或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的序列以生成低重用参考信号。举例而言,低重用参考信号可以是504个不同参考信号序列中的一个,其中每一个序列对应于特定的小区标识。
在另一个方面,前导码生成模块412可包括广播信号生成模块506,该广播信号生成模块506生成待包括于低重用广播信道上的有效载荷。该有效载荷可包括系统信息,诸如关于信息带宽的信息、小区标识(例如,物理层小区标识)、系统帧号、清除的资源和/或有助于捕获基站410的其它信息。可将循环冗余校验(CRC)插入有效载荷中。在一个示例中,CRC可以基于用于低重用同步信号的序列。在另一个方面,CRC可包括空间分集信息(例如,是否应用分集和/或何种类型)。广播信号生成模块506可将咬尾卷积编码应用于附有CRC的有效载荷;然而,应了解,可应用其它编码技术(例如,Turbo编码、卷积编码等)并且,其它编码技术将落入本文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编码之后,广播信号生成模块506可调制经编码的块。在一个示例中,可利用正交相移键控(QPSK)。
返回至图4,基站410还可以包括前导码布置模块414,该前导码布置模块414将低重用前导码430映射至下行链路资源上。在一个示例中,前导码布置模块414可利用诸如上文所描述的结构202、204、302或304之类的资源结构或者另一合适的结构,来布置低重用前导码430的子信道集合。具体而言,前导码布置模块414可将低重用前导码430并入子帧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例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部分中。通过将低重用前导码430并入PDSCH中,前导码变得对传统UE透明,因为将会忽略前导码所利用的资源。
在一个方面,前导码布置模块414可选择子帧内的6资源块条以定位低重用前导码430。另外,前导码布置模块414可选择任一子帧来发送低重用前导码;然而,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在小带宽系统(例如,6资源块带宽)中保留子帧0和5。
根据另一个方面,基站410可包括前导码发送模块416,该前导码发送模块416确定何时发送低重用前导码430。前导码发送模块416可以使得发送决策基于发送周期。该发送周期可由系统400的运营商预先配置。在另一示例中,前导码发送模块416可基于干扰测量(例如,信道估计、信道质量指示符报告等)、系统负载等等动态地配置发送周期。该发送周期可相对较大(例如,100毫秒);然而,应了解,所要求的主题并不限于此发送周期,因为可以预期的是,其它周期可以被配置并且将落入本文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例如,50毫秒、100毫秒、150毫秒、200毫秒等)。在另一示例中,在到达发送周期所指示的低重用前导码发送时机之后,前导码发送模块416可以确定是否应在该时机期间发送低重用前导码430。举例而言,前导码发送模块416可利用伪随机数发生器来选择是否发送。
如在系统400中进一步示出的,基站410可包括处理器417和/或存储器419,其可用以实现前导码生成模块412、前导码布置模块414、前导码发送模块416的一些或全部功能以及/或者基站410的其它功能。
图6描绘了根据各个方面的系统600,该系统600有助于经由低重用前导码对基站的检测。系统600可包括UE 110、基站410、基站420和干扰基站450,它们可以大体上与上文参照先前附图所描述的经类似编号的组件相类似,并且可以执行与这些组件相类似的功能。在一个方面,UE 110可分别经由低重用前导码430和440来检测基站410和/或420。虽然由于干扰基站450(例如,毫微微小区或其它不可接入的小区)而经历高水平的干扰,但是UE 110也可以发现基站410和/或420。
UE 110可包括检测模块612、评估模块614和/或同步模块616。检测模块612可监测业务信道(例如,子帧的与用户数据相关联的一部分)以检测低重用前导码(诸如,与基站410和420相关联的前导码430和440)。在一个示例中,UE 110可使用同步模块616来与和基站410、420和450相关联的网络进行同步。举例而言,该网络可以是同步网络。相应地,同步模块616可利用由基站450发送的干扰信号来捕获帧和/或时隙定时。这种定时同步可以有助于识别包括低重用前导码430和440的子帧的业务信道部分。
评估模块614可解调并解码所检测到的低重用前导码以获得关于小区的信息。在一个方面,评估模块614可分析LR-SS(低重用前导码中的同步信号)以识别在其中编码的序列。评估模块614可利用该序列来对LR-BCH和LR-RS解扰,以及识别RS符号位置。LR-RS可有助于对LR-BCH的相干解调和解码,该LR-BCH包含系统信息以有助于捕获小区。
如系统600中进一步示出的,UE 110可包括处理器617和/或存储器619,其可用以实现检测模块612、评估模块614、同步模块616的一些或全部功能以及/或者UE 110的其它功能。
参照图7至图8,描述了与有助于以下操作有关的方法:经由基站以低功率周期性地发送的低重用前导码来检测小区。这些方法可由上文所描述的系统100、400、500和/或600来实现。虽然为了解释简单的目的而将方法展示和描述为一系列动作,但应理解和了解,这些方法不受动作次序限制,因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些动作可以按不同于本文中所展示和描述的次序发生和/或与其它动作同时发生。举例而言,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和了解,一种方法可替代地表示为一系列相关状态或事件(诸如,以状态图形式)。此外,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能并不需要所有所示出的动作来实现一种方法。
转至图7,示出了一种用于在高干扰环境中检测基站的方法700。举例而言,方法700可由用户设备(例如,UE 110)用以捕获小区而不管高水平的干扰。在附图标记702处,检测由基站发送的低重用前导码。在一个示例中,可监测业务信道(例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以检测低重用前导码。可通过经由干扰基站与和基站相关联的网络同步来有助于监测业务信道。在同步之后,可以识别子帧的业务信道部分。
在另一个方面,低重用前导码可包括同步信号、广播信道和/或参考信号。可通过识别(例如,检测)低重用前导码的同步信号来实现检测低重用前导码。在附图标记704处,评估低重用前导码以识别与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在一个方面,系统信息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小区标识信息、系统带宽信息、系统帧号、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配置信息、随机接入信息、运营商信息和/或限制信息。在一个示例中,可通过解码低重用前导码中所包括的广播信道来获得系统信息。
现在参照图8,示出了一种用于使用低重用前导码以有助于高干扰环境中的小区搜索的方法800。举例而言,方法800可由基站(例如,eNB 120、基站410、基站420等)用以使UE能够检测该基站。在附图标记802处,生成低重用前导码。在一个方面,低重用前导码可包括与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低重用前导码可包括同步信号、广播信道或参考信号。在一个示例中,同步信号可包括Zadoff-Chu序列。在另一示例中,可利用二进制序列。另外,可优化用于同步信号的序列以提供增强的互相关特性。当生成广播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时,可利用用于同步信号的序列来对广播信道和/或参考信号进行加扰。可基于用于下行链路上的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的公共参考信号结构来生成参考信号。另外,生成广播信道可包括在广播信道上编码系统信息。为了编码系统信息,可使用卷积编码和/或QPSK调制。然而,应了解,可将其它编码和/或调制技术用于广播信道。
在附图标记804处,可将低重用前导码并入子帧中的业务信道中。在一个示例中,可通过避开子帧的携带控制信令和公共参考信号的符号来并入低重用前导码。举例而言,可在子帧中识别控制信令符号和公共参考信号符号。可通过以非重叠方式将低重用前导码布置于子帧中来避开这些符号。在附图标记806处,将低重用前导码发送给至少一个移动设备。
应了解,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关于检测低重用前导码、配置低重用前导码的发送周期、评估低重用前导码等等作出推断。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推断”通常指代根据经由事件和/或数据捕获的一组观测结果来推理或推断系统、环境和/或用户的状态的过程。举例而言,推断可用以识别特定情形或动作,或可生成状态上的概率分布。推断可以是概率性的—亦即,基于对数据和事件的考虑来计算所关注状态上的概率分布。推断还可以指代用于根据一组事件和/或数据构成更高级事件的技术。无论事件在时间接近度上是否紧密相关,并且无论事件和数据是否来自一个或若干事件和数据源,这种推断致使根据一组观测到的事件和/或已储存的事件数据构造出新事件或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9,示出了有助于在高干扰环境中检测基站的装置900。应了解,装置900被示为包括功能块,这些功能块可以是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块。可由移动设备(例如,UE110)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网络实体来实现装置900。装置900可包括用于检测由基站发送的低重用前导码的模块902,以及用于分析低重用前导码以获得与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的模块904。另外,装置900可包括用于监测子帧的业务信道以对低重用前导码定位的可选模块906、用于经由干扰基站与和基站相关联的网络同步的可选模块908、用于识别低重用前导码的同步信号的可选模块910以及用于解码广播信道的可选模块912。另外,装置900可包括存储器914,该存储器914保存用于执行与模块902-912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
转至图10,示出了有助于高干扰环境中的小区搜索的装置1000。应了解,装置1000被示为包括功能块,这些功能块可以是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块。可由基站(例如,eNB 120、基站410等)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网络实体来实现装置1000。装置1100可包括用于生成包括系统信息的低重用前导码的模块1002、用于将低重用前导码并入子帧的业务信道中的模块1004,以及用于将低重用前导码发送给至少一个移动设备的模块1006。另外,装置1000可包括存储器1008,该存储器1008保存用于执行与模块1002-1006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
图11是可用以实施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各个方面的另一系统1100的框图。在一个示例中,系统1100包括移动设备1102。如图所示,移动设备1102可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1108从一个或多个基站1104接收信号并且将信号发送给该一个或多个基站1104。另外,移动设备1102可包括从天线1108接收信息的接收机1110。在一个示例中,接收机1110可操作性地与解调所接收信息的解调器(Demod)1112相关联。经解调的符号随后可由处理器1114进行分析。处理器1114可耦合至存储器1116,该存储器1116可存储与移动设备1102有关的数据和/或程序代码。移动设备1102还可以包括调制器1118,该调制器1118可对信号进行复用,以便由发射机1120通过天线1108来发送。
图12是可用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各个方面的系统1200的框图。在一个示例中,系统1200包括基站1202。如图所示,基站1202可经由一个或多个接收(Rx)天线1206从一个或多个UE 1204接收信号,并且可经由一个或多个发射(Tx)天线1208将信号发送给该一个或多个UE 1204。另外,基站1202可包括从接收天线1206接收信息的接收机1210。在一个示例中,接收机1210可操作性地与解调所接收信息的解调器(Demod)1212相关联。经解调的符号随后可由处理器1214进行分析。处理器1214可耦合至存储器1216,该存储器1216可储存与代码簇有关的信息、接入终端分配、与之有关的查找表、唯一加扰序列以及/或者其它适合类型的信息。基站1202还可以包括调制器1218,该调制器1218可对信号进行复用,以便由发射机1220通过发射天线1208来发送。
现在参照图13,示出了根据本文中所给出的各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300。系统1300包含可包括多个天线组的基站(例如,接入点)1302。举例而言,一个天线组可包括天线1304和1306,另一个天线组可包含天线1308和1310,并且另外的天线组可包括天线1312和1314。针对每一天线组示出了两个天线;然而,针对每一组可利用更多或更少个天线。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基站1302还可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该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中的每一者又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联的多个组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天线,等等)。
基站1302可与一个或多个UE(诸如,UE 1316和UE 1322)通信;然而,应了解,基站1302可与大体上任何数目的类似于UE 1316和1322的UE通信。UE 1316和13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手持型通信设备、手持型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台、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系统1300通信的任何其它合适设备。如图所示,UE 1316与天线1312和1314通信,其中天线1312和1314在下行链路1318上将信息发送给UE 1316,并且在上行链路1320上从UE 1316接收信息。此外,UE 1322与天线1304和1306通信,其中,天线1304和1306在下行链路1324上将信息发送给UE 1322,并且在上行链路1326上从UE 1322接收信息。举例而言,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下行链路1318可利用不同于上行链路1320所使用的频带的频带,并且下行链路1324可使用不同于上行链路1326所使用的频带的频带。另外,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下行链路1318与上行链路1320可利用公共频带,并且下行链路1324与上行链路1326可利用公共频带。
每一天线组和/或其经指定以进行通信的区域可被称作基站1302的扇区。举例而言,天线组可被设计为针对在由基站1302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的UE进行通信。在通过下行链路1318和1324进行的通信中,基站1302的发射天线可利用波束成形来提高UE 1316和1322的下行链路1318和1324的信噪比。另外,当基站1302利用波束成形来向随机散布于相关联覆盖范围内的UE 1316和1322进行发送时,与基站通过单一天线向其所有UE进行发送相比,在邻居小区中的UE可经受较少干扰。此外,UE 1316与1322可使用对等或自组织(ad hoc)技术(未示出)彼此直接通信。
根据一个示例,系统1300可以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另外,系统1300可利用大体上任何类型的双工技术(诸如,FDD、FDM、TDD、TDM、CDM,等等)来划分通信信道(例如,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另外,通信信道可以被正交化以允许在信道上与多个设备或UE同时通信;在一个示例中,在这方面可利用OFDM。因此,可将信道划分成一时间段上的若干频率部分。另外,可将帧定义为一系列时间段上的若干频率部分;因此,例如,一个帧可包括若干OFDM符号。基站1302可以在可针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而创建的信道上与UE 1316和1322通信。举例而言,可创建用于传送以下各者的信道:各种类型的一般通信数据、控制数据(例如,其它信道的质量信息、在信道上接收到的数据的确认指示符、干扰信息、参考信号等),等等。
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同时支持多个无线接入终端的通信。如上文所提及的,每一个终端可经由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而与一个或多个基站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至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至基站的通信链路。可经由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或某其它类型的系统建立这种通信链路。
MIMO系统使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以用于数据传输。由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可分解成NS个独立信道,这些信道亦被称为空间信道,其中NS≤min{NT,NR}。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个信道对应于一个维度。若利用由多个传输天线和接收天线所创建的额外维度,则MIMO系统可提供改善的性能(例如,更高吞吐量和/或更高可靠性)。
MIMO系统可支持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在TDD系统中,前向链路传输和反向链路传输在同一频域上进行,使得互易性原理允许根据反向链路信道估计前向链路信道。这使得当接入点处有多个天线可用时,接入点能够在前向链路上提取发射波束成形增益。
图14示出了示例无线通信系统1400。为简洁起见,无线通信系统1400描绘一个基站1410和一个接入终端1450。然而,应了解,系统1400可包括一个以上基站和/或一个以上接入终端,其中,附加的基站和/或接入终端可大体上类似于或不同于下文所描述的示例基站1410和接入终端1450。另外,应了解,基站1410和/或接入终端1450可使用本文中所描述的系统(图1、图4、图5、图6和图9至图10)和/或方法(图7至图8)以有助于它们之间的无线通信。
在基站1410处,将若干数据流的业务数据从数据源1412提供给发射(TX)数据处理器1414。根据一个示例,每一个数据流可在相应的天线上发送。TX数据处理器1414基于针对为业务数据流所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而对该数据流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编码数据。
可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将每一个数据流的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另外或替代地,可对导频符号进行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或码分复用(CDM)。导频数据通常是以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并且导频数据可在接入终端1450处用以估计信道响应。可基于针对每一个数据流所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相移键控(M-PSK)、M正交调幅(M-QAM)等)来调制(例如,符号映像)该数据流的经复用的导频和编码数据,以提供调制符号。可通过处理器1430所执行或提供的指令来确定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
可将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1420,该TX MIMO处理器1420可进一步处理调制符号(例如,针对OFDM)。TX MIMO处理器1420随后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给NT个发射机(TMTR)1422a至1422t。在各个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1420将波束成形权重应用于数据流的符号和正从其发送符号的天线。
每一个发射机1422接收并处理各自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且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以及上变频)这些模拟信号以提供适合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调制信号。另外,分别从NT个天线1424a至1424t发送来自发射机1422a至1422t的NT个调制信号。
在接入终端1450处,所发送的调制信号由NR个天线1452a至1452r接收,并且从每个天线1452接收的信号被提供给各自的接收机(RCVR)1454a至1454r。每个接收机14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以及下变频)各自的信号、数字化经调节的信号以提供采样,并且进一步处理这些采样以提供相应“所接收的”符号流。
RX数据处理器1460可从NR个接收机1454接收NR个所接收的符号流,并且可基于特定接收机处理技术处理这些所接收的符号流,以提供NT个“经检测”的符号流。RX数据处理器1460可解调、解交织以及解码每一个经检测的符号流以恢复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由RX数据处理器1460所进行的处理与在基站1410处由TX MIMO处理器1420以及TX数据处理器1414所执行的处理是互补的。
如上文所论述的,处理器1470可周期性地确定将利用哪种可用技术。另外,处理器1470可制定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所接收的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反向链路消息可由TX数据处理器1438(其亦从数据源1436接收若干数据流的业务数据)来处理,由调制器1480来调制,由发射机1454a至1454r来调节并且被发送回基站1410。
在基站1410处,来自接入终端1450的经调制的信号由天线1424来接收,由接收机1422来调节,由解调器1440来解调,并且由RX数据处理器1442来处理以提取由接入终端1450发送的反向链路消息。另外,处理器1430可处理所提取的消息以确定使用哪种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
处理器1430和1470可分别指导(例如,控制、协调、管理等)基站1410和接入终端1450处的操作。处理器1430和1470可分别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1432和1472相关联。处理器1430和1470还可以执行计算以分别得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频率和脉冲响应估计。
在一个方面,将逻辑信道分类为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逻辑控制信道可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其是用于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DL信道。另外,逻辑控制信道可包括寻呼控制信道(PCCH),其是传送寻呼信息的DL信道。此外,逻辑控制信道可包含多播控制信道(MCCH),其是用于传输一个或若干个MTCH的多媒体广播和多播服务(MBMS)调度和控制信息的点对多点DL信道。通常,在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之后,这种信道仅由接收MBMS(例如,传统MCCH+MSCH)的UE来使用。另外,逻辑控制信道可包括专用控制信道(DCCH),其是传输专用控制信息且可由具有RRC连接的UE来使用的点对点双向信道。在一个方面,逻辑业务信道可包括专用业务信道(DTCH),其是专用于一个UE以用于传送用户信息的点对点双向信道。另外,逻辑业务信道可包括用于传输业务数据的点对多点DL信道的多播业务信道(MTCH)。
在一个方面,将传输信道分类为DL和UL。DL传输信道包括广播信道(BCH)、下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DL-SDCH)和寻呼信道(PCH)。PCH可通过在整个小区上广播并映射至可用于其它控制/业务信道的物理层(PHY)资源,来支持UE功率节省(例如,可由网络向UE指示不连续接收(DRX)循环、…)。UL传输信道可包括随机接入信道(RACH)、请求信道(REQCH)、上行链路共享数据信道(UL-SDCH)和多个PHY信道。
PHY信道可包括DL信道和UL信道的集合。举例而言,DL PHY信道可包括:公共导频信道(CPICH);同步信道(S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共享DL控制信道(SD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共享UL分配信道(SUACH);确认信道(ACKCH);DL物理共享数据信道(DL-PSDCH);UL功率控制信道(UPCCH);寻呼指示信道(PICH);和/或负载指示信道(LICH)。作为进一步说明,UL PHY信道可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信道质量指示信道(CQICH);确认信道(ACKCH);天线子集指示信道(ASICH);共享请求信道(SREQCH);UL物理共享数据信道(UL-PSDCH);和/或宽带导频信道(BPICH)。
利用被设计为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信号(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个说明性的逻辑、逻辑框、模块、组件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另外,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包括可操作为执行上述步骤和/或动作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一个或多个模块。
另外,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和/或动作可以直接实现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者这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可以耦合至处理器,使得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并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另外,在某些方面,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或者,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位于用户终端中。另外,在某些方面,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和/或动作可以作为代码和/或指令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或集合位于机器可读介质和/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其中机器可读介质和/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并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
当以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程序代码或代码段实现实施例时,可以将其存储于诸如存储组件的机器可读介质中。代码段可表示程序、函数、子程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或指令、数据结构或程序语句的任何组合。可通过传递和/或接收信息、数据、自变量、参数或存储器内容,将代码段耦合至另一代码段或硬件电路。可使用任何合适手段(包括存储器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网络传输等等)来传递、转发或发送信息、自变量、参数、数据等。
对于软件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技术可以使用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程序、函数等)来实现。这些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单元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内,也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外,在后一种情况下,它可通过本技术领域已知的各种方式通信耦合至处理器。
上文已描述的内容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例。当然,不可能为描述前述实施例的目的而描述组件或方法的每一个可设想到的组合,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各个实施例的许多其它组合和排列是可能的。相应地,所描述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所有此类替换、修改和变更。此外,就具体实施方式或者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术语“包含”来说,如“包括”在权利要求书中用作衔接词时被解释的那样,该术语旨在以类似于术语“包括”的方式为包容性。此外,具体实施方式或者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或者”表示“非排他性的或者”。

Claims (55)

1.一种方法,包括:
检测由基站发送的低重用前导码;以及
评估所述低重用前导码以识别与所述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监测子帧的业务信道以对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定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业务信道是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经由干扰基站与和所述基站相关联的网络同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识别子帧的业务信道部分。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扰基站与毫微微小区相关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包括同步信号、广播信道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包括:识别所述同步信号。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评估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包括:解码所述广播信道以获得所述系统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系统信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小区标识信息、系统带宽信息、系统帧号、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配置信息、随机接入信息、运营商信息或限制信息。
1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存储器,其保存与以下操作有关的指令:识别由基站发送的低重用前导码,以及评估所述低重用前导码以识别与所述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以及
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其被配置为执行保存于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存储器还保存与监测子帧的业务信道以对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定位有关的指令。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存储器还保存与经由干扰基站与和所述基站相关联的网络同步有关的指令。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包括同步信号、广播信道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项。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存储器还保存与识别所述同步信号有关的指令。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存储器还保存与解码所述广播信道以获得所述系统信息有关的指令。
17.一种使得能够在高干扰环境中检测基站的装置,包括:
用于检测由所述基站发送的低重用前导码的单元;以及
用于分析所述低重用前导码以获得与所述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的单元。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监测子帧的业务信道以对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定位的单元。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用于经由干扰基站与和所述基站相关联的网络同步的单元。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包括同步信号、广播信道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项。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识别所述同步信号的单元。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解码所述广播信道以获得所述系统信息的单元。
2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
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检测由基站发送的低重用前导码的代码;以及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评估所述低重用前导码以识别与所述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的代码。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监测子帧的业务信道以对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定位的代码。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经由干扰基站与和所述基站相关联的网络同步的代码。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识别子帧的业务信道部分的代码。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包括同步信号、广播信道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项。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识别所述同步信号的代码。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解码所述广播信道以获得所述系统信息的代码。
30.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系统信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小区标识信息、系统带宽信息、系统帧号、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配置信息、随机接入信息、运营商信息或限制信息。
3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器,其被配置为:
识别由基站发送的低重用前导码,其中,所述低重用前导码是在子帧的业务信道部分中发送的;以及
评估所述低重用前导码以识别与所述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
32.一种方法,包括:
生成低重用前导码,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包括与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
将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并入子帧的业务信道部分中;以及
将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发送给至少一个移动设备。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包括:同步信号、广播信道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项。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同步信号是Zadoff-Chu序列。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同步信号是二进制序列。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同步信号被优化以提供增强的互相关特性。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利用包括所述同步信号的序列对所述广播信道进行加扰。
38.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利用包括所述同步信号的序列对所述参考信号进行加扰。
39.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广播信道上编码所述系统信息。
40.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为所述参考信号使用公共参考信号结构。
41.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并入所述业务信道部分中包括:避开所述子帧的携带控制信令和公共参考信号的符号。
42.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存储器,其保存与以下操作有关的指令:生成低重用前导码,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包括与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其中,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包括同步信号、广播信道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项;将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并入子帧的业务信道部分中;以及将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发送给至少一个移动设备;以及
耦合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其被配置为执行保存于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存储器还保存与利用包括所述同步信号的序列对所述广播信道进行加扰有关的指令。
4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存储器还保存与利用包括所述同步信号的序列对所述参考信号进行加扰有关的指令。
45.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存储器还保存与在所述广播信道上编码所述系统信息有关的指令。
46.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存储器还保存与使用公共参考信号结构来生成所述参考信号有关的指令。
47.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存储器还保存与以下操作有关的指令:识别所述子帧中的控制信令符号和公共参考信号符号,以及相对于所述控制信令符号和公共参考信号符号以非重叠方式布置所述低重用前导码。
48.一种装置,包括:
用于生成低重用前导码的单元,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包括与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其中,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包括同步信号、广播信道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项;
用于将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并入子帧的业务信道部分中的单元;以及
用于将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发送给至少一个移动设备的单元。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利用包括在所述同步信号中的序列对所述广播信道或所述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项进行加扰的单元。
50.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所述广播信道上编码所述系统信息的单元。
51.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识别所述子帧中的控制信令符号和公共参考信号符号的单元;以及
用于相对于控制信令符号和公共参考信号符号以非重叠方式布置所述低重用前导码的单元。
5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
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生成低重用前导码的代码,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包括与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其中,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包括同步信号、广播信道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项;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识别子帧中的控制信令符号和公共参考信号符号的代码;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相对于所述控制信令符号和公共参考信号符号以非重叠方式将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并入所述子帧的业务信道中的代码;以及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将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发送给至少一个移动设备的代码。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在所述广播信道上编码所述系统信息的代码。
54.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器,其被配置为:
生成低重用前导码,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包括与基站相关联的系统信息,其中,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包括同步信号、广播信道或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项;
识别子帧中的控制信令符号和公共参考信号符号;
相对于所述控制信令符号和公共参考信号符号以非重叠方式将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并入所述子帧的业务信道中;以及
将所述低重用前导码发送给至少一个移动设备。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在所述广播信道上编码所述系统信息。
CN201080031567.5A 2009-07-15 2010-07-14 一种基于低重用前导码的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4748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2579509P 2009-07-15 2009-07-15
US61/225,795 2009-07-15
US22600109P 2009-07-16 2009-07-16
US61/226,001 2009-07-16
US12/834,219 US8902858B2 (en) 2009-07-15 2010-07-12 Low reuse preamble
US12/834,219 2010-07-12
PCT/US2010/042006 WO2011008878A1 (en) 2009-07-15 2010-07-14 Low reuse preamb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4800A true CN102474800A (zh) 2012-05-23
CN102474800B CN102474800B (zh) 2015-11-25

Family

ID=42830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1567.5A Active CN102474800B (zh) 2009-07-15 2010-07-14 一种基于低重用前导码的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902858B2 (zh)
EP (1) EP2454909B1 (zh)
JP (1) JP5705846B2 (zh)
KR (1) KR101450270B1 (zh)
CN (1) CN102474800B (zh)
BR (1) BR112012000251B1 (zh)
TW (1) TWI510129B (zh)
WO (1) WO2011008878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2240A (zh) * 2013-07-09 2013-11-2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Small cell发现方法
CN108809497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时间索引的承载方法、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终端
CN110089063A (zh) * 2016-10-24 2019-08-02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基于电报拆分方法的低电力消耗的用于传感器网络的前导码和数据字段的优化组合
CN110741685A (zh) * 2017-06-05 2020-01-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前导码来请求系统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34135A (zh) * 2017-12-04 2020-07-1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第一ofdma传输和第二ofdma传输的频率复用
US11070247B2 (en) 2016-10-24 2021-07-2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Optimized hopping patterns for different sensor nodes and variable data lengths on the basis of the telegram splitting transmission method
CN111434135B (zh) * 2017-12-04 2024-06-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第一ofdma传输和第二ofdma传输的频率复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98579B2 (en) 2009-07-20 2013-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reus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2062378A1 (en) * 2010-11-12 2012-05-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termining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ell frequency
US8886203B2 (en) * 2011-12-28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channel reuse in multi-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143984B2 (en) 2012-04-13 2015-09-22 Intel Corporation Mapping of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50195113A1 (en) * 2012-06-17 2015-07-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determining sub fra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110815A1 (zh) 2013-01-18 2014-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061572A (zh) * 2014-01-24 2016-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5635002B (zh) * 2014-11-04 2018-10-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同步估计方法和接收端设备
MX365700B (es) 2015-03-10 2019-06-1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os, nodo de red y dispositivo inalambrico para manejo de informacion de acceso.
EP3324594A4 (en) 2015-07-16 2019-03-20 LG Electronics Inc. BROADCAST SIGNAL TRANSMITTING DEVICE, BROADCAST SIGNAL RECEIVING DEVICE, BROADCASTING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BROADCAST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KR102116843B1 (ko) 2015-10-21 2020-06-01 텔레호낙티에볼라게트 엘엠 에릭슨(피유비엘) 액세스 정보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네트워크 노드들 및 무선 디바이스
WO2017069531A1 (ko) * 2015-10-21 2017-04-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긴 시퀀스를 이용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159355B2 (en) * 2015-11-06 2021-10-26 Apple Inc. Synchronization signal design for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communications
US10536940B2 (en) 2016-01-12 2020-01-1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iscovery signal block mapping
WO2020165999A1 (ja) * 2019-02-14 2020-08-2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161A (zh) * 2006-06-29 2008-01-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发射序列检测方法、时域下行同步方法及小区搜索方法
WO2009065075A1 (en) * 2007-11-16 2009-05-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slot reservation for a dominant interference scenario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rough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terferred and interfering base station
EP2077692A2 (en) * 2008-01-04 2009-07-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24535A (ja) 1999-05-07 2000-1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のフレーム同期装置
JP2004150892A (ja) 2002-10-29 2004-05-27 Neikusu:Kk 時刻同期信号送信装置、時刻同期信号受信装置及び時刻同期信号搬送システム
KR20050040988A (ko) * 2003-10-29 2005-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주파수도약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화 기반 셀룰러시스템을 위한 통신방법
JP4824486B2 (ja) * 2006-05-01 2011-11-3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KR101042424B1 (ko) 2006-06-21 2011-06-16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간섭 정보를 측정, 전달 및/또는 사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1611559B (zh) * 2007-01-10 2013-12-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小区搜索
USRE49693E1 (en) * 2007-03-15 2023-10-1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Preamble allocation method and random access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967756B2 (ja) 2007-03-30 2012-07-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US20090067386A1 (en) * 2007-06-19 2009-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reselection enhancement for e-utran
KR101375481B1 (ko) * 2007-07-06 2014-03-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모드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8842702B2 (en) 2007-07-17 2014-09-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indications for slot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09014356A1 (en) 2007-07-20 2009-01-2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generating downlink frame,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cell
US8467367B2 (en) * 2007-08-06 2013-06-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and transmission of traffic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19132B2 (en) * 2007-10-10 2015-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system identification schemes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503547B2 (en) 2007-10-11 2013-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rambling codes for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od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00278123A1 (en) * 2007-12-10 2010-11-0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rame structure and apparatus
US8135359B2 (en) * 2008-01-04 2012-03-1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antenna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US9001791B2 (en) * 2008-01-31 2015-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tection of time division duplex downlink/uplink configuration
US8504091B2 (en) 2008-02-01 2013-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801188B2 (en) * 2008-02-01 2017-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haul signaling for interference avoidance
US8249029B2 (en) 2008-03-28 2012-08-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reuse preambl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090310565A1 (en) * 2008-06-13 2009-12-17 Fujitsu Microelectronic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Paramet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101527977B1 (ko) * 2008-10-27 2015-06-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기의 동작 방법
US8982851B2 (en) * 2009-01-06 2015-03-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Hearability improvements for reference signal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161A (zh) * 2006-06-29 2008-01-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发射序列检测方法、时域下行同步方法及小区搜索方法
WO2009065075A1 (en) * 2007-11-16 2009-05-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slot reservation for a dominant interference scenario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rough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terferred and interfering base station
EP2077692A2 (en) * 2008-01-04 2009-07-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3GPP TSG-RAN WG 1 Meeting #48,R1-071027》", 16 February 2007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2240A (zh) * 2013-07-09 2013-11-2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Small cell发现方法
CN103402240B (zh) * 2013-07-09 2016-01-27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Small cell发现方法
US11070247B2 (en) 2016-10-24 2021-07-2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Optimized hopping patterns for different sensor nodes and variable data lengths on the basis of the telegram splitting transmission method
CN110089063A (zh) * 2016-10-24 2019-08-02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基于电报拆分方法的低电力消耗的用于传感器网络的前导码和数据字段的优化组合
CN110089063B (zh) * 2016-10-24 2022-09-09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基于电报拆分方法的低电力消耗的用于传感器网络的前导码和数据字段的优化组合
US11671140B2 (en) 2016-10-24 2023-06-06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Optimized combination of preamble and data fields for sensor networks having low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elegram splitting method
CN108809497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时间索引的承载方法、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终端
CN108809497B (zh) * 2017-05-05 2021-11-0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时间索引的承载方法、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终端
CN110741685A (zh) * 2017-06-05 2020-01-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前导码来请求系统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11184897B2 (en) 2017-06-05 2021-11-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 system information by using preamble i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741685B (zh) * 2017-06-05 2022-02-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前导码来请求系统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11778647B2 (en) 2017-06-05 2023-10-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 system information by using preamble i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434135A (zh) * 2017-12-04 2020-07-1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第一ofdma传输和第二ofdma传输的频率复用
CN111434135B (zh) * 2017-12-04 2024-06-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第一ofdma传输和第二ofdma传输的频率复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450270B1 (ko) 2014-10-13
EP2454909A1 (en) 2012-05-23
JP5705846B2 (ja) 2015-04-22
JP2012533933A (ja) 2012-12-27
EP2454909B1 (en) 2019-05-08
TW201110798A (en) 2011-03-16
US20110013531A1 (en) 2011-01-20
BR112012000251A2 (pt) 2016-02-16
BR112012000251B1 (pt) 2021-06-22
WO2011008878A1 (en) 2011-01-20
CN102474800B (zh) 2015-11-25
TWI510129B (zh) 2015-11-21
US8902858B2 (en) 2014-12-02
KR20120045020A (ko) 2012-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4800A (zh) 低重用前导码
CN102474884B (zh) 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的动态选择方法及装置
EP2941072B1 (en) Method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system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1076487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channels
CN102422586B (zh) 多载波操作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传输
CN102884751B (zh) 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8401033B2 (e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to facilitate physical cell identifier collision detection
EP2708068B1 (en) Independent configuration identities in a heterogeneou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484560B (zh) 基于有效载荷差组合判决度量以用于解码
KR101631002B1 (ko) Lte 에서 향상된 pdcch (epdcch) 의 프로세싱
CN105814964A (zh) 用于协作式通信系统的信道使用信标信号设计
CN107251471A (zh) 在无执照或共享频谱中的空频调传输
CN104247314A (zh) 针对lte中的tdd的灵活特殊子帧配置
JP2020523894A (ja) 参照信号送信方法、参照信号受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CN102823165A (zh) 针对异构网络的系统接入
US2014011228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ference signal por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2009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12768A (zh) Tdd中的高效资源利用
CN104025489B (zh) 控制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传输点
CN102598795A (zh) 用于跨小区协调和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20606B (zh) 一种大尺度mimo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150334743A1 (en) Physical cell identifier and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offset joint planning
KR20110033064A (ko) 페이크 mbsfn 서브 프레임의 dm-rs 전송 방법
WO202226687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ference signaling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Miki et al. Investigation on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Using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for Carrier Aggregation-Based Heterogeneous Network in LTE-Advanc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