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4089A - 雷电保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雷电保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4089A
CN102474089A CN2010800378087A CN201080037808A CN102474089A CN 102474089 A CN102474089 A CN 102474089A CN 2010800378087 A CN2010800378087 A CN 2010800378087A CN 201080037808 A CN201080037808 A CN 201080037808A CN 102474089 A CN102474089 A CN 102474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conductor system
pylon
climbing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78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4089B (zh
Inventor
B.勒夫克
M.J.S.詹森
K.奥尔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3500295&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474089(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02474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40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4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40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3/00Installations of lightning conductors; Fastening thereof to supporting stru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02Structures mad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H12/12Structures mad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internal or external reinforcements, e.g. with metal coverings, with permanent form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10Assembly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for erecting wind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2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or supporting wind motors; Masts or towers for wind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2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or supporting wind motors; Masts or towers for wind motors
    • F03D13/22Found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F03D80/30Lightning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3/00Installations of lightning conductors; Fastening thereof to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2G13/40Connection to ear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塔架(1)的雷电保护系统(100),该塔架(1)包括在建造过程中埋入多个导电结构加强元件(2,3,4)的加强混凝土塔壁(11),该雷电保护系统(100)包括以导电方式彼此连接并与接地端子(60)连接的多个结构加强元件(2,3,4)。本发明还描述了一种将这种雷电保护系统(100)并入加强混凝土塔架(11)中的方法以及在加强混凝土塔架(1)中优选在风力涡轮机(12)的塔架(1)中使用这种雷电保护系统(100)的方法。本发明还描述了一种风力涡轮机(7),其包括这种雷电保护系统(100)。

Description

雷电保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整体现场建造的塔架的雷电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任何暴露于自然界的高耸建筑,雷电保护是一个重要问题。高耸建筑必须包括在雷击情况下将电流传导到大地的某种方式。以其最简单形式,雷电保护系统(LPS)可包括避雷针,其通常高于它所附着的建筑物,并且避雷针连接到金属条或其它直接向下引向地面的导电体。更高级的雷电保护系统包括在建筑物或建筑边缘的几个导体以及用于将电流引导到地面的多个导电路径。
通常,建筑物越高,被雷电击中的可能性越大。风力涡轮机塔架是相对较高的建筑,通常超过20米高,而且通常位于诸如山顶或海边的开阔地区。目前使用的大多数风力涡轮机塔架是由钢材构造的,钢塔本身即可用作导体。
但是,由于钢材正日益成为一种昂贵的材料,钢塔制造费用高。钢塔必须通过将几个塔架部分连接在一起来进行组装。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几个原因,高的塔架是人们所期望的,因此每个区段长度可以是10米或更高。塔架部分必须水平运输到使用起重机组装的最终目的地。运输如此长的区段可能非常困难,因为运输它们的道路可能会有任何急转弯或有低的桥梁。因此,在某个位置实际组装风力涡轮机塔架之前,可能需要首先修通道路。显然,这大大增加了总体费用。
出于这些原因,用替代材料,诸如混凝土建造风力涡轮机塔架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在现场调合混凝土经济简便。混凝土可用在非常高的建筑物和诸如电视塔的塔架的建造中,通过使用钢加强元件,诸如加强杆(也称作“钢筋(rebar)”)或后张拉缆索(也称作“筋束(tendons)”)来获得结构强度。不过,与风力涡轮机塔架不同,混凝土塔架需要额外的雷电保护系统,因为必须绝对强制地避免诸如由于雷击对混凝土造成损坏,雷击中的次级侧闪可造成混凝土裂缝。这样的结构破坏可引起混凝土当场粉碎,因此严重削弱结构。而且,来自叶片的避雷装置和上风力涡轮机结构(轮毂,机舱等)的雷电电流必须被传导到地面,以便防止对电气设备造成雷电破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避免上述各问题的雷电保护系统。
本发明的目标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架的雷电保护系统,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将此雷电保护系统并入到加强混凝土塔架中的方法,权利要求14所述的此雷电保护系统的用途,以及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包括此雷电保护系统的风力涡轮机。
根据本发明,用于塔架的雷电保护系统包括以导电方式彼此连接并与地连接的多个结构加强元件,其中该塔架包括在建造过程中埋入多个导电结构加强元件的加强混凝土塔壁。
本发明的一个明显优点是由于结构加强元件彼此电连接并连接到接地端子,所以在雷击过程中出现的电流以可控方式通过结构加强元件转移,这样避免了不希望的“侧闪”或“闪络”通过自由空间或混凝土到达结构元件,非常有利的优点是,混凝土塔架的结构稳定性不会受到雷电破坏。同样,由于有目的地用导电结构元件来有效地将电流转移到接地端子中,能够以低于在塔壁外部实现同等雷电保护系统的成本实现本发明的雷电保护系统。而且,由于雷电保护系统在建造过程中被并入混凝土塔架,因而不需要在塔架完成后进行耗时的安装过程。
根据本发明在加强混凝土塔架中并入雷电保护系统的方法包括步骤:将攀爬杆安装到塔架的当前最高水平;组装浇筑模样,以围住所述攀爬杆。所述方法包括后续步骤:将另外的导电结构加强元件放置在浇筑模样中;将结构加强元件电连接到接地端子;然后将混凝土倒到浇筑模样中,以埋住结构加强元件。
根据本发明,此雷电保护系统用于加强混凝土塔架中,优选用在风力涡轮机的加强混凝土塔架中。
根据本发明的风力涡轮机在风力涡轮机的加强混凝土塔架中包括此雷电保护系统。
本发明特别有利的实施例和特征通过从属权利要求给出,如在下面的描述中揭示的。
对于各种不同情况,可以在现场建造塔架结构。例如,桥梁的混凝土桥墩可以在现场浇筑。可以建造混凝土支架以支承缆车等。出于各种原因,高的塔架结构,诸如电视塔或风力涡轮机塔架通常是中空的。举例说,此结构是稳定的。而且,许多类型的高塔架要求用某种模式的途径来访问安装在塔架上面的设备。尽管本发明的雷电保护系统同样还可用于实心塔架结构,但在下文中假设是中空塔架,而这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塔架可以现场(即,就地)以各种方式整体建造。在一种途径中,塔架可由分阶段浇筑的混凝土建造。对于每一阶段,可制备可调节模具,并通过起重机将模具举起就位,然后,将混凝土浇筑到模具中,然后移去模具以实现对于下一阶段的尺寸调节。在此类型的建造中,通过将模具附连到基本竖直的“攀爬杆”来将模具保持就位,攀爬杆从之前的组装阶段突出。在每个浇筑步骤中,攀爬杆被埋入以用在后续浇筑步骤中。在另一更有效的途径中,使用“攀登平台”。这里,平台悬挂于攀爬杆上,模具被建造到位,并且浇筑混凝土。一旦混凝土已经硬化或固化,平台和模具通过“爬上”攀爬杆来向上移动(攀爬杆有时也被称作“驾驶杆”或“滑行杆”)。调节模具尺寸,混凝土可被浇筑,以用于下一阶段。由于对于每个浇筑阶段,不需要将模具完成拆开,重新附连,所以此途径更经济。攀爬杆可以由建筑等级钢制成,并且直径可以大约为3厘米。由于攀爬杆保留就位,即攀爬杆被埋入塔壁中,术语“结构加强元件”在下文还用来指攀爬杆。尽管可以想到,塔架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类型的砖和灰浆建筑材料来建造,其中结构元件被埋入包括用于建造平台的攀爬杆的混凝土中,由于这是一种更经济较不耗时的途径,因此在下文中假设(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使用混凝土浇筑成型来建造塔架。
如介绍中提到的,通过使用钢加强元件,诸如钢筋或筋束给混凝土负荷承载结构赋予结构强度。基本上,钢筋用来在损坏情况下将结构保持在一起,而筋束用来预载混凝土,使得它能够承受更大的负荷。任何一种情况下,这些加强元件通常由钢制成,因此是导电的。随着塔架“增高”钢筋可通过将竖直杆和适当形状的水平杆连接来组装,以形成某种格子或网格。当然,可以使用预组装钢筋“垫”。对于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混凝土塔架,钢筋通常被并入在两个竖直“层”中,即朝向塔架内部的内层和朝向塔架外侧的外层。筋束通常位于这些钢筋层之间。
雷击到高的结构诸如加强混凝土塔架可导致非常高的电流,此电流必须被安全转移到地面。由于雷击引起的磁场强度可通过给雷电电流提供它可通行的更多路径来保持塔架内的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雷电保护系统包括在建造过程中埋入塔壁中,电连接到多个结构加强元件并电连接到接地端子的多个避雷装置(例如接地电缆)。一个或多个避雷装置可具体实现“捕获”雷击,使得雷击可通过雷电保护系统向下转移到接地端子中。
为了将电流分配到根据本发明的雷电保护系统的其它部分中,第一避雷装置优选邻近基本竖直的结构加强元件设置,并电连接到结构加强元件,该结构加强元件包括攀爬杆和/或后张拉缆索。以此方式,在雷击过程中,电流可通过第一避雷装置以及通过攀爬杆和/或后张拉缆索转移。这里,“基本竖直”的表述被解读为竖直或几乎竖直,由于混凝土塔架可以是具有竖直壁的圆柱形状,或者塔架的底部可以更宽,向顶部逐渐变细,使得攀爬杆或后张拉缆索会顺着此斜度。
此第一避雷装置可以是任何适当的导体,特别实现了对电流呈现出低阻抗,诸如金属带或电缆。由于铜是非常好的良导体,所以适合金属可以是铜。不过,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金属。由于不良导体要求较大的横截面积,所以避雷装置的相关尺寸,诸如横截面积可以根据所使用金属来选择,这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
在雷击过程中,电流寻找到地的最短路径,可通过各个导电通道分开,从而电流不一定均匀分布在这些通道中。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雷电保护系统的第二避雷装置包括埋入塔壁中的水平雷电保护环(在下文中也称作“LP环”),并且其中第二避雷装置电连接到至少一个结构加强元件和/或至少一个第一避雷装置。水平环用来提供电学等电势是有利的,使得电流在之后在到地的路径中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基本竖直的元件上。优选地,雷电保护系统包括多个这样的以特定离散间隔埋入塔壁中的环。例如,可建造100米的塔架,这样20个环以5米的间隔埋入。显然,要埋入的环的数目可取决于几个因素,诸如塔架方位(和塔架被雷电击中的相关可能性),塔架高度,使用的避雷装置和结构加强元件的数目等。
设计雷电保护系统的关键区域是塔架的底部,在此电流被引导到地中。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避雷装置包括埋入塔壁的下部区域中并连接到塔基中的接地端子的主水平LP环,并且其中第二避雷装置电连接到至少一个结构加强元件和/或至少一个第一避雷装置。主水平LP环优选包括至少6个环,每个环优选由与第一避雷装置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优选具有至少第一避雷装置的直径,这些环优选通过鲁棒(或称,牢固或稳健)的机械夹连接在一起。
由于各种原因,水平LP环通常与竖直导电元件物理分开。然而,为了确保电流可有利地在环和竖直元件之间流动,这些环和竖直元件优选以导电方式连接。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雷电保护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结构加强元件包括基本在径向方向上埋入的与多个避雷装置相邻并电连接到第一避雷装置、第二避雷装置和基本竖直的结构加强元件的混凝土塔壁的短的径向钢筋。径向钢筋可以是单独的结构加强元件。然而,径向钢筋可同样充分地连接到规则钢筋网格、垫或上文描述的格的内和/或外层。
在建造过程中,第一避雷装置诸如接地电缆埋入塔壁的混凝土中。此避雷装置可包括几个共线区段,由此连续区段被焊接或以其它方式彼此连接,例如使用适当的机械夹。然而,由于任何连接可与更大的阻抗关联,此间断可导致雷击过程中高电流的向下路径中的不利分布。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雷电保护系统的第一避雷装置包括从塔架底部(在此它连接到接地端子)延伸到塔架顶部(在此它可连接到雷电保护系统的另一部分)的连续接地电缆。
在一些情况下,能够将位于塔架内部的电气系统连接到塔壁中埋入的LPS元件可能是有用的。此电气系统,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等可位于塔架内的各个水平的平台浇筑模样上。因此,在本发明的其它优选实施例中,雷电保护系统在塔壁的内部包括多个电气出口。这些出口可以常规方式连接到此电气系统的接地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雷电保护系统特别适于埋在风力涡轮机的加强混凝土塔壁中,该混凝土塔壁是使用攀爬台现场浇筑的,实现了支撑机舱外壳,轮毂和多个叶片。在遇到雷击情况下,通常极端情况是建筑被击中。在风力涡轮机情况下,这意味着一个或多个叶片或机舱外壳最有可能被雷电击中。因此,在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中,雷电保护系统包括连接装置,例如适当的刷,用于将塔壁中的雷电保护系统的避雷装置电连接到机舱外壳、轮毂和叶片的避雷装置。以此方式,确保高电流可通过塔壁中的雷电保护系统最理想地转移到接地端子中,因此有效保护机舱外壳中的发电机和任何其它电力设备不受到损坏。
如上所述,优选在雷电保护系统中有非当多的路径,以便快速将电流转移到地面。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现场建造的加强混凝土塔架中并入雷电保护系统还包括步骤:在浇筑模样中放置多个避雷装置,并将避雷装置电连接到浇筑模样中的结构加强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雷电保护系统的各个组件之间的电连接的鲁棒性对于确保在雷击过程中基本均匀的电流流动是重要的。特别是,水平环和竖直结构加强元件或第一避雷装置之间的鲁棒连接确保在水平环水平上产生等电势。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优选实施例中,避雷装置和结构加强元件之间的电连接是通过将避雷装置焊接到结构加强元件和/或以机械方式通过夹紧元件优选是钢带将避雷装置夹紧到结构加强元件来实现的。优选地,在放热焊接过程中进行焊接连接。优选将机械夹,诸如钢带通过一些力将夹子压向闭合元件的方式缠绕在避雷装置和结构加强元件周围,以便提供良好导电体的连接。使用此连接,例如竖直避雷装置可电连接到相邻的竖直结构加强元件和/或水平LP环。类似地,水平LP环可电连接到多个竖直结构加强元件。
优选地,水平LP环通过包含短的水平钢筋的结构加强元件电连接到雷电保护系统的其它元件,这些短的水平钢筋径向设置在水平环的水平上,并连接到塔壁中的钢筋结构。此钢筋结构形式可以是竖直钢筋和水平钢筋的逐渐变细的圆锥形格子。如上所述,电连接可以通过焊接或通过夹紧来进行。在塔壁的水平上的几个点上,导电元件“丛”可通过例如与筋束、短钢筋和LP环竖直的避雷装置来形成。这个丛可在塔壁上基本均匀隔开。
由于一些部分的电流会通过攀爬杆传送到大地,攀爬杆还优选被建造以便作为良导电体。然而,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知道的原因,因为这些攀爬杆是刚性元件,所以攀爬杆通常不是整体制成的,典型的混凝土塔架,诸如风力涡轮机塔架可达到100米高度或者更高。攀爬杆通常被制成若干区段,一个“新”区段被放置在前一(已经埋入的)区段的上方,再将其自身埋入混凝土中。通常,在攀爬台建造方法中,这些区段是共线的,即在一条直线上,使得当塔架增高时,液压千斤顶(用于悬挂建筑台)可沿攀爬杆向上移动。攀爬杆例如可以可被焊接或夹在一起的实心杆、带可拧在一起的螺纹头的杆或者以其它任何适当方式来实现。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一对共线攀爬杆通过电连接连接,电连接形式可以酌情是夹紧连接,焊接连接或螺纹连接。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的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将变得显然。然而,要理解的是这些图只是为图示的目的设计的,不是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的定义。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雷电保护系统的示意表示;
图2示出了现场以整体建造的部分完成的混凝土塔架;
图3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雷电保护系统的元件的混凝土塔壁的示意横截面;
图4示出了以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建造的塔架底部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以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建造的塔架顶部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雷电保护系统中的攀爬杆的一部分的简化表示;
图7示出了并入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雷电保护系统的风力涡轮机的示意表示。
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所有相同的物体。图中的物体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并入中空混凝土塔架1中的根据本发明的雷电保护系统100的非常简化的示意表示。实线表示并入混凝土塔壁11中的接地电缆10。虚线表示攀爬杆2,区域T-T’中较短的实线表示后张拉缆索3或筋束3。典型地,高塔架结构1有带更为突出的圆锥形状的短的下部区和逐渐变细的长的上部区。在此实施例中,筋束3被并入到塔架的一部分高度上。在其底部,筋束被锚定在塔壁中。在其顶部,筋束3用液压方式拉紧,以预载混凝土塔壁。该图还示出了各个水平的多个水平雷电保护环20,这确保了在所有这些水平上达到电学等电势。实际中,对于高度为100米,直径大约5米的塔架1,可并入大约10个攀爬杆2,10个筋束3和大约10个避雷装置10,诸如接地电缆10。水平LP环20可使用上面的例子以分开的距离诸如每隔5米被并入。
图2示出了部分建造成的混凝土塔架1。这里,攀爬台8悬垂于多个攀爬杆2。攀爬台8具有为建筑工人安全考虑的轨道,建筑工人可组装用于下一混凝土“层”的浇筑模样9。通过将攀爬台8附连到攀爬杆2来将攀爬台8保持或悬垂就位,攀爬杆2埋入之前浇筑的塔架1的混凝土中。这可通过液压千斤顶来实现,为了简洁考虑,图中没有示出液压千斤顶。加强元件(又是为了简洁原因,在此图中没有示出),诸如加强杆和筋束在浇筑模样9中组装到位。经混合的混凝土被起重机18举起,建筑工人将该混凝土倒入浇筑模样9中。一旦混凝土已经固化,浇筑模样9可解开,攀爬台8可被向上顶起到下一水平,浇筑模样9被重新组装,攀爬杆2伸长,可浇筑下一层。
图3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雷电保护系统的元件2,3,4,5a,10,20的混凝土塔壁11的示意横截面。在该图中,攀爬杆2相当均匀地分布于壁11中。在建造过程中使用这些杆来附连攀爬台。在攀爬杆2之间有均匀隔开的多个筋束3。在此实施例中,接地电缆10在每个攀爬杆2和每个后张筋束3旁边埋入混凝土中,使得每个接地电缆10直接靠近攀爬杆2或后张筋束3。此横截面处于水平环20埋入塔壁11中的水平。规则的钢筋格或网格40由小的黑点表示。短的径向放置的钢筋4用来将根据本发明的雷电保护系统的元件连接到规则的钢筋格40。为了在接地电缆10和其它元件2,3,4,20之间产生鲁棒电连接,钢带5a牢固地缠绕在相邻的元件周围,使得例如水平环20、接地电缆10,短钢筋4和攀爬杆2与导电钢带5a绑在一起。在圆周方向上形成每个元件“丛”的此电连接。
图4示出了以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建造的塔架1底部的示意图。这里,主雷电保护环30围绕在塔架1的下部区域12周围。此主LP环30通过鲁棒的机械夹5b—导电连接到多个接地电缆10。主LP环30由6圈与接地电缆10使用的相同类型的电缆制成。接地电缆10引入地平面19之下到达可并入到塔基13中的接地端子。
图5示出了以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建造的塔架1的顶部的示意图。这里,塔架是风力涡轮机塔架1,偏航环6用来安装机舱外壳(未示出)。偏航环螺栓6a用作紧固件6a。由于这些元件也是导电的,螺栓6a通过钢夹5c夹到塔壁11中的接地电缆。偏航环本身可使用例如刷电连接到机舱的避雷装置,轮毂和叶片。以此方式,风力涡轮机的上边缘的雷击可在几个点被引导到埋入混凝土塔壁11中的雷电保护系统中。
图6是由单独的区段2a,2b制成的攀爬杆2的一部分的简化表示,单独区域在塔架建造过程中连接在一起。该图示出了连接两个区段2a、2b的电连接5d。这可以是焊接到位的钢板5d或使用适当的夹子夹紧到位的钢带5d。
图7示出了并入根据本发明的雷电保护系统100的风力涡轮机的示意表示。风力涡轮机具有机舱外壳15,轮毂16和多个叶片17附连到机舱外壳15。机舱15安装在塔架1的顶部上,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偏航环和偏航环螺栓建造的。避雷装置6b,6c将沿这些元件外面的雷击通过偏航环螺栓、偏航环和刷(在此图不未示出)引导到塔壁11中的雷电保护系统100。雷电保护系统100通过虚线一起表示,这以简化形式代表接地电缆10、攀爬杆2、筋束3和水平LP环20、30。以此方式,由于雷击引起的高电流被快速均匀引导到接地端子60中。
尽管已经以优选实施例和其变型的方式公开了本发明,但应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下,可对其进行各种其它改进和变型。显然,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即在雷电保护系统中使用加强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元件可以在结构的壁由浇筑混凝土制成的任何适宜混凝土建筑中使用,达到良好效果。
为清楚起见,要理解的是本申请中使用表示英语不定冠词的用语“一”并不排除多个,“包括”并不排除其它步骤或元件。除非另外指出,“单元”或“模块”可包括多个单元或模块。

Claims (15)

1. 一种用于塔架(1)的雷电保护系统(100),该塔架(1)包括在建造过程中埋入多个导电结构加强元件(2,3,4)的加强混凝土塔壁(11),
该雷电保护系统(100)包括以导电方式彼此连接并与接地端子(60)连接的多个结构加强元件(2,3,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00),包括多个避雷装置(10,20,30),其在建造过程中埋入到所述塔壁(11)中,而且电连接到所述多个结构加强元件(2,3,4)并电连接到所述接地端子(6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00),其中第一避雷装置(10)被布置成邻近基本竖直的结构加强元件(2,3),并电连接到所述结构加强元件(2,3),所述结构加强元件(2,3)包括攀爬杆(2)和/或后张拉缆索(3)。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00),其中第二避雷装置(20)包括埋入所述塔壁(11)中的水平环(20,30),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避雷装置(20)电连接到至少一个结构加强元件(2,3,4)和/或至少一个第一避雷装置(10)。
5. 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00),其中第二避雷装置(30)包括埋入所述塔壁(11)的下部区域(12)中并连接到所述塔架(1)的塔基(13)中的所述接地端子(60)的水平环(30),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避雷装置(30)电连接到至少一个结构加强元件(2,3,4)和/或至少一个第一避雷装置(10)。
6. 根据权利要求2-5中的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00),其中结构加强元件(4)包括基本沿径向方向埋入所述塔壁(11)中与多个避雷装置(10,20)相邻的径向钢筋(4),该径向钢筋(4)电连接到第一避雷装置(10)、第二避雷装置(20)和基本竖直的结构加强元件(2,3)。
7. 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00),其中第一避雷装置(10)包括接地电缆(10),其被实现成至少从所述塔架(1)的底部(12)延伸到所述塔架(1)的顶部(14)的连续电缆(10)。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00),为了埋入风力涡轮机(12)的加强混凝土塔壁(11)中,该混凝土塔壁(11)是使用攀爬台(8)现场浇筑的,并且被实现成支撑机舱外壳(15)、轮毂(16)和多个叶片(17)。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00),包括连接装置(6,6a),用于将所述塔壁(11)中雷电保护系统(100)的避雷装置(10,20)电连接到所述机舱外壳(15)、轮毂(16)和叶片(17)的避雷装置(6b,6c)。
10. 一种将雷电保护系统(100)并入整体式现场建造的混凝土塔架(11)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攀爬杆(2)安装到所述塔架(1)的当前最高水平;
组装浇筑模样(9),以围住所述攀爬杆(2);
将另外的导电结构加强元件(3,4)放置在所述浇筑模样中;
将所述结构加强元件(2,3,4)电连接到接地端子(60);和
将混凝土倒到所述浇筑模样(9)中,以埋住所述结构加强元件(2,3,4)。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将多个避雷装置(10,20,30)放置在所述浇筑模样中,并将所述避雷装置(10,20,30)电连接到所述浇筑模样(9)中的结构加强元件(2,3,4)。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避雷装置(10)和攀爬杆(2)之间的电连接是通过将所述避雷装置(10)焊接到所述攀爬杆(2)和/或通过夹紧元件(5a)以机械方式将所述避雷装置(10)夹到所述所述攀爬杆(2)来实现的。
13. 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攀爬杆(2)包括多个共线攀爬杆区段(2a,2b),其中一对共线攀爬杆区段(2a,2b)通过电连接(5b)连接。
14.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雷电保护系统(100)的用途,其用在加强混凝土塔架(1)中,优选用在风力涡轮机(18)的塔架(1)中。
15. 一种风力涡轮机(7),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雷电保护系统(100)。
CN201080037808.7A 2009-08-24 2010-01-15 雷电保护系统 Active CN1024740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3619209P 2009-08-24 2009-08-24
US61/236192 2009-08-24
PCT/EP2010/050472 WO2011023415A2 (en) 2009-08-24 2010-01-15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4089A true CN102474089A (zh) 2012-05-23
CN102474089B CN102474089B (zh) 2015-01-28

Family

ID=43500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7808.7A Active CN102474089B (zh) 2009-08-24 2010-01-15 雷电保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768603B2 (zh)
EP (1) EP2471153B2 (zh)
CN (1) CN102474089B (zh)
DK (1) DK2471153T4 (zh)
ES (1) ES2534583T5 (zh)
WO (1) WO2011023415A2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1871A (zh) * 2013-06-14 2013-09-18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预制混凝土塔架的防雷接地装置
CN103982374A (zh) * 2014-05-09 2014-08-13 广西南宁百兰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雷设备的风力发电系统
CN106164396A (zh) * 2014-02-28 2016-11-23 缅因大学系统理事会 用于风力涡轮机的混合型混凝土‑复合材料塔架
CN103311871B (zh) * 2013-06-14 2016-11-30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预制混凝土塔架的防雷接地装置
CN106640540A (zh) * 2016-10-08 2017-05-10 霍尔果斯新国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发电机的混凝土塔筒
CN111794923A (zh) * 2019-04-09 2020-10-20 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 电磁接地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34705B2 (en) * 2008-06-13 2014-05-27 Tindal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structures used in construction of tower base supports
JP5432013B2 (ja) * 2010-03-15 2014-03-05 株式会社関電工 風力発電設備における仮設用の避雷針及びその避雷針の施工方法
WO2012130292A1 (en) * 2011-03-29 2012-10-04 Amsc Windtec Gmbh Wind turbine towe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wind turbine tower
DE102013211750A1 (de) 2013-06-21 2014-12-24 Wobben Properties Gmbh Windenergieanlage und Windenergieanlagen-Fundament
CN106088780B (zh) * 2016-06-29 2019-04-19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预制空间钢筋桁架模板的现浇混凝土塔架及其施工方法
EP3401445B1 (en) * 2017-05-09 2020-08-19 VindWind ApS Anchoring section for a foundation structure
JP6826504B2 (ja) * 2017-07-11 2021-02-03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柱における避雷導体の接続構造及び接続方法
EP3521535B1 (en) * 2018-02-05 2020-06-17 Metalvix Engenharia e Consultoria Ltda Wind turbine tower and respective foundation base
WO2020069070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ind turbine tower structure with embedded reinforcement sensing elements
EP3913219A1 (de) * 2020-05-20 2021-11-2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nergieübertragung in einer windkraftanlag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1642A (ja) * 1995-04-24 1996-11-05 Taisei Corp 避雷用pc建材及びその接続方法
JP2001227199A (ja) * 2000-02-16 2001-08-24 Kajima Corp 構造躯体によるア−スボンディング
JP2009019550A (ja) * 2007-07-11 2009-01-29 Kurosawa Construction Co Ltd 風力発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6317B1 (en) * 1996-12-13 2001-01-23 John Edward Sepich Hydrocarbon vent hood
DE19823650C2 (de) 1998-05-27 2001-05-23 Wilfried Aran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hohen, hohlen, turmartigen Bauwerken von bis zu zweihundert Metern Höhe und mehr, insbesondere von Türmen für Windkraftanlagen
AT411079B (de) * 2001-11-09 2003-09-25 Rund Stahl Bau Gmbh & Co Verfahren zur errichtung eines bauwerks mit einer umfangsgeschlossenen betonwand
US8125403B2 (en) 2006-03-20 2012-02-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ubular telecom tower
EP2021627B1 (en) * 2006-05-24 2018-01-03 Vestas Wind Systems A/S An earthing system for a wind turbine connected to a utility grid and for a wind turbine pa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1642A (ja) * 1995-04-24 1996-11-05 Taisei Corp 避雷用pc建材及びその接続方法
JP2001227199A (ja) * 2000-02-16 2001-08-24 Kajima Corp 構造躯体によるア−スボンディング
JP2009019550A (ja) * 2007-07-11 2009-01-29 Kurosawa Construction Co Ltd 風力発電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1871A (zh) * 2013-06-14 2013-09-18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预制混凝土塔架的防雷接地装置
CN103311871B (zh) * 2013-06-14 2016-11-30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预制混凝土塔架的防雷接地装置
CN106164396A (zh) * 2014-02-28 2016-11-23 缅因大学系统理事会 用于风力涡轮机的混合型混凝土‑复合材料塔架
CN106164396B (zh) * 2014-02-28 2018-11-27 缅因大学系统理事会 用于风力涡轮机的混合型混凝土-复合材料塔架
US10519685B2 (en) 2014-02-28 2019-12-31 University Of Maine System Board Of Trustees Hybrid concrete-composite tower for a wind turb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N103982374A (zh) * 2014-05-09 2014-08-13 广西南宁百兰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雷设备的风力发电系统
CN106640540A (zh) * 2016-10-08 2017-05-10 霍尔果斯新国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发电机的混凝土塔筒
CN111794923A (zh) * 2019-04-09 2020-10-20 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 电磁接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K2471153T4 (en) 2018-07-23
US20120205133A1 (en) 2012-08-16
WO2011023415A2 (en) 2011-03-03
EP2471153A2 (en) 2012-07-04
EP2471153B2 (en) 2018-04-25
DK2471153T3 (en) 2015-03-30
ES2534583T5 (es) 2018-08-22
EP2471153B1 (en) 2015-03-04
WO2011023415A3 (en) 2011-06-16
CN102474089B (zh) 2015-01-28
US9768603B2 (en) 2017-09-19
ES2534583T3 (es) 2015-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4089B (zh) 雷电保护系统
CN101473136B (zh) 用于与电网相连的风轮机
JP6396469B2 (ja) セグメント化されたタワーおよび基礎部を有する風力タービン
CA3077334A1 (en) A sheath of a structural cable comprising heating components
CN105064759B (zh) 一种gfrp管钢筋混凝土组合构件多回路输电杆
US7609224B2 (en) Reducing wind loads on monopoles to provide increased capacity without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EP3916220A1 (en) Tower arrangement for a wind turbine, wind turbine comprising the tower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erecting a wind turbine
IT202000011074A1 (it) Plinto prefabbricato, stazione radio base comprendente tale plinto e metodo per assemblare un plinto
KR101206495B1 (ko) 철탑 교체용 연결 지지 장치
CN106089596B (zh) 一种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式风机直塔筒
CN206309105U (zh) 一种用于10kV线路大跨越杆塔
GB2537082A (en) Connection mast
US20120012727A1 (en) Tubular Telecom Tower Structure
CN219528585U (zh) 一种带有内部接地通道及梢端避雷针的混凝土电杆
CN211369737U (zh) 双回路输电杆塔
CN211396857U (zh) 一种具有避雷效果的输电线杆
JP4919793B2 (ja) 接地装置、接地設備及び接地装置の製造方法
ANGWIN et al. RUGBY RADIO STATION.
CN106057380B (zh) 一种母线支撑装置
GB2423999A (en) Tower with shock absorbing means
KR19990018743U (ko) 전주의 크로스암
EP1683248A1 (en) High-tension tower, power transporting system, power transporting method and assembling method
KR20040070151A (ko) 조립식 폴을 이용한 롤러형 발받침의 제작방법 및 발받침.
CN107863249A (zh) 一种50Hz阻波器电容器支架结构
CN107863743A (zh) 一种50Hz阻波器避雷器支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26

Address after: Tango barley

Patentee after: 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Siemens 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