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2512B - 鼓风机 - Google Patents

鼓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2512B
CN102472512B CN200980160766.3A CN200980160766A CN102472512B CN 102472512 B CN102472512 B CN 102472512B CN 200980160766 A CN200980160766 A CN 200980160766A CN 102472512 B CN102472512 B CN 1024725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uter container
terminal board
quick connection
connec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607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2512A (zh
Inventor
丹羽正彦
杉山阳一
吉田通
市冈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2886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53347B/zh
Priority to CN201610287345.9A priority patent/CN105927563B/zh
Priority to CN201410106422.7A priority patent/CN1039001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72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25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2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25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5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axial pumps
    • F04D29/52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axi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70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 F04D29/701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703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pecially for fans, e.g. fan gu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10/00Working fluids
    • F05D2210/10Kind or type
    • F05D2210/12Kind or type gaseous, i.e. compressi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60/00Function
    • F05D2260/30Retaining components in desired mutual position
    • F05D2260/31Retaining bolts or nu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24F2013/205Mounting a ventilator fan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24F2013/207Casings or covers with control knobs; Mounting controlling members or control units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14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unted on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17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unted in a wa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鼓风机,该鼓风机包括:外箱(1),其形成有吸入口和吹出口;叶片和电动机,其收纳于外箱(1),该叶片用于自吸入口向吹出口鼓风,该电动机用于驱动叶片;端子板(11),其具有快速连接端子(10),该快速连接端子(10)用于使向电动机供电的电源线与电动机电连接;滑动底座(24),其以端子板(11)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承端子板(11),以使快速连接端子(10)自形成于外箱(1)的出入开口(1a)进出,端子板(11)在如下位置之间滑动,即:快速连接端子(10)的与电源线(17)之间的连接部位自出入开口(1b)出现的连接操作位置和快速连接端子(10)收纳在外箱(1)内的收纳位置之间。由于端子板(11)自出入开口(1b)进出,因此在连接电源线(17)时,将端子板(11)拉出到连接操作位置(D)而使操作性良好,且在连接结束后将端子板(11)收纳到收纳位置而充分满足防火安全对策。

Description

鼓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居室内的高处的鼓风机。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管道用通风扇中,已知有如下结构:在下表面开口且以插入顶棚的安装用开口部的状态配设的外箱内,设置电动机及利用该电动机驱动的风扇,且以围绕该风扇的方式设置塑料制的风扇罩,在该结构中,在该风扇罩的外周部一体地形成有在下表面具有开口部的电气安装件收纳部,并且,将具有用于使马达的导线与电源线连接的连接部的连接端子以该连接部面向上述开口部的状态收纳于上述电气安装件收纳部,另外,在上述电气安装件收纳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设置有开闭该电气安装件收纳部的下表面开口部的盖,在该盖上设有在该盖为打开状态时从下方面向电气安装件收纳部的开口部而挡住连接端子的凸部。
根据该结构,电源线相对于连接端子的连接及拆卸能够从室内侧进行,由此使操作性得到提高。并且,通过在用于开闭电气安装件收纳部的开口部的盖的内侧设置凸部,即使打开盖,连接端子也不会脱落,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电源线的连接、拆卸及插入确认的各种操作。而且,连接端子被凸部限制而不会被超出规定地拉出,因此,与连接端子连接的马达的导线不会受到过大的张力,能够减少断线等问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登录实用新型第2538003号公报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电源线相对于连接端子的安装及拆卸能够经由外箱下表面的开口部从室内侧进行。但是,连接端子在开口部的内侧而难以将手伸入,因此操作性不好,期望得到改善。此外,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存在连接端子由于自身的重量而自由落下的危险性,并且,在进行电源线相对于连接端子的连接时,由于连接端子不固定,因此在将电源线插入电源端子时,连接端子后退到里侧,存在难以进行电源线的连接施工这样的问题。像这样,在电源线的电接触不充分时,不仅存在安全上的问题,而且还会成为火灾的原因,期望得到改善。此外,作为电源线,若使用VVF电缆,则内置的铜线粗且硬,因此还存在如下问题:在电源连接施工时,若急剧弯曲则会折断,导致接触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使电源线相对于连接端子的安装操作容易且充分满足防火安全对策的鼓风机。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达成目的,第1技术方案的鼓风机的特征在于,包括:外箱,该外箱形成有吸入口和吹出口;叶片和电动机,该叶片和电动机收纳于外箱,该叶片从吸入口向吹出口鼓风,该电动机驱动叶片;端子板,该端子板具有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使向电动机供电的电源线与电动机电连接;滑动底座,该滑动底座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承端子板,从而使连接端子从形成于外箱的出入开口进出,端子板在连接操作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滑动,连接操作位置是连接端子的与电源线的连接部位从出入开口出现的位置,收纳位置是连接端子被收纳在外箱内的位置。
另外,第2技术方案的鼓风机的特征在于,包括:外箱,该外箱形成有吸入口和吹出口;安装板,该安装板配设在外箱的侧部,从顶棚面或墙壁面支承外箱;叶片和电动机,该叶片和电动机收纳于外箱,该叶片从吸入口向吹出口鼓风,该电动机驱动叶片;端子板,该端子板具有快速连接端子,且经由快速连接端子向电动机供电,该快速连接端子通过向设于连接部位的插入口插入电源线的动作而将电源线夹入并与该电源线连接;滑动底座,该滑动底座以能够沿电源线的插入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端子板,从而使快速连接端子从形成于外箱的出入开口进出;侧部覆盖件(cover),该侧部覆盖件覆盖围绕在安装板及外箱侧部的电源线,端子板在如下位置之间滑动,即:快速连接端子的与电源线之间的连接部位从出入开口出现的连接操作位置和快速连接端子收纳在外箱内的收纳位置之间,在该鼓风机中设有止动件(stopper),在端子板位于连接操作位置时,该止动件与端子板卡合,防止端子板向收纳位置侧后退。
此外,第3技术方案的鼓风机的特征在于,包括:外箱,该外箱形成有吸入口和吹出口;安装板,该安装板配设在外箱的侧部,从顶棚面或墙壁面支承外箱;叶片和电动机,该叶片和电动机收纳于外箱,该叶片从吸入口向吹出口鼓风,该电动机驱动叶片;端子板,该端子板具有快速连接端子,且经由快速连接端子向电动机供电,该快速连接端子利用向设于连接部位的插入口插入电源线的动作将电源线夹入并与该电源线连接;滑动底座,该滑动底座以能够在电源线的插入方向上滑动的方式支承端子板,从而使快速连接端子从形成于外箱的出入开口进出;侧部覆盖件,该侧部覆盖件覆盖围绕在安装板及外箱侧部的电源线,端子板滑动的滑动底座的滑动面相对于形成有出入开口的外箱的侧面倾斜,端子板在如下位置之间滑动,即:快速连接端子的与电源线的连接部位从出入开口出现的连接操作位置和快速连接端子收纳在外箱内的收纳位置之间,在该鼓风机中设有止动件,该止动件在端子板位于连接操作位置时与端子板卡合,防止端子板向收纳位置侧后退。
另外,第4技术方案的鼓风机包括:外箱,该外箱形成有吸入口和吹出口;风扇和电动机,该风扇和电动机收纳于外箱,该风扇从吸入口向吹出口鼓风,该电动机驱动风扇,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风扇单元和第2风扇单元,该第1风扇单元和第2风扇单元相互相邻并且分别具有多组风扇及电动机,使第1风扇单元和第2风扇单元这两者的卡合部与分离限制构件的被卡合部卡合来限制分离,且利用夹在两者之间的螺钉将该第1风扇单元和第2风扇单元一同紧固于外箱。
根据第1技术方案,端子板从形成于外箱侧面的出入开口进出,因此,具有如下效果:在连接电源线时,拉出到连接操作位置而使操作性良好,并且,在连接结束后收纳于收纳位置,充分满足防火安全对策。
另外,根据第2技术方案,在第1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连接端子为快速连接端子,滑动底座以端子板能够沿电源线的插入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端子板,而且还包括止动件,该止动件在端子板位于连接操作位置时与端子板卡合,防止端子板向收纳位置侧后退,因此,即使采用VVF电缆那样的高刚性的电缆,在插入快速连接端子时,快速连接端子也不会后退,能够良好地进行电源线的连接操作。
此外,根据第3技术方案,在第2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端子板滑动的滑动底座的滑动面相对于形成有出入开口的外箱的侧面倾斜,因此能够谋求装置的小型化,且减小电源线必须弯曲的角度。
另外,根据第4技术方案,使以往以一组风扇及电动机为一个风扇单元的结构成为以多组为一个风扇单元,而且,利用夹在两者之间的螺钉一同紧固于外箱,因此能够削减所需要的螺钉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鼓风机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从鼓风机的吹出口侧观察到的主视图。
图3是从鼓风机的吸入口侧观察到的主视图。
图4是鼓风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透过侧部覆盖件观察到鼓风机端部的图。
图6是从侧方透过侧部覆盖件观察到与图5相同的部分的图。
图7是卸下了侧部覆盖件的鼓风机端部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电源线的构造和分成三岔的端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从形成于外箱侧面的出入开口观察到端子板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出入开口内的端子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端子板被拉出到连接操作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端子板位于收纳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从背面侧观察到侧部覆盖件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风扇单元组装于外箱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利用本实施方式将螺钉的数量削减之后的螺钉位置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为了比较而表示的以往的风扇单元所使用的螺钉的螺钉位置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在图14的G位置相邻的两个风扇单元利用一个螺钉一同紧固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8是图17中的第1孔(orifice)构件和第2孔构件自身的立体图。
图19是放大表示图14所示的风扇单元的端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鼓风机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鼓风机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从鼓风机的吹出口侧观察到的主视图,图3是从鼓风机的吸入口侧观察到的主视图。鼓风机100具有构成外壳的长条形立方体箱状的外箱1。在外箱1的相对的两面形成有吹出口2和吸入口3。吹出口2形成为上下两层,如图1中箭头A所示,从各吹出口2吹出空气。外箱1利用设于两端部的安装板7例如以从顶棚悬挂的方式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未图示的顶棚面以朝向下方的方式竖立设置的一对安装板7以两端部转动自如的方式枢轴支承外箱1的两端部,由此,如图1中箭头B所示那样,外箱1进行转动而改变风向。安装板7被侧部覆盖件8覆盖。另外,鼓风机100不仅可以设置于顶棚面,也可以设置于垂直的墙壁面等。
图4是鼓风机的分解立体图。在外箱1内作为风路形成构件收纳有孔构件36和空气引导构件37。孔构件36和空气引导构件37在外箱1内形成从吸入口3到吹出口2的风路。空气引导构件37将风路分成上下两部分,风路在外箱1的长度方向上并列地形成有8个。与各风路相对应地配设有使空气从吸入口3向吹出口2移动的风扇4和驱动该风扇4的电动机5。作为风路形成构件的孔构件36和空气引导构件37以两组风扇4及电动机5为单位被分开。即,两组风扇4及电动机5、与之相对应的孔构件36及空气引导构件37构成一个风扇单元40。并且,在外箱1内,在长度方向上并列地收纳有4个风扇单元40。
在沿长度方向并列的4个风扇单元40的吸入口侧,以保护风扇4为目的设有保护件(guard)38,该保护件为连续的一个构件。另外,在由安装板7支承时,成为转动轴中心的支承螺栓12直立设置于外箱1的侧面1a。在外箱1的长度方向两端设有剖面大致L字型的安装板7和覆盖该安装板7的侧部覆盖件8。关于侧部覆盖件8的大小,宽度为80~150mm,厚度为10~70mm。
图5是透过侧部覆盖件8观察到鼓风机端部的图,图6是从侧方透过侧部覆盖件8观察到与图5相同的部分的图。图7是卸下了侧部覆盖件8的鼓风机端部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电源线的构造和分成三岔的端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安装板7呈剖面大致L字状,由沿着顶棚面9的紧固部7b和从该紧固部7b弯曲成直角并向下方延伸的主体部7a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安装板7通过利用螺母16将紧固部7b紧固于从顶棚面9向下方延伸的吊挂螺栓15而固定于顶棚面9。
安装板7通过使支承螺栓12贯穿在主体部7a的下端部穿孔的贯通孔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枢轴支承外箱1。在主体部7a上,多个角度调整孔7c在圆弧上以11.25度的间距穿孔,选择任意一个角度调整孔来固定角度调整螺栓14,由此,能够设置为使吹出口2在从图5所示的水平状态向铅垂下方转动90度的位置和相反地使吹出口2向上方抬起22.5度的位置之间改变角度。
向电动机5供电的电源线17从顶棚侧延伸并在围绕在侧部覆盖件8内之后插入外箱1内。电源线17为图8所示的3芯VVF电缆,成为3根电线17a沿横向排列并被覆盖层17b覆盖的剖面扁平状,刚性非常高,即使想要在包括主面17c在内的平面内弯曲(不使主面17c弯曲而是向侧方弯曲)也难以向该方向弯曲。因此,电源线17向使主面17c弯曲的方向弯曲,或向接近其的方向弯曲。而且,考虑到安全性,在使VVF电缆的电源线弯曲的情况下,为了不损坏电源线,根据与电气设备相关的技术标准,规定弯曲部内侧的半径为电源线的外径的6倍以上。
如图7所示,电源线17从顶棚侧进入侧部覆盖件8内,在通过引导钩26之后,沿着外箱1的侧面1a向下方延伸,沿圆弧向下方呈钩型大幅度地弯曲,并且,以离开外箱1的方式暂时脱离,在通过张力抑制部20之后反转,一边与引导杆19接触一边向外箱1侧扭转,同时改变方向,通过固定于侧面1a的端子板覆盖件18的中央孔18a在外箱1内部延伸。在端子板覆盖件18中的外箱1内的空间中收纳有未图示的端子板,电源线17经由该端子板与电动机5的导线电连接。另外,端子板覆盖件18通过螺钉25a固定于侧面1a,在进行电源线17向端子板的连接操作时被卸下。
张力抑制部20用于例如在电源线17在顶棚侧被拉紧时使其张力不会传递到端子板或端子板与电源线17之间的连接部位,与安装板7一同被支承螺栓12紧固并固定,利用设于上部的索夹(cord clip)21夹持电源线17。索夹21的一端与张力抑制部20卡合,另一端通过螺钉25b螺纹结合于张力抑制部20,在其与张力抑制部20之间夹有电源线17并利用螺钉25b紧固,由此,将电源线17强力夹紧。张力抑制部20设在电源线17呈钩型大幅度地弯曲的中途,张力抑制部20利用索夹21支承电源线17的支承面20a向剖面扁平状的电源线17容易弯曲的方向倾斜。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外箱1的侧面1a,以向电源线17的曲率半径方向外侧立起的方式倾斜15度(图6)。
引导钩26及引导杆19矫正电源线17的通过位置,从而,电源线17在外箱1的侧面1a不会过度偏离规定的路径地围绕。即,引导钩26和引导杆19构成定位构件,该定位构件以电源线17在外箱1的侧面1a沿规定的路径围绕的方式与电源线17接触并矫正位置。在两者中,特别地,引导杆19承受电源线17在端子板覆盖件18与张力抑制部20之间弯曲时的反作用力,若没有该引导杆19,则电源线17不会按规定的形状弯曲,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构造中不可缺少的构件。
图9是表示端子板覆盖件18被卸下而从形成于外箱1的侧面1a的出入开口观察到端子板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0是表示出入开口内的端子板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端子板被拉出到连接操作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端子板位于收纳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端子板11收纳在外箱1的端部空间。端子板11包含在上表面搭载的快速连接端子(连接端子)10。
快速连接端子10具有分别插入电源线17的3根电线17a的3个插入口10a。3个插入口10a在快速连接端子10的面向出入开口1b的面开口,并沿后述的滑动方向延伸。快速连接端子10为如下构造:在将电线17a从插入口10a插入时,未图示的内部的夹入构造进行动作,由此夹持电线17a,之后,即使沿拔出电线17a的方向对电线17a施加力也不会将电线17a拔出。
在外箱1的端部空间设有滑动底座24。端子板11载置于形成在滑动底座24上的滑动面24a上,能够滑动。详细而言,端子板11能够在如下位置之间滑动,即:使快速连接端子10前侧的包括插入口10a的一部分从形成于外箱1的出入开口1b出现的连接操作位置D(图11)和整体收纳在外箱1内的收纳位置E(图12)之间。并且,滑动底座24的滑动面24a相对于形成有出入开口1b的外箱1的侧壁(形成侧面1a的外箱1的壁)倾斜。滑动面24a的倾斜向减小电源线17必须弯曲的角度的方向(电源线17的弯曲角度变大、即接近直线的方向)倾斜,该倾斜的大小为考虑到如下情况的最合适角度,即:将端子板11收纳在外箱1内的构造、端子板11的进出动作、连接操作的进行容易程度。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对于滑动面24a的倾斜,例如在鼓风机100水平设置的情况下,为从出入开口1b以向内上升的方式倾斜大约30度的倾斜。
端子板11例如通过弯曲平板构件而制作,在中央部主面上搭载快速连接端子10。并且,端子板11的滑动方向前侧分为两岔并且顶端部分别弯曲为台阶状而形成把手部11a。另外,端子板11的滑动方向后侧弯曲至超过快速连接端子10的高度而形成立起部11b。此外,在端子板11位于连接操作位置D时,与端子板11的立起部11b卡合而将端子板11保持在连接操作位置D的台阶部(止动件)24c设在快速连接端子10的上方。
在电源连接施工时,电源施工者在将端子板覆盖件18卸下之后,抓住把手部11a并将端子板11拉出到连接操作位置D。接着,在该位置抓住把手部11a并向下方拉下,则端子板11以支点24b为中心转动。并且,立起部11b上升,与台阶部(止动件)24c卡合而被保持。由此,在将电线17a插入快速连接端子10时,快速连接端子10不会后退,能够良好地进行电源线17的连接操作。在连接操作结束时,通过与上述相反的步骤,向上方提起把手部11a,解除与台阶部24c的卡合,向收纳位置E推压并利用端子板覆盖件18作为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台阶部(止动件)24c设在快速连接端子10的上方,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如下结构:作为台阶部形成在滑动面24a里侧,通过向上方提起把手部11a,而与端子板11后端卡合。另外,作为在拉出端子板11时防止端子板11整体拔出的构造,通过将端子板11的比中间部靠后方的部分的宽度设定得大于出入开口1b的宽度来实现。
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鼓风机100,端子板11从形成于外箱1的侧面1a的出入开口1b进出,因此,在连接电源线17时,拉出到连接操作位置D而使操作性良好,并且,在连接结束后,收纳到收纳位置E而能够充分满足防火安全对策。另外,设有在端子板11位于连接操作位置D时与端子板11卡合而防止端子板11向收纳位置E侧后退的台阶部(止动件)24c,因此,即使为VVF电缆那样的刚性大的电缆,在插入快速连接端子10时,快速连接端子10也不会后退,能够良好地进行电源线17的连接操作。此外,由于在端子板11的滑动方向前侧设有把手部11a,因此容易拉出端子板11。而且,由于滑动底座24的滑动面24a相对于形成有出入开口1b的外箱1的侧面1a倾斜,因此,使外箱1内在长度方向上所需要的空间缩小而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减小电源线17必须弯曲的角度。
对侧部覆盖件8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图13是从背面侧观察到侧部覆盖件8的立体图。考虑到美观性,在外箱1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侧部覆盖件8。侧部覆盖件8通过如下方式安装,即:在直立设置于背面下部的圆筒状的插入引导件8b中,插入直立设置于外箱1的支承螺栓12(图5、6),以其作为引导件使侧部覆盖件8向外箱1平行地移动,将直立设置于背面上部的具有弹性的卡合突起8a压入形成于安装板7上部的卡合孔7d(图5、6)并进行夹入,进而利用设于宽度方向两侧部的一对磁铁29吸附安装板7。
以往,在普通的设备的美观性覆盖件安装方法中,也提出了利用磁铁来实现的方法。由于利用磁铁的吸附力固定覆盖件,因此不需要螺纹固定等,安装和拆卸变得容易。但是,在随着时间变化而磁铁的吸附力劣化的情况下,存在该吸附解除、覆盖件脱落的担心。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那样的构造,不需要安装螺钉,且安装和拆卸工序容易,使操作性得到提高。另外,由于同时使用由卡合突起8a及插入引导件8b构成的滑动压入构造和一对磁铁29,由此,即使万一磁铁29的吸附解除,通过滑动压入构造,侧部覆盖件8也不会落下,相反地,即使卡合突起8a、插入引导件8b脱落或破损,通过磁铁29,侧部覆盖件8也不会落下。另外,为了使拆卸方向容易理解,而在侧部覆盖件8的侧部刻印有表示该方向的标记(箭头)31(图7)。
接下来,说明风扇单元40向外箱1的固定方法。在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方法中,大幅度地削减使用的螺钉的数量。图14是表示风扇单元40组装于外箱1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利用本实施方式将螺钉的数量削减之后的螺钉位置的示意图。图16是表示为了比较而表示的以往的风扇单元所使用的螺钉的螺钉位置的示意图。图17是表示在图14中的G位置相邻的两个风扇单元利用一个螺钉一同紧固的状态的概略图。图18是图17中的第1孔构件和第2孔构件自身的立体图。图19是放大表示图14所示的风扇单元的端部的立体图。
风扇单元40如以上所述那样,由两组风扇4及电动机5和与其相对应的大小的孔构件36及空气引导构件37构成一个风扇单元40。并且,在外箱1内,以在长度方向上并列的方式收纳有4个风扇单元40。4个风扇单元40分别利用螺钉25c和螺钉25d紧固于外箱1。螺钉25c将各风扇单元40的两端上部角部紧固于外箱1。另一方面,螺钉25d将各风扇单元40的中央下部紧固于外箱1(图14、图15)。另外,在图14中仅图示了一个螺钉25c和一个螺钉25d,省略了其他的螺钉。
如图16所示,以往由一组风扇4及电动机和与之相对应的大小的孔构件及空气引导构件构成一个风扇单元。紧固用的螺钉25在各角部均有一个而共计4个地设置在一个风扇单元。因此,若装备的风扇单元的数量增加,则紧固用的螺钉25的数量会变得庞大。与此相比较可知,在本实施方式的风扇单元40的固定方法中,大幅度地削减使用的螺钉的数量。以下对此进行说明。
在此,将相邻的两个风扇单元40假设为第1风扇单元40A及第2风扇单元40B并进行说明。在第1风扇单元40A和第2风扇单元40B的孔构件、即第1孔构件36A和第2孔构件36B的相互相对的端部的上部角部(图14中G的部分),分别设有圆筒状的螺纹孔沿轴向分割成两片那样的形状的分割螺纹孔片47A、47B。分割螺纹孔片47A、47B相互对接而形成圆筒状的螺纹孔。并且,在该角部的背面,分别设有向外箱1侧突出的突起46A、46B。另一方面,在与之相对的外箱1的开口边缘部,在分割螺纹孔片47A、47B形成的螺纹孔的位置螺刻有内螺纹孔42,在突起46A的位置开设有贯通孔33,在突起46B的位置开设有长孔34。
贯通孔33和长孔34分别与突起46A、46B卡合。由此,限制第1孔构件36A与第2孔构件36B分离。在该状态下,利用插入分割螺纹孔片47A、47B形成的螺纹孔的一个螺钉25c,一同紧固第1孔构件36A和第2孔构件36B。与突起46B相对应的孔为长孔,是因为考虑到孔构件36的成形精度和装配误差。另外,关于贯通孔33、长孔34及突起46A、46B构成的卡合/被卡合的构造,也可以在孔构件36A、36B侧开设孔并在外箱1侧设置突起。
孔构件36与空气引导构件37的结合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即:如图19所示,使形成在从孔构件36的上表面向空气引导构件37方向延伸的延伸部的顶端的卡合孔35与形成在空气引导构件37的上表面的卡合凸部43卡合。该卡合孔35和卡合凸部43的卡合构造也同样设在孔构件36和空气引导构件37的背面侧。这样,使孔构件36与空气引导构件37结合,装配风扇单元40。
在空气引导构件37的上部和下部成对地设置形成风路的风路壁37a、37a。另一方面,在孔构件36的上部和下部也成对地设有形成风路的组合壁36a、36a。两组合壁36a、36a及组合壁36a、36a的一部分相互重叠而形成从吸入口3至吹出口2的风路。即,利用风扇4从吸入口3吸入的空气在此之后通过孔构件36和空气引导构件37而在装置的上下分支,从成为两层的吹出口2吹出(图1)。
保护件38与孔构件36(风扇单元40)的结合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即:如图19所示,设置从保护件38的上角部向孔构件36延伸的突出部,形成在该突出部顶端的卡合爪45与形成在孔构件36的相对面上角部的卡合孔41卡合。该卡合爪45和卡合孔41的卡合构造也同样设在保护件38与孔构件36的相对面的其他的3个角部。这样结合的保护件38和孔构件36(风扇单元40)通过螺钉25d紧固于外箱1(图14)。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的鼓风机适用于设置在居室内的高处的鼓风机,特别是,最适合连接端子为快速连接端子的鼓风机。
附图标记说明
1外箱
1a侧面
1b出入开口
2吹出口
3吸入口
4风扇
5电动机
7安装板
7a主体部
7b紧固部
7c角度调整孔
7d卡合孔(嵌合构造)
8侧部覆盖件
8a卡合突起(嵌合构造)
8b插入引导件(引导构造)
9顶棚面
10快速连接端子(连接端子)
10a插入口
11端子板
11a把手部
11b立起部
12支承螺栓
14角度调整螺栓
15吊挂螺栓
16螺母
17电源线
17a电线
17b覆盖层
17c主面
18端子板覆盖件
18a中央孔
19引导杆(电线定位构件)
20张力抑制部
20a支承面
21索夹
24滑动底座
24a滑动面
24b支点
24c台阶部(止动件)
25a~25d螺钉
26引导钩(电线定位构件)
29磁铁
31标记
33贯通孔
34长孔
35卡合孔
36、36A、36B孔构件
36a组合壁
37空气引导构件
37a组合壁
38保护件
40、40A、40B风扇单元
41卡合孔
42内螺纹孔
43卡合凸部
45卡合爪
46A、46B突起
47A、47B分割螺纹孔片
100鼓风机

Claims (5)

1.一种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外箱,该外箱形成有吸入口和吹出口;
安装板,该安装板配设在上述外箱的侧部,从顶棚面或墙壁面支承上述外箱;
叶片和电动机,该叶片和电动机收纳于上述外箱,该叶片从上述吸入口向上述吹出口鼓风,该电动机驱动上述叶片;
端子板,该端子板具有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使向上述电动机供电的电源线与上述电动机电连接;
滑动底座,该滑动底座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承上述端子板,以便上述连接端子从形成于上述外箱的出入开口进出,
上述端子板在连接操作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滑动,上述连接操作位置是上述连接端子的与上述电源线的连接部位从上述出入开口出现的位置,上述收纳位置是上述连接端子收纳在上述外箱内的位置,
在上述端子板的滑动方向前侧设有把手部,该鼓风机设有止动件,该止动件在上述端子板位于上述连接操作位置时与上述端子板卡合,防止上述端子板向上述收纳位置侧后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形成有上述出入开口的上述外箱的侧面,上述端子板滑动的上述滑动底座的滑动面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端子为快速连接端子,该快速连接端子通过向设于上述连接部位的插入口插入上述电源线的动作,夹入并连接上述电源线。
4.一种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外箱,该外箱形成有吸入口和吹出口;
安装板,该安装板配设在上述外箱的侧部,从顶棚面或墙壁面支承上述外箱;
叶片和电动机,该叶片和电动机收纳于上述外箱,该叶片从上述吸入口向上述吹出口鼓风,该电动机驱动上述叶片;
端子板,该端子板具有快速连接端子并且经由上述快速连接端子向上述电动机供电,上述快速连接端子通过向设于连接部位的插入口插入电源线的动作,夹紧并连接上述电源线;
滑动底座,该滑动底座以能够在上述电源线的插入方向上滑动的方式支承上述端子板,以便上述快速连接端子从形成于上述外箱的出入开口进出;
侧部覆盖件,该侧部覆盖件对在上述安装板及上述外箱的侧部缠绕的上述电源线进行覆盖,
上述端子板在连接操作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滑动,上述连接操作位置是上述快速连接端子的与上述电源线的连接部位从上述出入开口出现的位置,上述收纳位置是上述快速连接端子收纳在上述外箱内的收纳位置,
该鼓风机设有止动件,该止动件在上述端子板位于上述连接操作位置时与上述端子板卡合,防止上述端子板向上述收纳位置侧后退。
5.一种鼓风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外箱,该外箱形成有吸入口和吹出口;
安装板,该安装板配设在上述外箱的侧部,从顶棚面或墙壁面支承上述外箱;
叶片和电动机,该叶片和电动机收纳于上述外箱,该叶片从上述吸入口向上述吹出口鼓风,该电动机驱动上述叶片;
端子板,该端子板具有快速连接端子并且经由上述快速连接端子向上述电动机供电,上述快速连接端子通过向设于连接部位的插入口插入电源线的动作,夹紧并连接上述电源线;
滑动底座,该滑动底座以能够在上述电源线的插入方向上滑动的方式支承上述端子板,以便上述快速连接端子从形成于上述外箱的出入开口进出;
侧部覆盖件,该侧部覆盖件对在上述安装板及上述外箱的侧部缠绕的上述电源线进行覆盖,
相对于形成有上述出入开口的上述外箱的侧面,上述端子板滑动的上述滑动底座的滑动面倾斜,
上述端子板在连接操作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滑动,上述连接操作位置是上述快速连接端子的与上述电源线的连接部位从上述出入开口出现的位置,上述收纳位置是上述快速连接端子收纳在上述外箱内的收纳位置,
该鼓风机设有止动件,该止动件在上述端子板位于上述连接操作位置时与上述端子板卡合,防止上述端子板向上述收纳位置侧后退。
CN200980160766.3A 2009-08-03 2009-08-03 鼓风机 Active CN1024725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8664.1A CN105953347B (zh) 2009-08-03 2009-08-03 鼓风机
CN201610287345.9A CN105927563B (zh) 2009-08-03 2009-08-03 鼓风机
CN201410106422.7A CN103900185B (zh) 2009-08-03 2009-08-03 鼓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63762 WO2011016106A1 (ja) 2009-08-03 2009-08-03 送風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88664.1A Division CN105953347B (zh) 2009-08-03 2009-08-03 鼓风机
CN201610287345.9A Division CN105927563B (zh) 2009-08-03 2009-08-03 鼓风机
CN201410106422.7A Division CN103900185B (zh) 2009-08-03 2009-08-03 鼓风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2512A CN102472512A (zh) 2012-05-23
CN102472512B true CN102472512B (zh) 2014-09-10

Family

ID=43544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60766.3A Active CN102472512B (zh) 2009-08-03 2009-08-03 鼓风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463596A1 (zh)
JP (1) JP5335084B2 (zh)
KR (1) KR101312855B1 (zh)
CN (1) CN102472512B (zh)
TW (2) TWI516730B (zh)
WO (1) WO20110161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57854B2 (ja) * 2013-07-22 2017-01-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JP6338513B2 (ja) * 2014-11-20 2018-06-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送風機
CN110513333A (zh) * 2019-08-26 2019-11-29 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装置保护网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8003Y2 (ja) * 1989-11-28 1997-06-04 株式会社東芝 ダクト用換気扇
JP2006308217A (ja) * 2005-04-28 2006-11-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5934B2 (ja) * 1985-08-23 1994-08-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サ−キユレ−タ
JPH0861734A (ja) * 1994-08-26 1996-03-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床下用換気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8003Y2 (ja) * 1989-11-28 1997-06-04 株式会社東芝 ダクト用換気扇
JP2006308217A (ja) * 2005-04-28 2006-11-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2-46140A 1987.02.2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6192A (zh) 2013-11-16
WO2011016106A1 (ja) 2011-02-10
TWI416052B (zh) 2013-11-21
CN102472512A (zh) 2012-05-23
JP5335084B2 (ja) 2013-11-06
TWI516730B (zh) 2016-01-11
EP2463596A1 (en) 2012-06-13
KR20120031219A (ko) 2012-03-30
KR101312855B1 (ko) 2013-09-30
TW201105911A (en) 2011-02-16
JPWO2011016106A1 (ja) 201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2512B (zh) 鼓风机
US8714787B2 (en) Low bay lighting apparatus
CN102474086A (zh) 电接线箱和继电器模块
US20210033220A1 (en) Support Clip
WO2011096043A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ケーブルホルダ
JP2011047573A (ja) 壁掛け型空気調和装置
CN103900185A (zh) 鼓风机
JP5528607B2 (ja) 送風機
CN102694347A (zh) 地面设置型变压器装置
CN105927563B (zh) 鼓风机
CN105953347B (zh) 鼓风机
CN108412792A (zh) 吊扇控制器的安装结构
JP5638665B2 (ja) 送風機
CN105584948B (zh) 法兰盖装卸装置及制冷装置
CN106642335A (zh) 一种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CN203442983U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219975905U (zh) 一种投影仪支架
CN220107454U (zh) 一种线槽
JP5627739B2 (ja) 送風機
CN210118938U (zh) 电控盒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626961U (zh) 一种带口承插式接头
CN216629028U (zh) 一种医用吊塔
CN220935407U (zh) 一种装配式机电设备防护装置
CN213043391U (zh) 一种耐磨钢制电缆桥架
CN21459029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新型电缆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612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6612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