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8804A - 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 - Google Patents

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8804A
CN102448804A CN2010800022937A CN201080002293A CN102448804A CN 102448804 A CN102448804 A CN 102448804A CN 2010800022937 A CN2010800022937 A CN 2010800022937A CN 201080002293 A CN201080002293 A CN 201080002293A CN 102448804 A CN102448804 A CN 102448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imetres
wheel
fixing bearing
rotating shaft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22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8804B (zh
Inventor
姜仁滨
王宛珏
王晓东
任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800022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48804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0/00087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102292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448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8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8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8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包括前车轮(1)、后车轮(2)、车架(3)、车座(27)、刹车(4)、脚踏板(5)及其传动齿轮(6)和传动链条(7),前车轮上(1)的叉杆(16)和前车轮转轴(20)上安装有一套手转齿轮(8)或手转齿轮箱(9)或手推拉齿轮架(12)及其各自的传动齿轮(21,13)和传动链条(12,14)。乘车人在蹬踩脚踏板使后车轮获得向前的推力的同时,转动手转齿轮或手转齿轮箱或推拉手推拉齿轮架,可使前车轮也获得向前的推力。这种健身车既能锻练双腿又可以锻练双臂和腰部,并且能快速骑行。座位低的,运行平稳的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特别适合老年人乘用。

Description

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和三轮车前轮的叉杆和转轴上安装的机械部件领域, 具体为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今自行车和三轮车的严重缺陷是: 只在坐位下方安装了脚踏 板和与它固定连接的较大传动齿轮、 在后轮转轴上安装了较小的顺动齿轮, . 在与脚踏板固定连接的较大传动齿轮和在后轮转轴上安装的较小的顺动齿轮 间安装了一条环形的传动链条、 乘车人只能用双脚蹬踩脚踏板使后轮获得推 力, 前车轮和叉杆上的把手只起到平衡和转向的作用, 前车轮不可能获得推 力, 致使最大时速不够大, 同时乘车人的双臂和腰部都未用上力气, 乘车人 在乘车时身体不能得到全面锻练, 乘车不能很好地起到健身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今自行车和三轮车的严重缺陷, 提供一系列 既可使乘车人的双臂和腰部都能用上力气、 使乘车人在乘车时身体各部分都 能得到全面锻练、 使乘车能很好地起到健身作用, 同时又可提高最大车行吋 速的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
这种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具有近乎汽车快速的优点, 同时 克服了乘汽车不能锻练身体的缺点, 具有普通自行车和三轮车结构简单、 造 价低廉, 操作简便、 节能环保、 能锻练身体的优点, 同吋克服了普通自行车 和三轮车时速不够大、 不能锻练双臂和腰部的缺点。 这种手动脚踏快速健身 自行车和三轮车非常适合作为一种城市交通工具, 坐位低的平稳的手动脚踏 快速健身三轮车特别适合老年人乘用。
本发明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1、 要提高最大车行时速, 就必需使自行车或三轮车获得更大的推力, 如何在不安装发动机或电动机的条件下使自行车或三轮车获得更大的推力 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 2、 如何使乘车人的双臂和腰部都能和双腿一样用上力气、 使乘车人在 乘车时身体各部分都能得到全面锻练、使乘车能很好地起到健身的作用是本 发明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
3、 如何使结构简单、 操作简便、 造价低廉、 安全可靠、 节能环保是本 发明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 采用一种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 (以下简称 "健身车") 来实现快速健身乘车的目的。健身车由前车轮(1 )、后车轮(2)、车架(3)、 刹车(4)、脚踏板(5 )及其传动齿轮(6)和传动链条(7)、手转齿轮(8) 或手转齿轮箱 (9) 及其传动齿轮 (10) 和传动链条 (11 ), 或较长的手推 拉齿轮架 (12) 及其传动齿轮 (13 ) 和传动链条. ( 14) 组成, 其特征是前 轮.(1 ) 斜上方的车架 (3 ) 前端的向后倾斜 50° 或 60° 的固定轴承 (15 ) 中可以自由转动的长度为 67厘米的或 77厘朱的叉杆 (16 ) 上端, 固定安 装有一根竖直向上的 30厘米或 25厘米长的短撑杆 (17), 在短撑杆 (17) 的上端安装有一个水平的固定轴承(18), 在水平固定轴承(18 )中的转轴 (19)上固定安装有一个较大的手转齿轮 (8)或手转齿轮箱 (9),在前轮转轴 (20) 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和普通自行车后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2 )大 小相同、 结构相同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在较大的手转齿轮 (8)或手转齿轮 箱 (9)和在前轮转轴 (20)的一端安装的较小传动齿轮 (21)间有一环形传动链 条 (11)相连,或在前轮 (1)斜上方的车架 (3)前端的向后倾斜 50° 或 60° 的固 定轴承 (15)中可以自由转动的长度为 61厘米的叉杆 (16)的交叉处的水平固 定轴承 (22)中的转轴(23 )两端, 安装有一个较长的手推拉齿轮架 (12), 较 长的手推拉齿轮架 (12)下面的传动齿轮 (13)和在前轮转轴 (20)的一端安装的 一个和普通自行车后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 (2Γ )大小相同、 结构 相同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 齿合衔接或通过一环形传动链条 (14)相连, 前 车轮 (1)是一个车轮, 后车轮 (2)是一个车轮、 或两个车轮, 因其结构不同而 分为: (1 )、手逆转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以下简称" A2型健身车"), (2)、 手逆转脚踏快速健身三轮车 (以下简称 "A3型健身车' , (3)、 手顺逆转 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 (以下简称 "B2型健身车"), (4)、 手顺逆转脚踏快 速健身三轮车 (以下简称 "B3型健身车"), (5)、 手后拉脚踏快速健身自 行车 (以下简称 "C2型健身车"), (6)、 手后拉脚踏快速健身三轮车 以 下简称 "C3型健身车"), (7)、 手前推后拉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 (以下简 称" D2型徤身车"), (8)、手前推后拉脚踏快速健身三轮车(以下简称" D3 型健身车 ")。
所述 A2型健身车前轮(1)斜上方的车架(3)前端的向后倾斜 50° 的 长度为 14厘米的固定轴承(15)中可以自由转动的长度为 67厘米的叉杆(16) 上端, 固定安装有一根竖直向上的长度为 30厘米的短撑杆(17), 在短撑杆 (17) 的上端安装有一个长度为 3厘米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水平固定轴 承 (18) 和长度为 67厘米的叉杆 (16) 的分叉处间安装有一根较细的长撑 杆 (17'), 在水平固定轴承 (18) 中的长度为 30厘米的转轴 (19) 上紧靠 固定轴承一端处固定安装有一个半径为 10厘米的手转齿轮 (8), 在水平固 定轴承 (18) 中的转轴 (19) 两端固定安装有一对平行反向的长度为 20厘 米的与转轴竖直的短柄 (24), 两短柄(24) 的尾端都安装有一个长度为 ίθ 厘米的与短柄 (24) 垂直的或平行的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较大的手转 齿轮 (8) 中心位置在坐位前 23厘米、 高 15厘米处, 在前轮转轴 (20^ 的 一端安装有一个和普通自行车后车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 (2Γ) 大 小相同、 结构相同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在短撑杆 (17) 上端的水平固定 轴承 (18) 中的转轴 (19) 上固定安装的较大手转齿轮 (8) 和在前轮 (1) 转轴 (20) 的一端安装的较小传动齿轮(21) 间有一环形传动链条(11)相 连, 在短撑杆(16)上端的水平固定轴承 (18)和前车轮的转轴间装有一个 扁长的由薄铁皮做成的链条盒(26), 前车轮(1)是一个车轮, 后车轮(2) 也是一个车轮, 车架 (3)上部中间的坐位(27)是离地高为 80厘米的普通 小塑料坐, 手转齿轮 (8) 中心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的位置在坐位前 23 厘米、 高 15厘米处。
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使后轮获得向前的推力的同时,用双手握住 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用力逆时针转动手转齿轮 (8), 也可使前车轮获 得向前的推力, 从而加大车速, 乘车人的四肢也能同时得到锻练。 但用双 手顺时针转动手转齿轮 (8) 时, 不能使前车轮获得向前的推力。
所述 A3型健身车前轮 (1) 斜上方的车架 (3) 前端的向后倾斜 60° 的长度为 22厘米的固定轴承 (15 ) 中可以自由转动的长度为 77厘米的叉 杆(16)上端, 固定安装有一根竖直向上的长度为 25厘米的短撑杆(17), 在短撑杆 (17) 的上端安装有一个长度为 3厘米的水平固定轴承(18 ), 水 平固定轴承 (18)和长度为 77厘米的叉杆(16) 的分叉处间安装有一根较 细的长撑杆 (17' ), 在固定轴承 (18) 中的长度为 30厘米的转轴 (19)上 紧靠固定轴承一端处固定安装有一个半径为 10厘米的手转齿轮(8), 在水 平固定轴承 (18 ) 中的转轴 (19) 两端固定安装有一对平行反向的长度为 20 厘米的与转轴竖直的短柄 (24), 两短柄 (24) 的尾端都安装有一个长 度为 10厘米的与短柄 (24) 垂直的或平行的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较 大的手转齿轮 (8 ) 中心位置在坐位 (27)前 35厘米、 高 30厘米处, 在前 轮(1 )转轴 (20) 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和普通自行车后车轮转轴的一端安装 的传动齿轮 (2Γ ) 大小相同、、结构相同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 在短撑杆 ( 16) 上端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中的转轴 (19) 上固定安装的较大手转 齿轮 (8 ) 和在前轮 (1 ) 转轴 (20) 的一端安装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 间 有一环形传动链条(11 ) 相连, 在短撑杆(17)'上端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 和前车轮(1 )的转轴(20)间装有一个扁长的由薄铁皮做成的链条盒(26), 前车轮 (1 ) 是一个车轮, 后车轮 (2) 是两个车轮, 坐位 (27) 是离地面 高为 55厘米的有小靠背、小扶手而无腿的宽为 40厘米长为 30厘米的小塑 料椅, 手转齿轮(S) 中心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的位置在坐位前 35厘米、 高 30厘米处。 '
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使后轮获得向前的推力的同时,.用双手握 住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用力逆时针转动手转齿轮 (8), 也可使前车轮 也获得向前的推力, 从而加大车速, 乘车人的四肢也能同时得到锻练, 因 为后车轮 (2) 是两个车轮, 坐位(27) 又低, 车行很稳当, 所以特别适合 老年人乘坐。 但用双手顺时针转动手转齿轮(8 )时, 不能使前车轮获得向 前的推力。
所述 B2型健身车前轮 (1 ) 斜上方车架 (3 ) 前端的向后倾斜 50° 的 长度为 14厘米的固定轴承 (15 ) 中可以自由转动的长度为 67厘米的叉杆 上端 (16), 固定安装有一根竖直向上的长度为 30厘米的短撑杆 (17), 在 短撑杆 (17) 的上端安装有一个长度为 3厘米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在固 定轴承 (18) 中的长度为 30厘米的转轴 (19) 上紧靠固定轴承 (18 ) 的两 边固定安装有一个较大的手转齿轮箱 (9), 手转齿轮箱 (9)是一个在较厚 的两侧壁间安装有两根平行水平转轴的上大下小、 上下成半圆形的厚度为 17厘米的扁金属箱, 上面的转轴穿过手转齿轮箱(9)中撑杆上端的水平固 定轴承 (18) 和手转齿轮箱 (9 )两侧壁上的固定轴承, 在手转齿轮箱 (9) 下端的外表面装有一个固定轴承, 在叉杆的分叉处也装有一固定轴承, 一 根两端各有一小圆洞的较短撑杆(17' ) 的两端通过一个短螺栓分别固定在 手转齿轮箱(9)下端外表面的固定轴承和叉杆(16)分叉处的固定轴承中, 在手转齿轮箱 (9) 中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两边的转轴 (19)上固定安装 有两个半径为 10厘米的传动齿轮: 左边的一个是顺动齿轮(S), 右边的一 个是逆动齿轮(N), 伸出手转齿轮箱(9) 外的转轴 (19)两端固定安装有 一对平行反向的长度为 20厘米的与转轴竖直的短柄 (24), 两短柄 (24) 的尾端都安装有一个长度为 ίθ厘米的与短柄垂直的或平行的套有塑料管的 把手 (25 ), 下面的转轴 (19' ) 上固定有三个相邻的传动齿轮: 左右两边 的两个传动齿轮半径均为 S厘米, 中间的传动齿轮半径为 5厘米, 左边的 传动齿轮和上面转轴(19) 上的顺动齿轮 (S)齿合衔结, 中间的较小传动 齿轮和上面转轴 (19) 上的逆动齿轮 (Ν) 通过一传动链条 (1Γ ) 相连, 右边的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 (11 ) 和在前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一个和普 通自行车后车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 (2 )大小相同、 结构相同的 较小传动齿轮(21 ) 相连, 在手转齿轮箱 (9) 下端的外表面和前车轮的转 轴间装有一个扁长的由薄铁皮做成的链条盒 (26), 前车轮 (1 ) 是一个车 轮, 后车轮 (2 ) 也是一个车轮, 车架 (3 ) 上部中间的坐位 (27) 是离地 高为 80厘米的普 ¾小塑料坐, 手转齿轮箱 (9) 中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的位置在坐位前 30厘米、 高 15厘米处。
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使后轮获得向前的推力的同时, 用双手握 住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 用力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手摇齿轮箱 (9) 中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中的转轴 (19) 时, 也都可使前车轮获得向前的 推力, 乘车人的四肢也能同时也得到更好的锻练。
所述 B3型健身车前轮斜上方车架前端向后倾斜 60° 的长度为 20厘米 的固定轴承中可以自由转动的长度为 77厘米的叉杆上端, 固定安装有一根 竖直向上的长度为 25厘米的短撑杆 (17), 在短撑杆 (17) 的上端安装有 一个长度为 3厘米的水平固定轴承(18), 在固定轴承(18 )中的长度为 30 厘米的转轴 (19) 上紧靠固定轴承 (18) 的两边固定安装有一个较大的手 转齿轮箱(9), 手转齿轮箱(9)是一个在较厚的两侧壁间安装有两根平行 水平转轴的上大下小、 上下成半圆形的厚度为 17厘米的扁金属箱, 上面的 转轴穿过手转齿轮箱 (9) 中撑杆上端的水平固定轴承(18 ) 和手转齿轮箱
( 9) 两侧壁上的固定轴承, 在手转齿轮箱 (9)放下端的外表面装有一个 固定轴承, 在叉杆的分叉处也装有一固定轴承, 一根两端各有一小圆洞的 较短撑杆 (17' ) 的两端通过一个短螺栓分别固定在手转齿轮箱 (9) 下端 外表面的固定轴承和叉杆 (16) 分叉处的固定轴承中, 在手转齿轮箱 (9) 中的上面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 两边的转轴 (19) 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半径 为 10厘米的传动齿轮:其中一个是顺动齿轮(S),另一个是逆动齿轮(N), 伸出手转齿轮箱(9)外的转轴(19) 两端固定安装有一对平行反向的长度 为 20厘米的与转轴竖直的短柄 (24), 两短柄 (24) 的尾端都安装有一个 长度为 10厘米的与短柄垂直的或平行的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下面的 转轴( 19' )上固定有三个相邻的传动齿轮: 左右两边的两个传动齿轮半径 均为 S厘米, 中间的传动齿轮半径为 5厘米, 左边的传动齿轮和上面转轴
( 19)上的顺动齿轮(S )齿合衔结, 中间的较小传动齿轮和上面转轴(19) 上的逆动齿轮 (N) 通过传动链条 (1 Γ ) 相连, 右边的传动齿轮通过传动 链条 (11 ) 和在前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一个和普通自行车后车轮转轴的一 端安装的传动齿轮(2Γ )大小相同、 结构相同的较小传动齿轮(21 )相连, 在手转齿轮箱(9)下端的固定轴承和前车轮的转轴间装有一个扁长的由薄 铁皮做成的链条盒 (26), 前车轮 (1 ) 是一个车轮, 后车轮 (2) 是两个车 轮, 坐位(27)是离地面高为 55厘米的有小靠背、 小扶手而无腿的宽为 40 厘米长为 ' 30厘米的小塑料椅, 手转齿轮箱 (9) 中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的位置在坐位前 31厘米、 高 30厘米处。
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扳使后轮获得向前的推力的同时, 用双手握 住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 用力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手摇齿轮箱 (9) 中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中的转轴 (19) 时, 也都可使前车轮获得向前的 推力, 乘车人的四肢也能同时得到更好的锻练, 因为后车轮(2)是两个车 轮, 坐位 (27) 又低, 车行很稳当, 所以特别适合老年人乘坐。
所述 C2型健身车前轮 (1) 斜上方的长度为 61厘米的叉杆 (15) 上 部的长度为 Π厘米的光滑转轴 (16) 贯川在车架前端的向后倾斜 50° 的 长度为 15厘米固定轴承 (15) 中, 叉杆 (16) 的分叉 ^有一长度为 19厘 米的水平固定轴承 (22), 叉杆 (16) 下部在前轮左边有一根支杆 (16'), 在前轮右边有两根支杆( 16"),左右三根支杆的下端都有一水平固定轴承, 前轮中心的水平固定轴承和叉杆的左右三根支杆下端的水平固定轴承被一 根长度为 25厘米的水平光滑的转轴(20)贯川其中, 在叉杆分叉处的水平 光滑转轴 (23) 上紧靠水平固定轴承 (22) .的两边安装有一个可饶水平光 滑转轴(23)转动的下延到前车轮右边的较长手推拉齿轮架(12), 手推拉 齿轮架(12) 中部和水平光滑转轴(23)构成一个高度为 25厘米, 宽度为 23 厘米的长方形钢架 (12), 长方形钢架 (12) 的中上方固定悍接有一根 和叉杆上部 (15) 的长度为 17厘米的光滑转轴 (16)在同一方向上的 40 厘米长的钢管 (12'), 钢管 (12') 上端固定焊接有一根 50厘米长的和车 架 (3) 垂直的水平钢管 (12''), 水平钢管 (12'') 的两端套有一个 10 厘米长的塑料套管 (12'''), 长方形钢架 (12) 的右下角固定焊接有一个 半径为 15厘米的夹在前轮右边两根支杆(16' ')中间的四分之一圆盘形齿 轮(13), 在前轮右边的两根支杆中部各有一个水平固定轴承, 在两水平固 定轴承中装有一根水平光滑转轴(23' ), 在水平光滑转轴(23')上固定装 有两个齿轮, 右边的一个较小齿轮和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13)齿合衔接, 左边一个较大齿轮和在前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和普通自行车后车轮转轴一 端安装的传动齿轮(2Γ)大小相同、 结构相同的较小传动齿轮(21)间通 过一环形传动链条 (14) 相连, 在车架 (3) 前端的向后倾斜 50° 的固定 轴承(15)前面固定有一个向前倾斜的长方形挡架(28), 在前车轮右边的 水平固定轴承 (22) 和水平光滑转轴 (20) 上固定装有一个扁长的由薄铁 皮做成的上面是平顶的和可装卸的齿轮链条盒 (26), 前车轮 U) 是一个 车轮, 后车轮 (2) 也是一个车轮, 坐位 C27) 是离地高为 80厘米的普通 小塑料坐, 水平钢管 (12'') 的位置在坐位前 10厘米、 高 40厘米处。
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使后轮获得向前的推力的同时, 双手握住 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用力向后拉动手推拉齿轮架 (12) 上方的水平钢 管 (12''〕 时, 也可使前车轮获得向前的推力, 从而加大车速, 乘车人的 四肢也能同时得到锻练, 但向前用力推动水平钢管 (12'') 时, 不能使前 车轮获得向前的推力。
所述 C3型健身车前轮(1)斜上方的长度为 61厘米的叉杆(15)上部 的长度为 17厘米的光滑转轴(16)贯川在车架前端的向后倾斜 60° 的长度 为 15厘米的固定轴承 (15) 中, 叉杆 (16) 的分叉处有一长度为 19厘米 的水平固定轴承 (22), 叉杆 (16) 下部在前轮左边有一根支杆(16'), 在 前轮右边有两根支杆 (16''), 左右三根支杆的下端都有一水平固定轴承, 前轮中心的水平固定轴承和叉杆的左右三根支杆下端的水平固定轴承被一 根长度为 25厘米的水平光滑的转轴(20) 贯川其中, 在叉杆分叉处的长度 为 -28厘米的水平光滑转轴 (23) 上紧靠水平固定轴承 (22) 的两边安装有 一个可饶水平光滑转轴 (23) 转动的下延到前车轮右边的较长的手推拉齿 轮架 (12), 手推拉齿轮架 (12) 中部和水平光滑转轴 (23) 构成一个高度 为 25厘米, 宽度为 23厘米的长方形钢架 (12), 长方形钢架 (12) 的中上 方固定焊接有一根和叉杆上部 (15) 的长度为 17厘米的光滑转轴 (16)在 同一方向上的 40厘米长的钢管 (12'), 钢管 (12') 上端固定悍接有一根 50厘米长的和车架 (3) 垂直的水平钢管 (12"), 水平钢管 (12'') 的两 端套有一个 10厘米长的塑料套管 (12"'), 长方形钢架 (12) 的右下角固 定焊接有一个半径为 15厘米的夹在前轮右边两根支杆 (16'')中间的四分 之一圆盘形齿轮( 13),在前轮右边的两根支杆中部各有一个水平固定轴承, 在两水平固定轴承中装有一根水平光滑转轴(23' ),在水平光滑转轴(23' ) 上词定装有两个齿轮, 右边的一个较小齿轮 (13) 和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 (13) 齿合衔接, 左边一个较大齿轮 (13) 和在前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和 普通自行车后车轮转轴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 (2 )大小相同、 结构相同的 较小传动齿轮 (21) 间通过一环形传动链条 (14)相连, 在车架 (3) 前端 的向后倾斜 50° 的固定轴承( 15)前面固定有一个倾斜的长方形挡架(28), 在前车轮右边的水平固定轴承 (22) 和水平光滑的转轴 (20) 上固定装有 一个扁长的由薄铁皮做成的上面是平顶的和可装卸的齿轮链条盒(26), 前 车轮 (1) 是一个车轮, 后车轮 (2) 是两个车轮, 坐位 (27) 是离地面高 为 55厘米的有小靠背、小扶手而无腿的宽为 40厘米长为 30厘米的小塑料 椅, 水平钢管 (12'') 的位置在坐位前 10厘米、 高 50厘米处。
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使后轮获得向前的推力的同时, 双手握住 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用力向后拉动手推拉齿轮架 (12) 上方的水平钢 管 (12'') 时, 也可使前车轮获得向前的推力, 从而加大车速, 骑车人的 四肢也能同时得到锻练, 但向前用力推动水平钢管 (12'') 上的塑料套管 (12'"), 不能使前车轮获得向前的推力。 因为后车轮 (2) 是两个车轮, 坐位 (27) 又低, 车行很稳当, 所以特别适合老年人乘坐。
所述 D2型健身车前轮 〔1)斜上方的长度为 61厘米的叉杆(16)上部 的长度为 17厘米的光滑转轴 (16) 贯川在车架 (3) 前端的向后倾斜 50° 的长度为 15厘米的固定轴承 (15) 中, 叉杆的分叉处有一长度为 19厘米 的水平固定轴承, 叉杆 (16) 下部在前轮左边有两根支杆 (16'), 在前轮 右边也有两根支杆(16' '), 左右四根支杆的下端都有一水平固定轴承, 前 轮中心的水平固定轴承和叉杆的左右四根支杆下端的水平固定轴承被一根 长度为 31厘米的水平光滑转轴 (20) 贯川其中, 在叉杆 (16)分叉处的长 度为 31厘米的水平光滑转轴 (23) 上紧靠固定轴承(22) 的两边安装有一 个可饶水平光滑转轴 (23) 转动的跨越前车轮两边的较长的手推拉齿轮架
(12), 手推拉齿轮架 (12) 中部和长度为 31 厘米的水平光滑转轴 (23) 构成一个高度为 25厘米, 宽度为 23厘米的长方形钢架 (12), 长方形钢架 (12) 的中上方固定焊接有一根和叉杆 (16) 上部的长度为 17厘米的光滑 转轴 (16) 在同一方向上的长度为 40厘米长的钢管 (12'), 钢管 (12') 上端固定焊接有一根 50厘米长的和车架 (3) 垂直的水平钢管 (12''), 水 平钢管的两端套有一个 10厘米长的塑料套管 (12'"), 长方形钢架 (12) 的右下角和左下角分别固定焊接有一个半径为 15厘米的夹在前轮左右两边 的两根支杆 (16'、 16") 中间的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 (13), 在前轮右边 的两根支杆 (16' ') 中间各有一个水平固定轴承, 在两水平固定轴承中有 一根水平光滑转轴(23''),在水平光滑转轴(23' ')上装有两个齿轮(13): 右边一个较小的齿轮 (13) 和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 (13) 齿合衔接, 左边 一个较大的固定齿轮 (13) 和在前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一个和普通自行车 后车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 (21' ) 大小相同、 结构相同的较小传动 齿轮(21 )间通过一环形传动链条( 14)相连,在前轮左边的两根支杆( 16' ) 中部各有一个水平固定轴承, 在两水平固定轴承中有一根水平光滑转轴
(23'), 在水平光滑转轴 (23' ) 上装有一个上沿和左边的四分之一圆盘形 齿轮 (13) 齿合衔接的半径为 10厘米的传动齿轮 (13), 传动齿轮 (13) 下沿和在前轮转轴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和普通自行车后车轮转轴的一端安装 的传动齿轮 (2Γ) 大小相同、 结构相同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齿合衔接, 在车架(3)前端的向后倾斜 50° 的固定轴承(15)前面固定有一个向前倾 斜的长方形挡架 (28), 在前车轮左右两边的水平固定轴承 (22) 和前轮中 心的水平光滑转轴 (20) 上固定装有一个扁长的由薄铁皮做成的上面是平 顶的和可装卸的齿轮链条盒 (26), 前车轮 (1) 是一个车轮, 后车轮 (2) 也是一个车轮, 坐位 (27)是离地高为 80厘米的普通小塑料坐, 水平钢管
( 12' ') 的位置在坐位前 10厘米、 高 40厘米处。
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使后轮获得向前的推力的同时, 双手握住 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用力向后拉动或向前推动手推拉齿轮架 (12) 上 方的水平钢管 (12") 时, 也都可使前车轮获得向前的推力, 从而能更大 地增大车速, 乘车人的四肢也能同时得到更好的锻练。
所述 D3型健身车前轮 (1) 斜上方长度为 61 厘米的叉杆 (16) 上部 的长度为 17厘米的光滑转轴 (16) 贯川在车架 (3) 前端的向后倾斜 60° 的长度为 15厘米的固定轴承中, 叉杆 (16) 的分叉处有一长度为 19厘米 的水平固定轴承 (22), 叉杆 (16) 下部在前轮左边有两根支杆 (16'), 在 前轮右边也有两根支杆( 16' ' ),左右四根支杆的下端都有一水平固定轴承, 前轮中心的水平固定轴承和叉杆的左右四根支杆下端的水平固定轴承被一 根长度为 31厘米的水平光滑转轴 (20) 贯川其中, 在叉杆 (16) 分叉处的 长度为 31厘米的水平光滑转轴 (23) 上紧靠水平固定轴承 (22) 的两边安 装有一个可饶水平光滑转轴 (23) 转动的跨越前车轮两边的较长的手推拉 齿轮架 (12), 手推拉齿轮架(12) 中部和水平光滑转轴 (23) 构成一个高 度为 25厘米, 宽度为 23厘米的长方形钢架 (12), 长方形钢架 (12) 的中 上方固定焊接有一根和叉杆上部的长度为 17厘米的光滑转轴在同一方向的 长度为 40厘米的钢管 (12'), 钢管 (12') 上端固定焊接有一根 50厘米长 的和车架 (3) 垂直的水平钢管 (12''), 水平钢管的两端套有一个 10厘米 长的塑料套管 (12'"), 长方形钢架 (12) 的右下角和左下角分别固定焊 接有一个半径为 15 厘米的夹在前轮左右两边的两根支杆 (16'、 16") 中 间的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 (13), 在前轮右边的两根支杆 (16'') 中间各有 一个水平固定轴承, 在两水平固定轴承中有一根水平光滑转轴 (23''), 在 水平光滑转轴( 23 ' ' )上装有两个齿轮(13): 右边一个较小的传动齿轮( 13 ) 和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 (B) 齿合衔接, 左边一个较大的传动齿轮 (13) 和在前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一个和普通自行车后车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传 动齿轮 (2Γ)大小相同、 结构相同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间通过一环形传 动链条 (14)相连, 在前轮左边的两根支杆 U6') 中部各有一个水平固定 轴承, 在两水平固定轴承中有一根水平光滑转轴 (23' ), 在水平光滑转轴
(23') 上装有一个上沿和左边的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13) 齿合衔接的半 径为 10厘米的传动齿轮 (13), 传动齿轮 (13) 下沿和在前轮转轴的 端 安装有一个和普通自行车后车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 (2Γ)大小相 同、 结构相同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齿合衔接, 在车架 (3) 前端的向后倾 斜 50° 的固定轴承(15)前面固定有一个向前倾斜的长方形挡架(28), 在 前车轮左右两边的水平固定轴承 (22) 和前轮中心的水平光滑转轴 (20) 上固定装有一个扁长的由薄铁皮做成的上面是平顶的和可装卸的齿轮链条 盒 (28), 前车轮 (1) 是一个车轮, 后车轮 (2) 是两个车轮, 坐位是离地 面高为 55厘米的有小靠背、 小扶手而无腿的宽为 40厘米长为 30厘米的小 塑料椅, 水平钢管 (12'') 的位置在坐位前 10厘米、 高 50厘米处。
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使后轮获得向前的推力的同时, 双手握住 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用力向后拉动或向前推动手推拉齿轮架 (12) 上 方的水平钢管 (12'') 时, 也都可使前车轮获得向前的推力, 从而更大地 增大车速, 乘车人的四肢也能同时得到更好的锻练。 因为后车轮(2)是两 个车轮, 坐位 (27) 又低, 车行很稳当, 所以特别适合老年人乘坐。
所述 B2健身车和 B3健身车中安装的手摇齿轮箱 (9) 中的顺动齿轮
(S) 是和普通自行车后车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 (2Γ) 结构相同 的半径为 10厘米的一个传动齿轮, 所述手摇齿轮箱 (9) 中安装的逆动齿 轮 (N) 由一个和转轴 (19) 固定连接的圆盘 (29)、 一个套在圆盘 (29) 外沿的自身外沿具有齿轮的可绕圆盘(29)转动的外半径为 10厘米的圆环
(30) 组成, 在圆盘 (29) 外沿和圆环 (29) 内沿具有若干相同间隔的沟 槽(31、 3 Γ ),:在圆盘 (29)外沿的每个沟槽(M )中都有一个小挡头(32), 小挡头 (32) 可完全陷入沟槽(31 ) 中、 并可绕其右端的转轴 (33 )转动, 小挡头 (32) 的中部有一个小卡勾 (34), 有一环形弹性细钢丝 (35 ) 穿过 小卡勾 (34) 下面, 将小挡头 (32)'的可转动的左端推出沟槽、 陷入圆环 内沿的沟槽 中、 并与沟槽 (3 ) 密切光滑接触。 . 上述技术方案的要点是采用在自行车和三轮车前轮的叉杆和转轴上 安装一套手转齿轮或手转齿轮箱及其传动齿轮和传动链条, 或安装一套手 推拉齿轮架及其传动齿轮和传动链条, 在骑车人使用双臂转动手转齿轮或 手转齿轮箱, 或推拉手推拉齿轮架时, 使前轮也和后轮一样、 能获得向前 的推力, 从而使车行速度增加, 同时使乘车人的四肢及腰部都得到很好的 锻练, 达到快速健身乘车的目的。 .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使前轮也和后轮一样、 能获得向前的推力
.使骑车人的四肢及腰部都得到很好的锻练, 达到骑车快速健身的目的。
3结构简单、 操作简便、 造价低廉、 安全可靠、 节能环保, 便于普遍推广使 用。 附图说明
图 1、 A2型健身车前部前视图
图 2、 A2型健身侧视图
图 3、 A3型健身车前部前视图
图 4、 A3型健身车侧视图
图 5、 B2型健身车前部前视图
图 6、 B2型健身侧视图
图 7、 B3型健身车前部前视图
图 8、 B3型健身车侧视图
图 9、 C2型健身车前部前视图: 图 10、 C2型健身侧视图
图 11、 C3型健身车前部前视图
图 12、 C3型健身车侧视图
图 13、 D2型健身车前部前视图
图 14、 D2型健身侧视图
图 15、 D3型健身车前部前视图
图 16、 D3型健身侧视图
图 17、 顺动齿轮侧视图
图 18、 逆动齿轮侧视图 图中各序号的名称
1一前车轮, 2—后车轮, 3—车架, 4一刹车, 5—脚踏板, 6—传动齿轮, 7—传动链条, 8—手转齿轮, 9一手转齿轮箱, 10—传动齿轮, 11一环形传动 链条, 12—手摇齿轮架, 13—传动齿轮, —传动链条, 15—车架(3 )前端的 是向后倾斜 60° 的固定轴承, 16、 16'、 16 " —叉杆, 17—短撑杆, 18—水 平固定轴承, 19一转轴 , 20—前轮转轴, 21—前轮转轴 (20) —端安装的较小 传动齿轮, 21, 一传动齿轮, 22—水平固定轴承, 23、 23 '、 23"—转轴, 24— 短柄, 25—把手, 26—齿轮链条盒, 27—坐位, .28—长方形挡架, 29—圆盘, 30 —可绕圆盘 (29)转动的圆环, 31、 3 Γ 一沟槽, 32—小挡头, 33—转轴, 34—小 卡勾, 35—环形弹性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 1 一图 2中的是 A2型健身车前部前视图和 A2¾健身侧视图。 从图 中可知: 骑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 (5 ) 使后车轮 (2 ) 获得向前的推力 的同时,用双手握住套有塑料管的把手(25 )用力逆时针转动手转齿轮(8), 手转齿轮 (8 ) 带动环形传动链条 (11 ), 环形传动链条 ( 11 ) 带动前轮转 轴 (20)—端安装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 逆时针转动, 较小传动齿轮 (21 ) 带动前车轮 (1 )也逆时针转动, 使前车轮下沿产生向后滑动的趋势、 对地 面产生一个向后的静摩察力, 同时地面对前轮下沿产生一个向前的等量的 反静摩察力、 阻止前轮下沿向后滑动, 地面对前轮下沿产生的这个向前的 等量的反静摩察力是车和乘车人这一系统在水平方向获得的地面给与的向 前的外力, 由于获得的这一地面给与的向前的外力抵消了乘车人和车这一 系统所受的向后的内力、 才使得车和乘车人这一系统所受的向前的内力能 推动乘车人和车这一系统一起克服滚动摩察力而前进。 车和乘车人这一系 统所受的向前的内力才是推动乘车人和车这一系统前进的推力。 车和乘车 人这一系统所受的向前的内力能成为车和乘车人这一系统向前的推力的前 提条件是同时获得了地面给与车和乘车人这一系统向前的等量外力 (静摩 察力)。 这和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 (5 )使后轮 (2) 获得地面给与的 向前的外力而前进一样, 也和一切机动车后面的主动轮获得地面给与的向 前的外力而前进一样 σ 但作功的却不是主动轮获得的这一地面给与的向前 的外力 (摩察力), 而是车和乘车人这一系统的内力在作功。 对于自行车和 三轮车实际上是乘车人在作功, 消耗的是人的内能。 对于机动车实际上是 机器在作功, 消耗的是机器中燃料的内能或电能 (以下同理)。
用双手握住套有塑料管的把手(25)用力顺时针转动手转齿轮(8)时, 手转齿轮 (8 ) 带动环形传动链条 (11 ), 环形传动链条 (11 ) 带动前轮转 轴 (20) —端安装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 也顺时针转动, 但较小传动齿轮 (21 ) 却不能带动前车轮 (1 ) 也顺时针转动, 更不能带动前车轮 (1 ) 逆 时针转动, 不能使前车轮下沿产生向后滑动的趋势、 不能对地面产生一个 向后的静摩察力, 地面不能对前车轮产生向前的外力, 不能推动前车轮前 进。
在图 3—图 4中的是 A3型健身车前部前视图和 A3型健身侧视图。 从图中 可知: 所述 A3型健身车与 Α2型健身车不同的是: 前轮 (1 ) 斜上方的车架 (3) 前端的是向后倾斜 60° 的固定轴承 (15 )、 固定轴承 (15) 中可以自 由转动的叉杆(16)长度为 75厘米,叉杆(16)上端固定安装的短撑杆(17) 的长度为 25厘米, 后车轮(2) 是两个车轮, 坐位 (27) 是离地面高为 55厘 米的有小靠背、 小扶手而无腿的宽为 40厘米长为 30厘米的小塑料椅 (27), 手摇齿轮箱 (9) 中水平固定轴承 (18) 的位置在坐位前 35厘米、 高 30厘米 处。 这种低位三轮车行驶安稳、 特别适合老年人乘坐。 因为坐位(27)低, 前车轮离坐位 (27) 稍远, 故固定轴承 (15) 的倾斜度稍大。 其他结构和 实施过程与 A2型健身车的相同。
在图 5—图 6中的是 B2型健身车前部前视图和 B2型健身侧视图。从图 中可知: 当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 (5) 使后轮 (2) 获得向前的推力 的同时, 用双手握住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 用力逆时针转动手摇齿轮箱 (9) 中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中的转轴 (19) 时, 转轴 (19) 上固定安装 的逆动齿轮(N)将跟随转轴(19)一起逆时针转动, 转轴 (19)上固定安 装的顺动齿轮 (S) 将不会随转轴 (19) 一起逆时针转动, 逆动齿轮 (N) 带动传动链条(11 ' ) 转动, 传动链条 (1 Γ ) 带动转轴 (19,) 上固定安装 的两个大小不同的传动齿轮(10),较大的传动齿轮( 10)带动传动链条( 11 ) 转动, 传动链条(11 ) 带动前轮 (1 ) 转轴 (20) 右端安装的和普通自行车 后车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顺动齿轮(2Γ ) '相同的顺动齿轮 (21 )逆时针转 动, 顺动齿轮 (21 ) 带动前轮 (1 ) 转轴 (20) 和前轮 (1 ) 一起逆时针转 动, 使前轮下沿产生向后滑动的趋势、 对地面产生一个向后的静摩察力, 同时地面对前轮下沿产生一个向前的等量的反静摩察力、 阻止前轮下沿向 后滑动, 地面对前轮下沿产生的这个向前的等量的反静摩察力是车和乘车 人这一系统在水平方向获得的向前的外力, 由于获得的这一地面给与的向 前的外力抵消了乘车人和车这一系统所受的向后的内力、 使得车和乘车人 这一系统所受的向前的内力能推动乘车人和车这一系统一起克服滚动摩察 力而前进。 这和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 (5) 使后轮 (2) 获得地面给 与的向前的外力而前进一样。
当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 (5 ) 使后轮 (2) 获得向前的推力的同 时, 用双手握住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用力顺时针转动手摇齿轮箱 (9) 中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 中的转轴 (19) 时, 转轴 (19 ) 上固定安装的左 边的顺动齿轮(S)将跟随转轴 (19)一起顺时针转动, 转轴 (19) 上固定 安装的右边的逆动齿轮 (Ν) 将不会随转轴 (19) 一起顺时针转动, 顺动 齿轮(S )带动和顺动齿轮(S)齿合衔接的在转轴 (19' )上左边固定的较 大传动齿轮(10)逆时针转动, 转轴 (19' )又带动右边固定的较大传动齿 轮(10)也逆时针转动,右边固定的较大传动齿轮(10)带动传动链条(11 ) 转动, 传动链条 (11 )带动前轮 (1 )转轴 (20)右端安装的和普通自行车 后车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顺动齿轮(2Γ )相同的顺动齿轮(21 )逆时针转 动, 顺动齿轮 (21 ) 带动前轮 (1 ) 转轴 (20) 和前轮 (1 ) 一起逆时针转 动, 使前轮下沿产生向后滑动的趋势、 对地面产生一个向后的静摩察力, 同时地面对前轮下沿产生一个向前的等量的反静摩察力、 阻止前轮下沿向 后滑动, 地面对前轮下沿产生的这个向前的等量的反静摩察力是车和乘车 人这一系统在水平方向获得的向前的外力, 由于获得的这一地面给与的向 前的外力抵消了乘车人和车这一系统所受的向后的内力、 使得车和乘车人 这一系统所受的向前的内力能推动乘车人和车这一系统一起克服滚动摩察 力而前进。 这和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 (5 ) 使后轮 (2) 获得地面给 与的向前的外力而前进一样。
即无论用双手握住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 用力逆时针转动或顺时针 转动手摇齿轮箱 9) 中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 中的转轴 (19), 前车轮都 是逆时针转动, 都能和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 (5 ) 使后轮 (2) 获得 地面给与的向前的外力而前进一样。
在图 7—图 8中的是 B3型健身车前部前视图和 B3型健身车侧视图。 从图 中可知: 所述 B3型健身车与 B2型健身车不同的是: 前轮 (1 ) 斜上方的车 架 (3 ) 前端的是向后倾斜 60° 的固定轴承 (15〉、 固定轴承 (15 ) 中可以 自由转动的叉杆 (16) 长度为 75厘米, 叉杆 (16) 上端固定安装的短撑杆
( 17 ) 的长度为 25厘米, 后车轮 (2) 是两个车轮, 坐位 (27) 是离地面 高为 55厘米的有小靠背、 小扶手而无腿的宽为 40厘米长为 30厘米的小塑料 椅(27), 手摇齿轮箱(9) 中水平固定轴承(18 ) 的位置在坐位前 35厘米、 高 30厘米处。 这种低位三轮车行驶安稳、 特别适合老年人乘坐。 因为坐位
(27) 低, 前车轮离坐位 (27) 稍远, 故固定轴承 (15) 的倾斜度稍大。 其他结构和实施过程与 B2型健身车的相同。
在图 9一图 10中的是 C2型健身车前部前视图和 C2型健身车侧视图。 从 图中可知: 当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 (5 ) 使后轮 (2 ) 获得向前的推 力的同时, 双手握住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用力向后拉动手推拉齿轮架 上方的水平钢管 (12' ' ) 时, 手推拉齿轮架的长方形钢架 (12) 的右下角 固定焊接的半径为 15厘米的夹在前轮右边两根支杆 (16',) 中间的四分之 一圆盘形齿轮 (13 ) 也将顺时针转动, 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 (13 ) 带动在 转轴(23' )上的与它齿合衔接的较小齿轮(13)逆时针转动,较小齿轮( 13 ) 带动与它同在转轴 (23 ' )上的另一较大齿轮(13 )也逆时针转动, 另一较 大齿轮 (13 ) 带动环形传动链条 (14) 逆时针转动, 环形传动链条 (14) 再带动前车轮逆时针转动, 使前轮下沿产生向后滑动的趋势、 对地面产生 一个向后的静摩察力, 同时地面对前轮下沿产生一个向前的等量的反静摩 察力、 阻止前轮下沿向后滑动, 地面对前轮下沿产生的这个向前的等量的 反静摩察力是车和乘车人这一系统在水平方向获得的向前的外力, 由于获 得的这一地面给与的向前的外力抵消了乘车人和车这一系统所受的向后的 内力、 使得车和乘车人这一系统所受的向前的内力能推动乘车人和车这一 系统一起克服滚动摩察力而前进。 这和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5)使 后轮(2 )获得地面给与的向前 外力一样。但双手握住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 25) 用力向前推动手推拉齿轮架上方的水平钢管 (12" ) 时, 环形传动 链条 (14) 是顺时针转动, 却不能带动前车轮顺时针转动, 更不能带动前 车轮逆时针转动, 地面不能给前车轮产生向前的外力。
在图 11一图 12中的是 C3型健身车前部前视图和 C3型健身车侧视图。 从 图中可知: 所述 C3型健身车与 C2型健身车不同的是: 前轮 (1 ) 斜上方的 车架 (3 ) 前端的是向后倾斜 60° 的固定轴承 (15 )、 固定轴承 (15) 中可 以自由转动的叉杆 (16) 长度为 75厘米, 叉杆 (16 ) 上端固定安装的短撑 杆 (17) 的长度为 25厘米, 后车轮 (2) 是两个车轮, 坐位 (27)是离地面 高为 55厘米的有小靠背、 小扶手而无腿的宽为 40厘米长为 30厘米的小塑料 椅 (27), 手摇齿轮箱(9) 中水平固定轴承(18) 的位置在坐位前 35厘米、 高 30厘米处。 这种低位三轮车行驶安稳、 特别适合老年人乘坐。 因为坐位
(27) 低, 前车轮离坐位 (27) 稍远, 故固定轴承 (15 ) 的倾斜度稍大。 其他结构和实施过程与 C2型健身车的相同。
在图 13—图 14中的是 D2型健身车前部前视图和 D2型健身车侧视图。 从图中可知: 当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 (5 ) 使后轮 (2) 获得向前的 推力的同时, 双手握住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用力向后拉动手推拉齿轮 架上方的水平钢管 (12' ' ) 吋, 手推拉齿轮架的长方形钢架 (12) 的右下 角固定焊接的半径为 15厘米的夹在前轮右边两根支杆 (16 ' ' ) 中间的四分 之一圆盘形齿轮 (13 ) 也将顺时针转动, 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 (13 ) 带动 在转轴 (23 ' ) 上的与它齿合衔接的较小齿轮 (13 )逆时针转动, 较小齿轮 (13) 带动与它同在转轴 (23') 上的另一较大齿轮 (13) 也逆时针转动, 另一较大齿轮 (13) 带动环形传动链条 (14) 逆时针转动, 环形传动链条
(14) 再带动前车轮逆时针转动, 使前轮下沿产生向后滑动的趋势、 对地 面产生一个向后的静摩察力, 同时地面对前轮下沿产生一个向前的等量的 反静摩察力、 阻止前轮下沿向后滑动, 地面对前轮下沿产生的这个向前的 等量的反静摩察力是车和乘车人这一系统在水平方向获得的向前的外力, 由于获得的这一地面给与的向前的外力抵消了乘车人和车这一系统所受的 向后的内力、 使得车和乘车人这一系统所受的向前的内力能推动乘车人和 车这一系统一起克服滚动摩察力而前进。 这和骑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
(5) 使后轮 (2) 获得地面给与的向前的外力而前进一样。 但前车轮左边 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是顺时针转动时, 却不能带动前车轮顺时针转动, 更不能带动前车轮逆时针转动、 不能获得地面给与的向前的外力。 .
当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 (5) .使后轮(2) 获得向前的推力的同 时, 双手握住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用力向前推动手推拉齿轮架上方的 水平钢管 〔12'') 时, 长方形钢架 (12) 的右下角固定焊接的半径为 15厘 米的夹在前轮右边两根支杆 (16'') 中间的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 (13) 也 将逆时针转动, 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13)带动在转轴 (23' )上的与它齿 合衔接的较小齿轮 (13) 顺时针转动, 较小齿轮 (13) 带动与它同在转轴
(23' )上的另一较大齿轮 (13)也顺时针转动, 另一较大齿轮 (13) 带动 环形传动链条 (14) 顺吋针转动, 环形传动链条 (.14) 却不能带动前车轮 顺时针转动, 更不能带动前车轮逆时针转动、 不能获得地面给与的向前的 外力。
但前轮左边两根支杆 (16'') 中间的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 (13) 也将 和右边的一起逆时针转动, 左边的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 (13) 带动在转轴 (23' ) 上的与它齿合衔接的较大齿轮 (13) 顺时针转动, 较大齿轮 ( ) 带动在前轮转轴左边的顺动齿轮 (S) 却是逆时针转动, 顺动齿轮 (S) 逆 时针转动时能带动前车轮逆时针转动, 使前轮下沿产生向后滑动的趋势、 对地面产生一个向后的静摩察力, 同时地面对前轮下沿产生一个向前的等 量的反静摩察力、 阻止前轮下沿向后滑动, 地面对前轮下沿产生的这个向 前的等量的反静摩察力是车和乘车人这一系统在水平方向获得的向前的外 力, 由于获得的这一地面给与的向前的外力抵消了乘车人和车这一系统所 受的向后的内力、 使得车和乘车人这一系统所受的向前的内力能推动乘车 人和车这一系统一起克服滚动摩察力而前进。 这和乘车人在用双脚蹬释脚 踏板(5)使后轮(2)这一主动轮获得地面给与的向前的外力而前进一样。
即当乘车人在用双脚蹬踩脚踏板 (5 ) 使后轮 (2) 获得向前的推力的 同时, 双手握住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用力向前推动手推拉齿轮架上方 的水平钢管 (12' ' ) 时, 前轮右边两根支杆 (16' ' ) 中间的四分之一圆盘 形齿轮 (13 ) 的转动不能带动前车轮逆时针转动, 不能获得的地面给与的 向前的外力而前进, 前轮左边两根支杆 (16' ' ) 中间的四分之一圆盘形齿 轮 (13) 的转动却能带动前车轮逆时针转动、 能获得的地面给与的向前的 外力而前进。 - 由上可知: 双手握住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 用力向后拉动或向前推 动手推拉齿轮架上方的水平钢管 (12' ' ) 时, 前车轮都能获得地面给与的 向前的外力而前进, 使车速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乘车人的身体也能同时得 到更好的锻练。
在图 15—图 16中的是 D3型健身车前部前视图和 D3型健身车侧视图。 从 图中可知: 所述 D3型健身车与 D2型健身车不同的是: 前轮 (1 ) 斜上方的 车架 (3 ) 前端的是向后倾斜 60° 的固定轴承 (15)、 固定轴承 (15) 中可 以自由转动的叉杆 (16) 长度为 75厘米, 叉杆 (.16) 上端固定安装的短撑 杆 (Π ) 的长度为 25厘米, 后车轮 (2) 是两个车轮, 坐位 (27) 是离地 面高为 55厘米的有小靠背、 小扶手而无腿的宽为 40厘米长为 30厘米的小塑 料椅 (27), 手摇齿轮箱 (9) 中水平固定轴承 (18 ) 的位置在坐位前 35厘 米、 高 30厘米处。 这种低位三轮车行驶安稳、 特别适合老年人乘坐。 因为 坐位 (27) 低, 前车轮离坐位 (27) 稍远, 故固定轴承 (15) 的倾斜度稍 大。 其他结构和实施过程与 D2型健身车的相同。.
从图 17中可知: 顺动齿轮(S )和自行车后轮转轴一端安装的齿轮结构 相同。 不同的是动作过程: 自行车后轮中的顺动齿轮是由链条带动齿轮和 转轴逆时针转动, 而手转齿轮箱中的顺动齿轮是转轴带动齿轮和链条顺时 针转动。
在图 18中的是手摇齿轮箱中安装的逆动齿轮 (N) 的侧视图。 从图中 可知: 它是由一个和转轴固定连接的圆盘(29)、 一个套在圆盘 (29)外沿 的自身外沿具有齿轮的可绕圆盘转动的圆环 (30) 组成, 在圆盘 (29) 外 沿和圆环 (29) 内沿具有若干相同间隔的沟槽 (31、 31'), 在圆盘 (29) 外沿的每个沟槽(31) 中都有一个小挡头 (32), 小挡头(32)可完全陷入 沟槽 (31) 中、 并可绕其右端的转轴 (33) 转动, 小挡头 (32) 的中部有 一个小卡勾 (34), 有一环形弹性细钢丝 (35) 穿过小卡勾 (34)下面, 将 小挡头 (32) 的可转动的左端推出沟槽、 陷入圆环内沿的沟槽 (3Γ) 中、 并与沟槽(31' )密切光滑接触。它和顺动齿轮的结构相同,只是小挡头(32) 可转动的是右端而不是左端。
当转轴 (33) 逆时针转动时, '和转轴固定连接的圆盘 (29) 中的小挡 头 (32) 因已被环形弹性细钢丝 (35)推入圆环内沿的沟槽 (3Γ) 中, 小 挡头 (32)是压向圆环 (30) 沟槽 (3 ) 的与小挡头 (32)垂直的侧面运 动的, 小挡头 (32) 能对圆环 (30)沟槽 (3Γ) 中的与小挡头 (32)垂直 的侧面产生压力, 而沟槽(3 ) 中的与小挡头 (32)垂直的侧面对小挡头 (32) 的反压力却不能将小挡头 (32) 压回沟槽 (31) 中。 因此, 自身外 沿具有齿轮的圆环(30) 在小挡头 (32)对圆环 (30) 沟槽 (3Γ) 中的与 小挡头 (32) 垂直的侧面产生的压力作用下、 能跟着转轴 (33) —起逆时 针转动。
当转轴(33)顺时针转动时, 小挡头(32)虽已被环形弹性细钢丝(35) 推入圆环内沿的沟槽(3 )中,但小挡头 (32)是离开圆环 (30)沟槽 (31,〉 的与小挡头(32)垂直的侧面运动的,小挡头(32)对圆环(30)沟槽(3Γ ) 的与小挡头 (32) 垂直的侧面不产生压力, 只对圆环 (30)沟槽 (3Γ) 的 与小挡头 (32)平行相切的侧面产生压力, 同时圆环 (30)沟槽 (3 ) 的 与小挡头 (32) 平行相切的侧面对小挡头 (32) 的侧面产生一个方向相反 的压力、 此相反的压力克服环形弹性细钢丝 (35) 的微小弹力、 将小挡头 (32) 压回圆盘 (29) 的沟槽 (31) 中, 使小挡头 (32)几乎不能对圆环 (30) 产生星力, 因此转轴 (33) 中的小挡头 (32) 能推动自身外沿具有 齿轮的圆环. (30) 顺时针转动。

Claims (6)

1、 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 (以下简称 "健身车"), 由前 车轮 (1 )、 后车轮 (2)、 车架 (3 )、 刹车 (4)、 脚踏板 (5 ) 及其传动齿 轮 (6) 和传动链条 (7 )、 手转齿轮 (8) 或手转齿轮箱 (9) 及其传动齿 轮 (10)和传动链条 (11 ), 或较长的手推拉齿轮架 (12) 及其传动齿轮
( 13 ) 和传动链条 (14) 组成, 其特征是: 前轮 (1 ) 斜上方的车架 (3 ) 前端的向后倾斜 50° 或 60° 的固定轴承 (15 ) 中可以自由转动的长度为 67 厘米的或 77厘米的叉杆 (16 ) 上端, 固定安装有一根竖直向上的 30 厘米或 25厘米长的短撑杆 (17), 在短撑杆 (17 ) 的上端安装有一个水平 的固定轴承(18), 在水平固定轴承(18) 中的转轴 (19)上固定安装有一个 较大的手转齿轮 (8)或手转齿轮箱 (9), 在前轮转轴 (20)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和 普通自行车后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 (2 ) 大小相同、 结构相同 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在较大的手转齿轮 (S)或手转齿轮箱 (9)和在前轮转轴 (20)的一端安装的较小传动齿轮 (21)间有一环形传动链条 (11)相连, 或在前 轮 (1)斜上方的车架 (3)前端的向后倾斜 50° 或 60° 的固定轴承 (15)中可以 自由转动的长度为 61厘米的叉杆 (16)的交叉处的水平固定轴承 (22)中的转 轴 (23 ) 两端, 安装有一个较长的手推拉齿轮架 (12), 较长的手推拉齿轮 架 (12)下面的传动齿轮 (13)和在前轮转轴 (20)的一端安装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 齿合衔接或通过一环形传动链条 (14)相连, 前车轮 (1)是一个车轮, 后车轮 (2)是一个车轮、 或两个车轮, 因其结构不同而分为: (1 )、 手逆转 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 (以下简称 " A2型健身车"), (2)、 手逆转脚踏快速 健身三轮车 (以下简称 " A3型健身车"), (3)、 手顺逆转脚踏快速健身自 行车 (以下简称" B2型健身车"), (4)、手顺逆转脚踏快速健身三轮车(以 下简称 "B3型健身车"), (5)、手后拉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以下简称" C2 型健身车' , (6)、手后拉脚踏快速健身三轮车(以下简称" C3型健身车 "),
(7)、手前推后拉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以下简称" D2型健身车"), (8)、 手前推后拉脚踏快速健身三轮车 (以下简称 "D3型健身车")。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健身车, 其特征是: 所述 A2型健身车前轮 ( 1 ) 斜上方的车架 (3) 前端的向后倾斜 50° 的长度为 14厘米的固定轴 承 (15) 中可以自由转动的长度为 67厘米的叉杆 (16) 上端, 固定安装 有一根竖直向上的长度为 30厘米的短撑杆 (Π ), 在短撑杆 (17) 的上端 安装有一个长度为 3厘米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水平固定轴承 (18) .和 长度为 67厘米的叉杆 (16) 的分叉处间安装有一根较细的长撑杆(17' ), 在水平固定轴承 (18 ) 中的长度为 30厘米的转轴 (19) 上紧靠固定轴承 一端处固定安装有一个半径为 10厘米的手转齿轮 (8), 在水平固定轴承
( 18) 中的转轴 (19) 两端固定安装有一对平行反向的长度为 20厘米的 与转轴竖直的短柄 (24), 两短柄 (24) 的尾端都安装有一个长度为 10厘 米的与短柄 (24) 垂直的或平行的套有塑料管的把手 (25), 较大的手转 齿轮 (8) 中心位置在坐位前 23厘米、 高 15厘米处, 在前轮转轴 (20) 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和普通自行车后车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2Γ ) 大小相同、 结构相同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 在短撑杆 (17) 上端的水平 固定轴承 (18) 中的转轴 (19) 上固定安装的较大手转齿轮 (8 ) 和在前 轮 (1 ) 转轴 (20) 的一端安装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 间有一环形传动链 条 (11 )相连, 在短撑杆 (16) 上端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 和前车轮的转 轴间装有一个扁长的由薄铁皮做成的链条盒(26), 前车轮 (1 ) 是一个车 轮, 后车轮 (2) 也是一个车轮, 车架 (3) 上部中间的坐位 (27) 是离地 高为 80厘米的普通小塑料坐, 手转齿轮 (8) 中心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的位置在坐位前 23厘米、 高 15厘米处。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健身车, 其特征是: 所述 A3型健身车前轮
( 1 ) 斜上方的车架 G ) 前端的向后倾斜 60° 的长度为 22厘米的固定轴 承 (15 ) 中可以自由转动的长度为 77厘米的叉杆 (16) 上端, 固定安装 有一根竖直向上的长度为 25厘米的短撑杆 (17), 在短撑杆 (17) 的上端 安装有一个长度为 3 厘米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水平固定轴承 (18 ) 和 长度为 77厘米的叉杆(16) 的分叉处间安装有一根较细的长撑杆 (17' ), 在固定轴承 (18 ) 中的长度为 30厘米的转轴 (19) 上紧靠固定轴承一端 处固定安装有一个半径为 10厘米的手转齿轮 (8), 在水平固定轴承 (18 ) 中的转轴 (19) 两端固定安装有一对平行反向的长度为 20厘米的与转轴 竖直的短柄 (24), 两短柄 (24) 的尾端都安装有一个长度为 10厘米的与 短柄(24)垂直的或平行的套有塑料管的把手(25), 较大的手转齿轮(8 ) 中心位置在坐位 (27)前 35厘米、 高 30厘米处, 在前轮 (1 ) 转轴 (20) 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和普通自行车后车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2Γ ) 大小相同、 结构相同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在短撑杆 (16) 上端的水平 固定轴承 (18) 中的转轴 (19) 上固定安装的较大手转齿轮 (8) 和在前 轮 (1) 转轴 (20) 的一端安装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间有一环形传动链 条 (11) 相连, 在短撑杆 (17) 上端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和前车轮 (1) 的转轴(20)间装有一个扁长的由薄铁皮做成的链条盒(26), 前车轮(1) 是一个车轮, 后车轮 (2) 是两个车轮, 坐位 (27) 是离地面高为 55厘米 的有小靠背、 小扶手而无腿的宽为 40厘米长为 30厘米的小塑料椅, 手转 齿轮 (8) 中心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的位置在坐位前 35厘米、 高 30厘 米处。 .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健身车, 其特征是: 所述 B2型健身车前轮 (1) 斜上方车架 (3) 前端的向后倾斜 50° 的长度为 14厘米的固定轴承 (15) 中可以自由转动的长度为 67厘米的叉杆上端 (】6), 固定安装有一 根竖直向上的长度为 30厘米的短撑杆(17), 在短撑杆 (17) 的上端安装 有一个长度为 3厘米的水平固定轴承 (]S), 在固定轴承 (18) 中的长度 为 30厘米的转轴 (19) 上紧靠固定轴承 (18) 的两边固定安装有一个较 大的手转齿轮箱 (9), 手转齿轮箱 (9) 是一个在较厚的两侧壁间安装有 两根平行水平转轴的上大下小、 上下成半圆形的厚度为 17厘米的扁金属 箱, 上面的转轴穿过手转齿轮箱 (9) 中撑杆上端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和手转齿轮箱 (9) 两侧壁上的固定轴承, 在手转齿轮箱(9) 下端的外表 面装有一个固定轴承, 在叉杆的分叉处也装有一固定轴承, 一根两端各有 一 圆洞的较短撑杆 (17') 的两端通过一个短螺栓分别固定在手转齿轮 箱 (9) 下端外表面的固定轴承和叉杆.(16) 分叉处的固定轴承中, 在手 转齿轮箱 (9) 中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两边的转轴 (19) 上固定安装有 两个半径为 10厘米的传动齿轮: 左边的一个是顺动齿轮 (S), 右边的一 个是逆动齿轮 (N), 伸出手转齿轮箱 (9) 外的转轴 (19) 两端固定安装 有一对平行反向的长度为 20厘米的与转轴竖直的短柄(24),两短柄(24) 的尾端都安装有一个长度为 10厘米的与短柄垂直的或平行的套有塑料管 的把手 (25), 下面的转轴 (19,) 上固定有三个相邻的传动齿轮: 左右两 边的两个传动齿轮半径均为 8厘米, 中间的传动齿轮半径为 5厘米, 左边 的传动齿轮和上面转轴 (19) 上的顺动齿轮 (S) 齿合衔结, 中间的较小 传动齿轮和上面转轴 (19)上的逆动齿轮(N)通过一传动链条(1 Γ )相 连, 右边的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 (11 ) 和在前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一个 和普通自行车后车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 (2Γ ) 大小相同、 结构 相同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 相连, 在手转齿轮箱 (9) 下端的外表面和前 车轮的转轴间装有一个扁长的由薄铁皮做成的链条盒 (26), 前车轮 (1 ) 是一个车轮, 后车轮(2)也是一个车轮, 车架(3 )上部中间的坐位(27) 是离地高为 80厘米的普通小塑料坐, 手转齿轮箱 (9) 中的水平固定轴承
( 18) 的位置在坐位前 30厘米、 高 15厘米处。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健身车, 其特征是: 所述 B3型健身车前轮 斜上方车架前端向后倾斜 60° 的长度为 20厘米的固定轴承中可以自由转 动的长度为 77厘米的叉杆上端, 固定安装有一根竖直向上的长度为 25厘 米的短撑杆 (17), 在短撑杆 (17) 的上端安装有一个长度为 3厘米的水 平固定轴承 (18), 在固定轴承 (18 ) 中的长度为 30厘米的转轴 (19) 上 紧靠固定轴承(18) 的两边固定安装有一个较大的手转齿轮箱(9), 手转 齿轮箱 (9) 是一个在较厚的两侧壁间安装有两根平行水平转轴的上大下 小、 上下成半园形的厚度为 17厘米的扁金属箱, 上面的转轴穿过手转齿 轮箱 (9) 中撑杆上端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和手转齿轮箱(9) 两侧壁上 的固定轴承, 在手转齿轮箱 (9) 下端的外表面装有一个固定轴承, 在 叉杆的分叉处也装有一固定轴承, 一根两端各有一小圆洞的较短撑杆 ( 17' ) 的两端通过一个短螺栓分别固定在手转齿轮箱 (9)下端外表面的 固定轴承和叉杆 (16) 分叉处的固定轴承中, 在手转齿轮箱 (9) 中的上 面的水平固定轴承 (18 ) 两边的转轴 (19) 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半径为 10 厘米的传动齿轮: 其中一个是顺动齿轮(S ), 另一个是逆动齿轮(N), 伸 出手转齿轮箱 (9) 外的转轴 (19) 两端固定安装有一对平行反向的长度 为 20厘米的与转轴竖直的短柄 (24), 两短柄 (24) 的尾端都安装有一个 长度为 10厘米的与短柄垂直的或平行的套有塑料管的把手(25 ), 下面的 转轴 (19' ) 上固定有三个相邻的传动齿轮: 左右两边的两个传动齿轮半 径均为 8厘米, 中间的传动齿轮半径为 5厘米, 左边的传动齿轮和上面转 轴 (19) 上的顺动齿轮 (S) 齿合衔结, 中间的较小传动齿轮和上面转轴
( 19)上的逆动齿轮 (N)通过传动链条(1Γ )相连, 右边的传动齿轮通 过传动链条 (11)和在前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一个和普通自行车后车轮转 轴的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2 )大小相同、结构相同的较小传动齿轮(21 ) 相连, 在手转齿轮箱 (9) 下端的固定轴承和前车轮的转轴间装有一个扁 长的由薄铁皮做成的链条盒(26), 前车轮 (1) 是一个车轮, 后车轮 (2) 是两个车轮, 坐位 (27) 是离地面高为 55厘米的有小靠背、 小扶手而无 腿的宽为 40厘米长为 30厘米的小塑料椅, 手转齿轮箱 (9) 中的水平固 定轴承 (18) 的位置在坐位前 31厘米、 高 30厘米处。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健身车,其特征是: 所述 C2型健身车前轮
(1)斜上方的长度为 61厘米的叉杆 (15) 上部的长度为 17厘米的光滑 转轴(16)贯川在车架前端的向后倾斜 50° 的长度为 15厘米固定轴承(15) 中, 叉杆 (16) 的分叉处有一长度为 19厘米的水平固定轴承 (22), 叉杆
(16)下部在前轮左边有一根支杆(16' ),在前轮右边有两根支杆(16' '), 左右三根支杆的下端都有一水平固定轴承, 前轮中心的水平固定轴承和叉 杆的左右三根支杆下端的水平固定轴承被一根长度为 25厘米的水平光滑 的转轴 (20) 贯川其中, 在叉杆分叉处的水平光滑转轴 (23) 上紧靠水平 固定轴承 (22) 的两边安装有一个可饶水平光滑转轴 (23) 转动的下延到 前车轮右边的较长手推拉齿轮架 (12), 手推拉齿轮架 (12) 中部和水平 光滑转轴 (23)构成一个高度为 25厘米,宽度为 23厘米的长方形钢架( 12), 长方形钢架(12)的中上方固定焊接有一根和叉杆上部(15) 的长度为 17 厘米的光滑转轴( 16)在同一方向上的 40厘米长的钢管( 12' ),钢管( 12' ) 上端固定焊接有一根 50厘米长的和车架 (3) 垂直的水平钢管 (12''), 水平钢管 (12'') 的两端套有一个 10厘米长的塑料套管 (12'"), 长方 形钢架 (12) 的右下角固定焊接有一个半径为 15 厘米的夹在前轮右边两 根支杆 (16'') 中间的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 (13), 在前轮右边的两根支 杆中部各有一个水平固定轴承, 在两水平固定轴承中装有一根水平光滑转 轴 (23' ), 在水平光滑转轴 (23' ) 上固定装有两个齿轮, 右边的一个较 小齿轮和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13)齿合衔接, 左边一个较大齿轮和在前 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和普通自行车后车轮转轴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21 ') 大小相同、 结构相同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间通过一环形传动链条 (14) 相连, 在车架 (3) 前端的向后倾斜 50° 的固定轴承 (15) 前面固定有一 个向前倾斜的长方形挡架 (28), 在前车轮右边的水平固定轴承 (22) 和 水平光滑转轴(20)上固定装有一个扁长的由薄铁皮做成的上面是平顶的 和可装卸的齿轮链条盒 (26), 前车轮 (1) 是一个车轮, 后车轮 (2) 也 是一个车轮, 坐位 (27) 是离地髙为 80厘米的普通小塑料坐, 水平钢管
(12") 的位置在坐位前 10厘米、 高 40厘米处。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健身车, 其特征是: 所述 C3型健身车前轮
(1) 斜上方的长度为 61厘米的叉杆 (15) 上部的长度为 17厘米的光滑 转轴 (16) 贯川在车架前端的向后倾斜 60° 的长度为 15厘米的固定轴承
(15)中, 叉杆(16)的分叉处有一长度为 19厘米的水平固定轴承(22), 叉杆 (16) 下部在前轮左边有一根支杆 ( 16' ), 在前轮右边有两根支杆
(16"), 左右三根支杆的下端都有一水平固定轴承, 前轮中心的水平固 定轴承和叉杆的左右三根支杆下端的水平固定轴承被一根长度为 25 厘米 的水平光滑的转轴 (20) 贯川其中, 在叉杆分叉处的长度为 28厘米的水 平光滑转轴 (23)上紧靠水平固定轴承 (22) 的两边安装有一个可饶水平 光滑转轴 (23) 转动的下延到前车轮右边的较长的手推拉齿轮架 (12), 手推拉齿轮架 (12) 中部和水平光滑转轴 〔23) 构成一个高度为 25厘米, 宽度为 23厘米的长方形钢架 (12), 长方形钢架(12) 的中上方固定焊接 有一根和叉杆上部 (15) 的长度为 17厘米的光滑转轴 (16) 在同一方向 上的 40厘米长的钢管 (12'), 钢管 (12') 上端固定焊接有一根 50厘米 长的和车架 (3) 垂直的水平钢管 (12''), 水平钢管 (12'') 的两端套有 一个 10厘米长的塑料套管 (12'"), 长方形钢架 (12) 的右下角固定焊 接有一个半径为 15厘米的夹在前轮右边两根支杆 (16'') 中间的四分之 一圆盘形齿轮(13), 在前轮右边的两根支杆中部各有一个水平固定轴承, 在两水平固定轴承中装有一根水平光滑转轴( 23 ' ),在水平光滑转轴( 23 ' ) 上固定装有两个齿轮, 右边的一个较小齿轮(13)和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
(13)齿合衔接, 左边一个较大齿轮 (13) 和在前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和 普通自行车后车轮转轴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 (2Γ) 大小相同、 结构相同 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间通过一环形传动链条 (]4) 相连, 在车架 (3) 前端的向后倾斜 50° 的固定轴承(15)前面固定有一个倾斜的长方形挡架
(28), 在前车轮右边的水平固定轴承 (22) 和水平光滑的转轴 (20) 上 固定装有一个扁长的由薄铁皮做成的上面是平顶的和可装卸的齿轮链条 盒(26), 前车轮 (1) 是一个车轮, 后车轮 (2) 是两个车轮, 坐位 (27) 是离地面高为 55厘米的有小靠背、 小扶手而无腿的宽为 40厘米长为 30 厘米的小塑料椅, 水平钢管 (12'') 的位置在坐位前 10厘米、 高 50厘米 处。
8、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健身车, 其特征是: 所述 D2型健身车前轮 (1) 斜上方的长度为 61厘米的叉杆 (16) 上部的长度为 17厘米的光滑 转轴(16)贯川在车架(3)前端的向后倾斜 50° 的长度为 15厘米的固定 轴承 (15) 中, 叉杆的分叉处有一长度为 19厘米的水平固定轴承, 叉杆 (16) 下部在前轮左边有两根支杆 (16' ), 在前轮右边也有两根支杆 (16"), 左右四根支杆的下端都有一水平固定轴承, 前轮中心的水平固 定轴承和叉杆的左右四裉支杆下端的水平固定轴承被一根长度为 31 厘米 的水平光滑转轴 (20) 贯川.其中, 在叉杆 (16).分叉处的长度为 31 厘米 的水平光滑转轴 (23) 上紧靠固定轴承 (22) 的两边安装有一个可饶水平 光滑转轴 (23) 转动的跨越前车轮两边的较长的手推拉齿轮架 Ω2), 手 推拉齿轮架 (12) 中部和长度为 31厘米的水平光滑转轴 (23) 构成一个 高度为 25厘米, 宽度为 23厘米的长方形钢架 (12), 长方形钢架 (12) 的中上方固定焊接有一根和叉杆 (16) 上部的长度为 17厘米的光滑转轴 (16) 在同一方向上的长度为 40厘米长的钢管 (12,), 钢管 (12,) 上端 固定焊接有一根 50厘米长的和车架 (3) 垂直的水平钢管 (12''), 水平 钢管的两端套有一个 10厘米长的塑料套管 (12'''), 长方形钢架 (12) 的右下角和左下角分别固定焊接有一个半径为 15厘米的夹在前轮左右两 边的两根支杆(16'、 16") 中间的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 (13), 在前轮右 边的两根支杆(16'') 中间各有一个水平固定轴承, 在两水平固定轴承中 有一根水平光滑转轴 (23''), 在水平光滑转轴 (23' ') 上装有两个齿轮 (13): 右边一个较小的齿轮 (13) 和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 (13) 齿合衔 接, 左边一个较大的固定齿轮 (13)和在前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一个和普 通自行车后车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 (2Γ) 大小相同、 结构相同 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间通过一环形传动链条 (14)相连, 在前轮左边的 两根支杆 U6'〉 中部各有一个水平固定轴承 > 在两水平固定轴承中有一 根水平光滑转轴 (23' ), 在水平光滑转轴 (23' ) 上装有一个上沿和左边 的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13)齿合衔接的半径为 10厘米的传动齿轮(13), 传动齿轮(Π)下沿和在前轮转轴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和普通自行车后车轮 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 (2 ) 大小相同、 结构相同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齿合衔接, 在^ Ξ架 (3) 前端的向后倾斜 50° 的固定轴承 (15) 前 面固定有一个向前倾斜的长方形挡架 (28), 在前车轮左右两边的水平固 定轴承(22)和前轮中心的水平光滑转轴 (20) 上固定装有一个扁长的由 薄铁皮做成的上面是平顶的和可装卸的齿轮链条盒(26), 前车轮 (1) 是 一个车轮, 后车轮 (2) 也是一个车轮, 坐位 (27) 是离地高为 80厘米的 普通小塑料坐, 水平钢管( 12'')的位置在坐位前 10厘米、高 40厘米处。
9、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健身车, 其特征是: 所述 D3型健身车前 轮 (1) 斜上方的长度为 61厘米的叉杆 (16) 上部的长度为 17厘米的光 滑转轴(16)贯川在车架(3)前端的向后倾斜 60° 的长度为 15厘米的固 定轴承中, 叉杆(16)的分叉处有一长度为 19厘米的水平固定轴承(22), 叉杆 (16) 下部在前轮左边有两根支杆 (16'), 在前轮右边也有两根支杆
(16"), 左右四根支杆的下端都有一水平固定轴承, 前轮中心的水平固 定轴承和叉杆的左右四根支杆下端的水平固定轴承被一根长度为 31 厘米 的水平光滑转轴 (20) 贯川其中, 在叉杆 (16) 分叉处的长度为 31 厘米 的水平光滑转轴 (23)上紧靠水平固定轴承(22) 的两边安装有一个可饶 水平光滑转轴(23)转动的跨越前车轮两边的较长的手推拉齿轮架 (12), 手推拉齿轮架 (12) 中部和水平光滑转轴 (23) 构成一个高度为 25厘米, 宽度为 23厘米的长方形钢架 (12), 长方形钢架 (12) 的中上方固定焊接 有一根和叉杆上部的长度为 17厘米的光滑转轴在同一方向的长度为 40厘 米的钢管(12' ),钢管( 12' )上端固定焊接有一根 50厘米长的和车架(3) 垂直的水平钢管(12''), 水平钢管的两端套有一个 10厘米长的塑料套管
(12"'), 长方形钢架 (12) 的右下角和左下角分别固定焊接有一个半径 为 15厘米的夹在前轮左右两边的两根支杆 6'、 16") 中间的四分之一 圆盘形齿轮 (13), 在前轮右边的两根支杆 (16'') 中间各有一个水平固 定轴承, 在两水平固定轴承中有一根水平光滑转轴 (23''), 在水平光滑 转轴 (23'') 上装有两个齿轮 (13) : 右边一个较小的传动齿轮 (13) 和 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 (13) 齿合衔接, 左边一个较大的传动齿轮 (13)和 在前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一个和普通自行车后车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传 动齿轮 (2 ) 大小相同、 结构相同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间通过一环形 传动链条 (14) 相连, 在前轮左边的两根支杆 (16') 中部各有一个水平 固定轴承, 在两水平固定轴承中有一根水平光滑转轴 (23' ), 在水平光滑 转轴 (23') 上装有一个上沿和左边的四分之一圆盘形齿轮 (13) 齿合衔 接的半径为 10厘米的传动齿轮 (13), 传动齿轮(B) 下沿和在前轮转轴 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和普通自行车后车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2 ) 大小相同、 结构相同的较小传动齿轮 (21) 齿合衔接, 在车架 (3) 前端 的向后倾斜 50° 的固定轴承(15)前面固定有一个向前倾斜的长方形挡架 (28), 在前车轮左右两边的水平固定轴承 (22) 和前轮中心的水平光滑 转轴(20)上固定装有一个扁长的由薄铁皮做成的上面是平顶的和可装卸 的齿轮链条盒 (28), 前车轮 (1) 是一个车轮, 后车轮 (2) 是两个车轮, 坐位是离地面高为 55厘米的有小靠背、 小扶手而无腿的宽为 40厘米长为 30厘米的小塑料椅, 水平钢管 (12'') 的位置在坐位前 10厘米、 高 50 厘米处。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健身车, 其特征是所述 B2健身车和 B3 健身车中安装的手摇齿轮箱(9) 中的顺动齿轮 (S)是和普通自行车后车 轮转轴的一端安装的传动齿轮(2Γ )结构相同的半径为 10厘米的一个传 动齿轮, 所述手摇齿轮箱(9)中安装的逆动齿轮(N)由一个和转轴(19) 固定连接的圆盘 (29)、 一个套在圆盘 (29) 外沿的自身外沿具有齿轮的 可绕圆盘 (29) 转动的外半径为 10厘米的圆环 (30) 组成, 在圆盘 (29) 外沿和圆环(29) 内沿具有若干相同间隔的沟槽(31、 31'), 在圆盘(29) 外沿的每个沟槽 (31) 中都有一个小挡头 (32), 小挡头 (32) 可完全陷 入沟槽 (31) 中、 并可绕其右端的转轴 (33) 转动, 小挡头 (32) 的中部 有一个小卡勾 (34), 有一环形弹性细钢丝 (35) 穿过小卡勾 (34)下面, 将小挡头 (32) 的可转动的左端推出沟槽、 陷入圆环内沿的沟槽 (3 ) 中、 并与沟槽 (3Γ) 密切光滑接触。
CN201080002293.7A 2009-11-21 2010-06-17 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 Active CN1024488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80002293.7A CN102448804B (zh) 2009-11-21 2010-06-17 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25049.6 2009-11-21
CN 200910225049 CN102069885B (zh) 2009-11-21 2009-11-21 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手动脚踏快速健身三轮车
CN201080002293.7A CN102448804B (zh) 2009-11-21 2010-06-17 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
PCT/CN2010/000872 WO2011022926A1 (zh) 2009-08-26 2010-06-17 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8804A true CN102448804A (zh) 2012-05-09
CN102448804B CN102448804B (zh) 2013-09-04

Family

ID=440286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2504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69885B (zh) 2009-08-26 2009-11-21 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手动脚踏快速健身三轮车
CN201080002293.7A Active CN102448804B (zh) 2009-11-21 2010-06-17 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2504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69885B (zh) 2009-08-26 2009-11-21 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手动脚踏快速健身三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20698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3145A (zh) * 2013-10-24 2014-01-22 李冠贤 健身娱乐自行车
CN108137122A (zh) * 2015-10-27 2018-06-08 厦门实足贸易有限公司 驱动和转向系统以及包括该驱动和转向系统的车辆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2757Y (zh) * 1992-12-21 1994-01-12 夏鲁泉 手加力驱动自行车
IL100208A (en) * 1991-11-29 1996-07-23 Efraim Shmeilin Bicycle with a front and rear wheel drive
DE202005013737U1 (de) * 2005-08-31 2005-11-03 Richter, Lothar, Dipl.-Ing. Fahrrad mit Vorderradantrieb durch Armmuskelkraft
CN2868824Y (zh) * 2006-01-12 2007-02-14 周永建 滚轮传动自行车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100208A (en) * 1991-11-29 1996-07-23 Efraim Shmeilin Bicycle with a front and rear wheel drive
CN2152757Y (zh) * 1992-12-21 1994-01-12 夏鲁泉 手加力驱动自行车
DE202005013737U1 (de) * 2005-08-31 2005-11-03 Richter, Lothar, Dipl.-Ing. Fahrrad mit Vorderradantrieb durch Armmuskelkraft
CN2868824Y (zh) * 2006-01-12 2007-02-14 周永建 滚轮传动自行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9885B (zh) 2013-06-05
CN102069885A (zh) 2011-05-25
CN102448804B (zh) 2013-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84808B2 (en) Rear-pedaling standing type bicycle structure
JP6615610B2 (ja) 特徴的な駆動アセンブリを備えた自転車
CN107128435A (zh) 后轮驱动部件、后轮驱动装置及应用其的无链踏板自行车
CN102448804A (zh) 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
KR101195422B1 (ko) 주행속도 향상을 위한 자전거용 가속장치
CN102245467B (zh) 手脚并用快速健身三轮小面包车
JP2009186001A (ja) 動力正逆転変換装置あるいはそれを備えた人力移動装置あるいはロック解除機能を備えた一方向クラッチエレメント
CN102405171A (zh) 脚踏手动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
CN202006862U (zh) 手脚双驱自行车
CN201525465U (zh) 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
CN201140772Y (zh) 一种增速自行车
CN201501501U (zh) 省力高速自行车
CN201951658U (zh) 一种高速双驱动双变速助力车
CN103482003B (zh) 一种组合曲柄机构
US20140217695A1 (en) Crank Assembly
KR102237461B1 (ko) 사용자의 상체 및 하체로 구동되는 전신 운동 자전거
CN2892645Y (zh) 二人双驱动三轮车
CN100493981C (zh) 杠杆传动自行车
CN201685958U (zh) 脚踏手动快速健身车
CN201538412U (zh) 脚踏手推拉快速健身三轮车
CN102180223B (zh) 手脚双驱自行车
CN1079512C (zh) 一种杠杆传动省力机构
WO2011022926A1 (zh) 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
CN201685968U (zh) 一种增速自行车
CN201834160U (zh) 手脚并用快速健身三轮小面包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