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6778A - 防盗启不干胶封签及其铅封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盗启不干胶封签及其铅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6778A
CN102436778A CN2011102070202A CN201110207020A CN102436778A CN 102436778 A CN102436778 A CN 102436778A CN 2011102070202 A CN2011102070202 A CN 2011102070202A CN 201110207020 A CN201110207020 A CN 201110207020A CN 102436778 A CN102436778 A CN 102436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layer
zone
adhesive sticker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070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YAYUAN ANTI-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YAYUAN ANTI-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YAYUAN ANTI-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AINAN YAYUAN ANTI-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1102070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367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36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67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盗启不干胶封签及其铅封方法;它由面材层、不干胶区域、可干胶区域、不干胶层、胶水层、离型纸及其窗口构成;使用时,可将胶水从离型纸上所开设的窗口涂向可干胶区域,从而将封签彻底牢固地粘结在器物上,使造假者无法完整地揭启(起)封签;它能够有效地防止造假者利用现行各种手段开启封签、盗换商品。

Description

防盗启不干胶封签及其铅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干胶(也称压敏胶)封签及其铅封方法,特别是一种防盗启、防作弊、防回收的不干胶封签及其铅封方法。
背景技术
封签是一种防伪和防止作弊的传统装置,通常用纸质、塑料、金属等材料制作。一种用金属铅制作的签封俗称之为铅封,其历史悠久、应用广泛,使用简便,因其结构及施封标识简单,亦容易复制,所以防伪性能很差。为此,人们又设计了各种复杂结构或带复杂标志的封签。为了防止造假者将不干胶标签从商品上完整地揭起,再粘贴到假冒商品上,近年来,国内外用户纷纷采用一种揭启即损的不干胶制品。例如深圳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揭启后在商品上留下预先设定字符(如VOID、启封、开封等)的双层不干胶纸品”。中国专利申请02243253.1以及20082022089.7公开了一些防转移或防盗启技术。其结构特征是,依次由表层、转移层、不干胶层和离型纸构成,转移层的背面涂布有不干胶层,转移层的正面复合有表层,表层和转移层之间的粘接力,远小于不干胶层与被贴物之间的粘接力,揭启时,表层很容易与转移层分离,从而将转移层滞留在被贴物上,换言之,揭开表层后,转移层及其上的字符图案仍然滞留在商品上,既可显示商品被启封过,又能防止标签被完整地揭起回收。然而,实践中造假者发现,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利用(如用电吹风)加热的方法,将标签的不干胶加热熔化,使不干胶失去粘接力后,仍然能够将标签从商品上完整地揭起。现今市面上泛滥成灾的一种造假现象是:造假者用电吹风将酒瓶或酒盒的封口签吹热后,开启酒瓶、倒出高档名牌真酒、灌入低档劣质假酒,再将封口签复原得“完好无损”后,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出售。业内人士具有这样一个共识:不干胶的基本特性就是“永远不干”,只要将它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它必然熔化、必然失去粘性、必然可以完整地揭起。为了防止造假者采取各种方法揭起防伪标签,再粘贴(转移)到其它假冒产品上,以假充真(即回收造假),本发明人历时九年先后发明与投资研发了“一种易碎防伪纸品(ZL03280510.1)、一种防伪标签的防揭起方法(ZL03150447.7)、已碎防伪制品及其制造与使用方法(ZL200410055365.0)、已碎防伪制品(ZL200410076761.1)、一种防盗启签封方法及其不干胶防盗启封签(ZL200810002498.X)、多组份不干胶制品(ZL200710308003.1和200720129466.7)、已碎防伪标识物(ZL200420056997.4)、已碎防伪纸品(ZL200420091377.4)”、“防吹启不干胶封签(ZL201010273830.3)”、“有孔防揭启不干胶封签及其铅封方法(ZL2011101839636)”等11项专利,这些专利基本解决了防伪标签易于被加热揭起后回收转移使用的问题,但由于它们是多层结构、基材用量翻倍、加工工艺复杂,使用麻烦,所以成本较高,难以推广应用。且,实践中已被造假者突破,尤其是作为封签使用时,造假者仍可以千方百计地揭起,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复原。因此,它们已经不宜再继续用作产品的铅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防盗启不干胶封签及其铅封方法,彻底防止造假者非法启封、盗换产品。
本发明防盗启不干胶封签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盗启不干胶封签,它包括可印刷面材层(1)、面材层(1)背面的不干胶层(2),面材层(1)被粘贴在器物(7)上,其特征在于:
①在面材层(1)的背面,设置有不干胶区域(6)和可干胶区域(4);不干胶区域(6)的面积最好小于可干胶区域(4)的面积,以便粘合更牢固;换言之,可干胶区域(4)的面积越大越好;
②不干胶区域(6)涂设有不干胶层(2),可干胶区域(4)涂设有可固化胶水层(5);
③不干胶层(2)与胶水层(5)共同发挥粘结作用,将面材层(1)粘合在器物(7)上。
为了便于涂胶,也为了准确涂胶,可在离型底纸层(3)上与可干胶区域(4)对应的位置,开挖上能够露出可干胶区域(4)的窗口(8),该窗口(8)最好与可干胶区域(4)的形状和大小相近。所述窗口(8)可以是一个独立窗口,也可以是由多个小孔眼排列而成的集合窗口。
为了便于用户使用,让用户省却“用时需涂胶”的麻烦,封签使用之前,最好被封装在防护袋(9)内,以防止胶水层(5)与外界(条件)接触而提前固化失效。换言之,生产厂家可事先将胶水层(5)涂设在可干胶区域(4),并将封签封装在防护袋(9)内提供给用户;用户使用时,再打开防护袋(9),将封签粘贴到器物(7)上,然后再固化。
为了便于用户粘贴使用后,胶水层(5)能够尽快固化,最好选用透气或透光性面材层(1)。例如,在面材层(1)上的可干胶区域(4)打上一些透气微孔。
本发明防盗启不干胶封签的铅封方法如下。
防盗启不干胶封签的铅封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首先,印制一种具有不干胶区域(6)和可干胶区域(4)的(不干胶)标签;
②使用时,再向可干胶区域(4)涂设可固化的胶水层(5);
③然后,将胶水层(5)固化,使之与不干胶层(2)共同发挥粘结作用,从而将标签粘合到器物(7)上。
为了便于涂胶,也为了准确涂胶,可在离型底纸层(3)上与可干胶区域(4)对应的位置,开挖上能够露出可干胶区域(4)的窗口(8);使用时,从离型底纸层(3)的窗口(8),向可干胶区域(4)涂设可固化的胶水层(5)。应用实施中,还可配套设计一种附加有涂胶功能的不干胶贴标机或标签剥离机,用之于贴标的同时,向可干胶区域(4)涂胶(即现用现涂),以省却在离型底纸层(3)上开挖窗口(8)的工序。
本发明所述胶水层(5)可以是502α-氰基丙烯酸乙酯、环氧树脂、厌氧胶水、UV胶水(即UV粘合剂)、单组份胶水、双组份胶水等胶水;还可以是低温硬化胶水、常温硬胶水化、加温硬化胶水、与水反应固化胶水、厌氧固化胶水、辐射固化胶水、热熔冷硬化胶水、混凝胶水等现行各种适宜的可固化的液态或膏状胶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产生如下有益效果:造假者无论采用现行何种开启方法,均无法完整揭起封签,无法盗换产品。换言之,如果造假者采用现行各种方法盗启封签,必然会破坏封签,必然会留下易于被消费者发现的破损痕迹。其技术原因在于:涂在可干胶区域(4)的可固化胶水层(5)固化后,能够将封签牢牢地粘结在器物(7)上、无法揭起,而现行不干胶却不能。因为它是可凝固胶,不是不干胶,固化后能够彻底将封签粘结在器物(7)上,从而防止造假者盗启。换言之,“不干胶”的缺点被“可干胶”的优点弥补了。本发明设有不干胶区域(6),从而保留了不干胶标签的使用优点:可继续利用现行不干胶自动贴标机贴标;并可像现行不干胶标签一样进行手工贴标。手工贴标时,手指可以只接触封签边沿的不干胶区域(6),不接触封签中部的可干胶区域(4),从而可保持手指清洁,无需频繁洗手、不影响贴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盗启不干胶封签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B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B处封签被粘结在器物上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防盗启不干胶封签被密封包装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面材层; 2-不干胶层;3-离型底纸层;4-胶水区域;5-胶水层;6-不干胶区域;7-器物;8-窗口;9-防护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防盗启不干胶封签及其铅封方法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所示,选择一种60g/m2、幅宽为210mm的卷筒铜板(白色)纸,用之作为面材层(1)。选择一种涂有硅油层的65g/m2、幅宽为215mm的卷筒(蓝色)格拉辛底纸,用之作为离型底纸层(3)。将卷筒铜板纸和卷筒格拉辛底纸分别放入QHTB-250型不干胶涂布机的放卷器上,将格拉辛底纸绕过涂胶辊和烘道后与铜板纸贴合收卷。
将现行涂胶辊改造成凹槽涂胶辊。用车床在涂胶辊上开挖出一个个与轴向垂直的凹沟槽环,槽宽16mm、槽深4mm,槽间距10 mm,从而制成凹槽涂胶辊。向胶池中加入不干胶液。例如市售的XB968-B型丙烯酸脂。
按照现行不干胶涂布工艺,将不干胶涂布在格拉辛底纸上,涂布厚度为15微米,经30-40℃预热,再经65-85℃干燥后,即可正常生产出不干胶区域(6)宽为10mm、可干胶区域(4)宽为16mm的卷筒不干胶纸。
采用上一步制成的不干胶纸,印制并模切成如图1、图2所示的,长为32mm、宽为22mm的不干胶标签,其中两边不干胶区域(6)均为3mm宽,中间可干胶区域(4)为16mm宽。并在离型底纸层(3)上与可干胶区域(4)对应的位置,开挖上能够露出可干胶区域(4)的15×30mm的窗口(8),然后,模切排废,即可制成本发明所述的防盗启不干胶封签。
使用时,可以用人工(也可用机器)从离型底纸层(3)的窗口(8),向可干胶区域(4)涂设可固化的胶水层(5),然后,立刻将标签粘贴到器物(7)上,待胶水层(5)自然固化后,即可将标签彻底牢固地固定。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参照实施例一,在上一例制成的防盗启不干胶封签的可干胶区域(4),事先涂布一种UV胶水(也称UV粘合剂),使之作为胶水层(5)。然后,每两页之间用离型纸隔离,并迅速用防紫外线透光、防透气、防透水的高阻隔铝箔复合材料包装袋即防护袋(9)密封包装,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紫外线照射和与空气接触,避免使用之前因接触到自然光中的紫外线而提前固化失效。应用中可一枚封签一个包装袋,也可几百枚封签一个包装袋。
这样一来,将密封包装后的封签提供给用户,用户在保质期内(实验可达2个月)打开防护袋(9),取出封签、迅速贴到器物(7)上,然后,再用紫外线灯(即UV灯)照射封签,就可将封签彻底固化粘结到器物(7)上。
本例胶水层(5)选用的是UV胶水,因此,贴标后需用UV灯照射固化。具体实践中,可选用各种遇空气、或高温、或自然光、或某种气体即可固化的现行胶水成品,这样就更方便用户使用了。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防盗启不干胶封签,它包括可印刷面材层(1)、面材层(1)背面的不干胶层(2),面材层(1)被粘贴在器物(7)上,其特征在于:
①在面材层(1)的背面,设置有不干胶区域(6)和可干胶区域(4);
②不干胶区域(6)涂设有不干胶层(2),可干胶区域(4)涂设有可固化胶水层(5);
③不干胶层(2)与胶水层(5)共同发挥粘结作用,将面材层(1)粘合在器物(7)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启不干胶封签,其特征在于:在离型底纸层(3)上与可干胶区域(4)对应的位置,开挖有能够露出可干胶区域(4)的窗口(8)。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盗启不干胶封签,其特征在于:使用之前,所述封签被封装在防护袋(9)内,以防止胶水层(5)与外界接触而固化。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盗启不干胶封签,其特征在于:面材层(1)上可干胶区域(4),具有透气微孔。
5.防盗启不干胶封签的铅封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首先,印制一种具有不干胶区域(6)和可干胶区域(4)的标签;
②使用时,再向可干胶区域(4)涂设可固化的胶水层(5);
③然后,将胶水层(5)固化,使之与不干胶层(2)共同发挥粘结作用,从而将标签粘合到器物(7)上。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盗启不干胶封签的铅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离型底纸层(3)上与可干胶区域(4)对应的位置,开挖出能够露出可干胶区域(4)的窗口(8);使用时,从离型底纸层(3)的窗口(8),向可干胶区域(4)涂设可固化的胶水层(5)。
CN2011102070202A 2011-07-16 2011-07-22 防盗启不干胶封签及其铅封方法 Pending CN1024367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070202A CN102436778A (zh) 2011-07-16 2011-07-22 防盗启不干胶封签及其铅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98957 2011-07-16
CN201110198957.8 2011-07-16
CN2011102070202A CN102436778A (zh) 2011-07-16 2011-07-22 防盗启不干胶封签及其铅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6778A true CN102436778A (zh) 2012-05-02

Family

ID=45984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070202A Pending CN102436778A (zh) 2011-07-16 2011-07-22 防盗启不干胶封签及其铅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3677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79784Y (zh) * 2003-08-22 2005-02-16 万金林 防止再次使用的防伪商标
CN101205446A (zh) * 2007-08-08 2008-06-25 陈鹏 多组份不干胶制品
CN101687560A (zh) * 2007-06-29 2010-03-31 汉高两合股份公司 具有水溶性紫外光固化粘合剂的标签
CN101800007A (zh) * 2010-04-07 2010-08-11 陈伟钿 一种带搂空定位贴层的不干胶防伪标签及其制造方法
CN201886696U (zh) * 2010-10-09 2011-06-29 清华大学 一种核径迹防伪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79784Y (zh) * 2003-08-22 2005-02-16 万金林 防止再次使用的防伪商标
CN101687560A (zh) * 2007-06-29 2010-03-31 汉高两合股份公司 具有水溶性紫外光固化粘合剂的标签
CN101205446A (zh) * 2007-08-08 2008-06-25 陈鹏 多组份不干胶制品
CN101800007A (zh) * 2010-04-07 2010-08-11 陈伟钿 一种带搂空定位贴层的不干胶防伪标签及其制造方法
CN201886696U (zh) * 2010-10-09 2011-06-29 清华大学 一种核径迹防伪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4482B (zh) 有孔防揭启封签
WO2016201774A1 (zh) 一种图形防伪标签及其制作方法
ES2227255T3 (es) Cinta adhesiva de seghuridad para detectar la apertura no autorizada de un embalaje.
CN102013034A (zh) 一种防撕揭的rfid电子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CN202563805U (zh) 纤维防伪标识带
CN102423977B (zh) 揭开乐印刷物
EP1056066B1 (en) Integrity Protection Device
CN202067300U (zh) 一种防止再次使用的rfid防伪标签
CN106297549A (zh) 一种纳米颗粒揭开留底防伪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0492A (zh) 易碎纸防伪rfid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66451A (zh) 一种高透明的用于pet注塑的模内标签制作方法
CN201746496U (zh) 防伪封箱胶带
CN102436778A (zh) 防盗启不干胶封签及其铅封方法
CN101221711A (zh) 一种防盗启签封方法及其不干胶防盗启封签
CN202138676U (zh) 防盗启热收缩胶帽
US20110020641A1 (en) Tamper resistant security sealing tape and the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0998930Y (zh) 一种烫贴型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识
CN205675431U (zh) 一种防伪袋
CN106682722A (zh) 一种防转移rfid智能标签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
CN202147912U (zh) 防盗启瓶盖
KR20200115398A (ko) 재활용이 용이한 플라스틱 용기
CN104875947B (zh) 防伪瓶盖及其制备方法
CN204341643U (zh) 具有防转移功能的无线射频识别瓶帽
CN202523317U (zh) 一种湿敏防复贴结构
GB2572459A (en)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nerless lab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