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2957A - 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2957A
CN102432957A CN2011103273863A CN201110327386A CN102432957A CN 102432957 A CN102432957 A CN 102432957A CN 2011103273863 A CN2011103273863 A CN 2011103273863A CN 201110327386 A CN201110327386 A CN 201110327386A CN 102432957 A CN102432957 A CN 102432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positive charge
assembling body
molecule assembling
static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273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计剑
徐建平
徐方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11032738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329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32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29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的用途。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用于包埋纳米粒子;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由末端含羧基的疏水聚合物和末端含氨基的亲水聚合物组成,其中末端含羧基的疏水聚合物和末端含氨基的亲水聚合物通过氨基与羧基之间的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末端含羧基的疏水聚合物和末端含氨基的亲水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100~100:1。本发明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精确控制纳米粒子在组装体中的分布,在基因和药物传递、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的用途。
背景技术
两亲嵌段共聚物在药物传递、基因传递、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控制共聚物的组成和组装条件能够得到胶束、囊泡、蠕虫状等各种不同的结构组装。最近,聚合物-金属粒子纳米复合物在药物传递、基因传递、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聚合物-金属粒子纳米复合物可以通过将表面改性过的金属纳米粒子结合进入聚合物组装体的疏水部分或者原位还原生成金属纳米粒子。然而这通常需要对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进行复杂的修饰。并且聚合物-金属粒子纳米复合物的性能大大依赖于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质中的分布情况。因此通过简易的方法制备出分布精确控制的聚合物-金属粒子纳米复合物仍然是很大的挑战。
普通的聚合物组装体是由通过共价键连接的共聚物制备的,然而共聚物的合成过程相对繁琐,并且操作条件要求比较高。通过可逆的、非共价键连接起来的超分子共聚物提供了一种构建聚合物组装体的方便有效的方法。静电作用相比于其它的非共价键作用力,如氢键、金属配体螯和作用、主客体作用等具有诸多优势:首先,通过静电结合的方法能够将通过普通合成方法难以制备出来的嵌段共聚物变为现实。其次,末端带有正电或负电功能基团的聚合物能够通过自由基聚合时的链转移反应比较简便的制得,而不需要复杂繁琐的离子或可控自由基聚合物反应操作。第三,考虑到在生物体系中静电作用是极为普遍的,因此静电作用的毒性是比较低的。更为重要的是和通过共价键连接的共聚物制备的组装体相比较,通过静电作用制备的超分子组装体具有在离子结合界面进一步功能化的潜力。这种超分子组装体能够控制表面带有电荷的纳米粒子分布于组装体的特定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的用途。
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的用途是: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用于包埋纳米粒子;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由末端含羧基的疏水聚合物和末端含氨基的亲水聚合物组成,其中末端含羧基的疏水聚合物和末端含氨基的亲水聚合物通过氨基与羧基之间的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末端含羧基的疏水聚合物和末端含氨基的亲水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100~100:1。
所述的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包埋纳米粒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末端含羧基的疏水性聚合物溶于四氢呋喃中制备成重量浓度为0.01~20%的溶液C;
2)将末端含氨基的亲水性聚合物溶于乙醇制备成重量浓度为0.005~10%的溶液D;
3)将表面含正电荷的纳米粒子溶于四氢呋喃中制备成重量浓度为0.001~2%的溶液E;
4)将1重量份溶液C与1重量份溶液D混合进行自组装反应1~100分钟,再加入0.5重量份溶液E进行自组装反应1~50分钟,加入1~100重量份水,然后进行透析处理,冷冻干燥除去水,得到包埋有纳米粒子仿生超分子组装体。
所述的表面含正电荷的纳米粒子粒径为1~20纳米。
所述的表面含正电荷的纳米粒子为表面含正电荷的金纳米粒子、表面含正电荷的银纳米粒子、表面含正电荷的铂纳米粒子、表面含正电荷的锑化镉纳米粒子、表面含正电荷的硫化镉纳米粒子或表面含正电荷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末端带有正电或负电功能基团的聚合物能够通过自由基聚合时的链转移反应比较简便的制得,而不需要复杂繁琐的离子或可控自由基聚合物反应操作;
2、通过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制备过程简单,所得组装体在纯水环境中稳定性良好;
3、所得超分子组装体并且能够有效的调控纳米粒子分布于组装体的特定区域,不需要对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进行复杂的修饰;金属纳米粒子的位置能够精确控制而金属纳米粒子的分布对于复合物最终的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附图说明
图1(a)是末端为羧基的聚苯乙烯的核磁图;
图1(b)是末端为胺基的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的核磁图;
图2(a)是末端为羧基的聚苯乙烯和末端为胺基的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组装出的碗形组装体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图;
图2(b)是末端为羧基的聚苯乙烯和末端为胺基的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组装出的多孔球形组装体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图;
图3(a)是末端为羧基的聚苯乙烯和末端为胺基的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组装出的碗形组装体包埋金纳米粒子透射电镜图;
图3(b)是末端为羧基的聚苯乙烯和末端为胺基的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组装出的多孔球形组装体包埋金纳米粒子透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及其制备和用途。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由末端含羧基的疏水聚合物和末端含氨基的亲水聚合物组成,其中亲水聚合物和疏水聚合物通过氨基与羧基之间的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亲水聚合物和疏水聚合物组分分别溶于溶剂制备成溶液,将两种聚合物混和后进一步加入水进行自组装,获得仿生超分子组装体。这种通过静电驱动所得到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可以进一步作为模板驱动金属纳米粒子的模板组装。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疏水聚合物的合成: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苯乙烯5.75 ml,3-巯基丙酸0.22 mL,偶氮二异丁腈0.082克和25 mL四氢呋喃,通过冷冻抽真空三次循环除掉氧气,而后在75 °C下反应24小时。所得溶液经浓缩后,用冷的无水甲醇沉析三次,除去未结合的3-巯基丙酸。然后将固体收集50 °C下干燥过夜,得到末端为羧基的聚苯乙烯。核磁和GPC结果证明产物具有预期结构,见图1(a);
 2)亲水聚合物的合成:在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4.42克,巯基乙胺盐酸盐0.0852克,偶氮二异丁腈0.0246克和25mL无水乙醇,通过冷冻抽真空三次循环除掉氧气,而后在75°C下反应24小时。所得溶液经浓缩到5mL,加入KOH 0.042克和Na2SO4 1.5克,搅拌5小时后,将溶液过滤除去盐分,将胺基盐酸盐转化为胺基形式。用THF沉析两次,再用无水乙醚沉析一次,以除去未结合的巯基乙胺盐酸盐。然后将固体收集50 °C下干燥过夜,得到末端为胺基的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核磁和GPC结果证明产物具有预期结构,见图1(b);
 3)聚合物溶液的配制:将聚苯乙烯溶解于四氢呋喃中制备成重量浓度为10 mg/mL的溶液,然后用孔径为220 n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所得溶液于4 °C下保存。将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溶于无水甲醇中配成5 mg/mL的溶液,然后用孔径为220 n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所得溶液于4 °C下保存;
    4)静电驱动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将10 μL聚苯乙烯的10 mg/mL溶液 和10 μL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的5 mg/mL溶液加入2 mL四氢呋喃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为1/1),搅拌30分钟。逐滴加入去离子水10 mL,然后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得到超分子组装体。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见图2(a)和图2(b);
5)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将30 mL氯金酸30 mmol/L的水溶液加入到80 mL四辛基溴化铵50 mmol/L的甲苯溶液中,然后剧烈搅拌1小时。再加入十二硫醇170毫克,然后再剧烈搅拌下加入25 mL硼氢化钠0.4 mol/L的水溶液,然后在避光条件下搅拌3小时。有机相分离出来后浓缩到10 mL,然后倒入400 mL无水乙醇于-18°C下放置4 h 使金纳米粒子沉析出来,然后将褐色沉淀收集起来,用无水乙醇冲洗数次,真空干燥,得到疏水性的金纳米粒子。然后将固体溶于四氢呋喃中配成1 mg/mL的溶液于4 °C下避光保存。透射电镜结果证明成功得金纳米粒子;
    6) 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制备:将10 μL聚苯乙烯的10 mg/mL溶液 和10 μL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的5 mg/mL溶液加入2 mL四氢呋喃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为1/1),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10 μL金纳米粒子的四氢呋喃1 mg/mL的溶液,再搅拌30分钟,逐滴加入去离子水10 mL,再经过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得到金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见图3(a)和图3(b)。
实施例2:
 1)疏水聚合物的合成: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5.33 mL,3-巯基丙酸0.22 mL,偶氮二异丁腈0.082克和25 mL四氢呋喃,通过冷冻抽真空三次循环除掉氧气,而后在75 °C下反应24小时。所得溶液经浓缩后,用冷的无水甲醇沉析三次,除去未结合的3-巯基丙酸。然后将固体收集50 °C下干燥过夜,得到末端为羧基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核磁和GPC结果证明产物具有预期结构;
 2)亲水聚合物的合成:同实施例1。核磁和GPC结果证明产物具有预期结构;
 3)聚合物溶液的配制: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解于四氢呋喃中制备成重量浓度为10 mg/mL的溶液,然后用孔径为220 n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所得溶液于4 °C下保存。将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溶于无水甲醇中配成5 mg/mL的溶液,然后用孔径为220 n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所得溶液于4 °C下保存;
    4)静电驱动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将10 μL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10 mg/mL溶液 和10 μL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的5 mg/mL溶液加入2 mL四氢呋喃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为1/1),搅拌30分钟。然后逐滴加入去离子水10 mL,然后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得到超分子组装体。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
    5)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同实施例1。透射电镜结果证明成功得金纳米粒子;
6)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制备:将10 μL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10 mg/mL溶液 和10 μL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的5 mg/mL溶液加入2 mL四氢呋喃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为1/1),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10 μL金纳米粒子的四氢呋喃1 mg/mL的溶液,再搅拌30分钟,逐滴加入去离子水10 mL,再经过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得到金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
实施例3:
 1)疏水聚合物的合成: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十八酯16.9克,3-巯基丙酸0.22 mL,偶氮二异丁腈0.082克和25 mL四氢呋喃,通过冷冻抽真空三次循环除掉氧气,而后在75 °C下反应24小时。所得溶液经浓缩后,用冷的无水甲醇沉析三次,除去未结合的3-巯基丙酸。然后将固体收集50 °C下干燥过夜,得到末端为羧基的甲基丙烯酸十八酯。核磁和GPC结果证明产物具有预期结构;
 2)亲水聚合物的合成:同实施例1。核磁和GPC结果证明产物具有预期结构;
 3)聚合物溶液的配制:将聚甲基丙烯酸十八酯溶解于四氢呋喃中制备成重量浓度为10 mg/mL的溶液,然后用孔径为220 n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所得溶液于4 °C下保存。将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溶于无水甲醇中配成5 mg/mL的溶液,然后用孔径为220 n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所得溶液于4 °C下保存;
    4)静电驱动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将10 μL聚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的10 mg/mL溶液 和10 μL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的5 mg/mL溶液加入2 mL四氢呋喃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为1/1),搅拌30分钟。然后逐滴加入去离子水10 mL,然后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得到超分子组装体。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
    5)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同实施例1。透射电镜结果证明成功得金纳米粒子;
6)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制备:将10 μL聚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的10 mg/mL溶液 和10 μL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的5 mg/mL溶液加入2 mL四氢呋喃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为1/1),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10 μL金纳米粒子的四氢呋喃1 mg/mL的溶液,再搅拌30分钟,逐滴加入去离子水10 mL,再经过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得到金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
实施例4:
 1)疏水聚合物的合成:同实施例1。核磁和GPC结果证明产物具有预期结构;
 2)亲水聚合物的合成:在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聚氧化乙烯酯(分子量360)5.36克,巯基乙胺盐酸盐0.0852克,偶氮二异丁腈0.0246克和25mL无水乙醇,通过冷冻抽真空三次循环除掉氧气,而后在75°C下反应24小时。所得溶液经浓缩到5mL,加入KOH 0.042克和Na2SO4 1.5克,搅拌5小时后,将溶液过滤除去盐分,将胺基盐酸盐转化为胺基形式。再用乙醚沉析两次,以除去未结合的巯基乙胺盐酸盐。然后将固体收集50 °C下干燥过夜,得到末端为胺基的聚甲基丙烯酸聚氧化乙烯酯。核磁和GPC结果证明产物具有预期结构;
 3)聚合物溶液的配制:将聚苯乙烯溶解于四氢呋喃中制备成重量浓度为10 mg/mL的溶液,然后用孔径为220 n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所得溶液于4 °C下保存。将聚甲基丙烯酸聚氧化乙烯酯溶于无水甲醇中配成5 mg/mL的溶液,然后用孔径为220 n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所得溶液于4 °C下保存;
    4)静电驱动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将10 μL聚苯乙烯的10 mg/mL溶液 和10 μL聚甲基丙烯酸聚氧化乙烯酯的5 mg/mL溶液加入2 mL四氢呋喃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为1/1),搅拌30分钟。然后逐滴加入去离子水10 mL,然后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得到超分子组装体。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
    5)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同实施例1。透射电镜结果证明成功得金纳米粒子;
    6)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制备:将10 μL聚苯乙烯的10 mg/mL溶液 和10 μL聚甲基丙烯酸聚氧化乙烯酯的5 mg/mL溶液加入2 mL四氢呋喃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为1/1),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10 μL金纳米粒子的四氢呋喃1 mg/mL的溶液,再搅拌30分钟,逐滴加入去离子水10 mL,再经过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得到金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
实施例5:
 1)疏水聚合物的合成:同实施例1。核磁和GPC结果证明产物具有预期结构;
 2)亲水聚合物的合成:在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葡萄糖酯(分子量292)4.35克,巯基乙胺盐酸盐0.0852克,偶氮二异丁腈0.0246克和25mL无水乙醇,通过冷冻抽真空三次循环除掉氧气,而后在75°C下反应24小时。所得溶液经浓缩到5mL,加入KOH 0.042克和Na2SO4 1.5克,搅拌5小时后,将溶液过滤除去盐分,将胺基盐酸盐转化为胺基形式。再用乙醚沉析两次,以除去未结合的巯基乙胺盐酸盐。然后将固体收集50 °C下干燥过夜,得到末端为胺基的聚甲基丙烯酸葡萄糖酯。核磁和GPC结果证明产物具有预期结构;
 3)聚合物溶液的配制:将聚苯乙烯溶解于四氢呋喃中制备成重量浓度为10mg/mL的溶液,然后用孔径为220 n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所得溶液于4 °C下保存。将聚甲基丙烯酸葡萄糖酯溶于无水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体积比2/3)中配成5 mg/mL的溶液,然后用孔径为220 n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所得溶液于4 °C下保存;
    4)静电驱动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将10 μL聚苯乙烯的10 mg/mL溶液 和10 μL聚甲基丙烯酸葡萄糖酯的5 mg/mL溶液加入2 mL四氢呋喃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为1/1),搅拌30分钟。然后逐滴加入去离子水10 mL,然后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得到超分子组装体。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
    5)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同实施例1。透射电镜结果证明成功得金纳米粒子;
    6)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制备:将10 μL聚苯乙烯的10 mg/mL溶液 和10 μL聚甲基丙烯酸葡萄糖酯的5 mg/mL溶液加入2 mL四氢呋喃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为1/1),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10 μL金纳米粒子的四氢呋喃1 mg/mL的溶液,再搅拌30分钟,逐滴加入去离子水10 mL,再经过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得到金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
实施例6:
 1)疏水聚合物的合成:同实施例1。核磁和GPC结果证明产物具有预期结构;
 2)亲水聚合物的合成:同实施例1。核磁和GPC结果证明产物具有预期结构;
 3)聚合物溶液的配制:同实施例1。所得溶液于4 °C下保存;
    4)静电驱动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同实施例1。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
    5)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将30 mL硝酸银30 mmol/L的水溶液加入到80 mL四辛基溴化铵50 mmol/L的甲苯溶液中,然后剧烈搅拌1小时。再加入十二硫醇170毫克,然后再剧烈搅拌下加入25 mL硼氢化钠0.4 mol/L的水溶液,然后在避光条件下搅拌3小时。有机相分离出来后浓缩到10 mL,然后倒入400 mL无水乙醇于-18°C下放置4 h 使金纳米粒子沉析出来,然后将褐色沉淀收集起来,用无水乙醇冲洗数次,真空干燥,得到疏水性的金纳米粒子。然后将固体溶于四氢呋喃中配成1 mg/mL的溶液于4 °C下避光保存。透射电镜结果证明成功得银纳米粒子;
6)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制备:将10 μL聚苯乙烯的10 mg/mL溶液 和10 μL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的5 mg/mL溶液加入2 mL四氢呋喃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为1/1),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10 μL银纳米粒子的四氢呋喃1 mg/mL的溶液,再搅拌30分钟,逐滴加入去离子水10 mL,再经过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得到银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
实施例7:
 1)疏水聚合物的合成:同实施例1。核磁和GPC结果证明产物具有预期结构;
 2)亲水聚合物的合成:同实施例1。核磁和GPC结果证明产物具有预期结构;
 3)聚合物溶液的配制:同实施例1。所得溶液于4 °C下保存;
    4)静电驱动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同实施例1。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
    5)铂纳米粒子的制备:将30 mL氯铂酸30 mmol/L的水溶液加入到80 mL四辛基溴化铵50 mmol/L的甲苯溶液中,然后剧烈搅拌1小时。再加入十二硫醇170毫克,然后再剧烈搅拌下加入25 mL硼氢化钠0.4 mol/L的水溶液,然后在避光条件下搅拌3小时。有机相分离出来后浓缩到10 mL,然后倒入400 mL无水乙醇于-18°C下放置4 h 使金纳米粒子沉析出来,然后将褐色沉淀收集起来,用无水乙醇冲洗数次,真空干燥,得到疏水性的金纳米粒子。然后将固体溶于四氢呋喃中配成1 mg/mL的溶液于4 °C下避光保存。透射电镜结果证明成功得铂纳米粒子;
    6)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制备:将10 μL聚苯乙烯的10 mg/mL溶液 和10 μL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的5 mg/mL溶液加入2 mL四氢呋喃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为1/1),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10 μL铂纳米粒子的四氢呋喃1 mg/mL的溶液,再搅拌30分钟,逐滴加入去离子水10 mL,再经过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得到铂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
实施例8:
 1)疏水聚合物的合成:同实施例1。核磁和GPC结果证明产物具有预期结构;
 2)亲水聚合物的合成:同实施例1。核磁和GPC结果证明产物具有预期结
构;
 3)聚合物溶液的配制:同实施例1。所得溶液于4 °C下保存;
    4)静电驱动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同实施例1。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
    5)硫化镉纳米粒子的制备:在锥形瓶中加入CdSO4·8/3H2O (0.01 mo1),用25 mL蒸馏水溶解,将十二硫醇(0.02 mo1)在搅拌情况下缓慢滴入,生成一层白色絮状物;继续搅拌10 min后,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005 mo1)的25 mL蒸馏水溶液,溶液变为白色混浊,表面有一层泡沫;搅拌5 h后,加入不同量的饱和H2S溶液,溶液变为淡黄色,搅拌反应12 h。将生成的CdS纳米胶粒溶液用甲苯和丙酮混合液萃取,而后将CdS纳米胶粒溶液旋转蒸发至10 mL,再用200 mL乙醇沉析3次,离心分离除去沉淀,上层清液在室温下自然蒸发干燥,再用20 mL乙醇洗涤3次,所得固体在真空下干燥。所得硫化镉纳米粒子溶于四氢呋喃中配成1 mg/mL的溶液于4 °C下避光保存。透射电镜结果证明成功得硫化镉纳米粒子; 
    6)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制备:将10 μL聚苯乙烯的10 mg/mL溶液 和10 μL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的5 mg/mL溶液加入2 mL四氢呋喃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为1/1),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10 μL硫化镉纳米粒子的四氢呋喃1 mg/mL的溶液,再搅拌30分钟,逐滴加入去离子水10 mL,再经过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得到硫化镉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
实施例9:同实施例1,静电驱动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将60 μL聚苯乙烯的10 mg/mL溶液 和60 μL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的5 mg/mL溶液加入2 mL四氢呋喃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为1/1),搅拌30分钟。逐滴加入去离子水10 mL,然后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得到超分子组装体。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
    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制备:将60 μL聚苯乙烯的10 mg/mL溶液 和60 μL聚甲基丙烯酸磷酸胆碱酯的5 mg/mL溶液加入2 mL四氢呋喃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为1/1),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60 μL金纳米粒子的四氢呋喃1 mg/mL的溶液,再搅拌30分钟,逐滴加入去离子水10 mL,再经过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得到金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
实施例10:同实施例5,静电驱动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将30 μL聚苯乙烯的10 mg/mL溶液 和30 μL聚甲基丙烯酸葡萄糖酯的5 mg/mL溶液加入2 mL四氢呋喃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为1/1),搅拌30分钟。然后逐滴加入去离子水10 mL,然后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得到超分子组装体。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
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制备:将30 μL聚苯乙烯的10 mg/mL溶液 和30 μL聚甲基丙烯酸葡萄糖酯的5 mg/mL溶液加入2 mL四氢呋喃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为1/1),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30 μL金纳米粒子的四氢呋喃1 mg/mL的溶液,再搅拌30分钟,逐滴加入去离子水10 mL,再经过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得到金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粒子。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证明成功得到组装体。

Claims (4)

1.一种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的用途,其特征在于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用于包埋纳米粒子;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由末端含羧基的疏水聚合物和末端含氨基的亲水聚合物组成,其中末端含羧基的疏水聚合物和末端含氨基的亲水聚合物通过氨基与羧基之间的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末端含羧基的疏水聚合物和末端含氨基的亲水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100~1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包埋纳米粒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末端含羧基的疏水性聚合物溶于四氢呋喃中制备成重量浓度为0.01~20%的溶液C;
2)将末端含氨基的亲水性聚合物溶于乙醇制备成重量浓度为0.005~10%的溶液D;
3)将表面含正电荷的纳米粒子溶于四氢呋喃中制备成重量浓度为0.001~2%的溶液E;
4)将1重量份溶液C与1重量份溶液D混合进行自组装反应1~100分钟,再加入0.5重量份溶液E进行自组装反应1~50分钟,加入1~100重量份水,然后进行透析处理,冷冻干燥除去水,得到包埋有纳米粒子仿生超分子组装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含正电荷的纳米粒子粒径为1~20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含正电荷的纳米粒子为表面含正电荷的金纳米粒子、表面含正电荷的银纳米粒子、表面含正电荷的铂纳米粒子、表面含正电荷的锑化镉纳米粒子、表面含正电荷的硫化镉纳米粒子或表面含正电荷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CN2011103273863A 2009-12-22 2009-12-22 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的用途 Pending CN1024329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73863A CN102432957A (zh) 2009-12-22 2009-12-22 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的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73863A CN102432957A (zh) 2009-12-22 2009-12-22 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的用途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71339A Division CN101747512B (zh) 2009-12-22 2009-12-22 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2957A true CN102432957A (zh) 2012-05-02

Family

ID=45981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73863A Pending CN102432957A (zh) 2009-12-22 2009-12-22 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3295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0549A (zh) * 2016-09-23 2017-01-04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利用表面覆盖剂控制金纳米粒子生长的方法
CN106554509A (zh) * 2016-12-02 2017-04-05 青岛大学 一种四元离子共聚物‑无机复合仿生电驱动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AVID I. GITTINS ET AL.: ""Tailoring the Polyelectrolyte Coating of Metal Nanoparticles"",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
JIAN QIAN ET AL.: ""Vesicles Prepared from Supramolecular Block Copolymers"", 《MACROMOLECULES》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0549A (zh) * 2016-09-23 2017-01-04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利用表面覆盖剂控制金纳米粒子生长的方法
CN106270549B (zh) * 2016-09-23 2018-06-08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利用表面覆盖剂控制金纳米粒子生长的方法
CN106554509A (zh) * 2016-12-02 2017-04-05 青岛大学 一种四元离子共聚物‑无机复合仿生电驱动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554509B (zh) * 2016-12-02 2019-01-25 青岛大学 一种四元离子共聚物-无机复合仿生电驱动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elvakannan et al. Synthesis of aqueous Au core− Ag shell nanoparticles using tyrosine as a pH-dependent reducing agent and assembling phase-transferred silver nanoparticles at the air− water interface
US20190218349A1 (en) Poly(ethylene glycol) methacrylate microgel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s
Xue et al. Scalable fabrication of polydopamine nanotubes based on curcumin crystals
CN102161729B (zh) 水溶性多糖与疏水性单体形成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1747512B (zh) 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607742A (zh) 一种水溶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
CN107722200B (zh) 多重刺激响应的Fe3O4接枝共聚物杂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2825515B1 (en) Coating metal oxide particles
JP6991490B2 (ja) ポリ(エチレングリコール)メタクリレートミクロゲル、調製方法および使用
CN102432957A (zh) 静电驱动的仿生超分子组装体的用途
KR20220167302A (ko) 경화된 전도성 바인더 물질, 이의 용도 및 이를 형성하는 방법
CN107324286A (zh) 一种水相中稳定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方法
CN102391528B (zh) 一种单分子聚合物纳米颗粒与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254488C (zh) 基于水溶性多糖的纳米粒子的高效制备方法
CN110878203B (zh) 一种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30226A (zh) 一种空心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He et al. A nanoscale system for remarkably enhanced drug delivery based on hollow magnetic particles encapsulated within temperature-responsive poly (methylmethacrylate)
KR101375869B1 (ko) 덴드리머로 캡슐화된 나노입자로 장식된 화학적으로 가공된 그래핀 나노복합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4288266B (zh) 一种粘液渗透型大豆蛋白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712798B (zh) 金属纳米粒子与细胞膜仿生修饰树枝状聚酰胺-胺复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2472875A (zh) 一种肝素化磁性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homutov Biomimetic nanosystems and novel composite nanobiomaterials
CN100479954C (zh) 磷脂修饰的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1717069B (zh) 一种具有磁性和发光性能的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9401157B (zh) 一种非晶磷酸钙-聚丙烯酸杂化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