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1124B - 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和注塑形式转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和注塑形式转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1124B
CN102431124B CN 201110328035 CN201110328035A CN102431124B CN 102431124 B CN102431124 B CN 102431124B CN 201110328035 CN201110328035 CN 201110328035 CN 201110328035 A CN201110328035 A CN 201110328035A CN 102431124 B CN102431124 B CN 1024311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board
baffle plate
front mould
rear baffle
mould 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32803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1124A (zh
Inventor
张平
李传戈
黄�俊
徐丽丽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s Mold Qingd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Group Corp
Qingdao Haier Mol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Group Corp, Qingdao Haier Mol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 20111032803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311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31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1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1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11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和注塑形式转换方法,属于塑料加工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通用性较差,闲置并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而设计。一种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包括:相适应的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二前模顶板;与该第一前模顶板和该第二前模顶板相对应,设置有相适应的第一后模底板和第二后模底板;在所述第一前模顶板和所述第二前模顶板的连接边两侧边缘以及所述第一后模底板和所述第二后模底板的连接边两侧边缘相对应的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二前模顶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后模底板和所述第二后模底板的导向块。

Description

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和注塑形式转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可适用于转塔式和转盘式的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和注塑形式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机是工业上常用的设备,通过将热塑性塑料注入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
现有注塑机中,包括可成型大型双色塑料制品的双色注塑机,由于价格昂贵,目前国内锁模力在1000吨以上的大型双色注塑机数量较少,且双色注塑机的注塑形式不同,包括在垂直方向上旋转的转盘式双色注塑机和水平方向上旋转的转塔式双色注塑机。在两种形式的双色注塑机上,因模具的结构不同,导致在转盘式双色注塑机上和转塔式双色注塑机上的注塑方法不同,故一套模具只能用在一种形式的双色注塑机上,导致虽拥有闲置的双色注塑机却无对应的模具,无法进行塑料制品的生产,因资源闲置而导致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用于转盘式双色注塑机和转塔式双色注塑机的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和注塑形式转换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包括:相适应的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二前模顶板;与该第一前模顶板和该第二前模顶板相对应,设置有相适应的第一后模底板和第二后模底板;在所述第一前模顶板和所述第二前模顶板的连接边两侧边缘以及所述第一后模底板和所述第二后模底板的连接边两侧边缘相对应的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二前模顶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后模底板和所述第二后模底板的导向块。
一种注塑形式转换方法,当模具需要放置于转盘式双色注塑机时,包括:
将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一后模底板进行组装,并将导向块固定于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一后模底板的导向槽中;
将所述导向块插入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前模顶板和第二后模底板的导向槽中,并固定导向块;
将固定块固定于固定槽中,对所述第一前模顶板和所述第二前模顶板以及所述第一后模底板和第二后模底板进行固定;
将组装后的模具设置于转盘式双色注塑机上;
当模具需要设置于转塔式双色注塑机时,包括:
拆卸导向块和固定块,使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二前模顶板以及第一后模底板和第二后模底板分离;
将所述第一后模底板和第二后模底板以及所述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二前模顶板固定于转塔式双色注塑机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和注塑形式转换方法,通过在相适应的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二前模顶板的连接边两侧边缘以及第一后模底板和第二后模底板的连接边两侧边缘设置导向槽,并通过在该导向槽中设置用于固定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二前模顶板以及第一后模底板和第二后模底板的导向块,使一套模具可适用于转盘式双色注塑机以及转塔式双色注塑模具,避免了注塑过程中闲置的双色注塑机与模具不匹配,提高了模具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型双色注塑模具的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型双色注塑模具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型双色注塑模具的导向块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包含固定槽的大型双色注塑模具的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包含固定槽和固定块的大型双色注塑模具的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组装适用于转盘式双色注塑机的模具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组装适用于转塔式双色注塑机的模具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可用于转盘式双色注塑机和转塔式双色注塑机的大型双色注塑模具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相适应的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二前模顶板2;与该第一前模顶板1和该第二前模顶板2相对应,设置有相适应的第一后模底板3和第二后模底板4;在所述第一前模顶板1和所述第二前模顶板2的连接边两侧边缘以及所述第一后模底板3和所述第二后模底板4的连接边两侧边缘相对应的设置有导向槽5;所述导向槽5内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二前模顶板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后模底板3和所述第二后模底板4的导向块6。
在一套模具中,可同时包含多个导向槽5以及相对应的包含多个导向块6;所述一套模具,包括前模顶板和后模底板以及设置于前模顶板和后模底板间的注塑结构。
在所述模具使用于转塔式双色注塑机时,第一后模底板3和第二后模底板4相对的固定于转塔式双色注塑机的转塔上;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二前模顶板2侧的喷嘴分别与设置于双色注塑机两侧的主喷嘴相配合,并将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二前模顶板2分别固定在转塔式双色注塑机的定模座板和动模座板上。
在所述模具使用于转盘式双色注塑机时,需要先将两套模具分别组装,即将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一后模底板3装配在一套模具上,并将导向块6一端固定于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一后模底板2的导向槽5中;将第二前模顶板2和第二后模底板4装配在另一套模具上;将导向块6的另一端插入第二前模顶板2和第二后模底板4的导向槽5中,并固定,完成大型双色注塑模具的组装;然后把大型双色注塑模具整体吊装安装在转盘式双色注塑机上。
在连接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二前模顶板2,以及连接第一后模底板3和第二后模底板4时,可通过螺钉或销钉等可拆卸的固定机构将导向块6分别固定于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二前模顶板2的导向槽5中,以及固定于第一后模底板3和第二后模底板4的导向槽5中。
为使第一后模底板3和第二后模底板4以及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二前模顶板2的连接更加简单,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导向块6一端两侧有向内延伸的斜面600。
将第一前模顶板1插入第二前模顶板2时,包含斜面600的导向块6一端可较容易的插入第二前模顶板2中,完全插入后,非斜面的导向块6两端卡住导向槽5,较容易进行定位与固定。
所述导向块6,还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等。
因单套模具较重,所需连接力较大,为使得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二前模顶板2的连接以及第一后模底板3和第二后模底板4的连接稳固,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在所述第一前模顶板1和所述第二前模顶板2的连接边两侧边缘以及所述第一后模底板3和所述第二后模底板4的连接边两侧边缘相对应的还设置有固定槽7;如图5所示,所述固定槽7内设置有固定所述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二前模顶板2以及固定所述第一后模底板3和所述第二后模底板4的固定块8。
在通过固定块8对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二前模顶板2,以及第一后模底板3和第二后模底板4进行固定时,同样的,可通过螺钉或销钉等可拆卸的固定机构将固定块8分别固定于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二前模顶板2的固定槽7中,以及第一后模底板3和第二后模底板4的固定槽7中。
因对组合后的模具进行吊装时,如固定的不牢靠会造成连接的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二前模顶板2以及第一后模底板3和第二后模底板4分离的情况。故,为进一步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槽7在所述连接边边缘包含凸起部700;所述固定块8与连接边两侧的所述固定槽7相适应。
通过所述凸起部700与固定块8的边缘进行卡合,在进行吊装时,使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二前模顶板2的固定更加牢靠,提高了模具整体的牢固性。
与上述一种大型双色注塑模具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注塑形式转换方法,当模具需要放置于转盘式双色注塑机时,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600、将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一后模底板进行组装,并将导向块固定于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一后模底板的导向槽中。
当大型双色注塑模具需要用于转盘式双色注塑机时,则需要对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二前模顶板2以及第一后模底板3和第二后模底板4进行连接;此时,首先将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一后模底板3连接,并通过螺钉等固定机构分别将多个导向块6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一后模底板3的导向槽5中。
步骤601、将所述导向块插入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前模顶板和第二后模底板的导向槽中,并固定导向块。
对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二前模顶板2以及第一后模底板3和第二后模底板4进行连接,即将导向块6的另一端插入第二前模顶板2和第二后模底板4的导向槽5中,并固定导向块6。
步骤602、将固定块固定于固定槽中,对所述第一前模顶板和所述第二前模顶板以及所述第一后模底板和第二后模底板进行固定。
将固定块8放入固定槽7中,对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二前模顶板2以及第一后模底板3和第二后模底板4进行加固。
步骤603、将组装后的模具设置于转盘式双色注塑机上。
或者,当模具需要设置于转塔式双色注塑机时,如图7所示,包括:
步骤700、拆卸导向块和固定块,使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二前模顶板以及第一后模底板和第二后模底板分离。
步骤701、将所述第一后模底板和第二后模底板以及所述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二前模顶板固定于转塔式双色注塑机上。
将第一后模底板3和第二后模底板4固定于转塔式双色注塑机的转塔上,并将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二前模顶板2侧的喷嘴与相适应的与转塔式双色注塑机的主喷嘴相配合、并将所述第一前模顶板1和第二前模顶板2分别固定于转塔式双色注塑机的定模座板和动模座板上,完成适用于转塔式双色注塑机注塑的模具的安装,然后可进行大型双色注塑模具的注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和注塑形式转换方法,通过在相适应的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二前模顶板的连接边两侧边缘以及第一后模底板和第二后模底板的连接边两侧边缘设置导向槽,并通过在该导向槽中设置用于固定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二前模顶板以及第一后模底板和第二后模底板的导向块,使一套模具可适用于转盘式双色注塑机以及转塔式双色注塑模具,避免了注塑过程中闲置的双色注塑机与模具不匹配,提高了模具的通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包括:相适应的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二前模顶板;与该第一前模顶板和该第二前模顶板相对应,设置有相适应的第一后模底板和第二后模底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前模顶板和所述第二前模顶板的连接边两侧边缘以及所述第一后模底板和所述第二后模底板的连接边两侧边缘相对应的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二前模顶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后模底板和所述第二后模底板的导向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一端两侧有向内延伸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前模顶板和所述第二前模顶板的连接边两侧边缘以及所述第一后模底板和所述第二后模底板的连接边两侧边缘相对应的还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固定所述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二前模顶板以及固定所述第一后模底板和所述第二后模底板的固定块。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双色注塑模具的注塑形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模具需要放置于转盘式双色注塑机时,包括:
将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一后模底板进行组装,并将导向块固定于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一后模底板的导向槽中;
将所述导向块插入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前模顶板和第二后模底板的导向槽中,并固定导向块;
将固定块固定于固定槽中,对所述第一前模顶板和所述第二前模顶板以及所述第一后模底板和第二后模底板进行固定;
将组装后的模具设置于转盘式双色注塑机上;
当模具需要设置于转塔式双色注塑机时,包括:
拆卸导向块和固定块,使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二前模顶板以及第一后模底板和第二后模底板分离;
将所述第一后模底板和第二后模底板以及所述第一前模顶板和第二前模顶板固定于转塔式双色注塑机上。
CN 201110328035 2011-10-25 2011-10-25 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和注塑形式转换方法 Active CN1024311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28035 CN102431124B (zh) 2011-10-25 2011-10-25 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和注塑形式转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28035 CN102431124B (zh) 2011-10-25 2011-10-25 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和注塑形式转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1124A CN102431124A (zh) 2012-05-02
CN102431124B true CN102431124B (zh) 2013-11-06

Family

ID=45979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328035 Active CN102431124B (zh) 2011-10-25 2011-10-25 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和注塑形式转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311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6009A (zh) * 2016-11-10 2017-05-10 重庆市永恒玻陶工艺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器具的内注浆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29503Y (zh) * 1998-05-05 1999-07-21 郑荣元 一种双色链齿射出成型模具
JP3184819B2 (ja) * 1999-04-27 2001-07-09 松下電送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CN2737531Y (zh) * 2004-06-12 2005-11-02 徐焕钊 一种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
CN201033464Y (zh) * 2007-04-27 2008-03-12 东莞廷邑制模科技有限公司 发泡塑料双色成型模具
CN101422951A (zh) * 2008-11-04 2009-05-06 东莞毅昌模具制造注塑有限公司 用于成型双层双色制品的注塑模具及应用该模具的注塑方法
CN202388702U (zh) * 2011-10-25 2012-08-22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 大型双色注塑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21955B2 (ja) * 1987-05-27 1996-08-07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カセットハ−フ用二色成形金型
JP2712673B2 (ja) * 1989-12-15 1998-02-16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用金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29503Y (zh) * 1998-05-05 1999-07-21 郑荣元 一种双色链齿射出成型模具
JP3184819B2 (ja) * 1999-04-27 2001-07-09 松下電送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CN2737531Y (zh) * 2004-06-12 2005-11-02 徐焕钊 一种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
CN201033464Y (zh) * 2007-04-27 2008-03-12 东莞廷邑制模科技有限公司 发泡塑料双色成型模具
CN101422951A (zh) * 2008-11-04 2009-05-06 东莞毅昌模具制造注塑有限公司 用于成型双层双色制品的注塑模具及应用该模具的注塑方法
CN202388702U (zh) * 2011-10-25 2012-08-22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 大型双色注塑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1124A (zh) 2012-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79941U (zh) 一种侧向圆周抽芯机构的注塑模具
CN102431124B (zh) 大型双色注塑模具和注塑形式转换方法
CN206406356U (zh) 一种五金塑胶模架
CN202388702U (zh) 大型双色注塑模具
CN201895380U (zh) 一种简单的二次顶出结构
CN204687250U (zh) 一种使用在模具上的镶件机构
CN201800201U (zh) 一种强脱模模具
CN203063077U (zh) 一种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
CN202781409U (zh) 轻质墙板的成型模具
CN104228002B (zh) 滑块侧向顶出模具及方法
CN209365251U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壳体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02123629U (zh) 中小型模具试顶出装置
CN203125812U (zh) 一种快速互换镶件的模具
CN202131760U (zh) 一种木塑地板
CN201308966Y (zh) 一种制芯机通用模架
CN218227639U (zh) 一种特高温环境下的简易拉钩的模具结构
CN202943792U (zh) 能快速拆装的模具结构
CN202781541U (zh) 手机盖专用模具
CN209534062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镶件的结构和模具
CN204019873U (zh) 一种后扰流板注塑模具
CN202824532U (zh) 一种冷芯机模具的安装结构
CN204196129U (zh) 注塑模具
CN202788055U (zh) 一种淋浴房的导轨与边料的连接结构
CN211588475U (zh) 拼接式流道板
CN212826484U (zh) 高精度易维修双色成型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3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Road, Qingdao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Shandong Province (inside Haier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er Molds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hi tech park,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ER MOLDS Co.,Ltd.

Patentee before: HAIER Group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66101 Inside Haier Industrial Park, Qingdao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aos Mold (Qingdao)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Road, Qingdao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Shandong Province (inside Haier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er Mold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