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9792B - 检测体分析系统、检测体分析装置以及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检测体分析系统、检测体分析装置以及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9792B
CN102419792B CN201110264670.0A CN201110264670A CN102419792B CN 102419792 B CN102419792 B CN 102419792B CN 201110264670 A CN201110264670 A CN 201110264670A CN 102419792 B CN102419792 B CN 1024197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mputer program
detection bodies
analytical equipment
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646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9792A (zh
Inventor
进藤直树
菅裕亮
小西绫
福间大吾
桑野桂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19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9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9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9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871Communications between instruments or with remote terminal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data related to laboratory analysis, e.g. patient specimen analysi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e.g. scheduling maintenance or upgrad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体分析系统,包括:检测体分析装置以及管理装置,管理装置包括:第1存储部,存储检测体分析装置用的计算机程序以及使用说明书数据,所述使用说明书数据对应于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第1通信部,与检测体分析装置进行通信;第1控制部,经由第1通信部,将第1存储部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及对应于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发送到检测体分析装置,检测体分析装置包括:第2通信部,与第1通信部进行通信,接收从第1通信部所发送的计算机程序以及使用说明书数据;第2存储部,存储第2通信部接收到的计算机程序以及使用说明书数据;第2控制部,执行第2存储部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

Description

检测体分析系统、检测体分析装置以及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检测体的检测体分析装置、经由网络与检测体分析装置相连接的管理装置、以及具备检测体分析装置和管理装置的检测体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经由通信网络与服务器可以通信地进行了连接的检测体分析装置。
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2009-85885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系统:经由通信网络与自动分析装置可通信地进行连接的服务器,基于从自动分析装置接收到的计算机程序的版本信息抽取需要版本升级的计算机程序,并将此抽取出的计算机程序发送至自动分析装置。
人们希望在配置有如上述那样的检测体分析装置的检查室中,设置与控制检测体分析装置的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相对应的使用说明书,以便用户能够恰当地使用检测体分析装置。但是,在上述日本专利公开2009-85885号公报所记载的系统中,在自动分析装置的计算机程序被版本升级的情况下,就需要服务人员将对应于版本升级后的计算机程序的使用说明书带到检查室进行设置,服务人员承受的负担将会变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检查室设置使用说明书这一点,可以减轻服务人员的负担的检测体分析系统、检测体分析装置以及管理装置。
本发明的范围完全由附加的权利要求来确定,并且不会受到发明内容部分陈述的任何程度的影响。
亦即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检测体分析系统,包括:
分析检测体的检测体分析装置;以及
管理装置,经由通信网络与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相连接,
其中,上述管理装置包括:
第1存储部,存储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用的计算机程序以及使用说明书数据,所述使用说明书数据对应于上述计算机程序的版本并记述了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使用方法;
第1通信部,与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进行通信;和
第1控制部,经由上述第1通信部,将上述第1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上述计算机程序以及对应于上述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发送到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
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包括:
第2通信部,与上述第1通信部进行通信,接收从上述第1通信部所发送的计算机程序以及使用说明书数据;
第2存储部,存储上述第2通信部接收到的上述计算机程序以及上述使用说明书数据;和
第2控制部,执行上述第2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上述计算机程序。
(2)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中,
在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上述第2存储部中存储着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用的第1计算机程序,
上述管理装置的上述第1控制部在经由上述第1通信部将版本比上述第1计算机程序的版本还新的第2计算机程序发送到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情况下,经由上述第1通信部将对应于该第2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发送到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
(3)在上述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中,
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上述第2控制部经由上述第2通信部,将上述第2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上述第1计算机程序的版本信息发送到上述管理装置,
上述管理装置的上述第1控制部基于从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经由上述第1通信部接收到的上述第1计算机程序的版本信息,来判断在上述第1存储部中是否存储着版本比上述第1计算机程序还新的上述第2计算机程序,在上述第2计算机程序存储于上述第1存储部的情况下,经由上述第1通信部,将上述第2计算机程序以及对应于该第2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发送到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
(4)在上述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中,
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上述第2控制部在将上述第2计算机程序设定成能够执行的状态时,保存上述第2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上述第1计算机程序以及对应于该第1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
(5)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中,
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上述第2控制部将从上述管理装置所发送的计算机程序保存在上述第2存储部中,并将该第2存储部中所保存的上述计算机程序设定成能够自动地执行的状态。
(6)在上述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中,
上述第2控制部在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电源被接通时,将上述第2存储部中所保存的上述计算机程序设定成能够执行的状态。
(7)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中,
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上述第2控制部在将从上述管理装置所发送的计算机程序设定成能够执行的状态以前,备份在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中所保存的信息。
(8)在上述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中,
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上述第2存储部包含:
第1存储区域,保存从上述管理装置所发送的计算机程序;和
第2存储区域,保存由上述第2控制部所执行的计算机程序,
上述第2控制部通过将从上述管理装置所发送的计算机程序从上述第2存储部的上述第1存储区域转移到上述第2存储区域,将上述计算机程序设定成能够执行的状态。
(9)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中,
上述管理装置的上述第1控制部经由上述第1通信部,通过一次发送过程将计算机程序以及对应于该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发送到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
(10)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中,还具备:
自动发送设定部,设定是否从上述管理装置将计算机程序以及使用说明书数据自动地发送到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于上述管理装置的上述第1存储部,所述使用说明书数据对应于该计算机程序的版本。
(11)在上述技术方案(1)~(10)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中:
上述管理装置的上述第1存储部存储以第1语言所记载的第1使用说明书数据以及以第2语言所记载的第2使用说明书数据,以作为对应于一版本的计算机程序的使用说明书数据,
上述管理装置的上述第1控制部基于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中的使用说明书语言的设定信息,经由上述第1通信部,将上述第1使用说明书数据或者上述第2使用说明书数据发送到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
(12)在上述技术方案(11)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中:
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上述第2控制部经由上述第2通信部,将上述语言的设定信息发送到上述管理装置,
上述管理装置的上述第1控制部经由上述第1通信部,接收从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所发送的上述语言的设定信息。
(13)在上述技术方案(12)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中:
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第2控制部与上述第2存储部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的版本信息对应起来,经由上述第2通信部,将上述语言的设定信息发送到上述管理装置。
(14)一种经由通信网络与管理装置相连接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包括:
接收部,从上述管理装置接收计算机程序以及使用说明书数据,所述使用说明书数据对应于该计算机程序的版本并记述了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使用方法;
存储部,存储由上述接收部所接收的计算机程序以及使用说明书数据;以及
控制部,执行上述存储部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
(15)在上述技术方案(14)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装置中:
在上述存储部中存储着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用的第1计算机程序,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管理装置存储着版本比上述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上述第1计算机程序的版本还新的第2计算机程序的情况下,经由上述接收部,从上述管理装置接收上述第2计算机程序以及对应于该第2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
(16)在上述技术方案(15)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装置中:
上述控制部在将上述第2计算机程序设定成能够执行的状态的情况下,保存上述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上述第1计算机程序以及对应于该第1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
(17)在上述技术方案(14)~(16)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装置中:
上述控制部将从上述管理装置所发送的计算机程序保存在上述存储部中,并将该存储部中所保存的上述计算机程序设定成能够自动地执行的状态。
(18)在上述技术方案(17)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装置中: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电源被接通时,将上述存储部中所保存的上述计算机程序设定成能够执行的状态。
(19)一种经由通信网络与分析检测体的检测体分析装置相连接的管理装置,包括:
存储部,存储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用的计算机程序以及使用说明书数据,所述使用说明书数据对应于该计算机程序的版本并记述了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使用方法;
发送部;
控制部,经由上述发送部,将上述存储部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及对应于该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发送到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
(20)在上述技术方案(19)所记载的管理装置中: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存储部存储着版本比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的版本还新的计算机程序的情况下,经由上述发送部,将上述新版本的计算机程序以及对应于该新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发送到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14)或者(19)的构成,计算机程序以及对应于该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从管理装置被发送到检测体分析装置。据此,例如在进行计算机程序的版本升级的情况下,就不需要服务人员将版本升级后的使用说明书带到检测体分析装置侧。因而,针对对检查室设置使用说明书这一点,可以减轻服务人员的负担。
另外,根据上述技术方案(2)的构成,在进行计算机程序的版本升级的情况下,能够将对应于新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送达到检测体分析装置,并能够减轻服务人员的负担。
另外,根据上述技术方案(3)、(15)或者(20)的构成,由于管理装置仅仅将版本较新的计算机程序以及对应于该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发送到检测体分析装置,所以能够削减通信负荷/通信时间等。
另外,根据上述技术方案(4)或者(16)的构成,能够在将新版本的计算机程序设定成能够执行的状态以后,再次将旧版本的计算机程序容易地设定成能够执行的状态。另外,在此情况下,就能够参照对应于旧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顺利地进行检测体分析动作。
另外,根据上述技术方案(5)或者(17)的构成,能够不经由用户的手地将从管理装置接收到的计算机程序设定成在检测体分析装置上能够执行的状态。
另外,根据上述技术方案(6)或者(18)的构成,由于在检测体分析装置的电源被接通时计算机程序被自动地设定成能够执行的状态,所以就能够用被新设定成能够执行的状态的计算机程序来进行检测体的分析。另外,由于除检测体分析装置的电源接通时以外计算机程序不会被设定成在检测体分析装置中能够执行的状态,所以就能够防止例如在分析动作途中,分析条件因计算机程序的变更而发生变更。
另外,根据上述技术方案(7)的构成,即便在将新版本的计算机程序设定成能够执行的状态时发生了问题的情况下,将检测体分析装置恢复到经过备份的状态也很容易。此外,被备份的信息除计算机程序及使用说明书数据以外还包含检测体分析装置中所保存的一切信息。
另外,根据上述技术方案(8)的构成,就能够将新版本的计算机程序顺利地设为能够执行的状态。
另外,根据上述技术方案(9)的构成,由于能够在同一定时接收计算机程序和该计算机程序用的使用说明书数据,所以检测体分析装置将它们对应起来进行管理就很容易。
另外,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0)的构成,能够根据用户的情况来决定计算机程序以及使用说明书数据的下载时期。据此,例如还可以根据计算机程序的种类,不使用新版本的计算机程序而继续用户习惯的版本的计算机程序的使用。
另外,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1)的构成,就能够交付以检测体分析装置的用户所用语言进行记载的使用说明书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测体分析系统之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理装置之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之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析装置之构成的图。
图5是概念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文件信息的例示图。
图6(A)是概念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定信息的例示图,图6(B)是表示用于对设定信息进行设定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7(A)以及图7(B)是概念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析装置信息的例示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更新处理的流程图。
图9(A)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使用指示画面的图,图9(B)是概念性地表示保存信息的例示图。
图10(A)是概念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定信息的一部分的例示图,图10(B)是概念性地表示检索结果的例示图,图10(C)是概念性地表示下载请求之内容的例示图,图10(D)是概念性地表示分析装置信息之状态的例示图。
图11(A)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到检索委托时管理装置进行处理的流程图,图11(B)是接收到下载请求时管理装置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12(A)以及图12(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所涉及的备份处理的流程图,图12(C)是表示记录媒介确认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效果或意义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将变得更加明了。但是,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将本发明实施化时的一个例示而已,本发明并不受到以下实施方式任何限制。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测体分析系统具备:由1台信息处理装置和3台分析装置组成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在3台分析装置中并列进行血液分析,并将测定结果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测体分析系统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检测体分析系统1之构成的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测体分析系统1如图所示,由管理装置2和检测体分析装置3所构成。管理装置2和检测体分析装置3经由借助于因特网或者专用线所构筑的网络4可以通信地连接起来。
检测体分析装置3具备信息处理装置31和分析装置32~34。信息处理装置31与分析装置32~34分别可以通信地连接起来。信息处理装置31控制分析装置32~34,并且从分析装置32~34接收检测体的测定结果。当信息处理装置31的电源接通后,分析装置32~34就成为启动状态。
图2是表示管理装置2之构成的图。
管理装置2由主体200、输入部210、显示部220所构成。主体200具有:CPU201、ROM202、RAM203、硬盘204、R/W装置205、输入输出接口206、图像输出接口207和通信接口208。
CPU201执行ROM202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及被装入到RAM203的计算机程序。RAM203被用于ROM202以及硬盘204中所记录的计算机程序的读出。另外,RAM203还在执行这些计算机程序时被用作CPU201的作业区域。
在硬盘204中保存着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等用于使CPU201进行执行的各种计算机程序以及在计算机程序的执行中所用的数据。另外,在硬盘204中还保存着包含用信息处理装置31所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和对应于此计算机程序的使用说明书数据(以下称之为“电子手册”)的信息(以下称之为“文件信息”)。关于文件信息随后参照图5进行说明。另外,关于电子手册亦随后叙述。
R/W装置205由软(注册商标)盘驱动器、CD驱动器或者DVD驱动器等所构成,能够读出被记录在记录媒介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及数据,另外,还能够在这些记录媒介中写入计算机程序、数据。
在输入输出接口206上连接着由鼠标、键盘所组成的输入部210。图像输出接口207被连接到用显示器等所构成的显示部220,并将与图像数据相应的映像信号输出到显示部220。显示部220基于被输入的映像信号来显示图像。通信接口208被连接到网络4。据此,就可以进行管理装置2和检测体分析装置3的数据收发。
图3是表示信息处理装置31之构成的图。
信息处理装置31是与管理装置2同样的构成,由主体300、输入部310和显示部320所构成。主体300具有:CPU301、ROM302、RAM303、硬盘304、R/W装置305、输入输出接口306、图像输出接口307和通信接口308。
在信息处理装置31的硬盘304中保存着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等用于使CPU301进行执行的各种计算机程序以及在计算机程序的执行中所使用的数据。
另外,在硬盘304中还保存着与针对信息处理装置31的设定有关的信息(以下称之为“设定信息”)。另外,在硬盘304还保存着包含用于控制分析装置32~34的计算机程序和对应于此计算机程序的电子手册等的信息(以下称之为“分析装置信息”)。另外,在硬盘304中还保存着包含为了控制分析装置32~34而在过去所使用的计算机程序和对应于此计算机程序的电子手册等的信息(以下称之为“保存信息”)。关于设定信息、分析装置信息和保存信息,随后参照图6(A)、图7(A)、(B)和图9(B)进行说明。
此外,关于硬盘304以外的构成因与管理装置2相同故在此省略说明。
图4是表示分析装置32之构成的图。此外,因分析装置32~34是大致相同的构成,故为方便起见而仅说明分析装置32之构成。
分析装置32由通信接口401、传感器部402、驱动部403、试样调制部404和检测部405所构成。
通信接口401与信息处理装置31的通信接口308之间进行数据通信。传感器部402包含被设置在分析装置32内的传感器。驱动部403包含用于对分析装置32内的各部分进行驱动的机构。试样调制部404从检测体和试剂来调制测定用的试样。检测部405测定由试样调制部404调制的试样。
传感器部402、驱动部403、试样调制部404和检测部405经由通信接口401被信息处理装置31的CPU301控制。另外,传感器部402的检测信号和检测部405进行的测定结果经由通信接口401被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
图5是概念性地表示被保存在管理装置2的硬盘204中的文件信息的例示图。
文件信息具有PS码的种类、版本、地区、程序、语言和使用说明书之项目。
在PS码的种类之项目中存储着分析装置的PS码的种类。亦即、在分析装置上附有表示种类的PS码(例如“A0000001”或“B0000004”等),在PS码的种类之项目中存储着这样的PS码的种类(例如“PS码A系列”或“PS码B系列”)。
在版本之项目中存储着程序之项目的计算机程序(以下称之为“程序”)的版本和使用说明书之项目的电子手册的版本。在地区之项目中存储着程序之项目的程序被使用的地区。在程序之项目中存储着在信息处理装置31上被执行并用于分析装置控制的程序(数据)。各程序对应于地区之项目的国名而被存储起来。在语言之项目中存储着在使用说明书之项目的电子手册上所使用的语言。在使用说明书之项目中存储着与对应版本的程序有关的电子手册。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手册中记载着在信息处理装置31上被执行并用于分析装置控制的程序的使用方法、亦即基于该程序的检测体分析装置3的使用方法。此电子手册就是与册子形式的使用说明书同样地按页顺序记载了分析装置的使用方法的PDF文件,按章、节、项之类的段落来进行记载。例如在用户不清楚程序的操作的情况下就参照此电子手册的相关之处。此外,此电子手册并未被编入程序的一部分而是不同于程序的数据文件。用户还可以通过将此电子手册打印出来以创建册子形式的使用说明书。
这里,在图5所例示的文件信息中存储着用于PS码为A系列的分析装置的控制的所有版本(1~3)的程序。这些程序其版本的数字越大程序越新。亦即、在图5的例子中,版本3的程序最新,版本1最旧。分别对应于日本、美国等地区而准备各版本的程序。另外,分别对应于各版本的程序而存储着以多种语言所记述的电子手册。此外,在文件信息中与有关PS码为A系列的分析装置的信息同样地还存储着用于PS码为A系列以外的分析装置控制的信息。
此外,管理装置2的文件信息中所存储的程序和电子手册等通过管理装置2和信息处理装置31之间的通信,如后所述被适宜地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
图6(A)是概念性地表示信息处理装置31的硬盘304中所保存的设定信息的例示图。
设定信息具有注册ID、密码、国名、语言、下载对象和下载设定之项目。
在注册ID和密码之项目中存储着在信息处理装置31访问管理装置2时所用的字符串。在国名和语言之项目中分别存储着包含信息处理装置31的检测体分析装置3所设置的国名和所使用的语言。在下载对象之项目中存储着从管理装置2下载的文件的种类。本实施方式的下载对象之项目被固定成“程序”和“使用说明书”。
在下载设定之项目中存储着从管理装置2自动进行还是手动进行下载。在设定信息如图6(A)所示进行设定时,信息处理装置31从管理装置2自动地下载用于控制分析装置的程序和对应于此程序的电子手册。
图6(B)是表示被显示在信息处理装置31的显示部320上的、用于对设定信息进行设定的设定画面510的图。
设定画面510具备:自动下载设定区域511、主体信息设定区域512、OK按钮513和取消按钮514。
自动下载设定区域511具有可以择一地选择“自动”和“手动”的按钮。当由用户按下某一按钮,被按下的按钮就成为选择状态。
主体信息设定区域512具有选择列表512a、512b和输入区512c、512d。用户能够从选择列表512a、512b分别选择国名和语言,并能够在输入区512c、512d分别输入用户ID和密码。
当由用户按下OK按钮513后,自动下载设定区域511和主体信息设定区域512上所设定的内容就盖写到信息处理装置31的设定信息。另外,当由用户按下取消按钮514后,就舍弃在设定画面510上新设定的内容。
图7(A)是概念性地表示被保存在信息处理装置31的硬盘304上的分析装置信息的例示图。
分析装置信息具有:分析装置、PS码、序列号、装置名称、执行版本和待机版本之项目。执行版本和待机版本之项目均具有程序版本、程序和使用说明书之项目。
在分析装置、PS码、序列号和装置名称之项目中分别记载着信息处理装置31上所连接的分析装置的识别编号(配置顺序)、PS码、序列号和装置名称。这些项目在分析装置被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31时,被预先设定于分析装置信息。此外,PS码是如上述那样表示分析装置种类的代码,序列号是对应于PS码内的制造编号的编号。
在执行版本之项目中存储着目前所使用的程序的版本、目前所使用的程序和目前所使用的电子手册。亦即、在分析装置信息如图7(A)所示被设定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31在当前驱动第1台和第2台分析装置时,使用PS码为A系列、版本为2的程序。另外,对应于此程序的电子手册可以由用户进行阅览。同样,信息处理装置31在当前驱动第3台分析装置时,使用PS码为B系列、版本为2的程序。另外,对应于此程序的电子手册可以由用户进行阅览。此外,若电子手册被显示在信息处理装置31的显示部320上,用户就可以通过滚动翻阅该电子手册来变更被显示的地方。
在待机版本之项目中存储着从管理装置2所下载的程序的版本、从管理装置2所下载的程序和从管理装置2所下载的电子手册。在图7(A)中待机版本之项目为空白。
分析装置信息从图7(A)所示的状态,通过信息处理装置31从管理装置2下载程序和电子手册等后,分析装置信息就成为图7(B)所示的状态。亦即、如图7(B)的虚线部分所示、用于驱动第1台和第2台分析装置的、版本为3的程序被存储到待机版本之项目的程序之项目中。另外,对应于此程序的电子手册被存储到待机版本之项目的使用说明书之项目中。此外,在这里,用于驱动第3台分析装置的新程序尚未被下载。在此情况下,如图所示,对应于第3台分析装置的待机版本之项目的各项目就维持空白不变。
图8是表示信息处理装置31进行更新处理的流程图。
信息处理装置31的CPU301若通过用户接受电源接通的指示(S11:YES),就进行分析装置信息的待机版本的检查(S12)。接下来,CPU301判断有无待机版本(S13)。亦即、若分析装置信息的待机版本的所有的项目如图7(A)所示那样为空白,CPU301就判断为无待机版本,若分析位置信息的待机版本之项目如图7(B)所示那样不是空白,CPU301就判断为有待机版本。
CPU301若判断为有待机版本(S13:YES),就在显示部320上显示使用指示画面520,并判断是否通过用户进行了使用待机版本的指示(S14)。另一方面,若通过CPU301判断为无待机版本(S13:NO),处理就进入到S16。
图9(A)是表示被显示在信息处理装置31的显示部320上的使用指示画面520的图。
使用指示画面520具备OK按钮521和取消按钮522。如通过用户按下OK按钮521,使用待机版本的指示就被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的CPU301。另外,若通过用户按下取消按钮522,不使用待机版本的指示就被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的CPU301。
返回到图8,信息处理装置31的CPU301若通过使用指示画面520的OK按钮521被按下而受理使用指示(S14:YES),就使待机版本的程序等成为可以使用状态(S15)。亦即、CPU301首先将执行版本之各项目的程序等追加到后述的保存信息(参照图9(B))的保存版本的对应的项目中。之后,CPU301将待机版本之各项目的程序等盖写到分析装置信息的执行版本的对应的项目上。另一方面,CPU301若通过使用指示画面520的取消按钮522被按下而受理不使用待机版本的程序等的指示(S14:NO),处理就进入到S16。
图9(B)是概念性地表示被保存在信息处理装置31的硬盘304中的保存信息的例示图。
保存信息具有PS码、序列号、装置名称和保存版本之项目。保存版本之项目具有程序版本、程序和使用说明书之项目。此外,保存信息的PS码、序列号、装置名称、程序版本、程序和使用说明书之项目与分析装置信息相同。
在保存信息的保存版本之项目中如图所示存储着过去被存储于分析装置信息的执行版本之项目的所有程序等。在图8的S15的处理中,在执行版本之项目的程序等被追加到保存信息中时,就在PS码、序列号和装置名称相一致的区域存储执行版本之项目的程序版本、程序和电子手册。据此,例如即便在执行版本之项目的程序上有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保存版本中所存储版本的程序适宜地恢复到可以使用状态。
返回到图8,信息处理装置31的CPU301启动分析装置信息的执行版本之项目的各程序(S16)。据此,通过信息处理装置31,驱动分析装置32~34以开始由分析装置32~34进行的测定动作。此外,分析装置32~34的测定动作与以下S17~S25的处理并行进行。
接下来,CPU301判断设定信息的自动下载之项目是否被设定成自动(S17)。若自动下载之项目被设定成手动(S17:NO),处理就进入到S26,继续进行测定等处理直到信息处理装置31被关机为止(S26)。另一方面,若自动下载之项目被设定成自动(S17:YES),CPU301就对管理装置2发送更新版本的检索委托(S18)。
这里,从信息处理装置31发送到管理装置2的检索委托包含图10(A)所示的信息和图7(A)或者(B)所示的分析装置信息。此外,图10(A)的信息由从图6(A)的设定信息除去下载设定的项目所组成。
图11(A)是表示从信息处理装置31接收到更新版本的检索委托时管理装置2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当管理装置2的CPU201从信息处理装置31接收到检索委托后(S101:YES),基于检索委托的内容来检索文件信息(S102)。具体而言,CPU201检索在与检索委托的内容所包含的PS码之项目相一致的文件信息的版本之项目中是否有比检索委托中所包含的执行版本和待机版本还要新的版本。
若有新版本的程序等(S103:YES),就在图10(B)所示的检索结果的下载列表的项目中设置通过检索所发现的程序的版本和电子手册的版本(S104)。此外,还可以取代程序的版本和电子手册的版本而设置程序的文件名和电子手册的文件名。接下来,CPU201将图10(B)所示的检索结果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S106)。
另一方面,若没有新版本的程序等(S103:NO),就在检索结果的下载项目中设置空白(S105)。接下来,CPU201将图10(B)中下载项目为空白的检索结果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S106)。
此外,在信息处理装置31被新设置时,管理装置2接收的检索委托中所包含的执行版本和待机版本之项目全部为空白。在此情况下,CPU201就从文件信息之中将最新程序的版本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
返回到图8,信息处理装置31的CPU301从管理装置2接收到检索结果后(S19:YES),基于接收到的检索结果判断在分析装置的程序中是否有更新信息(S20)。亦即、在接收到的检索结果的下载项目全部为空白时为无更新信息(S20:NO),处理进入到S26。另一方面,若接收到的检索结果的下载项目全部不是空白则为有更新信息(S20:YES),处理进入到S21。
在有更新信息时,CPU301将包含图10(A)所示那样的一部分设定信息和在S19接收到的检索结果的下载请求发送到管理装置2(S21)。
图11(B)是表示从信息处理装置31接收到下载请求时管理装置2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管理装置2的CPU201从信息处理装置31接收下载请求后(S201:YES),基于下载请求的内容来发送文件(S202)。亦即、基于下载请求中所包含的下载列表之项目的程序版本和电子手册版本,如图10(C)所示那样将PS码、序列号、程序(数据)和电子手册通过一次发送过程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据此,程序和电子手册就被信息处理装置31同时接收。
此外,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31接收到的下载请求中所包含的国名,对应地区的程序被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另外,基于从信息处理装置31接收到的下载请求中所包含的语言,对应语言的使用说明书的电子手册被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
返回到图8,信息处理装置31的CPU301从管理装置2接收程序和电子手册等后(S22:YES),检查接收到的文件(S23)。具体而言,首先信息处理装置31的CPU301将从接收到的文件所生成的CRC码发送到管理装置2。管理装置2的CPU201通过比较从发送文件所生成的CRC码和从信息处理装置31接收到的CRC码,来判断在文件发送中是否有异常,并将判断结果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
CPU301若基于从管理装置2接收到的判断结果判断为下载文件中无异常(S24:YES),就在待机版本之项目中存储接收到的文件等(S25)。另一方面,若判断为下载文件中有异常(S24:NO),就使处理返回到S18,CPU301重复进行S19~S24的处理直到接收到正常的文件为止。这样,当接收到正常的文件,处理就进入到S26,继续进行测定等处理直到信息处理装置31被关机为止(S26)。
这样,当信息处理装置31进行更新处理,在信息处理装置31电源接通时若分析装置信息为图7(A)那样的状态,则在自动设定自动下载的情况下从管理装置2发送新版本的程序和电子手册,分析装置信息成为图7(B)那样的状态。之后,当信息处理装置31被关机并再次启动后,因分析装置信息为图7(B)那样的状态故通过在图9(A)的画面从用户接受更新指示,待机版本之项目的程序等就被盖写到执行版本之项目上。据此,分析装置信息就成为图10(D)那样的状态,可以使用新版本的程序和电子手册。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新版本的程序被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时,对应于此程序的电子手册一并被发送。据此,就不需要服务人员将对应于版本升级后的程序的使用说明书另行带到检测体分析装置3(信息处理装置31)的设置场所。因此,就可以减轻服务人员的负担。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待机版本之项目的程序和电子手册被盖写到执行版本之项目以前,执行版本之项目的程序和电子手册被追加(备份)到保存信息的保存版本之项目。据此,即便在执行版本之项目的程序在使用中发生了问题的情况下,再次将旧版本的程序和电子手册用作执行版本也很容易。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检测体分析装置3(信息处理装置31)的电源被接通时,处在待机版本之项目上的程序和电子手册被盖写到执行版本之项目上,之后,执行信息处理装置31的各程序。据此,就能够通过新版本的程序来控制分析装置32~34。另外,由于除检测体分析装置3(信息处理装置31)的电源接通时以外,处在待机版本之项目上的程序和电子手册不会盖写到执行版本之项目上,所以就能够防止例如在分析装置32~34的分析动作途中,因执行版本之项目的程序被变更而使分析条件等发生变更。此外,并不限于检测体分析装置3的电源接通时,还可以在检测体分析装置3的电源处于OFF状态的期间,将处在待机版本之项目上的程序和电子手册盖写到执行版本之项目上。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对设定信息的下载设定之项目进行设定,就能够设定是否自动地取得新版本的程序等。另外,即便设定成自动地取得新版本的程序等,也通过图9(A)所示的画面让用户确认是否使用新版本的程序等。据此,由于新版本的程序等不会在用户不经意的时刻被盖写到执行版本,所以用户就可以继续已用惯版本的程序的使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不是电子手册编入到计算机程序的一部分而被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而是电子手册作为与计算机程序不同的数据文件被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因此,例如在欲修订电子手册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就能够仅仅修订电子手册并再次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而无需对编入了电子手册的计算机程序自身进行修正之类的工时。
另外,在假设电子手册被编入计算机程序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例如若检测体分析装置3上发生错误,就有可能计算机程序因该错误的原因而无法良好地运行、不能使电子手册显示在显示部320上。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电子手册与计算机程序作为不同的文件而存在,所以即便在计算机程序无法良好地运行的情况下用户也可以参照电子手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将电子手册打印出来就能够容易地创建册子形式的使用说明书,所以即便因检测体分析装置3上发生的错误的原因而不能使电子手册显示在显示部320上的情况下,用户也可以一边参照册子形式的使用说明书一边应对错误。另外,还可以一边参照使用说明书一边操作处在远离显示部320的位置上的分析装置。
以上,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到上述实施方式任何限制。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在上述之外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测定对象例示了血液,但对于尿也可以作为测定对象。亦即、还能够在检查尿的检测体处理系统上应用本发明,进而,还能够在检查其他临床检测体的临床检测体处理系统上应用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程序和电子手册通过管理装置2进行的一次发送过程,从管理装置2被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这些程序和电子手册由信息处理装置31同时进行接收。但是,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程序和电子手册通过管理装置2进行的两次以上的发送过程,从管理装置2分别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这些程序和电子手册由信息处理装置31在不同的时刻进行接收。例如还可以是在判断为由信息处理装置31接收到的程序中无异常以后,才由信息处理装置31接收电子手册。另外,还可以是在判断为由信息处理装置31接收到的电子手册上无异常以后,才由信息处理装置31接收程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程序和电子手册作为一个文件从管理装置2进行发送。在此情况下,例如图10(C)所示的发送内容以汇总成一个文件的形式进行发送。另外,还可以是程序和电子手册作为不同的文件从管理装置2进行发送。在此情况下,例如使图10(C)所示的发送内容被包含于管理装置2进行的一次发送过程来发送。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信息处理装置31来接收程序和电子手册,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通过与信息处理装置31不同的检测体分析装置3内的别的下载终端来接收程序和电子手册。另外,接收程序的终端和接收电子手册的终端还可以不同。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信息处理装置31对管理装置2发送更新版本的检索委托,并在管理装置2进行更新版本的检索,但并不限于此,更新版本的检索还可以由信息处理装置31来进行。在此情况下,还可以是管理装置2中所存储的各PS码的种类下的所有版本被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并基于此发送内容在信息处理装置31进行新版本的检索。另外,还可以是如下构成:管理装置2中所存储的各PS码的种类的所有版本的程序被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在信息处理装置31中的比较处理结果是信息处理装置31判断为存在新版本的程序的情况下,将该程序设为可以在信息处理装置31上进行执行的状态,并舍弃其他的程序。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PDF形式的电子手册从管理装置2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31,但并不限于PDF形式,还可以是以WORD形式、EXCEL形式等发送电子手册。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通过滚动翻阅被显示在信息处理装置31的显示部320上的电子手册来变更被显示的地方,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是在故障发生时所显示的帮助画面中,当由用户按下被分配给此帮助画面的显示指示按钮,就在信息处理装置31的显示部320上仅显示被保存于信息处理装置31的电子手册之中、对此故障的处理方法进行记述的地方。亦即、在本发明中,使记述于电子手册的信息之中、表示针对故障等的处理方法的部分以某种形式提示给用户即可。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信息处理装置31将执行版本和待机版本的版本包含于检索委托,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进一步在检索委托中包含保存版本的版本。据此,因管理装置2能够把握信息处理装置31存储的所有版本,故可以有效地发送程序等。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图8的S13判断为有待机版本后显示图9(A)的使用指示画面520,并通过OK按钮521和取消按钮522来决定是否使待机版本的程序成为可以使用状态。但是,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当判断为有待机版本后自动地使待机版本的程序成为可以使用状态。在此情况下,使信息处理装置31构成为由用户预先在信息处理装置31设定是否使待机版本的程序自动地成为可以使用状态。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图8的S15使待机版本的程序成为可以使用状态时,执行版本的程序等被追加到图9(B)所示的保存信息。但是,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将信息处理装置31中所保存的所有信息(包含设定信息、分析装置信息、测定数据等)进行备份。
图12(A)是表示信息处理装置31进行备份处理的流程图。图12(A)所示的S27被插入到图8的S14和S15之间。
信息处理装置31的CPU301当由用户发出使用待机版本的指示后(S14:YES)将硬盘304内的所有信息备份到硬盘304内的规定场所(S27)。据此,例如即便在待机版本之项目的程序被盖写到执行版本时发生了问题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硬盘304内备份的信息将信息处理装置31复原到备份时的状态。
此外,虽然在S27中硬盘304内的信息被备份到硬盘304内,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保存在记录媒介中。在此情况下,取代图12(A)的S27而如图12(B)所示插入S28、S29。
参照图12(B),信息处理装置31的CPU301首先显示如图12(C)所示的记录媒介确认画面530(S28)。接下来,CPU301判断是否由用户在R/W装置305(参照图3)中设置存储媒介并由用户按下了OK按钮531(S29)。若记录媒介被设置并按下OK按钮531(S29:YES),CPU301就将硬盘304内的所有信息备份到R/W装置305中所设置的存储媒介(S30)。在此情况下,就能够基于记录媒介中所备份的信息将信息处理装置31复原到备份时的状态。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图6(A)所示的下载对象之项目被固定成“程序”和“使用说明书”,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包含其他文件。另外,还可以是对下载对象之项目能够由用户适宜进行设定。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户在信息处理装置31使用的语言被存储于信息处理装置31内的硬盘304(设定信息)中,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预先存储于管理装置2的硬盘304中。
除此以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示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适宜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Claims (18)

1.一种检测体分析系统,包括:
分析检测体的检测体分析装置;以及
管理装置,经由通信网络与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相连接,
其中,上述管理装置包括:
第1存储部,存储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用的计算机程序以及使用说明书数据,所述使用说明书数据对应于上述计算机程序的版本并记述了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使用方法;
第1通信部,与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进行通信;和
第1控制部,经由上述第1通信部,将上述第1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上述计算机程序以及对应于上述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发送到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
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包括:
第2通信部,与上述第1通信部进行通信,接收从上述第1通信部所发送的计算机程序以及使用说明书数据;
第2存储部,存储上述第2通信部接收到的多个版本的计算机程序以及上述多个版本的计算机程序各自对应的使用说明书数据;和
第2控制部,从上述第2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上述多个版本的计算机程序中选择出一个版本的计算机程序并加以执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上述第2存储部中存储着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用的第1计算机程序,
上述管理装置的上述第1控制部在经由上述第1通信部将版本比上述第1计算机程序的版本还新的第2计算机程序发送到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情况下,经由上述第1通信部将对应于该第2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发送到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上述第2控制部经由上述第2通信部,将上述第2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上述第1计算机程序的版本信息发送到上述管理装置,
上述管理装置的上述第1控制部基于从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经由上述第1通信部接收到的上述第1计算机程序的版本信息,来判断在上述第1存储部中是否存储着版本比上述第1计算机程序还新的上述第2计算机程序,在上述第2计算机程序存储于上述第1存储部的情况下,经由上述第1通信部,将上述第2计算机程序以及对应于该第2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发送到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上述第2控制部在将上述第2计算机程序设定成能够执行的状态时,保存上述第2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上述第1计算机程序以及对应于该第1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上述第2控制部将从上述管理装置所发送的计算机程序保存在上述第2存储部中,并将该第2存储部中所保存的上述计算机程序设定成能够自动地执行的状态。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控制部在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电源被接通时,将上述第2存储部中所保存的上述计算机程序设定成能够执行的状态。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上述第2控制部在将从上述管理装置所发送的计算机程序设定成能够执行的状态以前,备份在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中所保存的信息。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上述第2存储部包含:
第1存储区域,保存从上述管理装置所发送的计算机程序;和
第2存储区域,保存由上述第2控制部所执行的计算机程序,
上述第2控制部通过将从上述管理装置所发送的计算机程序从上述第2存储部的上述第1存储区域转移到上述第2存储区域,将上述计算机程序设定成能够执行的状态。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管理装置的上述第1控制部经由上述第1通信部,通过一次发送过程将计算机程序以及对应于该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发送到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自动发送设定部,设定是否从上述管理装置将计算机程序以及使用说明书数据自动地发送到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于上述管理装置的上述第1存储部,所述使用说明书数据对应于该计算机程序的版本。
11.按照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管理装置的上述第1存储部存储以第1语言所记载的第1使用说明书数据以及以第2语言所记载的第2使用说明书数据,以作为对应于一版本的计算机程序的使用说明书数据,
上述管理装置的上述第1控制部基于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中的使用说明书语言的设定信息,经由上述第1通信部,将上述第1使用说明书数据或者上述第2使用说明书数据发送到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上述第2控制部经由上述第2通信部,将上述语言的设定信息发送到上述管理装置,
上述管理装置的上述第1控制部经由上述第1通信部,接收从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所发送的上述语言的设定信息。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第2控制部与上述第2存储部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的版本信息对应起来,经由上述第2通信部,将上述语言的设定信息发送到上述管理装置。
14.一种经由通信网络与管理装置相连接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包括:
接收部,从上述管理装置接收计算机程序以及使用说明书数据,所述使用说明书数据对应于该计算机程序的版本并记述了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使用方法;
存储部,存储由上述接收部所接收的多个版本的计算机程序以及上述多个版本的计算机程序各自对应的使用说明书数据;以及
控制部,从上述存储部中所存储的多个版本的计算机程序中选择出一个版本的计算机程序并加以执行。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存储部中存储着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用的第1计算机程序,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管理装置存储着版本比上述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上述第1计算机程序的版本还新的第2计算机程序的情况下,经由上述接收部,从上述管理装置接收上述第2计算机程序以及对应于该第2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在将上述第2计算机程序设定成能够执行的状态的情况下,保存上述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上述第1计算机程序以及对应于该第1计算机程序的版本的使用说明书数据。
17.按照权利要求14~16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将从上述管理装置所发送的计算机程序保存在上述存储部中,并将该存储部中所保存的上述计算机程序设定成能够自动地执行的状态。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记载的检测体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检测体分析装置的电源被接通时,将上述存储部中所保存的上述计算机程序设定成能够执行的状态。
CN201110264670.0A 2010-09-24 2011-09-08 检测体分析系统、检测体分析装置以及管理装置 Active CN1024197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4540A JP5641843B2 (ja) 2010-09-24 2010-09-24 検体分析システム、検体分析装置および検体分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0-214540 2010-09-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9792A CN102419792A (zh) 2012-04-18
CN102419792B true CN102419792B (zh) 2015-04-15

Family

ID=44719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64670.0A Active CN102419792B (zh) 2010-09-24 2011-09-08 检测体分析系统、检测体分析装置以及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68370B2 (zh)
EP (1) EP2434294B1 (zh)
JP (1) JP5641843B2 (zh)
CN (1) CN1024197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8536B2 (ja) * 2012-03-29 2016-10-19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析システム、管理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1668206B1 (ko) * 2013-01-25 2016-10-20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프로그램 및 전자 메뉴얼 표시 장치
JP5976589B2 (ja) * 2013-03-29 2016-08-23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方法及び検体分析システム
CN105656769B (zh) * 2014-11-11 2018-11-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DE102015203929A1 (de) 2015-03-05 2016-09-0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Aktualisierung von Kartendaten einer Navigations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e
DE102015206519A1 (de) 2015-04-13 2016-10-1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Aktualisierung von Kartendaten einer Navigations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e
CN113508303A (zh) * 2019-03-27 2021-10-15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13590499A (zh) * 2020-04-30 2021-11-02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血液分析仪及其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9699B2 (en) * 1997-05-16 2005-02-22 Snap-On Incorporated Network-bas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data
US20030095648A1 (en) * 1999-10-05 2003-05-22 Lifecor, Inc. Fault-tolerant remote reprogramming for a patient-worn medical device
JP4652523B2 (ja) * 2000-04-28 2011-03-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サー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US6604110B1 (en) * 2000-08-31 2003-08-05 Ascential Software, Inc. Automated software code generation from a metadata-based repository
JP2002326428A (ja) * 2001-03-01 2002-11-1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57563A (ja) * 2003-11-21 2005-06-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説明書配信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説明書配信サーバ装置
JP2005165877A (ja) * 2003-12-04 2005-06-23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処理装置
CN1311340C (zh) * 2004-05-10 2007-04-18 杭州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将计算机数据下载至手机时进行版本比较的方法
KR100608805B1 (ko) * 2004-06-28 2006-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운용정보 일관성 유지장치 및 방법
US7509632B2 (en) * 2005-03-24 2009-03-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call history data derived from execution of a computer program
JP2007148752A (ja) * 2005-11-28 2007-06-14 Canon Inc 標的物質の自動解析装置および判定ソフトウェア更新方法
JP4965146B2 (ja) * 2006-03-30 2012-07-04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分析装置
JP4539676B2 (ja) * 2007-04-19 2010-09-0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更新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更新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更新プログラム
US8448161B2 (en) * 2007-07-30 2013-05-21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Application tracking for application execution environment
JP2009085885A (ja) * 2007-10-02 2009-04-23 Olympus Corp プログラムバージョン管理方法、サーバ、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EP2063332A1 (de) * 2007-11-21 2009-05-27 Pepperl + Fuchs Gmbh Sensor für die Automatisierungstechnik und Verfahren zum Übermitteln von Konfigurationsdaten von einem externen Rechner an einen Sensor
US20110165551A1 (en) * 2008-10-20 2011-07-07 Wataru Yamazaki Device and system for assisting in using equipment
CN101711026B (zh) * 2009-12-11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间软件版本的升级方法及升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34294B1 (en) 2019-08-14
JP2012068172A (ja) 2012-04-05
US8868370B2 (en) 2014-10-21
JP5641843B2 (ja) 2014-12-17
EP2434294A3 (en) 2018-01-03
CN102419792A (zh) 2012-04-18
US20120078514A1 (en) 2012-03-29
EP2434294A2 (en) 2012-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9792B (zh) 检测体分析系统、检测体分析装置以及管理装置
JP5130073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ユーザ管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406400B2 (en) Equipment inspection support system, equipment inspection support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for
US911076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070169114A1 (en) Application suite installer with automatic detection of content and configurable options
US20080301496A1 (en) Data processor, data processing program, and data processing system
US20070150137A1 (en) Mobile mileage manager for expense reimbursement
US20060119884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host device,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WO2008153322A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090149968A1 (en)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7225066B2 (en) Support system for a vehicular ECU control measurement system
US881896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erver,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KR20030081743A (ko) 개인용 휴대 단말기의 원격 진단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296645B2 (en) Jump destination sit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recording medium with jump destination site determination program recorded thereon
CN103121327A (zh) 印刷系统和印刷数据生成装置
US20110246682A1 (en) Management system of removable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of removable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readable-by-computer recording medium
JP2015035170A (ja) 同意事項を通知するか判断する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662363B1 (ko) 디스플레이 기기의 인스톨 장치 및 방법
JP2002229816A (ja) 障害情報取得システム
JP2007034573A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サーバ、ネットワーク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サポート情報自動更新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WO2004044815A2 (en) Diagnostic x-ray system
JP2002183434A (ja) 周辺機器を含む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のリモート保守支援方法とシステム
CN112486504A (zh) 交互方法、上位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4567311B2 (ja) 開発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開発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20067916A (ja)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