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6627A - 切割刀具 - Google Patents

切割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6627A
CN102416627A CN2011102939947A CN201110293994A CN102416627A CN 102416627 A CN102416627 A CN 102416627A CN 2011102939947 A CN2011102939947 A CN 2011102939947A CN 201110293994 A CN201110293994 A CN 201110293994A CN 102416627 A CN102416627 A CN 1024166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lide mass
main body
functional unit
b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39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6627B (zh
Inventor
本田太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u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u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u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u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16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6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6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66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BHAND-HELD CUTTING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B5/00Hand knives with one or more detachable blades
    • B26B5/001Hand knives with one or more detachable blades with blades being slid out of handle immediately prior to use
    • B26B5/002Hand knives with one or more detachable blades with blades being slid out of handle immediately prior to use segmented blad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Kni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在壳体的顶壁的上部配置操作部件的滑动体的通用类型的切割刀具。切割刀具(10)的构成具备:壳体(12),其在构成上端部的顶壁(22)设置狭缝(27);切割刀片(14),其能从该壳体(12)的前端出没地设置;滑动体(15),其保持该切割刀片(14)而能沿上述壳体(12)内的导引部件(13)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地设置。滑动体(15)包括滑动体主体(42)、操作部件(44)和板簧(17),该板簧(17)设置成相对于滑动体主体将操作部件保持在初始位置。

Description

切割刀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割刀具,更具体地,涉及具备将使切割刀片进行伸出退入操作的滑动体的操作部件相对于滑动体主体保持在初始位置的机构的切割刀具。
背景技术
公知的切割刀具的构成具备: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大体C形的壳体;在该壳体内设置成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滑动体;和后端侧被保持于该滑动体的切割刀片。在滑动体和壳体之间夹装有锁定机构,通过该锁定机构,能够使切割刀片从壳体的前端分级地突出,另一方面,能够将切割刀片保持在一定的位置。
对于该类型的切割刀具,上述滑动体位于壳体的侧面侧,在惯用右手的人使用的情况下,能够用右手拇指容易地操作,但是,对于惯用左手的人来说使用方便性非常差。
于是,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了,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在壳体的上端部配置操作部件而对惯用手没有影响的、所谓通用类型的切割刀具。该切割刀具采用下述构成:具备:包含位于壳体内的滑动体主体和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地组合于该滑动体主体的操作部件;和通过将在滑动体主体和壳体之间设置的板簧在壳体侧能够装卸地设置以进行滑动体的锁定和锁定解除的锁定机构,通过使上述板簧和操作部件部分地接合而将该操作部件相对于滑动体主体保持在初始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8-22907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切割刀具采用下述构成:在板簧的后端侧设置有弯曲部,另一方面,在操作部件侧设置有突状部,通过使突状部位于弯曲部间而保持操作部件的初始位置,在对操作部件施加操作力时,弯曲部向弯曲角度扩大的方向变形而按一定量允许滑动体主体和操作部件的相对移动以进行滑动体的前后移动。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切割刀具中,在板簧的后端侧设置的弯曲部通过变化其弯曲角度而允许上述相对移动。因此,可以判明,位于初始位置的操作部件有时成为相对于滑动体主体在前后方向上自由的状态,所谓的“游隙”,具有在改善施加操作力时的响应性、和/或解除了操作力时的操作部件的初始位置复位动作的流畅性的同时,提高锁定机构的可靠性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此类不良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割刀具,即使将滑动体主体和操作部件组合得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移动也能将操作部件总是保持在初始位置,在向操作部件施加操作力时良好地保持响应性以向滑动体传递操作力,另一方面,在解除了操作力时能够迅速地进行操作部件相对于滑动体主体向初始位置复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构成,一种切割刀具,具备:壳体,其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内侧空间并且在上端部的前后方向上设置有与该内侧空间相连的狭缝;切割刀片,其被收置在该壳体内并且设置成能够从该壳体的前端伸出退入;滑动体,其设置成能够保持该切割刀片并在上述壳体内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和板簧,其安装于该滑动体并且相对于上述壳体侧能够装卸地设置以允许滑动体的锁定及锁定的解除,
上述滑动体包括:滑动体主体,其位于上述壳体内;和操作部件,其相对于该滑动体主体组合得相对于该滑动体主体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移动并且通过上述狭缝而位于上述壳体的上部侧,
该切割刀具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滑动体主体和操作部件之间设置有该操作部件的初始位置保持机构,该初始位置保持机构包括设置于上述板簧的限位部和设置于上述操作部件并且接受上述限位部的接受部,
在上述限位部由上述接受部接受的状态下操作部件相对于滑动体主体被保持于初始位置,另一方面,通过使上述限位部在接受部内移位而允许上述滑动体主体和操作部件的上述相对移动。
在本发明中,上述限位部包括弯曲部,另一方面,上述接受部设置成不能脱落地接受上述弯曲部的形状。
此外,上述限位部能够包括大体L形的弯曲部,另一方面,上述接受部能够包括不能脱落地接受上述弯曲部的孔。
进而,优选,上述孔采用具备对上述弯曲部的移位动作进行引导的倾斜面的构成。
另外,上述板簧包括沿上述滑动体主体的一个侧面配置的单一部件。
进而,上述板簧包括沿上述滑动体主体的一个侧面配置的单一部件,上述操作部件具备在组合于上述滑动体主体时沿着该滑动体主体的另一侧面的对向面,上述板簧具备从上述滑动体主体的一个侧面弯曲到另一个面侧的偏移区域,在上述偏移区域的端部形成有上述限位部。
根据本发明,初始位置保持机构包括在板簧设置的限位部和在操作部件设置的接受部,因此在限位部被收纳在接受部的状态下、操作部件的初始位置被稳定地保持于一定位置。另一方面,在对操作部件施加了朝向前后方向的操作力时,限位部能够在保持其自身形状的原状态下、仅通过在接受部内移位而将操作部件的操作力作用于滑动体主体。因此,即使操作部件和滑动体主体能够前后相对移动,实质上保持在两者间没有“游隙”的状态,在向操作部件施加了操作力时,与其响应地操作力作用于滑动体主体,另一方面,在解除了操作力的施加时,能够进行操作部件相对于滑动体主体立刻复位到初始位置的动作。而且,因为限位部是在接受部内进行移位,因此也能够消除产生动作不良的不良情况。
此外,限位部包括弯曲部,接受部设置成将弯曲部不能脱落地接受的形状,因此能够极简单地构成初始位置复位机构。
进而,通过设为使弯曲部为大体L形且接受部包括孔或凹部的构成,由此使得弯曲部能够在孔内在前后方向上容易地移动,并且,弯曲部也能够流畅地进行向相对于孔伸出退入的方向的移动。
特别是,在孔设置有倾斜面的情况下,上述移动动作能够更流畅地进行。
此外,通过用单一部件构成板簧,能够减少零件数量,且能够实现装配作业的简单化和成本负担的减轻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切割刀具的概要立体图。
图2是上述切割刀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壳体中收置了导引部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A)是图3的纵剖视图,(B)是沿图4(A)的A-A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5(A)是导引部件的俯视图,(B)是导引部件的中央剖视图。
图6是表示使滑动体保持切割刀片的状态的概要立体图。
图7(A)是滑动体主体的主视图,(B)是其后视图,(C)是其俯视图,(D)是其仰视图。
图8(A)是图7(A)的B-B线剖视图,(B)是同一图的C-C线剖视图,(C)是同一图的D-D线剖视图,(D)是同一图的E-E线剖视图。
图9(A)是按压部件的主视图,(B)是其俯视图,(C)是其仰视图,(D)是其后视图,(E)是图9(D)的F-F线剖视图。
图10(A)是操作部件的主视图,(B)是其后视图,(C)是其俯视图。
图11(A)是操作部件的左视图,(B)是图10(B)的G-G线剖视图,(C)是图10(B)的H-H线放大剖视图。
图12(A)是板簧的俯视图,(B)是其主视图,(C)是图12(B)的I-I线剖视图,(D)是板簧的后视图。
图13是在滑动体主体安装切割刀片的作用说明图。
图14是表示用按压部件压紧切割刀片的状态的作用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在滑动体主体安装有板簧部件的状态的作用说明图。
图16(A)~(D)是初始位置保持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切割刀具12壳体13导引部件14切割刀片14A孔15滑动体17板簧22狭缝42滑动体主体44操作部件76垂下面(对向面)79偏移区域81孔(接受部)81A倾斜面86弯曲部(限位部)S内侧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再有,在本说明书中,“前”用于指切割刀片的前端所处的一侧,另一方面,“后”用于指其相反侧。
在图1和图2中,切割刀具10的构成具备: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内侧空间S(参照图4(B))的壳体12;在该壳体12内收置的导引部件13;设置成能够沿该导引部件13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以从壳体12的前端伸出退入的切割刀片14;保持该切割刀片14并且设置成能够与该切割刀片14一同沿导引部件13移动的滑动体15;和板簧17,其在该滑动体15和壳体12之间设置,并且在上述壳体12侧能够装卸地设置而允许滑动体15的锁定及锁定解除以起到作为锁定机构的作用。
上述壳体12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而可用手掌握住的细长形状。该壳体12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底壁20;与该底壁20的短尺寸宽度方向相连的一对侧壁面21;和与该侧壁面21的上部间相连的的顶壁22。壳体12的前端和后端为开放形状,在前端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帽23,在后端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尾栓25。如图3和图4(B)所示,在顶壁22,在向一个侧壁面21侧稍稍偏移的位置,从后端直到前端部近前位置为止形成有与上述内侧空间S相连的狭缝27。此外,在帽23的前端面,形成有用于使上述导引部件13的前端部区域突出的竖孔28。在跨越上述侧壁面21和帽23的侧面间的区域,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窗孔29,能够通过该窗孔29看到位于内部的切割刀片14的剩余长度。虽然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2使用适当的树脂材料一体成形,但是,也能够用以厚度方向(与上述侧壁面21的面正交的方向)的中间位置为接合面(合模面)的两分模来成形,或者,也能够将帽23和壳体12形成为一体。
如图4所示,上述底壁20的后端部上表面侧形成为低一级的后部底壁20A,在该后部底壁20A的区域内的上述侧壁面21的对向面,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槽部30,在上述尾栓25形成的突部31能够与该槽部30嵌合。尾栓25的尾端成为弯曲的封闭面,上端面形成为与在上述顶壁22形成的狭缝27相连的狭缝32。
上述切割刀片14使用下述结构的切割刀片:呈前端和后端相对于刀刃边缘的延伸方向倾斜而俯视大体为平行四边形的板状,在后部具备孔14A的与公知切割刀片相同结构。
如图5所示,上述导引部件13包括:相对于上述壳体12的底壁20和侧壁面21大体平行的基体面34;和一对侧壁面35,其与该基体面34的短尺寸宽度方向两侧相连而朝向大体铅垂方向上方的、并且形成与上述切割刀片14大体平行的面。侧壁面35的前端侧成为:相互离开宽度逐渐变窄的倾斜面部35A;和平行面部35B,其与该倾斜面部35A的前端相连而设定为在铅垂面内在大体直线上引导切割刀片14的通过的间隙,该平行面部35B贯穿在上述壳体12的前壁23形成的竖孔28而向前方突出。
在上述一对侧壁面35的一个侧壁面35的上端部形成有沿前后方向以一定间距配置的缺口部37,在更前方位置连续设置有后方向上突出的舌片部38。该舌片部38决定将导引部件13从壳体12内的后端插入时的插入极限。再有,在侧壁面35的前部区域,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而与上述壳体12的窗孔29重叠的内侧窗孔39。
上述滑动体15构成为可装卸地保持上述切割刀片14。如图2所示,该滑动体15包括:具备突部41的滑动体主体42,该突部41在切割刀片14的后部形成的孔14A内收纳;设置成与该滑动体主体42相互作用以夹入切割刀片14的后端部的按压部件43;和相对于上述滑动体主体42组合得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上述滑动体主体42移动的操作部件44。
上述滑动体主体42设置成,呈位置与切割刀片14的面大体平行而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俯视为大体板状的外形。如图6至图8所示,该滑动体主体42包括:位置沿切割刀片14的后端部处的一个面并且一体设有上述突部41的保持面部46;和与该保持面部46的后部相连而形成操作部件44的安装区域的安装部47。在保持面部46,在其内表面侧形成有倾斜隆起部46A,另一方面,在上下两侧形成有上部水平部46B和下部水平部46C以及与上部水平部46的后端相连的后端46D。倾斜隆起部46A与切割刀片14的后端缘形状对应以限制该切割刀片14的后端位置,另一方面,上部水平部46B与切割刀片14的后端上缘接合而作为临时保持该切割刀片14时的旋转限制部发挥作用。这里,在比倾斜隆起部46A靠后方位置的上下水平部46B、46C形成有将上述按压部件43支承得摆动自如的轴承部48。
上述安装部47包括:与保持面部46的后部相连的上表面部49和下表面部50;以及该上表面49和下表面50间的正面部51。在上表面部49,在其中央部的前后方向上向上突出设置有安装部52并且在后端部设有立起部53。另一方面,在正面部51的面内,在前后方向两个部位设有朝向前后方向的槽孔55。弹簧安装部52,在成为图7(A)中的近前侧的内侧的面内中央部形成有凹陷部56,并且在该凹陷部56内形成突起58,而且,在比凹陷部56靠右侧(后方)位置,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爪片状的凸部59。在正面部51的图7(A)中近前侧面的下部形成有使板的厚度局部变薄的弯曲凹部51A。
如图6和图9所示,上述按压部件43包括:位置跨越上述保持面部46和安装部47的主体面63;和与该主体面63的图9(A)中的右侧细长地相连的按压操作面64。主体面63的图9(A)中的左端侧成为形成有缺口部63B的按压面63A,该缺口部63B接收滑动体主体42的突部41的大体一半,在主体面63的中央部,如图9(D)所示,设置有与设置于滑动体主体42的轴承部48嵌合的上下一对突轴65,并且在其右侧形成有与切割刀片14的后端倾斜边缘相对应的隆起倾斜部66。此外,上述按压操作面64成为,在相对于主体面63的面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前端(后端)具备弯曲端部64A的形状。弯曲端部64A与滑动体主体42的安装部47抵接,按压操作面64在与设置于安装部47上的弯曲凹部51A相对的位置在与该弯曲凹部51A之间形成有成为按压余量的间隙。
上述按压部件43,通过用指尖对按压操作面64的外表面侧进行按压,由此能够使主体面63以突轴65的轴线为旋转中心摇动。因此,主体面63的前端侧即形成有缺口部63A的按压面63A侧,在相对于滑动体主体42的保持面部46接近远离的方向上移位,从而能够进行切割刀片14的装卸。
如图6和图10以及图11所示,上述操作部件44包括:沿上述壳体12的顶壁2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操作用平面72;在该操作用平面72的短尺寸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上表面连续设置且处于贯穿壳体12的狭缝27的状态的连接片73;经由该连接片73而大体以悬臂姿势连续设置的手指接触部74;在上述操作用平面72的短尺寸宽度方向另一端侧连续设置而作为与上述滑动体主体42的安装部47相对的对向面的垂下面76;和在该垂下面76的面内的前后两个部位设置且在上述滑动体主体42的槽孔55内不能脱落地插入的插入片部77。如图10(C)所示,上述垂下面76的后端具有比操作用平面72的后端位于后方的长度,在其后端设有后端壁部78。此外,插入片部77的前后方向长度成为比槽孔55的长度短的长度,这样,操作部件44能够相对于滑动体主体42组合得沿前后方向相对移动。这里,操作片部77的长度和槽孔55的长度之差,与使操作部件44组合于滑动体主体42而将操作部件44保持在初始位置时的、该操作部件44的前端和与滑动体主体42的上部水平部46B相连的后端46D之间的距离大体相等。
在上述垂下面76中,在上述插入片部77之间的上方位置,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狭缝部80,滑动体主体42的突部59能够在前后方向移动地嵌合于该狭缝部80。此外,在比该槽部80靠后方的位置形成有作为接受部的孔81,在该孔81能够接受板簧17的后述弯曲部。如图11(B)所示,该孔81设置于,以内表面侧(同一图中上表面侧)的开口宽度较大且外表面侧(同一图中下表面侧)的开口宽度较小的状态相对的一对倾斜面81A、81B。此外,在垂下面76的前端部内表面侧,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设于两个位置的前部突起82A和后部突起82B。
如图2和图12所示,上述板簧17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弹簧主体83;在该弹簧主体83的前端侧(图12(A)中的左端侧)设置的前部弯曲部85;在后端侧设置的作为限位部的弯曲部86;和在弹簧主体83的中央部设置的弯折片部87。弹簧主体83,在被安装于滑动体主体42时位于大体铅垂面内。该弹簧主体83的比设置有弯折片部87的位置靠后方的部分成为,在装配了滑动体15时,在朝向操作部件44的垂下面76侧的方向上弯曲的偏移区域79。
前部弯曲部85包括弯折长度长的中央弯曲部85A和位于其前后两侧的一对增强弯曲部85B。此外,作为限位部作用的弯曲部86,弯折形成为俯视呈大体L,成为弯曲部86的中央部的弯曲缘86A形成为位于在上述垂下面76形成的孔81侧。这里,通过弯曲部86和上述孔81构成操作部件44的初始位置保持机构。
此外,如图12(C)所示,上述弯曲片部87包括平面部87A和从该平面部87A的前端朝向下方的侧面部87B,在侧面部87B的面内形成有方孔87C。该弯曲片部87配置成包绕滑动体主体42的弹簧安装部52的上表面侧,滑动体主体42的突起58能够嵌合于上述方孔87C内。
再有,本实施方式的切割刀具10成为除了上述滑动体15之外的其他构成部件与已提交的特开2008-229076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切割刀具具实质相同的构成。
接着,参照图13至图16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切割刀具10的装配方法和使用方法。
最初,将导引部件13从壳体12的后部插入而在内侧空间S内嵌合并固定。另一方面,滑动体15将按压部件43、板簧17和操作部件44依次组合于滑动体主体42。首先,该组合中,使按压部件43与滑动体主体42在相对的状态(参照图13、图14)下重合,并且将按压部件43的突轴65强制地嵌入于滑动体主体42侧的轴承部48中。这样,按压部件43,通过对按压操作面64进行按压,能够使按压面63A侧在相对于保持面部46接近远离的方向上摇动,且能够在其间夹入切割刀片14的后端部。该切割刀片14的装卸操作实质上与专利文献1的装卸操作相同。
其次,进行定位,使得板簧17的弹簧主体83沿着滑动体主体42的弹簧安装部52的外表面侧,并且使上述弯折片部87包绕弹簧安装部52的上表面侧,将滑动体主体42的突起58嵌入于该弯折片部87的方孔87C内,从而,能够将板簧17在不能脱落的状态下安装于弹簧安装部52。在板簧17已安装于弹簧安装部52的状态下,如图15所示,前部弯曲部85位于弹簧安装部52的前端和上述保持面部46的后端46D之间,后部的弯曲部86在立起部53附近的前方被保持于向图15中纸面近前侧偏移的位置。
在完成了板簧17的安装的状态下,将操作部件44组合于滑动体主体42。该组合能够通过使操作部件44的垂下面76与滑动体主体42的内侧面相对地将插入片部77插入于槽孔55中来进行。若进行该插入,则同时,将滑动体主体42的凸部59嵌合于操作部件44的槽部80内,并且将板簧17的弯曲部86保持在完全被接受于操作部件44的孔81内的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成为在板簧17上设置的前后一对增强弯曲部85B越上操作部件44的前部突起82A和后部突起82B的状态(参照图16(A)),而且,中央弯曲部85A被保持在能够与导引部件13的缺口部37接合的突出位置(适当位置)。在如上述那样完成了滑动体15的装配的状态下,能够按压按压部件43的按压操作面64而在该按压部件43和滑动体主体42之间夹入并保持切割刀片14。
使滑动体15保持切割刀片14的状态下的单元,以切割刀片14的前端侧为插入方向前端侧而被插入于上述壳体12内。此时,以悬臂姿势支承操作部件44的连接片73,处于上下贯穿壳体主体12的狭缝27的状态,手指接触部74位于顶壁22上。而且,在壳体12的尾端部插入尾栓25并使其嵌合,从而能够完成切割刀具10的装配。
在要使切割刀片14从壳体12的前端突出的情况下,在图16(A)中概要表示的初始位置,用手指接触上述手指接触部74,只要在操作部件44上向前方(同一图中左方)施加操作力即可。这样,如同一图(B)所示,操作部件44相对于安装于滑动体主体42的板簧17向前方相对移动,弯曲部86一边与孔81的倾斜面81A接触一边开始向图中上升的方向移位,由于操作部件44进一步前进,在移动到该操作部件44的前端与保持面部46的后端46d抵接的移动极限为止时,弯曲部86在与孔81的图16中右侧的倾斜面81A接触且未从该孔81脱落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移位,另一方面,能够允许增强弯曲部85B从前部突起82A、后部突起82B滑落而使中央弯曲部85A从导引部件13的缺口部37脱离。此时,成为能够解除锁定的状态。而且,通过在该状态下使操作部件44前进,能够使一体具备切割刀片14的滑动体15在壳体12内前进以使切割刀片14从前端突出。再有,在解除了对操作部件44的操作力时,通过利用从一个倾斜面81A受到的反作用力而发挥使弯曲部86要返回原位置的力,使操作部件44在相对于滑动体主体42后退的方向上移动,成为弯曲部86在孔81内完全被接受的初始位置复位状态。而且,此时,增强弯曲部85B越上前部突起82A、后部突起82B而使中央突起85A突出,成为该中央突起85A与缺口部37再次接合的锁定状态。
另一方面,在要将切割刀片14收纳在壳体12内的情况下,只要将上述手指接触部74向后方操作即可。由此,板簧17的弯曲部86一边与孔81的图16中左侧的倾斜面81B接触一边移位,另一方面,增强弯曲部85B进行移位使得允许其滑落到前部突起82A、后部突起82B的左侧,进行与使操作部件44前进时的动作实质上相同的动作。而且,通过在任意的位置解除对手指接触部74的操作力,使操作部件44相对于滑动体主体42立刻复位到初始位置。
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在板簧17的弯曲部86被接受在操作部件44的孔81内的状态下,在中央弯曲部85A与导引部件13的缺口部37接合的位置,能够稳定地保持操作部件44相对于滑动体主体42的初始位置。而且,在操作了操作部件44时,与弯曲部86在孔81内移位同时解除中央弯曲部85A和缺口部37的接合,从而能够施加响应性优良的滑动体15的操作感。
此外,在解除了操作部件44的操作力时,弯曲部86进行移位以瞬间落入孔81内而被接受,因此可迅速且可靠地进行初始位置复位动作。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构成、方法等在以上的记载内容中公开,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即,虽然本发明主要对特定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图示和说明,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目的的范围的情况下,对于以上描述的实施方式,在形状、材料、数量、其他详细构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因此,上述公开的限定了形状、材质等的记载,是为了使本发明的理解变得容易而进行的例示性的记载,并不限定本发明,因此以去除这些形状、材料等的限定的一部分或全部的限定后的部件的名称所进行的记载内容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图示说明了构成限位部的弯曲部86为L形的情况,但是,只要在实质上起到相同作用即可,并没有限定该形状。此外,代替接受弯曲部86的孔81,而在操作部件44的面内形成凹部也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再有,板簧17的形状也能够进行各种变化。例如,也能够将设置于导引部件13的缺口部37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配置一对,设置一对能够与一对缺口部进行接合及解除该接合的前部弯曲部85。

Claims (6)

1.一种切割刀具,具备:壳体,其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内侧空间并且在上端部的前后方向上设置有与该内侧空间相连的狭缝;切割刀片,其被收置于该壳体内并且设置成能够从该壳体的前端伸出和退入该壳体的前端;滑动体,其设置成能够保持该切割刀片并在上述壳体内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和板簧,其安装于该滑动体并且相对于上述壳体侧能够装卸地设置以允许滑动体的锁定及锁定的解除,
上述滑动体包括:滑动体主体,其位于上述壳体内;和操作部件,其相对于该滑动体主体组合得相对于该滑动体主体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移动,并且通过上述狭缝而位于上述壳体的上部侧,
该切割刀具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滑动体主体和操作部件之间设置有该操作部件的初始位置保持机构,该初始位置保持机构包括:设置于上述板簧的限位部;和设置于上述操作部件并且接受上述限位部的接受部,
在上述限位部由上述接受部接受的状态下,操作部件相对于滑动体主体被保持在初始位置,另一方面,通过使上述限位部在接受部内移位而允许上述滑动体主体和操作部件的上述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限位部包括弯曲部,另一方面,上述接受部设置成不能脱落地接受上述弯曲部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限位部包括大体L形的弯曲部,另一方面,上述接受部包括不能脱落地接受上述弯曲部的孔或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孔或凹部具备与上述弯曲部的形状大体对应的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板簧包括沿上述滑动体主体的一个侧面配置的单一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板簧包括沿上述滑动体主体的一个侧面配置的单一部件,上述操作部件具备在与上述滑动体主体组合时与该滑动体主体的另一侧面相对的对向面,
上述板簧具备从上述滑动体主体的一个侧面弯曲到另一侧面侧的偏移区域,
在上述偏移区域的端部形成有上述限位部。
CN201110293994.7A 2010-09-27 2011-09-27 切割刀具 Active CN1024166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5357A JP5753967B2 (ja) 2010-09-27 2010-09-27 カッターナイフ
JP215357/2010 2010-09-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6627A true CN102416627A (zh) 2012-04-18
CN102416627B CN102416627B (zh) 2015-01-28

Family

ID=44719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3994.7A Active CN102416627B (zh) 2010-09-27 2011-09-27 切割刀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73143A1 (zh)
EP (1) EP2433762A1 (zh)
JP (1) JP5753967B2 (zh)
CN (1) CN1024166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88901A1 (en) * 2008-07-25 2010-04-15 University Of Delaware Snap-off blade knife with safety stop
US8413339B2 (en) * 2011-02-03 2013-04-09 Stanley Black & Decker, Inc. Quick change snap off knife
TWI511853B (zh) * 2012-08-07 2015-12-11 Sdi Corp Two-way push of the utility knife and its adjustment device
USD692657S1 (en) 2012-10-01 2013-11-05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Utility knife blade case
US20140101943A1 (en) * 2012-10-17 2014-04-17 Jitung Chu Retractable knife with a multistage positioning function
ES2812794T3 (es) * 2012-12-05 2021-03-18 Penblade Inc Dispositivo de corte de seguridad
USD699541S1 (en) 2013-01-18 2014-02-18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Utility knife
USD699092S1 (en) 2013-01-18 2014-02-11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Utility knife
USD699540S1 (en) 2013-01-18 2014-02-18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Utility knife
JP1573659S (zh) * 2016-07-06 2017-04-10
JP1573871S (zh) * 2016-07-06 2017-04-10
US11498199B2 (en) * 2018-07-09 2022-11-15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Utility knife with tape hook recess
US10800052B1 (en) * 2019-06-13 2020-10-13 Repetto Llc Utility knife, blade, and cartridge
USD964137S1 (en) * 2020-08-26 2022-09-20 Olfa Corporation Cutter knif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9063A (en) * 1992-04-30 1993-12-14 Olfa Kabushiki Kaisha Step-slide type cutter knife with automatic lock mechanism
CN1176165A (zh) * 1996-09-09 1998-03-18 京都度器株式会社 裁切刀
CN2528590Y (zh) * 2002-02-09 2003-01-01 赵建全 可自行更换刀片的美工刀
FR2874346B3 (fr) * 2004-08-18 2006-06-23 Sdi Corp Couteau universel a lame a encliquetage
US20060242841A1 (en) * 2001-07-23 2006-11-02 Gregory Fossella Utility knife blade
CN101269491A (zh) * 2007-03-22 2008-09-24 国誉株式会社 切断刀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94619A1 (fr) * 1980-11-27 1982-05-28 Pascal & Cie Francois Cutter avec dispositif de securite
JP3716399B2 (ja) * 1998-03-20 2005-11-16 株式会社ケイディエス カッターナイフ
US7107687B2 (en) * 2004-09-08 2006-09-19 Olfa Corporation Auto-locking and step-sliding type cutter knife
US7434317B2 (en) * 2004-09-23 2008-10-14 Irwin Industrial Tool Company Slide assembly device for a snap-off blade utility knife
JP5233008B2 (ja) * 2007-03-22 2013-07-10 コクヨ株式会社 カッターナイ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9063A (en) * 1992-04-30 1993-12-14 Olfa Kabushiki Kaisha Step-slide type cutter knife with automatic lock mechanism
CN1176165A (zh) * 1996-09-09 1998-03-18 京都度器株式会社 裁切刀
US20060242841A1 (en) * 2001-07-23 2006-11-02 Gregory Fossella Utility knife blade
CN2528590Y (zh) * 2002-02-09 2003-01-01 赵建全 可自行更换刀片的美工刀
FR2874346B3 (fr) * 2004-08-18 2006-06-23 Sdi Corp Couteau universel a lame a encliquetage
CN101269491A (zh) * 2007-03-22 2008-09-24 国誉株式会社 切断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6627B (zh) 2015-01-28
US20120073143A1 (en) 2012-03-29
JP5753967B2 (ja) 2015-07-22
JP2012065999A (ja) 2012-04-05
EP2433762A1 (en) 2012-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6627A (zh) 切割刀具
KR101486932B1 (ko) 면도 카트리지에 분리 가능하게 연결되는 면도기 손잡이 및 그 손잡이를 포함하는 면도기
JP5297189B2 (ja) 分離されるガードバーを有するかみそりカートリッジ
EP2265422B1 (en) Razor handle for a retractable shaving cartridge and a razor comprising such a razor handle
EP0903205A1 (en) Razors providing pivoting and swivelling razor head support
CN107639654A (zh) 刀具
WO2001087187A1 (en) Ophthalmic lens injectors
AU2009201391A1 (en) Shaving cartridges and razors
EP1236549A1 (en) Shaving razor using blade cartridge and blade cartridge therefor
EP0885697A1 (en) Razor providing pivoting and swivelling razor head support
KR102653542B1 (ko) 면도기 핸들
CN108883542A (zh) 具有用于接合与脱离剃须刀架的锁定和释放机构的剃须刀手柄
CN101269491B (zh) 切断刀
CN103372849B (zh) 纸张处理装置
EP2218564B1 (en) Tile cutter with height-adjustable tool carrier
JPS58133284A (ja) かみそり刃ユニツト
CN100402317C (zh) 卡合装置以及转印用具
CN102463577A (zh) 切割刀具
CN101269492B (zh) 切断刀
WO1991006405A1 (en) Knife grip
US6618947B1 (en) Spring for knife
EP1711318B1 (en) A safety razor apparatus having a pivotable grip portion
CN101480893B (zh) 订书机
CN102756381B (zh) 切割刀具
US20010022028A1 (en) Sciss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