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0520A - 一种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0520A
CN102410520A CN2011103628235A CN201110362823A CN102410520A CN 102410520 A CN102410520 A CN 102410520A CN 2011103628235 A CN2011103628235 A CN 2011103628235A CN 201110362823 A CN201110362823 A CN 201110362823A CN 102410520 A CN102410520 A CN 102410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ln
waste heat
bootstrap system
environmen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628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秋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3628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105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10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05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其是在窑炉本体的尾部增加余热利用系统,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装置,所述余热锅炉通过设置在其底部的螺旋翅片管构成的蒸发器与窑炉烟气进行热交换,将锅炉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一定量的蒸汽供用户使用;经过换热降温后的烟气由引风机抽出通过烟囱排放;所述窑炉尾部的余热利用系统的烟气入口处与余热锅炉的烟道入口处设有一个或多个烟尘过滤节能网。本发明的窑炉,可以充分利用高温窑炉烟气的热源产生可供用户使用的蒸汽,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排放更清洁,符合国家大力推广的节能减排的新产业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窑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
背景技术
窑炉是用耐火材料砌成的用以煅烧物料或烧成制品的设备,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烧纸陶器的各种窑炉,胚料需要在炉窑中进行高温煅烧才能烧结行成所需的器件。根据煅烧物料品种不同窑炉可以分为砖窑、瓷窑、陶窑、水泥窑等窑炉。由于窑炉内部的烧制温度非常高,传统窑炉烧制后的高温余热烟气是直接排出烟囱,这样会造成大量热源的白白浪费,而且由于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烟尘,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也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窑炉的高温余热烟气直接排放造成的热源的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其是在窑炉主体的尾部增加余热锅炉装置,吸收大量的废热,产生一定量的蒸汽供用户使用,减温后的余热烟气通过引风机排入烟囱最终排出大气,实现能源的节约,符合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要求。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具体的,本发明的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包括窑炉主体和在窑炉主体的尾部连接的余热利用系统,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装置,所述余热锅炉的底部具有螺旋翅片管构成的蒸发器,通过蒸发器与窑炉烟气进行热交换,将锅炉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一定量的蒸汽供用户使用;经过换热降温后的烟气由引风机抽出通过烟囱排放;在所述窑炉主体余热利用系统的烟道入口处与余热锅炉的烟道入口处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烟尘过滤节能网,将烟气中的烟尘过滤。
优选的,本发明的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也可以适用于由多个相互分离的窑炉主体构成的窑炉组,所述窑炉组中的各个窑炉主体共用一个余热锅炉装置,各个窑炉主体和余热锅炉之间有相连的烟道并通过烟道蝶阀控制开闭,即使个别窑炉停炉时,其他窑炉的余热烟气仍然可以通过余热锅炉装置产生一定量的蒸汽,实现整个窑炉不间断余热利用系统。
另外,由于窑炉中的燃料燃烧后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颗粒状烟尘,为了防止高温烟气在与蒸发器换热时烟气中含有的颗粒状烟尘附着在蒸发器的翅片管上,影响换热的效率,甚至减小翅片管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余热利用系统在所述窑炉尾部的余热利用系统的烟气入口处与余热锅炉的烟道入口处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烟尘过滤节能网,可以将烟气中的烟尘过滤。另外,烟尘过滤节能网还能降低烟气从窑炉中排出的速度,使窑炉中的空气过剩系数增加,促进燃料的充分燃烧,也能降低烟气中烟尘的含量,排放更清洁。
本发明的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可以充分利用高温窑炉烟气的热源产生可供用户使用的蒸汽,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排放的烟气更清洁,符合国家大力推广的节能减排的新产业结构。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的余热利用系统的连接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应用于多个窑炉主体构成的窑炉组的连接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的所述余热利用系统的连接组成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的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窑炉主体(未图示)与安装在窑炉主体尾部的余热利用系统,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2,余热锅炉2通过其底部设置的蒸发器22与窑炉烟气进行热交换,将锅炉内的水进行加热形成蒸汽供用户使用;经过热交换后的烟气由引风机3抽出至烟囱排放。在窑炉尾部的余热利用系统的烟气进口处设有烟道蝶阀1控制烟气的进入,当窑炉不工作冷却时,通过烟道蝶阀1将烟道闭合。所述的蒸发器选用螺旋翅片管结构,此结构为一种扩展受热面,在相等的受热面积情况之下,比普通结构的光管受热面降低约30%的钢材。钢材采用矩形管代替传统的双拼槽钢,节约了车间槽钢双拼焊缝的焊接工作量,降低人工成本。在相同横截面上的惯性矩和抗弯截面模量的条件下,矩形管比双拼槽钢降低约10%的钢材。另外,在所述窑炉尾部的余热利用系统的烟气入口处与余热锅炉的烟道入口处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烟尘过滤节能网12,以过滤烟气中的烟尘,防止烟尘附着在蒸发器的翅片管上;同时也能降低烟气从窑炉中排出的速度,使窑炉中的空气过剩系数增加,促进燃料的充分燃烧。所述的过滤节能网12可选用耐热钢或硅碳棒等耐火耐热材料。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环保型窑炉余热利用系统应用于多个窑炉主体构成的窑炉组的连接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几个单个窑炉主体共用一个窑炉余热锅炉时,从各窑炉出来的余热烟气通过各自的烟道进入余热锅炉蒸发受热面,冷却后被引风机抽出排出烟囱;余热锅炉吸收高温烟气热量后产生一定质量的蒸汽供用户使用。各个烟道通过烟道蝶阀1控制烟气的进入,这样,当多个窑炉中有些窑炉不工作时,通过烟道蝶阀1将此烟道口封闭,而其他窑炉的烟气正常进行热交换后排出。
本发明的具有环保型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配合设置有烟尘过滤节能网,可以结合单个或多个窑炉主体使用,有效对窑炉产生的烟气热量进行再利用,促进燃料的充分燃烧,节约了能源的消耗,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3)

1.一种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炉包括窑炉主体和设置在窑炉主体尾部的余热利用系统,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在窑炉主体的尾部的余热锅炉装置,所述余热锅炉通过其底部的蒸发器与窑炉烟气进行热交换;所述蒸发器由翅片管构成;在所述窑炉尾部的余热利用系统的烟气入口处与余热锅炉的烟道入口处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烟尘过滤节能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窑炉为共用一个所述余热利用系统的包括多个窑炉主体构成的窑炉组,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分别与各个窑炉主体相连,各窑炉主体与余热利用系统相连的烟道进口处设置有烟道蝶阀以控制各个窑炉主体的烟道开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尘过滤节能网的材料选用耐热钢或硅碳棒。
CN2011103628235A 2011-11-14 2011-11-14 一种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 Pending CN1024105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628235A CN102410520A (zh) 2011-11-14 2011-11-14 一种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628235A CN102410520A (zh) 2011-11-14 2011-11-14 一种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0520A true CN102410520A (zh) 2012-04-11

Family

ID=45912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628235A Pending CN102410520A (zh) 2011-11-14 2011-11-14 一种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1052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8681A (zh) 无炉箅子双预热顶燃式热风炉
CN202182624U (zh) 节能型铝熔化联体炉
CN105423750A (zh) 一种铝熔炼炉
CN205482401U (zh) 一种余热锅炉的尾部排空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1652331U (zh) 高温工业炉蓄热式燃烧系统
CN106123590A (zh) 天然气梭式节能窑
CN202546737U (zh) 顶置式蓄热燃烧系统
CN202382588U (zh) 一种环保型窑炉余热利用系统
CN202209888U (zh) 用于光亮退火罩式炉的中央热交换器
CN102410520A (zh) 一种具有环保型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
CN202382219U (zh) 一种具有共用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组
CN202382586U (zh) 一种窑炉余热利用系统
CN102410743A (zh) 一种环保型窑炉余热利用系统
CN202382585U (zh) 一种具有烟尘分离装置的窑炉与导热油炉的节能集成系统
CN202853406U (zh) 煅烧窖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07123073U (zh) 一种悬浮式煤粉燃烧常压节能、环保热风炉
CN202382587U (zh) 一种具有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
CN102401578A (zh) 一种窑炉余热利用系统
CN201615597U (zh) 热风炉
CN202382590U (zh) 一种具有包含烟尘分离装置的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
CN205262179U (zh) 一种铝熔炼炉
CN102401579A (zh) 一种具有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
CN202382592U (zh) 一种具有烟尘分离装置的窑炉余热利用系统
CN102401368A (zh) 一种具有共用余热利用系统的窑炉组
CN203656928U (zh) 一种钢包烘烤器的蓄热式烧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