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5133A - 多站点共小区组网方法、基带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站点共小区组网方法、基带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95133A
CN102395133A CN2011102286974A CN201110228697A CN102395133A CN 102395133 A CN102395133 A CN 102395133A CN 2011102286974 A CN2011102286974 A CN 2011102286974A CN 201110228697 A CN201110228697 A CN 201110228697A CN 102395133 A CN102395133 A CN 102395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ru
base station
bbu
under
communication fail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86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江
何勇
夏迎九
李宝民
朱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286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951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95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513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9985 priority patent/WO2013020523A1/zh
Priority to RU2014108863/07A priority patent/RU2014108863A/ru
Priority to BR112014002794A priority patent/BR112014002794A2/pt
Priority to EP12821975.5A priority patent/EP2731273A4/en
Priority to US14/175,804 priority patent/US20140155066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74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for increasing reliability, e.g. using redundant or spare channels o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站点共小区的组网的方法、基带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和系统。所述包括:将本小区基站下的一个或多个远端拉远单元RRU中的至少一个RRU连接到至少2个基站,所述至少2个基站包括本小区基站和至少一个其他基站;以及当所述一个或多个RRU中的一个RRU与所述本小区基站之间的通信失败时,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基站来继续通信。

Description

多站点共小区组网方法、基带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多站点共小区(Multi-site Cell)的组网的方法、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F Unit,RRU)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移动通信已经深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每个角落,人们对移动通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通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对现有铁路沿线的无线覆盖带来巨大的挑战,导致列车内网络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关键业绩指标)指标大幅降低,也因此受到移动运营商的普遍关注。为此,提出了RRU多站点共小区。
多站点共小区利用RRU拉远,并且一个BBU下位于不同子站点的多个物理小区(也称之为位置组,subsite)分属不同的物理地址,但是逻辑上属于同一个小区。每个位置组的载频数、频点、信道配置、CGI(Cell GlobalIdentity,全球小区标识)等小区级的参数配置为相同(载波的输出功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从而,当移动台沿着铁路运行时,发生位置组之间的接力,而不会发生切换,从而提升了语音质量,同时复用同一套频点可以节约频谱资源。
但是,在链型组网的情况下,如果链型组网中的某段光纤产生了故障,将导致该链后的RRU无法正常工作(年故障率的一些例子:光纤(500m)85%,RRU故障率2%,BBU故障率1%),以致可靠性不高。
现有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做成环型组网,但是组成环网需要铺设东向、西向2根RRU到BBU的光纤,为了可靠性的需求,环网备份的光纤必须独立铺设,导致工程量和成本倍增,在某些实际的铁路沿线,甚至无法找到备份的光纤回路。
此外,如果BBU出现了故障,将导致整个系统瘫痪,无法提供业务。如果为了解决这种单点故障,则必须在基站内额外增加一个备份BBU,导致成本的增加。并且由于引入了新的BBU导致复杂的数据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多站点共小区的组网的方法、基带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和系统,能够在发生通信故障的情况下利用其他基站来继续通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站点共小区的组网的方法,包括:将本小区基站下的一个或多个远端拉远单元RRU中的至少一个RRU连接到至少2个基站,所述至少2个基站包括本小区基站和至少一个其他基站;以及当所述一个或多个RRU中的一个RRU与所述本小区基站之间的通信失败时,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基站来继续通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带单元BBU,包括:检测器,用于检测与本基站下的一个或多个射频拉远单元RRU之间的通信是否失败;以及控制器,用于当所述检测器检测到该BBU与本基站下的一个或多个RRU中的一个RRU之间的通信失败时,进行控制以利用其他基站来继续通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射频拉远单元RRU,包括:第二连接器,连接到其他基站下的RRU或基带单元BBU。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站点共小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上述基带单元BBU和至少一个上述射频拉远单元RRU。
本发明实施例将小区内的至少一个RRU连接到至少2个基站,以使得小区内的每个RRU由于直接或间接连接到2个基站而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可以归属到至少2个基站,从而当本基站中的某段光纤或某个BBU发生故障时,可以利用其他基站的BBU来继续完成通信,增加了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多站点共小区的组网的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组网配置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组网配置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组网配置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BU的一个示范性结构的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BU中的控制器的具体结构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BU的另一个示范性结构的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RRU的示范性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GSM、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等。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的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此后,将以链型组网为例来具体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应用于其他组网配置,例如环型组网、星型组网等。
下面,将参照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多站点共小区的组网的方法10的示范性流程图。
在方法10的101中,将本小区基站下的一个或多个RRU(Remote RFUnit,射频拉远单元)中的至少一个RRU连接到至少2个基站,所述至少2个基站包括本小区基站和至少一个其他基站。
在102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RRU中的一个RRU与所述本小区基站之间的通信失败时,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基站来继续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将小区内的至少一个RRU连接到至少2个基站,以使得小区内的每个RRU由于直接或间接连接到2个基站而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可以归属到至少2个基站,从而当本基站中的某段光纤或某个BBU发生故障时,可以利用其他基站的BBU来继续完成通信,增加了可靠性。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几个示范性配置。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组网配置20的示意图。
在图2中,假设一个小区下存在n+1个位置组,其中n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并且将位于位置组n处的RRU称之为RRU n。如图2中所示,RRU 1至RRU n+1是小区1中的RRU,并与小区1的基站1中的BBU 1相连。类似地,RRU 1’至RRU n’+1是小区2中的RRU,并与小区2的基站2中的BBU2相连,且RRU 1”至RRU n”+1是小区0中的RRU,并与小区0的基站0中的BBU 0相连。这里,为了简便,在图2中对于小区0仅示出了基站0的BBU 0和RRU n”+1而省略了其他RRU1”至RRU n”。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还可以存在与此类似的其他小区。优选地,在高铁的情况下,在一个小区中,可以大约每隔1.2km布置一个RRU,并且第一个RRU(例如RRU 1)至最后一个RRU(例如RRU n+1)之间的距离可以总共大约为14km至20km。
此外,在小区1的RRU n与小区2的RRU 1’之间还连接有一段光纤P(或者其他传输介质,如图2中的粗实线所示),从而,小区1内的所有RRU(RRU 1至RRU n+1)均连接到(直接地或间接地)两个BBU,即BBU 1和BBU 2,进而可以归属于两个基站、即基站1和基站2。
这样,在物理上将2个RRU多站点共小区的位置组连接起来,使得小区1内的每个RRU在物理上和逻辑上都归属于2个基站。在正常工作时,某个RRU一般属于某一个基站,例如基站1。因此,当由于某段光纤发生了故障而导致基站1下的某个RRU与BBU 1之间的通信失败时,可以将该故障点后的RRU自动地归属到另一个基站、即基站2上去,利用基站2的BBU 2来继续通信,从而不会因为光纤故障而中断业务。这里,光线的故障可以发生在RRU之间,也可以发生在RRU与BBU之间。这里,在链型组网的情况下,故障点后的RRU是指该位于该故障点处的RRU以及按照链接顺序位于该故障点处的RRU之后的剩余RRU。
此外,小区1的RRU 1还连接到小区0的RRU n”+1,且小区0RRU n”+1连接到BBU 0。如果由于BBU 1发生了故障而导致通信失败,则工作在该BBU 1上的RRU自动地归属到相邻的2个基站上去,从而避免了业务的中断。具体而言,在链型组网的情况下,当BBU 1发生故障时,将按照链接顺序位于该BBU 1之前的RRU倒换到基站0的BBU 0上,同时将按照链接顺序位于该BBU 1之后的RRU倒换到基站2的BBU 2上。
例如,在如图2所示的情况下,如果BBU 1和RRU n之间的光纤发生了故障(如图2中的x处所示)导致通信失败。当基站1检测到了该故障的产生后。基站1通过控制而将发生了通信失败的RRU、即故障点处的RRU n以及按照链接顺序位于该RRU n之后的剩余RRU(这里仅为RRU n+1)一起倒换到BBU 2,从而使得RRU n和RRU n+1归属到基站2,与基站2的RRU 1’至RRU n’+1同属于一个小区(实际上仍然可以使用原来小区的CGI等)。由于RRU n和RRU n+1在物理上和逻辑上都与基站2相连,所以整个网络的覆盖并没有因为故障而产生损失,这极大地提高了可靠性。这里,术语“倒换”是指使得将一个小区A的基站下的RRU归属于另一个小区B的基站,从而使得那些RRU与所述小区B中的RRU同属于一个小区,并以与小区B中的RRU类似的方式利用小区B的基站中的BBU来进行通信。
另外,如果基站1的BBU 1发生了故障,在图2所示的链接配置下,按照链接顺序位于BBU 1之前的RRU 1和RRU 2被倒换到小区0的基站0中的BBU 0,从而归属于基站0,而按照链接顺序位于BBU 1之后的RRU 3至RRU n+1被倒换到BBU 2并归属于基站2。从而,BBU 1下的所有RRU(RRU1至RRU n+1)被倒换到BBU 0或BBU 2。从而分别归属到相邻的2个基站、即基站0和基站2。因此,对于BBU的单点故障也不会产生覆盖和容量的损失。
应当注意的是,虽然在前文中示例性描述中利用光纤P来连接RRU n+1与RRU 1’等,但是本领域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取决于设计需求和设计环境,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其他通信介质来代替光纤进行连接。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描述了RRU 1和RRU n+1分别连接到其他基站,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且这样的连接仅仅是示范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当BBU 1与RRU的连接方式不同时,可以利用其他RRU来连接到其他基站。例如,当BBU 1与RRU 1至RRU n+1之间的链接配置为星型组网时,也可以仅将一个RRU、例如RRU n连接到其他基站,例如基站2的BBU 2。
在星型组网的情况下,当由于某段光纤发生了故障而导致基站1下的RRU n与BBU 1之间的通信失败且RRU n连接到BBU 2时,可以仅将该RRUn倒换到BBU 2上以使其归属到基站2,而不改变基站1下的其他RRU的配置。当由于BBU 1的故障而导致通信失败时,也可以仅将连接到BBU 2的RRU n倒换到BBU 2上。
此外,虽然上面的实施例中示例性地将RRU n+1连接到2个基站、即基站1和基站2或将RRU 1连接到2个基站、即基站1和基站0,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而连接到多于2个的基站,例如3个或4个,从而进一步增加通信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将小区内的至少一个RRU连接到至少2个基站,以使得小区内的每个RRU由于直接或间接连接到2个基站而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可以归属到至少2个基站,从而当本基站中的某段光纤或某个BBU发生故障时,可以利用其他基站的BBU来继续完成通信,增加了可靠性。此外,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无需采用环型组网且无需在每个基站下布置备份BBU,从而节省了成本,简化了网络配置。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组网配置30的示意图。
如图3中所示,与图2中示出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取代如图2中示出的RRU n+1与RRU 1之间的利用光纤P的连接,RRU n+1通过备份光纤B(如图3中的粗折线所示)直接连接到BBU 2,且RRU 1’通过备份光纤A(如图3中的虚折线所示)直接连接到BBU 1。除此之外,图3中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配置与图2中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配置可以相同。
当BBU 1和RRU n之间的光纤发生了故障(如图3中的x处所示)时,基站1检测到故障发生,在备份光纤A和B没有故障的情况下,基站1通过控制而将RRU n和RRU n之后的RRU n+1一起倒换到BBU 2,从而使得RRUn和RRU n+1归属到基站2,与基站2的RRU 1’至RRU n’+1同属于一个小区(实际上仍然可以使用原来小区的CGI等)。与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类似地,由于RRU n和RRU n+1在物理上和逻辑上都与基站2相连,所以整个网络的覆盖并没有因为故障而产生损失,提高了可靠性。
此外,RRU 1通过备份光纤C连接到BBU 0,从而当基站1的BBU 1发生故障时,在图3所示的链接配置下,与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类似地,RRU 1和RRU 2被倒换到小区0的基站0中的BBU 0,从而归属于基站0,而RRU3至RRU n+1倒换到BBU 2并归属于基站2。从而,BBU 1下的所有RRU(RRU1至RRU n+1)被倒换到BBU 0或BBU 2。从而分别归属到相邻的2个基站、即基站0和基站2。因此,对于BBU的单点故障也不会产生覆盖和容量的损失
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解决了在实际应用时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的RRU级联级数规格可能受限的问题,可以将RRU级联级数需求降低一半。此外,本发明的该第二示范性实施例中的该组网配置30还具有单个基站RRU环形组网的优点,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可靠性。这里,RRU级联级数指的是一条链上总共连接的RRU的总的数目,在图2中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考虑小区1和小区2,该RRU级联级数为2n+2,而在图3中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中,仍然考虑小区1和小区2,该RRU级联级数为被减半为n+1。
同样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中的通信介质也不限于光纤,取决于设计需求和设计环境,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其他通信介质来代替光纤进行连接。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描述了RRU 1和RRU n+1分别连接到其他基站中的BBU,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且这样的连接仅仅是示范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当BBU 1与RRU的连接方式不同时,可以利用其他RRU来连接到其他基站。例如,当BBU 1与RRU 1至RRU n+1之间的链接配置为星型组网时,也可以仅将一个RRU、例如RRU n连接到其他基站,例如基站2的BBU 2。
此外,除了将至少一个RRU(例如RRU n+1)连接到BBU 1和BBU 2之外,还可以将其连接到更多的基站。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组网配置40的示意图。
如图4中所示,该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组网配置40与图2中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组网配置20类似,不同之处在于BBU彼此之间存在连接,例如BBU1与BBU 2相互连接,从而使得基站的组网更加可靠。也就是说,可以将BBU1与其他BBU中的一个相连。优选地是,在所有BBU中,将相邻的BBU以成对的方式来连接所有的BBU。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BU的一个示范性结构50的框图。
如图5中所示,BBU 50(例如图2至图4中的BBU 1)可以包括检测器501和控制器502。
检测器501用于检测与本基站下的一个或多个RRU之间的通信是否失败。
控制器502用于当所述检测器501检测到该BBU与本基站下的一个或多个RRU中的一个RRU之间的通信失败时,进行控制以利用其他基站(例如图2至图4中的基站2)来继续通信。
BBU 50的各部分可执行图1中的相关步骤,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将小区内的至少一个RRU连接到至少2个基站,以使得小区内的每个RRU由于直接或间接连接到2个基站而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可以归属到至少2个基站,从而当本基站中的某段光纤或某个BBU发生故障时,可以利用其他基站的BBU来继续完成通信,增加了可靠性。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BU 50中的控制器503的具体结构6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6中所示,所述控制器503可以包括倒换部分601,该倒换部分601用于在通信失败时将本基站下的RRU倒换到其他基站上,即将该BBU下的RRU倒换到其他BBU中的一个上来继续该RRU的通信。
具体而言,在链型组网的情况下,当所述通信失败是由于光纤故障导致的时,该倒换部分601将所述通信失败的RRU(例如图2至图4中的RRU n)及该RRU之后的其他RRU(例如图2至图4中的RRU n+1)一起倒换到所述其他基站中的一个上(例如图2至图4中的BBU 2、即基站2)。当所述通信失败是由于所述本基站中的基带单元BBU(例如图2至图4中的BBU 1)的故障导致的时,倒换部分601将本基站下的RRU倒换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基站上,在图2至图4中所示的情况下,本基站下的RRU被倒换到相邻的2个基站、即基站0和基站2上,在其他情况下,也可以将本基站下的RRU仅倒换到一个基站上,这种情况在前面已详细描述,所以这里不再赘述。
在星型组网的情况下,如果RRU n连接到BBU 2,则当RRU n与BBU 1之间发生通信失败时,不管通信失败是由于光纤故障导致的还是BBU 1自身的故障导致的,BBU 1都将该RRU n倒换到BBU 2,从而使RRU n归属于基站2,而不改变基站1下的其他RRU的配置。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BU的另一个示范性结构70的框图。
如图7中所示,BBU 70(例如图3中的BBU 1)包括检测器701、控制器702和第一连接器703。
图7中的检测器701和控制器702分别与图5中的检测器501和控制器502类似。
第一连接器703用于连接到下一基站的第一个RRU和上一基站的最后一个RRU。
此外,BBU 70还可以包括BBU连接器704,用于连接到下一基站的BBU连接器,以使2个基站的BBU彼此连接。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RRU的示范性结构80的示意图。
如图8中所示,RRU 80可以包括第二连接器801,用于连接到其他基站下的RRU或基带单元BBU。此外,该第二连接器801可以连接到至少一个其他基站下的RRU或BBU。
本发明实施例将小区内的至少一个RRU连接到至少2个基站,以使得小区内的每个RRU由于直接或间接连接到2个基站而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可以归属到至少2个基站,从而当本基站中的某段光纤或某个BBU发生故障时,可以利用其他基站的BBU来继续完成通信,增加了可靠性。
此外,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无需采用环型组网且无需在每个基站下布置备份BBU,从而节省了成本,简化了网络配置。
应当注意的是,为了清楚和简明,在图5至图8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图5至图8中所示出的设备或器件可以包括其他必要的单元。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站点共小区系统可以包括上述RRU和BBU。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多站点共小区的组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本小区基站下的一个或多个远端拉远单元RRU中的至少一个RRU连接到至少2个基站,所述至少2个基站包括本小区基站和至少一个其他基站;以及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RRU中的一个RRU与所述本小区基站之间的通信失败时,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基站来继续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基站来继续通信的过程,包括:
在链型组网的情况下,
当所述通信失败是由于光纤故障导致的时,将故障点处的RRU以及按照链接顺序位于该故障点处的RRU之后的剩余RRU一起倒换到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基站中的一个上;以及
当所述通信失败是由于所述本小区基站中的基带单元BBU的故障导致的时,将本小区基站下的RRU倒换到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基站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通信失败是由于所述本小区基站中的基带单元BBU的故障导致的时将本小区基站下的RRU倒换到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基站上的过程包括:
将按照链接顺序位于该BBU之前的RRU和按照链接顺序位于该BBU之后的RRU分别倒换到不同的2个基站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本小区基站下的一个或多个RRU中的至少一个RRU连接到至少2个基站的过程包括:
将本小区基站下的最后一个RRU连接到下一小区内的第一个RRU。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本小区基站下的一个或多个RRU中的至少一个RRU连接到至少2个基站的过程包括:
将本小区基站下的最后一个RRU连接到下一小区的BBU,并将下一小区的第一个RRU连接到本小区的BBU。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基站来继续通信的过程包括:
在星型组网且该通信失败的RRU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基站的情况下,
当所述通信失败是由于光纤故障导致的时,将所述通信失败的RRU倒换到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基站中的一个上;以及
当所述通信失败是由于所述本小区基站中的基带单元BBU的故障导致的时,将所述通信失败的RRU倒换到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基站中的一个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2个基站的基带单元BBU彼此连接。
8.一种基带单元BBU,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器,用于检测与本基站下的一个或多个射频拉远单元RRU之间的通信是否失败;以及
控制器,用于当所述检测器检测到该BBU与本基站下的一个或多个RRU中的一个RRU之间的通信失败时,进行控制以利用其他基站来继续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BBU,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
倒换部分,用于在通信失败时将本基站下的RRU倒换到其他基站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BBU,其特征在于:
在链型组网的情况下,当所述通信失败是由于光纤故障导致的时,所述倒换部分将故障点处的RRU以及按照链接顺序位于该故障点处的RRU之后的剩余RRU一起倒换到所述其他基站中的一个基站上;以及
当所述通信失败是由于所述本基站中的基带单元BBU的故障导致的时,所述倒换部分将本基站下的RRU倒换到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基站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BBU,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通信失败是由于所述本基站中的基带单元BBU的故障导致的时所述控制器将本基站下的RRU倒换到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基站上包括:
所述控制器将按照链接顺序位于该BBU之前的RRU和按照链接顺序位于该BBU之后的RRU分别倒换到不同的2个基站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BBU,其特征在于:
在星型组网的情况下,当通信失败时,所述倒换部分将通信失败且连接到至少一个其他基站的RRU倒换到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基站上。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BBU,其特征在于,所述BBU还包括:
第一连接器,用于连接到下一基站的第一个RRU和上一基站的最后一个RRU。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BBU,其特征在于,所述BBU还包括:
BBU连接器,用于连接到下一基站的BBU连接器,以使2个基站的BBU彼此连接。
15.一种射频拉远单元RRU,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连接器,连接到其他基站下的RRU或基带单元BBU。
16.一种多站点共小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8-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带单元BBU和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射频拉远单元RRU。
CN2011102286974A 2011-08-10 2011-08-10 多站点共小区组网方法、基带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及系统 Pending CN1023951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86974A CN102395133A (zh) 2011-08-10 2011-08-10 多站点共小区组网方法、基带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及系统
PCT/CN2012/079985 WO2013020523A1 (zh) 2011-08-10 2012-08-10 多站点共小区组网方法、基带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及系统
RU2014108863/07A RU2014108863A (ru) 2011-08-10 2012-08-10 Способ сетевого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для многоузловой соты, блок полосы модулирующих частот, удаленный rf-блок и система
BR112014002794A BR112014002794A2 (pt) 2011-08-10 2012-08-10 método de rede celular de múltiplos locais, unidade de banda de base, unidade de rf remota e sistema
EP12821975.5A EP2731273A4 (en) 2011-08-10 2012-08-10 MULTI-SITE CELL NETWORKING METHOD, BASE BAND UNIT, REMOTE RF UNIT AND SYSTEM
US14/175,804 US20140155066A1 (en) 2011-08-10 2014-02-07 Networking Method for Multi-Site Cell, Base Band Unit, Remote RF Unit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86974A CN102395133A (zh) 2011-08-10 2011-08-10 多站点共小区组网方法、基带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5133A true CN102395133A (zh) 2012-03-28

Family

ID=45862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86974A Pending CN102395133A (zh) 2011-08-10 2011-08-10 多站点共小区组网方法、基带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55066A1 (zh)
EP (1) EP2731273A4 (zh)
CN (1) CN102395133A (zh)
BR (1) BR112014002794A2 (zh)
RU (1) RU2014108863A (zh)
WO (1) WO2013020523A1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0523A1 (zh) * 2011-08-10 2013-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站点共小区组网方法、基带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及系统
CN103220111A (zh) * 2013-04-02 2013-07-24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对公共信道的载波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81736A (zh) * 2013-05-24 2013-09-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为终端分配资源、在基带单元间切换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3185673A1 (zh) * 2012-07-23 2013-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ru环网的光纤连接正确性检测方法和bbu
CN103703849A (zh) * 2013-08-23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81082A (zh) * 2012-10-17 2014-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05115A (zh) * 2012-12-29 2014-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Rru与bbu之间业务传输的实现方法、系统及bbu
CN103931224A (zh) * 2013-11-11 2014-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交织冗余覆盖的装置及方法
CN105472750A (zh) * 2015-12-08 2016-04-06 江苏鑫软图无线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天线地铁覆盖场景下的lte频率资源复用方法
CN103650561B (zh) * 2013-07-24 2017-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9729560A (zh) * 2017-10-31 2019-05-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高铁专网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891278A (zh) * 2018-09-07 2020-03-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桥型组网方法、设备、分布式基站以及存储介质
CN113301575A (zh) * 2021-05-08 2021-08-24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多基站的资源配置方法和射频拉远单元
CN113795003A (zh) * 2021-11-10 2021-12-14 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 用于5g室内无线通信的多rru扩展系统及实现方法
WO2023226458A1 (zh) * 2022-05-27 2023-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网络及其故障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75744B1 (ko) * 2014-01-09 2020-0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이중화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0495143B (zh) 2017-02-15 2020-12-01 瑞典马文无线公司 提供冗余的分布式天线系统
MX2019010749A (es) 2017-03-14 2019-10-2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rovision de comunicacion para un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on movil usando un nodo de unidad central y nodos de unidad distribuida.
WO2020124445A1 (zh) * 2018-12-19 2020-06-2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网络异常的方法、通信系统及相关处理单元
CN111526497B (zh) * 2019-02-02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7904A (zh) * 2004-03-30 2005-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拉远模块网及应用该网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2082586A (zh) * 2009-11-26 2011-06-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分布式基站链路系统及其链路保护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5133A (zh) * 2011-08-10 2012-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站点共小区组网方法、基带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7904A (zh) * 2004-03-30 2005-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拉远模块网及应用该网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2082586A (zh) * 2009-11-26 2011-06-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分布式基站链路系统及其链路保护方法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0523A1 (zh) * 2011-08-10 2013-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站点共小区组网方法、基带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及系统
RU2602977C2 (ru) * 2012-07-23 2016-11-20 ЗетТиИ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орректности оптоволокон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реализованного на основе замкнутой сети удаленных радиоблоков (rru), и блок базового диапазона (bbu)
WO2013185673A1 (zh) * 2012-07-23 2013-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ru环网的光纤连接正确性检测方法和bbu
CN103781082A (zh) * 2012-10-17 2014-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81082B (zh) * 2012-10-17 2018-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05115A (zh) * 2012-12-29 2014-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Rru与bbu之间业务传输的实现方法、系统及bbu
CN103905115B (zh) * 2012-12-29 2017-03-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Rru与bbu之间业务传输的实现方法、系统及bbu
CN103220111A (zh) * 2013-04-02 2013-07-24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对公共信道的载波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20111B (zh) * 2013-04-02 2016-08-03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对公共信道的载波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81736A (zh) * 2013-05-24 2013-09-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为终端分配资源、在基带单元间切换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650561B (zh) * 2013-07-24 2017-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配置方法及设备
WO2015024243A1 (zh) * 2013-08-23 2015-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03849A (zh) * 2013-08-23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03849B (zh) * 2013-08-23 2017-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31224A (zh) * 2013-11-11 2014-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交织冗余覆盖的装置及方法
WO2015066928A1 (zh) * 2013-11-11 2015-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交织冗余覆盖的装置及方法
CN103931224B (zh) * 2013-11-11 2018-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交织冗余覆盖的装置及方法
CN105472750A (zh) * 2015-12-08 2016-04-06 江苏鑫软图无线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天线地铁覆盖场景下的lte频率资源复用方法
CN105472750B (zh) * 2015-12-08 2018-12-14 江苏鑫软图无线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天线地铁覆盖场景下的lte频率资源复用方法
CN109729560A (zh) * 2017-10-31 2019-05-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高铁专网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729560B (zh) * 2017-10-31 2020-11-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高铁专网的处理方法
CN110891278A (zh) * 2018-09-07 2020-03-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桥型组网方法、设备、分布式基站以及存储介质
CN113301575A (zh) * 2021-05-08 2021-08-24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多基站的资源配置方法和射频拉远单元
CN113795003A (zh) * 2021-11-10 2021-12-14 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 用于5g室内无线通信的多rru扩展系统及实现方法
WO2023226458A1 (zh) * 2022-05-27 2023-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网络及其故障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4108863A (ru) 2015-09-20
BR112014002794A2 (pt) 2017-03-01
EP2731273A1 (en) 2014-05-14
US20140155066A1 (en) 2014-06-05
WO2013020523A1 (zh) 2013-02-14
EP2731273A4 (en)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5133A (zh) 多站点共小区组网方法、基带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及系统
CN103188712B (zh) 分布式基站冗余覆盖网络系统及无线信号处理的方法
CN103384382A (zh) 无线链路管理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2026392A (zh) 一种在tdd小区上工作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2235879A (zh) 一种铁路列控双模无线终端及实现方法
CN105933939B (zh) 一种链路维护方法及装置
CN112911420A (zh) 基于FlexE网络的重路由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2611502B (zh) 环网配置方法和装置
WO2024087636A1 (zh) 远端单元保护系统
EP1525683B1 (en) Virtual sector provisioning and network configuration
CN103096362B (zh) ZigBee网络恢复方法
CN103188804B (zh) 一种无线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01058A (zh) Mesh移动应用网络中刷新MAC表项的方法和设备
CN101594619A (zh) 一种移动台中继通信系统及方法
EP2802166B1 (e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trx mutual aid
CN103826248A (zh) 一种异构网中对无线链路进行监测的方法
CN103517298A (zh) 用于无线中继网络的切换测量方法、系统及中继节点
CN103686814A (zh) 基带单元、基站以及基站系统
CN105307239A (zh) 小区能力信息的交互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313262A (zh) 一种无线网络覆盖备份方法和装置
US921570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and base station
WO2015066928A1 (zh) 一种实现交织冗余覆盖的装置及方法
CN103269281A (zh) 一种qam设备备份系统及方法
CN1756104A (zh) 一种基站前向链路的冗余备份系统及射频切换装置
CN110891278A (zh) 桥型组网方法、设备、分布式基站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