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1368A - 一种植物抗逆蛋白AcTPR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抗逆蛋白AcTPR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91368A
CN102391368A CN2011104014669A CN201110401466A CN102391368A CN 102391368 A CN102391368 A CN 102391368A CN 2011104014669 A CN2011104014669 A CN 2011104014669A CN 201110401466 A CN201110401466 A CN 201110401466A CN 102391368 A CN102391368 A CN 1023913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pr
sequence
protein
yeast
seq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014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洪玉
余刚
张世宏
刘金亮
陈宣明
贾承国
李敬涛
李桂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4014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913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91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13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植物抗逆蛋白AcTPR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属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抗逆相关蛋白AcTPR,包含由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组成和将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经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或缺失或添加且由SEQ ID NO:2衍生的蛋白质;编码基因AcTPR的编码序列如下列之一:a.编码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b.编码SEQ ID NO:2蛋白序列的核苷酸分子;c.与a核苷酸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蛋白的核苷酸分子;d.与a的核苷酸序列杂交且编码蛋白的核苷酸分子;将AcTPR导入酿酒酵母得到的转基因酿酒酵母,可提升酵母耐低温耐NaHCO3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抗逆蛋白AcTPR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运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INVSc1菌株表达一种与植物抗逆相关的蛋白AcTPR。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如盐、碱、高温、低温、干旱、病虫害等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限制了作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作物产量直接威胁到粮食安全,因此,将抗逆境胁迫的基因转入作物中进行分子育种改良作物性状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兴趣。而克隆逆境相关基因及其功能的研究能够为通过基因工程进行植物抗逆育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材料。但是,当前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草本植物,很少对木本植物特别是盐生木本植物进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时在结构、生长、发育以及生理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因此克隆和研究木本植物中与抗逆相关的基因能够为通过基因工程提高作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抗受力提供更多的候选基因。
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Pursh]Nute)是藜科,滨藜属木本植物,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植物,可生长在沙丘、砾沙土、山脊、斜坡和冲击平原上。在年降雨量180mm以上,年均气温5℃左右,极端最低温度-40℃的干旱、半干旱荒漠、盐碱地生长良好,种源产地海拔2377m,人工栽植区已达3150m。据报道,四翅滨藜可生长在可溶性盐含量为1%,土壤盐分在307~1693mg/kg的土壤中,在可溶性盐含量超过4229mg/kg的土壤中也生长良好。在印度,从美国等国引进了12种滨藜品种改良了700万hm2的盐碱地,突尼斯和北非一些国家为开发盐碱地资源已有2万hm2荒漠地种植了滨藜,在澳大利亚、南非、北非、以色列和北美地区滨藜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最主要的饲料灌木之一,也是绿化和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近几年先后在我国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等地进行了区域性引种栽培试验,显示了极强的抗干旱、低温、贫瘠、抗盐碱等优良特性。
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不仅具有生长快、容易培养和易于遗传操作等优点,而且具有典型真核系统的特性,具有糖基化、二硫键形成以及蛋白质折叠等翻译后加工等过程,其表达模式与植物表达模式更为接近,所以用酵母筛选植物抗逆基因具有原核表达系统不可替代的优越性。采用酵母突变体筛选植物的不同cDNA文库来鉴定和挖掘新基因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植物功能基因的研究。用酵母的2种不同氨基酸转运缺陷突变体筛选拟南芥cDNA文库,Frommer等和Hsu等(1993年)成功地克隆到相应的编码相同氨基酸透过酶的NAT2/AAP1。酵母表达系统还被广泛地应用到植物抗盐基因功能研究中,Yamada等(2002年)利用酵母表达体系验证了丙二烯环化氧化酶(AOC)基因大大增强转化子的抗盐性,从而表明AOC基因在真核表达系统中增强抗盐胁迫的功能。唐玉林等(2007年)利用酵母表达系统研究大豆SAL I3-2蛋白功能,将大豆SAL I3-2蛋白cDNA及其缺失片段构建到酵母表达载体pYES2上,并转化酵母菌INVScl,检测酵母重组子在胁迫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SALI3-2基因可明显提高酵母转化子的抗盐能力。酿酒酵母菌株INVSc1(基因型为MATa his3D1leu2 trp1-289 ura3-52)是一种二倍体,并且生长迅速的理想酵母表达菌株,该菌株是人工改造的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运用SC-U培养基筛选转化子,假阳性率低,能够保证转化效率。
TPR蛋白家族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均广泛存在,TPR结构域可能介导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某些蛋白复合物的形成非常重要,TPR蛋白中串行排列的多个TPR序列可能分别介导与不同蛋白的互作,从而使TPR蛋白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不同的功能。TPR基序是一个含有34个氨基酸的串行排列的重复序列。这些共有重复序列具有简并性。不同的TPR蛋白中的TPR重复数目并不相同,一般为3-16个。各基序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也不完全相同,但是在某些位点具有高度保守性:如第8、20、27位多是小的,不带电荷的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第4、17、24位多是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或苯丙氨酸,第21、28位则是大的脂肪族氨基酸。此外,基序末端尤其是32位上多含脯氨酸。TPR保守域还可能成为蛋白复合物构成中的重要的桥梁,在钙调素与蛋白结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TPR还参与细胞循环、转录抑制、胁迫响应、抑制蛋白激酶和蛋白复合体的运输等过程,还可以调节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中,转化pYES-AcTPR重组载体的酵母INVSc1菌株在抗低温和碱胁迫中表现出较强抗性,在众多研究中,还未有关含TPR功能域的四翅滨藜基因在酵母抗逆和植物的抗逆生理功能方面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盐生灌木植物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作为研究材料,通过构建低温(-10℃)和盐(400mM NaCl)胁迫下四翅滨藜的全长运用Invitrogen公司
Figure BDA0000116814700000021
Full-Length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构建全长cDNA文库,并通过Gateway技术LR重组到酵母表达载体pYES-DEST52中,混合质粒转化酵母菌株INVSc1,通过多种模拟逆境胁迫(盐碱、冻害、高温、SOS胁迫、干旱胁迫)筛选出与逆境胁迫相关的基因,为今后利用抗盐碱、干旱、冻害、SOS胁迫基因获得抗相应逆境胁迫的转基因农作物和林木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四翅滨藜抗盐碱和抗低温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本发明使用酵母表达载体pYES-DEST52(购自Invitrogen公司),插入本发明AcTPR蛋白核苷酸编码序列以及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YES-AcTPR,它除了携带有AcTPR蛋白核苷酸编码序列外,还有T7启动子、GAL1启动子、CYC1终止转录信号、URA3基因、f1复制基因、pUC复制基因、酵母2μ复制序列、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ttR1和attR2用于LR重组的重组位点、致死基因ccdB用于逆向筛选转化子、氯霉素抗性基因用于对阳性转化子的双重筛选、V5 epitope便于重组后蛋白表达检测、6xHis Tag用于重组基因纯化,以及为外源蛋白高效表达所需的各种调控元件。
AcTPR基因由1631个碱基组成,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Frame)1341bp,同时还提供5’-UTR和3’-UTR序列,AcTPR为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序列。开放读码框的起始密码子为ATG,终止密码子为TGA。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含TPR功能域的四翅滨藜中与植物抗逆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并进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抗逆相关蛋白名称为AcTPR(Atriplex canescens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domain),来源于四翅滨藜,包含如下两类蛋白质:
(a)由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表中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或缺失或添加且与植物抗逆性相关的由序列表中SEQ ID NO:2衍生的蛋白质。
序列表中SEQ ID NO:2由44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86个疏水氨基酸,360个亲水氨基酸,亲水性极强,81个碱性氨基酸,85个酸性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51.2kD,等电点为5.31。四翅滨藜AcTPR蛋白未见报道。
植物抗逆性相关蛋白AcTPR的编码基因AcTPR的编码序列为序列表中SEQ ID NO:1的5’端第93-1434位脱氧核苷酸。
植物抗逆性相关蛋白AcTPR的编码基因AcTPR的编码序列为下列之一:
1)编码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
2)编码序列表中SEQ ID NO:2蛋白序列的核苷酸分子;
3)与1)所述的核苷酸序列具有90%以上的同源性且编码植物抗逆相关蛋白AcTPR的核苷酸分子;
4)在高严谨条件下与1)所述的核苷酸序列杂交且编码植物抗逆相关蛋白AcTPR的核苷酸分子。
以上4)中所述高严谨条件是指可为在0.1XSSC,0.1%SDS的溶液中、65℃下杂交并洗膜的条件。
一种重组表达载体含有植物抗逆相关蛋白AcTPR的编码基因AcTPR。
一种重组菌含有植物抗逆相关蛋白AcTPR的编码基因AcTPR。(以下简称编码基因AcTPR)。
为了使(a)中的蛋白AcTPR便于纯化,可在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氨基末端或梭基末端连接上如表1所示的标签。
表1.标签的序列
  标签   残基   序列
  Poly-Arg   5-6(通常为5个)   RRRRR
  Poly-His   2-10(通常为6个)   HHHHHH
  FLAG   8   DYKDDDDK
  Strep-tag II   8   WSHPQFEK
  c-myc   10   EQKLISEEDL
重组酿酒酵母表达载体含有编码基因AcTPR,重组酵母表达载体转化的宿主细胞为酿酒酵母INVSc1。重组酵母菌株表现出抗逆性,所述酵母抗逆性具体可为对非生物胁迫的抗逆性,特别是对低温,NaHCO3胁迫的抗逆性。
将编码基因AcAQP导入酿酒酵母得到的转基因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可以提升酵母耐干旱耐盐碱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四翅滨藜总RNA提取图片
其中:NaCl为400mM NaCl处理四翅滨藜后提取叶片和茎部总RNA电泳图;MW为1kb Plus核苷酸Ladder Marker由核苷酸片段10000bp、8000bp、6000bp、5000bp、4000bp、3000bp、2000bp、1500bp、1000bp、800bp、500bp、以及300bp构成,其中3000bp的核苷酸量为100ng,其余条带核苷酸量约为50ng;Cold为-10℃处理四翅滨藜后提取叶片和茎部总RNA电泳图。
图2为cDNA文库插入片段长度PCR检测图片
其中:1-8,9-16为挑取阳性菌落进行菌落PCR鉴定结果;MW为1kb Plus核苷酸LadderMarker由核苷酸片段10000bp、8000bp、6000bp、5000bp、4000bp、3000bp、2000bp、1500bp、1000bp、800bp、500bp、以及300bp构成,其中3000bp的核苷酸量为100ng,其余条带核苷酸量约为50ng。
图3为重组pYES-AcTPR质粒PCR扩增电泳图
其中:M:marker自上到下大小为:2000bp、1000bp、750bp、500bp、250bp、100bp1,2:目的条带
图4为AcTPR在GenBank中功能域比对结果
图5为AcTPR与其他物种Tetratricopeptide repeat domain蛋白系统进化树
图6为pYES-AcTPR和pYES-DEST52酵母转化图
其中:A为INVSc1酵母菌株;B为重组质粒pYES-AcTPR转化INVSc1酵母菌株;C为INVSc1酵母菌株;D为pYES-DEST52质粒转化INVSc1酵母菌株。
图7为pYES-AcTPR酵母阳性转化子PCR鉴定图
其中:M:marker自上到下大小为:2000bp、1000bp、750bp、500bp、250bp、100bp1,2,3:阳性转化子目的条带
图8为pYES-AcTPR酵母阳性转化子加入半乳糖诱导后生长曲线图
其中:横坐标表示加入半乳糖后生长时间;纵坐标表示吸光度OD600值。
图9为pYES-AcTPR酵母阳性转化子生长中全蛋白表达量曲线图
其中:横坐标表示生长时间;纵坐标表示pYES-AcTPR酵母全蛋白量。
图10为pYES-AcTPR酵母和pYES-DEST52酵母胁迫处理效果的照片I
其中:A为4M KCl处理酵母效果;B为5M NaCl处理酵母效果;C为高温处理酵母效果;D为低温处理酵母效果。
图11为pYES-AcTPR酵母和pYES-DEST52酵母胁迫处理效果的照片II
其中:A为6%NaHCO3处理酵母效果;B为8%NaHCO3处理酵母效果;C为6%Na2CO3处理酵母效果;D为8%Na2CO3处理酵母效果。
图12为pYES-AcTPR酵母和pYES-DEST52酵母胁迫处理效果的照片III
其中:A为40%PEG6000处理酵母效果;B为5M山梨醇处理酵母效果;C为4mM百草枯处理酵母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编码基因AcTPR全长cDNA的获得及序列分析
1.胁迫处理四翅滨藜:
将生长三个月的四翅滨藜植株从-10℃野地移栽到培养室,种植10d,待植株存活,发出新叶。每天用500mL 400mMNaCl处理每株四翅滨藜植株,处理4d,采摘叶片,茎部和根清洗干净用液氮速冻,-80℃冻存,以备建库。
2.构建cDNA文库:
将-10℃条件下采集和用400mMNaCl处理四翅滨藜植株的叶片、茎和根同时提取总RNA(图1),然后使用Invitrogen公司的cap antibody module针对含有完整帽子结构的
一链cDNA进行富集,然后按照Invitrogen公司
Figure BDA0000116814700000061
Full-Length cDNA LibraryConstruction Kit构建cDNA全长uncut文库(图2),并通过Gateway技术LR重组到酵母表达载体pYES-DEST52中,PCR检测插入片段长度,将片段长度超过1000bp的300个文库克隆测序,进行氨基酸比对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四翅滨藜抗性ESTs序列。
2.1 Total RNA的提取:
2.1.1取100mg组织样品,在预冷的研钵中用液氮研成粉末,然后转入1.5mL离心管中;
2.1.2加入1ml的Trizol试剂,振荡混匀,室温静置10min充分裂解细胞;
2.1.3加入200μL的氯仿,剧烈震荡15sec,室温静置5min;
2.1.4在4℃,12,000rpm高速冷冻离心15min;
2.1.5取上清于新1.5mL离心管中,加入0.5mL异丙醇,颠倒混匀,室温静置10min;
2.1.6在4℃,12,000rpm高速冷冻离心10min;
2.1.7去上清,加入1mL的75%乙醇洗涤沉淀,7,500rpm高速冷冻离心5min;
2.1.8重复步骤2.1.7一次;
2.1.9去上清,空气中干燥RNA沉淀,然后溶解于50μL DEPC水中。
3.筛选AcTPR基因片段的克隆:
根据四翅滨藜ESTs序列中找出的编码AcTPR的cDNA序列,LR重组到酵母表达载体pYES-DEST52中得到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YES-AcTPR,将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YES-AcTPR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DH5α,挑取单菌落之后,LB(Amp抗性)摇培后提取质粒。根据载体上的序列设计PCR引物,并进行PCR扩增,验证cDNA序列和测序结果。
上游(T7):5’-TAATACGACTCACTATAGGG-3’
下游(R):5’-AGGGTTAGGGATAGGCTTACCTTC-3’
PCR反应体系:克隆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4min;94℃变性30s;56℃退火30s;72℃延伸3min,30个循环;72℃延伸10min。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在1400bp位置上有一特异性的条带(图3)。
实施例二:编码基因AcTPR的序列分析
经测序编码基因AcTPR 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包含1338bp,由44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86个疏水氨基酸,360个亲水氨基酸,亲水性极强,蛋白质分子量为51.2kD,等电点为5.31。结果表明获得全长基因的cDNA序列,其GenBank登录号为JN974245。
利用NCBI(http://www.ncbi.nlm.nih.gov/Structure/cdd/wrpsb.cgi)对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进行保守区域分析(图4),结果表明:该蛋白属于TPR家族蛋白。在NCBI网站上对编码基因AcTPR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BLAST,与已确定功能的其他物种氨基酸序列进行进化分析和同源性分析,并用clustalX和MEGA4软件绘制进化树:编码基因AcTPR与蓖麻TPR编码的氨基酸进化距离最近。与拟南芥中TPR家族蛋白同源关系也较近(图5)。根据核苷酸MAN分析编码基因AcTPR不含信号肽。
实施例三:重组酵母的转化及检测
酿酒酵母INVSc1是尿氨酸营养缺陷型(Ura-),在不含尿氨酸的SC基本培养基(SC-Ura-)上,该酵母不能繁殖和生长。pYES2-DEST52质粒上含有URA3基因,使重组酵母能够在SC-Ura-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因此,可以用SC-Ura-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转化阳性酵母和非阳性酵母。分别将质粒pYES-AcTPR和pYES-DEST52转化酵母菌INVSc1菌株中,转化酵母涂布在SC-Ura-固体选择培养基上,以未转化的酵母做对照,进行培养,2d后除了空酵母外均有菌落长出,说明酵母转化成功(图6)。
1.运用Lithium acetate化学转化法转化酿酒酵母INVSc1,其具体转化步骤:
1.1在10mLYPD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个酵母菌株单克隆(INVSc1),30℃过夜摇培;
1.2检测培养菌液的OD600,在50mLYPD培养基中加入过夜培养的酵母菌液,稀释至OD600为0.4,再摇培2-4h;
1.3 2500rpm冷冻离心5min沉淀收集菌体,之后用40mL 1xTE重悬菌体;
1.4 2500rpm冷冻离心5min沉淀收集菌体,之后用2mL 1xLiAc/0.5xTE重悬菌体;
1.5分装成100μL/1.5mLEP管;
1.6将酵母细胞置于室温孵育10min;
1.7每个转化体系(100μL)中,加入1μg质粒核苷酸,100μg变性鲑鱼精核苷酸,混匀;
1.8加入700μL 1x LiAc/40%PEG-3350/1x TE,混匀;
1.9 30℃孵育步骤8中的混合液30min;
1.10加入88μL DMSO,混匀,42℃热击7min;
1.11 5000rpm冷冻离心1min,移除上清;
1.12用1mL 1xTE重悬菌体,5000rpm冷冻1min,移除上清;
1.13用100μL 1xTE重悬菌体,涂布于筛选培养基上。
2.阳性转化子的鉴定
从筛选培养基上随机挑取3个INVSc1(pYES2-AcTPR)单克隆,30℃,200rpm振荡培养过夜,取过夜培养物,沸水浴5min,冰上放置5min破碎细胞,以细胞破碎液离心浓缩作为模板进行菌液PCR以引物T7和R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20μL)为:PCR Buffer 2μL,dNTP 1μL,T7 Primer 0.5μL,R Primer 0.5μL,Template 1μL,ddH2O 14.5μL。扩增产物在1%的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其扩增片段与预期的1640bp长度相吻合(图7)。证明重组质粒pYES2-AcTPR已经转化进入到酵母中。
实施例四:转基因酵母生长及蛋白表达
在实验室使用酿酒酵母菌株INVSc1中,GAL1启动子会被葡萄糖抑制,而在半乳糖作为碳源的情况下能够诱导转录(图8)。其中蛋白在12h左右表达量最高(图9)。
1.蛋白诱导表达步骤
1.1将含有目标基因的pYES-AcTPR接种于含有2%葡萄糖的SC-U培养基中,30℃,过夜摇培;
1.2测算过夜菌液的OD600,保证能够使接种于50mL SC-U(含半乳糖)培养基中OD600等于0.4;
1.3吸出步骤2中计算的酵母细胞体积,3500rpm,5min,4℃离心,弃上清;
1.4将步骤3中的细胞重悬于50mL诱导培养基(SC-U,半乳糖)中,30℃摇培;
1.5分别在0,4,8,12,16,和24h处取出相同体积的诱导细胞,并且测量OD600值;
1.6将取出的细胞3500rpm,5min,4℃离心,收集菌体;
1.7弃上清,将细胞重悬于500μL无菌水中;
1.8将细胞转移到灭菌的1.5mL的离心管中,12000rpm,30s,弃上清;
1.9将细胞保存在-80℃,备用。
2.重组蛋白定量
将酵母细胞用裂解Buffer裂解之后,运用Bradford法进行总蛋白量的测定,模拟酵母细胞生长曲线和总蛋白表达曲线
2.1准备好细胞裂解液,在准备实验之前最好能够了解裂解细胞的OD600;
2.2将细胞重悬于500μl裂解缓冲液中,3500rpm,5min,4℃离心,收集菌体;
2.3取出上清,然后加入适量(计算加入裂解缓冲液的体积)裂解缓冲液,使OD600致50-100;
2.4加入等量的酸洗玻璃珠;
2.5将步骤4中的处理液放在涡旋仪上涡旋1min,冰上放置1min,重复该步骤20次,裂解细胞。细胞能被机械剪切力裂解,可以显微镜下边观察裂解效果;
2.6将步骤5中裂解之后混合液,12000rpm,10S,4℃离心;
2.7将上清转移到新的1.5mLEP管中,可以用BSA进行蛋白质定量。
实施例五:阳性转化酵母逆境胁迫处理
1.逆境胁迫的前处理
吸取酵母INVSc1(pYES-DEST52)和验证正确的INVSc1(pYES2-AcTPR)的保存菌液或者挑取单菌落,接种于SC-U液体培养基(加入终浓度2%的葡萄糖)中,30℃摇床振荡培养24h,测量其OD600值,并用SC-U液体培养基(葡萄糖)将菌液浓度调整OD600为0.4,体积为5mL,8000rpm离心1min,加入2mL诱导培养基(SC-U+2%半乳糖)重悬菌体,接于5mL的诱导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24h,测量INVSc1(pYES-DEST52)和INVSc1(pYES2-AcTPR)的OD600值,并将两种重组酵母的浓度统一调整到OD600值为2,取等量的酵母,8000g离心1min,弃上清。对这两种酵母进行不同的胁迫处理,比较(pYES-DEST52)和INVSc1(pYES2-AcTPR)的抗性,每种实验重复3次。
2.模拟逆境胁迫处理
植物存在于自然界中要面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逆境,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盐害(NaCl、KCl等),碱害(Na2CO3、NaHCO3等),干旱胁迫、冻害低温胁迫、高温胁迫以及植物病原菌胁迫。
在室内,运用高浓度NaCl和KCl模拟盐胁迫,高浓度Na2CO3和NaHCO3模拟碱胁迫,
PEG6000和山梨醇模拟干旱胁迫,低温(-20℃)模拟冷冻胁迫,高温(53℃)模拟高温胁迫,运用百草枯可以产生活性氧模拟植物病原微生物侵染植物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物质从而模拟植物病原菌等生物胁迫。运用以上处理,模拟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对转基因酿酒酵母的影响,从而评价基因对各种胁迫的应答效果(图10)。
2.1 NaCl处理:将上述菌体重悬于5mol/L NaCl溶液,混匀后30℃振动放置24h,然后将不稀释的菌体和分别稀释10、100、1000、10000倍的菌体,取2μL点样在SC-U(含2%葡萄糖)的固体培养基上,30℃培养48h,比较两种菌的菌落的生长差异。
2.2 KCl处理:将菌体重悬于4mol/L KCL溶液中混匀,30℃振动胁迫24h,然后将不稀释的菌体和分别稀释10、100、1000、10000倍的菌体,取2μL点样在SC-U(含2%葡萄糖)的固体培养基上,30℃培养48h,比较两种菌的菌落的生长差异。
2.3 Na2CO3处理:将菌体分别重悬于6%和8%的Na2CO3溶液,混匀30℃振动胁迫2h,将然后将不稀释的菌体和分别稀释10、100、1000、10000倍的菌体,取2μL直接点样在SC-U(含2%葡萄糖)的固体培养基上,30℃恒温培养48h,比较两种菌的菌落的生长差异。
2.4 NaHCO3处理:将菌体重悬于6%和8%的NaHCO3溶液,混匀后,30℃振动胁迫2h,将然后将不稀释的菌体和分别稀释10、100、1000、10000倍的菌体,取2μL直接点样在SC-U(含2%葡萄糖)的固体培养基上,30℃培养48h,比较两种菌的菌落的生长差异。
2.5 40%PEG6000处理:将菌体重悬于40%的PEG6000和5mol/L的山梨醇中,30℃振动胁迫24h,然后将不稀释和分别稀释10、100、1000、10000倍的菌体,取2μL点样在SC-U(含2%葡萄糖)的固体培养基上,30℃恒温培养48h,比较两种菌的菌落的生长差异。
2.6 5mol/L山梨醇(Sorbitol)处理:将菌体重悬于5mol/L的山梨醇中,30℃振动胁迫24h,然后将不稀释和分别稀释10、100、1000、10000倍的菌体,取2μL点样在SC-U(含2%葡萄糖)的固体培养基上,30℃恒温培养48h,比较两种菌的菌落的生长差异。
2.7冷冻处理:将菌体重悬于SC-U液体培养基,冷冻(-20℃)胁迫48h,其间每隔6h把菌体冻融一次。将不稀释和分别稀释10、100、1000、10000倍的菌体,取2μL点样在SC-U(含2%葡萄糖)的固体培养基上30℃培养48h,比较两种菌的菌落的生长差异。
2.8高温处理:将菌体重悬于SC-U液体培养基,53℃胁迫1h。将不稀释和分别稀释100、1000、10000倍的菌体,取2μL点样在SC-U(含2%葡萄糖)的固体培养基上30℃培养48h,比较两种菌的菌落的生长差异。
2.9百草枯(Paraquat):将菌体重悬于4mM百草枯溶液中,30℃胁迫2h。将不稀释和分别稀释10、100、1000、10000倍的菌体,取2μL点样在SC-U(含2%葡萄糖)的固体培养基上30℃培养48h,比较两种菌的菌落的生长差异。
其中,pYES-AcTPR转化酵母对于高温、低温、6%NaHCO3、8%NaHCO3、6%Na2CO3、8%Na2CO3等逆境效果明显强于空白质粒pYES-DEST52转化酵母。
Figure IDA0000116814800000021

Claims (5)

1.一种植物抗逆相关蛋白AcTPR,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含如下两类蛋白质:
(a)由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表中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或缺失或添加且与植物抗逆性相关的由序列表中SEQ ID NO:2衍生的蛋白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抗逆相关蛋白AcTPR的编码基因AcTPR,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码基因AcTPR的编码序列为序列表中SEQ ID NO:1的5’端第93-1434位脱氧核苷酸。
3.按权利要求2所述植物抗逆相关蛋白AcTPR的编码基因AcTPR,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基因AcTPR的编码序列为下列之一:
1)编码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
2)编码序列表中SEQ ID NO:2蛋白序列的核苷酸分子;
3)与1)所述的核苷酸序列具有90%以上的同源性且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抗逆相关蛋白AcTPR的核苷酸分子;
4)在高严谨条件下与1)所述的核苷酸序列杂交且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抗逆相关蛋白AcTPR的核苷酸分子。
4.一种重组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2或3所述植物抗逆相关蛋白AcTPR的编码基因AcTPR。
5.一种重组菌,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2或3所述植物抗逆相关蛋白AcTPR的编码基因AcTPR。
CN2011104014669A 2011-12-06 2011-12-06 一种植物抗逆蛋白AcTPR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 Pending CN1023913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14669A CN102391368A (zh) 2011-12-06 2011-12-06 一种植物抗逆蛋白AcTPR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14669A CN102391368A (zh) 2011-12-06 2011-12-06 一种植物抗逆蛋白AcTPR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1368A true CN102391368A (zh) 2012-03-28

Family

ID=45858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014669A Pending CN102391368A (zh) 2011-12-06 2011-12-06 一种植物抗逆蛋白AcTPR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9136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1985A (zh) * 2014-09-23 2015-02-25 吉林大学 四翅滨藜酮脂酰辅酶a硫解酶基因克隆及其应用
CN104371992A (zh) * 2014-09-23 2015-02-25 吉林大学 四翅滨藜Lon蛋白酶基因克隆及其应用
CN104497112A (zh) * 2014-09-23 2015-04-08 吉林大学 四翅滨藜含光系统ii放氧复合体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应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1985A (zh) * 2014-09-23 2015-02-25 吉林大学 四翅滨藜酮脂酰辅酶a硫解酶基因克隆及其应用
CN104371992A (zh) * 2014-09-23 2015-02-25 吉林大学 四翅滨藜Lon蛋白酶基因克隆及其应用
CN104497112A (zh) * 2014-09-23 2015-04-08 吉林大学 四翅滨藜含光系统ii放氧复合体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2030B (zh) 包含脱水素功能域的基因及其抗旱抗碱基因工程应用
CN101812124B (zh) 植物耐逆相关的蛋白TaSnRK2.8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2392001B (zh) 一种植物抗逆蛋白AcLRR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
CN102676544A (zh) 水稻MYB家族转录因子OsMYB84基因编码序列及其应用
CN102399760A (zh) 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TaSnRK2.10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2382185B (zh) 一种植物水通道蛋白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
CN109576244A (zh) 一种新型脂肪酶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2978218B (zh) 苹果抗逆相关基因MdSIMYB2的克隆及其应用
CN102220297A (zh) 一种抗逆相关蛋白TaSnRK2.3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2391368A (zh) 一种植物抗逆蛋白AcTPR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
CN102492031A (zh) 包含dreb功能域的四翅滨藜基因及抗逆基因工程应用
CN102719449A (zh) 苹果抗逆相关基因MdSIMYB1的克隆及其应用
CN108640983B (zh) FvCPC2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多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中的应用
CN101608184A (zh) 棉花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GhMAPK16的克隆及其应用
CN103497940B (zh) 一种植物抗旱相关蛋白TaSnRK2.6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07384893A (zh) 一种耐热脂肪酶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7365755A (zh) 一种新型脂肪酶及其基因、工程菌和制备方法
CN110452917A (zh) 野葡萄VyGOLS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干旱胁迫中的应用
CN104371991B (zh) 四翅滨藜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克隆及其应用
CN102492669B (zh) 一种植物抗逆蛋白AcNAD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
CN109867715A (zh) 一种叶绿体蛋白和ATPase酶活性突变体在提高植物抗逆性中的应用
CN104497112A (zh) 四翅滨藜含光系统ii放氧复合体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应用
CN104480078A (zh) 四翅滨藜细胞色素p450基因克隆及其应用
CN105671052B (zh) 高效快速抑制狗牙根内源基因表达的方法
CN102827784B (zh) 重组鲫鱼mbsp表达菌株的构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