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5081A - 反射片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反射片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5081A
CN102385081A CN2011102535801A CN201110253580A CN102385081A CN 102385081 A CN102385081 A CN 102385081A CN 2011102535801 A CN2011102535801 A CN 2011102535801A CN 201110253580 A CN201110253580 A CN 201110253580A CN 102385081 A CN102385081 A CN 102385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on horizon
subregion
reflector plate
shee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35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昌秀真
文源铎
金星勋
李相贤
韩相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85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50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G02B5/0808Mirrors having a single reflecting layer
    • G02B1/105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84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refl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反射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包含反射层、在所述反射层上的上表面层和在所述反射层下的下表面层的基片,所述反射层含有小气泡;将所述基片划分割为上分区片和下分区片;并且在所述上分区片和下分区片的每一个上形成加固层,从而构成所述反射片。

Description

反射片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8月3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0-0085161号的优先权,并将该专利申请通过援引完整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片,并特别涉及包含背光单元加固层的反射片以及制造该反射片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基片被分割成上分区片和下分区片,并且在所述上分区片和下分区片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加固层。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前进,对显像显示设备的需求以多种形式日益增多。近来,已使用了各种平板显示(FPD),例如液晶显示(LCD)、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各种FPD中,液晶显示(LCD)设备因具备诸如尺寸小、重量轻、外形薄和功耗低等优势而已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或监视器中。由于LCD设备是非发射型显示设备,因此需要额外的光源。所以,在液晶面板下方设置有包含光源的背光单元。根据光源的位置,可以将背光单元的类型分为直下式(direct type)和侧光式(edge type)。
在直下式背光单元中,将光源设置在液晶面板下方,并且将来自光源的光直接供应至液晶面板。在侧光式背光单元中,将导光板设置在液晶面板下方,并将光源设置在导光板边缘,从而能够利用导光板中的折射和反射而将来自光源的光间接供应至液晶面板。
为了达到提高照射到液晶面板上的光的效率这一目的,侧光式背光单元包含设置在导光板下方的反射片,用来反射来自光源的入射光。
图1是显示现有技术中的包含侧光式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在图1中,液晶显示(LCD)设备10包含液晶面板40、背光单元20、主框70、顶框60和底框50。
液晶面板40和背光单元20通过主框70、顶框60和底框50而整合在一起。主框70环绕液晶面板40和背光单元20的边缘部分。此外,顶框60覆盖液晶面板40的前边缘部分,而底框50覆盖背光单元20的后表面。
第一印刷电路板(PCB)44和第二印刷电路板46通过柔性电路板(FPC)42与液晶面板40连接。在液晶面板40和背光单元20通过主框70、顶框60和底框50进行整合的过程中,第一PCB 44和第二PCB 46可以朝向主框70的侧表面或底框50的后表面弯曲。
设置在液晶面板40下方的背光单元20包含荧光灯24、灯罩30、反射片22、导光板26和多个光学片28。作为光源的荧光灯24沿主框70的至少一侧设置,从而面对导光板26的侧表面,并且灯罩30包裹荧光灯24。设置在底框50上方的反射片22与灯罩30整合为一体。此外,将多个光学片28设置在导光板26上方。
在背光单元20中,从荧光灯24发射出的光进入导光板26的侧表面并折射向液晶面板40。穿过导光板26的光在多个光学片28中被漫射或准直,从而能够将亮度均匀的光供应至液晶面板40。可以将主框70的与荧光灯24和灯罩30对应的边缘移除,从而使主框70具有开口形状。此外,多个光学片28可以包括棱镜片和漫射片。
图2是显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单元的反射片的横截面视图。在图2中,反射片22包含反射层22a、上表面层22b和下表面层22c。反射层22a反射光,并含有小气泡80。上表面层22b和下表面层22c分别设置在反射层22a的上方和下方,并保护反射层22a。
导光板26(图1)将从荧光灯24(图1)发出的光转化为平面光,并且反射片22利用反射层22a与小气泡80中的空气之间的折射率差异将该平面光反射向液晶面板40。保护反射层22a的上表面层22b和下表面层22c中不含小气泡。
图3是显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单元的横截面视图。在图3中,底框50具有凹陷部50a和平坦部50b。凹陷部50a可以在底框50中形成,从而在底框50和反射片22之间获得线路用空间,或者获得用于使底框50(图1)与顶框70组合的空间。由于凹陷部50a低于平坦部50b,当将导光板26设置在底框50上且将反射片22置于其间时,导光板26的重量会集中在凹陷部50a的部分边界上。例如,在部分A中,导光板26的重量会集中在凹陷部50a的部分边界上。因此,在部分A中,反射片22的凹陷部50a的边界会与导光板26接触并受到导光板26的压迫,而在部分B中,反射片22的凹陷部50a的边界会与导光板26分离且不受导光板26的压迫。
图4A和4B是分别显示图3的部分A和部分B中的导光板的平面图。图4A和4B显示了在将荧光灯24(图1)开启时的导光板26(图3)的表面。在图4A中,在部分A中,导光板26的重量集中在反射片22的凹陷部50a(图3)的边界上,而且反射片22受到导光板26的压迫。在图4B中,反射片22不受导光板26的压迫。
导光板26在其后表面上包含多个均匀性图案26a来提高平面光的均匀性。当反射片22如在图4B中不受导光板26压迫时,多个均匀性图案26a可以与反射片22接触,而在相邻的均匀性图案26a之间的导光板26可以不与反射片22接触。所以,来自反射片22的光在多个均匀性图案26a处向相邻的均匀性图案26a之间的空间散射,从而能够使已穿过导光板26的光的亮度均匀性提高。因此,多个均匀性图案26a亮度提高,而相邻的均匀性图案26a之间的亮度降低,从而能够减小亮度差异。
当反射片22如在图4A中受导光板26压迫时,反射片22可以与在相邻的均匀性图案26a之间的导光板26接触,也可以与多个均匀性图案26a接触。所以,反射片22所反射的光可以不被散射到相邻的均匀性图案26a之间的空间中,并且可以集中在多个均匀性图案26a上。因此,多个均匀性图案26a亮度提高,而相邻的均匀性图案26a之间的亮度降低。导光板26的亮度差异会引起LCD设备的劣化,例如图像污点。
在现有技术中的LCD设备中,由于导光板的重量集中在底框凹陷部的边界上,所以反射片会部分地吸附在导光板上,而且部分受压迫的接触会引起劣化,例如图像污点。
此外,反射片为多个领域所需,例如LCD设备、太阳能电池和照明设备。然而,由于制造现有技术中的反射片的方法的生产率存在限制,产量提高需要对设备进行额外投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片及其制造方法,其基本上消除了由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带来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提供了下述反射片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反射片和导光板的吸附因加固层而得以防止,而且防止了显示品质的劣化。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下述反射片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将基片分割为上分区片和下分区片,并且所述上分区片和下分区片中的每一个都用于反射片。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势将在下文的说明书中进行说明,其中一部分通过说明书将变得显而易见,或可以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而得到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优势将通过在文字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指明的结构而实现并获得。
为了实现上述及其他优势,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具体实施的和总体描述的,制造反射片的方法包括:提供包含反射层、在所述反射层上方的上表面层和在所述反射层下方的下表面层的基片,所述反射层中含有小气泡;将所述基片划分割为上分区片和下分区片;并且在所述上分区片和下分区片中的每一个上形成加固层,从而构成所述反射片。
在另一方面中,反射片包括:含有小起泡的反射层,该反射层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反射层的第二表面上的表面层;和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表面层中至少一个上的加固层。
应理解的是,上文的整体描述和下文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旨在对所要求保护的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所包含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其已并入本说明书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与用来解释本发明主旨的说明书一起阐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
图1是显示现有技术中的包含侧光式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显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单元的反射片的横截面视图;
图3是显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单元的横截面视图;
图4A和4B是分别显示图3的部分A和部分B中的导光板的平面图;
图5是表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射片的制造方法的透视图;
图6是表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射片的制造方法中的基片分割步骤的横截面视图;
图7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射片的横截面视图;
图8是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反射片的横截面视图;和
图9是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反射片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实施例在附图中得以阐明。在任何可能的地方,相似的附图标记将用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图5是表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射片的制造方法的透视图。
在图5中,将包含注有气体的合成树脂的基片110供应至加热装置112中。在加热装置112(例如烘箱)中在预定温度加热基片110,从而在基片110中能够形成用于散射光的小气泡(未示出)。将基片110从加热装置112输出至多个滚动器件114中。使基片110在经过多个滚动器件114时得以冷却和伸展,从而具有均匀的厚度和均匀的平整度。多个滚动器件114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包含上辊128a和下辊128b。当基片110经过个滚动器件114时,基片110经加工而具有均匀的厚度和均匀的平整度。
在基片110经过多个滚动器件114之后,基片110被模切版的刀刃126分割成上分区片122a和下分区片122b。由于基片110经切割而厚度变小,基片110的第一面积与所述上分区片122a和下分区片122b中的每一个的第二面积相同。例如,上分区片122a和下分区片122b的厚度可以彼此相同或可以彼此不同。
在将基片110分割成上分区片122a和下分区片122b之后,在所述上分区片122a和下分区片122b中的每一个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上可以形成加固层140(图7)。随后,通过切割上分区片122a和下分区片122b来形成反射片124,从而使该反射片具有可用于LCD设备、太阳能电池和照明设备的面积。
图6是表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射片的制造方法中的基片分割步骤的横截面视图。
在图6中,基片110包含反射层110a、上表面层110b和下表面层110c。反射层110a反射光,并因注入的气体而含有小气泡180。上表面层110b和下表面层110c分别设置在反射层110a的上方和下方,并保护反射层110a。上表面层110b和下表面层110c因抽出了注入的气体而不含小气泡180。上表面层110b和下表面层110c可以包含与反射层110a相同的材料。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表面层110b和下表面层110c可以包含与反射层110a不同的材料。
已经过上辊128a和下辊128b的基片110被模切版的刀刃126分割为上分区片122a和下分区片122b。刀刃126的宽度可以大于基片110,而且可以设置在基片110末端侧表面的中心部位。通过上辊128a和下辊128b的转动而连续供应基片110,并且刀刃126连续地将基片110分割为上分区片122a和下分区片122b。在刀刃126分割基片110时,基片110的反射层110a被分割为上反射层130a和下反射层130b。
上分区片122a包括上表面层110b和上反射层130a,而下分区片122b包括下表面层110c和下反射层130b。上分区片122a和下分区片122b的厚度可以彼此相同或可以彼此不同。例如,当基片110的厚度为约1mm时,上分区片122a和下分区片122b中每一个的厚度可以是约0.5mm。作为另一选择,上分区片122a和下分区片122b的厚度可以分别是约0.6mm和0.4mm。因此,上分区片122a和下分区片122b中的每一个的厚度可以是基片110的厚度的约0.4~约0.6。必要时可以对上分区片122a与下分区片122b的厚度比进行调节。此外,上分区片122a与下分区片122b中至少一个可以再分割一次。
图7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射片的横截面视图。
由于上分区片122a与下分区片122b之一的分区表面132(图6)未覆盖有表面层,外部冲击可以对小气泡180造成损伤,或者来自光源的热可以使分区表面132出现褶皱。此外,当在面向分区表面132的上表面层110b和下表面层110c之一上形成涂层(未示出)时,分区表面132可能因所述涂层和反射层110a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而出现褶皱。所以,当使用上分区片122a与下分区片122b之一来作为反射片时,采用此反射片的产品可能发生劣化。
在图7中,反射片150包含反射层152、表面层160和加固层140。反射层152反射光,并含有小气泡180。表面层160在反射层152下方形成,而加固层140在反射层152上方形成。加固层140包含珠140a和用于将珠140a固定到反射层152上的粘合剂140b。加固层140可以通过涂布法在分区表面132上形成。
当将该反射片150应用到LCD设备中时,加固层140可以防止劣化,例如防止对小气泡180的损伤、分区表面132的褶皱、反射片150与导光板的吸附和导光板所致的对反射片150的磨耗。
珠140a可以为球形,并且可以包含丙烯酸树脂、聚亚胺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腈和聚酰胺中的一种。珠140a可以由无色透明材料构成,从而使光能够在导光板和反射层152之间传送,并且使得反射层152能够反射来自导光板的光。
粘合剂140b可以包含诸如丙烯酸树脂、聚亚胺酯、聚酯、氟类树脂、硅类树脂、聚酰胺和环氧树脂等聚合物。与珠140a类似,粘合剂140b可以由无色透明材料构成,从而使光能够在导光板和反射层152之间传送,并且使得反射层152能够反射来自导光板的光。
将反射片150应用到LCD设备中,并测量该LCD设备的亮度,所述反射片150通过将基片110分割为上分区片122a和下分区片122b并在分区表面132上形成加固层140而形成。虽然反射片150的厚度有所减小,且在加固层140和反射层152之间并未形成额外的表面层,但是包含第一实施方式的反射片150的该LCD设备的亮度相对于包含现有技术中的反射片的LCD设备的亮度有所提高。由于反射片150是通过分割基片110而形成,与现有技术中的反射片的生产率相比,反射片150的生产率提高了超过2倍。此外,由于加固层140是在上分区片122a和下分区片122b之一的分区表面132上形成,因此防止了诸如对小气泡180的损伤、分区表面132的褶皱、反射片150与导光板的吸附和导光板所致的对反射片150的磨耗等劣化,并且反射片150均匀地反射来自导光板的光。
图8是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反射片的横截面视图。
由于上分区片122a与下分区片122b之一的分区表面232(图6)未覆盖有表面层,外部冲击可以对小气泡280造成损伤,或者来自光源的热可以使分区表面232出现褶皱。
在图8中,出于防止出现上述劣化的目的,在LCD设备中,将表面层260设置成面向导光板,并且将分区表面232设置成面向底框。此外,在表面层260上形成加固层240。因此,反射片250包含反射层252、在所述反射层252上的表面层260和在所述表面层260上的加固层240。反射层252反射光,并含有小气泡280。加固层240包含珠240a和用于将珠240a固定到表面层260上的粘合剂240b。加固层240可以通过涂布法在表面层260上形成。
当将该反射片250应用到LCD设备中时,加固层240可以防止劣化,例如防止对小气泡280的损伤、表面层260的褶皱、反射片250与导光板的吸附和导光板所致的对反射片250的磨耗。
珠240a可以为球形,并且可以包含丙烯酸树脂、聚亚胺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腈和聚酰胺中的一种。珠240a可以由无色透明材料构成,从而使光能够在导光板和反射层252之间传送,并且使得反射层252能够反射来自导光板的光。
粘合剂240b可以包含诸如丙烯酸树脂、聚亚胺酯、聚酯、氟类树脂、硅类树脂、聚酰胺和环氧树脂等聚合物。与珠240a类似,粘合剂240b可以由无色透明材料构成,从而使光能够在导光板和反射层252之间传送,并且使得反射层252能够反射来自导光板的光。
图9是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反射片的横截面视图。
由于上分区片122a与下分区片122b之一的分区表面332(图6)未覆盖有表面层,外部冲击可以对小气泡380造成损伤,或者当将分区表面332设置为面对导光板时来自光源的热可以使分区表面332出现褶皱。此外,当将表面层360设置为面对导光板时,来自光源的热可以使分区表面360出现褶皱,并且导光板可能会吸附或磨耗反射片350。
在图9中,出于防止出现上述劣化的目的,在分区表面332和表面层360上分别形成上加固层340和下加固层342。因此,反射片350包含反射层352、在所述反射层352上的上加固层340、在所述反射层352下的表面层360和在所述表面层360下的下加固层342。反射层352反射光,并含有小气泡380。上加固层340包含珠340a和用于将珠340a固定到分区表面332上的粘合剂340b,而下加固层342包含珠342a和用于将珠342a固定到表面层360上的粘合剂342b。上加固层340和下加固层342可以通过涂布法分别在分区表面332和表面层360上形成。
当将该反射片350应用到LCD设备中时,加固层340可以防止劣化,例如防止对小气泡380的损伤、表面层360的褶皱、反射片350与导光板的吸附和导光板所致的对反射片350的磨耗。
珠340a可以为球形,并且可以包含丙烯酸树脂、聚亚胺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腈和聚酰胺中的一种。珠340a可以由无色透明材料构成,从而使光能够在导光板和反射层352之间传送,并且使得反射层352能够反射来自导光板的光。
粘合剂340b可以包含诸如丙烯酸树脂、聚亚胺酯、聚酯、氟类树脂、硅类树脂、聚酰胺和环氧树脂等聚合物。与珠340a类似,粘合剂340b可以由无色透明材料构成,从而使光能够在导光板和反射层352之间传送,并且使得反射层352能够反射来自导光板的光。
因此,在本发明的LCD设备中,由于将基片分割成了上分区片和下分区片,所述上分区片和下分区片中的每一个都可用于反射片。所以,与现有技术中的反射片的生产率相比,上述反射片的生产率提高了超过2倍。此外,由于加固层是在上分区片和下分区片中的每一个的分区表面和表面层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因此防止了诸如对小气泡的损伤、分区表面的褶皱、反射片与导光板的吸附和导光板所致的对反射片的磨耗等劣化,并且反射片均匀地反射来自导光板的光。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或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意在覆盖对本发明做出的修改和变化,前提是这些修改和变化是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制造反射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基片,所述基片包含反射层、在所述反射层上的上表面层和在所述反射层下的下表面层,所述反射层含有小气泡;
将所述基片分割成上分区片和下分区片;并且
在所述上分区片和所述下分区片中每一个上形成加固层,从而构成所述反射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片的第一面积与所述上分区片和所述下分区片中每一个的第二面积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模切版的刀刃设置在所述基片的末端侧表面的中心部位,并且所述基片被所述刀刃连续地分割成所述上分区片和所述下分区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对所述上分区片和所述下分区片中的每一个进行切割,从而形成所述反射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基片的所述反射层分割成上反射层和下反射层,且其中所述上表面层和所述上反射层构成所述上分区片,而所述下表面层和所述下反射层构成所述下分区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上分区片的分区表面和所述上表面层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所述加固层,并且在所述下分区片的分区表面和所述下表面层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所述加固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表面层和所述下表面层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与所述反射层相同的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表面层和所述下表面层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与所述反射层不同的材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固层通过涂布方法形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分区片和所述下分区片的每一个的厚度是所述基片的厚度的约0.4~约0.6。
11.一种反射片,其包含:
含有小气泡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在所述反射层的所述第二表面上的表面层;和
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表面层中至少一个上的加固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反射片,其中,所述加固层包含珠和用来固定所述珠的粘合剂。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反射片,其中,所述珠和所述粘合剂中的每一个都包含无色透明材料。
CN2011102535801A 2010-08-31 2011-08-30 反射片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23850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85161A KR20120021107A (ko) 2010-08-31 2010-08-31 반사시트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2010-0085161 2010-08-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5081A true CN102385081A (zh) 2012-03-21

Family

ID=45696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35801A Pending CN102385081A (zh) 2010-08-31 2011-08-30 反射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46905B2 (zh)
KR (1) KR20120021107A (zh)
CN (1) CN102385081A (zh)
TW (1) TWI46047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5329A (zh) * 2014-08-13 2014-11-26 福建省锐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吸塑反射片
CN109323162A (zh) * 2018-06-27 2019-02-12 深圳市烨光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生产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66449A (ko) * 2012-11-23 2014-06-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반사 시트, 백라이트 유닛,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3869535B (zh) * 2012-12-14 2016-09-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制造用于显示装置的反射片的方法
KR102001119B1 (ko) * 2012-12-28 2019-07-17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액정 디스플레이 반사판용 적층형 백색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KR102001118B1 (ko) * 2012-12-28 2019-07-17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액정 디스플레이 반사판용 적층형 백색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0856A (en) * 1995-01-27 1998-01-20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Inc. Light reflective sheet and light reflector using it
CN1409160A (zh) * 2001-09-20 2003-04-09 惠和株式会社 反射薄片以及使用该薄片的背光组件
TW200937043A (en) * 2008-02-29 2009-09-01 Eternal Chemical Co Ltd Brightness enhancement reflective film
JP2010152035A (ja) * 2008-12-25 2010-07-0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反射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5207B2 (ja) * 1994-04-07 2003-08-11 ミネソタ マイニング アンド マニュファクチャリング カンパニー 再帰性反射シート
JP4240965B2 (ja) * 2002-09-06 2009-03-18 大成ラミネーター株式会社 光反射シートおよび光反射シートを用いた面状光源装置
KR100931675B1 (ko) * 2003-07-02 2009-1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확산 반사필름을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KR20060022136A (ko) 2004-09-06 2006-03-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사판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JP2007045992A (ja) * 2005-08-12 2007-02-22 Toray Ind Inc 微細発泡フィルム
KR20100005153A (ko) * 2007-06-05 2010-01-13 아사히 가세이 이-매터리얼즈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반사 시트
JPWO2009119749A1 (ja) * 2008-03-26 2011-07-28 旭化成株式会社 反射シート
TWI382247B (zh) * 2008-12-31 2013-01-11 Eternal Chemical Co Ltd 背光模組
US20110032629A1 (en) * 2009-08-07 2011-02-10 Solarcat, Inc. Electromagnetic energy concentrat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for
JP5744484B2 (ja) * 2010-11-15 2015-07-08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反射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0856A (en) * 1995-01-27 1998-01-20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Inc. Light reflective sheet and light reflector using it
CN1409160A (zh) * 2001-09-20 2003-04-09 惠和株式会社 反射薄片以及使用该薄片的背光组件
TW200937043A (en) * 2008-02-29 2009-09-01 Eternal Chemical Co Ltd Brightness enhancement reflective film
JP2010152035A (ja) * 2008-12-25 2010-07-0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反射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5329A (zh) * 2014-08-13 2014-11-26 福建省锐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吸塑反射片
CN104165329B (zh) * 2014-08-13 2016-08-17 福建省锐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吸塑反射片
CN109323162A (zh) * 2018-06-27 2019-02-12 深圳市烨光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生产线
CN109323162B (zh) * 2018-06-27 2023-10-13 深圳市烨光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21107A (ko) 2012-03-08
US8746905B2 (en) 2014-06-10
US20120050902A1 (en) 2012-03-01
TWI460476B (zh) 2014-11-11
TW201209456A (en) 201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09722B2 (en)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a prism structure
TW574552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045092B2 (en) Multifunctional optical shee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385081A (zh) 反射片及其制造方法
US10627563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060291240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EP2054756A1 (en) Light directing laminate
TW200907420A (en) Diffuser prism sheet comprising light diffuser in the valley of prism and LCD back light unit thereby
US20130163277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6932961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637522B (zh) 液晶显示器件的背光结构
KR20170013696A (ko) 광학산 렌즈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과 표시장치
US2017037120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CN201706345U (zh) 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130015948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60066398A (ko) 프리즘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953528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minimized bezel
CN101487943A (zh) 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CN107144916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01377591B (zh) 背光单元和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件
KR20210057997A (ko) 액정표시장치
WO2022118533A1 (ja) 光拡散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液晶表示装置、情報機器、及び光拡散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5589116B (zh) 删除导光板的侧光式显示装置用透镜及具备该透镜的显示装置
US10684508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221173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