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5070A - 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5070A
CN102385070A CN2011102417307A CN201110241730A CN102385070A CN 102385070 A CN102385070 A CN 102385070A CN 2011102417307 A CN2011102417307 A CN 2011102417307A CN 201110241730 A CN201110241730 A CN 201110241730A CN 102385070 A CN102385070 A CN 102385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lace
radio wave
wave penetration
field intensity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417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5070B (zh
Inventor
张平松
吴荣新
刘盛东
郭立全
肖玉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20111024173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850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85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5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5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50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利用工作面巷道条件,构建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系统,进行面内构造探查,对在巷道中揭露及隐伏的断层、薄煤区、陷落柱等地质异常进行探查与解释,为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提供技术参数。

Description

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井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安全高效生产的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巷道揭露断层、煤层变薄区的延伸状况,以及面内隐伏断层、陷落柱等发育条件,综合机械化采煤程度越高要求对面内构造探查程度越精细。因此,综采工作面在回采前必须进行物探探测,查清内部构造及其异常特征,保证煤矿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目前,对综采工作面内部构造的探查方法较多,主要包括电法CT、地震CT、音频电透视技术、无线电波透视技术等内容。在这些方法中,电法CT和地震CT需要人力较多,而且占用现场工作时间长,现场要求多方协调,操作程序复杂,通常是在构造复杂区使用。而无线电波透视技术为非接触式探测,现场操作简单,分辨能力好,因此在国内外倍受青睐并得到快速发展与应用。但是,现有的无线电波透视技术在数据采集方式也存在局限,现场工作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不利于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探查要求及发展。现场煤矿工作面多为走向长度长,有的达到2-3km,无线电波透视技术现有工作方法现场占用时间长,影响生产;工作面倾斜长度大,达到250-300m,其穿透能力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无线电波透视技术工作费时费力、占用时间长、穿透能力有限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无线电波透视仪,在矿井工作面的一个巷道中等间距布置有无线电波透视仪发射机的多个发射点,在另一个相邻巷道中等间距布置有无线电波透视仪接收机的多个接收点,所述无线电波透视仪通过发射机的发射点发射电磁波,所述电磁波穿过两巷道之间的矿井工作面后被无线电波透视仪接收机的接收点接收,最后将发射机的发射点、接收机的接收点相互换位再次测量;
对所述接收点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电磁波在两巷道之间工作面的场强分布数据,以及两巷道之间工作面对电磁波的吸收系数数据,再对所述场强分布数据、吸收系数数据进行反演分别得到电磁波在两巷道之间工作面的场强平面分布图、吸收系数分布图;
所述场强平面分布图中,场强值的高低代表两巷道之间工作面煤层结构的透过能力,其中高场强区对应正常煤层区,低场强区对应煤层结构异常区,利用场强值的分布差异可判断两巷道之间工作面内地质异常区赋存状况;所述吸收系数分布图中,高、低吸收区域分别代表两巷道之间工作面内不同煤层特征,其中高吸收区域对应煤层结构异常区,低吸收区域对应煤层正常区;通过所述场强平面分布图、吸收系数分布图,结合巷道掘进获得的平剖面地质资料,确定矿井工作面内构造及其异常特征。
所述的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矿井工作面走向长度在1000m以内时,采用一发一收方式,所述一发一收方式指采用一台无线电波透视仪,所述无线电波透视仪发射机的多个发射点等间距布置在矿井巷道工作面的一个巷道中,无线电波透视仪接收机的多个接收点等间距布置在另一个相邻巷道中,所述发射点发射的电磁波分别被接收点接收。
所述的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矿井工作面走向长度在1000m-2000m之间时,采用一发双收方式,所述一发双收方式指采用一台无线电波透视仪,所述无线电波透视仪有两个接收机,无线电波透视仪发射机的多个发射点等间距布置在矿井巷道工作面的一个巷道中,在另一个相邻巷道中一段等间距布置无线电波透视仪一个接收机的多个接收点,另一段等间距布置无线电波透视仪另一个接收机的多个接收点,所述发射机的发射点所发射的电磁波分别被两个接收机的接收点接收。
所述的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矿井工作面走向长度在2000m以上时,采用双发双收方式,所述双发双收方式指采用两台无线电波透视仪,两台无线电波透视仪各自发射机的发射点等间距排布构成的发射点群分别布置在矿井巷道工作面的一个巷道中,两台无线电波透视仪各自接收机的接收点等间距排布构成的接收点群分别布置在另一个相邻巷道中,且两台无线电波透视仪之间工作间距大于1000m,每个无线电波透视仪发射机的发射点所发射的电磁波分别被各自的接收机的接收点接收。
所述的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煤层结构异常区判断时其高低异常标准是结合整个工作面区域进行的,在工作面布置条件相似条件下,场强分布值取观测平均值为标准,低于其值为低异常区;吸收系数分布值取计算平均值为标准,高于其值为高异常区;场强低值异常区与吸收系数高值异常区、揭露地质条件相吻合区域为探测解释异常位置,并根据场强异常值、吸收系数异常值差异大小半定量确定矿井工作面内构造及其异常特征。
本发明的优点为:
1、观测系统灵活:三种发射和接收观测系统能适应不同工作面条件要求,大大提高现场数据采集效率,增大实测数据量。
2、现场探测方法简便,编制的无线电波透视CT软件对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高,探测结果清晰直观、精度高,完全能满足采矿生产的技术要求。
3、数据处理参数多:结合实测场强曲线、场强分布、吸收系数等多组图像对比,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勘探精度。能查明综采工作面巷道已揭露的落差1m以上的断层在工作面内的延展情况;能查明综采工作面内落差大于半个煤厚隐伏断层在工作面内的延展状况;能查明综采工作面内煤层厚度小于1m的“煤厚变薄带”的分布发育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无线电波透视CT观测系统布置示意图,其中:
图1a为一发一收方式示意图,图1b为一发双收方式示意图,图1c为双发双收方式示意图。
图2为无线电波透视CT射线分布图。
图3为无线电波透视CT实测场强曲线图,其中:
图3a为1巷实测场强曲线图,图3b为2巷实测场强曲线图。
图4为无线电波透视CT场强分布图。
图5为无线电波透视CT吸收系统分布图。
图6为无线电波透视CT地质解释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利用无线电波透视CT技术,对面内各种地质构造进行探查的一种物探技术。通过在工作面巷道布置测试系统,在一条巷道发射单频电磁波,另一条巷道接收该频率电磁波,根据工作面长度不同选择一发一收、一发双收、双发双收等观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获得各个观测点的实测场强值。通过分析各个测点实测场强值曲线、场强分布及吸收系数分布等特征对面内构造进行预报,评价探测区域内构造范围及其具体特征。
本发明中:
1、如图1所示。图1a、图1b中实心黑圆表示发射点,空心白圆表示接收点。构建巷道电磁波观测系统,在工作面风巷、机巷及切眼等巷道构建测试系统,其中发射点位于一条巷道,接收点位于另一条巷道,发射点距通常为50m,接收点距通常为10m。接收方式可以为一发一收系统,工作时间通常为6+2min,数据接收点为17个,为正常工作方式;一发双收系统,工作时间可为8+2min,接收点数可为21个,为工作面走向长1000m以上的工作方式;双发双收系统,为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2000m的巷道选用工作方式,通常两套系统保持相对独立,其间距1000m,同步发射和接收。当发射和接收完成工作面走向长度后为第一轮测试,再交换发射和接收点巷道,重复其操作。
2、一发双收系统中一台无线电波透视仪需调制两台接收机,且两台接收机各自多个接收点构成的接收点群位于同一巷道,保持一定间距,保证数据的同步接收。采用一发双收观测系统,可以提高数据采集速度,节省现场探测时间,增加透射数据量,大大减轻探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双发双收系统调制两台同一型号无线电波透视仪,保持两台无线电波透视仪之间工作间距大于1000m左右,可提高对长走向工作面的数据采集效率,且保证工作面透视CT数据能进行统一反演利用。
3、根据工作面实测场强平面分布图,获得接收平均场强值,分析面内主要构造异常分布。通过对实测场强的射线反演处理,可以得到实测场强平面分布图,场强值的高低代表煤层结构的透过能力,其中高场强为正常煤层区,低场强为煤层结构异常区,利用场强值的分布差异精细判断工作面内地质异常区赋存状况。该图类似于几何交汇图的解释效果,因去除人为主观因素,其结果更为直观可靠。同时结合工作面吸收系数反演结果分布,高低吸收区域分别代表不同煤层特征,其中高吸收为煤层结构异常区,低吸收为煤层正常区。最后结合巷道掘进获得的平剖面地质资料,进一步综合确定工作面内构造特征。
4、异常判断时其高低异常标准是结合整个工作面区域进行标定,通常在工作面布置条件相似条件下,场强分布值可以取观测平均值为标准,低于其值为低异常区;吸收系数分布值可以取计算平均值为标准,高于其值为高异常区。场强低异常区与吸收系数高异常区、揭露地质条件相吻合区域为探测解释异常位置,并根据异常值差异大小半定量评价构造特征。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在工作面安装回采之前,结合工作面走向及倾斜长度条件,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一发一收、一发双收和双发双收系统,布置巷道发射和接收点,进行现场透射数据采集;
(2)经过发射和接收巷道对换后,完成两轮数据采集,并结合现场条件对无效数据点或构造复杂区进行加密观测,补采相应的数据;
(3)根据工作面实测场强平面分布图,获得接收段平均场强值,分析工作面内主要构造异常分布,掌握测区内总的构造状况。通过对实测场强的射线反演处理,得到实测场强平面分布图,利用场强值的分布差异精细判断面内地质异常区赋存状况。结合工作面吸收系数反演结果,以及巷道掘进平、剖面地质资料,进一步综合确定面内构造特征,提交综合成果图,为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探测实例:
为了获得13-1煤层开采工作面内部构造特征,在淮南矿业集团某矿工作面进行了工作面内无线电波透视CT探测技术研究,对此内部构造特征进行探查。因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1000m,为节省现场工作时间,在工作面探测中采用一发双收观测系统(如附图1b),现场工作效率极大提高。整个工作面射线分布如附图2,通过实测获得不同观测点的测试场强曲线如附图3及其场强分布如附图4。其中异常区的低场强分布特征极为明显。从附图5吸收系数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异常区的具体形态和分布。图6为结合现有地质资料及探测成果给出的综合地质解释结果,对工作面中断层、煤厚变薄等区域进行了判定,为生产指明工作方向。后经工作面回采揭露对比,验证了各个异常区域的位置及特征,探测对构造判断的准确率在85%以上,对生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Claims (5)

1.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无线电波透视仪,在矿井工作面的一个巷道中等间距布置有无线电波透视仪发射机的多个发射点,在另一个相邻巷道中等间距布置有无线电波透视仪接收机的多个接收点,所述无线电波透视仪通过发射机的发射点发射电磁波,所述电磁波穿过两巷道之间的矿井工作面后被无线电波透视仪接收机的接收点接收,最后将发射机的发射点、接收机的接收点相互换位再次测量;
对所述接收点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电磁波在两巷道之间工作面的场强分布数据,以及两巷道之间工作面对电磁波的吸收系数数据,再对所述场强分布数据、吸收系数数据进行反演分别得到电磁波在两巷道之间工作面的场强平面分布图、吸收系数分布图;
所述场强平面分布图中,场强值的高低代表两巷道之间工作面煤层结构的透过能力,其中高场强区对应正常煤层区,低场强区对应煤层结构异常区,利用场强值的分布差异可判断两巷道之间工作面内地质异常区特征状况;所述吸收系数分布图中,高、低吸收区域分别代表两巷道之间工作面内不同煤层特征,其中高吸收区域对应煤层结构异常区,低吸收区域对应煤层正常区;通过所述场强平面分布图、吸收系数分布图,结合巷道掘进获得的平剖面地质资料,确定矿井工作面内构造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矿井工作面走向长度在1000m以内时,采用一发一收方式,所述一发一收方式指采用一台无线电波透视仪,所述无线电波透视仪发射机的多个发射点等间距布置在矿井巷道工作面的一个巷道中,无线电波透视仪接收机的多个接收点等间距布置在另一个相邻巷道中,所述发射点发射的电磁波分别被接收点接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矿井工作面走向长度在1000m-2000m之间时,采用一发双收方式,所述一发双收方式指采用一台无线电波透视仪,所述无线电波透视仪有两个接收机,无线电波透视仪发射机的多个发射点等间距布置在矿井巷道工作面的一个巷道中,在另一个相邻巷道中一段等间距布置无线电波透视仪一个接收机的多个接收点,另一段等间距布置无线电波透视仪另一个接收机的多个接收点,所述发射机的发射点所发射的电磁波分别被两个接收机的接收点接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矿井工作面走向长度在2000m以上时,采用双发双收方式,所述双发双收方式指采用两台无线电波透视仪,两台无线电波透视仪各自发射机的发射点等间距排布构成的发射点群分别布置在矿井巷道工作面的一个巷道中,两台无线电波透视仪各自接收机的接收点等间距排布构成的接收点群分别布置在另一个相邻巷道中,且两台无线电波透视仪之间工作间距大于1000m,每个无线电波透视仪发射机的发射点所发射的电磁波分别被各自的接收机的接收点接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煤层结构异常区判断时其高低异常标准是结合整个工作面区域进行的,在工作面布置条件相似条件下,场强分布值取观测平均值为标准,低于其值为低异常区;吸收系数分布值取计算平均值为标准,高于其值为高异常区;场强低值异常区与吸收系数高值异常区、揭露地质条件相吻合区域为探测解释异常位置,并根据场强异常值、吸收系数异常值差异大小半定量确定矿井工作面内构造及其异常特征。
CN 201110241730 2011-08-23 2011-08-23 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 Active CN1023850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41730 CN102385070B (zh) 2011-08-23 2011-08-23 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41730 CN102385070B (zh) 2011-08-23 2011-08-23 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5070A true CN102385070A (zh) 2012-03-21
CN102385070B CN102385070B (zh) 2013-08-14

Family

ID=45824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241730 Active CN102385070B (zh) 2011-08-23 2011-08-23 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85070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7886A (zh) * 2012-06-19 2013-03-13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和方法
CN103235344A (zh) * 2013-04-07 2013-08-07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双巷多电极电透视探测系统
CN103529479A (zh) * 2013-10-29 2014-01-22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井下坑道透视探测系统
CN103792585A (zh) * 2014-01-28 2014-05-14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多介质结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4459807A (zh) * 2014-10-22 2015-03-25 安徽理工大学 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与方法
CN105297788A (zh) * 2015-10-16 2016-02-03 浙江工业大学 应用电磁波ct技术检测桩基后压浆质量的方法
CN107085243A (zh) * 2017-05-18 2017-08-22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补平场强的测定方法及成图系统
CN107884836A (zh) * 2017-11-09 2018-04-06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电波透视法中吸收系数β的计算方法
CN109187643A (zh) * 2018-06-25 2019-01-11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德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广角测量法的输电杆塔塔基气隙检测装置
CN110043319A (zh) * 2019-04-24 2019-07-23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矿井无线电波探测工作面走向断层的方法
CN110954961A (zh) * 2019-11-22 2020-04-03 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大扇面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系统和方法
CN111257953A (zh) * 2020-03-27 2020-06-09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巷道冲击危险区域大直径钻孔卸压效果检验方法
CN111474593A (zh) * 2020-06-05 2020-07-3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单巷道反射无线电波探测矿井工作面的方法
CN113252791A (zh) * 2021-07-08 2021-08-13 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小交叉测线布置方式的弹性波层析扫描检测方法
CN113504572A (zh) * 2021-08-23 2021-10-15 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音频电透视法检测工作面底板注浆效果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0083A (zh) * 2010-07-29 2010-12-29 中铁二院成都勘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井间电磁波层析成像多孔对联合反演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0083A (zh) * 2010-07-29 2010-12-29 中铁二院成都勘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井间电磁波层析成像多孔对联合反演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景等: "煤矿深部开采中的地球物理技术现状及展望",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周团结: "无线电波坑道透视仪的物探原理及其井下应用", 《科技创新导报》 *
徐宏武: "煤层电性参数测试及其与煤岩特性关系的研究", 《煤炭科学技术》 *
肖玉林等: "无线电波透视快速勘探技术及其应用", 《中国煤炭地质》 *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7886A (zh) * 2012-06-19 2013-03-13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和方法
CN102967886B (zh) * 2012-06-19 2015-09-16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和方法
CN103235344A (zh) * 2013-04-07 2013-08-07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双巷多电极电透视探测系统
CN103529479A (zh) * 2013-10-29 2014-01-22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井下坑道透视探测系统
CN103529479B (zh) * 2013-10-29 2016-10-05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井下坑道透视探测系统
CN103792585A (zh) * 2014-01-28 2014-05-14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多介质结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4459807A (zh) * 2014-10-22 2015-03-25 安徽理工大学 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与方法
CN105297788A (zh) * 2015-10-16 2016-02-03 浙江工业大学 应用电磁波ct技术检测桩基后压浆质量的方法
CN105297788B (zh) * 2015-10-16 2017-12-29 浙江工业大学 应用电磁波ct技术检测桩基后压浆质量的方法
CN107085243A (zh) * 2017-05-18 2017-08-22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补平场强的测定方法及成图系统
CN107085243B (zh) * 2017-05-18 2018-11-23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补平场强的测定方法及成图系统
CN107884836A (zh) * 2017-11-09 2018-04-06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电波透视法中吸收系数β的计算方法
CN109187643A (zh) * 2018-06-25 2019-01-11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德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广角测量法的输电杆塔塔基气隙检测装置
CN110043319A (zh) * 2019-04-24 2019-07-23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矿井无线电波探测工作面走向断层的方法
CN110043319B (zh) * 2019-04-24 2021-06-15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矿井无线电波探测工作面走向断层的方法
CN110954961A (zh) * 2019-11-22 2020-04-03 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大扇面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系统和方法
CN110954961B (zh) * 2019-11-22 2022-07-12 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大扇面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系统和方法
CN111257953A (zh) * 2020-03-27 2020-06-09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巷道冲击危险区域大直径钻孔卸压效果检验方法
CN111257953B (zh) * 2020-03-27 2022-08-30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巷道冲击危险区域大直径钻孔卸压效果检验方法
CN111474593A (zh) * 2020-06-05 2020-07-3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单巷道反射无线电波探测矿井工作面的方法
CN111474593B (zh) * 2020-06-05 2022-08-30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单巷道反射无线电波探测矿井工作面的方法
CN113252791A (zh) * 2021-07-08 2021-08-13 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小交叉测线布置方式的弹性波层析扫描检测方法
CN113504572A (zh) * 2021-08-23 2021-10-15 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音频电透视法检测工作面底板注浆效果的方法
CN113504572B (zh) * 2021-08-23 2023-09-29 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音频电透视法检测工作面底板注浆效果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5070B (zh) 201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5070B (zh) 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
CN102788991B (zh) 基于z分量的透射槽波高密度快速探测方法
CN102426384B (zh) 一种探测地下采空区和岩溶分布的方法
CN102736124B (zh) 基于综合参数的隧道开挖围岩动态细化分级方法
CN101403797B (zh) 地下工程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及其预报方法
CN103076606B (zh) 基于钻孔地质雷达技术的三维精细化成像系统和方法
CN103245977B (zh) 一种矿井回采区灾害源的地质雷达层析探测方法
CN201993469U (zh) 隧道施工用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CN107345484B (zh) 一种厚煤层下分层“混合顶板”完整性探测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17703A (zh) 一种以掌子面放炮为震源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装置
CN102955174B (zh) 地质雷达检测基桩孔底地质缺陷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03419A (zh) 一种采煤工作面顺煤层透视的矿井直流电法探测方法
US11644590B2 (en) Multi-wavefield seismic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construction noise of shield machine
CN102967886B (zh) 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和方法
CN102262240B (zh) 三维观测系统满覆盖区域自动布设方法
CN109441541A (zh) 一种煤矿采空区充填体承载压缩率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04459807A (zh) 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与方法
CN104977603A (zh) 一种基于机械能无损检测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CN105487117A (zh) 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6371137A (zh) 用于浅层异常体地震探测装置及其三维观测方法
CN108614307B (zh) 一种利用综合物探技术的仰拱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4502951B (zh) 瑞雷波路基探测空洞三维定位法
CN202256702U (zh) 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系统
CN203287537U (zh) 基于地震负视速度法的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CN204287508U (zh) 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