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7886A - 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67886A
CN102967886A CN2012102037088A CN201210203708A CN102967886A CN 102967886 A CN102967886 A CN 102967886A CN 2012102037088 A CN2012102037088 A CN 2012102037088A CN 201210203708 A CN201210203708 A CN 201210203708A CN 102967886 A CN102967886 A CN 102967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ptance point
launching site
receiver
acceptance
transm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037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67886B (zh
Inventor
孙月庚
吴荣新
童碧
张国民
张平松
丁同福
邱志诚
郭立全
汪国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Min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Min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Min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2102037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678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67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7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678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78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在一条巷道中的多个发射点,和另一条巷道中的多个接收点;一台发射机和一台接收机;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发射机在一发射点处持续发射信号后,停止发射信号,并移动到下一发射点;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发射机发射信号的第一时间段内,控制接收机获得各接收点对应的总场强值H;还用于,在发射机停止发射信号的第二时间段内,控制接收机获得各接收点对应的背景场强值H0;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总场强值H和背景场强值H0,获得各接收点对应的接收场强增量值H1。获取的场强增量值消除了背景干扰因素,大大提高了探测数据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勘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井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安全高效生产的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巷道揭露断层、煤层变薄区的延伸状况,以及面内隐伏断层、陷落柱、富水区等发育条件。因此,矿井工作面在回采前需要通过物探探测来查清工作面内地质构造赋存情况。
由于无线电波透视技术是非接触式探测,而且现场操作简单快速,所需的探测人员也少,因此成为国内外最为广泛应用的工作面内地质构造探测技术。但是,由于巷道内其它背景干扰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无线电波透视技术采集的数据的可靠性大大降低。这就制约了勘探精度和探测的准确性,也不能很好的指导矿井工作面的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包括:
设置在一条巷道中的多个发射点,以及设置在另一条巷道中的多个接收点;一个所述发射点的覆盖范围对应一个接收段,所述多个接收点均匀分布在多个所述发射点所对应的多个接收段内;
一台发射机和一台接收机,所述发射机设置在所述发射点处,所述接收机设置在所述接收点处;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发射机在一发射点处持续发射信号后,停止发射信号,并移动到下一发射点;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发射机发射信号的第一时间段内,控制所述接收机从首接收点依次移动到末接收点,所述首接收点和所述末接收点为所述发射机当前所在发射点所对应的接收段内的第一个接收点和最后一个接收点,并在各接收点接收信号,获得对应的总场强值H;还用于,在所述发射机停止发射信号的第二时间段内,控制所述接收机从所述末接收点依次移动到所述首接收点,并在各接收点接收信号,获得对应的背景场强值H0;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总场强值H和所述背景场强值H0,获得各接收点对应的接收场强增量值H1。
本发明提供的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和方法,通过采取场强增量法探测矿井工作面,有效消除了巷道内干扰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无线电波坑透探测数据的准确性和预报的准确率,从而更好的指导矿井工作面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控制模块11、第二控制模块12和处理模块13。
首先,设置在一条巷道中的多个发射点,以及设置在另一条巷道中的多个接收点;一个所述发射点的覆盖范围对应一个接收段,所述多个接收点均匀分布在多个所述发射点所对应的多个接收段内。该系统采用“一发一收”的观测系统,也就是由一台发射机和一台接收机组成,所述发射机设置在所述发射点处,所述接收机设置在所述接收点处;
第一控制模块11,用于控制所述发射机在一发射点处持续发射信号后,停止发射信号,并移动到下一发射点;
第二控制模块12,用于在所述发射机发射信号的第一时间段内,控制所述接收机从首接收点依次移动到末接收点,所述首接收点和所述末接收点为所述发射机当前所在发射点所对应的接收段内的第一个接收点和最后一个接收点,并在各接收点接收信号,获得对应的总场强值H;还用于,在所述发射机停止发射信号的第二时间段内,控制所述接收机从所述末接收点依次移动到所述首接收点,并在各接收点接收信号,获得对应的背景场强值H0;
处理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总场强值H和所述背景场强值H0,获得各接收点对应的接收场强增量值H1。
具体的,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探测采用“一发一收”观测系统,即一台发射机和一台接收机组成。现场布置均为在工作面风巷、机巷及切眼等巷道构建观测系统,其中发射点位于一条巷道,接收点位于另一条或两条巷道。
一个所述发射点的覆盖范围对应一个接收段,发射点位于对应的接收段的对称轴上。所述多个接收点均匀分布在多个所述发射点所对应的多个接收段内。通常在接收段内均匀设置有11个所述接收点,接收点距通常为10m。设置在一条巷道的多个发射点之间的常为发射点距通常为50m,接收段通常为100~120m。
第一控制模块11,控制所述发射机在一发射点处持续发射信号。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接收机在发射机发射信号的第一时间段内,从首接收点依次移动到末接收点,所述首接收点和所述末接收点为所述发射机当前所在发射点所对应的接收段内的第一个接收点和最后一个接收点,并在各接收点接收信号,获得对应的总场强值H;
在第一控制模块11的控制下,停止发射信号,关闭发射机,将发射机移动下一个发射点。在此段不发射信号的第二时间段内,接收机不改变接收参数设置,在第二控制模块12的控制下,控制所述接收机从所述末接收点依次移动到所述首接收点,并在各接收点接收信号,获得对应的背景场强值H0;
处理模块13,根据获得的各接收点对应的总场强值H和对应的背景场强值H0,由公式H1=20lg(10H/20-10H0/20),获得各接收点对应的接收场强增量值。
通过获得各接收点对应的接收场强增量值,在进行场强增量曲线图、场强增量平面分布图、场强增量吸收系数反演图等处理。最后结合巷道掘进获得的平剖面地质资料,进一步综合确定工作面内构造特征。
本发明提供的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可以获取真实的发射信号穿透的场强增量值H1,有效消除巷道内干扰因素的影响,更好地反映煤岩层对电磁波信号的吸收,大大提高探测数据的可靠性。
图2为本发明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方法可以为:
步骤101:在一条巷道中设置多个发射点,在另一条巷道中设置多个接收点;
一个所述发射点的覆盖范围对应一个接收段,所述多个接收点均匀分布在多个所述发射点所对应的多个接收段内;设置一台发射机在所述发射点处,设置一台接收机在所述接收点处;
图3为本发明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方法示意图。如图3所示,发射机在一条巷道中5号点发射时,接收机设置好每站参数后,在另一条巷道按预先设计的0~10号点逐点接收总场强H数据。
设计接收段时,尽量保持发射点位与接收段对称轴上。
步骤102:控制所述发射机在一发射点处持续发射信号后,停止发射,并移动到下一发射点;
发射机在各点工作时间通常为3+3min、或4+4min、或5+5min,具体的根据工作巷道条件而定,对于易于通行的平直巷道,可采用3+3min时间设计;对于巷道倾斜较大、不易通行的巷道,可采用5+5min时间设计。
本实施例采用3+3min时间设计进行说明,发射点连续发射3min后,发射机关机并搬到设计的下一发射点10号点,停止发射信号时间为3min。
步骤103:在所述发射机发射信号的第一时间段内,控制所述接收机从首接收点依次移动到末接收点,所述首接收点和所述末接收点为所述发射机当前所在发射点所对应的接收段内的第一个接收点和最后一个接收点,并在各接收点接收信号,获得对应的总场强值H;
如图3所示,接收机设置好每站参数后,在所述发射机发射信号的第一时间段内,也就是3min内,在巷道按预先设计的0~10号点逐点接收总场强H数据,设计接收段时,尽量保持发射点位与接收段对称轴上。
步骤104:在所述发射机停止发射信号的第二时间段内,控制所述接收机从所述末接收点依次移动到所述首接收点,并在各接收点接收信号,获得对应的背景场强值H0;
在此段不发射信号第二时间段内,接收机不改变接收参数设置,由10号到0号点逐点接收各点背景场强值H0,然后存储本站数据;
这样,对于每站接收点数据,前11个接收数据为总场强值H数据,后11个为背景场强值H0数据。然后接收机移到设计的下一接收段起点15号点上,准备下站数据采集;
重复前述步骤,继续采集数据,直到数据采集完毕。
为了使采集的数据更加精确,通常对换发射和接收巷道,再进行一次数据采集。完成两轮数据采集后,结合现场条件对无效数据点或构造复杂区进行加密观测,补采相应的数据;
步骤105,根据所述总场强值H和所述背景场强值H0,获得各接收点对应的接收场强增量值H1。
根据每个发射站接收的发射总场强值H及背景场强值H0,经相关电磁波理论推导,得到公式H1=20lg(10H/20-10H0/20),可获得各接收点接收场强增量值H1。数据处理系统可以采用现有的ECT2.0电磁波处理系统,只需要将每站的数据进行场强增量值H1计算,将原软件中的实测场强原始文件置换为场强增量数据文件,这样即可以进行场强增量曲线图、场强增量平面分布图、场强增量吸收系数反演图等处理。
其中场强增量值高、吸收系数值低的范围为煤层正常区;场强增量值低、吸收系数值高的范围煤层坑透地质异常区。最后结合巷道掘进获得的平剖面地质资料,进一步综合确定工作面内构造特征。
本发明提供的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方法,有效消除巷道内干扰因素的影响,更好地反映煤岩层对电磁波信号的吸收,大大提高探测数据的可靠性,从而指导矿井工作面更好地生产。本发明还有一附加技术效果,就是提高了工作面较宽(面宽大于150m),发射点与接收点点距差别较小,接收的总场强值变化幅度很小,难以区分地质异常的范围的探测的有效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一条巷道中的多个发射点,以及设置在另一条巷道中的多个接收点;一个所述发射点的覆盖范围对应一个接收段,所述多个接收点均匀分布在多个所述发射点所对应的多个接收段内;
一台发射机和一台接收机,所述发射机设置在所述发射点处,所述接收机设置在所述接收点处;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发射机在一发射点处持续发射信号后,停止发射信号,并移动到下一发射点;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发射机发射信号的第一时间段内,控制所述接收机从首接收点依次移动到末接收点,所述首接收点和所述末接收点为所述发射机当前所在发射点所对应的接收段内的第一个接收点和最后一个接收点,并在各接收点接收信号,获得对应的总场强值H;还用于,在所述发射机停止发射信号的第二时间段内,控制所述接收机从所述末接收点依次移动到所述首接收点,并在各接收点接收信号,获得对应的背景场强值H0;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总场强值H和所述背景场强值H0,获得各接收点对应的接收场强增量值H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公式H1=20lg(10H/20-10H0/20),获得各接收点对应的接收场强增量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点位于对应的接收段的对称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段内均匀设置有11个所述接收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发射点之间的间隔为50米,各所述接收点之间的间隔为10米。
6.一种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一条巷道中设置多个发射点,在另一条巷道中设置多个接收点;一个所述发射点的覆盖范围对应一个接收段,所述多个接收点均匀分布在多个所述发射点所对应的多个接收段内;设置一台发射机在所述发射点处,设置一台接收机在所述接收点处;
控制所述发射机在一发射点处持续发射信号后,停止发射,并移动到下一发射点;
在所述发射机发射信号的第一时间段内,控制所述接收机从首接收点依次移动到末接收点,所述首接收点和所述末接收点为所述发射机当前所在发射点所对应的接收段内的第一个接收点和最后一个接收点,并在各接收点接收信号,获得对应的总场强值H;
在所述发射机停止发射信号的第二时间段内,控制所述接收机从所述末接收点依次移动到所述首接收点,并在各接收点接收信号,获得对应的背景场强值H0;
根据所述总场强值H和所述背景场强值H0,获得各接收点对应的接收场强增量值H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总场强值H和所述背景场强值H0,获得各接收点对应的接收场强增量值H1具体为:
根据公式H1=20lg(10H/20-10H0/20),获得各接收点对应的接收场强增量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点位于对应的接收段的对称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发射点之间的间隔为50米,各所述接收点之间的间隔为10米。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段为3分钟、4分钟或5分钟;对应地,所述第二时间段为3分钟、4分钟或5分钟。
CN201210203708.8A 2012-06-19 2012-06-19 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29678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3708.8A CN102967886B (zh) 2012-06-19 2012-06-19 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3708.8A CN102967886B (zh) 2012-06-19 2012-06-19 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7886A true CN102967886A (zh) 2013-03-13
CN102967886B CN102967886B (zh) 2015-09-16

Family

ID=47798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03708.8A Active CN102967886B (zh) 2012-06-19 2012-06-19 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6788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9691A (zh) * 2014-04-30 2014-08-06 安徽理工大学 矿井工作面探测系统及方法
CN104459807A (zh) * 2014-10-22 2015-03-25 安徽理工大学 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与方法
CN107085243A (zh) * 2017-05-18 2017-08-22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补平场强的测定方法及成图系统
CN110568508A (zh) * 2019-10-08 2019-12-13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提高探测精度的无线电波透视仪
CN111474593A (zh) * 2020-06-05 2020-07-3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单巷道反射无线电波探测矿井工作面的方法
CN111538095A (zh) * 2020-06-05 2020-08-14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地面单钻孔内反射无线电波的地质勘探方法
CN111929739A (zh) * 2020-10-14 2020-11-13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电磁波透视探测富水破碎地质方法及试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4747A (en) * 1988-01-14 1991-02-19 Stola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underground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objects
CN102385070A (zh) * 2011-08-23 2012-03-2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
CN202995051U (zh) * 2012-06-19 2013-06-12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4747A (en) * 1988-01-14 1991-02-19 Stola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underground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objects
CN102385070A (zh) * 2011-08-23 2012-03-2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
CN202995051U (zh) * 2012-06-19 2013-06-12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团结: "《无线电波坑道透视仪的物探原理及其井下应用》", 《科技创新导报》 *
董守华、王 琦: "《层析成像在巷道无线电波透视法中的应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9691A (zh) * 2014-04-30 2014-08-06 安徽理工大学 矿井工作面探测系统及方法
CN104459807A (zh) * 2014-10-22 2015-03-25 安徽理工大学 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与方法
CN107085243A (zh) * 2017-05-18 2017-08-22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补平场强的测定方法及成图系统
CN107085243B (zh) * 2017-05-18 2018-11-23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补平场强的测定方法及成图系统
CN110568508A (zh) * 2019-10-08 2019-12-13 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提高探测精度的无线电波透视仪
CN111474593A (zh) * 2020-06-05 2020-07-3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单巷道反射无线电波探测矿井工作面的方法
CN111538095A (zh) * 2020-06-05 2020-08-14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地面单钻孔内反射无线电波的地质勘探方法
CN111474593B (zh) * 2020-06-05 2022-08-30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单巷道反射无线电波探测矿井工作面的方法
CN111538095B (zh) * 2020-06-05 2023-03-28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地面单钻孔内反射无线电波的地质勘探方法
CN111929739A (zh) * 2020-10-14 2020-11-13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电磁波透视探测富水破碎地质方法及试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7886B (zh)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7886B (zh) 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和方法
CN102385070B (zh) 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方法
WO2020119177A1 (zh) 壁式连采连充保水采煤及水资源运移监测、水害预警方法
CN107345484B (zh) 一种厚煤层下分层“混合顶板”完整性探测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88383B (zh) 富水圆砾层盾构管片壁后注浆地质雷达探测方案
CN105178967A (zh) 掘进机自主定位定向系统及方法
CN102788991A (zh) 基于z分量的透射槽波高密度快速探测方法
CN103076606A (zh) 基于钻孔地质雷达技术的三维精细化成像系统和方法
CN104807440A (zh) 一种用于机场的全自动高频率地表沉降监测方法
CN107346032A (zh) 一种无线控传加速度传感器的隧道超前预报系统及方法
CN202995051U (zh) 矿井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场强增量值获取系统
CN104459807A (zh) 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与方法
CN109931958A (zh) 一种基于uwb采煤机工作面端头校准装置及方法
CN103728670B (zh) Tbm施工隧道前向跨孔雷达透射成像超前预报系统和方法
CN103529479B (zh) 煤矿井下坑道透视探测系统
CN104389613B (zh) 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
CN203287537U (zh) 基于地震负视速度法的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CN204287508U (zh) 双巷间一发多收无线电波坑透场强测量系统
CN205049133U (zh) 一种隧道围岩变形动态监测系统
CN203606514U (zh) 坑透采集系统
CN103399355A (zh)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CN103389524A (zh)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CN103076637A (zh) 隧道单孔地质雷达成像天线递送传动装置及递送传动方法
CN203535239U (zh) 煤矿井下坑道透视探测系统
CN202256702U (zh) 一种超长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ct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