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9613B - 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89613B CN104389613B CN201410500092.XA CN201410500092A CN104389613B CN 104389613 B CN104389613 B CN 104389613B CN 201410500092 A CN201410500092 A CN 201410500092A CN 104389613 B CN104389613 B CN 1043896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construction
- shield
- crossing
- sett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6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933 burial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27 cl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CDBYLPFSWZWCQE-UHFFFAOYSA-L Sodium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Na+].[Na+].[O-]C([O-])=O CDBYLPFSWZWCQE-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56 as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1 calc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75 calc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80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80 den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81 fly as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332 literature 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39 quant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54 risk contro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69 slip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029 sodium carbon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550 sodium carbon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9/00—Tunnels or galleries, with or without linings;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reof; Layout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 E21D9/06—Making by using a driving shield, i.e. advanced by pushing means bearing against the already placed lining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Z—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6Z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包括:一、确定沉降控制标准,包括计算管线容许曲率、计算管线容许最大沉降和确定管线上方控制最大沉降;二、盾构穿越地下管线,包括划分施工穿越阶段、穿越前试验阶段施工、穿越阶段施工和穿越后阶段施工。本发明解决了受影响建构筑物的变形、受力性态判定多数依据经验,缺乏依据实际监测数据理论计算来判定安全状态的标准等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掘进机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采用隧道的方式构筑城市地下快速路和越江设施。这其中,采用泥水平衡盾构进行超大直径隧道施工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选择。
我国在城市地下铁道的建设中,盾构施工法以其良好的防渗漏水、施工安全快速、与深埋条件无关、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已成为主要的可选施工方案,在许多场合已成为首选方案。国内软土地区的城市,特别是软土地区的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基本上都采用盾构法进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提速,盾构法施工也越来越多。
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了深层化、密集化及复杂化的趋势,拟建隧道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大量地下管线,特别是长距离下穿大口径排水管。因此,如何保证盾构隧道施工的同时,保证地下大口径排水管受到的影响尽量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这对现有的盾构施工技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专利201010610862.8公开了一种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机场跑道的施工控制方法,从设计优化、设备优化、施工监测、跑道控制区划分等层面建立了一种穿越保护施工方法。专利201110155188.3公开了一种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城市高架桩基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桩基土体加固、桩基承台加固、盾构穿越桩基等步骤。专利201310500625.X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层盾构穿越建构筑物风险分级控制方法,通过资料收集分析影响建筑物安全的因素,对盾构穿越建筑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风险分类研究;对盾构穿越建筑物的风险进行初步分级;对盾构穿越建筑物的修正影响因素进行风险分类研究;对盾构穿越建筑物的风险初步分级进行修正;对不同的风险级别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法。专利201110414486.X公开了一种盾构长距离穿越大口径管线的方法。提出了施工前预测方法,穿越中盾构参数控制措施等手段。为土压平衡盾构穿越大口径排水管提供了一种施工控制方法。
通过对检索的文献调查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现有技术方案多数针对影响对象为地面建筑(如房屋、机场跑道)或者地面建筑的附属部分(例如高架桩基础)等展开。针对地埋管线的研究也是针对小直径土压平衡盾构穿越大口径排水管的施工技术,施工风险和造成的后果相对较低。
2)现有技术方案依托背景多数为小直径土压平衡盾构,较少有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地下高危构筑物的解决方案。
3)受影响建构筑物的变形、受力性态判定多数依据经验,缺乏依据实际监测数据理论计算来判定安全状态的标准。
4)缺少针对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和推进参数设置方法,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参数设置与受影响的建构筑物实际安全性态关联性较低且随意性较高,无法真正满足高危易爆地下管线的安全控制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利用管线对应地表沉降判定管线安全状态的标准,以及在该标准下的一种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包括:
确定沉降控制标准;以及
在该沉降控制标准下,控制盾构施工穿越地下管线;
其中,确定沉降控制标准包括:
(1)计算管线容许曲率
式中[ρ]为管线容许曲率,E为管线材料弹性模量,D为管线直径,[σ]为材料容许应力;
(2)根据管线容许曲率,计算管线容许最大沉降
式中ip为管线中心平面的沉降槽宽度系数,λ为管线梁弹性地基梁变形系数,为管线容许最大沉降,即管线位置处土层最大沉降量;
(3)根据管线容许最大沉降,确定管线上方控制最大沉降
式中δC为管线沉降控制值,即管线上方控制最大沉降,α为经验系数,i0为管线到地表投影面的沉降槽宽度系数;
在沉降控制标准下,控制盾构施工穿越地下管线包括:
划分施工穿越阶段,其具体为将整个盾构穿越地下管线划分为三个施工穿越阶段,即穿越前试验阶段施工、穿越阶段施工和穿越后阶段施工,并将施工穿越阶段与盾构推进的环号一一对应;
穿越前试验阶段施工;
穿越阶段施工;以及
穿越后阶段施工。
本发明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将施工穿越阶段与盾构推进的环号一一对应具体包括:
穿越前试验阶段施工为切口环到达管线-15环至切口环到达管线-5环;
穿越阶段施工为切口环到达管线-5环至盾尾脱出管线+5环;以及
穿越后阶段施工为盾尾脱出管线+5环至盾尾脱出管线+15环。
本发明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穿越前试验阶段施工具体包括:
对盾构设备进行保养、维修;
控制隧道轴线,即对隧道轴线进行一次定向测量,并将盾构姿态与管片姿态调整到最佳;以及
检测拼装管片圆度,即对拼装管片的圆度进行测量,校核拼装管片圆度。
本发明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穿越阶段施工包括布置监测断面、设定气泡仓压力、设定泥水质量指标、控制推进速度、刀盘转速、盾尾油脂压注、拼装管片、控制盾构姿态、以及同步注浆控制。
本发明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布置监测断面包括:
根据盾构的埋深和地层条件计算盾构穿越影响范围,即
式中W是隧道推进影响范围,D是隧道外径,Z是隧道中心埋深,β是隧道影响角;
根据隧道推进影响范围,沿管线长度方向布置若干地表沉降监测点;以及
在盾构穿越地下管线过程中,通过测量仪器对监测点实施沉降监测。
本发明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设定气泡仓压力包括:
P=k0·γ·h
式中P为气泡仓压力,γ为土体的平均重度,h为隧道中心埋深,k0为侧向土压力系数;
施工中每两环根据覆土变化调整一次气泡仓压力理论值,其调整方法为:±0.01~0.02bar/-(±5mm/次变),即:当切口环前方土体沉降或隆起次变超过5mm时,气泡舱压力增大或减小0.01~0.02bar。
本发明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泥水质量指标具体包括比重、粘度、含砂量、析水量和PH值;设定泥水质量指标具体包括:泥水比重的范围控制在1.15~1.25g/cm3之间,泥水粘度控制在19s左右,去除20μm以上的砂颗粒,析水量要小于5%,以及PH值呈碱性。
本发明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控制推进速度、刀盘转速具体为:推进速度控制在25至30mm/min之间,刀盘转速控制在0.95至1.1转/每分钟,刀盘每转进刀率控制在30mm/rep。
本发明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同步注浆控制具体包括:
根据穿越前试验阶段确定同步注浆填充率,穿越过程根据地面变形和管线安全情况做调整,其调整原则为:±0.3m3/-(±5mm/次变),即:当切口环前方土体沉降或隆起次变超过5mm时,同步注浆量增大或减小0.3m3;
均匀合理压注;以及
穿越过程中保障同步注浆浆液的拌制质量。
本发明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穿越后阶段施工包括:盾尾脱出管线并继续推进;对管线沉降做持续观测并绘制挠度-时间曲线;确认管线沉降发展速率小于目标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实测沉降计算管线应力状态,结合管线位移共同控制管线在受扰动期间的安全性,可靠程度更高;
(2)系统的给出了盾构穿越危险管线的施工阶段划分和各阶段的关键工作;
(3)详细给出了盾构穿越过程中的参数设置方法和基本范围,适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发明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包括一下步骤:
S1,确定沉降控制标准
依据管线的材质、结构以及盾构和管线的相对状态确定管线的沉降控制标准。计算步骤如下:
S10,计算管线容许曲率
式中[ρ]为管线容许曲率,E为管线材料弹性模量,D为管线直径,[σ]为材料容许应力;
S11,根据上式计算所得的容许曲率,计算管线容许最大沉降
式中ip为管线中心平面的沉降槽宽度系数,λ为管线梁弹性地基梁变形系数,为管线容许最大沉降,即管线位置处土层最大沉降量;
S12,根据上式计算所得的确定管线上方控制最大沉降
式中δC为管线沉降控制值,即管线上方控制最大沉降,α为经验系数,i0为管线到地表投影面的沉降槽宽度系数。
例如,以直径14.93m泥水平衡盾构穿越DN250(壁厚7mm)钢管为例,管线埋深20m,则控制沉降δC确定为30mm,报警值确定为20mm,差异沉降控制标准为1D/1000(D为测点间距)。
S2,盾构穿越地下管线
S20,划分施工穿越阶段
盾构穿越前应对穿越施工做细致规划,将整个穿越施工划分为:
1)穿越前试验阶段施工:切口环到达管线-15环至切口环到达管线-5环(环,隧道距离的一种表示方式);
2)穿越阶段施工:切口环到达管线-5环至盾尾脱出管线+5环;
3)穿越后阶段施工:盾尾脱出管线+5环至盾尾脱出管线+15环。
将整个盾构穿越地下管线划分为三个施工穿越阶段,即穿越前试验阶段施工、穿越阶段施工和穿越后阶段施工,并将管线划分区域与盾构推进的环号一一对应;
S21,穿越前试验阶段施工
穿越前试验段施工的目的是调整机械设备状态,同时在穿越前试验段隧道施工中尽可能提升隧道结构质量,以利于盾构姿态控制。通过地面监测反馈,对推进参数进行调整,以期最大限度降低盾构施工对地面扰动。穿越前试验阶段施工包括:
1)对盾构设备进行保养、维修
为了保证盾构在穿越期间能连续施工,在盾构进入试验段前将对盾构进行一次综合维护保养。保养、维修的主要内容包括:
(1)各油脂泵、集中润滑系统检测
盾尾油脂起到填充盾尾密封的作用,一旦盾尾密封受损会直接导致后方土体通过盾尾密封装置进入盾构内部,造成土体损失,使地面管线发生沉降。所以在穿越前必须对3台注浆泵进行检查,配备好泵体相应的易损件,确保泵体损坏时及时更换。
(2)同步注浆泵标定
由于管片在脱出盾尾时会形成建筑空隙,所以需要通过同步注浆来及时填充,如填充不及时同样会造成盾尾上方的土体损失,造成管线沉降。同步注浆的控制理念是“压力和压注量的双控”,所以在穿越前应首先对同步注浆泵的压注量进行标定,摸清楚每台泵的真实数据,同时在过程中实时对比地面拌浆量和井下压注量,避免误差较大;其次,检查每根注浆管路的压力传感器是否运作正常,确保正式穿越时采集的数据真实、可靠。
(3)拼装机吸盘保养
在穿越管线时,只有保持连续、均衡的施工才能尽量减少对管线的扰动,所以拼装机作为管片拼装的必要手段必须保证其运转正常。其中,满足吸盘的真空度要求是首要关键,如果真空度无法满足,系统判断为非安全状态,然后立即被PLC程序强制停止,无法施工。所以在穿越前需对吸盘的密封条及供气管道的密封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
(4)气平衡系统维护
开挖面的稳定直接影响到管线沉降情况,如超挖则发生沉降,如欠挖则发生隆起,而这次穿越使用的盾构机是一台泥水气平衡盾构机,它通过气平衡装置来设定正面的切口水压参数以平衡正面土体。所以在穿越前应对该设备进行严格保养、包括供气装置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其次是备用装置是否能正常运转等。
2)隧道轴线控制
试验段前对隧道轴线进行一次定向测量,确保隧道轴线精度(定出量化范围:例如轴线变化范围:头部,尾部);将盾构姿态与管片姿态调整到最佳(±20mm),避免盾构在穿越阶段进行过大的纠偏(量化纠偏量)。
3)拼装管片圆度检测
为保证下穿段施工过程管片成环圆度数据准确,试验段施工阶段每个工作班组将对本班拼装管片圆度进行测量,校核管片圆度。在试验段内将管片衬砌环椭圆度控制在0.6D%。
S22,穿越阶段施工
通过穿越前施工段的一系列调整,在到达穿越断面前5环时,盾构施工已经开始对前方土体造成扰动,并且随着盾构机不断接近,这种扰动程度愈加剧烈,直到盾尾脱出管线断面后,扰动才开始逐步减小。盾构穿越阶段不同,其对地层扰动机理和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在切口到达管线断面前,盾构机正面支护是主要控制因素,泥水质量、气平衡压力设置、刀盘转速、推进速度等共同决定了盾构正前方的地层扰动程度;当盾尾脱出管线断面后,同步注浆量、注浆压力、盾尾油脂压力,盾构推进姿态等是决定地层二次扰动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保障盾构穿越过程安全,合理的确定这些指标是关键。穿越阶段施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布置监测断面
i)根据盾构的埋深和地层条件计算盾构穿越影响范围
式中W是隧道推进影响范围,D是隧道外径,Z是隧道中心埋深,β是隧道影响角,一般取35°-50°,适用于软粘土,硬粘土及饱和粉细砂,一般强度越高,β取值越大;
ii)根据隧道推进影响范围,沿管线长度方向布置若干地表沉降监测点
沉降监测点间距一般控制在W/4,有特殊需要时可适当加密;
iii)在盾构穿越地下管线过程中,采用测量仪器对监测点实施沉降监测
在盾构穿越管线过程中,采用水准仪或者全站仪对监测点实施沉降监测,通常每12小时记录一次监测数据,以该区间上监测点的水平距离为x坐标,监测点的沉降为y坐标,可以得到n+1个坐标点。将监测数据以坐标形式{(x1,y1),(x2,y2)……(xn+1,yn+1)}记录下来,以供后续分析使用。
2)气泡仓压力设定
P=k0γh
式中P为气泡仓压力,γ为土体的平均重度,h为隧道中心埋深,k0为侧向土压力系数;
施工中每2环根据覆土变化调整一次气泡仓压力理论值。在穿越管线过程中,应结合每日地面沉降监测报表做动态调整。调整方法为:
±0.01~0.02bar/-(±5mm/次变)
也即当切口环前方土体沉降(隆起)次变超过5mm时,气泡舱压力增大(减小)0.01~0.02bar。
3)泥水质量指标设定
所述泥水质量指标具体包括:
i)比重
泥水的比重是一个主要的控制指标,掘进中进泥比重不应过高或者过低,前者会影响泥水的输送能力,后者则不利于泥膜的形成和开挖面的稳定,泥水比重的范围一般控制在1.15~1.25g/立方厘米。
ii)粘度
从土颗粒的悬浮性要求来说,要求泥水的粘度越高越好,考虑到泥水系统的自造浆能力,随着推进距离的增加,泥浆越来越浓,比重也在上升,进而影响泥水质量,所以泥水粘度一般控制在19s左右。
iii)含砂量
泥水处理的目的是保留小颗粒的粘土部分,去除20μm以上的砂颗粒。所以含砂量也是一个衡量泥水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
iv)析水量和PH值
泥水的析水量必须要小于5%,PH值呈碱性。降低含砂量,提高泥浆粘度或在调整池中加入纯碱是保证析水量合格的主要手段。
4)推进速度、刀盘转速控制
盾构穿越管线过程中宜均衡施工,减少对周围土体的扰动,避免在途中有较长时间耽搁。如果推得过快则刀盘面对地层的挤压作用相对明显,地层应力来不及释放;推得过慢则刀盘的正反转动对地层扰动作用相对明显,容易造成建筑空隙,推进速度一般控制在25~30mm/min之间。刀盘转速控制在0.95~1.1rpm,并配合推进速度,刀盘每转进刀率控制在30mm/rep,切削效果较好。
5)盾尾油脂压注
穿越过程中,每班推进前保证储桶内有充足的油脂,勤检查。推进时根据推进速度连续压注,杜绝人为欠压现象的发生。安排专人对盾尾油脂压注进行计量,并对盾尾进行巡视,确保穿越过程不会发生盾尾渗漏事故。穿越过程盾尾油脂压注量比常规段多10%~20%,宜控制在180-200kg/环
6)管片拼装
在管片拼装过程中,应当防止盾构机后退,并安排最熟练的拼装工进行拼装,减少拼装的时间,缩短盾构停顿的时间,拼装结束之后,应当尽可能快地恢复推进,减少上方土体的沉降。
7)盾构姿态控制
原则上在盾构穿越期间不进行盾构纠偏,有特殊需要时,单环纠偏量不超过0.1%(一个坡度)穿越期间每环应对轴线偏差进行人工复核,与自动测量系统数据进行比较。
8)同步注浆控制
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和浆液质量。压浆时注意控制注浆压力,防止压力过大造成负面影响,同步注浆控制具体包括:
i)根据穿越前试验阶段确定同步注浆填充率,穿越过程根据地面变形和管线安全情况做调整;
调整原则为:±0.3m3/-(±5mm/次变)
即当切口环前方土体沉降(隆起)次变超过5mm时,同步注浆量增大(减小)0.3m3;
ii)均匀合理压注;
以六点注浆为例,其上中下比例为5:3:2。在压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每个注浆孔的压力,压力波动范围宜根据盾构埋深和试验段推进情况综合确定。一般应比该注浆孔位置处水土压力高2-4bar。
iii)穿越过程中保障同步注浆浆液的拌制质量;
对于单液浆,应采用中砂拌制,拌制应注意实测其含水量并对配比做适时调整。浆液拌制所用粉煤灰不宜采用高钙灰,防止浆液结硬、堵管。浆液坍落度宜控制在10cm±2cm。
S23,穿越后阶段施工
盾构的盾尾脱出管线断面5环后,盾构施工造成的影响逐步减小,管线受土体长期变形的影响将进一步产生变形和位移。这一阶段需要对管线沉降做持续观测并绘制挠度-时间曲线。当管线沉降发展速率小于0.2mm/day时,可以认为管线变形已趋于收敛稳定,穿越过程结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实测沉降计算管线应力状态,结合管线位移共同控制管线在受扰动期间的安全性,可靠程度更高;
(2)系统地给出了盾构穿越危险管线的施工阶段划分和各阶段的关键工作;
(3)详细给出了盾构穿越过程中的参数设置方法和基本范围,适用性极强。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沉降控制标准;以及
在该沉降控制标准下,控制盾构施工穿越地下管线;
其中,确定沉降控制标准包括:
(1)计算管线容许曲率
式中[ρ]为管线容许曲率,E为管线材料弹性模量,D为管线直径,[σ]为材料容许应力;
(2)根据管线容许曲率,计算管线容许最大沉降
式中ip为管线中心平面的沉降槽宽度系数,λ为管线梁弹性地基梁变形系数,为管线容许最大沉降,即管线位置处土层最大沉降量;
(3)根据管线容许最大沉降,确定管线上方控制最大沉降
式中δC为管线沉降控制值,即管线上方控制最大沉降,α为经验系数,i0为管线到地表投影面的沉降槽宽度系数;
在该沉降控制标准下,控制盾构施工穿越地下管线包括:
划分施工穿越阶段,其具体为将整个盾构穿越地下管线划分为三个施工穿越阶段,即穿越前试验阶段施工、穿越阶段施工和穿越后阶段施工,并将施工穿越阶段与盾构推进的环号一一对应;
穿越前试验阶段施工;
穿越阶段施工;以及
穿越后阶段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施工穿越阶段与盾构推进的环号一一对应具体包括:
穿越前试验阶段施工为切口环到达管线-15环至切口环到达管线-5环;
穿越阶段施工为切口环到达管线-5环至盾尾脱出管线+5环;以及
穿越后阶段施工为盾尾脱出管线+5环至盾尾脱出管线+15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穿越前试验阶段施工具体包括:
对盾构设备进行保养、维修;
控制隧道轴线,即对隧道轴线进行一次定向测量,并将盾构姿态与管片姿态调整到最佳;以及
检测拼装管片圆度,即对拼装管片的圆度进行测量,校核拼装管片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穿越阶段施工包括布置监测断面、设定气泡仓压力、设定泥水质量指标、控制推进速度和刀盘转速、盾尾油脂压注、拼装管片、控制盾构姿态、以及同步注浆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布置监测断面包括:
根据盾构的埋深和地层条件计算盾构穿越影响范围,即
式中W是隧道推进影响范围,D是隧道外径,Z是隧道中心埋深,β是隧道影响角;
根据隧道推进影响范围,沿管线长度方向布置若干地表沉降监测点;以及
在盾构穿越地下管线过程中,通过测量仪器对监测点实施沉降监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气泡仓压力包括:
P=k0·γ·h
式中P为气泡仓压力,γ为土体的平均重度,h为隧道中心埋深,k0为侧向土压力系数;
施工中每两环根据覆土变化调整一次气泡仓压力理论值,其调整方法为:当切口环前方土体沉降或隆起次变超过5mm时,气泡舱压力增大或减小0.01~0.02bar。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泥水质量指标具体包括比重、粘度、含砂量、析水量和PH值;设定泥水质量指标具体包括:泥水比重的范围控制在1.15~1.25g/cm3之间,泥水粘度控制在19s,去除20μm以上的砂颗粒,析水量要小于5%,以及PH值呈碱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推进速度和刀盘转速具体为:推进速度控制在25至30mm/min之间,刀盘转速控制在0.95至1.1转/每分钟,刀盘每转进刀率控制在30mm/转。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步注浆控制具体包括:
根据穿越前试验阶段确定同步注浆填充率,穿越过程根据地面变形和管线安全情况做调整,其调整原则为:当切口环前方土体沉降或隆起次变超过5mm时,同步注浆量增大或减小0.3m3;
均匀合理压注;以及
穿越过程中保障同步注浆浆液的拌制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穿越后阶段施工包括:盾尾脱出管线并继续推进;对管线沉降做持续观测并绘制挠度-时间曲线;确认管线沉降发展速率小于目标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00092.XA CN104389613B (zh) | 2014-09-26 | 2014-09-26 | 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00092.XA CN104389613B (zh) | 2014-09-26 | 2014-09-26 | 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89613A CN104389613A (zh) | 2015-03-04 |
CN104389613B true CN104389613B (zh) | 2016-04-13 |
Family
ID=52607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00092.XA Active CN104389613B (zh) | 2014-09-26 | 2014-09-26 | 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38961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93883B (zh) * | 2019-09-27 | 2021-04-06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间接评估盾构掘进下既有管线安全性态的方法 |
CN111594198B (zh) * | 2020-04-30 | 2021-03-30 | 东北大学 | 一种开敞式tbm施工数据掘进循环的划分方法 |
CN111677516B (zh) * | 2020-06-08 | 2022-02-08 | 中铁六局集团太原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下穿热力管道双线隧道暗挖施工工法 |
CN114293998A (zh) * | 2021-12-31 | 2022-04-08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地铁下穿高速路盾构施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8876A (ja) * | 1996-04-12 | 1998-01-13 | Toda Constr Co Ltd | 中折れ式シールド掘進機及びその姿勢制御方法並びに地下空間の構築方法 |
CN101793153A (zh) * | 2009-08-04 | 2010-08-04 |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盾构近距离穿越大口径管线的施工方法 |
CN101899977B (zh) * | 2010-02-04 | 2012-11-28 |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地铁盾构超浅覆土穿越运营隧道的施工方法 |
CN102996135B (zh) * | 2012-12-11 | 2015-06-24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超深覆土盾构穿越复杂地层施工方法 |
-
2014
- 2014-09-26 CN CN201410500092.XA patent/CN10438961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89613A (zh) | 2015-03-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69223B (zh) | 一种粉砂土地层顶管施工方法 | |
US9016983B2 (en) | Method for preventing shield casing jamming due to too large frictional resistance in earth pressure balance shield machine | |
CN109653755B (zh) | 一种大直径泥水盾构零沉降穿越无砟轨道路基的施工方法 | |
CN104389613B (zh) | 泥水平衡盾构穿越危险地下管线的施工方法 | |
CN106402490B (zh) | 基于钢套头工具管的粉砂土地层顶管顶进施工方法 | |
CN110631560B (zh) | 一种密集建筑区地铁车站暗挖区间监控量测方法 | |
CN101575861B (zh) | 使用测斜管监测沉降的方法 | |
CN108533277B (zh) | 非加固条件下大直径泥水盾构长距离穿越棚户区沉降控制施工工法 | |
CN109322671B (zh) | 一种盾构刀具磨损被困的脱困方法 | |
CN104196537A (zh) | 一种三条平行的超小净距地铁隧道施工方法 | |
CN105804758A (zh) | 浅覆土大断面小间距的矩形顶管上跨地铁隧道施工方法 | |
CN103046638A (zh) | 一种顶管施工方法 | |
CN101672197A (zh) | 高压富水充填性溶腔的处理方法 | |
CN106894821A (zh) | 一种始发、接收井及顶管施工的监测方法 | |
CN104455726A (zh) | 一种管道底部注浆加固的顶管施工方法 | |
CN115235417B (zh) | 一种基于叠落式隧道之间的角度的监测点设置方法 | |
CN106988754A (zh) | 狭窄空间盾构机始发方法 | |
CN111946356A (zh) | 超长距离硬岩顶管施工方法 | |
CN108071341A (zh) | 长距离定向穿越施工方法 | |
CN112324451A (zh) | 一种土压平衡盾构基于渣土监测的地表沉降及管线变形预警系统 | |
CN111075460A (zh) | 一种下穿城市密集建筑物的盾构施工及监测方法 | |
CN108918670A (zh) | 一种盾构隧道施工用注浆实时检测平台 | |
CN109707394B (zh) | 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盾构接收端洞门的施工方法 | |
CN114508629B (zh) | 一种穿越混卵砾石层和砂岩层的顶管施工方法 | |
CN115438415B (zh) | 一种盾构上跨高压输油管线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