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4737B - 可提高信噪比的测距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提高信噪比的测距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4737B
CN102384737B CN201010272210.8A CN201010272210A CN102384737B CN 102384737 B CN102384737 B CN 102384737B CN 201010272210 A CN201010272210 A CN 201010272210A CN 102384737 B CN102384737 B CN 1023847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ensing
signal
time
repre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722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4737A (zh
Inventor
许恩峯
张彦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xart Imag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Pixart Imag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xart Imaging Inc filed Critical Pixart Imaging Inc
Priority to CN2010102722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847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84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4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4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4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 Measurement Of Optical Dis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测距装置的信噪比的方法,包含发光组件于发光时间内,发出侦测光射向待测物以产生反射光、当发光组件开始发出侦测光后,经过一延迟时间,光感测组件感测反射光的能量,并据以产生光感测信号,根据侦测光的能量与光感测信号以得到光往返测距装置与待测物的光飞行时间,以及根据光飞行时间以得到测距装置与待测物之间的待测距离。由于待测距离大于已知最短待测距离,因此该方法可据以计算出适当的延迟时间,以使反射光于延迟时间之后才射至光感测组件。如此,光感测组件于延迟时间内不感测背景光,因此可提高光感测信号的信噪比。

Description

可提高信噪比的测距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距装置及其方法,更明确地说,涉及一种可提高信噪比的测距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公知技术中,测距装置对待测物发射侦测光,并接收由待测物反射侦测光所产生的反射光。测距装置可借由量测侦测光往返测距装置与待测物之间所需的时间,以推算测距装置与待测物之间的距离。然而,由于当待测物表面的反射率较低时,待测物所产生的反射光的能量较低,而使得测距装置易受到背景光(噪声)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量测误差,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测距装置的信噪比的方法。该测距装置用来量测该测距装置与待测物之间的待测距离。该待测距离大于已知最短待测距离且小于已知最长待测距离。该测距装置具有发光组件与第一光感测组件。该发光组件用来发出侦测光。该第一光感测组件用来根据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以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第一光感测信号。该方法包含该发光组件于发光时间内,持续发出侦测光射向该待测物,以产生反射光、当该发光组件开始发出该侦测光后,经过一延迟时间后,切换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一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第一光感测组件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并据以产生该第一光感测信号、根据于该发光时间内该发光组件所发出的该侦测光的能量与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以得到光往返该测距装置与该待测物的光飞行时间,以及根据该光飞行时间,以得到该待测距离。该延迟时间根据该已知最短待测距离所计算,以使该反射光于该延迟时间之后射至该第一光感测组件。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可提高测距装置的信噪比的方法。该测距装置用来量测该测距装置与待测物之间的待测距离。该待测距离大于已知最短待测距离且小于已知最长待测距离。该测距装置具有发光组件、第一光感测组件与第二光感测组件。该发光组件用来发出侦测光。该第一光感测组件用来根据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以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第一光感测信号。该第二光感测组件用来根据第二快门周期信号,以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第二光感测信号。该方法包含该发光组件于发光时间内,持续发出侦测光射向该待测物,以产生反射光、当该发光组件开始发出该侦测光后,经过一延迟时间后,切换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一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第一光感测组件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并据以产生该第一光感测信号、当该第一光感测组件停止感测该反射光之后,切换该第二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二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第二光感测组件感测并累积该背景光的能量,并据以产生该第二光感测信号、根据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与该第二光感测信号的比例,以得到光往返该测距装置与该待测物的光飞行时间,以及根据该光飞行时间,以得到该待测距离。该延迟时间根据该已知最短待测距离所计算,以使该反射光于该延迟时间之后射至该第一光感测组件。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可提高测距装置的信噪比的方法。该测距装置用来量测该测距装置与待测物之间的待测距离。该待测距离大于已知最短待测距离且小于已知最长待测距离。该测距装置具有发光组件与光感测组。该发光组件用来根据发光周期信号以发出侦测光。该光感测组用来根据第一快门周期信号,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以产生第一光感测信号,且用来根据该第二快门周期信号,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以产生第二光感测信号。该方法包含以侦测频率切换该发光周期信号表示开启与关闭,以使该发光组件切换于发光时间内发出该侦测光射向该待测物,来产生反射光,并于不发光时间内停止发射该侦测光、每当该发光组件开始发出该侦测光后,经过一延迟时间后,切换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一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光感测组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并据以产生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于该第一感测时间后,切换该第二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二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光感测组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并据以产生该第二光感测信号、根据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与该第二光感测信号的比例,以得到光往返该测距装置与该待测物的光飞行时间,以及根据该光飞行时间,以得到该待测距离;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与该发光周期信号大致为同相。该第二快门周期信号与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大致为反相。该延迟时间根据该已知最短待测距离所计算,以使该反射光于该延迟时间之后射至该光感测组。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可提高信噪比的测距装置。该测距装置用来量测该测距装置与待测物之间的待测距离。该待测距离大于已知最短待测距离且小于已知最长待测距离。该测距装置包含发光组件、第一光感测组件、发光/感测控制电路,以及距离计算电路。该发光组件用来发出侦测光。该第一光感测组件用来根据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以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第一光感测信号。该发光/感测控制电路用来控制该发光组件于发光时间内,持续发出该侦测光射向该待测物,以产生反射光,并于该发光组件开始发出该侦测光后,经过一延迟时间后,切换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一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第一光感测组件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来产生该第一光感测信号。该发光/感测控制电路根据该已知最短待测距离计算该延迟时间,以使该反射光于该延迟时间之后射至该第一光感测组件。该距离计算电路用来根据于该发光时间内该发光组件所发出的该侦测光的能量与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以得到光往返该测距装置与该待测物的光飞行时间,并根据该光飞行时间,产生输出信号,代表该待测距离。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可提高信噪比的测距装置。该测距装置用来量测该测距装置与待测物之间的待测距离。该待测距离大于已知最短待测距离且小于已知最长待测距离。该测距装置包含发光组件、第一光感测组件、第二光感测组件、发光/感测控制电路,以及距离计算电路。该发光组件用来发出侦测光。该第一光感测组件用来根据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以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第一光感测信号。该第二光感测组件用来根据第二快门周期信号,以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第二光感测信号。该发光/感测控制电路用来控制该发光组件于发光时间内,持续发出该侦测光射向该待测物,以产生反射光,并于该发光组件开始发出该侦测光后,经过一延迟时间后,切换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一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第一光感测组件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且于当该第一光感测组件停止感测该反射光之后,切换该第二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二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第二光感测组件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该第二光感测信号。该发光/感测控制电路根据该已知最短待测距离计算该延迟时间,以使该反射光于该延迟时间之后射至该第一光感测组件。该距离计算电路用来根据于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与该第二光感测信号的比例,以得到光往返该测距装置与该待测物的光飞行时间,并根据该光飞行时间,产生输出信号,代表该待测距离。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可提高信噪比的测距装置。该测距装置用来量测该测距装置与待测物之间的待测距离。该待测距离大于已知最短待测距离且小于已知最长待测距离。该测距装置包含发光组件、光感测组、发光/感测控制电路,以及距离计算电路。该发光组件用来发出侦测光。该光感测组用来根据第一快门周期信号,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以产生第一光感测信号,且用来根据该第二快门周期信号,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以产生第二光感测信号。该发光/感测控制电路用来以侦测频率切换该发光周期信号表示开启与关闭,以使该发光组件切换于发光时间内发出该侦测光射向该待测物,来产生反射光,并于不发光时间内停止发射该侦测光。每当该发光组件开始发出该侦测光后,经过一延迟时间后,该发光/感测控制电路切换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一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光感测组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且于该第一感测时间后,该发光/感测控制电路切换该第二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二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光感测组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该第二光感测信号。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与该发光周期信号大致为同相。该第二快门周期信号与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大致为反相。该发光/感测控制电路根据该已知最短待测距离计算该延迟时间,以使该反射光于该延迟时间之后射至该光感测组。该距离计算电路用来根据于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与该第二光感测信号的比例,以得到光往返该测距装置与该待测物的光飞行时间,并根据该光飞行时间,产生输出信号,代表该待测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测距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说明测距装置于“量测背景阶段”时的内部的控制信号的波形图。
图3为说明测距装置于“计算距离阶段”时的内部的控制信号的波形图。
图4为说明测距装置于“调整频率阶段”时的内部的控制信号的波形图。
图5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测距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说明驱动电路根据第一快门周期信号、第二快门周期信号,以及读取信号,以产生的各控制信号的示意图。
图7为说明本发明的光感测组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测距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说明本发明的光感测组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与图11为说明本发明的立体影像感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12、图13、图14与图15为说明本发明的可提高测距装置的信噪比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6、图17、图18与图19为说明本发明的可提高测距装置的信噪比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0与图21为说明本发明的可提高测距装置的信噪比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Figure BSA00000258042500051
Figure BSA00000258042500061
Figure BSA00000258042500071
Figure BSA0000025804250008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测距装置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测距装置100与待测物O1之间的距离为D,而测距装置100即为测量待测距离D。测距装置100包含一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一发光组件120、一光感测组130、一距离计算电路140、一背景计算电路150、一频率调整电路160,以及一聚光模块170。
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用来产生一发光周期信号SLD、快门周期信号SST1与SST2、一阶段信号SP、一侦测频率信号SFQ,以及一读取信号SRE。发光周期信号SLD、快门周期信号ST1与ST2具有相同周期(频率),且其频率大小由侦测频率信号SFQ所决定。侦测频率信号SFQ指示发光周期信号SLD、快门周期信号ST1与ST2的频率,意即当一装置接收到侦测频率信号SFQ时,可以得知发光周期信号SLD、快门周期信号ST1与ST2的频率。发光周期信号SLD大致上与快门周期信号ST1同相;发光周期信号SLD大致上与快门周期信号ST2反相。
发光组件120可为一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发光组件120根据发光周期信号SLD,以发射侦测光LID射至待测物O1。举例而言,当发光周期信号SLD代表“发光”时,发光组件120发射侦测光LID;反之,当发光周期信号SLD代表“不发光”时,发光组件120不发射侦测光LID
聚光模块170用来将待测物O1反射侦测光LID所产生的反射光LRD汇聚于光感测组130。
光感测组130,可为电荷耦合组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式金氧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感光组件。光感测组130用来根据快门周期信号SST1,感测并累积侦测光LID被待测物O1反射所产生的反射光LRD的能量,以产生光感测信号SLS1,并根据读取信号SRE,输出光感测信号SLS1。举例而言,当快门周期信号SST1代表“开启”时,光感测组130感测反射光LRD的能量,以据以累积能量ER1;当快门周期信号SST1代表“关闭”时,光感测组130不感测反射光LRD的能量,而不累积能量ER1(电子)。当读取信号SRE代表“读取”时,光感测组130根据已经累积能量ER1,以输出光感测信号SLS1。除此之外,光感测组130用来根据快门周期信号SST2,感测并累积侦测光LID被待测物反射所产生的反射光LRD的能量,以产生光感测信号SLS2,并根据读取信号SRE,输出光感测信号SLS2。举例而言,当快门周期信号SST2代表“开启”时,光感测组130感测反射光LRD的能量,以据以累积能量ER2;当快门周期信号SST2代表“关闭”时,光感测组130不感测反射光LRD的能量,而不累积能量ER2。当读取信号SRE代表“读取”时,光感测组130根据已经累积能量ER2,以输出光感测信号SLS2。其中当读取信号SRE代表“读取”时,在光感测组130输出光感测信号SLS1与SLS2之后,光感测组130会重置已累积能量ER1与ER2(意即光感测组130会清除所累积能量)。
背景计算电路150,用来根据阶段信号SP,以及光感测信号SLS1,以输出背景信号SB
频率调整电路160,用来根据阶段信号SP,以及光感测信号SLS1,以输出频率控制信号SFC。距离计算电路140,用来根据阶段信号SP、背景信号SB、光感测信号SLS1与SLS2,以及侦测频率信号SFQ,以计算测距装置100与待测物之间的待测距离D。
当测距装置100量测待测距离D时,可分为“量测背景阶段”、“调整频率阶段”,以及“计算距离阶段”。以下将就各阶段的运作原理作详细地说明。
请参考图2。图2为说明测距装置100于“量测背景阶段”时的内部的控制信号的波形图。当测距装置100进入“量测背景阶段”时,测距装置100此时主要用来量测单位时间内光感测组130所感测背景光LB的能量,以使测距装置100在“计算距离阶段”时可减小背景光LB的影响。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会先产生代表“读取”的读取信号SRE,以先重置光感测组130已累积的能量。接着,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会产生脉冲宽度为TB的快门周期信号SST1。其中TB为“量测背景周期”。由于此时发光周期信号SLD代表“不发光”,发光组件120没有发出侦测光LID。因此光感测组130不会感测到待测物反射侦测光LID所产生的反射光LRD的能量,而是感测背景光LB的能量,以据以累积能量EB。在量测背景周期TB之后,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会产生代表“读取”的读取信号SRE且同时产生代表“量测背景”的阶段信号SP,以使光感测组130根据累积能量EB,而输出光感测信号SLS1。同时,背景计算电路150根据侦测频率信号SFQ、光感测信号SLS1,以输出背景信号SB至距离计算电路140。其中背景信号SB的值代表单位时间内光感测组130感测背景光LB所累积的能量,可以下式表示:
SB=EB/TB...(1);
其中EB即为光感测组130于量测背景周期TB内感测背景光LB所累积的总能量。
请参考图3。图3为说明测距装置100于“计算距离阶段”时的内部的控制信号的波形图。当测距装置100进入“计算距离阶段”时,测距装置100此时主要用来借由发光组件120以侦测频率FC的发光周期信号SLD,控制发光组件120,以发出侦测光LID,并借由光感测组130感测待测物O1反射侦测光LID所产生的反射光LRD,以计算出光往返测距装置100与待测物O1之间的时间,而得到待测距离D。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会先产生代表“读取”的读取信号SRE,以先重置光感测组130的已累积能量。接着,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会在N个侦测周期TC1~TCN内以侦测频率FC,产生快门周期信号SST1与SST2,以及发光周期信号SLD,以使快门周期信号SST1与SST2在“开启”与“关闭”之间交互切换,且让发光周期信号SLD在“发光”与“不发光”之间交互切换,其中N代表正整数。侦测周期TC1~TCN的时间长度皆等于侦测周期TC,且侦测周期TC为侦测频率FC的倒数。在侦测周期TC1~TCN中,发光周期信号SLD与快门周期信号SST1大致为同相,且快门周期信号SST1与快门周期信号SST2大致为反相。更明确地说,在侦测周期TC1~TCN中,当发光周期信号SLD代表“发光”时,快门周期信号SST1代表“开启”,而快门周期信号SST2代表“关闭”;当发光周期信号SLD代表“不发光”时,快门周期信号SST1代表“关闭”,而快门周期信号SST2代表“开启”。发光组件120会在每个侦测周期TC1~TCN的前半周期,发出侦测光LID;光感测组130会在每个侦测周期TC1~TCN的前半周期,感测待测物反射侦测光LID所产生的反射光LRD,以累积能量ER1;且光感测组130会在每个侦测周期TC1~TCN的后半周期,感测待测物反射侦测光LID所产生的反射光LRD,以累积能量ER2
在侦测周期TC1~TCN之后,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会产生代表“读取”的读取信号SRE且同时产生代表“计算距离”的阶段信号SP,以使光感测组130根据于侦测周期TC1~TCN的前半周期感测反射光LRD所累积的能量ER1与感测背景光LB所累积的能量EB1,输出光感测信号SLS1至距离计算电路140,以及根据于侦测周期TC1~TCN的后半周期感测反射光LRD所累积的能量ER2与感测背景光LB所累积的能量EB2,输出光感测信号SLS2至距离计算电路140。此时,距离计算电路140根据侦测频率信号SFQ、光感测信号SLS1与SSL2,以及背景信号SB,以计算该测距装置100与待测物之间的待测距离D,其中光感测信号SLS1与SSL2的值为(ER1+EB1)与(ER2+EB2),而侦测频率信号SFQ的值为侦测频率FC。以下将更进一步地说明计算待测距离D的原理。
由图3中可看出,光感测组130于发光组件120开始发出侦测光LID后,经过时间TD,开始感测到待测物O1反射侦测光LID所产生的反射光LRD。换句话说,时间TD即为侦测光LID从发光组件120射至待测物的时间,加上反射光LRD从待测物O1反射至光感测组130的时间(意即光往返测距装置100与待测物O1之间的时间)。由于在侦测周期TC1的前半周期中,光感测组130有感测到反射光LRD而累积能量ER1的时间为[(TC/2)-TD],又侦测光LID的脉冲宽度等于(TC/2),因此于侦测周期TC1的后半周期中,光感测组130有感测到反射光LRD而累积能量ER1的时间,等于侦测光LID的脉波宽度减去光感测组130于侦测周期TC1的前半周期中有感测到反射光LRD的时间。也就是说,于侦测周期TC1的后半周期中,光感测组130有感测到反射光LRD而累积能量ER1的时间,会等于往返时间TD。在侦测周期TC1~TCN中,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以“固定”的侦测频率FC产生发光周期信号SLD与快门周期信号SST1、SST2,因此在侦测周期TC2~TCN中,每个前半周期中,光感测组130感测反射光LRD而累积能量ER1的时间皆会等于[(TC/2)-TD],且每个后半周期中,光感测组130感测反射光LRD而累积能量ER2的时间皆会等于TD。如此一来,累积能量ER1与ER2的比值等于[(TC/2)-TD]/TD。因此,往返时间TD与光感测信号ST1与ST2、侦测频率FC,以及背景信号SB的关系可由下式表示:
TD
=(TC/2)×[ER2/(ER1+ER2)]
=[1/(2×FC)]×[(SLS2-EB2)/(SLS1-EB1+SLS2-EB2)]
=[1/(2×FC)]×[(SLS2-EB2)/(SLS1-EB1+SLS2-EB2)]
=[1/(2×FC)]×[(SLS2-SB/(2×FC))/(SLS1+SLS2-SB/FC)]…(2);
由于往返时间TD为光往返测距装置100与待测物O1之间的待测距离D的时间,因此待测距离D可以下式表示:
D
=TD×C/2
=[C/(4×FC)]×[(SLS2-SB/(2×FC))/(SLS1+SLS2-SB/FC)]…(3);
其中C代表光速、N代表于计算距离阶段内侦测周期的数目。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于“计算距离阶段”,若N等于1,则光感测组130只有感测一个侦测周期的反射光LRD,来累积能量ER1与ER2。此时若待测物O1的反射率较低或待测距离D较长,则光感测组130可能会因为反射光LRD的能量较低,而使得所累积的能量ER1与能量ER2太小,造成量测误差较大。然而,若N越大,则光感测组130可于多个侦测周期内,感测反射光LRD,来累积能量ER1与ER2,而使得能量ER1与ER2较大。如此一来,即使因待测物O1的反射率较低或待测距离D较长,而造成反射光LRD的能量较低,光感测组130仍可借由多个侦测周期感测反射光LRD,以提高累积能量ER1与ER2,来减小量测误差。
除此之外,在“计算距离阶段”时,待测距离D借由式(2)的往返时间TD推算而得。然而,若测距装置100与待测物O1之间的待测距离D太长,则有可能会导致往返时间TD超过侦测周期TC的二分之一。换句话说,于侦测周期TC1的前半周期中,光感测组130无法感测到反射光LRD来累积能量ER1。如此一来,累积能量ER1与ER2的比值会不等于[(TC/2)-TD]/TD,而使得式(2)无法成立,而造成距离计算电路140无法通过式(3)计算出正确的待测距离D。因此,在计算距离阶段之前,测距装置100可先于“调整频率阶段”时,调整侦测周期TC(意即调整侦测频率FC),以确保在“计算距离阶段”内的往返时间TD小于侦测周期TC的二分之一,而使距离计算电路140可通过式(3)计算出正确的待测距离D。
请参考图4。图4为说明测距装置100于“调整频率阶段”时的内部的控制信号的波形图。在如图4左半部所示,当测距装置100进入“调整频率阶段”时,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会先产生代表“读取”的读取信号SRE,以先重置光感测组130的已累积能量。然后,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会同时产生脉冲宽度为(TC/2)的代表“发光”的发光周期信号SLD、与脉冲宽度为(TC/2)的代表“开启”的快门周期信号SST1。最后,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会产生代表“读取”的读取信号SRE与代表“调整频率”的阶段信号SP,而使得光感测组130,根据感测反射光LRD而累积的能量ER与背景光的能量EB,而输出光感测信号SLS1(等于ER+EB)。且频率调整电路160会根据光感测信号SLS1以及背景信号SB,以输出频率控制信号SFC。由于当光往返待测距离D的往返时间TD小于(TC/2)时,光感测组130感测到反射光LRD所累积的能量ER会大于零;而当光往返待测距离D的往返时间TD大于(TC/2)时,光感测组130无法感测到反射光LRD,而使累积的能量ER等于零。其中能量ER可由下式表示:
ER=SLS1-SB/(2×FC)…(4);
因此,当频率调整电路160根据式(4),判断累积能量ER小于或等于临界能量ETH(临界能量ETH可设为零)时,代表光往返待测距离D的往返时间TD大于(TC/2)。此时频率调整电路160会输出代表“降低”的频率控制信号SFC,以使得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降低侦测频率FC(增加侦测周期TC),并使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重复上述的步骤,以判断在降低侦测频率FC后,光往返待测距离D的往返时间TD是否小于(TC/2)。当频率调整电路160根据光感测信号SLS1与背景信号SB,判断累积能量ER大于临界能量ETH时,代表光往返待测距离D的往返时间TD小于(TC/2)。此时频率调整电路160会输出代表“维持”的频率控制信号SFC,以使得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维持此时的侦测频率FC,并结束“调整频率阶段”。如此一来,借由频率调整电路160判断累积能量ER大于临界能量ETH,以决定是否调降侦测频率FC,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最后所得到的侦测频率FC,可使光往返待测距离D的往返时间TD小于(TC/2)。
综上所述,于“量测背景阶段”内,测距装置100可量测单位时间内光感测组130所感测的背景光,以使测距装置100可计算出光感测组130于单位时间内根据背景光LB所累积的能量;于“调整频率阶段”内,测距装置100可反复降低侦测频率FC,以确保光往返待测距离D的往返时间TD小于(TC/2);于“计算距离阶段”内,测距装置100可根据于N个侦测周期TC1~TCN内光感测组130感测反射光LRD而输出的光感测信号SLS1与SLS2、背景信号SB、侦测频率信号SFQ,并利用式(3)以计算出待测距离D。也就是说,测距装置100可根据光感测信号SLS1与SLS2之间的比值,以计算出待测距离D,且测距装置100可根据背景信号SB以校正光感测信号SLS1与SLS2之间的比值,来修正背景光LB的影响。如此,测距装置100可减小背景光LB的影响,且避免待测距离D过长或待测物的反射率太低而造成的量测误差,而更正确的计算出待测距离D。
请参考图5。图5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测距装置500的示意图。发光/感测控制电路511、发光组件520、距离计算电路540、背景计算电路550、频率调整电路560及聚光模块57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别与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发光组件120、距离计算电路140、背景计算电路150、频率调整电路160及聚光模块170类似,故不再赘述。发光/感测控制模块510包含发光/感测控制电路511,以及一驱动电路512。驱动电路512用来根据发光/感测控制电路511所产生的快门周期信号SST1与SST2,以及读取信号SRE,以产生快门开启脉冲信号SSOP1与SSOP2、快门关闭脉冲信号SSCP1与SSCP2、重置脉冲信号SRP1与SRP2、输出脉冲信号SOP1与SOP2。光感测组530包含两个光感测组件531与532。光感测组件531用来根据快门开启脉冲信号SSOP1与快门关闭脉冲信号SSCP1,以感测背景光LB或反射光LRD,而累积能量;并根据输出脉冲信号SOP1与累积的能量,以输出光感测信号SLS1;且光感测组件531会根据重置脉冲信号SRP1,以重置已累积的能量。光感测组件532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与光感测组件531类似,故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6。图6为说明驱动电路512根据快门周期信号SST1与SST2,以及读取信号SRE,以产生的快门开启脉冲信号SSOP1与SSOP2、快门关闭脉冲信号SSCP1与SSCP2、重置脉冲信号SRP1与SRP2、输出脉冲信号SOP1与SOP2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当快门周期信号SST1从代表“关闭”切换到代表“开启”时,驱动电路512会触发快门开启脉冲信号SSOP1;当快门周期信号SST1从代表“开启”切换到代表“关闭”时,驱动电路512会触发快门关闭脉冲信号SSCP1。当快门周期信号SST2从代表“关闭”切换到代表“开启”时,驱动电路512会触发快门开启脉冲信号SSOP2;当快门周期信号SST2从代表“开启”切换到代表“关闭”时,驱动电路512会触发快门关闭脉冲信号SSCP2。当读取信号SRE代表“读取”时,驱动电路512会先触发输出脉冲信号SOP1与SOP2,然后再触发重置脉冲信号SRP1与SRP2
请参考图7。图7为说明本发明的光感测组530的结构的示意图。光感测组530的结构与数字相机中所用的CMOS感光组件类似。光感测组件531包含开关SW11、SW12、SW13与SW14、感光二极管PD1、电容C1,以及晶体管Q1。当开关SW13的控制端C接收到重置脉冲信号SRP1时,开关SW13的第一端1会耦接至第二端2(开关SW13导通),而使电容C1通过开关SW13耦接至电压源VDD,以将电压VC1重置为一已知电位(如电压VDD)。感光二极管PD1,用来根据侦测光LID被待测物O1反射所产生的反射光LRD的能量,以产生并累积电子数目NE1的电子。当开关SW12的控制端C接收到快门关闭脉冲信号SSCP1时,开关SW12的第一端1会耦接至第二端2(开关SW12导通),而使感光二极管PD1的电子通过开关SW12流向电容C1,而造成电压VC1的电位下降。开关SW11,用来根据快门开启脉冲信号SSOP1,以清除感光二极管PD1的残余电子,而重置电子数目NE1。更明确地说,当开关SW11的控制端C接收到快门开启脉冲信号SSOP1时,此时开关SW11的第一端1会耦接至第二端2(开关SW11导通),而使得感光二极管PD1通过开关SW11耦接至电压源VDD。因此,感光二极管PD1所累积的电子会通过开关SW11流向电压源VDD。晶体管Q1用来作为一电压跟随器(voltage follower)。因此,晶体管Q1的第二端2的电位随着晶体管Q1的控制端C(闸极)的电压VC1变化。当开关SW14的控制端C接收到输出脉冲信号SOP1时,开关SW14的第一端1耦接至第二端2(开关SW14导通)。因此开关SW14会借由晶体管Q1(电压跟随器),根据电压VC1,以输出光感测信号SLS1。如此一来,借由光感测信号SLS1,根据电压VC1与已知电位(如VDD)之间的电位差,可计算出光感测组件531所累积的能量。光感测组件532包含开关SW21、SW22、SW23与SW24、感光二极管PD2、电容C2,以及晶体管Q2。光感测组件532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光感测组件531类似,故不再赘述。
由于当发光感测控制电路511产生快门周期信号SST1与SST2,或读取信号SRE时,驱动电路512会据以产生对应的控制信号(快门开启脉冲信号SSOP1与SSOP2、快门关闭脉冲信号SSCP1与SSCP2、重置脉冲信号SRP1与SRP2、输出脉冲信号SOP1与SOP2),而控制光感测组530的光感测组件531与532,以使得光感测组530可如同光感测组130运作。更明确地说,当快门周期信号SST1表示“开启”时,光感测组件531可感测侦测光LID被待测物O1反射所产生的反射光LRD的能量;当快门周期信号SST2表示“开启”时,光感测组件532可感测侦测光LID被待测物O1反射所产生的反射光LRD的能量。当读取信号SRE表示“读取”时,光感测组件531输出光感测信号SLS1,同时光感测组件531重置所累积的反射光的能量,且光感测组件532也输出光感测信号SLS2,同时光感测组件532重置所累积的反射光的能量。也就是说,测距装置500可如同测距装置100运作。因此,测距装置500可借由图2所说明的测距装置100于“量测背景阶段”的运作方法、图4所说明的测距装置100于“调整频率阶段”的运作方法,以及图3所说明的测距装置100于“计算距离阶段”的运作方法,来正确地量测待测距离D。
请参考图8。图8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测距装置800的示意图。发光/感测控制电路811、发光组件820、距离计算电路840、背景计算电路850、频率调整电路860及聚光模块87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别与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发光组件120、距离计算电路140、背景计算电路150、频率调整电路160及聚光模块170类似,故不再赘述。发光/感测控制模块810包含发光/感测控制电路811,以及一驱动电路812。驱动电路812用来根据发光/感测控制电路811所产生的快门周期信号SST1与SST2,以及读取信号SRE,以产生快门开启脉冲信号SSOP、快门关闭脉冲信号SSCP1与SSCP2、重置脉冲信号SRP1与SRP2、输出脉冲信号SOP1与SOP2。驱动电路812的工作原理与驱动电路512类似。与驱动电路512不同的是当快门周期信号SST1或快门周期信号SST2从代表“关闭”切换到代表“开启”时,驱动电路812皆会触发快门开启脉冲信号SSOP
请参考图9。图9为说明本发明的光感测组830的结构的示意图。光感测组830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与光感组530(包含光感测组件531与532)类似。与光感测组530不同的是,光感测组830省去开关SW21与感光二极管PD2。由于当测距装置500于“量测背景阶段”或于“调整频率阶段”时,只有利用到光感测组530的光感测组件531。换句话说,测距装置500于“量测背景阶段”或于“调整频率阶段”时,不会利用到开关SW21与感光二极管PD2。因此,利用光感测组830,测距装置800于“量测背景阶段”或于“调整频率阶段”时可如同测距装置500运作。此外,由于在“计算距离阶段”的侦测周期TC1~TCN之内时,当快门周期信号SST1代表“开启”时,快门周期信号SST2则代表“关闭”;当快门周期信号SST2代表“开启”时,快门周期信号SST1则代表“关闭”。也就是说,快门周期信号SST1与SST2不会同时代表“开启”。因此,测距装置800可于侦测周期TC1~TCN的前半周期内(快门周期信号SST1代表“开启”),利用光感测组830的感光二极管PD1,以累积电子;当快门周期信号SST1从“开启”切为“关闭”时,感光二极管PD1于前半周期内(快门周期信号SST1代表“开启”)所累积的电子会流向电容C1,而使电压VC1的电位随的变化;且测距装置800可于侦测周期TC1~TCN的后半周期内(快门周期信号SST2代表“开启”),利用光感测组830的感光二极管PD1,以累积电子;当快门周期信号SST2从“开启”切为“关闭”时,感光二极管PD2于后半周期内(快门周期信号SST2代表“开启”)所累积的电子会流向电容C2,而使电压VC2的电位随之变化。因此,即使光感测组830只有一个感光二极管PD1,仍可如同光感测组530一样运作。换句话说,测距装置800于“计算距离阶段”时也可如同测距装置500运作。如此一来,由于测距装置800于“量测背景阶段”、“调整频率阶段”或“计算距离阶段”时,皆可如同测距装置500一样运作,因此测距装置800也可借由图2所说明的测距装置100于“量测背景阶段”的运作方法、图4所说明的测距装置100于“调整频率阶段”的运作方法,以及图3所说明的测距装置100于“计算距离阶段”的运作方法,来正确地量测待测距离D。
此外,由于在光感测组530中,感光二极管PD2所需的面积甚大,因此相较于光感测组530,光感测组830所需的面积较小,而使得测距装置800的成本较低。
请参考图10与图11。图10与图11为说明本发明的立体影像感测装置1000的示意图。立体影像感测装置1000包含一测距装置1090,以及一平面影像感测装置1100。测距装置1090包含一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010、一发光组件1020、一光感测模块1030、一距离计算电路1040、一背景计算电路1050、一频率调整电路1060,以及一聚光模块1070。平面影像感测装置1100包含一影像感测控制电路1080,以及光感测模块1030,其中平面影像感测装置1100与测距装置1090共用光感测模块1030。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010、发光组件1020、距离计算电路1040、背景计算电路1050、频率调整电路106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别与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或发光/感测控制电路511)、发光组件120(或发光组件520、820)、距离计算电路140(或距离计算电路540、840)、背景计算电路150(或背景计算电路550、850)、频率调整电路160(或频率计算电路560、860)类似。相较于测距装置100、500、800,立体影像感测装置1000的光感测模块1030包含M个光感测组CS1~CSM,其中M为一正整数。光感测组CS1~CSM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与光感测组130或530类似。此外,光感测组CS1~CSM受控于影像感测控制电路1080,用来感测一场景P(如图11所示),以得到一影像I。其中该场景P包含M个反射点PN1~PNM该影像I包含M个像素,且每个像素包含两个子像素。场景P的每个反射点对应于影像I中的一个像素。
由于立体影像感测装置1000的光感测模块1030包含M个光感测组CS1~CSM,因此立体影像感测装置1000可利用影像感测控制电路1080来控制光感测模块1030,以感测场景P的各反射点,进而得到影像I中的对应于各反射点的各像素的两个子像素影像资料,且更可借由测距模块1090来测量场景P的每个反射点与立体影像感测装置1000的距离,以得到每个像素对应的距离资料。换句话说,立体影像感测装置1000可感测场景P,以得到影像I,而影像I的分辨率为M,且立体影像感测装置1000所得到的每个像素资料包含了两个子像素影像资料以及对应的距离(距离资料)。
举例而言,设光感测模块1030的光感测组CS1~CSM的结构如同光感测组530。也就是说,每个光感测组CS1~CSM皆包含两个光感测组件。其中光感测组CS1包含光感测组件CSA1与CSB1;光感测组CS2包含光感测组件CSA2与CSB2…光感测组CSM包含光感测组件CSAM与CSBM。因此,立体影像感测装置1000,可利用测距装置1090的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010产生快门周期信号SST1、快门周期信号SST2以及读取信号SRE,来控制光感测模块CS1~CSM。举例而言,光感测组CSK包含光感测组件CSAK与CSBK。当快门周期信号SST1代表“开启”时,光感测组件CSAK感测侦测光LID被场景P的反射点PNK反射所产生的反射光LRD的能量,以据以累积能量ER1K;当快门周期信号SST1代表“关闭”时,光感测组件CSAK不感测侦测光LID被场景P的反射点PNK反射所产生的反射光LRD的能量,而不累积能量ER1K。当读取信号SRE代表“读取”时,光感测组件CSAK根据已经累积能量ER1K,以输出光感测信号SLS1K;当快门周期信号SST2代表“开启”时,光感测组件CSBK感测侦测光LID被场景P的反射点PNK反射所产生的反射光LRD的能量,以据以累积能量ER2K;当快门周期信号SST2代表“关闭”时,光感测组件CSBK不感测侦测光LID被场景P的反射点PNK反射所产生的反射光LRD的能量,而不累积能量ER2K。当读取信号SRE代表“读取”时,光感测组件CSBK根据已经累积能量ER2K,以输出光感测信号SLS2K。除此之外,当读取信号SRE代表“读取”时,在光感测组件CSAK与CSBK输出光感测信号SLS1K与SLS2K之后,光感测组件CSAK与CSBK会重置已累积能量ER1K与ER2K(意即光感测组件CSAK与CSBK会清除所累积能量)。
如此一来,借由图2所说明的测距装置于“量测背景阶段”的运作方法、图4所说明的测距装置于“调整频率阶段”的运作方法,以及图3所说明的测距装置于“计算距离阶段”的运作方法,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010分别可控制光感测组CS1~CSM,以量测场景P的反射点PN1~PNM与立体影像感测装置1000之间的待测距离D1~DM
除此之外,立体影像感测装置1000,可利用影像感测控制电路1080来控制光感测模块1030,以感测场景P的反射点PN1~PNM,以得到影像I,进而得到子像素影像资料GA1~GAM与GB1~GBM。更明确地说,影像感测控制电路1080分别控制光感测组件CSA1与CSB1,以感测场景P的反射点PN1,以得到对应的两个子像素影像资料GA1与GB1…影像感测控制电路1080分别控制光感测组件CSAX与CSBX,以感测场景P的反射点PNX,以得到对应的两个子像素影像资料GAX与GBX(如图11所示,反射点PNX与立体影像感测装置1000的距离为DX)…影像感测控制电路1080分别控制光感测组件CSAY与CSBY,以感测场景P的反射点PNY,以得到对应的两个子像素影像资料GAY与GBY(如图11所示,反射点PNY与立体影像感测装置1000之间的距离为DY)…影像感测控制电路1080分别控制光感测组件CSAM与CSBM,以感测场景P的反射点PNM,以得到对应的两个子像素影像资料GAM与GBM。如此,本发明的立体影像感测装置1000,便可利用子像素影像资料GA1~GAM与GB1~GBM与距离资料D1~DM,以建构出一立体影像。
此外,光感测模块1030的光感测组CS1~CSM为CMOS或CCD感光组件。也就是说,光感测模块1030与数字相机中用来感测影像的感光模块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相同。换句话说,当立体影像感测装置1000应用于数字相机时,数字相机不但可利用立体影像感测装置1000中的影像感测控制电路1080,以控制光感测模块1030来感测场景以得到影像,且数字相机还可利用立体影像感测装置1000中的测距装置1090的各组件配合光感测模块1030,以同时对场景的各反射点测距,而得到各像素的距离资料。如此一来,数字相机可根据感测场景所得到的影像与场景的各反射点与数字相机的距离,以建构一立体影像。且由于立体影像感测装置1000中的平面影像感测装置1100与测距装置1090可共用光感测模块1030,因此可降低建构立体影像的成本。
为了使测距装置可更正确地计算出待测距离,本发明更进一步地提供可提高测距装置的信噪比的方法。
请参考图12。图12为说明本发明的可提高测距装置的信噪比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1200的流程图。方法1200适用于一测距装置DMD。测距装置DMD用来量测待测物MO与测距装置DMD之间的待测距离DM。如图13所示,测距装置DMD具有一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310、一距离计算电路1320、一发光组件LD、聚光模块LEN与一光感测组件CSU1。其中发光组件LD、聚光模块LEN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别与发光组件120、520、820、1020及聚光模块170、570、870类似,光感测组件CSU1可以光感测组件531、532实施。光感测组件CSU1用来根据一快门周期信号SST1,以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光感测信号SLS1。方法1200的步骤说明如下:
步骤1210: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310通过发光周期信号SLD以控制发光组件LD于发光时间TLD内,持续发出侦测光LID射向待测物MO,以产生反射光LRD
步骤1220:当发光组件LD开始发出侦测光LID后,经过延迟时间TDELAY后,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310切换快门周期信号SST1于感测时间TSEN1内皆表示“开启”,以使光感测组件CSU1感测并累积反射光LRD的能量,并据以产生光感测信号SLS1
步骤1230:距离计算电路1320根据于发光时间TLD内发光组件LD所发出的侦测光LID的能量与光感测信号SLS1,以得到光往返测距装置DMD与待测物MO的光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TTOF
步骤1240:距离计算电路1320根据光飞行时间TTOF,以得到该待测距离DM,并据以产生一代表待测距离DM的输出信号SOUT
请参考图14。在步骤1210中,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310通过发光周期信号SLD以控制发光组件LD于发光时间TLD内,持续发出侦测光LID射向待测物MO,且待测物MO反射侦测光LID以产生反射光LRD。当发光组件LD开始发出侦测光LID后,经过一光飞行时间TTOF,反射光LRD返回至光感测组件CSU1。其中光飞行时间TTOF即为侦测光LID从发光组件LD射至待测物MO的时间加上反射光LRD从待测物MO射至光感测组件CSU1的时间,换句话说,光飞行时间TTOF即为光往返测距装置DMD与待测物MO所需的时间。
在步骤1220中,当发光组件LD开始发出侦测光LID后,经过延迟时间TDELAY,此时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310切换快门周期信号SST1表示“开启”并维持一段感测时间TSEN1。换句话说,光感测组件CSU1于感测时间TSEN1内会感测光的能量,并据以产生光感测信号SLS1。测距装置DMD视其应用,通常其可量测的待测距离DM的范围皆可定义出一适当范围。在本发明中,待测距离DM的范围介于已知最短量测距离DMIN与已知最长距离DMAX之间。举例而言,测距装置DMD应用于一游乐器系统。测距装置DMD设置于显示系统附近。游乐器系统利用测距装置DMD侦测使用者的待测距离DM,并依据所量测的待测距离DM,以控制游戏与使用者的互动,以网球游戏为例,当使用者的待测距离DM缩短时,可将使用者于游戏中控制的角色往前移动;当使用者的待测距离DM增加时,可将使用者于游戏中控制的角色往后移动。由于当使用者与显示系统(测距装置DMD)之间的待测距离DM太近时(如小于已知最短量测距离DMIN),此时使用者可能无法看到显示系统所显示的影像,而无法与游乐器系统互动,换句话说,使用者的待测距离DM仅有在大于已知最短量测距离DMIN时,测距装置DMD所量测的待测距离DM才可用来提供给游乐器系统作为游戏互动的依据。因此在步骤1220中,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310根据已知最短待测距离DMIN以计算延迟时间TDELAY,其目的在于使反射光LRD于延迟时间TDELAY之后才射至光感测组件CSU1。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310根据下式计算延迟时间TDELAY
TDELAY=2×DMIN/C…(6);
由于待测距离DM大于已知最短待测距离DMIN,因此当测距装置DMD量测待测距离DM时的光飞行时间TTOF大于式(6)所计算出的延迟时间TDELAY。也就是说,虽然光感测组件CSU1于发光组件LD开始发出侦测光LID后,经过延迟时间TDELAY,才开始感测光的能量,但是光感测组件CSU1仍可及时地感测到从待测物MO所反射的反射光LRD
在步骤1230中,光感测信号SLS1可反应光感测组件CSU1所感测到的反射光LRD的能量。如此,距离计算电路1320根据光感测组件CSU1所感测到的反射光LRD的能量与发光组件LD于发光时间TLD内所发出的侦测光LID的能量之间的比例,即可得到光往返测距装置DMD与待测物MO的光飞行时间TTOF
在步骤1240中,由于光飞行时间TTOF为光往返待测距离DM所需的时间,因此距离计算电路1320根据下式可计算出待测距离DM
DM=TTOF×C/2…(7);
其中C表示光速。如此,距离计算电路1320可产生代表待测距离DM的输出信号SOUT
相较于公知技术的方法中,测距装置DMD的光感测组件CSU1于发光组件LD开始发出侦测光LID时即开始感测光的能量,在本发明的方法1200的步骤1220中,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310通过快门周期信号SST1以控制光感测组件CSU1于发光组件LD开始发出侦测光LID后,经过延迟时间TDELAY,才开始感测光的能量,如此可使光感测组件CSU1于延迟时间TDELAY内不感测背景光LB(噪声)的能量,以提高光感测组件CSU1所产生的光感测信号SLS1的信噪比。更明确地说,设光感测组件CSU1于发光组件LD停止发射侦测光LID时停止感测光的能量(如图14所示),在公知技术中,光感测组件CSU1所感测到的背景光LB的能量EB_OLD正比于发光时间TLD,光感测组件CSU1所感测到的反射光LRD的能量为ER_OLD;在本发明的方法1200中,光感测组件CSU1所感测到的背景光LB的能量EB_NEW正比于感测时间TSEN1,且由于反射光LRD于延迟时间TDELAY之后才射至光感测组件CSU1,因此光感测组件CSU1所感测到的反射光LRD的能量仍为ER_OLD。由此可知,能量EB_NEW小于能量EB_OLD,因此相较于公知技术的测距装置的信噪比(ER_OLD/EB_OLD),利用本发明的方法1200所得到的光感测信号SLS1,具有较高的信噪比(ER_OLD/EB_NEW)。换句话说,利用本发明的方法1200所得到的光感测信号SLS1能更正确地反应光感测组件CSU1所感测到的反射光LRD的能量,因此在步骤1230中所得到的光飞行时间TTOF更正确,如此,在步骤1240中即可更正确地计算出待测距离DM
此外,在图14中,反射光LRD必须于感测时间TSEN1结束前,射至光感测组件CSU1,如此,测距装置DMD才可量测到待测距离DM。也就是说,光飞行时间TTOF必须不大于感测时间TSEN1的长度与延迟时间TDELAY的长度的总和。换句话说,测距装置DMD可量测到的已知最长待测距离DMAX可以下式表示:
DMAX=2×(TSEN1+TDELAY)/C…(8)。
另外,在图14中,感测时间TSEN1的长度与延迟时间TDELAY的长度的总和等于发光时间TLD的长度,也就是说,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310控制光感测组件CSU1于发光组件LD停止发出侦测光LID时,即停止感测反射光LRD的能量。然而,光感测组件CSU1并不限定必须在发光组件LD停止发出侦测光LID时,即立刻停止感测反射光LRD的能量。举例而言,如图15所示,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310可控制感测时间TSEN1的长度等于发光时间TLD的长度。此时,根据式(8)可知,由于感测时间TSEN1增加,因此测距装置DMD可量测到的最长待测距离DMAX也随之增加。
请参考图16。图16为说明本发明的可提高测距装置之信噪比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1600的流程图。方法1600适用于一测距装置DMD。测距装置DMD用来量测待测物MO与测距装置DMD之间的待测距离DM。如图17所示,测距装置DMD具有一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710、一距离计算电路1720、一发光组件LD、聚光模块LEN、光感测组件CSU1与CSU2。其中发光组件LD、聚光模块LEN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发光组件120、520、820、1020及聚光模块170、570、870类似,光感测组件CSU1与CSU2可以光感测组件531、532实施。光感测组件CSU1用来根据快门周期信号SST1,以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光感测信号SLS1。光感测组件CSU2用来根据快门周期信号SST2,以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光感测信号SLS2,方法1600的步骤说明如下:
步骤1610: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710通过发光周期信号SLD控制发光组件LD于发光时间TLD内,持续发出侦测光LID射向待测物MO,以产生反射光LRD
步骤1620:当发光组件LD开始发出侦测光LID后,经过延迟时间TDELAY后,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710切换快门周期信号SLS1于感测时间TSEN1内皆表示“开启”,以使光感测组件CSU1感测并累积反射光LRD的能量,并据以产生光感测信号SLS1
步骤1630:当光感测组件CSU1停止感测反射光LRD之后,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710切换快门周期信号SST2于感测时间TSEN2内皆表示“开启”,以使光感测组件CSU2感测并累积反射光LRD的能量,并据以产生光感测信号SLS2
步骤1640:距离计算电路1720根据光感测信号SLS1与SLS2的比例,以得到光往返测距装置DMD与待测物MO的光飞行时间TTOF
步骤1650:距离计算电路1720根据光飞行时间TTOF,以得到该待测距离DM,并据以产生一代表待测距离DM的输出信号SOUT
请参考图18。在步骤1610中,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710通过发光周期信号SLD控制发光组件LD于发光时间TLD内,持续发出侦测光LID射向待测物MO,且待测物MO反射侦测光LID以产生反射光LRD。当发光组件LD开始发出侦测光LID后,经过一光飞行时间TTOF,反射光LRD返回至光感测组件CSU1。其中光飞行时间TTOF即为光往返测距装置DMD与待测物MO所需的时间。
在步骤1620中,当发光组件LD开始发出侦测光LID后,经过延迟时间TDELAY后,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710切换快门周期信号SLS1于感测时间TSEN1内皆表示“开启”,以使光感测组件CSU1感测并累积反射光LRD的能量,并据以产生光感测信号SLS1。在本实施例中,假设测距装置DMD可量测的待测距离DM的范围介于已知最短量测距离DMIN与已知最长距离DMAX之间。因此在步骤1620中,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710可根据式(6)决定延迟时间TDELAY,以使反射光LRD于延迟时间TDELAY之后才射至光感测组件CSU1,来确保光感测组件CSU1可及时地感测到从待测物MO所反射的反射光LRD,以产生正确的光感测信号SLS1。此外,在图18中,反射光LRD仍需于感测时间TSEN1结束前,射至光感测组件CSU1,如此,测距装置DMD才可量测到待测距离DM。也就是说,光飞行时间TTOF必须不大于感测时间TSEN1的长度与延迟时间TDELAY的长度的总和。换句话说,测距装置DMD可量测到的已知最长待测距离DMAX仍可根据式(8)计算。
在步骤1630中,当光感测组件CSU1停止感测反射光LRD之后,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710切换快门周期信号SST2于感测时间TSEN2内皆表示“开启”。因此,在感测时间TSEN2内,光感测组件CSU2根据表示“开启”的快门周期信号SST2,以感测并累积反射光LRD的能量,并据以产生光感测信号SLS2
在步骤1640中,光感测信号SLS1可反应光感测组件CSU1所感测的反射光LRD的能量;光感测信号SLS2可反应光感测组件CSU2所感测的反射光LRD的能量。类似于图3所说明的原理,距离计算电路1720根据光感测信号SLS1与SLS2的比例,可得到光往返测距装置DMD与待测物MO的光飞行时间TTOF。更明确地说,由图18可看出,光飞行时间TTOF可以下式表示:
TTOF
=TDELAY+TSEN1-[ER1/(ER1+ER2)]×TLD
=TDELAY+TSEN1-[(SLS1-EB1)/(SLS1-EB1+SLS2-EB2)]×TLD…(9);
当测距装置DMD具有背景计算电路时,可借由类似图2所说明的方法,以计算出背景光的能量EB1与EB2,或者是当背景光的能量EB1与EB2相对于反射光的能量ER1与ER2较小时,也可将式(9)直接化简为:
TTOF=TDELAY+TSEN1-[(SLS1/(SLS1+SLS2)]×TLD…(10)。
在步骤1650中,由于光飞行时间TTOF为光往返待测距离DM所需的时间,因此距离计算电路1720根据式(7)即可计算出待测距离DM,并据以产生代表待测距离DM的输出信号SOUT
相较于图12所说明的方法1200,在本实施例1600中,借由光感测信号SLS1与SLS2的比例以计算光飞行时间TTOF。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图18所说明的方式,重复量测反射光LRD的能量LR1与LR2。当重复量测N次时,可得到光感测信号SLS11~SLS1N与SLS21~SLS2N。距离计算电路1720借由将光感测信号SLS11~SLS1N累加所得到的光感测信号SLS1与将光感测信号SLS11~SLS1N累加所得到的光感测信号SLS2代入式(9)或(10),可计算光飞行时间TTOF,如此,可减少因反射光LRD的能量较弱而产生的量测误差。如此,在步骤1650中,可得到更正确的待测距离DM
此外,在方法1600中,可借由设计感测时间TSEN2与TSEN1的长度,以及发光时间TLD的长度,以控制量测待测距离DM时,发光组件LD发出侦测光LID的责任周期(意即发光时间TLD与侦测周期TC的比例)。举例而言,在图19中,设计量测周期TC的长度为2TLD,感测时间TSEN1与感测时间TSEN2的长度相等,且感测时间TSEN1与感测时间TSEN2的长度皆等于(TLD-TDELAY/2)。此时,发光组件LD发出侦测光LID的责任周期为50%。
根据本发明的可提高测距装置的信噪比的方法1200与1600的基本精神,本发明更进一步地提供一种适用于图1中的测距装置100的方法,请参考图20与图21。图20与图21为说明本发明的可提高测距装置的信噪比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2000的示意图。方法2000的步骤说明如下:
步骤2010: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以侦测频率FC切换发光周期信号SLD表示“开启”与“关闭”,以使发光组件120切换于一发光时间TLD内发出侦测光LID射向待测物MO,来产生反射光LRD,并于一不发光时间TNLD内停止发射侦测光LID
步骤2020:每当发光组件120开始发出侦测光LID后,经过一延迟时间TDELAY后,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切换快门周期信号SST1于感测时间TSEN1内皆表示开启,以使光感测组130感测并累积反射光LRD的能量,并据以产生光感测信号SLS1
步骤2030:于感测时间TSEN1后,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切换快门周期信号SST2于感测时间TSEN2内皆表示“开启”,以使光感测组130感测并累积反射光LRD的能量,并据以产生光感测信号SLS2
步骤2040:距离计算电路140根据光感测信号SLS1与SLS2的比例,以得到光往返测距装置100与待测物MO的光飞行时间TTOF
步骤2050:距离计算电路140根据光飞行时间TTOF,以得到该待测距离,并据以产生一代表待测距离DM的输出信号SOUT(未图标于图1)。
当测距装置100量测待测物MO的待测距离DM时,可分为侦测周期TC1~TCN,其中每个侦测周期TC1~TCN的时间长度皆等于(1/FC)。如步骤2010所述,测距装置100的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以侦测频率FC切换发光周期信号SLD表示“开启”与“关闭”,以使发光组件120于每个侦测周期TC1~TCN的发光时间TLD内发出侦测光LID射向待测物MO,来产生反射光LRD,并于每个侦测周期TC1~TCN的不发光时间TNLD内停止发射侦测光LID。因此,于每个侦测周期TC1~TCN内,待测物MO反射侦测光LID以产生反射光LRD。更明确地说,当发光组件120开始发出侦测光LID后,经过一光飞行时间TTOF,待测物MO所产生的反射光LRD返回至光感测组130,其中光飞行时间TTOF即为光往返测距装置100与待测物MO所需的时间。
在步骤2020中,在每个侦测周期TC1~TCN中,当发光组件120开始发出侦测光LID后,经过延迟时间TDELAY后,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切换快门周期信号SLS1于感测时间TSEN1内皆表示“开启”,以使光感测组130感测并累积反射光LRD的能量,并据以产生光感测信号SLS1。假设测距装置100可量测的待测距离DM的范围介于已知最短量测距离DMIN与已知最长距离DMAX之间,因此在步骤2020中,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可根据式(6)计算延迟时间TDELAY,以使反射光LRD于延迟时间TDELAY之后才射至光感测组130,来确保光感测组130可及时地感测到从待测物MO所反射的反射光LRD,以产生正确的光感测信号SLS1。此外,反射光LRD仍需于感测时间TSEN1结束前,射至光感测组130,如此,测距装置100于感测时间TSEN1内才可感测到反射光LRD,以产生正确的光感测信号SLS1。因此,测距装置100可量测到的已知最长待测距离DMAX仍可以式(8)表示。
在步骤2030中,在每个侦测周期TC1~TCN中的感测时间TSEN1后,发光/感测控制电路110切换快门周期信号SST2于感测时间TSEN2内皆表示“开启”(如图21所示)。因此,光感测组130于感测时间TSEN1后的感测时间TSEN2内,根据表示“开启”的快门周期信号SST2,以感测并累积反射光LRD的能量,并据以产生光感测信号SLS2。此外,由图21可看出,快门周期信号SST1与发光周期信号SLD大致为同相(仅相差延迟时间TDELAY),且快门周期信号SST2与快门周期信号SST1大致为反相。
在步骤2040中,光感测信号SLS1可反应光感测组130所感测的反射光LRD的能量;光感测信号SLS2可反应光感测组130所感测的反射光LRD的能量。类似于步骤1640说明的原理,距离计算电路140根据光感测信号SLS1与SLS2的比例,可得到光往返测距装置100与待测物MO的光飞行时间TTOF。也就是说,在步骤2040中,距离计算电路140仍可根据式(9)计算出光飞行时间TTOF
此外,由于测距装置100可借由图2所说明的方法,利用背景计算电路150以得到背景信号SB(背景信号SB表示单位时间内光感测组130感测背景光LB所累积的能量),因此图21中的背景光的能量EB1与EB2可由下式计算:
EB1=SB×TSEN1…(11);
EB2=SB×TSEN2…(12);
如此一来,根据式(9)、(11)与(12),光飞行时间TTOF可以下式表示:
TTOF=TDELAY+TSEN1-[(SLS1-SB×TSEN1)/(SLS1-SB×TSEN1+SLS2-SB×TSEN2)]×TLD…(13);
因此,由式(13)可知,距离计算电路140根据背景信号SB,可校正光感测信号SLS1与SLS2之间的比例,且距离计算电路140根据校正后的光感测信号SLS1与SLS2之间的比例,可更正确地得到光往返测距装置100与待测物MO的光飞行时间TTOF
在步骤2050中,由于光飞行时间TTOF为光往返待测距离DM所需的时间,因此距离计算电路根据式(13)与式(7),即可计算出待测距离DM,并可据以产生代表待测距离DM的输出信号SOUT(未图标于图1)。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提高测距装置的信噪比。本发明的方法包含测距装置的发光组件于发光时间内,发出侦测光射向待测物以产生反射光、当发光组件开始发出侦测光后,经过一延迟时间,测距装置的光感测组件感测反射光的能量,并据以产生光感测信号、根据侦测光的能量与光感测信号以得到光往返测距装置与待测物的光飞行时间,以及根据光飞行时间以得到测距装置与待测物之间的待测距离。由于已知测距装置所欲量测的待测距离大于一已知最短待测距离,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可据以计算出适当的延迟时间,以使反射光于延迟时间之后才射至光感测组件。如此,光感测组件于延迟时间内不感测背景光,因此可提高光感测信号的信噪比,带给使用者更大的便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21)

1.一种可提高测距装置的信噪比的方法,该测距装置用来量测该测距装置与待测物之间的待测距离,该待测距离大于已知最短待测距离且小于已知最长待测距离,该测距装置具有发光组件与第一光感测组件,该发光组件用来发出侦测光,该第一光感测组件用来根据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以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第一光感测信号,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
该发光组件于发光时间内,持续发出该侦测光射向该待测物,以产生反射光;
当该发光组件开始发出该侦测光后,经过一延迟时间后,切换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一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第一光感测组件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该第一光感测信号;
根据于该发光时间内该发光组件所发出的该侦测光的能量与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以得到光往返该测距装置与该待测物的光飞行时间;以及
根据该光飞行时间,以得到该待测距离;
其中,该延迟时间根据该已知最短待测距离所计算,以使该反射光于该延迟时间之后射至该第一光感测组件,该延迟时间可由下式计算:
TDELAY=2×DMIN/C;
其中,TDELAY表示该延迟时间,DMIN表示该已知最短待测距离,C表示光速;
其中,该已知最长待测距离与该第一感测时间的关系可以下式表示:
DMAX=2×(TSEN1+TDELAY)/C;
其中,DMAX表示该已知最长待测距离,TSEN1表示该第一感测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光飞行时间,以得到该待测距离包含:
以下式计算出该待测距离:
DM=TTOF×C/2;
其中,DM表示该待测距离,TTOF表示该光飞行时间,C表示光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时间的长度与该延迟时间的长度的总和等于该发光时间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时间的长度等于该发光时间的长度。
5.一种可提高测距装置的信噪比的方法,该测距装置用来量测该测距装置与待测物之间的待测距离,该待测距离大于已知最短待测距离且小于已知最长待测距离,该测距装置具有发光组件、第一光感测组件与第二光感测组件,该发光组件用来发出侦测光,该第一光感测组件用来根据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以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第一光感测信号,该第二光感测组件用来根据第二快门周期信号,以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第二光感测信号,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
该发光组件于发光时间内,持续发出该侦测光射向该待测物,以产生反射光;
当该发光组件开始发出该侦测光后,经过一延迟时间后,切换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一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第一光感测组件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该第一光感测信号;
当该第一光感测组件停止感测该反射光之后,切换该第二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二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第二光感测组件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该第二光感测信号;
根据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与该第二光感测信号的比例,以得到光往返该测距装置与该待测物的光飞行时间;以及
根据该光飞行时间,以得到该待测距离;
其中,该延迟时间根据该已知最短待测距离所计算,以使该反射光于该延迟时间之后射至该第一光感测组件,该延迟时间可由下式计算:
TDELAY=2×DMIN/C;
其中,TDELAY表示该延迟时间,DMIN表示该已知最短待测距离,C表示光速;
其中,该已知最长待测距离与该第一感测时间的关系可以下式表示:
DMAX=2×(TSEN1+TDELAY)/C;
其中,DMAX表示该已知最长待测距离,TSEN1表示该第一感测时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光飞行时间,以得到该待测距离包含:
以下式计算出该待测距离:
DM=TTOF×C/2;
其中DM表示该待测距离,TTOF表示该光飞行时间,C表示光速。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时间的长度等于该第二感测时间的长度。
8.一种可提高测距装置的信噪比的方法,该测距装置用来量测该测距装置与待测物之间的待测距离,该待测距离大于已知最短待测距离且小于已知最长待测距离,该测距装置具有发光组件与光感测组,该发光组件用来根据发光周期信号以发出侦测光,该光感测组用来根据第一快门周期信号,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以产生第一光感测信号,且用来根据第二快门周期信号,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以产生第二光感测信号,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
以侦测频率切换该发光周期信号表示开启与关闭,以使该发光组件切换于发光时间内发出该侦测光射向该待测物,来产生反射光,并于不发光时间内停止发射该侦测光;
每当该发光组件开始发出该侦测光后,经过一延迟时间后,切换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一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光感测组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该第一光感测信号;
其中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与该发光周期信号大致为同相;
于该第一感测时间后,切换该第二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二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光感测组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该第二光感测信号;
其中该第二快门周期信号与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大致为反相;
根据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与该第二光感测信号的比例,以得到光往返该测距装置与该待测物的光飞行时间;以及
根据该光飞行时间,以得到该待测距离;
其中,该延迟时间根据该已知最短待测距离所计算,以使该反射光于该延迟时间之后射至该光感测组;
其中,根据该光飞行时间,以得到该待测距离包含:
以下式计算出该待测距离:
DM=TTOF×C/2;
其中DM表示该待测距离,TTOF表示该光飞行时间,C表示光速;
其中,该延迟时间可由下式计算:
TDELAY=2×DMIN/C;
其中,TDELAY表示该延迟时间,DMIN表示该已知最短待测距离;
其中,该已知最长待测距离与该第一感测时间的关系可以下式表示:
DMAX=2×(TSEN1+TDELAY)/C;
其中,DMAX表示该已知最长待测距离,TSEN1表示该第一感测时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另包含:
于量测背景阶段内,切换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表示开启,以使该光感测组感测并累积反射光的能量,并据以产生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以及
根据该光感测组于该量测背景阶段时所产生的该光感测信号与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于该量测背景阶段时表示开启的时间长度,以产生背景信号;
其中根据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与该第二光感测信号的比例,以得到光往返
该测距装置与该待测物的该光飞行时间包含:
根据该背景信号,以校正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与该第二光感测信号之间的比例;以及
根据校正后的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与该第二光感测信号之间的比例,以得到光往返该测距装置与该待测物的该光飞行时间;
其中,根据校正后的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与该第二光感测信号之间的比例,以得到光往返该测距装置与该待测物的该光飞行时间包含:
由下式以计算该光飞行时间:
TTOF=TDELAY+TSEN1-[(SLS1-SB×TSEN1)/(SLS1-SB×TSEN1+SLS2-SB×TSEN2)]×TLD
其中,TTOF表示该光飞行时间,TDELAY表示该延迟时间,TSEN1表示该第一感测时间,TSEN2表示该第二感测时间,SB表示该背景信号,SLS1表示该第一光感测信号,SLS2表示该第二光感测信号,TLD表示该发光时间。
10.一种可提高信噪比的测距装置,该测距装置用来量测该测距装置与待测物之间的待测距离,该待测距离大于已知最短待测距离且小于已知最长待测距离,该测距装置的特征在于,包含:
发光组件,用来发出侦测光;
第一光感测组件,用来根据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以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第一光感测信号;
发光/感测控制电路,用来控制该发光组件于发光时间内,持续发出该侦测光射向该待测物,以产生反射光,并于该发光组件开始发出该侦测光后,经过一延迟时间后,切换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一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第一光感测组件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该第一光感测信号;
其中该发光/感测控制电路根据该已知最短待测距离计算该延迟时间,以使该反射光于该延迟时间之后射至该第一光感测组件;以及
距离计算电路,用来根据于该发光时间内该发光组件所发出的该侦测光的能量与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以得到光往返该测距装置与该待测物的光飞行时间,并根据该光飞行时间,产生输出信号,代表该待测距离;
其中,该发光/感测控制电路根据下式计算该延迟时间:
TDELAY=2×DMIN/C;
其中,TDELAY表示该延迟时间,DMIN表示该已知最短待测距离,C表示光速;
其中,该已知最长待测距离与该第一感测时间的关系可以下式表示:
DMAX=2×(TSEN1+TDELAY)/C;
其中,DMAX表示该已知最长待测距离,TSEN1表示该第一感测时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距离计算电路根据下式以计算出该待测距离:
DM=TTOF×C/2;
其中,DM表示该待测距离,TTOF表示该光飞行时间,C表示光速。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时间的长度与该延迟时间的长度的总和等于该发光时间的长度。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时间的长度等于该发光时间的长度。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距装置另包含聚光模块用来将该待测物反射该侦测光所产生的该反射光汇聚于该第一光感测组件。
15.一种可提高信噪比的测距装置,该测距装置用来量测该测距装置与待测物之间的待测距离,该待测距离大于已知最短待测距离且小于已知最长待测距离,该测距装置的特征在于包含:
发光组件,用来发出侦测光;
第一光感测组件,用来根据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以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第一光感测信号;
第二光感测组件,用来根据第二快门周期信号,以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第二光感测信号;
发光/感测控制电路,用来控制该发光组件于发光时间内,持续发出该侦测光射向该待测物,以产生反射光,并于该发光组件开始发出该侦测光后,经过一延迟时间后,切换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一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第一光感测组件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且于当该第一光感测组件停止感测该反射光之后,切换该第二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二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第二光感测组件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该第二光感测信号;
其中,该发光/感测控制电路根据该已知最短待测距离计算该延迟时间,以使该反射光于该延迟时间之后射至该第一光感测组件;以及
距离计算电路,用来根据于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与该第二光感测信号的比例,以得到光往返该测距装置与该待测物的光飞行时间,并根据该光飞行时间,产生输出信号,代表该待测距离;
其中,该发光/感测控制电路根据下式计算该延迟时间:
TDELAY=2×DMIN/C;
其中,TDELAY表示该延迟时间,DMIN表示该已知最短待测距离,C表示光速;
其中,该已知最长待测距离与该第一感测时间的关系可以下式表示:
DMAX=2×(TSEN1+TDELAY)/C;
其中,DMAX表示该已知最长待测距离,TSEN1表示该第一感测时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距离计算电路根据下式以计算出该待测距离:
DM=TTOF×C/2;
其中,DM表示该待测距离,TTOF表示该光飞行时间,C表示光速。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时间的长度等于该第二感测时间的长度。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距装置另包含聚光模块用来将该待测物反射该侦测光所产生的该反射光汇聚于该第一光感测组件与该第二光感测组件。
19.一种可提高信噪比的测距装置,该测距装置用来量测该测距装置与待测物之间的待测距离,该待测距离大于已知最短待测距离且小于已知最长待测距离,该测距装置的特征在于包含:
发光组件,用来发出侦测光;
光感测组,用来根据第一快门周期信号,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以产生第一光感测信号,且用来根据第二快门周期信号,感测并累积光的能量,以产生第二光感测信号,
发光/感测控制电路,用来以侦测频率切换该发光周期信号表示开启与关闭,以使该发光组件切换于发光时间内发出该侦测光射向该待测物,来产生反射光,并于不发光时间内停止发射该侦测光;
其中每当该发光组件开始发出该侦测光后,经过一延迟时间后,该发光/感测控制电路切换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一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光感测组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且于该第一感测时间后,该发光/感测控制电路切换该第二快门周期信号于第二感测时间内皆表示开启,以使该光感测组感测并累积该反射光的能量,来据以产生该第二光感测信号;
其中,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与该发光周期信号大致为同相,该第二快门周期信号与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大致为反相;
其中,该发光/感测控制电路根据该已知最短待测距离计算该延迟时间,以使该反射光于该延迟时间之后射至该光感测组;以及
距离计算电路,用来根据于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与该第二光感测信号的比例,以得到光往返该测距装置与该待测物的光飞行时间,并根据该光飞行时间,产生输出信号,代表该待测距离;
其中,该距离计算电路根据下式以计算出该待测距离:
DM=TTOF×C/2;
其中,DM表示该待测距离,TTOF表示该光飞行时间,C表示光速;
其中,该发光/感测控制电路根据下式计算该延迟时间:
TDELAY=2×DMIN/C;
其中TDELAY表示该延迟时间,DMIN表示该已知最短待测距离;其中,该已知最长待测距离与该第一感测时间的关系可以下式表示:
DMAX=2×(TSEN1+TDELAY)/C;
其中,DMAX表示该已知最长待测距离,TSEN1表示该第一感测时间。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距装置另包含聚光模块用来将该待测物反射该侦测光所产生的该反射光汇聚于该光感测组。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距装置另包含背景计算电路,该发光/感测控制电路于量测背景阶段内,切换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表示开启,以使该光感测组感测并累积反射光的能量,并据以产生该第一光感测信号,该背景计算电路根据该光感测组于该量测背景阶段时所产生的该光感测信号与该第一快门周期信号于该量测背景阶段时表示开启的时间长度,以产生背景信号;
其中该距离计算电路根据该背景信号,以校正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与该第二光感测信号之间的比例,且该距离计算电路根据校正后的该第一光感测信号与该第二光感测信号之间的比例,以得到光往返该测距装置与该待测物的该光飞行时间;
其中,该距离计算电路根据下式以计算该光飞行时间:
TTOF=TDELAY+TSEN1-[(SLS1-SB×TSEN1)/(SLS1-SB×TSEN1+SLS2-SB×TSEN2)]×TLD
其中,TTOF表示该光飞行时间,TDELAY表示该延迟时间,TSEN1表示该第一感测时间,TSEN2表示该第二感测时间,SB表示该背景信号,SLS1表示该第一光感测信号,SLS2表示该第二光感测信号,TLD表示该发光时间。
CN201010272210.8A 2010-09-01 2010-09-01 可提高信噪比的测距装置及其方法 Active CN1023847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2210.8A CN102384737B (zh) 2010-09-01 2010-09-01 可提高信噪比的测距装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2210.8A CN102384737B (zh) 2010-09-01 2010-09-01 可提高信噪比的测距装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4737A CN102384737A (zh) 2012-03-21
CN102384737B true CN102384737B (zh) 2014-06-18

Family

ID=45824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2210.8A Active CN102384737B (zh) 2010-09-01 2010-09-01 可提高信噪比的测距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847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14733B3 (de) * 2014-07-28 2015-07-23 Pmd Technologies Gmbh Lichtlaufzeitsensor mit einer Vorrichtung zur Ladungskompensation
US9823352B2 (en) * 2014-10-31 2017-11-21 Rockwell Automation Safety Ag Absolute distance measurement for time-of-flight sensors
JP2017044599A (ja) * 2015-08-27 2017-03-02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
WO2017130996A1 (ja) * 2016-01-29 2017-08-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距離測定装置
TWI661211B (zh) * 2017-12-08 2019-06-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距離感測裝置及其方法
CN112114322A (zh) * 2019-06-21 2020-12-22 广州印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飞时测距装置及飞时测距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2905A (zh) * 2002-05-29 2003-12-24 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测距装置
CN1670609A (zh) * 2004-03-18 2005-09-21 富士电机电子设备技术株式会社 测距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46937B4 (de) * 2000-09-22 2008-12-24 Hoya Corp. Einrichtung zum Steuern eines Objektivantriebs
JP4530571B2 (ja) * 2001-04-16 2010-08-25 Hoya株式会社 3次元画像検出装置
ATE367587T1 (de) * 2003-10-29 2007-08-15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Abstandssensor und verfahren zur abstandserfassung
US7847260B2 (en) * 2005-02-04 2010-12-07 Dan Inbar Nuclear threat detection
JP4240023B2 (ja) * 2005-08-31 2009-03-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および撮像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2905A (zh) * 2002-05-29 2003-12-24 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测距装置
CN1670609A (zh) * 2004-03-18 2005-09-21 富士电机电子设备技术株式会社 测距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4737A (zh) 2012-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4737B (zh) 可提高信噪比的测距装置及其方法
JP6633197B2 (ja) 光検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1595602B2 (en) Image sensor post processing
TWI443308B (zh) 測距裝置、3d影像感測裝置以及光學式觸控系統
EP2446301B1 (en) Pulsed light optical rangefinder
US11943561B2 (en) Non-linear quantization at pixel sensor
US5541723A (en) Distance measuring device
CN102967364B (zh) 传感器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US11112494B2 (en) Photodetector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equipment
US9255795B2 (en) Distance measuring device with increased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method thereof
CN105190426A (zh) 飞行时间传感器装仓
TWI427273B (zh) 可提高訊雜比之測距裝置及其方法
JPH0140292B2 (zh)
CN111308449B (zh) 飞行时间深度成像系统的内置校准
JP2019096642A (ja) 発光素子駆動回路、および携帯型電子機器
CN102235860B (zh) 测距装置、立体影像感测装置以及光学式触控系统
US6614509B2 (en) Distance measuring apparatus
US8749765B2 (en) Application using a single photon avalanche diode (SPAD)
JPH0313565B2 (zh)
CN106353835A (zh) 光电传感器
US11936998B1 (en) Digital pixel sensor having extended dynamic range
JPH04136829A (ja) 動体測距装置
JP2000266537A (ja) 光波測距装置
WO2021035695A1 (zh) 用于时间编码时间飞行距离测量的系统及方法
CN118033607A (zh) 飞行时间深度成像系统的内置校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