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7673B -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发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发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7673B
CN102377673B CN201110345912.9A CN201110345912A CN102377673B CN 102377673 B CN102377673 B CN 102377673B CN 201110345912 A CN201110345912 A CN 201110345912A CN 102377673 B CN102377673 B CN 1023776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act
project
message
giving out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459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7673A (zh
Inventor
乔立忠
李�浩
唐晓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459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776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77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767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9295 priority patent/WO201306396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7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76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8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 H04L47/283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in response to processing delays, e.g. caused by jitter or round trip time [RT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2Traffic sha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包括:根据报文配置信息中的组包信息,对待发送的报文进行组包,得到报文包;根据报文配置信息中的标称发包率信息,按照实际发包间隔变化的策略,生成用于指示实际发包间隔的发包指示信息;按照发包指示信息的指示发送报文包。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报文发送设备。采用本发明,按照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发送组包后得到的报文包,由于该发包指示信息是按照实际发包间隔变化的策略来生成的,因此其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是变化的。如此则改善了报文包传输过程中因报文包发包间隔相同而导致的缓存拥塞、PDV增大的问题,减小了报文包传输时产生的PDV,提高了收端报文的时钟恢复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发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发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协议)网络的迅速普及,IP网络的性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在现有IP网络中,报文的传输均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因此报文传输时,会存在一定的时延。时延是网络的基本性能指标,由于IP网络采用存储-转发技术传输报文包,因此报文包在网络中所经历的时间无法得到控制,由于路由改变或路径的负载变化,使得报文包传输时产生的PDV(PacketDelay Variation:包时延变化或包时延抖动)可能相差很大。其中,PDV对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网络电话)、网络视频会议等网络实时交互和流媒体的应用有很大的影响。在本申请中,只讨论路径的负载变化对PDV的影响,假定报文包传输时的路径是相同的。
由于一路报文由多个数据包组成,在本申请中,将组成报文的数据包称为报文包。由于VOIP、网络视频会议等网络实时交互和流媒体的应用对网络的性能有一个基本的要求:报文包基本要定时到达,较大的PDV意味着收端不能定时接收到发端发送的报文包,从而使得收端报文的时钟恢复质量变差,严重的PDV可能导致这些应用出现停顿或终止。
可见,PDV也能表征网络的负载特性,若网络负载较轻,那么报文包则几乎不用在路由器缓存排队而直接转发。此时,不会产生路由器的缓存拥塞,路径负载较小,表现为PDV较小,网络性能较好。
然而,当网络中同时有多路报文传输且多路报文的发包间隔相同时,即多路报文的发包率相同时,则使得网络负载较重,路径负载较大,大量报文包在路由器的缓存排队,等待转发,从而产生缓存拥塞。此时,则导致报文包传输时PDV的急剧增大,进而使得收端报文的时钟恢复质量变差,严重时出现这些应用出现停顿或终止的情况。
例如,在IEEE1588V2 ACR(Adaptive Clock Recovery:自适应时钟恢复)应用中:由于目前IEEE1588V2标准以及ITU-T G.8265.1标准中规定的同步报文的报文包的发包间隔均为固定值,所以,当发端以固定的发包间隔向外发送一路报文的报文包时,若该路报文与网络中其它某一路或多路报文在比较相近的时间内到达同一路由器且这两路报文的发包间隔相同时,就会造成路由器的缓存拥塞,从而使得PDV增大,如图1所示。
图1中表示了两个不同的报文包在网络中的相对位置。发端发送A路报文中的报文包A,网络中的其它发端发送B路报文中的报文包B,其中A路报文和B路报文的发包间隔相同。报文包A和报文包B在相同或相近的时间达到同一路由器。若该路由器在转发报文包时,先转发报文包A,那么报文包B则在路由器的缓存中排队,等待转发。由于A、B两路报文的发包间隔相同,因此,报文包A的存在会使得报文包B的PDV急剧增大。图1中,报文包A与报文包B对应的方框的重叠部分则为报文包B传输时产生的PDV。由图1可知,当网络中同时有多路报文传输且多路报文的发包间隔相同时,即多路报文的发包率相同时,报文包传输时产生的PDV是非常大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减小报文包在网络中传输时产生的PDV。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包括:
根据报文配置信息中的组包信息,对待发送的报文进行组包,得到报文包;
根据报文配置信息中的标称发包率信息,按照实际发包间隔变化的策略,生成用于指示实际发包间隔的发包指示信息;
按照所述发包指示信息的指示发送所述报文包。
可选地,所述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在标称发包间隔的预设范围内满足随机分布,其中,
所述标称发包间隔是由所述标称发包率信息指示的;
或者所述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在设定个数的数值之间变化;
或者所述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没有相关性。
可选地,当所述标称发包率信息分别指示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时,所述生成的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其中,所述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不同。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互质。
可选地,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互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设备,包括:
组包模块,用于根据报文配置信息中的组包信息,对待发送的报文进行组包,得到报文包;
发包指示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文配置信息中的标称发包率信息,按照实际发包间隔变化的策略,生成用于指示实际发包间隔的发包指示信息;
发包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发包指示信息生成模块生成的发包指示信息的指示,发送所述组包模块组包得到的报文包。
可选地,所述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在标称发包间隔的预设范围内满足随机分布,其中,所述标称发包间隔是由所述标称发包率信息指示的;
或者所述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在设定个数的数值之间变化;
或者所述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没有相关性。
可选地,当所述标称发包率信息分别指示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时,所述发包指示信息生成模块生成的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其中,所述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不同。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互质。
可选地,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互质。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发送组包后得到的报文包时,按照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进行发送,由于该发包指示信息是按照实际发包间隔变化的策略来生成的,因此其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是变化的。如此,采用该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发送报文时,发送该报文中各个报文包的时间间隔是变化的,如此则降低了报文包传输过程中在缓存排队等待转发的几率,改善了报文包传输过程中因报文包发包间隔相同而导致的缓存拥塞、PDV增大的问题,减小了报文包传输时产生的PDV,从而提高了收端报文的时钟恢复质量,进而提高了网络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报文包传输时产生的PDV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报文包传输时产生的PDV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种报文包传输时产生的PDV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报文发送设备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S21,根据报文配置信息中的组包信息,对待发送的报文进行组包,得到报文包;
报文配置信息主要包括组包信息和标称发包率信息。其中,组包信息包括报文对应的报文内容、目的地址、封装格式等。而标称发包率信息包括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率,用于指示该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其中,标称发包率是在配置报文时确定的一路报文的发包率,其只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用于表示单位时间内某路报文发送的报文包的数量。而标称发包间隔,则是根据标称发包率,按照公式计算得到的。
本步骤中,根据报文配置信息中的组包信息,具体是根据报文内容、目的地址、封装格式等,对待发送的报文进行组包,得到对应的报文包。
S22,根据报文配置信息中的标称发包率信息,按照实际发包间隔变化的策略,生成用于指示实际发包间隔的发包指示信息;
其中,发包间隔,指的是发送同一路报文中前后两个报文包的时间间隔。其中,标称发包率信息用于指示报文的标称发包间隔,该标称发包间隔是固定不变的,即在同一路报文中发送前后两个报文包的时间间隔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发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报文包的实际发包间隔。实际发包间隔,指的是在实际发送报文包时,发送同一路报文中前后两个报文包的实际时间间隔。本实施例中,按照实际发包间隔变化的策略来生成发包指示信息,能够保证生成的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是变化的。可以这样理解,按照所述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发送任一路报文时,该路报文中第N+1个报文包与第N个报文包之间的发包间隔与第N+1个报文包与第N+2个报文包之间的发包间隔是不固定的。
可选地,S22中生成的实际发包间隔,可以是满足下述条件(1)-(3)中的任意一个的发包间隔:
(1)所述实际发包间隔在设定个数的数值之间变化;
此种方式指的是同一路报文的发包间隔在几个特定的数值之间变化,该数值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定。由于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在几个特定的数值之间变化,所以采用该实际发包间隔发送同一路报文时,保证了报文包的发包间隔是来回变化的。
(2)所述实际发包间隔满足在所述标称发包间隔预设范围内的随机分布;
此种方式说的是,同一路报文的实际发包间隔在其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的一定范围内随机抖动。其中,该一定范围是可变的,可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而定。该标称发包间隔是由标称发包率信息指示的,也就是说,根据报文配置信息中的标称发包率信息,则可以知道其指示的标称发包间隔。
实际发包间隔在标称发包时间预设范围内满足随机分布,具体地说,是发送同一路报文中各个报文包的时间间隔在标称发包间隔T的一定范围内满足随机分布。例如,若采用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发送同一路报文时,假设发送第N个报文的发送时间为t,那么发送第N+1个报文的时间为t+T+d1,发送第N+2个报文的时间为t+T+d2,发送第N+i个报文的时间为t+T+di,其中di在T的一定范围内满足随机分布。
(3)所述实际发包间隔没有相关性。
实际发包间隔没有相关性,意思是说,通过第N个报文包的发送时间无法推知第N+1个报文包的发送时间,或者说发送第N+1个报文包与第N个报文包之间的时间间隔与发送第N+1个报文包与第N+2个报文包之间的时间间隔没有相关性。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实际发包间隔变化的策略是可变的,只要使得生成的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非固定即可。例如,在生成发包指示信息时,可采用计数器计数的方式来控制报文包的实际发包间隔,使该报文中各报文包的实际发包间隔是一个随机的计数值。
S23,按照所述发包指示信息的指示发送所述报文包。
由于发包指示信息指示报文包的实际发包间隔,因此,在S23中,则按照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报文包的实际发包间隔,发送在S11中组包后得到的报文包。
可选地,在IEEE1588V2 ACR应用中,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变化的发包间隔来发送报文包,那么不同的报文包在网络中的相对位置可用图3和图4表示。其中,发端发送A路报文中各个报文包的实际发包间隔是变化的,其它发端发送B路、C路报文中各个报文包的实际发包间隔是变化的。
图3中,A路报文中报文包A1的实际发包间隔小于B路报文中报文包B1的实际发包间隔,路由器在转发报文包时,先转发报文包A1,再转发报文包B1。在T1时刻,检测到某一路由器处只有报文包A1;在T2时刻,检测到某一路由器处只有报文包B1;在T3时刻,检测到某一路由器处包括报文包A1、报文包B1。其中,报文包A1与报文包B1对应方框的重叠部分则表示报文包B1传输时产生的PDV。图4中,A路报文中报文包A2的实际发包间隔小于B路报文中报文包B2的实际发包间隔,B路报文中报文包B2的实际发包间隔小于C路报文的实际发包间隔。路由器在转发报文包时,先转发报文包A1,再转发报文包B1、最后转发报文包C2。在T11时刻,检测到某一路由器处只有报文包A2;在T21时刻,检测到某一路由器处只有报文包B2;在T31时刻,检测到某一路由器处只有报文包C2。报文包A2、B2、C2在网络中传输时,没有进行缓存排队。
将图3、图4与图1进行对比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报文包在路由器缓存中排队等待转发的几率,从而改善了路由器缓存的拥塞情况,进而减少了报文包传输时产生的PDV。
本实施例中,在发送组包后得到的报文包时,按照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进行发送,由于该发包指示信息是按照实际发包间隔变化的策略来生成的,因此其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是变化的。因此,采用该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发送报文时,发送该报文中各个报文包的时间间隔是变化的,如此则降低了报文包传输过程中在缓存排队等待转发的几率,改善了报文包传输过程中因报文包发包间隔相同而导致的缓存拥塞、PDV增大的问题,减小了报文包传输时产生的PDV,从而提高了收端报文的时钟恢复质量,进而提高了网络性能。
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发送的报文的路数没有特定的限制,可以发送单路报文,也可以发送多路报文。下面结合图5,对发送多路报文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可选地,多路报文中任一路报文的实际发包间隔均满足图2实施例所述的条件,即实际发包间隔是变化的,可选地,可以为图1实施例中提到的三个条件(1)-(3)中的任意一个。
请参考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报文发送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S51,根据报文配置信息中的组包信息,对待发送的报文进行组包,得到报文包;
其中,由于是发送多路报文,因此,S51中得到的一定是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报文包。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描述的是同一发端(如服务器或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 and Multiplexer)网络中的上游设备)同时发送多路报文的情况。其中,多路报文的组包过程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S21的操作类似,在此不赘述。
S52,根据报文配置信息中的标称发包率信息,按照实际发包间隔变化的策略,生成用于分别指示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的发包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是变化且不同的,所述标称发包率信息分别指示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
S52与图1实施例中S22的区别在于:
第一,当所述标称发包率信息分别指示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时,相应地,S52中生成的发包指示信息对应指示有至少两路报文的实际发包间隔。
第二,S52中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当同时发送所述至少两路报文时,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是不同的。其中,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是不一样的,包括: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任意两个报文包之间的实际发包间隔均不一样的情况,比如,假设有两路报文P1、P2,其对应的任意两个报文包之间的实际发包间隔分别为Ti1、Ti2。其中Ti1、Ti2互不相同且Ti1、Ti2均是变化的。当然也包括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中,只有两个报文包之间的实际发包间隔不一样的情况。
可选地,所述标称发包率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中,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时间间隔是互质的。
可选地,S52中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是互质的。其中,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时间间隔是互质的,包括: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任意两个报文包之间的实际发包间隔均是互质的情况,当然也包括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中,只有两个报文包之间的实际发包间隔是互质的情况。
可选地,S52中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是互质的;而且所述标称发包率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中,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时间间隔是互质的。
S53,按照所述发包指示信息的指示发送所述报文包。
其中,S53中发送的一定是至少两路报文的报文包。在发送至少两路报文的报文包时,具体是按照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相应发送所述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报文包。
例如,在CES(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电路仿真功能)ACR应用中,如果上游设备同时接入多路不同时钟域的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时分复用)业务,在将TDM业务映射成CES报文的过程中,当配置CES报文长度相同时,上游设备会以相同的发包间隔向外发送CES报文,由于接入的TDM业务属于不同时钟域,其对应的CES报文之间会因为缓存排队而导致PDV增加。
此时,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方法,上游设备在发送多路长度相同的CES报文时,则以不同且变化的发包间隔对应发送CES报文。此时,由于接入的TDM业务属于不同时钟域,因此以不同的发包间隔发送其对应的CES报文时,使得报文包在缓存排队的几率将被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PDV,提高收端报文的时钟恢复质量。
本实施例中,在发送组包得到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报文包时,按照所述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对应进行发送,由于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是变化且不同的;其中,所述发包指示信息是根据标称发包率信息并按照实际发包间隔变化的策略生成的。因此,采用该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发送多路报文时,发送同一路报文中各报文包的时间间隔是变化的,且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是不同的,如此则进一步降低了报文包传输过程中在缓存排队等待转发的几率,改善了报文包传输过程中因报文包发包间隔相同而导致的缓存拥塞、PDV增大的问题,减小了报文包传输过程中产生的PDV,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收端报文的时钟恢复质量,进而进一步提高了网络性能。
可选地,当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时间间隔互质时,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多个发包周期后出现同一路由器上至少两路报文需要在同一时间点或相近时间点发送报文包的情况,从而减小了发送多路报文时各路报文中报文包因发包间隔相同而产生的相互影响,进一步减小了报文包传输时产生的PDV,提高了收端报文的时钟恢复质量,进而进一步提高了网络性能。
可选地,当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互质时,则避免了多个发包周期后出现同一路由器上至少两个报文需要在同一时间点或相近时间点发送报文包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同时发送多路报文时各路报文中报文包的相互影响,进一步减小了报文包传输时产生的PDV,进而进一步优化了收端报文的时钟恢复质量,进而进一步提高了网络性能。
可选地,当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是互质的;而且所述标称发包率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中,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时间间隔是互质的。如此,则避免了多个发包周期后出现同一路由器上至少两个报文需要在同一时间点或相近时间点发送报文包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同时发送多路报文时各路报文中报文包的相互影响,进一步减小了报文包传输时产生的PDV,进而进一步优化了收端报文的时钟恢复质量,进而进一步提高了网络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能够进行报文发送的任意网络设备,如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
上述图1-图5对本发明公开的报文发送方法进行了介绍,下面结合图6,对采用了上述方法进行报文发送的发送设备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6,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报文发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设备包括组包模块61、发包指示信息生成模块62和发包模块63,其中:
所述组包模块61,用于根据报文配置信息中的组包信息,对待发送的报文进行组包,得到报文包;
报文配置信息主要包括组包信息和标称发包率信息。其中,组包信息包括报文对应的报文内容、目的地址、封装格式等。而标称发包率信息则包括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率,用于指示该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其中,标称发包率是在配置报文时确定的一路报文的发包率,其只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用于表示单位时间内某路报文发送报文包的数量。而标称发包间隔,则是根据标称发包率,按照公式计算得到的。
其中,所述组包模块61根据所述报文配置信息中的组包信息,具体是根据报文内容、目的地址、封装格式等,对待发送的报文进行组包,得到对应的报文包。
所述发包指示信息生成模块62,用于根据所述报文配置信息中的标称发包率信息,按照实际发包间隔变化的策略,生成用于指示实际发包间隔的发包指示信息;
其中,发包间隔,指的是发送同一路报文中前后两个报文包的时间间隔。其中,标称发包率信息用于指示报文的标称发包间隔,该标称发包间隔是固定不变的,即在同一路报文中发送前后两个报文包的时间间隔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发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报文包的实际发包间隔。实际发包间隔,指的是在实际发送报文包时,发送同一路报文中前后两个报文包的实际时间间隔。本实施例中,发包指示信息生成模块62按照实际发包间隔变化的策略来生成发包指示信息,能够保证生成的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是变化的。可以这样理解,按照所述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发送任一路报文时,该路报文中第N+1个报文包与第N个报文包之间的发包间隔与第N+1个报文包与第N+2个报文包之间的发包间隔是变化的。可选地,发包指示信息生成模块62生成的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可以满足下述三个条件(1)-(3)中的任意一个:
(1)所述实际发包间隔在设定个数的数值之间变化;
此种方式指的是同一路报文的发包间隔在几个特定的数值之间变化,该数值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定。由于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在几个特定的数值之间变化,所以采用该实际发包间隔发送同一路报文时,保证了报文包的发包间隔是来回变化的。
(2)所述实际发包间隔满足在所述标称发包间隔预设范围内的随机分布;
此种方式说的是,同一路报文的实际发包间隔在其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的一定范围内随机抖动。其中,该一定范围是可变的,可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而定。该标称发包间隔是由标称发包率信息指示的,也就是说,根据报文配置信息中的标称发包率信息,则可以知道其指示的标称发包间隔。
实际发包间隔在标称发包时间预设范围内满足随机分布,具体地说,是发送同一路报文中各个报文包的时间间隔在标称发包间隔T的一定范围内满足随机分布。例如,若采用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发送同一路报文时,假设发送第N个报文的发送时间为t,那么发送第N+1个报文的时间为t+T+d1,发送第N+2个报文的时间为t+T+d2,发送第N+i个报文的时间为t+T+di,其中di在T的一定范围内满足随机分布。
(3)所述实际发包间隔没有相关性。
实际发包间隔没有相关性,意思是说,通过第N个报文包的发送时间无法推知第N+1个报文包的发送时间,或者说发送第N+1个报文包与第N个报文包之间的时间间隔与发送第N+1个报文包与第N+2个报文包之间的时间间隔没有相关性。
可选地,当所述标称发包率信息分别指示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时,相应地,所述发包指示信息生成模块62的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其中,多路报文中任一路报文的实际发包间隔是变化的,当然,多路报文中任一路报文的实际发包间隔满足上述三个条件(1)-(3)中的任意一个。
并且,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当同时发送所述至少两路报文时,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是不同的。其中,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是不一样的,包括: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任意两个报文包之间的实际发包间隔均不一样的情况,比如,假设有两路报文P1、P2,其对应的任意两个报文包之间的实际发包间隔分别为Ti1、Ti2。其中Ti1、Ti2互不相同且Ti1、Ti2均是变化的。当然也包括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中,只有两个报文包之间的实际发包间隔不一样的情况。
可选地,所述标称发包率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中,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时间间隔是互质的。
可选地,所述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是互质的。其中,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时间间隔是互质的,包括: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任意两个报文包之间的实际发包间隔均是互质的情况,当然也包括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中,只有两个报文包之间的实际发包间隔是互质的情况。
可选地,所述标称发包率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中,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时间间隔是互质的;所述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是互质的。其中,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时间间隔是互质的。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实际发包间隔变化的策略是可变的,只要使得生成的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非固定即可。例如,在生成发包指示信息时,发包指示信息生成模块62可采用计数器计数的方式来控制报文包的实际发包间隔,使该报文中各报文包的实际发包间隔是一个随机的计数值。
所述发包模块63,用于按照所述发包指示信息生成模块62生成的发包指示信息的指示发送所述组包模块组包得到的报文包。
由于发包指示信息生成模块62生成的发包指示信息指示报文包的实际发包间隔。因此,发包模块63,则按照该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报文包的实际发包间隔,对应发送组包模块61组包后得到的报文包。
其中,发包模块63在发送至少两路报文的报文包时,具体是按照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相应发送所述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报文包。
本实施例中,在发送组包后得到的报文包时,按照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进行发送,由于该发包指示信息是按照实际发包间隔变化的策略来生成的,因此其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是变化的。因此,采用该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发送报文时,发送该报文中各个报文包的时间间隔是变化的,如此则降低了报文包传输过程中在缓存排队等待转发的几率,改善了报文包传输过程中因报文包发包间隔相同而导致的缓存拥塞、PDV增大的问题,减小了报文包传输时产生的PDV,从而提高了收端报文的时钟恢复质量,进而提高了网络性能。
可选地,发包模块63在按照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发送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报文包时,由于所述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是不同的,如此则进一步降低了报文包传输过程中在缓存排队等待转发的几率,改善了报文包传输过程中因报文包发包间隔相同而导致的缓存拥塞、PDV增大的问题,减小了报文包传输过程中产生的PDV,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收端报文的时钟恢复质量,进而进一步提高了网络性能。
可选地,当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时间间隔互质时,如此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多个发包周期后出现同一路由器上至少两路报文需要在同一时间点或相近时间点发送报文包的情况,从而减小了发送多路报文时各路报文中报文包因发包间隔相同而产生的相互影响,更进一步减小了报文包传输时产生的PDV,提高了收端报文的时钟恢复质量,进而提高了网络性能。
可选地,当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互质时,如此则避免了多个发包周期后出现同一路由器上至少两个报文需要在同一时间点或相近时间点发送报文包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同时发送多路报文时各路报文中报文包的相互影响,再进一步减小了报文包传输时产生的PDV,优化了收端报文的时钟恢复质量,进而提高了网络性能。
可选地,所述标称发包率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中,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时间间隔是互质的;所述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的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是互质的。其中,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时间间隔是互质的。如此,则避免了多个发包周期后出现同一路由器上至少两个报文需要在同一时间点或相近时间点发送报文包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同时发送多路报文时各路报文中报文包的相互影响,再进一步减小了报文包传输时产生的PDV,优化了收端报文的时钟恢复质量,进而提高了网络性能。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发送设备,可以是能够进行报文发送的任意网络设备,如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报文配置信息中的组包信息,对待发送的报文进行组包,得到报文包;
根据报文配置信息中的标称发包率信息,按照实际发包间隔变化的策略,生成用于指示实际发包间隔的发包指示信息,所述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是变化的;其中,当所述标称发包率信息分别指示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时,所述生成的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其中,所述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不同;
按照所述发包指示信息的指示发送所述报文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在标称发包间隔的预设范围内满足随机分布,其中,
所述标称发包间隔是由所述标称发包率信息指示的;
或者所述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在设定个数的数值之间变化;
或者所述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没有相关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互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互质。
5.一种报文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组包模块,用于根据报文配置信息中的组包信息,对待发送的报文进行组包,得到报文包;
发包指示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文配置信息中的标称发包率信息,按照实际发包间隔变化的策略,生成用于指示实际发包间隔的发包指示信息,所述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是变化的;其中,当所述标称发包率信息分别指示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时,所述生成的发包指示信息分别指示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其中,所述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不同;
发包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发包指示信息生成模块生成的发包指示信息的指示,发送所述组包模块组包得到的报文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在标称发包间隔的预设范围内满足随机分布,其中,所述标称发包间隔是由所述标称发包率信息指示的;
或者所述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在设定个数的数值之间变化;
或者所述发包指示信息指示的实际发包间隔没有相关性。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实际发包间隔互质。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两路报文对应的标称发包间隔互质。
CN201110345912.9A 2011-11-04 2011-11-04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发送设备 Active CN1023776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5912.9A CN102377673B (zh) 2011-11-04 2011-11-04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发送设备
PCT/CN2012/079295 WO2013063964A1 (zh) 2011-11-04 2012-07-27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发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5912.9A CN102377673B (zh) 2011-11-04 2011-11-04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发送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7673A CN102377673A (zh) 2012-03-14
CN102377673B true CN102377673B (zh) 2014-08-06

Family

ID=45795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45912.9A Active CN102377673B (zh) 2011-11-04 2011-11-04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发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77673B (zh)
WO (1) WO20130639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7673B (zh) * 2011-11-04 2014-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发送设备
CN104168212B (zh) * 2014-08-08 2017-10-17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09337B (zh) * 2015-04-29 2019-10-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时间同步报文发送频率自适应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3851A (zh) * 2002-09-13 2005-07-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实时通信中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773955A (zh) * 2004-11-10 2006-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网络中的队列调度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16778B1 (ja) * 1999-02-24 2000-03-06 株式会社エイ・ティ・アール環境適応通信研究所 ル―チング方法、ル―タ装置及びル―チング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7542784B2 (en) * 2005-02-25 2009-06-02 Kleer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High quality, low power, wireless audio system
JP2007208325A (ja) * 2006-01-30 2007-08-16 Fujitsu Ltd 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パケット通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2487338B (zh) * 2010-12-01 2014-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网络抖动调整bfd发送间隔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77673B (zh) * 2011-11-04 2014-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发送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3851A (zh) * 2002-09-13 2005-07-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实时通信中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773955A (zh) * 2004-11-10 2006-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网络中的队列调度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7673A (zh) 2012-03-14
WO2013063964A1 (zh) 2013-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9006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ed delay packet forwarding
US8848525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adaptive jitter buffer management based on packet statistics for media gateway
CN108243116B (zh)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交换设备
US20240214323A1 (e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585914B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972945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dit-based link level flow control
CN103825841B (zh) 一种以太网报文排序方法及装置
WO2013016971A1 (zh) 一种分组交换网中数据包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77673B (zh)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发送设备
CN102377678B (zh) 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763375B (zh) 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微波站
JP5359952B2 (ja) 複数公衆回線を用いた高帯域動画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2217237B (zh) 媒体流性能监控方法及设备
KR102202597B1 (ko) 이종망 기반 방송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5083323B2 (ja) ラベルスイッチ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通信装置
JP4643473B2 (ja) ネットワーク伝送装置
CN108966028B (zh) 一种基于网络状况动态调节播放速度的防抖动方法
CN107302504B (zh) 一种基于虚拟发送队列的多路传输调度方法及系统
JP5583561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WO2024138414A1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介质
Bai et al. Dynamic end-to-end QoS support for video over the Internet
Callegati et al. OPN09-06: Impact of Optical Packet Loss and Reordering on TCP Performance
Rajiullah et al. Optimizing PR-SCTP performance using NR-SACKs
Nguyen et al. DCUM: dynamic creation of fixed-size containers in multiservice synchronous OPS ring networks
CN113746746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