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5809A - 电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5809A
CN102365809A CN2010800142820A CN201080014282A CN102365809A CN 102365809 A CN102365809 A CN 102365809A CN 2010800142820 A CN2010800142820 A CN 2010800142820A CN 201080014282 A CN201080014282 A CN 201080014282A CN 102365809 A CN102365809 A CN 102365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us
housing
opposed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42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种植雅广
上地辰之
安形广通
新智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65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58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8Short-circuiting members for bridging contacts in a counterpar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1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rotor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1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且安全地进行壳体(2)内的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之间的电的连接、切断的电连接装置(E)。用于在壳体(2)内将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电连接的电连接装置(E)具备与旋转电机(11)的端子(12)连接的第一母线(21)、与变流器装置(16)的端子(17)连接的第二母线(31)、和连接第一母线(21)与第二母线(31)的绝缘性的连接部件(41),第一母线(21)以及第二母线(31)在被收容于通过壳体(2)而相对外部被隔离的壳体内空间(S2)中的状态下,分别具有相互分离且对置配置的对置部(F2、F3),连接部件(41)贯通壳体(2)并进入壳体内空间(S2),夹持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并将它们电连接。

Description

电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收容旋转电机以及控制该旋转电机的变流器装置的壳体内,用于将旋转电机与变流器装置电连接的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作为车辆的驱动力源而装备有旋转电机的电动车或装备有发动机以及旋转电机的混合动力汽车,在耗油量、环境保护等方面很受关注。在这样的车辆上使用的驱动装置中,需要用于控制旋转电机的变流器装置。旋转电机与变流器装置在将其收容的壳体内电连接。一般地,通过将旋转电机的端子与变流器装置的端子由母线等连接导体连接,从而旋转电机与变流器装置被电连接。作为这样结构的一个例子,在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中的两个旋转电机与变流器装置之间的电连接构造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
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中,旋转电机的端子上连接有作为旋转电机侧的连接导体的引线的一端,而变流器装置的端子上连接有作为变流器装置侧的连接导体的引线的一端。另外,通过将旋转电机侧的引线的另一端与变流器装置侧的引线的另一端连接到作为连接部件的接线柱上,从而旋转电机与变流器装置被电连接。此时,旋转电机侧的引线的另一端与接线柱之间、以及变流器装置侧的引线的另一端与接线柱之间由螺栓固定在形成于接线柱上的螺纹孔中的螺栓紧固来进行连接及固定。即,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中,由旋转电机侧的引线、变流器装置侧的引线、接线柱以及多个螺栓和螺纹孔,构成用于将旋转电机与变流器装置之间进行电连接的电连接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19810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中的电连接装置及其连接构造中,随着由螺栓紧固的部分增多,紧固操作所需的劳力和时间也增多。另外,如果在确保壳体内用于螺栓紧固的空间的同时还要抑制驱动装置的大型化,需要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螺栓紧固,所以上述紧固操作变得复杂化。反过来,如果在例如检查或维修等保养时,想将旋转电机与变流器装置分离,需要在将可分割地构成的壳体的内空间相对壳体外部开放的状态下依次取出螺栓,所以分离操作同样也变得复杂化。而且,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构造中,为了直接用螺栓将带有高电压的引线与接线柱连接,特别是在一旦带有高电压之后进行的情况多为取出操作时,不一定是能确保安全性的构造。因此,需要另外设置联锁机构,成为导致高成本化的原因。
因此,希望实现能够简单且安全地进行壳体内的旋转电机与变流器装置之间的电的切断、连接的电连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装置,其用于在收容旋转电机以及控制该旋转电机的变流器装置的壳体内,将上述旋转电机与上述变流器装置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与上述壳体绝缘的状态下与上述旋转电机的端子连接的第一母线;在与上述壳体绝缘的状态下与上述变流器装置的端子连接的第二母线;以及连接上述第一母线与上述第二母线的绝缘性的连接部件,在上述第一母线与上述第二母线被收容于利用上述壳体而相对外部被隔离的壳体内空间的状态下,上述第一母线以及上述第二母线分别具有相互分离且对置配置的对置部,上述连接部件贯通上述壳体并进入上述壳体内空间,夹持上述第一母线的上述对置部与上述第二母线的上述对置部,并将上述第一母线的上述位置部与上述第二母线的上述对置部进行电连接。
根据上述的特征结构,利用只使连接部件贯通并进入壳体而夹持第一母线的对置部与第二母线的对置部的简单的结构,就能够简单地进行壳体内的旋转电机与变流器装置之间的电的连接。相反地,利用只退出连接部件而解除第一母线的对置部与第二母线的对置部的夹持状态的简单结构,就能够简单地进行壳体内的旋转电机与变流器装置之间的电的切断。
另外,不是用螺栓等直接地对第一母线的对置部与第二母线的对置部进行操作,而是随着绝缘性的连接部件的进退,能够经由该连接部件进行用于连接以及切断的操作,所以提高了进行这些操作时的安全性。
从而,能够提供可简单且安全地进行壳体内的旋转电机与变流器装置之间的电的连接、切断的电连接装置。
另外,根据上述的特征结构,通过夹持第一母线的对置部与第二母线的对置部来将其进行电连接,所以通过对两个母线的对置部的重复量(重复面积)进行调节,与利用螺栓来连接以及固定第一母线与第二母线的情况比较,优点是与第一母线以及第二母线的尺寸或其安装位置相关的误差(公差)的吸收变得容易。而且,由于对相互对置的第一母线的对置部与第二母线的对置部进行夹持并使其接触,不是在他们面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滑动,因此优点是能提高接触部的可靠性。
此处,可以构成为以下结构,即,将上述旋转电机的端子与上述变流器装置的端子连结的方向作为连接方向,上述第一母线以及上述第二母线分别具有:沿上述连接方向延伸的连接方向延伸部;和交叉方向延伸部,其从上述连接方向延伸部接续,并沿与上述连接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朝上述壳体的壁侧延伸,上述第一母线以及上述第二母线各自的上述交叉方向延伸部成为在与上述交叉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上述对置部,上述连接部件沿上述交叉方向进入上述壳体内空间,并夹持上述第一母线的上述对置部与上述第二母线的上述对置部。
根据该结构,第一母线以及第二母线各自的对置部在交叉方向上延伸并相互分离而对置配置,并且连接部件沿该交叉方向从壳体的壁侧进入,所以利用连接部件的从壳体侧对第一母线的对置部与第二母线的对置部之间的夹持变得容易。另外,没有其他部件协助,由连接部件单独对第一母线的对置部与第二母线的对置部之间进行夹持变得容易。
另外,可以构成为以下结构,即,上述连接部件具备:由绝缘性的材料构成的主体部、在向上述主体部的上述壳体内空间的进入方向前方侧设置的夹持部和将上述主体部固定于上述壳体的固定部,上述主体部形成为可进入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开口部,通过上述主体部向进入方向前方移动,上述夹持部对上述第一母线的上述对置部与上述第二母线的上述对置部进行夹持。
根据该结构,因为在向主体部的壳体内空间的进入方向前方侧设置夹持部,所以通过使主体部通过设置于壳体的开口部向进入方向前方移动,能适当地构成对第一母线的对置部与第二母线的对置部进行夹持的夹持部。另外,利用固定部,能够将主体部适当地固定于壳体。另外,在利用由绝缘性的材料构成的主体部而夹持部对第一母线的对置部与第二母线的对置部进行夹持从而将旋转电机与变流器装置进行电连接的状态下,能够适当地使第一母线以及第二母线相对于壳体绝缘。
另外,可以构成为以下结构,即,上述连接部件构成为,在上述壳体内空间只经由上述开口部与外部连通的状态下,上述连接部件通过上述开口部进入上述壳体内空间,并且上述连接部件具有止动机构,该止动机构在上述主体部向进入方向后方移动而利用上述夹持部的夹持被解除的状态下,防止上述连接部件从上述壳体脱离。
根据该结构,在壳体内空间只经由开口部与外部连通的状态下,连接部件通过开口部进入壳体内空间,所以除开口部之外从壳体外部向壳体内空间的进出被禁止。因此,在进行用于连接以及切断的操作时,向带有高电压的第一母线以及第二母线的、经由开口部之外的部位的进出被禁止,所以能进一步提高该操作时的安全性。另外,本发明中,连接部件通过壳体的开口部进入壳体内空间,对第一母线的对置部与第二母线的对置部进行夹持,所以即使是在壳体内空间只经由开口部与外部连通的情况下,也可利用连接部件对第一母线与第二母线进行适当地电连接。因此,作为本发明的适用对象,如上所述,特别适合于在壳体内空间只经由开口部与外部连通的状态下,使连接部件通过开口部进入壳体内空间的结构。
另外,因为连接部件具有止动机构,所以即使在主体部向进入方向后方移动而利用夹持部的夹持被解除,主体部进一步向进入方向后方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连接部件从壳体脱离。因此,连接部件总是被配置于开口部的位置,所以经由开口部向第一母线以及第二母线的进出被限制,能够进一步提高用于连接以及切断的操作时的安全性。此时,不需要为了确保安全性而另外设置联锁机构,所以能够简化装入电连接装置的装置的结构,并且能够实现降低成本。
另外,此时,若构成为,在解除了利用夹持部的夹持的状态下,开口部与主体部之间的间隙的大小为不足成人平均的手指的粗细,则经由开口部的向第一母线以及第二母线的进出大体上能被可靠地防止,所以更加适合。
另外,可以构成为以下结构,即,上述连接部件具有密封机构,该密封机构在上述主体部向进入方向前方移动而进行了利用上述夹持部的夹持的状态下,使上述连接部件与上述壳体之间成为液密状态。
根据该结构,利用密封机构,能够抑制来自连接部件与壳体之间的水或油等液体向壳体内空间的侵入。因此,能够适当地保护收容于壳体内空间的变流器装置。
另外,可以构成为以下结构,即,上述固定部由紧固螺栓构成,其中,上述紧固螺栓沿上述交叉方向延伸,插通上述主体部并且螺栓固定于在上述壳体上形成的螺栓紧固孔,通过将上述紧固螺栓拧入上述螺栓紧固孔,上述主体部沿上述交叉方向朝进入方向前方移动。
根据该结构,使用螺栓固定在形成于上述壳体的螺栓紧固孔中的紧固螺栓,能够容易地构成连接部件的固定部。此时,由于将插通在主体部上的紧固螺栓以沿交叉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所以只将紧固螺栓拧入螺栓紧固孔或者从螺栓紧固孔拧出,就能够容易地使主体部沿进入方向进退。另外,通过将紧固螺栓一直拧入螺栓紧固孔里头,能够容易地将主体部固定于壳体。
另外,可以构成为以下结构,即,上述夹持部由夹子部件构成,该夹子部件可在使上述第一母线的上述对置部与上述第二母线的上述对置部接近的方向上按压。
根据该结构,利用夹子部件在使第一母线的上述对置部与上述第二母线的上述对置部接近的方向上按压而使第一母线与第二母线接触,从而能够简单且适当地将旋转电机与变流器装置电连接。
另外,可以构成为以下结构,即,在上述壳体内空间中,在上述旋转电机与上述变流器装置被定位固定的状态下,上述第一母线的上述对置部与上述第二母线的上述对置部之间的分离距离为可确保上述第一母线与上述第二母线之间的电绝缘性的距离。
根据该结构,若利用连接部件的对第一母线的对置部与第二母线的对置部的夹持状态被解除,则只分离可确保二者之间的电绝缘性的距离,因此能够更可靠地电切断旋转电机与变流器装置,并能更可靠地确保安全性。
另外,可以构成为以下结构,即,上述第一母线以及上述第二母线设置多组,一个单独的上述连接部件统一夹持相互邻接配置的多组上述第一母线的上述对置部以及上述第二母线的上述对置部。
根据该结构,旋转电机的电枢具备多相线圈的情况或在壳体内设置多个旋转电机的情况等,当第一母线以及第二母线设置多组时,与各组分别设置连接部件来夹持第一母线的对置部与第二母线的对置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用于将其连接以及切断的工序数而能提高操作性。
另外,可以构成为以下结构,即,上述壳体具备第一壳体和紧固固定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上述旋转电机固定在上述第一壳体上,上述变流器装置固定在上述第二壳体上,在利用上述连接部件的对上述第一母线的上述对置部以及上述第二母线的上述对置部的夹持被解除的状态下,上述第一壳体与上述第二壳体为可分离。
根据该结构,在利用连接部件的对第一母线的对置部以及第二母线的对置部的夹持被解除的状态下,能够分离固定于第一壳体的旋转电机与固定于第二壳体的变流器装置。因此,在例如检查或维修等保养时,不是对旋转电机与变流器装置的组合进行操作,而是对他们以单件为单位操作,从而操作变得容易。另外,因故障要更换部件时,也可以以单件为单位更换。因此,能够实现降低保修检查或修理交换时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装置在连接部件向进入方向后方移动的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装置在连接部件向进入方向前方移动的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装置在连接部件向进入方向后方移动的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装置在连接部件向进入方向前方移动的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电连接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装置E适用于车辆用的驱动装置1。电连接装置E是用于在收容旋转电机11以及变流器装置16的壳体2内将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进行电连接的装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装置E具备:在与壳体2绝缘的状态下与旋转电机11的端子(旋转电机侧端子12)连接的第一母线21;在与壳体2绝缘的状态下与变流器装置16的端子(变流器侧端子17)连接的第二母线31;以及,连接第一母线21与第二母线31的绝缘性的连接部件41。在该结构中,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装置E的特征在于,在利用壳体2而相对外部被隔离的壳体内空间内收容有第一母线21与第二母线31的状态下,第一母线21以及第二母线31分别具有相互分离且对置配置的对置部F2、F3,连接部件41贯通壳体2而进入壳体内空间S,夹持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从而将它们电连接。由此,可简单且安全地进行壳体2内的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之间的电的切断、连接。下面,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电连接装置E的各部分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1.驱动装置的结构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装置E适用的车辆用的驱动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示,驱动装置1具备作为车辆的驱动力源而发挥功能的至少一个旋转电机11和控制旋转电机11的变流器装置16。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1具备作为驱动力源的另一个旋转电机,并且还与同样作为驱动力源而发挥功能的发动机进行驱动连结,从而成为双马达式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结构。另外,不需要对本申请中的两个旋转电机做特别区别,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这些统称为“旋转电机11”。旋转电机11以及变流器装置16被收容于壳体2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具备驱动装置壳体3、紧固固定于该驱动装置壳体3的变流器壳体4和紧固固定于该变流器壳体4的变流器罩5。而且,驱动装置壳体3与变流器壳体4可分离地构成并且变流器壳体4与变流器罩5可分离地构成。并且,在利用螺栓等固定机构将变流器壳体4安装于驱动装置壳体3上的状态下,在驱动装置壳体3的内部形成有用于收容旋转电机11的马达收容空间S1。另外,在利用螺栓等固定机构进一步将变流器罩5安装于变流器壳体4上的状态下,在变流器壳体4的内部形成有用于收容变流器装置16的变流器收容空间S2。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马达收容空间S1以及变流器收容空间S2,构成本发明的“壳体内空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变流器壳体4的侧壁4a上形成有开口部6,该开口部6用于使后述的连接部件41的主体部43可通过该变流器壳体4进入变流器收容空间S2。在本例中,如图3所示,形成有两个这样的开口部6。
驱动装置壳体3收容并固定旋转电机11。旋转电机11构成为具有转子11a与定子11b,并可实现作为接受电力供给而产生动力的马达(旋转机)的功能和作为接受动力供给而产生电力的发电机(Generator)的功能。因此,旋转电机11与未图示的蓄电装置电连接。定子11b上卷绕有未图示的线圈,从该线圈的向定子11b的轴向外侧突出的线圈末端部11c引出连接配线,形成作为旋转电机11的端子的旋转电机侧端子12。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11是通过三相交流驱动的旋转电机,所以每个旋转电机11对应于各相形成有3个旋转电机侧端子12。另外,虽然在为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电连接装置而只表示了必要的部分的图1以及图2中没有表示出来,但在驱动装置壳体3中,除旋转电机11之外,还收容有由行星齿轮装置等构成的驱动传递机构。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壳体3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壳体”。
在变流器壳体4收容并固定有变流器装置16。变流器装置16通过控制对旋转电机11供给的三相交流电来控制旋转电机11。虽然省略详细的说明,但变流器装置16构成为具备开关转换元件模块、电抗器以及电容器等并将这些一体地组装而构成的变流器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开关转换元件模块引出连接配线,形成作为变流器装置16的端子的变流器侧端子17。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11是通过三相交流驱动的旋转电机,所以每个旋转电机11对应于各相形成有3个变流器侧端子17。在本实施方式中,变流器壳体4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壳体”。
在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驱动装置1中,本发明作为在壳体2内用于将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进行电连接的装置,其具备电连接装置E。
2.电连接装置的结构
接着,对电连接装置E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装置E具备与旋转电机侧端子12连接的第一母线21、与变流器侧端子17连接的第二母线31和连接第一母线21与第二母线31的连接部件41。另外,以下将连结旋转电机侧端子12与变流器侧端子17的方向作为连接方向L来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以及图2所示,变流器侧端子17相对于旋转电机侧端子12配置在铅垂方向(图1以及图2的上下方向)上侧,将该铅垂方向作为连接方向L。
第一母线21是由铜或铝等导电性材料形成的板状的部件,并与旋转电机侧端子12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母线21构成为具有沿连接方向L延伸的连接方向延伸部22和沿与连接方向L交叉的交叉方向C延伸的交叉方向延伸部23。此处,如图3所示,连接方向延伸部22具有大体上与连接方向L平行地延伸的形状。连接方向延伸部22与交叉方向延伸部23以相互接续的方式被设置。在本例中,连接方向延伸部22在设置在与旋转电机侧端子12相反一侧(图1以及图2的上侧)的弯曲部24(参照图4以及图5)处,沿大体上与连接方向延伸部22垂直的方向朝变流器壳体4的侧壁4a侧弯曲,并与交叉方向延伸部23接续。从而,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同铅垂方向一致的连接方向L大体上垂直的水平方向(图1以及图2的左右方向)作为交叉方向C。另外,如后所述,交叉方向延伸部23构成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11是通过三相交流驱动的旋转电机,所以每个旋转电机11对应于各相设置有3个第一母线21。从而,在本例中,因有两个旋转电机11,故合计设置6个第一母线21(参照图3)。
为了能将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电连接,第一母线21以穿过马达收容空间S1与变流器收容空间S2并贯通变流器壳体4的底部壁4b的方式设置。此处,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变流器壳体4的底部壁4b上形成有连通马达收容空间S1与变流器收容空间S2的连通孔4c。互相并列配置的3个第一母线21在由使用绝缘性的树脂材料(例如PPS树脂、环氧树脂等)形成的保持座62统一保持的状态下通过连通孔4c部分,从而以贯通变流器壳体4的底部壁4b的方式构成。利用螺栓等紧固部件将保持座62固定于变流器壳体4的底部壁4b上。
第二母线31是由铜或铝等导电性材料形成的板状的部件,并与变流器侧端子17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母线31构成为具有沿连接方向L延伸的连接方向延伸部32和沿交叉方向C延伸的交叉方向延伸部33。此处,如图3所示,连接方向延伸部32具有以下形状,大体上与连接方向L平行地延伸,并且在与连接方向L以及交叉方向C垂直的方向(图3的左右方向。以下有时称“宽度方向”)的一侧,每隔规定量进行偏移。连接方向延伸部32与交叉方向延伸部33以相互接续的方式被设置。在本例中,连接方向延伸部32在设置在与变流器侧端子17相反一侧(图1以及图2的下侧)的弯曲部34处,沿大体上与连接方向延伸部32垂直的交叉方向C朝变流器壳体4的侧壁4a侧弯曲,并与交叉方向延伸部33接续。另外,如后所述,交叉方向延伸部33构成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11是通过三相交流驱动的旋转电机,所以每个旋转电机11对应于各相设置有3个第二母线31。从而,在本例中,因有两个旋转电机11,故合计设置6个第二母线31(参照图3)。
第二母线31被固定于在变流器壳体4上固定的变流器装置16的变流器侧端子17上,并以只配置在变流器收容空间S2内的方式被设置。变流器壳体4上还固定有电流传感器61。在变流器收容空间S2中,相互并列配置的三个第二母线31以在连接方向L上贯通电流传感器61的方式设置。电流传感器61检测分别流过三个第二母线31的电流值,并检测用于驱动旋转电机11的各相的驱动电流的瞬时值。另外,电流传感器61分别对应于两个旋转电机11(两组的三个第二母线31)被设置。
第一母线21与第二母线31分别具有相互分离且对置配置的对置部F。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母线21的交叉方向延伸部23与第二母线31的交叉方向延伸部33以与垂直于交叉方向C的方向(本例中大体与连接方向L一致)对置的方式、空出规定的分离距离D的间隔并大体上相互平行地配置,并成为各个母线的对置部F2以及F3。此处,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之间的分离距离D,在马达收容空间S1中旋转电机11被定位固定且在变流器收容空间S2中变流器装置16被定位固定的状态下,至少可确保第一母线21与第二母线31之间的电绝缘性的距离。从而,在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仅在壳体2内只被定位固定的状态下,第一母线21与第二母线31之间未导通,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之间没有进行电连接。
因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装置E构成为具备连接部件41,该连接部件41用于使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之间积极地导通,使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之间进行电连接。
连接部件41一部分贯通壳体2并沿交叉方向C进入变流器收容空间S2,是对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进行夹持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变流器壳体4的侧壁4a上形成有两个开口部6。连接部件41以能够通过该开口部6并且一部分进入变流器收容空间S2的方式构成。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变流器壳体4被安装于驱动装置壳体3上,并且变流器罩5被安装于变流器壳体4上,在变流器收容空间S2只经由开口部6与外部(驱动装置1的外部空间)连通的状态(即,变流器收容空间S2在除开口部6之外的部位相对外部被隔离的状态)下,连接部件41以通过该开口部6进入变流器收容空间S2的方式而构成。
连接部件41具备主体部43、夹持部48和固定部51。主体部43是构成连接部件41基体的主要部分,使用绝缘性的树脂材料(例如PPS树脂、环氧树脂等)形成。在本例中,如图4所示,主体部43构成为具备两个保持部44和对于这两个保持部44共通地固定的单一的罩部45。保持部44大体上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其外部尺寸设定为比开口部6的内部尺寸小的数值。由此,主体部43中的两个保持部44可分别通过在变流器壳体4上形成的两个开口部6并进入变流器收容空间S2。在保持部44上保持并固定有后述的夹持部48。罩部45至少具有覆盖比两个开口部6的开口宽度之和更大的范围的大小,且在保持部44通过开口部6进入变流器收容空间S2的状态下将开口部6完全覆盖。另外,在罩部45上形成有多个插通孔46。此处的三个插通孔46形成于罩部45的中央部以及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每个插通孔46中插通有轴部朝向变流器壳体4侧的紧固螺栓52。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该紧固螺栓52构成固定部51。紧固螺栓52如下构成,即,沿交叉方向C延伸,并且螺栓固定到螺栓紧固孔53中,其中该螺栓紧固孔53与插通孔46以及该紧固螺栓52的位置相对应地形成在变流器壳体4上。而且,通过将紧固螺栓52拧入到螺栓紧固孔53中或将紧固螺栓52从螺栓紧固孔53取出,主体部43沿交叉方向C移动。即,通过将紧固螺栓52拧入到螺栓紧固孔53中,主体部43沿交叉方向C向进入方向前方侧(图1以及图2的右侧)移动,而通过将紧固螺栓52相对于螺栓紧固孔53拧松而取出,主体部43沿交叉方向C向进入方向后方侧(图1以及图2的左侧)移动。另外,以紧固螺栓52被拧入螺栓紧固孔53中直到罩部45与形成在变流器壳体4的开口部6的周围的台座部7的座面7a抵接的状态,将主体部43固定于变流器壳体4。
夹持部48被保持并固定于保持部44的向变流器收容空间S2的进入方向前方侧而设置。而且,夹持部48构成为通过保持部44向进入方向前方移动来夹持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的夹持部48由夹子部件49构成,该夹子部件49能够在使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相互接近的方向(本例中,与连接方向L一致)进行按压。在本例中,从母线宽度方向观察到的夹子部件49的剖面形状大体上是以前端变宽的形态沿交叉方向C向进入方向前方侧开口的U形。而且,大体呈U形的夹子部件49的两个前端部为使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从连接方向L的两个外侧相互接近而进行按压从而将它们夹持。由于该夹子部件49的按压力,第一母线21以及第二母线31分别发生弹性变形,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接触,由此第一母线21与第二母线31导通。因此,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之间的分离距离D至少为可确保第一母线21与第二母线31之间的电绝缘性的距离,并且,由于第一母线21与第二母线31发生弹性变形而至少为两个对置部F2以及F3可接触的距离。作为这样的分离距离D可以是例如2~5mm。
在具备上面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装置E中,只通过使连接部件41的主体部43局部贯通变流器壳体4并沿交叉方向C进入变流器收容空间S2(向进入方向前方移动),就能够利用夹子部件49夹持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即,伴随着使连接部件41的主体部43沿交叉方向C进入变流器收容空间S2的动作,相对两个对置部F2以及F3,从进入方向前方侧的开口外插夹子部件49。由此,伴随着连接部件41沿交叉方向C的移动,能够自动地对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进行夹持。因此,利用简单的结构,能够简单地进行壳体2内的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之间的电连接。相反地,在使连接部件41的主体部43一部分贯通变流器壳体4的状态下,只通过沿交叉方向C使之退出(向进入方向后方移动),就能够解除利用夹子部件49夹持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的状态。从而,利用简单的结构,能够简单地进行壳体2内的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之间的电的切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装置E中,不是利用螺栓等直接地操作来连接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而是伴随着使用绝缘性的树脂材料而形成的连接部件41沿交叉方向C的进退,能够经由该连接部件41进行用于使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之间的电的连接以及切断的操作。所以,能够提高该操作时的安全性。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装置E中,第一母线21以及第二母线31具有分别与连接方向延伸部22、32接续并向变流器壳体4的侧壁4a侧延伸的交叉方向延伸部23、33,该交叉方向延伸部23、33分别成为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以及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因此,伴随着连接部件41沿紧固螺栓52的延伸方向亦即交叉方向C移动的动作,能够容易地从变流器壳体4侧对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之间进行的夹持及其解除。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优点,因为夹子部件49构成为能够进行按压而使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沿连接方向L相互接近,所以不与配置于壳体2内的其它部件共同作用而是单独使用连接部件41,对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之间进行夹持从而在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之间进行电连接变得容易。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装置1中,在利用连接部件41进行的对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以及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的夹持被解除的状态下,驱动装置壳体3与变流器壳体4可分离。因此,如上所述,只要简单地进行壳体2内的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之间的电的切断,就能够对固定于驱动装置壳体3的旋转电机11与固定于变流器壳体4的变流器装置16进行分离。因此,在例如检查或维修等保养时,不是对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之间的组合操作,而是对旋转电机11或变流器装置16以单件为单位操作,从而操作变得容易。另外,由于故障等更换部件时,也可以以单件为单位更换。从而,能够降低保修检查时或修理更换时的成本,所以成为对用户有利的结构。
然而,在上述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1具备两个通过三相交流驱动的旋转电机11。因此,与此对应地设置两组:三组的第一母线21以及第二母线31,并且这些如图3所示那样在宽度方向相互邻接而配置。此时,从交叉方向C观察,各自的三组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以及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被配置在与开口部6完全重合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单独的连接部件41以对相互邻接而配置的合计六组的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以及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统一夹持的方式构成。即,连接部件41的两个保持部44上分别对应三组对置部F2以及F3保持并固定有三个夹子部件49。而且,经由保持部44而固定在一个罩部45上的合计六个夹子部件49统一地对六组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以及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分别夹持。由此,可通过较少的工时实现第一母线21与第二母线31之间进而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之间的连接以及切断,并能够提高其操作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以及图6所示,连接部件41还具有在主体部43向进入方向前方移动并由作为夹持部48的夹子部件49进行夹持的状态下,使连接部件41与变流器壳体4之间成为液密状态的密封机构5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紧固螺栓52拧入螺栓紧固孔53中直到罩部45与在变流器壳体4的开口部6的周围形成的台座部7的座面7a抵接而使主体部43固定于变流器壳体4上的状态下,在罩部45与台座部7的座面7a之间配置有作为密封部件的O型圈56。由此,能够抑制来自连接部件41与变流器壳体4之间的水或油等液体向变流器收容空间S2的侵入,从而能够适当地保护在变流器收容空间S2中收容的变流器装置1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以及图6所示,连接部件41还具有在主体部43向进入方向后方移动而利用作为夹持部48的夹子部件49进行的夹持被解除的状态下,防止连接部件41从变流器壳体4脱离的止动机构5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紧固螺栓52的轴部的进入方向前方侧的端部附近固定有具有比螺栓紧固孔53的内径大的外径的作为限制部件的E型挡圈59。由此,即使主体部43向进入方向后方移动时,E型挡圈59抵接在变流器壳体4的变流器收容空间S2侧的端面,所以能防止连接部件41从变流器壳体4脱离。
防止了连接部件41从变流器壳体4脱离时,连接部件41总是被配置于开口部6的位置,所以经由开口部6的向第一母线21以及第二母线31的进出被大幅度限制。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夹子部件49对两个对置部F2以及F3的夹持被解除的状态下,开口部6与构成主体部43一部分的保持部44之间的间隙的大小不足成人平均的手指的粗细。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在进行用于连接以及切断的操作时,经由开口部6的向第一母线21以及第二母线31的进出大体上被可靠地防止,所以该操作时的安全性非常高。此时,不需要为了确保安全性而另外设置联锁机构(例如,检测到将变流器罩5从变流器壳体4取下的情况后,自动地将施加电压归零的机构)。因此,能够使装入电连接装置E的驱动装置1的结构简单化并且能降低制造成本。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侧端子12相对于变流器侧端子17配置于铅垂方向(图1以及图2的上下方向)上侧,将该铅垂方向作为连接方向L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例如如图7所示,在壳体2内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沿旋转电机11的转子11b的旋转轴的轴向(图7的左右方向)配置,而且旋转电机侧端子12与变流器侧端子17沿上述轴向配置,由此形成将该轴向作为连接方向L的结构也是本发明适合的实施方式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在成为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的交叉方向延伸部23以及成为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的交叉方向延伸部33在铅垂方向(图7的上下方向)上延伸时,连接部件41从铅垂方向上侧贯通变流器罩5而进入变流器收容空间S2的结构是适合的。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将大体上与连接方向L垂直的方向作为交叉方向C时,即,以连接方向L与交叉方向C大体上垂直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例如如图8所示,连接方向L与交叉方向C大体上以90°以外的角度交叉的结构也是本发明适合的实施方式之一。此时,沿交叉方向C贯通壳体2而进入变流器收容空间S2的连接部件41的进入方向优选是大体上与变流器壳体4的侧壁4a垂直的方向(此处,为水平方向,即图8的左右方向),从而连接方向L优选为相对铅垂方向的倾斜方向。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母线21具有连接方向延伸部22与交叉方向延伸部23,并且第二母线31具有连接方向延伸部32与交叉方向延伸部33,第一母线21的交叉方向延伸部23以及第二母线31的交叉方向延伸部33作为各自的母线的对置部F2以及F3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例如第一母线21以及第二母线31不具有交叉方向延伸部23、33而只具有连接方向延伸部22、32,第一母线21的连接方向延伸部22的一部分以及第二母线31的连接方向延伸部32的一部分作为各自的母线的对置部F2以及F3的构成也是本发明适合的实施方式之一。此时,优选连接部件41在母线宽度方向贯通变流器壳体4而进入变流器收容空间S2,并在与连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夹持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的构成。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利用连接部件41上具备的作为夹持部48的夹子部件49,仅由连接部件41单独作用而能够夹持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并使它们接触的方式而构成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例如,通过使连接部件41与在变流器收容空间S2内固定配置的其他部件共同作用来形成可对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进行夹持的结构也是本发明适合的实施方式之一。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夹持部48由可在使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向相互接近的方向进行按压的夹子部件49构成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夹持部48具体的结构可采用任意结构,例如利用多个弹性部件(例如板簧等)的组合等构成夹持部48也是本发明适合的实施方式之一。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固定部51由紧固螺栓52构成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其中紧固螺栓52沿交叉方向C延伸,并插通构成主体部43一部分的罩部45并且螺栓固定于在变流器壳体4上形成的螺栓紧固孔53中。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固定部51的具体结构可采用任意结构,例如,由紧固螺栓52来构成固定部51的结构也是本发明适合的实施方式之一,其中紧固螺栓52沿交叉方向C延伸,且螺栓固定于在构成主体部43的一部分的罩部45上形成的螺栓紧固孔53,并且紧固螺栓52插通变流器壳体4。此时,优选,例如,使作为限制部件的E型挡圈从变流器壳体4的两面侧与该变流器壳体4的侧壁4a抵接而设置,在紧固螺栓52相对于变流器壳体4保持一定的相对位置的状态下,主体部43可沿交叉方向C进退。另外,由与变流器壳体4上形成的被卡合部件卡合而固定的卡合部件等来构成固定部51也是本发明适合的实施方式之一。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由罩部45、变流器壳体4、在罩部45与台座部7的座面7a之间配置的作为密封部件的O型圈56共同作用构成密封机构55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密封机构55的具体结构可采用任意结构,例如,代替上述的实施方式的O型圈56而使用在罩部45与台座部7的座面7a之间配置的作为密封部件的弹性片等其他垫片来构成密封机构55也是本发明适合的实施方式之一。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作为限制部件的E型挡圈59来构成止动机构58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其中E型挡圈59被固定于紧固螺栓52的轴部的进入方向前方侧的端部附近,且具有比螺栓紧固孔53的内径大的外径。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止动机构58的具体结构可采用任意结构,例如,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E型挡圈59,使用在径向上贯通紧固螺栓52的轴部而设置的作为限制部件的销部件等来构成止动机构58也是本发明适合的实施方式之一。
(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变流器壳体4的侧壁4a上形成开口部6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其中开口部6被用于使连接部件41的主体部43可通过该变流器壳体4而进入变流器收容空间S2。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那样的开口部6可以在壳体2的任意位置形成,例如,以使驱动装置1的外部空间与变流器收容空间S2连通的方式在变流器罩5上形成开口部6,或者以使驱动装置1的外部空间与马达收容空间S1连通的方式在驱动装置壳体3上形成开口部6也是本发明适合的实施方式之一。
(1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变流器壳体4的侧壁4a上形成有两个开口部6并且连接部件41具备分别通过这两个开口部6进入变流器收容空间S2的两个保持部44而构成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例如,在变流器壳体4的侧壁4a上只形成一个开口部6,并且与之对应地,连接部件41只具备一个通过该单独的开口部6进入变流器收容空间S2的保持部44而构成也是本发明适合的实施方式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优选,在合计六组的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以及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在宽度方向上相互邻接配置的情况下,保持并固定于该单一的保持部44上的六个夹子部件49分别地统一夹持六组的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以及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
(1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单一的连接部件41构成为将在宽度方向上相互邻接配置的合计六组的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以及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进行统一夹持的结构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具体来说,以经由保持部44在一个单独的罩部45上固定的六个夹子部件49分别夹持六组的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以及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的结构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在具备合计六组的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以及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的情况下,例如,在每与一个旋转电机11对应的三组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以及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上各设置一个,合计两个连接部件41,或者,在各组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以及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各设置一个,合计六个连接部件41的情况也是本发明适合的实施方式之一。
(1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变流器收容空间S2只经由开口部6与外部(驱动装置1的外部空间)连通的状态下,使连接部件41通过该开口部6进入变流器收容空间S2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例如,在变流器收容空间S2除了经由开口部6,还可经由通过将变流器罩5从变流器壳体4取下而露出的变流器壳体4的上部的开口部分与外部连通的状态下,使连接部件41通过开口部6进入变流器收容空间S2。此时,虽然为了确保安全性,优选在驱动装置1上另外设置联锁机构,且至少可享有如下好处,即,只通过使连接部件41沿交叉方向C进退就能够简单地进行壳体2内的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之间的电的连接、切断。
(1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伴随使连接部件41的主体部43沿交叉方向C进入变流器收容空间S2的动作,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自动被夹持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例如,以将沿交叉方向C的连接部件41移动动作、及利用夹子部件49对第一母线21的对置部F2与第二母线31的对置部F3的夹持动作作为分别独立的其他动作来进行的方式来构成也是本发明适合的实施方式之一。
(1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将本发明涉及的电连接装置E适用于作为驱动力源、具备发动机以及两个旋转电机11的双马达式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涉及的电连接装置E适用于作为驱动力源而具备发动机以及一个旋转电机11的单马达式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或、作为驱动力源只具备旋转电机11的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另外,不局限于车辆用的驱动装置,可将本发明涉及的电连接装置E适用于所有的在壳体2内具备旋转电机11与变流器装置16的装置或机器。
工业上利用的可行性
在收容旋转电机以及控制该旋转电机的变流器装置的壳体内,本发明能够合适地利用于将旋转电机与变流器装置进行电连接的电连接装置中。
符号说明
2...壳体;3...驱动装置壳体(第一壳体);4...变流器壳体(第二壳体);6...开口部;11...旋转电机;14...旋转电机侧端子;16...变流器装置;17...变流器侧端子;21...第一母线;22...连接方向延伸部;23...交叉方向延伸部;31...第二母线;32...连接方向延伸部;33...交叉方向延伸部;41...连接部件;43...主体部;48...夹持部;49...夹子部件;51...固定部;52...紧固螺栓;53...螺栓紧固孔;55...密封机构;58...止动机构;E...电连接装置;S1...马达收容空间(壳体内空间);S2...变流器收容空间(壳体内空间);L...连接方向;C...交叉方向;D...分离距离;F...对置部;F2...第一母线的对置部;F3...第二母线的对置部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装置,其用于在收容旋转电机以及控制该旋转电机的变流器装置的壳体内,将上述旋转电机与上述变流器装置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与上述壳体绝缘的状态下与上述旋转电机的端子连接的第一母线;在与上述壳体绝缘的状态下与上述变流器装置的端子连接的第二母线;以及连接上述第一母线与上述第二母线的绝缘性的连接部件,
在上述第一母线与上述第二母线被收容于利用上述壳体而相对外部被隔离的壳体内空间的状态下,上述第一母线以及上述第二母线分别具有相互分离且对置配置的对置部,
上述连接部件贯通上述壳体而进入上述壳体内空间,夹持上述第一母线的上述对置部与上述第二母线的上述对置部,从而将上述第一母线的上述位置部与上述第二母线的上述对置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旋转电机的端子与上述变流器装置的端子连结的方向作为连接方向,
上述第一母线以及上述第二母线分别具有:沿上述连接方向延伸的连接方向延伸部;和交叉方向延伸部,上述交叉方向延伸部从上述连接方向延伸部接续,并沿与上述连接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朝上述壳体的壁侧延伸,
上述第一母线以及上述第二母线的各自的上述交叉方向延伸部成为在与上述交叉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上述对置部,
上述连接部件沿上述交叉方向进入上述壳体内空间,并夹持上述第一母线的上述对置部与上述第二母线的上述对置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部件具备:由绝缘性的材料构成的主体部、在上述主体部的向上述壳体内空间进入的进入方向前方侧设置的夹持部和将上述主体部固定于上述壳体的固定部,
上述主体部形成为可进入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开口部,
通过上述主体部向进入方向前方移动,上述夹持部对上述第一母线的上述对置部与上述第二母线的上述对置部进行夹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部件构成为,在上述壳体内空间只经由上述开口部与外部连通的状态下,上述连接部件通过上述开口部进入上述壳体内空间,
并且上述连接部件具有止动机构,该止动机构在上述主体部向进入方向后方移动而利用上述夹持部的夹持被解除的状态下,防止上述连接部件从上述壳体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部件具有密封机构,该密封机构在上述主体部向进入方向前方移动而进行利用上述夹持部的夹持的状态下,使上述连接部件与上述壳体之间成为液密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部由紧固螺栓构成,其中,上述紧固螺栓沿上述交叉方向延伸,插通上述主体部并且螺栓固定于在上述壳体上形成的螺栓紧固孔,
通过将上述紧固螺栓拧入上述螺栓紧固孔,上述主体部沿上述交叉方向朝进入方向前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夹持部由夹子部件构成,上述夹子部件可在使上述第一母线的上述对置部与上述第二母线的上述对置部接近的方向上按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内空间中,在上述旋转电机与上述变流器装置被定位固定的状态下,上述第一母线的上述对置部与上述第二母线的上述对置部之间的分离距离为可确保上述第一母线与上述第二母线之间的电绝缘性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母线以及上述第二母线设置多组,
一个单独的上述连接部件统一夹持相互邻接配置的多组上述第一母线的上述对置部以及上述第二母线的上述对置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备第一壳体和紧固固定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
上述旋转电机固定在上述第一壳体上,上述变流器装置固定在上述第二壳体上,
在利用上述连接部件的对上述第一母线的上述对置部以及上述第二母线的上述对置部的夹持被解除的状态下,上述第一壳体与上述第二壳体可分离。
CN2010800142820A 2009-09-11 2010-07-16 电连接装置 Pending CN1023658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10767A JP2011062023A (ja) 2009-09-11 2009-09-11 電気的接続装置
JP2009-210767 2009-09-11
PCT/JP2010/062043 WO2011030617A1 (ja) 2009-09-11 2010-07-16 電気的接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5809A true CN102365809A (zh) 2012-02-29

Family

ID=43731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42820A Pending CN102365809A (zh) 2009-09-11 2010-07-16 电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72157B2 (zh)
JP (1) JP2011062023A (zh)
CN (1) CN102365809A (zh)
DE (1) DE112010001319T5 (zh)
WO (1) WO201103061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3990A (zh) * 2014-09-02 2017-05-10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端子板
CN107528133A (zh) * 2016-06-15 2017-12-29 德尔福技术有限公司 电气汇流条连接器系统
CN110112891A (zh) * 2018-01-26 2019-08-09 株式会社电装 电力转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3661640A (zh) * 2019-04-11 2021-11-1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32225B2 (ja) * 2010-07-30 2014-11-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接続構造
JP5657984B2 (ja) * 2010-10-01 2015-01-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接続構造
JP5672157B2 (ja) * 2011-06-02 2015-02-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83420B2 (ja) * 2011-08-09 2015-09-2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バスバー接続具
DE102013218133A1 (de) * 2013-09-11 2015-03-12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abstehenden Leiterstäben
CN112172843B (zh) * 2016-05-12 2023-06-02 Ip传输控股公司 逆变器驱动组件和用于车辆的逆变器驱动组件的汇流条
FR3055755B1 (fr) * 2016-09-02 2019-07-12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comprenant un ensemble electronique demontable
CN110224237A (zh) * 2019-06-13 2019-09-10 苏州市龙源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z30汇流接线柱
EP4210204A1 (de) * 2022-01-10 2023-07-12 Valeo eAutomotive Germany GmbH Elektrischer antrieb für ein fahrzeug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140A (zh) * 1996-02-16 1997-11-05 埃米特克有限公司 电刷固定夹和电连接器
JP2000217205A (ja) * 1998-11-16 2000-08-04 Aisin Aw Co Ltd 駆動装置
JP2004312925A (ja) * 2003-04-09 2004-11-04 Toyota Motor Corp 電気回路と回路素子とを有する電気機器
JP2004343960A (ja) * 2003-05-19 2004-12-02 Nissan Motor Co Ltd 回転電機駆動ユニット
WO2006030732A1 (ja) * 2004-09-13 2006-03-23 Yazaki Corporation 機器直付けコネクタ
JP2007221962A (ja) * 2006-02-20 2007-08-30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2009070656A (ja) * 2007-09-12 2009-04-02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中継コネクタ
JP2009140705A (ja) * 2007-12-05 2009-06-25 Toyota Motor Corp 中継端子および車両用駆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27172A (ja) 1987-11-12 1989-05-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型倣いガス切断装置
JPH0239334Y2 (zh) * 1988-02-24 1990-10-22
JP3893815B2 (ja) 1999-10-18 2007-03-14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駆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140A (zh) * 1996-02-16 1997-11-05 埃米特克有限公司 电刷固定夹和电连接器
JP2000217205A (ja) * 1998-11-16 2000-08-04 Aisin Aw Co Ltd 駆動装置
JP2004312925A (ja) * 2003-04-09 2004-11-04 Toyota Motor Corp 電気回路と回路素子とを有する電気機器
JP2004343960A (ja) * 2003-05-19 2004-12-02 Nissan Motor Co Ltd 回転電機駆動ユニット
WO2006030732A1 (ja) * 2004-09-13 2006-03-23 Yazaki Corporation 機器直付けコネクタ
JP2007221962A (ja) * 2006-02-20 2007-08-30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2009070656A (ja) * 2007-09-12 2009-04-02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中継コネクタ
JP2009140705A (ja) * 2007-12-05 2009-06-25 Toyota Motor Corp 中継端子および車両用駆動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3990A (zh) * 2014-09-02 2017-05-10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端子板
CN106663990B (zh) * 2014-09-02 2019-08-20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端子板
CN107528133A (zh) * 2016-06-15 2017-12-29 德尔福技术有限公司 电气汇流条连接器系统
CN107528133B (zh) * 2016-06-15 2020-10-23 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 电气汇流条连接器系统
CN110112891A (zh) * 2018-01-26 2019-08-09 株式会社电装 电力转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112891B (zh) * 2018-01-26 2023-11-21 株式会社电装 电力转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3661640A (zh) * 2019-04-11 2021-11-1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CN113661640B (zh) * 2019-04-11 2024-04-0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62023A (ja) 2011-03-24
US7972157B2 (en) 2011-07-05
DE112010001319T5 (de) 2012-02-09
US20110065298A1 (en) 2011-03-17
WO2011030617A1 (ja) 2011-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5809A (zh) 电连接装置
CN102655336B (zh) 电源电路切断装置
CN102026861B (zh)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A2457726C (en) Wiring structure of hybrid vehicle motor
KR102107250B1 (ko) 서비스 플러그 유닛, 디바이스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자동차용 전력 차단 시스템
JP5612997B2 (ja)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CN105163969A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JP4415035B2 (ja) コネクタの取付構造
CN104205420A (zh) 电池系统或储电器电池电芯的电芯连接器、电池和车辆
CN101958600B (zh) 具有导线连接结构的电机及其导线连接方法
JP2008537836A (ja) 自動車用電力供給装置
JP5421145B2 (ja) コネクタ
JP2011138685A (ja) 蓄電装置
CN103459206B (zh) 用于车辆的熔丝单元
WO2012033082A1 (ja)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CN104411972A (zh) 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JP2012079544A (ja) 端子接続構造
CN103427050A (zh) 电源装置
CN103069516A (zh) 有载分接开关
JP7435728B2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EP3098918B1 (en) Switching device
CN109672059A (zh) 对壳体内电路体连接导线线束的连接构造
JP2009284660A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03703588A (zh) 用于装接维修插头的结构
CN114629286A (zh) 旋转电机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