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1489A - 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1489A
CN102361489A CN201110332286XA CN201110332286A CN102361489A CN 102361489 A CN102361489 A CN 102361489A CN 201110332286X A CN201110332286X A CN 201110332286XA CN 201110332286 A CN201110332286 A CN 201110332286A CN 102361489 A CN102361489 A CN 1023614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bearing
address list
banded
portable terminal
driver chu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322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61489B (zh
Inventor
叶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yue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R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R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filed Critical JR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322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614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61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1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61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1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通过设置一带状通讯录,并只在移动终端上设置有限的按键,通过卷动装置可卷动带状通讯录,并通过移动测量装置测量带状通讯录的移动距离,从而令按键对应的带状通讯上的联系人与内部通讯录上的联系人相对应,如此按下按键对应的带状通讯录上的联系人,则移动终端自动呼叫内部通讯录上对应的联系人,如此一方面是移动终端的按键面积可以很大,非常适于老年人辨别与操作,同时也不会限制联系人的数量,极大地方便地老年人的使用。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电器领域,特别是指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功能正变得越来越强大,使用的技术也日趋复杂。举例来说,早期的手机均使用12键位的拨号键盘拔打电话号码,而现在的手机大多使用全键盘或者没有键盘的触摸屏来拔打电话,不断出现的新技术令人们的操作更加舒适与快捷。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并喜欢新的技术,特别是对于老人,新的技术可能造成他们不适,从而无法有效地使用手机。老年人更希望使用他们熟悉的技术来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比如简单、无需记忆及操作方便。
现有的触摸屏拨号方式对于老年人而言,操作过于复杂并且在翻动或点击时易于出现误操作,而利用键盘拨号的方式,由于键位太小,老年人无法看清也不易精确地按下对应的键,同时需记住较长的电话号码,此对老年人也不易实现。虽然目前的手机均有一键拨号的功能,但其只能应用于有限个数的常用联系人,数目过多时也会造成老年人无法记忆清楚,因此也不利于老年人对手机的使用。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以便老年人更容易地拨号,并且不需记忆号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拨号方式对于老年人过于复杂并且不易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现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包括:
按键,设置于移动终端的表面供使用者操作;
带状通讯录,设有联系人信息,并与按键相配合;
卷动装置,卷动带状通讯录移动;
内部通讯录,设有联系人信息,并与带状通讯录的联系人信息相同;
移动测量装置,用以测量带状通讯录的移动距离,从而令按键对应的带状通讯上的联系人与内部通讯录上的联系人相对应。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该带状通讯录设置于按键的上方。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该卷动装置包括滚轴及拔盘,其中滚轴设于带状通讯录的两端,通过滚轴转动将带状通讯录卷在滚轴上,拔盘与滚轴的一端配合,并且拔盘的一侧露出移动终端壳体的边缘以供使用者操作,使用者通过拨动拔盘而旋转滚轴而移动带状通讯录。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带状通讯录两端的滚轴均配合设有拔盘,以向上或向下滚动滚轴。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其中只有一个滚轴一端设有拔盘,并且带状通讯录两端的滚轴通过皮带或链条联动。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移动测量装置包括圆形栅格及光电门,其中圆形栅格安装在滚轴上,而光电门包括一个接收器和一个发射器,接收器与发射器分别设于圆形栅格的两侧,通过计算接收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计算滚轴的滚动距离。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只有带状通讯录的一端的滚轴上设有移动测量装置,该移动测量装置包括圆形栅格及光电门,其中圆形栅格安装在滚轴上,而光电门包括二个接收器和一个发射器,该二个接收器与发射器分别设于圆形栅格的两侧,通过此二个接收器计算接收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计算滚轴的滚动距离及滚轴的转动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通过设置一带状通讯录,并只在移动终端上设置有限的按键,通过卷动装置可卷动带状通讯录,并通过移动测量装置测量带状通讯录的移动距离,从而令按键对应的带状通讯上的联系人与内部通讯录上的联系人相对应,如此按下按键对应的带状通讯录上的联系人,则移动终端自动呼叫内部通讯录上对应的联系人,如此一方面是移动终端的按键面积可以很大,非常适于老年人辨别与操作,同时也不会限制联系人的数量,极大地方便地老年人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滚轴与拔盘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A与图4B为实施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使用示意图。
图5为设置实施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的内部通讯录的示意图。
图6A与图6B为实施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的移动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的带状通讯录移动示意图。
图8为实施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的移动测量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为实施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实施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包括数个按键10、带状通讯录11及卷动装置12。
其中按键仅设有几个,非传统手机的12个数字键,而是设置于移动装置的显示屏13下方的几个并排设置的按键10,每个按键10都可以独立按下,并且此按键10横向宽度可与显示屏13的宽度相近,如此可便于老年人操作。
带状通讯录11上写有联系人的信息(如姓名),并且该带状通讯录11设置于上述按键10的上方,并且此带状通讯录11设有多个栏位,每一栏位上写有一个联系人的信息(如姓名),并且此栏位的宽度与长度与上述按键10的宽度与长度相等。
卷动装置12包括滚轴120与拔盘121,其中带状通讯录11的两端均设有滚轴120,如此滚轴120转动时可将带状通讯录11卷在滚轴120上,而拔盘121的结构与现有一些手机上的音量调节盘相类似,其一侧露出手机壳体的边缘以便使用者操作,而该拔盘121的另一端与滚轴120的一端配合,如此使用者旋转拔盘121时可带动滚轴120转动从而令带状通讯录11移动。在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可以滚轴120的一端设置一齿轮122,而该齿轮122与该拔盘121相啮合,如此通过此齿轮122的传动而带动滚轴120旋转。为方便带状通讯录11向前或向后的运动,可配合带状通讯录11两端的滚轴120设有二个拔盘121,上面的(邻近显示屏的)控制带状通讯录11向上的运动,而下面的(远离显示屏13的)控制带状通讯录11向下的运动。或者也可只在邻近显示屏13的位置设置一个拔盘121,并且带状通讯录11两端的滚轴120可以通过皮带或链条(未图示)联动,如此通过拔盘121的上下旋转即可控制带状通讯录11向上或向下的运动,此种结构为机械领域非常简单的设计,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4A与图4B所示,在使用时,通过拔盘121带动滚轴120,从而可以滚动出更多的联系人名字,由于按键10的数目有限(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四个),所以每次只能显示四个联系人,如果需要更多联系人时,则需使用者拨动拔盘121来查看更多的联系人。拔盘121每往上拨动一个联系人,每个按键10对应的联系人就会发生改变,比如原来第一个按键对应的是张三,第二个按键对应的是李四,带状通讯录11往上滚动时,第一个按键的张三被卷入滚轴120中无法看见,而原来第二个键位的李四名字被滚动到了第一个键位上去。在拔盘121拨动后,移动装置能够自动识别出当前某个键位的当前联系人是谁,当用户按下对应的按键10,移动装置能够准确的调出内部通讯录(容后详述)预设的号码直接呼叫该联系人(此工作原理容后详述)。
另外,该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还包括一内部通讯录(未图示),该内部通讯录的顺序与带状通讯录11的顺序相对应,在使用者最初使用该移动终端时,可通过外部的装置(如计算机)将联系人的电话号码设置在内部通讯录中,或者通过移动装置的导航键设置号码,具体可如图5所示,在具体实施时,使用者可在移动终端的操作菜单中选择“开设设定键位”,之后在菜单中通过导航键上下移动,选择需要设定哪个键位,之后通过导航键的方向键,选择某个数字,然后使用导航键中的确认键选择这个数字,然后继续移动方向键,选择第二个数字,然后使用确认键选择这个数字,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个数字被选择完,通过导航键的方向键移动到菜单中的“确认”项上,按动导航键中的确认键,确认整个电话号码输入完成。这样系统就把该电话号码存储在一个特定的变量中,该变量是在系统启动后就被操作系统生成,存在于内存中的。每个通讯录的表项都有一个变量和其对应,该变量记录了对应行所拥有的电话号码。当用户想要重新输入电话号码,可以重做上述步骤,完成新号码的输入。
为了令内部通讯录与带状通讯录11相对应,从而令使用者通过旋转拔盘121并选择按下一按键对应的带状通讯录上的联系人而通过内部通讯录及移动终端的其他配合结构(如基带处理电路及射频处理电路等)而呼叫相应的联系人,实施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还设有一移动测量装置,用以侦测带状通讯录11的移动距离,从而令按键10对应的带状通讯录上的联系人与内部通讯录上的联系人相对应,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测量滚轴120滚动的距离来实现,而滚轴120滚动的距离可以通过滚轴滚动的圈数来测量,由于带状通讯录是卷在滚轴120上的,所以滚轴每滚动一圈,滚动的距离就是滚轴120的圆周长,圆周长是半径的平方乘以圆周率,因此整个问题转化成了如何测知滚轴滚动的圈数,此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测量滚轴120滚动的圈数并转化成电信号并通知移动终端的处理芯片,以下仅举一例说明。
如图6A与图6B所示,通过在滚轴120或齿轮122上安装一个圆形栅格123,并在圆形栅格123的两侧安装一个光电门而测量滚轴滚动的圈数。通常光电门包括一个接收器141和一个发射器140,接收器141与发射器140分别设于圆形栅格123的两侧,发射器140不断发出光线给接收器141。当有任何物体阻断光线的传播,则光电门接收器就会发送出一个电脉冲,当滚轴滚动时,圆形栅格123中的辐条就会周期性的阻断光线的传播,光电门就会不停的发出电脉冲信号。阻断一次,就发送一个,当圆形栅格123滚动一周即滚轴滚动一周,那么栅格中的所有辐条(假设是n条)每条都会打断光线传播一次,光电门总共发送出n个电脉冲信号。所以当接收到n个电脉冲信号就可以知道圆形栅格123滚动了一周或者说滚轴120滚动了一周,据此再进一步计算就可以得知滚轴120的滚动距离。当测得滚轴120滚动的距离就可以令带状通讯录11与内部通讯录相对应,这样当使用者按动某个按键10,则移动终端就可以使用该预设的电话号码直接呼叫对方。
在具体实施时,可参图7A与图7B所示,在最初时,假设移动终端的四个按键对应图7A中序号为1、2、3、4的四个联系人,之后使用者拨动拔盘121令带状通讯录11向上滚动,此时测得滚轴120移动的距离,假设移动了四个栏位的长度,则如图7B所示,移动终端的四个按键则与序号为5、6、7、8的四个联系人相对应。对于与内部通讯录的对应上,可以第一个按键对应的内部通讯录的联系人为起点,计划滚轴120滚动的距离,从而判断出滚轴120停止转动时第一个按键对应的联系人,从而也可确定后面的三个按键上对应的联系人,之后根据使用者按下的按键10而确定应呼叫的联系人。在具体实施时,最好是滚轴转动一圈,则带状通讯录转一个栏位。通常在使用者通话完成后,移动装置会将最后一次使用的第一个按键对应的联系人的对应的变量存储,当下次使用时则以此为起点,再根据测量的滚轴移动的距离而对应内部通讯录相应的联系人。存储的此变量可以不因移动装置的重新启动而消失,或者也可设置为移动装置重新启动时,内部通讯录与带状通讯录均从起点(即第一个联系人)开始,当然此种方式较为不便。当然这些方案均为电子技术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此处也不再赘述。
如上所述,为了令带状通讯录11向上或向下滚动,可以在带状通讯录11上、下两端的滚轴120上均设置拔盘121,如此需设置对应的识别电路判断滚轴转动的方向,对于在带状通讯录11上、下两端的滚轴120上均设有拔盘121的情况下,可以有每一滚轴120上均设置圆形栅格与光电门,如此上面的光电门(对应邻近显示屏的滚轴)有信号输出则表示为向上转动,而下面的光电门(对应远离显示屏的滚轴)则表示向下滚动,通过测得的滚轴转动的距离(其中正转要加上距离,反转则减去距离),从而令带状通讯录与内部通讯录相对应,具体原理如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或者也可仅在上面的光电门(对应邻近显示屏的滚轴)上设置两个接收器,具体如图8所示,在初始情况下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形成两个正常的光路,假设定义顺时针方向是正转,那么如果发生正转,接收器B的光路应该先被切断,然后接收器A的光路后被切断,对应在电信号上就是接收器B接收器先发送一个脉冲出来,接收器A再发送另一个脉冲出来,两者之间有时间差。据此就可以判断出滚轴是否在正转。如此可在移动装置中设置一个计数器收集接收器A与B输出的电脉冲信号,每一个电脉冲信号都会引起一个系统中断,系统中断程序先检查接收器A与B输出的脉冲之间的时间差,从而判断出是正转还是反转,如果是正转,那么把收集到的电脉冲数目加到计数器上,如果是反转则减去相应的电脉冲数目,最后再计算滚动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包括:
按键,设置于移动终端的表面供使用者操作;
带状通讯录,设有联系人信息,并与按键相配合;
卷动装置,卷动带状通讯录移动;
内部通讯录,设有联系人信息,并与带状通讯录的联系人信息相同;
移动测量装置,用以测量带状通讯录的移动距离,从而令按键对应的带状通讯上的联系人与内部通讯录上的联系人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带状通讯录设置于按键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卷动装置包括滚轴及拔盘,其中滚轴设于带状通讯录的两端,通过滚轴转动将带状通讯录卷在滚轴上,拔盘与滚轴的一端配合,并且拔盘的一侧露出移动终端壳体的边缘,以供使用者操作,使用者通过拨动拔盘而旋转滚轴而移动带状通讯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其特征在于:带状通讯录两端的滚轴均配合设有拔盘。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只有一个滚轴一端设有拔盘,并且带状通讯录两端的滚轴通过皮带或链条联动。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测量装置包括圆形栅格及光电门,其中圆形栅格安装在滚轴上,而光电门包括一个接收器和一个发射器,接收器与发射器分别设于圆形栅格的两侧,通过计算接收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计算滚轴的滚动距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测量装置设于设置拔盘的滚轴上,该移动测量装置包括圆形栅格及光电门,其中圆形栅格安装在滚轴上,而光电门包括二个接收器和一个发射器,该二个接收器与发射器分别设于圆形栅格的两侧,通过此二个接收器计算接收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计算滚轴的滚动距离及滚轴的转动方向。
CN201110332286.XA 2011-10-27 2011-10-27 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 Active CN102361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32286.XA CN102361489B (zh) 2011-10-27 2011-10-27 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32286.XA CN102361489B (zh) 2011-10-27 2011-10-27 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1489A true CN102361489A (zh) 2012-02-22
CN102361489B CN102361489B (zh) 2015-09-23

Family

ID=45586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32286.XA Active CN102361489B (zh) 2011-10-27 2011-10-27 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6148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6312A (ja) * 1999-07-01 2001-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体通信端末装置
US20020080186A1 (en) * 1998-03-25 2002-06-27 Steen Lillethorup Frederiksen Context sensitive pop-up window for a portable phone
CN1620075A (zh) * 2003-08-08 2005-05-25 毕磊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
CN2774033Y (zh) * 2004-07-21 2006-04-19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滚轮的移动电话输入装置
US20080172634A1 (en) * 2007-01-15 2008-07-17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having rotating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mobile terminal
CN101924809A (zh) * 2010-08-26 2010-12-22 北京播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触摸屏的智能三维拨号盘及快捷拨号方法
CN101930865A (zh) * 2009-06-18 2010-12-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旋转键盘的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0186A1 (en) * 1998-03-25 2002-06-27 Steen Lillethorup Frederiksen Context sensitive pop-up window for a portable phone
JP2001016312A (ja) * 1999-07-01 2001-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体通信端末装置
CN1620075A (zh) * 2003-08-08 2005-05-25 毕磊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
CN2774033Y (zh) * 2004-07-21 2006-04-19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滚轮的移动电话输入装置
US20080172634A1 (en) * 2007-01-15 2008-07-17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having rotating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mobile terminal
CN101930865A (zh) * 2009-06-18 2010-12-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旋转键盘的电子装置
CN101924809A (zh) * 2010-08-26 2010-12-22 北京播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触摸屏的智能三维拨号盘及快捷拨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1489B (zh) 2015-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35550B1 (en) Display apparatus for multitasking operation of a mobile terminal and related method
EP1876803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ncluding rotary ke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thereof
USRE44913E1 (en) Text entry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KR100754674B1 (ko) 휴대 단말의 메뉴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313151A1 (en) Portable terminal and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JP2007325255A (ja) 移動通信端末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07082140A1 (en) Telephone interface for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02215311A (ja) 携帯端末装置、画面情報の選択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6325214A (ja) 移動通信端末機の入力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移動通信端末機
KR101751223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문자 입력 기능을 향상시키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EP2334038B1 (en)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image display method used for same, and recording medium to record program for same
WO2011055816A1 (ja) 情報端末及び入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3238955A (ja) 携帯情報端末
JP2015080242A (ja) 携帯通信機器、携帯通信機器の機能表示方法、携帯通信機器のプログラムの記録媒体
JP2008305294A (ja) フルキーボードを搭載した携帯型端末装置及びフルキーボード表示方法
CN102361489A (zh) 移动终端的拨号装置
CN101930334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控制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方法
KR20080075599A (ko) 터치 스크린을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의 통신 기능 수행 방법
JP2000059481A (ja) スイッチ入力装置
US20090160775A1 (en) Trackball input for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00394750C (zh) 双屏幕翻盖式移动终端的世界时间、警报设置装置及方法
CN202663461U (zh) 组合式双面通信装置
JP3157187U (ja) 電子機器用の一次元タッチパッドシステム
JP2001296960A (ja) ジョグダイヤル
KR101396968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를 위한 동작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30

Address after: 224600 Xiangshu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ngshui Jinyu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No. 106 Fengze East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hengxia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30

Address after: 510000 No. 106 Fengze East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hengxia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18, block B, building 1, 977 Shangfe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1

Patentee before: JR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4600 Xiangshu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inyue Hold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24600 Xiangshu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gshui Jinyu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