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6029A - 纸巾堆叠 - Google Patents

纸巾堆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6029A
CN102356029A CN2010800101144A CN201080010114A CN102356029A CN 102356029 A CN102356029 A CN 102356029A CN 2010800101144 A CN2010800101144 A CN 2010800101144A CN 201080010114 A CN201080010114 A CN 201080010114A CN 102356029 A CN102356029 A CN 1023560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handkerchief
portion section
width
zig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01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56029B (zh
Inventor
J·W·帕夫洛夫斯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mu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 Schumacher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 Schumacher GmbH filed Critical Dr Schumacher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356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6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56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60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3/00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 B65D83/08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ispensing thin flat articles in succession
    • B65D83/0805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ispensing thin flat articles in succession through an aperture in a wa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3/00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 B65D83/08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ispensing thin flat articles in succession
    • B65D83/0894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ispensing thin flat articles in succession the articles being positioned relative to one another or to the container in a special way, e.g. for facilitating dispensing, without additional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Sanitary Thin Papers (AREA)
  • Packages (AREA)
  • Cartons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巾堆叠,其包含多个叠置的纸巾(102,109),这些纸巾以纸巾部段彼此重叠。为了使得这些纸巾能够与其在纸巾堆叠中的位置无关地被取出,每个纸巾包含至少一个锯齿状折叠部(104,105,107),所述锯齿状折叠部的宽度在堆叠宽度(101)的大约10%至100%之间的范围内。堆叠宽度以及彼此叠置的纸巾(102,109)的重叠尺寸通过锯齿状折叠部(104,105,107)的宽度调节如此调节,使得在从包装盒中抽出相应上部的纸巾时相应接下来的纸巾被可靠地带动。

Description

纸巾堆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纸巾堆叠。
背景技术
这种已知的纸巾堆叠具有许多缺陷,例如各折叠的纸巾的不均匀的堆叠,这导致非最佳地利用包装盒空间。重大的缺陷包括:从包装盒中不均匀抽出纸巾。由此在抽出相应上部的纸巾时,接下来的纸巾不被带动,而是保留在包装盒中。而后需要费力才可以将纸巾通过包装盒开口抽出。
将纸巾从包装盒抽出与各种不同的标准有关,如与纸巾在包装盒中的位置以及主要与折叠的纸巾的重叠长度以及与纸巾在纸巾堆叠内部的放置位置有关。如果在此涉及一种湿纸巾,那么干净地带动依次相叠的各纸巾也与溶液的化学组成有关,纸巾被该溶液浸湿。如果重叠长度不与相应使用的溶液相协调,那么会在如下方面出现问题:相应接下来的纸巾可靠地通过之前的纸巾从包装盒开口中抽出。纸巾或者不完全被抽出,或者接下来的纸巾完全保留在包装盒内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如此构成这种类型的纸巾,使得纸巾能够与其在纸巾堆叠中的位置无关地被取出,其中纸巾的折叠应当是简单的和使用可靠的。
上述任务在这种类型的纸巾堆叠中根据本发明利用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的特征解决。
在根据本发明的纸巾堆叠中,相应上部的纸巾由于重叠而带动相应接下来的纸巾并且将其部分向外导出包装盒开口。堆叠宽度以及彼此叠置的纸巾的重叠尺寸通过锯齿状折叠部的宽度调节如此调节,使得在抽出相应上部的纸巾时相应接下来的纸巾被可靠地带动。此外通过锯齿状折叠部,在相应纸巾的最佳宽度时与相应的应用情况最佳适配地调节到所期望的堆叠宽度。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由其它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得出。
附图说明
本发明借助于一些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进行阐述。附图示出:
附图1至30分别以侧视图和示意图示出本发明的折叠纸巾堆叠的多个不同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描述的实施例在附图中仅仅示意示出,以便清楚示出堆叠内部的纸巾的折叠。在折叠的纸巾上给出的数字给出相应的纸巾部段的长度(毫米)。这些尺寸当然是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限制保护范围。
这样的纸巾例如构成为润湿的厕所纸巾,作为用于孩子的湿纸巾等。这种纸巾位于一个包装盒中,其可以由硬的材料、软的材料和类似材料构成。有利地这样的包装盒构成为软袋包装盒,其可以便宜和简单地制造。这种包装盒具有一个开口,其能够被打开以使用包装盒内含物。可以根据需要从该开口中抽出纸巾,其中在所有的实施例中纸巾在包装盒中如此折叠和彼此连接,使得在抽出之前的纸巾时相应接下来的纸巾被部分向外抽出于开口并且能够被使用者舒适地抓住。如果该纸巾被从包装盒抽出,而后接下来的纸巾以同样的方式被部分从包装盒开口中抽出。
通常这种狭窄的抽出孔的长度小于位于包装盒中的纸巾堆叠的相应长度。在所述的实施例中然而确保,相应接下来的纸巾能够被可靠地从包装盒的开口中抽出。
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折叠的纸巾的宽度101例如是100mm。在包装盒中最上部的纸巾102以一个纸巾部段104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出发在大于一半宽度上延伸直至一个折叠边缘103,其在纸巾102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纸巾部段104在该实施例中具有75mm的宽度。在折叠边缘103处纸巾102如此往回折叠,使得构成一个狭窄的纸巾部段105,其在该实施例中具有一个25mm的长度并且大致延伸至纸巾部段104的一半宽度。纸巾部段105经由一个平行于折叠边缘103延伸的折叠边缘106过渡至一个纸巾部段107,其在该实施例中具有50mm的长度并且在右侧的堆叠边缘上翻转180°。由此构成的纸巾部段108在一个50mm的长度上延伸,即直至在纸巾堆叠的一半宽度。
纸巾部段107、108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09,该纸巾的伸入到纸巾部段107、108之间的纸巾部段110在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纸巾部段110经由一个折叠边缘111过渡至一个纸巾部段112。它在实施例中具有一个宽度为25mm并且经由一个折叠边缘113过渡至一个纸巾部段114,其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弧形过渡至一个端侧的纸巾部段115。该纸巾部段具有50mm的宽度。
一个接下来的纸巾117的纸巾部段116嵌入到这两个纸巾部段114、115之间。该纸巾部段116在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并且经由一个折叠边缘118过渡到一个纸巾部段119,其经由一个折叠边缘121与一个另外的纸巾部段120连接。纸巾部段119、120是相同宽度的,在该实施例中是25mm。纸巾部段120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22,其在一半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一个接下来的纸巾124的纸巾部段123嵌入到这两个纸巾部段120、122之间。纸巾部段123在四分之三的堆叠宽度上延伸并且经由一个折叠边缘125与一个纸巾部段126连接,其经由一个折叠边缘127过渡至一个纸巾部段128。该纸巾部段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弧形过渡至一个端侧的纸巾部段129。
纸巾部段128、129包围嵌接一个接下来的纸巾131的一个端侧的纸巾部段130。纸巾部段130在四分之三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并且经由一个折叠边缘132与一个纸巾部段133连接,其如之前的纸巾124的纸巾部段126一样具有仅仅25mm的宽度。纸巾部段133经由一个折叠边缘134过渡至一个纸巾部段135,其如之前的纸巾124的纸巾部段128一样具有一个宽度,其等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即50mm。纸巾部段135在右侧的堆叠边缘上弧形地至一个端侧的纸巾部段136,其宽度等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
纸巾131因此如堆叠的最上部的纸巾102相同地折叠。跟随该纸巾131的纸巾137与纸巾109相同地折叠。接下来的纸巾138相应于纸巾117进行折叠。各单个纸巾的关联以上述的方式在堆叠内部实现。
在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纸巾的重叠长度为堆叠宽度101的50%。每个纸巾102、109、117、124、131、137至140分别具有一个锯齿状折叠部,其宽度为堆叠宽度101的四分之一。彼此重叠的各个纸巾如此设置在堆叠的内部,使得在依次相继的各纸巾之间的重叠区域交替地在堆叠内部位于左侧和右侧。在堆叠两侧交替设置的边缘在图1中利用1至16表示。锯齿状折叠部分别位于区域141至144中,其宽度分别对应于四分之一的堆叠宽度101。锯齿状折叠部如此分布在这些区域中,使得堆叠沿着堆叠宽度101具有恒定的高度。由此纸巾可以无问题地依次从包装盒开口中抽出。在该实施例中首先将最上部的纸巾102的纸巾部段104通过(未示出的)包装盒开口抽出。锯齿状折叠部104、105、107在抽出纸巾102时被展开,由此纸巾部段107在其长度(横向于附图平面)是均匀展开的并且被朝向包装盒开口拉动。接下来的纸巾109的位于各纸巾部段107、108之间的纸巾部段110由此可靠被带动并且通过包装盒开口被抽出。由于在依次相继的纸巾之间相对较大的重叠(为堆叠宽度101的50%),通过这种方式相应跟随的纸巾被可靠地如此程度地抽出,使得它能够被使用者取出。一旦纸巾部段110借助于纸巾102的纸巾部段107、108被拉出于包装盒开口,那么纸巾102与接下来的纸巾109的纸巾部段110分开。现在纸巾部段110部分伸出于包装盒开口并且能够无问题地被使用者抓住以抽出接下来的纸巾。
通过这种方式依次将彼此重叠的纸巾通过包装盒开口抽出,其中通过锯齿状折叠部确保了,相应被抽出的纸巾可靠带动接下来的纸巾,特别是也由于相对较大的重叠(为堆叠宽度101的50%)。
在根据图2的实施方式中各单个纸巾同样设有各一个锯齿状折叠部,其中然而依次相继的纸巾的重叠小于之前的实施方式。
纸巾102具有纸巾部段104,其从堆叠的左侧边缘出发在大于50%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在该实施例中是60%。相应地,纸巾部段104在堆叠宽度101为示例的100mm时具有60mm的宽度。纸巾部段104经由折叠边缘103过渡至纸巾部段105,其自身经由折叠边缘106过渡至纸巾部段107。纸巾部段105的宽度为堆叠宽度101的30%,而纸巾部段107的宽度为堆叠宽度101的70%。纸巾部段104、105、107与之前的实施例相对应地构成纸巾102的锯齿状折叠部。
纸巾部段107弧形地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08,其宽度对应于堆叠宽度101的40%。两个纸巾部段107、108包围接下来的纸巾部段109的纸巾部段110的端部。纸巾部段109在整个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11过渡至纸巾部段112,其经由折叠边缘113过渡至纸巾部段114。纸巾部段110、112、114如之前的实施方式构成纸巾109的锯齿状折叠部。两个纸巾部段112、114的宽度对应于堆叠宽度101的30%。
纸巾部段114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15,其宽度在该实施例中等于堆叠宽度101的40%。这两个纸巾部段114、115在堆叠的边缘上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17的纸巾部段116。纸巾部段116在80%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并且经由锯齿状折叠部119、120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22。两个纸巾部段119、120是不同长度的。纸巾部段119在30%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而纸巾部段120的宽度等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在各纸巾部段116、、119和120之间存在折叠边缘118和121。
折叠边缘118与相邻的堆叠边缘具有间距,而纸巾部段120延伸至堆叠边缘并且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22。
两个纸巾部段120、122包围纸巾124的纸巾部段123。纸巾部段123从堆叠边缘出发在80%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25过渡至锯齿状折叠部的纸巾部段126。纸巾部段126(其宽度为堆叠宽度101的30%)经由折叠边缘127过渡至纸巾部段128。它在堆叠宽度101的50%上一直延伸至堆叠边缘并且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29。纸巾部段129如纸巾部段122一样在堆叠宽度101的40%上延伸。
两个纸巾部段128、129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31的纸巾部段130。纸巾部段130在堆叠宽度101上从一个堆叠边缘出发至对置的堆叠边缘延伸。在此纸巾部段130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33,其经由折叠边缘134与纸巾部段135邻接。纸巾部段128、133、135分别具有30%的堆叠宽度101并且构成锯齿状折叠部。纸巾部段135在堆叠边缘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36,其宽度对应于40%的堆叠宽度101。
两个纸巾部段135、136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37的纸巾部段145。纸巾部段145从堆叠边缘出发在堆叠宽度101的40%上延伸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46过渡至纸巾部段147。它经由折叠边缘148与一个纸巾部段149邻接,其一直延伸至对置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50。
纸巾部段145、147、149构成一个锯齿状折叠部。纸巾部段147在30%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并且纸巾部段149在70%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端侧的纸巾部段150在40%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
纸巾131的端侧的纸巾部段136从下方作用在纸巾137的锯齿状折叠部145、147、149的一部分上。
两个纸巾部段149、150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39的纸巾部段151,其与纸巾149相同构成和折叠。所述接下来的纸巾140在造型和折叠方面对应于纸巾117,接下来的纸巾140对应于纸巾124,等等。
如在之前的实施方式中,(包围相应下部的纸巾的纸巾部段的)纸巾部段交替地位于堆叠的彼此对置的各侧上。彼此重叠的各纸巾的锯齿状折叠部分别彼此错位地布置。由此达到,锯齿状折叠部不是设置在相同的堆叠宽度上。从而最上部的纸巾102的锯齿状折叠部104、105、107大致在一半的堆叠宽度上,而接下来的纸巾109的锯齿状折叠部110、112、114设置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接下来的纸巾117的锯齿状折叠部116、119、120也位于堆叠的右侧半部中,而纸巾124的接下来的锯齿状折叠部设置在堆叠的左侧半部中。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堆叠在其宽度101上具有近乎恒定的厚度。由此有利于从包装盒中干净抽出纸巾。与之前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依次相继的各纸巾的重叠长度仅仅为40%的堆叠宽度101。每个单个纸巾的锯齿状折叠部确保,在通过包装盒开口抽出相应的纸巾时接下来的纸巾通过包围的纸巾部段被可靠地带动。在抽出过程中必须在纸巾的抽出运动传递至接下来的纸巾上之前首先将锯齿状折叠部彼此拉开。这有利于依次相继的纸巾从包装盒中干净的抽出。
在根据图3的实施方式中,最上部的纸巾102具有纸巾部段104,其宽度等于堆叠宽度101。纸巾部段104从右侧的堆叠边缘一直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经由折叠边缘103过渡至纸巾部段105。它经由折叠边缘106在折叠部段107处邻接,其一直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08。这两个构成锯齿状折叠部一部分的纸巾部段105、107是相同长度的并且分别在37%的堆叠长度101上延伸。纸巾部段108的宽度等于26%的堆叠宽度101。
两个纸巾部段107、108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09的纸巾部段110,其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在那儿纸巾部段110经由折叠边缘111过渡至纸巾部段112,其经由折叠边缘113与纸巾部段114邻接。这两个构成锯齿状折叠部的纸巾部段112、114是相同长度的并且在37%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纸巾部段114在右侧的堆叠边缘上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15,其宽度等于26%的堆叠宽度101。
两个纸巾部段114、115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17的纸巾部段116。纸巾部段116从右侧的堆叠边缘出发在堆叠宽度101的67%上朝向左侧的堆叠边缘延伸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18过渡至纸巾部段119。它经由折叠边缘121与纸巾部段120邻接,其与纸巾部段119共同构成锯齿状折叠部的一部分并且一直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在那儿纸巾部段120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22。
纸巾部段119在堆叠宽度101的37%上延伸并且纸巾部段120在堆叠宽度101的70%上延伸。端侧的纸巾部段122在堆叠宽度101的26%上延伸。
纸巾部段120、122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24的纸巾部段123。纸巾部段123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出发在堆叠宽度101的67%上延伸并且经由一个折叠边缘125过渡至纸巾部段126。它经由折叠边缘127与纸巾部段128邻接。两个纸巾部段126、128构成锯齿状折叠部。纸巾部段126在堆叠宽度101的37%上延伸并且纸巾部段128在堆叠宽度101的70%上延伸。纸巾部段128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地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29。其宽度等于26%的堆叠宽度101。
两个纸巾部段128、129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31的纸巾部段130。纸巾131如纸巾102一样相同构成和折叠。接下来的纸巾137在其布置和折叠方面对应于纸巾109并且接下来的纸巾138对应于纸巾117,等等。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各单个纸巾的锯齿状折叠部也在堆叠的高度上分布地布置。与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锯齿状折叠部位于堆叠的三个区域141至143中。具有相同长度的纸巾部段的各锯齿状折叠部处在两个边缘侧的区域141、143中。在中间区域142中存在这样的锯齿状折叠部,其各个纸巾部段是不同长度的。通过这种锯齿状折叠部的构造和布置也达到,纸巾堆叠沿着堆叠宽度具有大致恒定的高度。这种锯齿状折叠部在堆叠的宽度和高度上均匀分布。
每个纸巾的端侧的纸巾部段在一个仅仅为26%的宽度上分别从下方作用在相应接下来的纸巾上。尽管相对较小的重叠区域,相应接下来的纸巾仍然可靠地通过相应之前的纸巾被带动。锯齿状折叠部确保,接下来的纸巾在重叠区域内被可靠抓住和被带动。
根据图4的实施方式在纸巾的折叠方面对应于根据图3的实施例。区别在于,纸巾的相应端侧的纸巾部段具有33%的堆叠宽度101。具有相同长度的各纸巾部段的锯齿状折叠部具有33%的堆叠宽度101。示例地参考最上部的纸巾102,其两个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的纸巾部段105、107具有33%的堆叠宽度101。端侧的纸巾部段108(其与锯齿状折叠部的纸巾部段107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09的纸巾部段110)同样具有33%的堆叠宽度101。
设置在堆叠的中间区域142中的锯齿状折叠部如在之前的实施例中构成为不同长度的。锯齿状折叠部的相应上部的纸巾部段具有34%的堆叠宽度101并且相应下部的纸巾部段具有67%的堆叠宽度101。在其余方面该实施例对应于根据图3的实施方式。
在该实施方式中,依次相继的纸巾的锯齿状折叠部也分别彼此错位,从而堆叠在其堆叠宽度上具有大致恒定的高度。这有助于从包装盒中干净地抽出纸巾。
在根据图5的实施方式中纸巾分别相同地折叠,从而相应的堆叠能够非常简单和便宜地制造。最上部的纸巾102具有纸巾部段104,其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经由折叠边缘103过渡至纸巾部段105。它经由折叠边缘106与纸巾部段107邻接,其与纸巾部段105一起构成纸巾102的锯齿状折叠部。两个折叠部段105、107分别具有45%的堆叠宽度101。纸巾部段107在右侧的堆叠边缘上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08,其具有10%的堆叠宽度101。
两个纸巾部段107、108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09的纸巾部段110。纸巾部段110从右侧的堆叠边缘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经由折叠边缘111过渡至纸巾部段112。它经由折叠边缘113与纸巾部段114邻接,其与纸巾部段112一起构成纸巾109的锯齿状折叠部的一部分。两个纸巾部段112、114具有45%的堆叠宽度101。
纸巾部段114在左侧的堆叠边缘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15。它与纸巾部段114一起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17的纸巾部段116。它是与纸巾102相同折叠和构成的。接下来的纸巾124是与纸巾109相同构成和折叠的。通过这两种类型的纸巾,构成整个堆叠。纸巾的锯齿状折叠部交替存在于左侧和右侧的堆叠边缘上,由此形成在堆叠宽度上的堆叠的均匀的高度。因为锯齿状折叠部的纸巾部段分别构成为相同宽度的,所以纸巾可以简单地折叠。因为纸巾部段分别具有45%的堆叠宽度101,所以仅仅形成一个非常狭窄的中间的堆叠区域(其为10%的堆叠宽度101),每个纸巾的仅仅一个层存在于该堆叠区域中。因为该中间的区域是非常狭窄的,所以它不或仅仅不显著地对堆叠的高度产生影响。
尽管依次相继的纸巾的较小的重叠仅仅为10%的堆叠宽度,纸巾通过包装盒开口可靠抽出。各单个纸巾的锯齿状折叠部确保,相应接下来的纸巾尽管较小的重叠区域仍然被可靠带动。为此有帮助的是,各锯齿状折叠部的纸巾部段相对宽,从而在从包装盒开口中抽出相应的纸巾时需要较大的抽出位移,以便将锯齿状折叠部彼此拉开。由此尽管较小的重叠区域,相应接下来的纸巾仍然被可靠带动。
在根据图6的实施例中纸巾交替地相同折叠,其中与相应接下来的纸巾重叠的区域交替地设置在右侧和左侧的堆叠侧上并且通过数字1至16给出。这些纸巾的设置和折叠对应于之前的实施例。
堆叠宽度101在该根据图6的实施例中是75mm。最上部的纸巾102具有纸巾部段104,其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出发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经由折叠边缘103过渡至纸巾部段105。它经由折叠边缘106与纸巾部段106邻接,其与纸巾部段105一起构成锯齿状折叠部。两个纸巾部段105、107是相同长度的并且在大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在该实施例中纸巾部段105、107具有50mm的宽度。纸巾部段107在右侧的堆叠边缘且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08,其宽度小于一半堆叠宽度并且在该实施例中具有25mm。
两个纸巾部段107、108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09的纸巾部段110,它从右侧一直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经由折叠边缘111过渡至纸巾部段112。纸巾部段112经由折叠边缘113过渡至纸巾部段114,其与纸巾部段112一起构成纸巾109的锯齿状折叠部的一部分。两个纸巾部段112、114是相同宽度的并且在大于一半的堆叠宽度上延伸,在该实施例中在50mm上延伸。纸巾部段114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15,其与纸巾部段114一起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17。端侧的纸巾部段115的宽度小于一半的堆叠宽度并且在该实施例中是25mm。
接下来的纸巾相应于纸巾102和109构成和彼此连接。
彼此相继的纸巾的锯齿状折叠部在一半的堆叠宽度101处彼此重叠。由此堆叠在一半的宽度处与在边缘区域内相比具有稍大的高度。
依次相继的纸巾的重叠也足够大,使得与设置在重叠区域之前的锯齿状折叠部相结合可靠带动相应接下来的纸巾。
根据图7的实施方式对应于根据图5的实施方式。唯一的区别在于,构成锯齿状折叠部的纸巾部段在一半的堆叠宽度上延伸并且在依次相继的纸巾之间的重叠区域同样对应于50%的堆叠宽度。纸巾堆叠因此在其整个宽度上具有恒定的高度。
图8示出一个实施方式,其中锯齿状折叠部与所有之前的实施例不同,在整个堆叠宽度101上延伸。最上部的纸巾102具有纸巾部段104,其从左侧的堆叠边缘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03过渡至纸巾部段105。它一直延伸至对置的左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经由折叠边缘106过渡至纸巾部段107。它在右侧的堆叠边缘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08。两个构成锯齿状折叠部的纸巾部段105、107因此分别在整个堆叠宽度101上延伸。端侧的纸巾部段108的宽度等于50%的纸巾宽度101。
两个纸巾部段107、108包围纸巾109的纸巾部段110。纸巾部段110从右侧的堆叠边缘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经由折叠边缘111过渡至纸巾部段112,其自身经由折叠边缘113过渡至纸巾部段114。两个纸巾部段112、114构成锯齿状折叠部的一部分,该锯齿状折叠部在整个纸巾宽度101上延伸。纸巾部段114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15,其宽度等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
接下来的纸巾相应于纸巾102、107构成。较大的重叠宽度(其为堆叠宽度101的50%)以及在整个堆叠宽度上延伸的宽的锯齿状折叠部确保了从堆叠中干净和毫无问题地抽出各单个纸巾。
图9示出一个实施方式,其中依次相继的锯齿状折叠部分别彼此错位地布置,以便达到在堆叠宽度101上的尽可能恒定的堆叠高度。
在该实施例中堆叠高度101例如是125mm。最上部的纸巾102具有纸巾部段104,其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经由折叠边缘103过渡至纸巾部段105。它经由折叠边缘106与纸巾部段107连接,其与纸巾部段105一起构成纸巾102的锯齿状折叠部。纸巾部段107在右侧的堆叠边缘处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08,其在20%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
纸巾部段107、108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09的纸巾部段110,其从右侧的堆叠边缘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经由折叠边缘111过渡至纸巾部段112。它经由折叠边缘113与纸巾部段114邻接。这两个纸巾部段112、114构成纸巾109的锯齿状折叠部的一部分。纸巾部段114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15,其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出发在20%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
这两个纸巾部段112、114是相同宽度的并且具有一个宽度,其为堆叠宽度101的20%。
这两个纸巾部段114、115包围纸巾117的纸巾部段116的左侧边缘。纸巾部段116在80%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18过渡至纸巾部段119。它经由折叠边缘121与纸巾部段120邻接,其与纸巾部段119一起构成纸巾117的锯齿状折叠部的一部分。纸巾部段119的宽度对应于20%的堆叠宽度101,而纸巾部段120的宽度对应于40%的堆叠宽度101。纸巾部段120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22,其为堆叠宽度101的20%。
这两个纸巾部段120、122包围纸巾124的纸巾部段123。它从右侧的堆叠边缘出发在80%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25过渡至纸巾部段126。它经由折叠边缘127与纸巾部段128邻接,其与纸巾部段126构成纸巾124的锯齿状折叠部的一部分。纸巾部段126的宽度对应于20%的堆叠宽度101,而纸巾部段128的宽度对应于40%的堆叠宽度101。
纸巾部段128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29,其为堆叠宽度101的20%。
这两个纸巾部段128、129包围纸巾131的纸巾部段130。纸巾部段130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出发在60%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32过渡至纸巾部段133。它经由折叠边缘134与纸巾部段135邻接,其与纸巾部段133共同构成纸巾131的锯齿状折叠部的一部分。纸巾部段133的宽度等于20%的堆叠宽度101,而纸巾部段135的宽度等于60%的堆叠宽度101。
纸巾部段135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36,其宽度等于堆叠宽度101的20%。
两个纸巾部段135、136包围纸巾137的纸巾部段145。它与纸巾109相同地构成和折叠。
接下来的纸巾138在其折叠方面对应于纸巾102,纸巾139对应于纸巾124并且纸巾140对应于纸巾102。这些纸巾的连接以同样的方式实现,如借助于之前的纸巾描述的。
各单个纸巾的锯齿状折叠部分布设置在堆叠的区域141至144、152中。这些区域分别具有相同的宽度,其等于堆叠宽度101的20%。锯齿状折叠部在这些区域中如此分布地设置,从而堆叠在其整个宽度上具有大致恒定的高度。在上下相叠的纸巾之间的重叠宽度在该实施例中分别是堆叠宽度101的20%。如在之前的实施例中重叠区域交替地设置在左侧的和右侧的堆叠边缘上,这通过附图标记1至16表示。锯齿状折叠部的宽度同样为堆叠宽度101的20%。因为该堆叠宽度在该实施例中大于之前的实施方式,所以锯齿状折叠部布置在五个堆叠区域141至144、152中,其中依次相叠的各纸巾的锯齿状折叠部在堆叠宽度方向上彼此错位地布置。
根据图10的实施例示出一个堆叠,其堆叠宽度101例如为125mm。该纸巾在堆叠内部的折叠如在之前的实施方式中类似构成。仅仅依次相继的纸巾的锯齿状折叠部的分布以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方式进行设计。堆叠具有区域141至144、152,其分别具有堆叠宽度101的20%。在堆叠区域的内部分布设置各单个纸巾的锯齿状折叠部。
纸巾102如与之前的实施例相同构成,从而锯齿状折叠部104、105和107在右侧的堆叠边缘上设置在区域152中。该纸巾部段105、107的宽度为堆叠宽度101的20%。接下来的纸巾109通过纸巾102的端侧的纸巾部段108的重叠为堆叠宽度101的20%。
纸巾109的具有纸巾部段112、114的锯齿状折叠部处于中间的堆叠区域142中,其中纸巾部段112具有20%的堆叠宽度101并且纸巾部段114具有60%的堆叠宽度101。
接下来的纸巾117的具有纸巾部段119、120的锯齿状折叠部处于堆叠区域144中。
纸巾124具有带有纸巾部段126、128的锯齿状折叠部,其位于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的堆叠区域141中。
纸巾131具有位于中间区域中的带有纸巾部段133、135的锯齿状折叠部。该纸巾131的纸巾部段130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出发在堆叠宽度101的60%上延伸。
接下来的纸巾137的具有纸巾部段145、157的锯齿状折叠部同样位于中间的堆叠区域143内,其中纸巾部段145从右侧的堆叠边缘出发延伸。
接下来的纸巾相应于之描述的纸巾设置、折叠和彼此连接。
锯齿状折叠部的宽度也等于堆叠宽度101的20%。依次相继的纸巾的重叠区域的宽度等于20%的堆叠宽度101。
因为锯齿状折叠部也分布设置在堆叠区域141至144、152上,所以堆叠在其宽度上具有近乎恒定的高度。
在根据图11的实施方式中,堆叠具有例如100mm的堆叠宽度101。最上部的纸巾102具有纸巾部段104,其从左侧的堆叠宽度出发在堆叠宽度101的60%上延伸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03过渡至纸巾部段105。它具有10%的堆叠宽度101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06过渡至纸巾部段107,其与纸巾部段104、105共同构成纸巾102的锯齿状折叠部。纸巾部段107具有50%的堆叠宽度101并且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在该堆叠边缘上纸巾部段107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08。它在40%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53过渡至一个端侧的纸巾部段154,其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纸巾102因此具有锯齿状折叠部104、105、107以及单折叠部108、154。
纸巾部段107、108在右侧的堆叠边缘上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09的纸巾部段110。纸巾部段110从右侧的堆叠宽度出发在堆叠宽度101的60%上延伸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11过渡至纸巾部段112。纸巾部段112经由折叠边缘113与纸巾部段114邻接,其与纸巾部段112共同构成锯齿状折叠部的一部分。纸巾部段112在堆叠宽度101的10%上延伸并且纸巾部段114在堆叠宽度101的50%上延伸。纸巾部段114一直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15。该纸巾部段具有的宽度为40%的堆叠宽度101并且经由一个折叠边缘155过渡至一个端侧的纸巾部段156,该纸巾部段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其宽度为40%的堆叠宽度101。
因此纸巾109也具有锯齿状折叠部110、112、114和单折叠部115、156。
纸巾部段114、115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17的纸巾部段116。纸巾部段116在60%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18过渡至纸巾部段119。该纸巾部段经由折叠边缘121与纸巾部段120邻接,其与纸巾部段119共同构成纸巾117的锯齿状折叠部。纸巾部段119的宽度为10%的堆叠宽度101并且纸巾部段120的宽度为50%的堆叠宽度101。
纸巾部段120在右侧的堆叠边缘处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22,其宽度为40%的堆叠宽度101。端侧的纸巾部段158的宽度为40%的堆叠宽度101。两个纸巾部段122、158构成纸巾117的单折叠部。
纸巾部段120、122在右侧的堆叠边缘上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24的纸巾部段123。它如同纸巾109相同构成和折叠。
接下来的纸巾131也与纸巾117相同构成和折叠。
接下来的纸巾交替地相应于纸巾109或117构成。
每个纸巾具有锯齿状折叠部以及单折叠部。单折叠部交替地位于左侧地和右侧的堆叠边缘上,而锯齿状折叠部设置在一半的堆叠宽度上。通过在堆叠边缘上的单折叠部达到,堆叠在其宽度上具有近乎恒定的高度。端侧的纸巾部段154、156、158确保了相应接下来的纸巾可靠地被之前的纸巾带动,当所述之前的纸巾被从包装盒开口中抽出时。纸巾的锯齿状折叠部大致位于堆叠的一半宽度上并且确保,依次相继的纸巾能够无缺陷地从包装盒中取出。为堆叠宽度101的40%的重叠区域确保了,依次相继的纸巾在从包装盒中抽出时被可靠地带动。
根据图12的实施方式基本上对应于根据图11的实施方式。这种堆叠的每个纸巾具有中心的锯齿状折叠部和在堆叠边缘上具有单折叠部。仅仅这些折叠部的宽度是不同的。这借助于纸巾102进行阐述。纸巾部段105作为锯齿状折叠部的部分具有一个16%的堆叠宽度101,而纸巾部段107具有一个50%的堆叠宽度101。纸巾部段108具有一个33%的堆叠宽度101。端侧的纸巾部段154同样具有一个33%的堆叠宽度101。
图13示出一个实施例,其中每个纸巾同样具有一个锯齿状折叠部和一个单折叠部。堆叠由两种类型的纸巾组合而成,它们交替地依次布置。
纸巾102具有锯齿状折叠部104、105、107,它们之中的纸巾部段107显著宽于纸巾部段105。纸巾部段107一直延伸至堆叠的右侧的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08,在该纸巾部段上经由折叠边缘153邻接端侧的纸巾部段154。两个纸巾部段108、154具有相同的宽度。纸巾部段154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
两个纸巾部段107、108在右侧的堆叠边缘上包围纸巾109的纸巾部段110。纸巾部段110大致在一半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11过渡至纸巾部段112。它经由折叠边缘113与纸巾部段114邻接。纸巾部段114一直延伸至堆叠的左侧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15,在该纸巾部段上经由折叠边缘153邻接端侧的纸巾部段154。纸巾部段115和154(它们构成单折叠部)是相同宽度的,其中端侧的纸巾部段154一直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
纸巾部段114、115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包围纸巾117的纸巾部段116。该纸巾是与纸巾102相同构成和设置的。接下来的纸巾124是与纸巾109相同构成和折叠的。
锯齿状折叠部和单折叠部如此布置,使得它们在俯视图中看彼此邻接。堆叠具有四个相同宽度的区域141至144,锯齿状折叠部和单折叠部分布地设置在这些区域中。由于折叠部在堆叠内部均匀的分布,形成沿着堆叠宽度的几乎恒定的堆叠高度。此外通过上述的折叠部的设置确保了,相应接下来的纸巾被可靠抽出。
在根据图14的实施例中每个纸巾同样设有一个锯齿状折叠部和一个端侧的单折叠部。与根据图13的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各单折叠部显著较窄,而锯齿状折叠部与之前的实施例相比较宽。在纸巾102的情况下锯齿状折叠部105、107位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处。接下来的纸巾109的锯齿状折叠部112、114位于左侧的堆叠边缘上,而纸巾117的锯齿状折叠部119、120设置在右侧的堆叠边缘上。
上述的纸巾102、109、117的锯齿状折叠部在堆叠的高度方向上看彼此重叠。
纸巾124的锯齿状折叠部126、128在大致一半的堆叠宽度处。与纸巾102不同,锯齿状折叠部的纸巾部段128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而纸巾102的纸巾部段107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
接下来的纸巾131的锯齿状折叠部也大致在一半的堆叠宽度处,然而相对于纸巾124的锯齿状折叠部126、128稍微朝向左侧的堆叠边缘错位。
纸巾137的锯齿状折叠部位于一半的堆叠宽度处,其中锯齿状折叠部的下部的纸巾部段朝向左侧的堆叠边缘延伸。
堆叠中的接下来的纸巾相应于之前描述的纸巾布置、折叠和彼此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也通过锯齿状折叠部在堆叠宽度101上的尽可能均匀的分布,确保了堆叠在其宽度上具有大致恒定的高度。这有助于可靠地从包装盒中抽出纸巾。设置在堆叠边缘上的单折叠部确保了堆叠在其右侧和左侧的边缘上如在中间区域内具有大致相同的高度。此外在纸巾端部上的单折叠部支持依次相继的纸巾的可靠抽出。
在根据图15的实施例中各纸巾的锯齿状折叠部在一半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锯齿状折叠部交替地从左侧的和右侧的堆叠边缘出发延伸。每个纸巾的单折叠部的具有一个宽度,其等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端侧的纸巾部段154、156、158交替地在两个堆叠边缘上并且分别延伸至所属的堆叠边缘。在各堆叠之间的重叠区域的宽度为50%的堆叠宽度101。因为单折叠部的端侧的纸巾部段154、156、158具有的宽度为50%的堆叠宽度101,所以在整个堆叠宽度上形成均匀的堆叠厚度。此外通过这种构成达到,依次相继的纸巾可靠地通过包装开口抽出并且在抽出之前不会无意地彼此分离。
根据图16的堆叠由这样的多个纸巾构成,它们在两个端部上分别设有一个单折叠部。纸巾102具有端侧的纸巾部段104,其从与左侧的堆叠边缘一定距离处出发延伸并且在一半的堆叠宽度101处经由折叠边缘103过渡至纸巾部段105。这两个纸巾部段104、105构成纸巾102的单折叠部。纸巾部段105在左侧的堆叠边缘处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07,其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08。在一半的堆叠宽度101处该纸巾部段经由折叠边缘153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54,其与纸巾部段108一起构成纸巾102的另外的单折叠部并且与右侧的堆叠边缘隔开距离地结束。
两个纸巾部段107、108包围纸巾109的纸巾部段110。纸巾部段110与右侧的堆叠边缘具有间距并且一直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在该实施例中该纸巾部段110的宽度为62mm。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纸巾部段110经由折叠边缘111过渡至纸巾部段112,其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经由折叠边缘113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56。它同样如纸巾102的纸巾部段104与相邻的堆叠边缘具有间距。在该实施例中纸巾部段156从右侧的堆叠边缘出发具有63mm的宽度。
纸巾117嵌入到纸巾部段112和156之间。纸巾117具有纸巾部段116,其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出发一直延伸到一半的堆叠宽度101并且在那儿经由折叠边缘157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58。它与左侧的堆叠边缘隔开距离地结束并且与纸巾部段157构成所述一个端侧的单折叠部。
纸巾部段116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20,其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22。该纸巾部段在小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并且在该实施例中延伸长度是37mm。纸巾部段122经由折叠边缘159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60。端侧的纸巾160与右侧的堆叠边缘隔开距离地结束并且具有一个25mm的宽度,其等于三分之一的堆叠宽度101(75mm)。端侧的纸巾部段160与纸巾部段122一起构成纸巾117的第二单折叠部。
纸巾131的纸巾部段130伸入纸巾部段120、122之间。纸巾131从左侧的折叠边缘出发在大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在该实施例中延伸长度为62mm。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纸巾部段130经由折叠边缘132过渡至堆叠部段133,其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经由折叠边缘134过渡至纸巾部段135。纸巾部段135在大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纸巾部段135在该实施例中的延伸长度是63mm。由此纸巾部段135与左侧的堆叠边缘具有间距。
纸巾137伸入各纸巾部段133、135之间,纸巾137与纸巾117相同构成和折叠。接下来的纸巾138相应于纸巾131进行设置和折叠。
接下来的纸巾相应于纸巾137和138进行设置和折叠并且以所述的方式彼此连接。
相邻的各纸巾的重叠区域为堆叠宽度101的三分之一。由此相应后来的纸巾被之前的纸巾可靠地带动,当所述之前的纸巾通过包装盒开口从包装盒中抽出时。对于那些在其面向包装盒开口的侧面上具有纸巾部段104、158的纸巾而言,可以特别好地抓住该纸巾部段和抽出。纸巾的折叠部在堆叠宽度上如此设置,使得堆叠在其宽度上具有几乎恒定的高度。
在根据图17的堆叠中最上部的纸巾102具有纸巾部段104,其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经由折叠边缘103过渡至堆叠部段105。它从右侧的堆叠边缘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07。该纸巾部段在三分之一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堆叠宽度在该实施例中是75mm。纸巾部段107经由折叠边缘153过渡至纸巾部段154,其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构成纸巾102的单折叠部的纸巾部段107、154具有一个宽度,其等于三分之一的堆叠宽度101。
纸巾109伸入到纸巾部段105、107之间。纸巾109具有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出发延伸的纸巾部段110。在左侧的堆叠边缘处,纸巾部段110经由折叠边缘111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56,其与纸巾部段110构成纸巾部段109的所述一个端侧的单折叠部。纸巾部段110在大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在该实施例中在50mm上延伸。端侧的纸巾部段156的宽度等于三分之一的堆叠宽度101。
纸巾部段110在另外的在堆叠内部的端部上经由折叠边缘111过渡至纸巾部段112,该纸巾部段112自身经由折叠边缘113过渡至纸巾部段114。纸巾部段112在三分之一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纸巾部段114从折叠边缘113出发在大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在该实施例中延伸长度为50mm。在那儿纸巾部段114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15。该纸巾部段具有一个宽度,其等于三分之一的堆叠宽度101。该纸巾部段经由折叠边缘157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58,其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如纸巾部段115具有一个宽度,其等于三分之一的堆叠宽度101。
纸巾部段156和112从纸巾部段110出发相向延伸。纸巾部段156被纸巾102的纸巾部段107从下方作用。纸巾部段110、112、114构成纸巾109的锯齿状折叠部。这两个单折叠部110、156;115、158和纸巾109的锯齿状折叠部110、112、114在堆叠的俯视图上看在堆叠区域141至143中并排放置。
接下来的纸巾117具有纸巾部段116,其从右侧的堆叠边缘出发一直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嵌入纸巾109的纸巾部段114、115之间。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纸巾部段116经由折叠边缘118过渡至纸巾部段119,其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在那儿纸巾部段119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22,其宽度等于三分之一的堆叠宽度101。纸巾部段122经由折叠边缘159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60。它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与纸巾部段122具有相同的宽度,纸巾部段122、160构成纸巾117的端侧的单折叠部。
纸巾117与纸巾102相比侧向倒置地设置在堆叠的内部,在其余方面然而相同地构成和折叠。
这同样适用于纸巾124,其与纸巾109相比侧向倒置地设置在堆叠中,在其余方面然而相同地构成和折叠。接下来的纸巾131在其设置和折叠方面对应于纸巾102,然而接下来的纸巾137在设置和折叠方面对应于纸巾109。
通过这种方式,各纸巾依次组合成堆叠,其中依次的各纸巾的重叠宽度等于堆叠宽度101的三分之一。再下一个纸巾的锯齿状折叠部确保了,接下来的纸巾分别被可靠地带动,当它通过包装盒开口被抽出时。单折叠部的端侧的纸巾部段154、158、122在此有助于相应接下来的纸巾可靠地被之前的纸巾带动。
根据图18的堆叠具有一个堆叠宽度101,其例如为100mm。纸巾102具有纸巾部段104,其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出发在四分之三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并且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经由折叠边缘103过渡至纸巾部段105。该纸巾部段在堆叠宽度101上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在该堆叠边缘上它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07。纸巾部段107具有25%的堆叠宽度101。在各纸巾部段105、107之间嵌入纸巾109,其具有纸巾部段110,该纸巾部段从右侧的堆叠边缘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在右侧的堆叠边缘上纸巾部段110经由折叠边缘111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12。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纸巾部段110经由折叠边缘113过渡至纸巾部段114,该纸巾部段一直延伸到一半的堆叠宽度。它经由折叠边缘146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47。端侧的纸巾部段112、147分别具有一个宽度,其等于25%的堆叠宽度101。纸巾部段112在堆叠的内部位于纸巾部段110下方并且被纸巾102的纸巾部段107从下方作用。
纸巾117相对于纸巾102侧向倒置地布置。它具有纸巾部段116,其从右侧的堆叠边缘出发一直延伸到纸巾109的两个纸巾部段110、114之间的区域内。纸巾部段116的宽度为堆叠宽度101的75%。
纸巾部段116在右侧的堆叠边缘上经由折叠边缘118过渡至纸巾部段119,其从右侧的堆叠边缘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22。其宽度等于堆叠宽度101的25%。
纸巾124嵌入纸巾117的纸巾部段119、122之间。纸巾124与纸巾109具有相同的构造,然而相对于该纸巾侧向倒置地布置在堆叠中。纸巾124具有纸巾部段123,其在两个堆叠边缘之间延伸。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纸巾部段123经由折叠边缘125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26,其宽度等于25%的堆叠宽度101。
在右侧的堆叠边缘上纸巾部段123经由折叠边缘127过渡至纸巾部段128。该纸巾部段128具有的宽度等于50%的堆叠宽度101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61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62,其宽度等于25%的堆叠宽度101。
接下来的纸巾131是如纸巾102相同设置的和构成的。它以其纸巾部段130伸入纸巾124的各纸巾部段123、128之间。
接下来的纸巾137也如纸巾109相同构成和设置。
纸巾108在其构成和设置发明对应于纸巾117,接下来的纸巾139对应于纸巾124。
通过这种方式堆叠通过交替地相叠的且彼此可松脱地连接的纸巾构成。相邻的纸巾的重叠宽度等于25%的堆叠宽度101,由此确保了,在通过包装盒开口抽出时纸巾被可靠带动。端侧的纸巾112、126位于纸巾部段110、119下方。因为端侧的纸巾部段112、126被相应之前的纸巾的相同宽度的端侧的纸巾部段107、122从下方作用,所以相应接下来的纸巾被干净地带动。所述的纸巾的折叠部在堆叠宽度上分布地设置,从而堆叠在其宽度上具有大致恒定的高度,这便于从包装盒中取出纸巾。
图19示出一个堆叠,其原则上与根据图12的堆叠具有相同的构造。区别接下来借助于纸巾102进行阐述。它的纸巾部段104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在那儿纸巾部段104经由折叠边缘103过渡至纸巾部段105,该纸巾部段105自身经由折叠边缘106过渡至纸巾部段107。它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08。两个纸巾部段105、107(其是纸巾102的锯齿状折叠部102的一部分)具有一个宽度,其等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纸巾部段108经由折叠边缘153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54。两侧的纸巾部段108、154(其构成纸巾102的单折叠部)具有的宽度为30%的堆叠宽度101。
接下来的纸巾相应地进行构成和折叠。
因为纸巾的锯齿状折叠部具有的宽度等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所以锯齿状折叠部一直延伸至堆叠的中心处。由此达到,堆叠在其宽度上具有恒定的高度。
在根据图20的实施例中在堆叠的上半部中的纸巾在一个方向上叠置且在下半部中的纸巾在另外的方向上叠置。有利的是,这两个部分是相同高度的。
纸巾102具有纸巾部段104,其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经由折叠边缘103过渡至纸巾部段105。纸巾部段105一直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08,其经由折叠边缘153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54。纸巾部段108、154分别具有一个宽度,其等于30%的堆叠宽度101。
在各纸巾部段105、108之间嵌入纸巾109的纸巾部段110,该纸巾部段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经由折叠边缘111过渡至纸巾部段112。纸巾部段112一直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15,其经由折叠边缘155与端侧的纸巾部段156邻接,该纸巾部段156如纸巾部段154一样延伸至左侧的边缘。纸巾部段115、156分别具有一个宽度,其等于30%的堆叠宽度101。纸巾部段115、156如纸巾部段108、154一样构成相应的纸巾的单折叠部。
接下来的纸巾以相同的方式与相应之前的和相应之后的纸巾连接,如之前借助于纸巾102、109进行阐述的。
在位于纸巾的上部的堆叠部分和下部的堆叠部分之间的过渡处存在一个中间的纸巾163,其将上部的堆叠部分的下部的纸巾与下部的堆叠部分的下部的纸巾连接。该中间的纸巾163具有纸巾部段164,其以所描述的方式与其左侧的端部区域与上部的堆叠部分的之前的纸巾可松脱地连接。纸巾部段164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出发在三分之二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65过渡至纸巾部段166,该纸巾部段朝向左侧的堆叠边缘延伸并且其宽度大致等于50%的堆叠宽度101。纸巾部段166与左侧的堆叠边缘隔开距离地经由折叠边缘167过渡至纸巾部段168,该纸巾部段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69。它具有大约30%的堆叠宽度101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70与一个端侧的纸巾部段171邻接。该端侧的纸巾部段171具有与纸巾部段169相同的宽度,这两个纸巾部段一起构成纸巾163的单折叠部。
如上部的堆叠部分的纸巾,堆叠的下部的堆叠部分的最上部的纸巾172以相同的方式嵌入中间的纸巾163的各纸巾部段168、169之间。重叠区域然而在下部的堆叠部分中位于右侧的堆叠边缘上,然而在上部的堆叠部分中设置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
即使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依次相继的各纸巾能够被可靠地从包装盒中取出。由于所述的构成,相应之前的纸巾带动接下来的纸巾,其中彼此重叠的纸巾的相对较宽的重叠区域确保可靠的带动。因为彼此重叠的堆叠部分有利地具有相同的高度并且各堆叠部分的单折叠部设置在彼此对置的堆叠边缘上,所以堆叠在其宽度上具有大致相同的高度。
通过所述的方式,堆叠能够由多个堆叠部分构成,其中上下相叠的堆叠部分的纸巾分别如此设置,使得单折叠部交替设置在左侧的和右侧的堆叠边缘上。
在根据图21的堆叠中纸巾如此设置在堆叠单元中,使得在下部的堆叠部分中的纸巾相对于上部的堆叠部分的纸巾侧向倒置地布置。
如在之前的实施方式中,在两个堆叠部分中纸巾分别相同布置并且相同地彼此连接。上部的纸巾102具有纸巾部段104,其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05。它一直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07,其在一半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两个纸巾部段105、107包围纸巾109的纸巾部段110。纸巾部段110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12。它从右侧的堆叠边缘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14。纸巾部段114如纸巾102的纸巾部段107具有一个宽度,其等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
通过这种方式彼此重叠的纸巾彼此可松脱地连接。在从上部的堆叠部分至下部的堆叠部分的过渡处,存在中间的纸巾163。它具有纸巾部段164,其被位于上方的纸巾的相应的纸巾部段以所述的方式包围。纸巾部段164经由折叠边缘165过渡至纸巾部段166,其经由折叠边缘167与纸巾部段168邻接。纸巾部段168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69。
纸巾部段164的宽度等于75%的堆叠宽度101,纸巾部段163的宽度等于50%的堆叠宽度101,纸巾部段168的宽度等于75%的堆叠宽度101并且纸巾部段169的宽度等于50%的堆叠宽度101。
纸巾部段168、169包围接下来的纸巾172的纸巾部段,纸巾172相应于纸巾102构成和折叠,然而相对于纸巾102侧向倒置地布置。如上部的堆叠部分的纸巾,在下部的堆叠部分内部接下来的纸巾以相同的方式可松脱地连接。
依次相继的各纸巾的重叠区域为50%的堆叠宽度101,由此在从包装盒中抽出时确保可靠带动靠在一起的各纸巾。因为重叠区域在上部的堆叠部分中设置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并且在下部的堆叠部分中设置在右侧的堆叠边缘上,所以在堆叠宽度上得到大致恒定的堆叠高度。
根据图22的堆叠由各个纸巾构成,其分别具有两个锯齿状折叠部。纸巾102具有纸巾部段104,其从左侧的堆叠边缘出发在大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03过渡至纸巾部段105。它经由折叠边缘106与纸巾部段107邻接,纸巾部段107与纸巾部段104、105共同构成第一锯齿状折叠部。纸巾部段107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经由折叠边缘173过渡至纸巾部段174。纸巾部段174经由折叠边缘175与一个纸巾部段176邻接,其在右侧的堆叠边缘上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08。它经由折叠边缘153过渡至纸巾部段154,其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纸巾部段107、174和108构成纸巾102的第二锯齿状折叠部。两个纸巾部段108、154构成端侧的单折叠部。
接下来的纸巾109以其纸巾部段110伸入各纸巾部段176、108之间。纸巾部段110从右侧的堆叠边缘出发在大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11过渡至纸巾部段112。纸巾部段112经由折叠边缘113与纸巾部段114邻接,其一直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在那儿它经由一个折叠边缘177过渡至一个纸巾部段178,在该纸巾部段上经由一个折叠边缘179邻接纸巾部段115,其经由折叠边缘155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56。纸巾部段110、112、114构成第一锯齿状折叠部并且纸巾部段114、178、179构成纸巾109的第二锯齿状折叠部。纸巾部段115、156构成纸巾的端侧的单折叠部。
锯齿状折叠部的纸巾部段112、178是相同宽度的并且具有一个宽度,其小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端侧的纸巾部段115、156具有一个宽度,其小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
这两个纸巾紧接着交替地上下放置并且可松脱地彼此连接。由于直接彼此相邻的且在抽出方向上位于单折叠部115、156之前的这两个锯齿状折叠部,使得干净地从包装盒中抽出纸巾。这两个锯齿状折叠部确保了,在抽出相应上部的纸巾时必须将锯齿状折叠部必须拉动成展开,在相应接下来的纸巾由于端侧的纸巾部段的重叠而被带动之前。由此阻止了相应上部的纸巾在包装盒内部与下部的纸巾脱离。
在根据图22的实施方式中两个锯齿状折叠部的纸巾部段分别在相同方向上延伸,而根据图23的实施方式的锯齿状折叠部彼此反向地设置。依次相继的纸巾在此如此设置和折叠,使得锯齿状折叠部交替地位于右侧的和左侧的堆叠边缘上,由此在堆叠宽度上达到均匀的堆叠高度。
纸巾102具有纸巾部段104,其在折叠边缘103处过渡至纸巾部段105,其朝向左侧的堆叠边缘定向。大致在一半的堆叠宽度101处它经由折叠边缘106过渡至纸巾部段107,其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在那儿它经由折叠边缘173与纸巾部段174邻接,其与纸巾部段105相反地延伸并且经由折叠边缘175与纸巾部段176邻接。它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08。
纸巾部段104的宽度等于65%的堆叠宽度101,纸巾部段107的宽度等于44%的堆叠宽度101,纸巾部段105、174、176的宽度等于22%的堆叠宽度101并且纸巾部段108的宽度等于25%的堆叠宽度101。折叠边缘103、175彼此直接相邻地位于相同的高度上。纸巾部段105、174位于纸巾部段104的下方。
接下来的纸巾109的纸巾部段110伸入纸巾部段107、108之间。纸巾109是与纸巾102相同构成的,然而相对于纸巾侧向倒置地布置,从而锯齿状折叠部和单折叠部位于左侧的堆叠边缘上。
因为两个用于构造堆叠的纸巾是相同折叠的并且仅仅彼此侧向倒置地堆叠,所以堆叠可以便宜地制造。这两个直接在重叠区域之前的锯齿状折叠部确保了在抽出相应上部的纸巾时接下来的纸巾不是突然地被带动,而是均匀地在纸巾的长度上从剩余的堆叠上抬起。与相对大的较大的重叠区域(其为25%的堆叠宽度101)相结合因此确保了纸巾能够完美地从包装盒中抽出。因为纸巾具有一个近乎连续的上侧,其仅仅在折叠边缘103、175的区域内中断,所以纸巾可以毫无问题地在堆叠内部叠置。由此也可以毫无问题通过包装盒开口抽出纸巾。
根据图24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每个纸巾的两个锯齿状折叠部设置在一半的堆叠宽度101处并且与单折叠部的重叠区域交替地位于左侧的堆叠边缘和右侧的堆叠边缘上。纸巾由此可以非常便宜地且在简单的机器上折叠。纸巾102具有纸巾部段104,其经由折叠边缘103过渡至纸巾部段105。纸巾部段105具有一个宽度,其等于堆叠宽度101的15%。纸巾部段105经由折叠边缘106过渡至纸巾部段107。纸巾部段107位于一半的堆叠宽度处且具有的宽度为堆叠宽度101的30%。纸巾部段107经由折叠边缘173过渡至纸巾部段174,其自身经由折叠边缘175过渡至纸巾部段176。纸巾部段176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并且在那儿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08,其经由折叠边缘153与端侧的纸巾部段154邻接。它在27%的堆叠宽度101上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纸巾部段108具有27%的堆叠宽度101并且纸巾部段176如纸巾部段104具有43%的堆叠宽度。
纸巾部段107(其位于在纸巾部段104、176下方的区域中)是两个锯齿状折叠部104、105、107或176、174、104的部分。两个折叠边缘103、175如在之前的实施例中以较小的间距并排位于相同的高度上。
接下来的纸巾109的纸巾部段110伸入两个纸巾部段176、108之间。因为纸巾部段27的宽度为27%的堆叠宽度101,所以在两个纸巾102、109之间的重叠是相对较大的。
纸巾109相应于纸巾102进行构造和折叠,然而相对于纸巾102侧向倒置地布置。由此纸巾109的单折叠部位于左侧的堆叠边缘上,而纸巾102的单折叠部108、154设置在右侧的堆叠边缘上。
通过这种方式纸巾交替地设置在堆叠的内部,其中依次相继的纸巾的重叠区域交替地设置在右侧的堆叠边缘和左侧的堆叠边缘上。
由于纸巾的单折叠部达到了,堆叠在其宽度上具有大致恒定的高度,由此可靠实现纸巾取出。
根据图25的纸巾堆叠原则上与根据图23的实施例相同构成。每个纸巾的两个锯齿状折叠部交替地设置在右侧的堆叠边缘和左侧的堆叠边缘上。其纸巾部段仅仅与在根据图23的实施例中相比具有不同的尺寸。从而纸巾部段107(其是纸巾102的两个锯齿状折叠部的部分)具有一个宽度,其大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单折叠部的纸巾部段108与根据图23的实施方式的相应的纸巾部段相比具有一个显著较小的宽度。
彼此重叠的纸巾102、109的锯齿状折叠部由于它们的较大的宽度而彼此重叠。端侧的纸巾部段108具有如此的宽度,使得它在堆叠的俯视图上看一直到达相应位于下方的纸巾的锯齿状折叠部。即使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达到堆叠在其宽度101上的恒定的高度,这使得可靠的纸巾取出变得容易。
在根据图26的实施方式中每个纸巾的两个锯齿状折叠部设置在一半的堆叠宽度处。纸巾部段107在大致三分之二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纸巾102的端侧的纸巾部段108如此宽,使得它与相应上部的纸巾的双重的锯齿状折叠部重叠。纸巾109的纸巾部段110一直延伸到纸巾102的纸巾部段107、108之间的区域中。端侧的纸巾部段108足够宽地重叠纸巾部段110,使得在从包装盒中抽出相应上部的纸巾时相应下部的纸巾被可靠地带动。在堆叠内部纸巾如此叠置,使得重叠区域交替地位于右侧的堆叠边缘和左侧的堆叠边缘上。
根据图27的实施方式基本上对应于根据图24的实施例。两个锯齿状折叠部的纸巾部段107与根据图24的实施方式相比在大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并且在堆叠的俯视图上看被相应下部的纸巾的单折叠部重叠。
根据图28的堆叠基本上对应于之前的实施例。纸巾仅仅在其端部上不具有单折叠部,然而如在之前的实施方式中在一半的堆叠宽度101处具有双重的锯齿状折叠部。(为纸巾102的锯齿状折叠部的一部分的)纸巾部段107在大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上延伸。锯齿状折叠部的折叠边缘103、105直接并排。如例如对于两个上部的纸巾102、109所示出,该纸巾的端侧的纸巾部段108、115在堆叠的俯视图上看与双重的锯齿状折叠部的纸巾部段107重叠。端侧的纸巾部段108、115的宽度等于25%的堆叠宽度101,由此确保依次相继的纸巾的足够宽的重叠。
所有的纸巾是相同构成的,其中依次相继的纸巾分别彼此侧向倒置地设置在堆叠中,从而依次相继的各纸巾的重叠区域位于右侧的和左侧的堆叠边缘上。
在根据图29的堆叠中双重的锯齿状折叠部处在一半的堆叠宽度处。纸巾102的纸巾部段107然而具有一个宽度,其小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纸巾在两个端部上具有单折叠部。从而纸巾102的纸巾部段108与右侧的堆叠边缘有距离地经由折叠边缘153过渡至端侧的纸巾部段154,其一直延伸至右侧的堆叠边缘。
纸巾部段104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经由折叠边缘180过渡至一个端侧的纸巾部段181,其宽度等于三分之一的堆叠宽度101。端侧的纸巾部段154和纸巾部段107分别具有一个宽度,其等于三分之一的堆叠宽度101。
纸巾109以其纸巾部段182、156嵌入到纸巾102的各纸巾部段176、108之间,纸巾部段182、156构成纸巾109的端侧的折叠部。该端侧的纸巾部段156与纸巾102的纸巾部段108具有相同的宽度。
纸巾部段110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弧形过渡至纸巾部段115,其经由折叠边缘155与端侧的纸巾部段156邻接,其一直延伸至左侧的堆叠边缘。
接下来的纸巾117的端侧的单折叠部嵌入纸巾109的各纸巾部段110、115之间。
堆叠的所有的纸巾是相同构成的并且以所述的方式彼此连接。依次相继的纸巾的重叠区域在左侧和右侧的堆叠边缘上交替。因为重叠宽度等于30%的堆叠宽度101,所以依次相继的各纸巾可以可靠地通过包装盒开口被抽出。接下来的纸巾在此在其整个长度上可靠被带动。在一半的堆叠宽度处的锯齿状折叠部以及在两个堆叠边缘上的单折叠部确保了,纸巾在堆叠宽度上具有大致恒定的高度,从而纸巾能够被完美地抽出。
根据图30的堆叠基本上对应于根据图27的堆叠。除了不同的尺寸之外,区别在于,依次相继的纸巾的锯齿状折叠部交替地位于左侧的和右侧的堆叠边缘上。由此在纸巾的相应的端部上的单折叠部与相应上部的纸巾的双重锯齿状折叠部重叠。从而例如上部的纸巾102在右侧的堆叠边缘的区域内具有双重的锯齿状折叠部,其具有纸巾部段107。在右侧的堆叠边缘上纸巾102具有双重折叠部,其具有纸巾部段108、154。纸巾109以其纸巾部段182伸入各纸巾部段107、108之间。纸巾109的双重折叠部位于左侧的堆叠边缘上。相应地纸巾109的单折叠部115、156同样设置在左侧的堆叠边缘上。
单折叠部如此宽,使得它将位于上方的纸巾的双重锯齿状折叠部近乎在其整个宽度上重叠。因为单折叠部相对较宽,所以它也在足够大的宽度上重叠相应接下来的纸巾的纸巾部段,从而叠置的各纸巾被可靠地带动。
所描述的许多实施例表明,通过改变重叠区域和各种不同的折叠的宽度可以实现与相应的应用情况和/或相应应用的纸巾的最佳适配。纸巾能够由各种不同的材料制成,例如人造丝、聚酯纤维、PPM、PE-PT或类似物构成。当然可以应用由纯纤维素构成的纸巾。通过改变折叠部的宽度可以将宽的纸巾也安放在狭窄的包装盒中。由于折叠部和/或重叠部的宽度的改变,纸巾制造商可以自由选择化学物质,当纸巾可以用该化学物质浸泡时。制造商可以通过相应的折叠部和/或重叠部如此调节纸巾,使得一方面相应接下来的纸巾被通过包装盒开口抽出的纸巾带动并且另外一方面在包装盒外部被抽出的纸巾能够与接下来的纸巾可靠地分离。如各个不同的实施例所示,堆叠的纸巾能够通过相应的折叠部与堆叠宽度101相适配。

Claims (12)

1.纸巾堆叠,其包含多个叠置的纸巾(102,109),这些纸巾以纸巾部段彼此重叠,其特征在于,每个纸巾(102,109)包含至少一个锯齿状折叠部(104,105,107;116,119,120),所述锯齿状折叠部的宽度在堆叠宽度(101)的大约10%至100%之间的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巾堆叠,其特征在于,依次相继的各个纸巾(102,109)的锯齿状折叠部(104,105;116,119,120)在堆叠宽度(101)的方向上分别彼此错位地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巾堆叠,其特征在于,依次相继的纸巾(102,109)的锯齿状折叠部(104,105,107;116,119,120)交替地设置在右侧的堆叠边缘和左侧的堆叠边缘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巾堆叠,其特征在于,依次相继的纸巾(102,109)的锯齿状折叠部(104,105,107;116,119,120)位于一半的堆叠宽度(101)处。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项所述的纸巾堆叠,其特征在于,相应上部的纸巾(102)以一个边缘侧的纸巾部段(108,115)从下方作用在相应下部的纸巾(109)上,该纸巾部段的宽度在堆叠宽度(101)的大约10%至100%之间。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项所述的纸巾堆叠,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侧的纸巾部段构成为单折叠部(108,154;115,15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巾堆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折叠部(108,154;115,156)的两个部段构成为相同宽度的。
8.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项所述的纸巾堆叠,其特征在于,每个纸巾具有两个锯齿状折叠部(104,105,107;107,174,17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纸巾堆叠,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锯齿状折叠部(104,105,107;107,174,176)具有一个共同的纸巾部段(107)。
10.如权利要求1至9之一项所述的纸巾堆叠,其特征在于,两个边缘侧的纸巾部段构成为单折叠部。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之一项所述的纸巾堆叠,其特征在于,锯齿状折叠部和边缘侧的纸巾部段位于不同的纸巾区域(141至144,152)中。
12.如权利要求1至10之一项所述的纸巾堆叠,其特征在于,在堆叠的俯视图上看,锯齿状折叠部和所述边缘侧的纸巾部段彼此重叠。
CN201080010114.4A 2009-03-02 2010-02-25 纸巾堆叠 Active CN1023560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L387389A PL224696B1 (pl) 2009-03-02 2009-03-02 Sposób składania chusteczek
PLP-387389 2009-03-02
PCT/EP2010/001162 WO2010099894A1 (de) 2009-03-02 2010-02-25 Tuchpake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6029A true CN102356029A (zh) 2012-02-15
CN102356029B CN102356029B (zh) 2015-06-03

Family

ID=42153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0114.4A Active CN102356029B (zh) 2009-03-02 2010-02-25 纸巾堆叠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308987A1 (zh)
EP (1) EP2403777B1 (zh)
CN (1) CN102356029B (zh)
ES (1) ES2585582T3 (zh)
IL (1) IL214928A (zh)
PL (1) PL224696B1 (zh)
RU (1) RU2555648C2 (zh)
WO (1) WO201009989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0559A (zh) * 2016-03-31 2017-10-24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抽取式折叠纸巾及抽纸用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520470D0 (en) * 2015-11-20 2016-01-06 Nice Pak Internat Ltd Stack of interleaved wipes
WO2020003074A1 (en) * 2018-06-29 2020-01-02 O&M Halyard International Unlimited Company On-the-go cuff-first glove dispenser soft pack
CN111389478B (zh) * 2020-03-23 2023-07-25 西安医学院 一种组织切片的实验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36412A1 (en) * 2000-03-07 2001-09-26 Fameccanica.Data S.p.A. A block of interleaved laminar products, a package therefor and a process for realising same
CN1356246A (zh) * 2000-11-21 2002-07-0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纸巾包装体
CN1093827C (zh) * 1997-02-13 2002-11-06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层叠薄片的收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386469A (zh) * 2001-05-10 2002-12-25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片材容纳体
CN2855950Y (zh) * 2005-08-12 2007-01-10 湖南恒安纸业有限公司 纸巾包装体
CN2870704Y (zh) * 2005-03-04 2007-02-21 东莞市佳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逐张抽出式卫生纸产品
US20070045335A1 (en) * 2005-08-31 2007-03-0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Tissue sheet dispenser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30709A (en) * 1922-10-03 Paper package and process of forming same
US1122108A (en) * 1914-03-28 1914-12-22 Scott Paper Co Package for toilet purposes.
US1436302A (en) * 1920-11-01 1922-11-21 Wheeler Seth Folding device
US2772021A (en) * 1952-01-16 1956-11-27 Richard C Kettles Towel dispensing device
US4859518A (en) * 1988-09-22 1989-08-22 James River Corporation Folded sheet product
GB9202822D0 (en) * 1992-02-11 1992-03-25 Wyant And Company Limited Dispenser for folded paper towels
CA2171870C (en) * 1993-10-12 2004-02-10 Romuald Yip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manufacture a towel or tissue stack
JP2951187B2 (ja) * 1994-01-26 1999-09-20 克 米山 多重腰折ウェットテシューの連続取出し構造
CA2254270C (en) * 1997-12-31 2007-01-30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Portable soft pack facial tissue dispensing system
JP3730105B2 (ja) * 2000-10-04 2005-12-2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シート包装体
US7081080B2 (en) * 2001-05-31 2006-07-25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Stack of fan folded material and combinations thereof
DE10161617C5 (de) * 2001-12-14 2005-10-13 Michael Kohne Windelspender
US7204390B2 (en) * 2003-05-05 2007-04-17 Sca Hygiene Products Ab Stack of interfolded material sheets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US20050058807A1 (en) * 2003-09-12 2005-03-17 Hochtritt Robert C. Stack of interfolded absorbent sheet products
US20080105699A1 (en) * 2006-10-13 2008-05-08 Arthur Wong Package for dispensing of sheets therefrom with inversion and method of dispensing sheets with inversion
US8173718B2 (en) * 2007-09-18 2012-05-08 Georgia-Pacific Consumer Products Lp Resilient, water dispersible polyurethane foams and products incorporating same
US7717839B2 (en) * 2008-04-04 2010-05-18 C.G. Bretting Manufacturing Co., Inc. Multi-path interfolding apparatus
EP2308786B1 (en) * 2008-05-23 2020-04-08 M T C - Macchine Trasformazione Carta S.r.l. Multi-fold interfolding machine structure
US8097326B2 (en) * 2008-10-27 2012-01-17 Paper Converting Machine Company Stack comprising multi-folded four panel sheets and folding boards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27C (zh) * 1997-02-13 2002-11-06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层叠薄片的收纳体及其制造方法
EP1136412A1 (en) * 2000-03-07 2001-09-26 Fameccanica.Data S.p.A. A block of interleaved laminar products, a package therefor and a process for realising same
CN1356246A (zh) * 2000-11-21 2002-07-0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纸巾包装体
CN1386469A (zh) * 2001-05-10 2002-12-25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片材容纳体
CN2870704Y (zh) * 2005-03-04 2007-02-21 东莞市佳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逐张抽出式卫生纸产品
CN2855950Y (zh) * 2005-08-12 2007-01-10 湖南恒安纸业有限公司 纸巾包装体
US20070045335A1 (en) * 2005-08-31 2007-03-0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Tissue sheet dispenser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0559A (zh) * 2016-03-31 2017-10-24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抽取式折叠纸巾及抽纸用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L214928A (en) 2016-11-30
CN102356029B (zh) 2015-06-03
IL214928A0 (en) 2011-11-30
RU2011139683A (ru) 2013-05-27
RU2555648C2 (ru) 2015-07-10
ES2585582T3 (es) 2016-10-06
EP2403777A1 (de) 2012-01-11
PL387389A1 (pl) 2010-09-13
WO2010099894A1 (de) 2010-09-10
EP2403777B1 (de) 2016-04-20
PL224696B1 (pl) 2017-01-31
US20110308987A1 (en) 2011-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44894B1 (en) Wet tissue package
CN102356029A (zh) 纸巾堆叠
EP2807083B1 (en) Article-transport container and blank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2448335B (zh) 香烟纸包装盒
US7204390B2 (en) Stack of interfolded material sheets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EP2900564B1 (en) Article-transport container
JP2004530604A (ja) 単一部品の折り畳みにより形状づけられる保護装置
AU2002244715B2 (en) Cut sheet and packet, in particular for cigarettes
WO2014118813A1 (en) Container and related blank
CN105579800B (zh) 经膜包封的真空隔离体
KR100837199B1 (ko) 시트 포장체
CN107848660B (zh) 加强包装
WO2007031330A1 (en) Method and a machine for the process manufacturing of erect flexible containers and for the subsequent filling and closure thereof
JP2006213386A (ja) 配送用箱
EP3357835B1 (en) Box with the tissue dispenser
ES2397647T3 (es) Inserto de papel de filtro
JPH061311A (ja) ブランク、包装体、特に紙巻き煙草用パックの集合包装体および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EP1657169B1 (en) Vertical crush resistant packaging
CN101953656A (zh) 抽取纸巾的容纳和分散方法及其装置
WO2004099051A1 (en) Stact of interfolded material sheets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US3362608A (en) Liquid-tight closure for a parallelepipedic package
JP6801299B2 (ja) 衛生用紙束入りカートン
US816124A (en) Paper carton.
JP6779404B1 (ja) 箱用シート
US11375860B2 (en) Stack of interleaved wip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IMUKA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R. SCHUMACHER GMBH

Effective date: 201204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420

Address after: Marrs feld / Baisefute

Applicant after: Yimuka Co., 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 Marrs feld / Baisefute

Applicant before: Schumacher GmbH Dr.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