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5660A - 上行无线接入方法及无线接入网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上行无线接入方法及无线接入网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5660A
CN102355660A CN2011103084679A CN201110308467A CN102355660A CN 102355660 A CN102355660 A CN 102355660A CN 2011103084679 A CN2011103084679 A CN 2011103084679A CN 201110308467 A CN201110308467 A CN 201110308467A CN 102355660 A CN102355660 A CN 102355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message
wireless client
subscriber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084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55660B (zh
Inventor
刘嘉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084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556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55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5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55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5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上行无线接入方法及无线接入网桥设备。方法包括:在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上行无线口上创建多个无线客户端,关闭每个无线客户端的WDS功能;A、当无线接入网桥设备从下行有线口或下行无线口接收到来自用户主机的报文时,若发现该报文需要通过上行无线口转发,判断该用户主机是否已与一个无线客户端绑定,若是,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步骤B;B、设备在所述无线客户端中,查找一个空闲的无线客户端,将该无线客户端与该用户主机绑定;C、设备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后,将该报文发送给绑定的无线客户端,无线客户端以3地址方式封装该报文,将封装好的报文发送出去。本发明降低了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配置复杂度。

Description

上行无线接入方法及无线接入网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接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上行无线接入方法及无线接入网桥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无线网络中,运营商通过接入控制器(AC,Access Controller)以及门户(Portal)服务器为无线用户提供因特网(Internet)的接入服务,通过区域接入点(AP,Access Point)实现对不同区域范围进行无线热点覆盖,最终无线用户可以通过接入区域AP,通过AC的Portal认证,从而达到访问Internet资源的目的。图1给出了无线网络接入的典型组网图。
但是由于无线传输介质本身存在易受干扰、穿透能力差等缺点,在某些建筑物内或者偏远地区无线信号覆盖质量较差,无法为最终的无线用户提供可靠的Internet接入服务。因此需要在建筑物内或者无线信号较差的地方布置一个无线接入网桥设备来实现无线热点延伸功能,为此区域内的无线用户提供Internet接入功能。
此类无线接入网桥设备至少应具有以下两个功能:
1、无线热点延伸功能:为用户提供稳定的无线接入功能;
2、独立认证功能:为区域内的每用户提供单独的Portal认证功能。
无线数据包在进行传输时,数据包的封装格式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与传统以太网数据包的封装格式中总共包含2个地址信息字段不同,无线数据包的封装格式中总共包含4个地址信息字段。但无线封装格式中的4个地址信息字段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会使用,在一般的无线客户端/AP连接模式下,无线封装格式只会使用其中的前3个地址信息字段;在需要使用无线桥接功能的环境下,无线封装格式会使用全部的4个地址信息字段。
在通常的无线客户端/AP连接模式下,无线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的封装格式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在通常的无线客户端/AP连接模式下,无线封装格式的前两个地址分别用来表示在此无线链路上传输报文的接收方和发送方,第三个地址根据报文的发送方向用来表示真正的目的地址或者真正的源地址。
如果图3中的MAC1不是一个无线客户端,而也是连接着一个网络,那么显然3地址格式的报文封装是无法满足要求的,因为除了图3中描述的3个地址信息外,至少还需要MAC1下所连接的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此种组网模式也通常被称为无线桥接模式或者无线分发系统(WDS,WirelessDistribution System)模式。
在无线桥接模式下,无线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的封装格式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在无线桥接模式下,无线封装格式的前两个地址仍然用来表示此无线链路上的接收方和发送方,但是后两个地址发生了变化,分别用来表示此数据报文真正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以此方便无线设备在收到报文后,能够进一步将其转发给真正的目的地址。
在现有技术一中,可以让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上行无线口以桥接的方式连接上行无线网络与下行有线网络或者下行无线网络。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1)上行无线口配置为客户端模式,并开启WDS功能,使其发出的无线报文封装使用4地址方式;
2)上行无线口与无线区域AP连接,但不配置三层地址;
3)在无线接入网桥设备上将上行无线口、下行有线口和下行无线口桥接。
通过上述方式即可达到无线热点覆盖的功能,即将用户的请求报文通过无线接入网桥设备转发到上行无线网络中去,从而与AC进行认证或者进一步访问Internet资源。
现有技术一的缺点如下:
1)设备配置复杂性:采用此种方案,由于上行无线口是加入到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桥中,并且需要负责二层报文的转发,因此必须在上行无线口上开启WDS功能。由于WDS功能的限制,除了无线接入网桥设备上需要开启WDS功能之外,在区域AP上也需要开启WDS功能才行。因此在实际网络部署中,此种方案存在致命缺点,每布置一个无线接入网桥设备,都需要在该区域的区域AP上做相应的配置,会带来较大的无线网络维护工作。
2)设备对接兼容性:由于此种方案的上行无线口是工作在桥接模式下的,因此必须要在上行无线口上开启WDS功能。但是各个芯片厂商和设备厂商针对WDS功能的具体实现并不一致,甚至有的厂商使用的是私有协议,因此可能会出现某些无线热点设备与某些区域AP之间出现无法连接的兼容性问题,此问题对大规模部署无线网络时影响较大。
除现有技术一外,还可以让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上行无线口以路由口的方式为下行客户端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1)上行无线口配置为客户端模式,关闭WDS功能,使其发出的无线报文封装使用3地址方式;
2)上行无线口与无线区域AP连接,并配置三层地址,配置上行无线口工作在路由模式下,并开启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功能。
通过此种方式,也可以实现无线热点覆盖的功能。用户通过下行有线口或者下行无线口接入无线接入网桥设备,通过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上行无线口路由到上行无线网络中,完成与AC的Portal认证以及进一步访问Internet资源。
现有技术二的缺点如下:
认证计费安全问题:由于上行无线口是作为路由口且工作在NAT模式下,因此当下行网络存在多个用户需要同时访问Internet资源时,其接入到上行网络后使用的IP地址和MAC地址都是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上行无线口的IP地址和MAC地址,在上行无线网络中的AC侧无法为各用户提供独立的认证和计费功能。只要无线接入网桥设备下的一个用户通过了Portal认证后,该设备下的其他用户就可以不通过认证直接访问Internet资源。此问题在运营商进行业务推广时会存在安全和计费方面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上行无线接入方法及无线接入网桥设备,以降低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配置复杂度,并提高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兼容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上行无线接入方法,在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上行无线口上创建多个无线客户端,并关闭每个无线客户端的WDS功能,该方法包括:
A、当无线接入网桥设备从下行有线口或下行无线口接收到来自用户主机的报文时,若发现该报文需要通过上行无线口转发,则判断该用户主机是否已与上行无线口上的一个无线客户端绑定,若是,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步骤B;
B、无线接入网桥设备在上行无线口上的无线客户端中,查找一个空闲的无线客户端,若查找到,将该无线客户端与该用户主机一对一绑定,同时将该无线客户端的状态设置为非空闲状态;
C、无线接入网桥设备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后,将该报文发送给绑定的无线客户端,无线客户端以3地址方式封装该报文,将封装好的报文发送出去。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无线接入网桥设备定期对非空闲状态的无线客户端进行查询,若发现在最近预设时长内一无线客户端未转发任何报文,则将该无线客户端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同时解除该无线客户端与用户主机的一对一绑定关系。
步骤B所述无线接入网桥设备在上行无线口上的无线客户端中,查找一个空闲的无线客户端之后进一步包括:
若未查找到,则将所述来自用户主机的报文丢弃。
步骤C所述无线接入网桥设备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的同时进一步包括:
记录NAT表项,表项内容包括:所述用户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该用户主机绑定的无线客户端的IP地址和MAC地址;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设备接收到无线客户端转发的来自上行无线网络的报文,根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MAC地址查找到对应的NAT表项,根据该NAT表项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后,将该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用户主机。
一种上行无线接入方法,在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上行无线口上创建一个无线客户端,并关闭该无线客户端的WDS功能,设备的上行无线口、下行有线口和下行无线口桥接,该方法包括:
当无线接入网桥设备从下行有线口或下行无线口接收到来自用户主机的报文时,若发现该报文需要通过上行无线口转发,则记录所述用户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将该报文发送给所述无线客户端,所述无线客户端对该报文进行3地址方式封装,将封装好的报文发送出去。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无线接入网桥设备接收所述无线客户端转发的来自上行无线网络的报文,根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在记录的用户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对应的用户主机的MAC地址,将该报文转发给该用户主机。
一种无线接入网桥设备,包括转发控制模块和创建在无线上行口上的多个无线客户端,且每个无线客户端关闭WDS功能,其中:
转发控制模块:从下行有线口或下行无线口接收到来自用户主机的报文时,若发现该报文需要通过上行无线口转发,则判断该用户主机是否已与上行无线口上的一个无线客户端绑定,若是,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后发送给绑定的无线客户端;否则,在上行无线口上的无线客户端中,查找一个空闲的无线客户端,若查找到,将该无线客户端与该用户主机一对一绑定,同时将该无线客户端的状态设置为非空闲状态,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后发送给绑定的无线客户端;
无线客户端:接收转发控制模块发来的报文,对该报文进行3地址方式封装后发送出去。
所述转发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定期对非空闲状态的无线客户端进行查询,若发现在最近预设时长内一无线客户端未转发任何报文,则将该无线客户端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同时解除该无线客户端与用户主机的一对一绑定关系。
所述转发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来自用户主机的报文且该用户主机未与任何无线客户端绑定时,若在上行无线口上的无线客户端中未查找到空闲的无线客户端,则将所述报文丢弃。
所述转发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时,记录NAT表项,表项内容包括:所述用户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该用户主机绑定的无线客户端的IP地址和MAC地址;
且所述无线客户端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来自上行无线网络的报文时,将该报文发送给转发控制模块;
转发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报文,根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MAC地址查找到对应的NAT表项,根据该NAT表项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后,将该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用户主机。
一种无线接入网桥设备,该设备的上行无线口、下行有线口和下行无线口桥接,该设备包括转发控制模块和创建在无线上行口上的一个无线客户端,且该无线客户端关闭WDS功能,其中:
转发控制模块:从下行有线口或下行无线口接收到来自用户主机的报文时,若发现该报文需要通过上行无线口转发,则记录报文中的所述用户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将该报文发送给无线客户端;
无线客户端:接收所述报文,对该报文进行3地址方式封装后发送出去。
所述无线客户端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来自上行无线网络的报文时,将该报文发送给转发控制模块;
所述转发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报文,根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在记录的用户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对应的用户主机的MAC地址,将该报文转发给该用户主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无线接入网桥设备无需开启WDS功能,降低了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配置复杂度,且具备兼容性,同时,提高了无线热点延伸解决方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无线网络接入的典型组网图;
图2为现有的无线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的封装格式图;
图3为现有的无线客户端/AP连接模式下,无线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的封装格式图;
图4为现有的在无线桥接模式下,无线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的封装格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上行无线接入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上行无线接入网络的示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上行无线接入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上行无线接入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500:在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上行无线口上创建多个无线客户端,并关闭每个无线客户端的WDS功能,以使无线客户端发出的无线报文封装使用3地址方式。
图6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上行无线接入网络的示例图。
步骤501:当无线接入网桥设备从下行有线口或下行无线口接收到来自用户主机的报文时,若发现该报文需要通过上行无线口转发,则判断该报文的源MAC地址是否已与上行无线口上的一个无线客户端绑定,若是,执行步骤503;否则,执行步骤502。
步骤502:无线接入网桥设备在上行无线口上的无线客户端中,查找一个空闲的无线客户端,将该无线客户端与上行区域AP进行关联,关联成功后为该无线客户端配置一个静态IP地址或者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方式从上行无线网络中动态获取一个IP地址,配置该无线客户端工作在NAT模式下,并记录该无线客户端的IP地址与该报文的源MAC地址的一对一绑定关系,同时将该无线客户端的状态设置为非空闲状态。
报文的源MAC地址即发来该报文的用户主机的MAC地址。
本步骤中,若无线接入网桥设备在上行无线口上的无线客户端中,未查找到空闲的无线客户端,则该报文直接被丢弃。
步骤503:无线接入网桥设备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记录NAT表项,将该报文发送给该绑定的无线客户端,该无线客户端以3地址方式封装该报文,将封装好的报文发送出去。
经过NAT处理后,报文的源IP地址和源MAC地址由用户主机的IP地址、MAC地址转换为无线客户端的IP地址、MAC地址。NAT表项包括:转换前、后的源IP地址和源MAC地址,即用户主机的IP地址、用户主机的MAC地址、无线客户端的IP地址、无线客户端的MAC地址。
封装好的报文的MAC头中的3个地址如下:
地址1:该报文在无线链路上的接收方MAC地址,地址2:该绑定的无线客户端的MAC地址,地址3:报文的真正目的MAC地址。
步骤504:无线接入网桥设备接收任一无线客户端转发的来自上行无线网络的报文,根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MAC地址查找到对应的NAT表项,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后,将该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用户主机。
步骤505:无线接入网桥设备定期对非空闲状态的无线客户端进行查询,若发现在最近预设时长内一无线客户端未转发任何报文,则认为与该无线客户端绑定的用户主机已经下线,将该无线客户端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同时删除该无线客户端的IP地址与该用户主机的MAC地址的一对一绑定关系,并断开该无线客户端与上行区域AP的关联。
从图5所示实施例可以看出,在本方案中,上行无线口不使用WDS方式,而是使用标准的无线客户端接入方式。此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在部署无线接入网桥设备时对已有无线网络进行更改和配置,提高了无线接入网桥设备在部署时的易用性。此外,对于每一个接入设备的用户,都为其分配了一个单独的无线客户端用于其与上行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由于不同的无线客户端具有不同的IP地址和MAC地址,因此上行无线网络中的AC和Portal服务器可以对设备下的不同用户进行单独的认证功能。因此使用此种多无线客户端方式可以达到模拟无线桥接功能的效果。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上行无线接入方法流程图,如图7所示,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700:在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上行无线口上创建一个无线客户端,并关闭该无线客户端的WDS功能,以使无线客户端发出的无线报文封装使用3地址方式,将设备的上行无线口、下行有线口和下行无线口桥接,无线客户端与上行区域AP进行关联。
步骤701:当无线接入网桥设备从下行有线口或下行无线口接收到来自用户主机的报文时,若发现该报文需要通过上行无线口转发,则记录报文的源IP地址和源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即记录用户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将该报文发送给该无线客户端。
无线接入网桥设备不对报文的IP头进行更改,报文的源IP地址仍然为用户主机的IP地址。
步骤702:该无线客户端以3地址方式封装该报文,将封装好的报文发送出去。
封装好的报文的MAC头中的3个地址如下:
地址1:该报文在无线链路上的接收方MAC地址,地址2:该无线客户端的MAC地址,地址3:报文的真正目的MAC地址。
步骤703:无线接入网桥设备接收无线客户端转发的来自上行无线网络的报文,根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在记录的用户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对应的用户主机的MAC地址,将该报文转发给该用户主机。
从图7所示实施例可以看出,在本方案中,上行无线口也不使用WDS方式,降低了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配置复杂度,同时具有兼容性;另外,由于上行无线口是工作在桥接模式下,因此,因此上行无线网络中的AC和Portal服务器可以对设备下的不同用户进行单独的认证功能。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组成示意图,如图8所示,其主要包括转发控制模块81和创建在无线上行口上的多个无线客户端82,且每个无线客户端关闭WDS功能,其中:
转发控制模块81:从下行有线口或下行无线口接收到来自用户主机的报文时,若发现该报文需要通过上行无线口转发,则判断该用户主机是否已与上行无线口上的一个无线客户端绑定,若是,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后发送给绑定的无线客户端82;否则,在上行无线口上的无线客户端中,查找一个空闲的无线客户端,若查找到,将该无线客户端82与上行区域AP进行关联,关联成功后为该无线客户端82配置一个静态IP地址或者通过DHCP方式从上行无线网络中动态获取一个IP地址,配置该无线客户端82工作在NAT模式下,将该无线客户端82与该用户主机一对一绑定,记录该无线客户端82的IP地址与该用户主机的MAC地址的一对一绑定关系,同时将该无线客户端82的状态设置为非空闲状态,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后发送给绑定的无线客户端82;
无线客户端82:接收转发控制模块81发来的报文,对该报文进行3地址方式封装后发送出去。
转发控制模块81进一步用于,定期对非空闲状态的无线客户端进行查询,若发现在最近预设时长内一无线客户端未转发任何报文,则将该无线客户端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同时解除该无线客户端与用户主机的一对一绑定关系,并断开该无线客户端与上行区域AP的关联。
转发控制模块81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来自用户主机的报文且该用户主机未与任何无线客户端绑定时,若在上行无线口上的无线客户端中未查找到空闲的无线客户端,则将该报文丢弃。
转发控制模块81进一步用于,在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时,记录NAT表项,表项内容包括:所述用户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该用户主机绑定的无线客户端的IP地址和MAC地址;
且无线客户端82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来自上行无线网络的报文时,将该报文发送给转发控制模块81;
转发控制模块81接收到无线客户端82发来的来自上行无线网络的报文,根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MAC地址查找到对应的NAT表项,根据该NAT表项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后,将该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用户主机。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组成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设备的上行无线口、下行有线口和下行无线口桥接,该设备主要包括转发控制模块91和创建在上行无线口上的一个无线客户端92,且该无线客户端92关闭WDS功能,该无线客户端92与上行区域AP关联,其中:
转发控制模块91:从下行有线口或下行无线口接收到来自用户主机的报文时,若发现该报文需要通过上行无线口转发,则记录报文中的所述用户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将该报文发送给无线客户端92。
无线客户端92:接收转发控制模块91发来的报文,对该报文进行3地址方式封装后发送出去。
无线客户端92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来自上行无线网络的报文时,将该报文发送给转发控制模块81;
转发控制模块91接收无线客户端92发来的来自上行无线网络的报文,根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在记录的用户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对应的用户主机的MAC地址,将该报文转发给该用户主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上行无线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上行无线口上创建多个无线客户端,并关闭每个无线客户端的WDS功能,该方法包括:
A、当无线接入网桥设备从下行有线口或下行无线口接收到来自用户主机的报文时,若发现该报文需要通过上行无线口转发,则判断该用户主机是否已与上行无线口上的一个无线客户端绑定,若是,执行步骤C;否则,执行步骤B;
B、无线接入网桥设备在上行无线口上的无线客户端中,查找一个空闲的无线客户端,若查找到,将该无线客户端与该用户主机一对一绑定,同时将该无线客户端的状态设置为非空闲状态;
C、无线接入网桥设备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后,将该报文发送给绑定的无线客户端,无线客户端以3地址方式封装该报文,将封装好的报文发送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无线接入网桥设备定期对非空闲状态的无线客户端进行查询,若发现在最近预设时长内一无线客户端未转发任何报文,则将该无线客户端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同时解除该无线客户端与用户主机的一对一绑定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无线接入网桥设备在上行无线口上的无线客户端中,查找一个空闲的无线客户端之后进一步包括:
若未查找到,则将所述来自用户主机的报文丢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无线接入网桥设备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的同时进一步包括:
记录NAT表项,表项内容包括:所述用户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该用户主机绑定的无线客户端的IP地址和MAC地址;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设备接收到无线客户端转发的来自上行无线网络的报文,根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MAC地址查找到对应的NAT表项,根据该NAT表项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后,将该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用户主机。
5.一种上行无线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线接入网桥设备的上行无线口上创建一个无线客户端,并关闭该无线客户端的WDS功能,设备的上行无线口、下行有线口和下行无线口桥接,该方法包括:
当无线接入网桥设备从下行有线口或下行无线口接收到来自用户主机的报文时,若发现该报文需要通过上行无线口转发,则记录所述用户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将该报文发送给所述无线客户端,所述无线客户端对该报文进行3地址方式封装,将封装好的报文发送出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无线接入网桥设备接收所述无线客户端转发的来自上行无线网络的报文,根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在记录的用户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对应的用户主机的MAC地址,将该报文转发给该用户主机。
7.一种无线接入网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发控制模块和创建在无线上行口上的多个无线客户端,且每个无线客户端关闭WDS功能,其中:
转发控制模块:从下行有线口或下行无线口接收到来自用户主机的报文时,若发现该报文需要通过上行无线口转发,则判断该用户主机是否已与上行无线口上的一个无线客户端绑定,若是,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后发送给绑定的无线客户端;否则,在上行无线口上的无线客户端中,查找一个空闲的无线客户端,若查找到,将该无线客户端与该用户主机一对一绑定,同时将该无线客户端的状态设置为非空闲状态,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后发送给绑定的无线客户端;
无线客户端:接收转发控制模块发来的报文,对该报文进行3地址方式封装后发送出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定期对非空闲状态的无线客户端进行查询,若发现在最近预设时长内一无线客户端未转发任何报文,则将该无线客户端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同时解除该无线客户端与用户主机的一对一绑定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来自用户主机的报文且该用户主机未与任何无线客户端绑定时,若在上行无线口上的无线客户端中未查找到空闲的无线客户端,则将所述报文丢弃。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时,记录NAT表项,表项内容包括:所述用户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该用户主机绑定的无线客户端的IP地址和MAC地址;
且所述无线客户端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来自上行无线网络的报文时,将该报文发送给转发控制模块;
转发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报文,根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MAC地址查找到对应的NAT表项,根据该NAT表项对该报文进行NAT处理后,将该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用户主机。
11.一种无线接入网桥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的上行无线口、下行有线口和下行无线口桥接,该设备包括转发控制模块和创建在无线上行口上的一个无线客户端,且该无线客户端关闭WDS功能,其中:
转发控制模块:从下行有线口或下行无线口接收到来自用户主机的报文时,若发现该报文需要通过上行无线口转发,则记录报文中的所述用户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将该报文发送给无线客户端;
无线客户端:接收所述报文,对该报文进行3地址方式封装后发送出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客户端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到来自上行无线网络的报文时,将该报文发送给转发控制模块;
所述转发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报文,根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在记录的用户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对应的用户主机的MAC地址,将该报文转发给该用户主机。
CN201110308467.9A 2011-10-12 2011-10-12 上行无线接入方法及无线接入网桥设备 Active CN1023556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08467.9A CN102355660B (zh) 2011-10-12 2011-10-12 上行无线接入方法及无线接入网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08467.9A CN102355660B (zh) 2011-10-12 2011-10-12 上行无线接入方法及无线接入网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5660A true CN102355660A (zh) 2012-02-15
CN102355660B CN102355660B (zh) 2014-03-19

Family

ID=45579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08467.9A Active CN102355660B (zh) 2011-10-12 2011-10-12 上行无线接入方法及无线接入网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5566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8781A (zh) * 2012-09-21 2013-01-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桥及实现dhcp安全的方法
CN103731350A (zh) * 2013-12-06 2014-04-16 南京智达康无线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终端接入设备的数据转发方法
CN105847109A (zh) * 2016-05-27 2016-08-1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系统及无线接入点
CN107948039A (zh) * 2017-11-17 2018-04-20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址表项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079510A (zh) * 2019-12-17 2021-07-06 天津蠃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通信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6201A (zh) * 2002-12-16 2003-06-25 北京朗通环球科技有限公司 在无线访问点上实现接入控制器功能的方法
CN1561045A (zh) * 2004-03-10 2005-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网桥透明桥接的实现方法
CN101510853A (zh) * 2009-04-09 2009-08-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Wlan无线桥接的实现方法和装置及无线接入客户端
CN101515950A (zh) * 2009-04-09 2009-08-2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Wlan子网终端的dhcp实现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客户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6201A (zh) * 2002-12-16 2003-06-25 北京朗通环球科技有限公司 在无线访问点上实现接入控制器功能的方法
CN1561045A (zh) * 2004-03-10 2005-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网桥透明桥接的实现方法
CN101510853A (zh) * 2009-04-09 2009-08-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Wlan无线桥接的实现方法和装置及无线接入客户端
CN101515950A (zh) * 2009-04-09 2009-08-2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Wlan子网终端的dhcp实现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客户端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8781A (zh) * 2012-09-21 2013-01-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桥及实现dhcp安全的方法
CN102868781B (zh) * 2012-09-21 2015-12-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桥及实现dhcp安全的方法
CN103731350A (zh) * 2013-12-06 2014-04-16 南京智达康无线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终端接入设备的数据转发方法
CN105847109A (zh) * 2016-05-27 2016-08-1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系统及无线接入点
CN107948039A (zh) * 2017-11-17 2018-04-20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址表项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948039B (zh) * 2017-11-17 2020-05-29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址表项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079510A (zh) * 2019-12-17 2021-07-06 天津蠃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通信装置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5660B (zh)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9314B (zh) 基站及其附接方法
CN101305568B (zh) 基于多个请求提供qos处理
CN101151848B (zh) 中继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和集成电路
CN101510853B (zh) Wlan无线桥接的实现方法和装置及无线接入客户端
EP2654336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ccess point (ap) to manage wireless repeater(s)
CN102355660B (zh) 上行无线接入方法及无线接入网桥设备
CA2543231A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data streaming over a network connection in a wireless mac processor
US20070195803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device relating to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158409B (zh) 一种ip报文转发控制方法及其设备
EP3041279A1 (en) Terminal and wireless networking method
CN101668324A (zh) 中继网络的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81594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无线访问节点、系统
CN10246950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22888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aying single-hop traffic over wireless multi-hop networks
CN202285423U (zh) 智能机顶盒
CN103023761B (zh) 网关装置、智能物联网系统及该系统的混合接入方法
CN107257561A (zh) 一种中继通信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4618849A (zh) 终端的本地交换方法及系统
CN102045233B (zh) 一种网络通信中控制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设备
CN101132374B (zh) 一种发送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72605B (zh) Ap独立模式下的终端漫游方法及ap
CN103200068A (zh) 一种基于用户业务多隧道传输装置
CN104468312A (zh) 一种无线中继站及其接入核心网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73237C (zh) 无线接入网络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控制服务器及数据服务器
CN100459566C (zh) 进行网络地址转换的网络中隧道中继的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