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9566C - 进行网络地址转换的网络中隧道中继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进行网络地址转换的网络中隧道中继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59566C CN100459566C CNB2004100444598A CN200410044459A CN100459566C CN 100459566 C CN100459566 C CN 100459566C CN B2004100444598 A CNB2004100444598 A CN B2004100444598A CN 200410044459 A CN200410044459 A CN 200410044459A CN 100459566 C CN100459566 C CN 10045956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dress
- network
- ipv6
- message
- priv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41000065695 Tered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330 nucleic acid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IXSZQYVWNJNRAL-UHFFFAOYSA-N etoxazole Chemical compound CCOC1=CC(C(C)(C)C)=CC=C1C1N=C(C=2C(=CC=CC=2F)F)OC1 IXSZQYVWNJNRA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21 re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进行网络地址转换的网络中隧道中继的实现方法,将NAT设备的公网IPv4地址和该NAT设备下的客户端主机的私有IPv4地址封装在IPv6地址的低64位,并利用边界路由器公布的前缀组建IPv6地址,将该IPv6地址分配给该客户端主机;客户端主机向IPv6网络发送报文或接收来自IPv6网络的报文时,NAT设备和边界路由器根据内嵌的公网和私网IPV4地址进行二次隧道封装和解封装,形成隧道中继,使报文跨越NAT设备在私网和IPv6网络之间进行传递。本发明保证在隧道跨越NAT设备的基础上,简化了网络结构,降低了部署难度,并提高了通讯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行网络地址转换(NAT)的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v4)网络到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网络过渡时,进行隧道中继的方法。
背景技术
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的部署是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原有IPv4(互联网协议第四版)网络中的节点访问IPv6提供的服务,需要通过隧道技术连接IPv6网络。由于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在IPv4网络中大量应用,所以如何使NAT设备下挂的主机也能通过隧道访问IPv6网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IPv4网络中双栈节点穿过IPv4NAT网络访问IPv6网络的过渡技术中,目前只有Teredo(Tunneling IPv6 over UDP throughNATs,即穿过NATs的承载在UDP上的IPv6隧道)。
在Ipv4网络中,NAT通过地址转换的方式,使内部私有网络可以仅使用较少的互联网有效IP地址,就能获得互联网接入的能力,有效地缓解了地址不足的问题,同时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性。NAT可以借助于某些代理服务器来实现,或在路由器上直接实现。NAT有如下三种类型:
1、锥形NAT(Cone NATs)
在NAT的映射表项中只保存内部(私网)地址和端口号到外部(公网)地址和端口号的映射。一旦NAT映射表被建立,那么来自于任何源的、到外部(公网)地址和端口号的入数据包都可以被NAT转换。
2、受限NAT(Restricted NATs)
在NAT映射表中保存内部地址和端口号到外部地址和端口号的映射,还保存从这个端口发出数据包的特定外部主机(地址和端口号)的列表。来自第三方的入数据包将被丢弃。
3、对称NAT(Symmetric NATs)
NAT依据不同的外部目的地(对出包来说),将相同的内部地址和端口号映射为不同的外部地址和端口号。
如图1所示为IPv6数据包隧道封装格式示意图,隧道机制提供了一种利用现有IPv4网络架构实现IPv6通信的方法,基本工作方法如下:
1、隧道入口对IPv6数据包先进行IPv4封装,然后发送。
2、隧道出口收到隧道封装的数据包后,先确认是否需要重组,如果数据包经过分段,那么需要重组;否则不必。然后去掉隧道封装(IPv4报头),对收到的数据包作相应处理。
3、为了使数据包能够顺利通过隧道,隧道入口可能需要维护隧道的软状态信息,比如记录隧道MTU(最大传输单元)等参数。一个网络节点所使用的隧道可能会很多,相关的软状态可以被缓存等不用的时候就丢弃。
除了为IPv6的数据包加上IPv4的数据包头,封装节点还需要:
1、决定是否需要拆分数据包以及是否需要向源端发送“数据包过长”的IC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错误消息;
2、如何将隧道路径上路由器返回给源端的IPv4的错误消息映射成IPv6的ICMP消息。
位于NAT后的节点采用一般的隧道技术(IPv6-over-IPv4)是不能和NAT域外的IPv6节点进行通信的,因为目前的NAT一般不支持协议类型为41(也就是IPv6-over-IPv4)的数据包。Teredo隧道有别于一般的IPv6-over-IPv4隧道,确切地讲,它是一种IPv6-over-UDP隧道。数据包通过被封装在UDP载荷中的方式穿过NAT。
Teredo即穿过NATs的承载在UDP上的IPv6隧道,是一种允许在一级或多级NAT设备之后的主机之间建立自动IPv6隧道的IPv6/IPv4过渡技术,通过IPv4网络提供单播的IPv6连通性。Teredo适用于NAT设备不能提供6to4路由器功能的情况和存在多级NAT配置的情况。Teredo使终端节点不需具备公网IPv4地址,即可以轻易地穿越多层次的NAT环境,与IPv6网络进行通讯。
如图2所示为Teredo数据包的格式示意图,Teredo的工作原理是利用IPv4头和UDP头来封装IPv6包文,使IPv6包文成为UDP的承载负荷(Payload)。
如图3所示为Teredo原理模型示意图,Teredo由下列成员组成:
1、Teredo客户端:
Teredo客户端是位于NAT域内的双栈主机,它支持Teredo隧道接口,通过这个接口数据包被隧道到另一个Teredo客户端或IPv6网络中的节点(通过Teredo中继)。一个Teredo客户端与一个Teredo服务器通信,获得一个基于Teredo IPv6地址的地址前缀,服务器还可以帮助Teredo客户端与其他Teredo客户端或IPv6网络中的主机通信。
2、Teredo服务器:
Teredo服务器是一个连接IPv4网络和IPv6网络的双栈节点,它支持一个Teredo隧道接口。Teredo服务器帮助Teredo客户端进行地址配置,并且使Teredo客户端和其他Teredo客户端之间,或Teredo客户端和仅支持IPv6的主机(即IPv6-only Host)之间通信。Teredo服务器使用UDP端口号3544。
3、Teredo中继:
Teredo中继是一个双栈路由器,它在Teredo客户端和仅支持IPv6的主机间转发数据包。在一些情况下,Teredo中继和Teredo服务器之间互相作用,促进Teredo客户端和仅支持IPv6的主机之间开始通信。Teredo中继使用UDP端口号3544。
如图3所示,利用Teredo技术,客户端与IPv6-only Host进行通讯过程如下:
1、Teredo客户端向IPv6-only Host发送回送请求,先发送到服务器;
2、由Teredo服务器进行转发,发送至IPv6-only Host;
3、IPv6-only Host向客户端返回回送应答,先发送到Teredo中继;
4、由Teredo中继将回送应答转发至客户端;
5、客户端发往IPv6-only Host的报文先发送至Teredo中继;
6、Teredo中继将报文转发至IPv6-only Host。
Teredo可使NAT域内的IPv6节点获得全球性的IPv6连接,在因IPv4地址匮乏而广泛运行NAT的地区,Teredo隧道无疑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Teredo存在以下缺点:
1、结构复杂,整个体系结构包括Teredo客户端、NAT设备、Teredo服务器、Teredo中继,部署成本高;
2、隧道封装与目前的主流隧道封装差别较大,采用UDP封装技术,由于目前的过渡技术的封装一般是IP直接封装,采用UDP封装需要额外开销,需要双栈主机节点除支持普通过渡技术外,还需要特别支持Teredo,需要有特别的客户端程序,因而部署比较困难;
3、Teredo目前仅能支持锥型和受限型NAT,它不适用于对称型NAT,并且对于受限型的支持需要复杂的报文处理;客户端与Teredo服务器之间有大量bubble报文(Teredo的协议报文)交互,影响系统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NAT设备下的主机通过Teredo访问IPv6网络时,结构复杂、部署成本高且效率低等不足,提供
一种NAT网络中的隧道中继方法,从而保证在隧道跨越NAT设备的基础上,简化网络结构,降低部署难度,并提高通讯效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这种进行网络地址转换的网络中隧道中继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IPv4地址和该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下的客户端主机的私有IPv4地址封装在IPv6地址的低64位,并利用边界路由器公布的前缀组建IPv6地址,将该IPv6地址作为128位前缀直接分配给该客户端主机;
客户端主机向IPv6网络发送报文或接收来自IPv6网络的报文时,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和边界路由器根据内嵌的公网和私网IPV4地址进行二次隧道封装和解封装,形成隧道中继,使报文跨越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在私网和IPv6网络之间进行传递。
所述的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将其公网IPv4地址封装在所述IPv6地址的低32位,将所述客户端主机的私有IPv4地址封装在所述IPv6地址的低64位至33位。所述客户端主机的IPv6地址由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根据边界路由器公布的前缀,并组合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IPv4地址和客户端主机的私有IPv4地址后,自动配置给客户端主机。
私网客户端主机向IPv6网络发送报文时,步骤如下:
A1、私网客户端主机根据域名服务器的返回记录组建隧道封装报文,所述隧道封装报文的目的地址是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私有IPv4地址,源地址是客户端主机的私有IPv4地址,隧道封装报文内封装的IPv6报文的目的地址是域名服务器返回记录中的IPv6地址,源地址是客户端主机从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分配的IPv6地址;
A2、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收到客户端主机发来的协议号为41的封装报文后,进行解封装,然后重新使用公网IPv4地址进行封装,封装报文的目的地址是边界路由器的公网IPv4地址,源地址是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IPv4地址;
A3、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继续转发该封装有IPv6报文的IPv4报文到边界路由器,边界路由器解封装后,使报文在IPv6网络上传输。
从IPv6网络发送报文到私网的客户端主机时,步骤如下:
B1、边界路由器从IPv6网络接收到IPv6报文,从目的地址中取出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IPv4地址,根据公网IPv4地址组建封装报文,封装报文的目的地址是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IPv4地址,源地址是边界路由器的公网IPv4地址;
B2、封装报文抵达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时,进行解封装,并根据封装IPv6报文目的地址中的客户端主机的私网IPv4地址,重新进行封装,封装报文的目的地址是客户端主机的私有IPv4地址,源地址是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私有IPv4地址,封装报文在私有网络上传送到客户端主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进行网络地址转换的网络中进行隧道中继的方法,将私网的IPv4地址和NAT设备的公网IPv4地址内嵌在IPv6地址的低64位;NAT设备根据地址就能进行正确的封装/解封装及转发。NAT设备对封装报文进行地址替换后重新进行封装实现隧道中继。本发明解决隧道跨越NAT的技术问题,在保证隧道跨越NAT的基础上简化结构,与主流隧道技术靠拢,解决了Teredo结构复杂的问题。将隧道封装的对应功能放置在NAT设备和路由器上,通过二次封装保证了封装报文跨越NAT后仍能正确传递(收发报文)。
本发明隧道中继方法结构清晰、简单,部署容易,隧道的建立完全自动化,不需要维持任何状态,只需要升级NAT设备和边界路由器就可以完成部署,客户端PC客户端只要求是双栈,不需要任何修改,没有其他特别要求,具有通用性;而现有技术的Teredo中还需要Teredo服务器、Teredo中继设备,并且PC客户机需要安装特别的客户端软件,部署非常困难。
本发明还解决了Teredo结构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Teredo本身的协议报文比较复杂,客户端与服务器有大量的Bubble报文交互,影响了系统的效率;而本发明则是完全自动的,根据IPv6地址内嵌的地址进行隧道封装和解封装,提高了通讯效率,非常具有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IPv6数据包隧道封装格式示意图;
图2为Teredo数据包的格式示意图;
图3为Teredo原理模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自动隧道中继方法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通讯流程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私有网络中的主机通过NAT设备(可采用代理服务器)与公网(IPv4网络)连接,IPv4网络与IPv6网络之间通过边界路由器(TR)连接,本发明在NAT设备上增加隧道中继功能,使私有网络内的封装报文经过NAT设备的中继处理后能在公网IPv4上继续转发到隧道终点路由器,即边界路由器。如果NAT设备到边界路由器的隧道已经可以使用,则在客户端主机、NAT设备、边界路由器间建立两条自动隧道,实现IPv6over IPv4隧道穿透NAT设备,客户端主机与NAT设备之间的隧道为私网隧道,NAT设备与边界路由器之间的隧道为公网隧道。
本发明将NAT设备的出口IPv4地址(公网IPv4地址)和客户端主机的私有IPv4地址封装在IPv6地址的低64位,然后分配给主机,使主机的IPv6地址同时具备NAT设备公网IP地址和客户端主机私网IP地址属性。这样,对所有协议号为41的IP报文,NAT设备利用中继功能根据内嵌的相应地址进行隧道封装、解封装、再封装形成隧道中继。NAT设备在出接口上利用公网IP地址进行封装(NAT设备本身的IP),在下行方向利用私有地址进行隧道封装。
从NAT设备上分配IPv6地址给主机有多种方式,主机的IPv6地址可由NAT设备采用IPv6自动配置给客户端主机,可以采用64位前缀,组合NAT设备的公网IPv4地址和客户端主机的私网IPv4地址后,按128位前缀分配给用户,其实就是直接分配IPv6地址。因为前缀是由边界路由器分配的,可以根据网络结构自行分配,因而具有通用性,适用于各种IPv6网络,而且不管什么样的NAT设备都能跨越。当然,主机的IPv6地址也可以通过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方式,先截获客户的DHCP请求,然后回应进行分配;或者也可以直接手工配置。
利用本发明进行隧道中继的具体过程如下:
1、发送报文隧道中继:
私网双栈主机PC根据DNS(域名服务器)的返回记录组建隧道封装报文(返回的DNS记录包括IPv4的A记录和IPv6的AAAA记录,双栈主机根据这些记录就知道对端是IPv4还是IPv6网络,从而选择通讯方式。如果是IPv6网络,则组建隧道封装报文),隧道封装报文的目的地址是NAT设备的私有IPv4地址,源地址是客户端主机的私有IPv4地址。隧道封装报文内封装的IPv6报文的目的地址是返回的DNS记录中的IPv6地址(即AAAA记录中的对端IPv6地址),源地址是客户端主机从NAT设备上分配的IPv6地址。客户端主机从NAT设备上分配的IPv6地址具体格式如下:
Prefix(边界路由器分配给NAT的64位前缀) | 私网IPv4地址 | 公网IPv4地址 |
该格式地址,由于前缀是路由器分配给NAT设备,具有通用性,低64位地址是NAT设备根据客户端主机的请求中带的IPv4地址和NAT本身的公网IP地址构成,既严格保持了私网内唯一,也能保证在全局也是唯一的,可以在IPv6网络内自由传递。
NAT设备收到客户端主机发来的协议号为41的封装报文后,进行解封装,然后重新使用公网IPv4地址进行封装,封装报文的目的地址是边界路由器的公网IPv4地址,源地址是NAT设备的公网IPv4地址;然后继续按NAT流程转发该封装有IPv6报文的IPv4报文到边界路由器,边界路由器解封装后在IPv6网络上传输。
2、IPv6接收报文隧道中继:
边界路由器TR从IPv6网络接收到IPv6报文,根据路由匹配到TR出接口,TR出接口将根据目的地址的低32位取出公网IPv4地址,组建封装报文,封装报文的目的地址是NAT设备的公网IPv4地址,源地址是边界路由器的公网IPv4地址。封装报文抵达NAT设备时,进行解封装,并根据封装IPv6报文目的地址的低64~33位取出私网IPv4地址,重新进行封装,封装报文的目的地址是客户端主机的私有IPv4地址,源地址是NAT设备的私有IPv4地址,实现报文在私有隧道上的传送。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将私网的IPv4地址和NAT设备的公网IPv4地址内嵌在IPv6地址的低64位,同时利用路由器公布的前缀组建任意范围的IPv6地址,在此格式IPv6地址基础上,在NAT设备上增加隧道中继功能,根据地址格式中封装的私有IP地址和公有IP地址,进行封装修改,实现隧道中继,外部报文接收处理相反。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通讯流程示例图,假设主机的私有地址为192.168.0.2,NAT设备的私有地址为192.168.0.1,NAT设备的公有地址为202.10.0.2,边界路由器TR的IPv4地址为202.10.0.1,边界路由器TR的IPv6地址为2002::1,目的IPv6主机的地址为:2003::1,则各阶段的报文格式如下:
报文1格式为:私网源IPv4地址+私网目的IPv4地址+IPv6源IP地址+IPv6目的IP地址+数据
192.168.0.2 | 192.168.0.1 | 2002::192.168.0.2:202.10.0.2 | 2003::1 | 数据 |
报文2格式为:公网源IPv4地址+公网目的IPv4地址+IPv6源IP地址+IPv6目的IP地址+数据
202.10.0.2 | 202.10.0.1 | 2002::192.168.0.2:202.10.0.2 | 2003::1 | 数据 |
报文3格式为:IPv6源IP地址+IPv6目的IP地址+数据
2002::192.168.0.2:202.10.0.2 | 2003::1 | 数据 |
相应地,报文4、报文5、报文6格式分别为:
报文4:
2003::1 | 2002::192.168.0.2:202.10.0.2 | 数据 |
报文5:
202.10.0.1 | 202.10.0.2 | 2003::1 | 2002::192.168.0.2:202.10.0.2 | 数据 |
报文6:
192.168.0.1 | 192.168.0.2 | 2003::1 | 2002::192.168.0.2:202.10.0.2 | 数据 |
本发明将私网的IPv4地址和NAT设备的公网IPv4地址内嵌在IPv6地址的低64位;NAT设备根据地址就能进行正确的封装/解封装及转发。NAT设备对封装报文进行地址替换后重新进行封装实现隧道中继。本发明解决隧道跨越NAT的技术问题,在保证隧道跨越NAT的基础上简化结构,与主流隧道技术靠拢,解决了Teredo结构复杂的问题。将隧道封装的对应功能放置在NAT设备和路由器上,通过二次封装保证了封装报文跨越NAT后仍能正确传递(收发报文)。
本发明结构清晰、简单,部署容易,隧道的建立完全自动化,根据上述规则自动建立,不需要维持任何状态,只需要升级NAT设备和边界路由器就可以完成部署,客户端PC客户端只要求是双栈,不需要任何修改,没有其他特别要求,具有通用性;而现有技术采用的teredo的客户端必须要具备teredo客户端软件,部署非常困难。
本发明还解决了Teredo结构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Teredo本身的协议报文比较复杂,客户端与服务器有大量的Bubble报文交互,影响了系统的效率;而本发明则是完全自动的,根据IPv6地址内嵌的地址进行隧道封装和解封装,提高了通讯效率,非常具有竞争力。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精神,可以有多种变形方案实现本发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进行网络地址转换的网络中隧道中继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IPv4地址和该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下的客户端主机的私有IPv4地址封装在IPv6地址的低64位,并利用边界路由器公布的前缀组建IPv6地址,将该IPv6地址分配给该客户端主机;
客户端主机向IPv6网络发送报文或接收来自IPv6网络的报文时,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和边界路由器根据内嵌的公网和私网IPV4地址进行二次隧道封装和解封装,形成隧道中继,使报文跨越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在私网和IPv6网络之间进行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行网络地址转换的网络中隧道中继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将其公网IPv4地址封装在所述IPv6地址的低32位,将所述客户端主机的私有IPv4地址封装在所述IPv6地址的低64位至33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进行网络地址转换的网络中隧道中继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主机的IPv6地址由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根据边界路由器公布的前缀,并组合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IPv4地址和客户端主机的私有IPv4地址后,以128位前缀的方式自动配置给客户端主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行网络地址转换的网络中隧道中继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私网客户端主机向IPv6网络发送报文时,步骤如下:
A1、私网客户端主机根据域名服务器的返回记录组建隧道封装报文,所述隧道封装报文的目的地址是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私有IPv4地址,源地址是客户端主机的私有IPv4地址,隧道封装报文内封装的IPv6报文的目的地址是域名服务器返回记录中的IPv6地址,源地址是客户端主机从网络地址转换设备上分配的IPv6地址;
A2、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收到客户端主机发来的协议号为41的封装报文后,进行解封装,然后重新使用公网IPv4地址进行封装,封装报文的目的地址是边界路由器的公网IPv4地址,源地址是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IPv4地址;
A3、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继续转发该封装有IPv6报文的IPv4报文到边界路由器,边界路由器解封装后,使报文在IPv6网络上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行网络地址转换的网络中隧道中继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从IPv6网络发送报文到私网的客户端主机时,步骤如下:
B1、边界路由器从IPv6网络接收到IPv6报文,从目的地址中取出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IPv4地址,根据公网IPv4地址组建封装报文,封装报文的目的地址是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公网IPv4地址,源地址是边界路由器的公网IPv4地址;
B2、封装报文抵达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时,进行解封装,并根据封装IPv6报文目的地址中的客户端主机的私网IPv4地址,重新进行封装,封装报文的目的地址是客户端主机的私有IPv4地址,源地址是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私有IPv4地址,封装报文在私有网络上传送到客户端主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444598A CN100459566C (zh) | 2004-05-10 | 2004-05-10 | 进行网络地址转换的网络中隧道中继的实现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444598A CN100459566C (zh) | 2004-05-10 | 2004-05-10 | 进行网络地址转换的网络中隧道中继的实现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97421A CN1697421A (zh) | 2005-11-16 |
CN100459566C true CN100459566C (zh) | 2009-02-04 |
Family
ID=35349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4445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9566C (zh) | 2004-05-10 | 2004-05-10 | 进行网络地址转换的网络中隧道中继的实现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59566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09076B (zh) * | 2006-01-26 | 2010-05-2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通信网络中终端IPv6地址的生成及解析方法 |
CN101447935B (zh) | 2008-11-20 | 2011-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包转发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01998679B (zh) * | 2009-08-13 | 2012-11-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承载的中继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
CN101719859B (zh) * | 2009-12-09 | 2012-06-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IPv6隧道穿越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2006337B (zh) * | 2010-11-23 | 2013-12-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cgn实体的数据传输方法、cgn实体、网关及系统 |
CN102143246B (zh) * | 2010-12-20 | 2013-11-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Ipv4网络与ipv6网络之间的端到端通信方法 |
CN102710495B (zh) * | 2012-04-23 | 2015-04-08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监控网络用户主机建立路由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378301B (zh) * | 2013-08-15 | 2018-08-14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处理设备 |
US9716653B2 (en) * | 2014-11-18 | 2017-07-25 | Hau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ow-based addressing in a mobile environment |
US20160344688A1 (en) * | 2015-05-22 | 2016-11-24 | Apple Inc. | Communicating via IPv6-only Networks Using IPv4 Literal Identifiers |
CN107547687B (zh) * | 2017-08-31 | 2021-02-26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13259435B (zh) * | 2021-05-13 | 2022-07-12 | 上海巨印科技有限公司 | 辐射测量仪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219023A1 (en) * | 2002-05-24 | 2003-11-27 | Hiroaki Miyata | Packet transfer apparatus performing address translation |
CN1476206A (zh) * | 2003-07-14 | 2004-02-18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一种利用双重隧道机制穿透nat的方法 |
CN1490998A (zh) * | 2003-07-23 | 2004-04-21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利用nat-pt和客户/服务器模式实现ip网络终端通信方法 |
-
2004
- 2004-05-10 CN CNB2004100444598A patent/CN10045956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219023A1 (en) * | 2002-05-24 | 2003-11-27 | Hiroaki Miyata | Packet transfer apparatus performing address translation |
CN1476206A (zh) * | 2003-07-14 | 2004-02-18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一种利用双重隧道机制穿透nat的方法 |
CN1490998A (zh) * | 2003-07-23 | 2004-04-21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利用nat-pt和客户/服务器模式实现ip网络终端通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97421A (zh) | 2005-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47935B (zh) | 数据包转发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1510853B (zh) | Wlan无线桥接的实现方法和装置及无线接入客户端 | |
US6747979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idging between networks | |
CN102447752B (zh) | 基于二层隧道协议的业务访问方法、系统和装置 | |
CN100413289C (zh) | 基于P2P在IPv4上实现IPv6高性能互联的方法 | |
CN100459566C (zh) | 进行网络地址转换的网络中隧道中继的实现方法 | |
CN100484083C (zh) | 一种地址转换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混合地址转换路由器 | |
CN102209121A (zh) | IPv6网络和IPv4网络之间互通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236964B (zh) | 基于Linux的DS-Lite实现方法及其CPE接入设备 | |
CN101515882B (zh) | 一种局域网与公网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2546362A (zh) | 报文处理方法、系统和用户前端设备 | |
CN102308523A (zh) | 数据通信网络配置方法、网关网元及数据通信系统 | |
CN102255982A (zh) | 一种IPv4/IPv6转换网关以及转换方法 | |
Cui et al. | 4over6: network layer virtualization for IPv4-IPv6 coexistence | |
CN101026547A (zh) | 一种将Intranet中的IPv6主机接入全球IPv6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2291305B (zh) | 实现6to4中继路由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报文转发方法 | |
CN101888418B (zh) | 解决双栈网络中IPv4地址不足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2523312B (zh) | 一种4over6场景下的最优隧道选择方法 | |
CN101783819A (zh) | 一种利用IPv6过渡协议支持对等网络地址转换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3780492A (zh) | 报文转发的方法和相应设备 | |
CN101465858B (zh) | 监控业务中实现私网穿越的方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 | |
CN101127679A (zh) | 互联网地址扩展的方法 | |
CN101796769B (zh) | 用于改善控制服务器性能的因特网协议版本4上的因特网协议版本6转变方法和设备 | |
CN100539551C (zh) | 静态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的实现方法及网关设备 | |
CN1529480B (zh) | 一种ip网络协议转换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20 Address after: 130000 No. 2 Satellite Road, Changchun, Jilin, Chaoy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ang Rui Address before: 518129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partment, F1-18 building, research center of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04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