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5406B - 复合材料杆塔 - Google Patents

复合材料杆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5406B
CN102345406B CN201110198672.4A CN201110198672A CN102345406B CN 102345406 B CN102345406 B CN 102345406B CN 201110198672 A CN201110198672 A CN 201110198672A CN 102345406 B CN102345406 B CN 1023454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material
panel
back shaft
pultrusion
module 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86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5406A (zh
Inventor
麦克·温特哈特
马丁·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steady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麦克·温特哈特
马丁·王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麦克·温特哈特, 马丁·王 filed Critical 麦克·温特哈特
Publication of CN102345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54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54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54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02Structures mad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01Shaping fiber or fibered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杆塔。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支撑输电线路的杆塔和用于形成这种杆塔的方法。示例性的杆塔包括中心轴和第一模块支撑轴。所述第一模块支撑轴在所述中心轴的部分长度上或多于整个长度上围绕该中心轴,并且包括多个第一面板。

Description

复合材料杆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电线杆塔的领域,该电线杆塔用于支撑和架设被设计成用于传输电力的导电电缆。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将巨大负载中心与远程发电源相互连接在一起的输送线路对于按需重新分配电力至关重要。
公知的是利用处理过的木杆来形成输电杆塔。然而,已经发现处理木杆所用的化学制品含有致癌物质。源自对处理过的木杆的特殊处置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致使人们寻求木材的替代物。
还使用混凝土和钢材来形成电线杆塔。然而,这些材料的重量使得运输和安装成本过高。此外,钢材是高导电性的,而混凝土结构则随着温度膨胀和收缩从而导致纵向裂缝。
当使用电线杆塔时,抗侵蚀是另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放置电线杆塔的地面以及周围环境可对电线杆塔造成侵蚀,使电线杆塔的长度减小并使电线杆塔的寿命缩短。
电线杆塔的制造成本是另一个关心的问题。该成本由所用的材料、废料、耗损、制造时间以及劳动力产生。因此,期望提供一种能够被廉价地制造和运输的电线杆塔,并且其结构可靠且合乎环境要求,而且抗侵蚀以及抵抗诸如风、湿气、热、冷等环境因素。
复合材料电线杆塔由于重量较轻、抗侵蚀并且不具导电性,因而对其需求很大。此外,特别是与钢电线杆塔相比较,复合材料通常使用环保的生产方法。然而,复合材料的成本花费在每单位重量上的成本往往比传统的材料高。单壁复合材料结构对于电线杆塔应用来说通常不够坚固,因而经常需要诸如泡沫芯之类的附加支撑。然而,这导致附加成本并且可能导致长久的难题。其他设计着眼于锥形结构,然而,这种结构并不容易利用传统的复合材料电线杆塔的制造工艺制造,由此可能大大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撑输电线路的复合材料杆塔。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复合材料杆塔包括中心轴和第一模块支撑轴,该第一模块支撑轴包括多个第一面板。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轴具有多个中心凹入部,所述多个第一面板中的每个面板都具有位于第一侧的第一突出部和位于第二侧的第一凹入部,并且所述第一突出部被构造成与所述中心凹入部中的一个嵌套。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复合材料杆塔还包括第二模块支撑轴,该第二模块支撑轴包括多个第二面板,所述多个第二面板中的每个面板都具有位于第一侧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凹入部嵌套。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模块支撑轴在所述中心轴的部分长度上延伸。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模块支撑轴延伸超过所述中心轴的长度。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复合材料杆塔还包括第二模块支撑轴,该第二模块支撑轴在所述第一模块支撑轴的部分长度或多于整个长度上围绕第一模块支撑轴,所述第二模块支撑轴包括多个第二面板。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轴由第一复合材料形成,所述第一模块支撑轴的第一面板由第二复合材料形成,并且所述第二模块支撑轴的第二面板由第三复合材料形成。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复合材料、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和所述第三复合材料是相同的材料。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复合材料、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和所述第三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复合材料与该第一复合材料、该第二复合材料和该第三复合材料中的另外两种复合材料不同。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在横截面中观察时,所述第一模块支撑轴具有圆形外表面或椭圆形外表面。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在横截面中观察时,所述中心轴可以是圆形的、椭圆形的或多边形的。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轴是中空的并且至少部分地填充有蓬松材料。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多个第一面板中的至少一个面板和所述多个第二面板中的至少一个面板之间设置有增强层。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用于支撑输电线路的复合材料杆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拉挤第一复合材料以形成拉挤轴;拉挤第二复合材料以形成多个拉挤面板;将所述拉挤轴安装在地面中,使所述拉挤轴的一部分在地面上方延伸;以及将所述多个拉挤面板安装在所述挤拉轴周围,以形成所述复合材料杆塔。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面板中的每个面板的长度都小于所述轴的在地面上方延伸的部分的长度。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面板中的每个面板的长度都大于所述轴的在地面上方延伸的部分的长度。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形成所述多个拉挤面板的步骤包括同时拉挤全部所述多个拉挤面板的步骤。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形成所述多个拉挤面板的步骤包括通过用于形成全部所述多个拉挤面板的同一模具拉挤所述第二复合材料的步骤。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形成所述多个拉挤面板的步骤包括拉挤所述第二复合材料以形成一定长度的拉挤材料并且以适当间隔切割所述拉挤材料以形成所述多个面板的步骤。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形成所述多个面板的步骤包括拉挤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并且以适当长度切割拉挤后的所述第二复合材料以形成所述多个第一面板的步骤。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连续拉挤所述第二复合材料;以及切割拉挤后的所述材料以形成所述多个第二面板。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切割步骤包括在离开所述模具之后立即切割拉挤后的所述第二复合材料的步骤。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和所述第二复合材料是相同的材料,而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和所述第二复合材料是不相同的材料。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形成拉挤轴的步骤包括形成中空的拉挤轴的步骤,并且该方法还包括利用蓬松材料填充所述中空轴的至少一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例性电线杆塔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示例性电线杆塔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示例性电线杆塔组件的剖切立体图;
图4是示例性电线杆塔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另一个示例性电线杆塔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线杆塔组件的剖视图;
图7是经由增强层而彼此连接的两个面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经由增强层而彼此连接以形成中心轴的两个层的局部剖视图;以及
图9是用于沿着轴线联接两个面板的联接元件的局部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线杆塔组件10的视图。如图所示,电线杆塔组件10包括单件式中心轴20、第一模块支撑轴30和第二模块支撑轴40。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中心轴20是中空的。第一模块支撑轴30包括多个面板32。第一模块支撑轴30围绕中心轴20的一部分长度并且沿着该部分长度延伸(即,其不沿着中心轴的整个长度延伸)。第一模块支撑轴30可以包括任意适当数量的面板。例如,第一模块支撑轴30可以包括三个面板,或者其可以包括六个面板。第二模块支撑轴40包括多个面板42。第二模块支撑轴40围绕第一模块支撑轴30的一部分长度并沿着该部分长度延伸。第二模块支撑轴40可以包括任意适当数量的面板。例如,第二模块支撑轴40可以包括三个面板,或者其可以包括六个面板。第二模块支撑轴40可以与第一模块支撑轴30具有相同数量或不同数量的面板。第二模块支撑轴40的面板42可以比第一模块支撑轴30的面板32大。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每个面板32、42均是中空的。
第一模块支撑轴30的多个面板32中的每个面板都可以与所述多个面板32中的相邻的面板附接。此外,第一模块支撑轴30的多个面板32中的每个面板都可以附接至中心轴20。多个面板32可以使用粘合剂附接。然而,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方法使面板相互附接或者附接至下层的轴。类似地,第二模块支撑轴40的多个面板42中的每个面板都可以与所述多个面板42中的相邻的面板附接。此外,第二模块支撑轴40的多个面板42中的每个面板都可附接至第一模块支撑轴30的相邻的面板32。如图1所示,中心轴20、第一模块支撑轴30和第二模块支撑轴40可以是分层的。换言之,中心轴20的长度在第一模块支撑轴30和第二模块支撑轴40各自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且还延伸超过第一模块支撑轴30和第二模块支撑轴40的各自的长度。类似地,第一模块支撑轴30的长度可以在第二模块支撑轴40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且还可以延伸超过第二模块支撑轴40。例如像如图7所示的面板32和42之间那样,可以在来自于相邻模块支撑轴的相邻面板之间使用增强层67。此外,可以在第一模块支撑轴的面板和中心轴之间使用增强层。另外,例如如图8所示,中心轴可以由经由增强层67连接的多个同心节段61形成。增强层67可以粘附至面板和/或中心轴和/或中心轴节段。所述增强层可以由被设计成提供附加强度和/或刚度的复合材料形成。例如,所述增强层可以由玻璃或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形成。它们也可以由泡沫或轻木(balsa)形成。
尽管在图1中仅仅示出了两个模块支撑轴,但可以使用任意适当数量的模块支撑轴。例如,对于较低负载下的较短杆塔,可能仅需要一个模块支撑件。在其它情况下,可能期望形成能够承受较大负载的高得多的杆塔,因此可以使用多个模块支撑轴。
尽管面板32和面板42可以彼此对齐(即,第一面板32的端部33与第二面板42的端部43对准),但面板32的端部33和面板42的端部43以及因此面板32和面板42也可以偏置或错开,如图2所示。通过将面板错开,电线杆塔组件10可以具有附加强度。通过对齐或错开面板可以实现不同的强度和弯曲特性。
电线杆塔组件10可以被埋在地下。换言之,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中心轴20、第一模块支撑轴30和第二模块支撑轴40中的每一个均可以被埋在地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线杆塔组件10的剖切图。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线杆塔组件10能以模块化方式构造。换言之,可以先安装中心轴20。之后,可将多个面板32中的面板分别邻近中心轴20安装以形成第一模块支撑轴30。如上所述,可以将多个面板32附接至各个相邻的面板和/或也可以附接至中心轴20。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模块面板,可以在初始完成电线杆塔组件10之后利用附加面板增设附加的模块支撑轴。换言之,当诸如负载要求之类的需要改变时,可以容易地增设附加支撑轴以支撑电线杆塔组件。另外,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模块面板,可以更容易运输更小的部件,并且可以简化组件的安装。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线杆塔组件10的剖视图。如图所示,中心轴20可具有六边形形状。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六边形中心轴20的从一边到另一边的宽度可以约为1英尺6英寸。六边形中心轴20可以在每个边都具有凹入部2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每个凹入部24均可以约为3英寸宽,约为1英寸深。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中心轴20的壁厚可以约为0.125英寸到1英寸。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中心轴的壁厚在大约0.125英寸到0.5英寸的范围内。第一模块支撑轴30的面板32可以具有突出部36,所述突出部36被设计成与中心轴20的凹入部24嵌套或配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面板32在其最宽处的宽度31可以在大约6英寸到14英寸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突出部36的宽度可以约为3英寸,深度约为1英寸。类似地,面板32可以具有凹入部3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凹入部34的宽度35可以约为3英寸,深度约为1英寸。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除了突出部36之外可以具有约为3英寸的深度37。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面板32的壁的厚度39可以在大约0.625英寸到0.75英寸的范围内。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面板的壁的厚度可以约为一英寸。第二模块支撑轴40的面板42可以具有突出部46,该突出部46被设计成与面板32的凹入部34嵌套或配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面板42在其最宽处的宽度41可以约为1英尺5英寸。面板42也可以具有凹入部4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突出部46、凹入部44的大小以及面板42的深度和厚度可以与面板32的类似。第三模块支撑轴50的面板52可以具有突出部56,该突出部56被设计成与面板42的凹入部44嵌套或配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面板52在其最宽处的宽度51可以在大约为6英寸到21英寸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突出部56的大小和面板52的深度和厚度可以与面板32的类似。利用突出部和凹入部来引导面板的安装,从而可以进行相对容易且快速的构建。除了上面描述的附接面板的方法以外,还可以在与另一个面板的另一个平坦部分接合的平坦部分中使用粘合剂,和/或在凹入部和突出部中使用粘合剂以便附接相互嵌套的凹入部和突出部。另外,尽管已经描述了其中凹入部位于中心轴中而突出部位于第一模块支撑轴的面板的内表面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接下来凹入部位于各面板的外表面中,接下来突出部位于各面板的内表面中),但是电线杆塔也可以包括位于中心轴中的突出部和位于第一模块支撑轴的面板的内表面中的凹入部,等等。而且,尽管已经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尺寸和厚度,但是根据电线杆塔的期望尺寸和形状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尺寸和厚度。
本发明的中心轴20可以是任何适当的形状。例如,中心轴20可以是多边形的或椭圆形的。如图所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中心轴是圆形的或六边形的。当中心轴是圆形时,面板可以是月牙形的。当中心轴是六边形时,面板可以是梯形的。
每个模块支撑轴均可以使用任意适当数量的面板。例如,如果中心轴是圆形的,则各个模块支撑轴均可以包括三个月牙形面板。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如果中心轴是圆形的,则各个模块支撑轴均可以包括六个月牙形面板。然而,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各个模块支撑轴均可以具有不同数量的面板。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果中心轴是六边形的,则各个模块支撑轴均可以包括六个梯形形状的面板。用于各个相继的支撑轴的面板尺寸可以逐渐增大,以包围下层的支撑轴的周边。尽管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对于中心轴和各个模块支撑轴示出了类似的形状(即,当中心轴是六边形时,组装起来的第一模块支撑轴和所有后继的模块支撑轴也都是六边形的),但第一和/或后继的模块支撑轴的外部形状可以与下层的形状不同。尽管各个模块支撑轴的内表面均可以与下层的模块支撑轴或中心轴的外表面配合,但是外表面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中心轴可以是六边形的,并且第一模块支撑轴可以具有与中心轴的六边形形状对应的内表面,而其外表面是圆形的。
为了节约成本和减轻重量,各个面板和中心轴都可以是中空的。硬连线、电缆和/或光缆可以穿过中空的中心轴或者穿过形成周围面板或轴的任何面板。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中心轴和面板可以填充诸如泡沫之类的材料或其他蓬松材料,以有助于为电线杆塔组件提供结构支撑。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使用足够多的模块支撑轴时,可不必用泡沫填充物对电线杆塔组件提供足够的结构支撑。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线杆塔组件10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中心轴20、第一模块支撑轴30、第二模块支撑轴40和第三模块支撑轴50可以在内部以及外部上套叠。换言之,尽管中心轴20在其顶部处长度可能延伸超出第一模块支撑轴30,但是第一模块支撑轴的长度在中心轴20的底部处可以延伸到中心轴20的下方。通过在电线杆塔组件的底部处使电线杆塔组件的内部套叠,耗材较少,从而减轻重量又节约成本。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仅将最外面的模块支撑轴埋在地下。换言之,可以仅将最外面的模块支撑轴埋在地下,而不是将中心轴和其他内部模块支撑轴中的每个支撑轴都埋在地下。另选的是,可以将最外部的模块支撑轴中的一些或所有模块支撑轴中的一些埋在地下,而中心轴以及任选的一些内部模块支撑轴可以位于地面上。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例如图6所示,电线杆塔可以仅具有内部套叠。换言之,中心轴20的长度可以不延伸超过第一模块支撑轴30的长度(即,第一模块支撑轴30在中心轴20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且延伸一定的附加长度)。类似地,第一模块支撑轴30可以不延伸超过第二模块支撑轴40的长度(即,第一模块支撑轴40在第一模块支撑轴30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且延伸一定的附加长度)。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任一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模块支撑轴可以延伸到中心轴的下方,并且可以嵌入在地下或其他支撑结构中。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电线杆塔组件可以由诸如E玻璃和乙烯基酯树脂形成的复合物之类的非导电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也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复合材料。这种复合物可以抵制来自环境(即,风和湿气)和地面的侵蚀。因而,电线杆塔组件可以被埋置而不用担心侵蚀或腐烂。由复合材料制成的电线杆塔组件可以比传统的木杆塔的重量轻10%至40%,比钢杆塔或混凝土杆塔的重量小得更多。中心轴和各个模块支撑轴可以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制成。也可以使用诸如碳纤维、高强度玻璃(S玻璃、R玻璃等)、玄武岩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等等(无论是否导电)之类的其它增强材料来形成中心轴和/或面板。还可以使用的其它树脂体系可以是聚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或热塑性树脂。也可以使用添加剂或涂层来防止紫外线侵蚀或防火。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拉挤工艺来形成电线杆塔组件的复合材料。在拉挤工艺中,使连续卷粗纱、标准毡或编织纤维通过树脂浴。然后使树脂浸泡过的纤维经过模具和热源,从而使树脂浸泡过的纤维以期望的形状固化。例如,模具可以是圆形形状以便形成中空的圆形中心轴。或者,模具可以是月牙形形状以便形成中空的月牙形状的面板。然后,将拉挤后的材料切割成期望的长度以形成中心轴或面板。
可以使用一个模具来制造所有中心轴。然后,在组装电线杆塔组件之前,可以将中心轴切割成期望的高度。当想要不同尺寸的电线杆塔组件时,可以通过在拉挤过程期间或拉挤过程之后将材料简单地切割成期望高度而形成来自同一模具的中心轴。类似地,可以使用一个模具制造各个相应的模块支撑轴的所有面板。换言之,因为各个相应的模块支撑轴的面板可以具有相同尺寸(即,第一模块支撑轴的各个面板均为相同的第一尺寸,第二模块支撑轴的各个面板均为相同的第二尺寸),所以可以使用一个模具来形成给定模块支撑轴的所有面板。根据具体电线杆塔组件的需要,面板可以在拉挤过程期间或拉挤过程之后切割成期望的高度。如果用于不同电线杆塔组件的模块支撑轴需要不同高度的面板,则可以使用同一模具制造面板,然后在拉挤过程期间或拉挤过程之后简单地将面板切割成期望的高度即可。各个模块支撑轴所需的所有面板可以通过同时拉挤而用单个模具形成。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被顺序地拉挤。这可以通过一次拉挤一个面板或在拉挤过程期间或拉挤过程之后将各个拉挤面板切割成期望的长度而实现。通过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线杆塔组件,因为可以使用一个模具来形成不同电线杆塔组件的中心轴,可以使用一个模具来形成不同电线杆塔组件的第一模块支撑轴的面板,并且可以使用一个模具来形成不同电线杆塔组件的第二模块支撑轴的面板,等等,因此需要制造较少的模具。
可能存在不得不限制面板长度的情况,例如,因为面板必须被运送到特定场所进行安装,并且无论是通过卡车或集装箱,运送方法都可能限制面板长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面板制造成能够联接在一起的两个或更多个节段。存在各种方式可以将一个节段轴向联接至另一个节段以形成单个线性面板。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可以形成联接构件70,该联接构件70装配在待被联接的面板节段72、74内。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联接构件粘附或以其他方式连接至面板节段72和74的内表面。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联接构件具有与面板的内表面78相配合的至少一个表面,诸如表面76。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也可以具有其他变型。仅仅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形式描述了本发明。具体的描述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当前发明还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但在本文中未做出具体描述的其他实施方式。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0年7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365,634,并要求该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Claims (24)

1.一种用于支撑输电线路的复合材料杆塔,该复合材料杆塔包括:
中心轴;
围绕所述中心轴的第一模块支撑轴,该第一模块支撑轴包括多个第一面板,所述多个第一面板分别安装在所述中心轴周围,
所述第一模块支撑轴在所述中心轴的部分长度上延伸、或者所述第一模块支撑轴延伸超过所述中心轴的长度,
其中,所述中心轴具有多个中心凹入部,所述多个第一面板中的每个面板都具有位于第一侧的第一突出部和位于第二侧的第一凹入部,并且所述第一面板中的每个面板的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中心凹入部中的一个中心凹入部嵌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杆塔,该复合材料杆塔还包括第二模块支撑轴,该第二模块支撑轴在所述第一模块支撑轴的部分长度上围绕该第一模块支撑轴,所述第二模块支撑轴包括多个第二面板,所述多个第二面板中的每个面板都具有位于第一侧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面板中的每个面板的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一凹入部嵌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杆塔,该复合材料杆塔还包括第二模块支撑轴,所述第一模块支撑轴在所述中心轴的部分长度上延伸,该第二模块支撑轴在所述第一模块支撑轴的部分长度上延伸,所述第二模块支撑轴包括多个第二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杆塔,其中,所述中心轴由第一复合材料形成,所述第一模块支撑轴的所述第一面板由第二复合材料形成,并且所述第二模块支撑轴的所述第二面板由第三复合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杆塔,该复合材料杆塔还包括位于所述多个第一面板中的至少一个面板和所述多个第二面板中的至少一个面板之间的增强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杆塔,其中,所述第一复合材料、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和所述第三复合材料是相同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杆塔,其中,所述第一复合材料、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和所述第三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复合材料与该第一复合材料、该第二复合材料和该第三复合材料中的另外两种复合材料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杆塔,其中,当在横截面中观察时,所述第一模块支撑轴具有圆形外表面或者椭圆形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杆塔,其中,当在横截面中观察时,所述中心轴是圆形的或椭圆形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杆塔,其中,当在横截面中观察时,所述中心轴是多边形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杆塔,该复合材料杆塔还包括第二模块支撑轴,所述第一模块支撑轴延伸超过所述中心轴的长度,所述第二模块支撑轴延伸超过所述第一模块支撑轴的长度,所述第二模块支撑轴包括多个第二面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材料杆塔,其中,所述中心轴由第一复合材料形成,所述第一模块支撑轴的所述第一面板由第二复合材料形成,并且所述第二模块支撑轴的所述第二面板由第三复合材料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材料杆塔,其中,所述第一复合材料、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和所述第三复合材料是相同的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材料杆塔,其中,所述第一复合材料、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和所述第三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复合材料与该第一复合材料、该第二复合材料和该第三复合材料中的另外两种复合材料不同。
15.一种用于形成用于支撑输电线路的复合材料杆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拉挤第一复合材料以形成拉挤轴;
拉挤第二复合材料以形成多个拉挤面板;
将所述拉挤轴安装在地面中,使一部分所述拉挤轴在地面上方延伸;以及
将所述多个拉挤面板分别安装在所述拉挤轴周围,以形成所述复合材料杆塔,其中,
所述多个面板中的每个面板的长度都小于或大于所述轴的在地面上方延伸的部分的长度,
其中,所述轴具有多个中心凹入部,所述多个面板中的每个面板都具有位于第一侧的第一突出部和位于第二侧的第一凹入部,并且所述面板中的每个面板的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中心凹入部中的一个中心凹入部嵌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多个拉挤面板的步骤包括同时拉挤全部所述多个拉挤面板的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多个拉挤面板的步骤包括通过用于形成全部所述多个拉挤面板的相同模具拉挤所述第二复合材料的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多个拉挤面板的步骤包括拉挤所述第二复合材料以形成一定长度的拉挤材料,并且以适当间隔切割所述拉挤材料以形成所述多个面板的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多个面板的步骤包括拉挤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并且将拉挤后的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切割成适当长度以形成所述多个第一面板的步骤。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连续拉挤所述第二复合材料;以及
切割拉挤后的所述第二复合材料以形成所述多个第二面板。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切割步骤包括在离开所述模具之后立即切割拉挤后的所述第二复合材料的步骤。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和所述第二复合材料是相同的材料。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和所述第二复合材料是不相同的材料。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拉挤步骤包括拉挤中空轴的步骤,并且该方法还包括利用蓬松材料填充所述中空轴的至少一部分。
CN201110198672.4A 2010-07-19 2011-07-15 复合材料杆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454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6563410P 2010-07-19 2010-07-19
US61/365,634 2010-07-19
US13/079,686 2011-04-04
US13/079,686 US20120011804A1 (en) 2010-07-19 2011-04-04 Composite pol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5406A CN102345406A (zh) 2012-02-08
CN102345406B true CN102345406B (zh) 2014-02-19

Family

ID=4546580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5041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09068U (zh) 2010-07-19 2011-07-15 复合材料杆塔
CN20111019867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45406B (zh) 2010-07-19 2011-07-15 复合材料杆塔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5041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09068U (zh) 2010-07-19 2011-07-15 复合材料杆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11804A1 (zh)
CN (2) CN202209068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11804A1 (en) * 2010-07-19 2012-01-19 Michael Winterhalter Composite poles
US20120255259A1 (en) * 2011-04-06 2012-10-11 Shute James 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airing the rail of a split rail fence
US9359785B2 (en) * 2011-09-14 2016-06-07 Ocvitti Pty Ltd Metal post reinforcement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of repairing and/or reinforcing damaged metal posts
US8474221B1 (en) * 2012-01-20 2013-07-02 Trident Industries, LLC Telescoping fiberglass utility pole
US8887452B2 (en) * 2012-06-18 2014-11-18 Kenneth C. Carhar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in-ground wood
DK3004492T3 (en) 2013-05-29 2017-07-17 Jerol Ind Ab A BODY STRUCTURE
US20140373461A1 (en) * 2013-06-25 2014-12-25 VMR Product Group Post installation systems
US10544601B2 (en) * 2014-06-02 2020-01-28 Rs Technologies Inc. Pole shield
US11105060B2 (en) 2014-06-02 2021-08-31 RS Technology Inc. Pole shield
US20190136532A1 (en) * 2017-11-03 2019-05-09 Axion Structural Innovations Structural reinforced composite beam
CN111894331B (zh) * 2020-08-13 2021-06-15 江苏奇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复合材料杆塔的制备方法
CN114165097B (zh) * 2021-12-10 2023-08-22 中电装备青岛豪迈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智慧杆塔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2175A (en) * 1978-02-17 1979-10-23 Tillotson-Pearson, Inc. Pole construction
DE2820376A1 (de) * 1978-05-10 1979-11-15 Pohlman Zusammengesetztes bautei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FR2654184A1 (fr) * 1989-11-03 1991-05-10 Solycome Element tubulaire obtenu par assemblage bord a bord de deux profiles elementaires.
US5858493A (en) * 1996-09-16 1999-01-12 Sandt; Hartley Tapered composite structural memb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WO1999013162A1 (en) * 1997-09-08 1999-03-18 Jerol Oy Ab A pole
US6219988B1 (en) * 1999-03-18 2001-04-24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Wrapping system for strengthening structural columns or walls
US6519909B1 (en) * 1994-03-04 2003-02-18 Norman C. Fawley Composite reinforcement for support columns
CA2252841C (en) * 1996-12-20 2003-02-18 Robert H. Greene Composite filled hollow structure
US7021020B2 (en) * 2001-08-30 2006-04-04 Smrsf Inc. Moment-resistant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componentry and method
US7165361B2 (en) * 2003-04-24 2007-01-23 Peter Vanagan Building construction shores
CN202209068U (zh) * 2010-07-19 2012-05-02 麦克·温特哈特 复合材料杆塔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38690A (en) * 1960-03-11 1966-03-08 Reinforced Plastic Container C Composite beam
US4166347A (en) * 1976-10-18 1979-09-04 Pohlman Joe C Composite structural member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same
AUPR688701A0 (en) * 2001-08-08 2001-08-30 Tierney, Allen Richard Modular post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2175A (en) * 1978-02-17 1979-10-23 Tillotson-Pearson, Inc. Pole construction
DE2820376A1 (de) * 1978-05-10 1979-11-15 Pohlman Zusammengesetztes bautei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FR2654184A1 (fr) * 1989-11-03 1991-05-10 Solycome Element tubulaire obtenu par assemblage bord a bord de deux profiles elementaires.
US6519909B1 (en) * 1994-03-04 2003-02-18 Norman C. Fawley Composite reinforcement for support columns
US5858493A (en) * 1996-09-16 1999-01-12 Sandt; Hartley Tapered composite structural memb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A2252841C (en) * 1996-12-20 2003-02-18 Robert H. Greene Composite filled hollow structure
WO1999013162A1 (en) * 1997-09-08 1999-03-18 Jerol Oy Ab A pole
US6219988B1 (en) * 1999-03-18 2001-04-24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Wrapping system for strengthening structural columns or walls
US7021020B2 (en) * 2001-08-30 2006-04-04 Smrsf Inc. Moment-resistant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componentry and method
US7165361B2 (en) * 2003-04-24 2007-01-23 Peter Vanagan Building construction shores
CN202209068U (zh) * 2010-07-19 2012-05-02 麦克·温特哈特 复合材料杆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09068U (zh) 2012-05-02
CN102345406A (zh) 2012-02-08
US20120011804A1 (en) 2012-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5406B (zh) 复合材料杆塔
CN102777708A (zh) 纤维编织拉挤管道和生产方法
CA2773729A1 (en) Apparatus, composite section, and method for on-site tower formation
CN101798882A (zh) 用于输配电网的混合结构复合杆塔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27986A (zh) 一种复合材料输电杆塔
US20110134653A1 (en) Pultruded/extruded utility lighting, mounting and climbing structures
CN107740629B (zh) 碳纤维拉挤板增强输电线路用复合材料杆塔及其制备方法
US20130042573A1 (en) Composite pol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1727998A (zh) 增强电缆芯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34931B (zh) 一种玻璃钢电线杆
WO2006019478A1 (en) Corrugated composite pole
CN111852154B (zh) 一种高强度复合材料电杆
CN203097392U (zh) 复合杆塔
CN103306431B (zh) 钢筋混凝土管格构柱
CN104563580A (zh) 一种用于输配电线路的绝缘杆塔及其制造方法
CN212563536U (zh) 可更换预应力锚栓的风电塔筒过渡段筒节
CN114060224A (zh) 可更换预应力锚栓的风电塔筒过渡段筒节
CN103758278B (zh) 夹芯板
CN208632889U (zh) 一种用于铁路线巡轨检查平台支撑梁及附属设施
CN201927415U (zh) 光纤复合电缆
CN202324729U (zh) 由改性增强型挤塑板制造的十字导风墙
CN214037174U (zh) 一种三维增强缠绕玻璃钢夹砂管
CN204152082U (zh) 一种能快速安装的活动房连接立柱
CN206707381U (zh) 一种复合材料双轮景观塔
CN112324228B (zh) 一种组装式复合材料电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RTIN WANG

Effective date: 20140505

Owner name: SHUNFENG ENER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WINTERHART MIKE

Effective date: 201405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505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after: Shun Feng Energy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before: Winterhalter Michael

Patentee before: Wang Marti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18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after: Wang Martin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before: Shun Feng Energy Company Limite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21

Address after: Room 1, building 1-216, large slab bridge Subdistrict Office, Central Yunnan new area, Yunnan

Patentee after: Yunnan steady New Mate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before: Wang Mart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