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0806A - 一种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0806A
CN102340806A CN2010102345855A CN201010234585A CN102340806A CN 102340806 A CN102340806 A CN 102340806A CN 2010102345855 A CN2010102345855 A CN 2010102345855A CN 201010234585 A CN201010234585 A CN 201010234585A CN 102340806 A CN102340806 A CN 102340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ntenna
shaped
signal strength
signal int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45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0806B (zh
Inventor
杨勇
赵荣
杜懋江
李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01023458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408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40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0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08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08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方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以基站所在位置作为中心点,将基站的覆盖范围分成至少3个扇形待测区域,其中任意两个扇形待测区域没有重叠部分;确定扇形测试区域,在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每根天线的RSCP值;根据测量的每根天线的RSCP值,确定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每根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根据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方向角。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工作人员上基站天面测量就可以知道每根天线的方向角,对于天线角的测量无需安排专门的测量任务,直接分析日常拉网测试数据即可获得相关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UE)和业务数量的不断增加,网络的性能也需要不断提高。而网络侧稳定性就尤为重要。网络优化过程是提高网络稳定性的基础。
由于基站实际安装角度与规划角度存在偏差时,影响网络优化进度,所以实现网络优化过程中需要知道基站每根天线实际安装方向角,这样有助于提高网络优化进度。
目前确定天线实际安装方向角的方法:
专业人员需要上站,使用罗盘到天线天面测量,平均一个站的测量时间至少需要20分钟,而且还需要安排专门的车辆配合,对于一个拥有基站数量1000左右的中等规模的城市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并且此方案受周围建筑和干扰影响,计算存在一定的偏差。
综上所述,目前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方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方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以基站所在位置作为中心点,将基站的覆盖范围分成至少3个扇形待测区域,其中任意两个扇形待测区域没有重叠部分;
从所有扇形待测区域中确定扇形测试区域,并在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基站上每根天线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值;
根据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的每根天线的RSCP值,确定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每根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
根据确定的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方向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天线方向角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以基站所在位置作为中心点,将基站的覆盖范围分成至少3个扇形待测区域,其中任意两个扇形待测区域没有重叠部分;
功率确定模块,用于从所有扇形待测区域中确定扇形测试区域,并在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基站上每根天线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值;
强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的每根天线的RSCP值,确定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每根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
方向角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方向角。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的每根天线的RSCP值,确定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每根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以及根据确定的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方向角,不需要工作人员上基站天面测量就可以知道每根天线的方向角,对于天线角的测量无需安排专门的测量任务,直接分析日常拉网测试数据即可获得相关数据,从而节省了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天线方向角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划分扇形待测区域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剔除区域的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剔除区域的示意图;
图3D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种剔除区域的示意图;
图3E为本发明实施例第四种剔除区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将基站的覆盖范围分成至少3个扇形待测区域,从所有扇形待测区域中确定扇形测试区域,并在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基站上每根天线的RSCP(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接收信号码功率)值,然后根据RSCP值,确定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每根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最后根据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方向角。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的每根天线的RSCP值,确定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每根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以及根据确定的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方向角,不需要工作人员上站测量就可以知道每根天线的方向角,从而节省了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时间。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天线方向角的设备包括:划分模块10、功率确定模块20、强度确定模块30和方向角确定模块40。
划分模块10,用于以基站所在位置作为中心点,将基站的覆盖范围分成至少3个扇形待测区域,其中任意两个扇形待测区域没有重叠部分。
功率确定模块20,用于从所有扇形待测区域中确定扇形测试区域,并在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基站上每根天线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值。
强度确定模块30,用于根据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的每根天线的RSCP值,确定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每根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
方向角确定模块40,用于根据强度确定模块30确定的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方向角。
其中,基站的覆盖面积是一个圆形,划分模块10在划分时将360度划分成至少3个扇形待测区域。较佳的,每个扇形待测区域尽量相等。如图3A所示,将基站的覆盖面积划分成8个扇形待测区域。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划分的扇形待测区域的数量越多,测量的天线的方向角越准确,一般扇形待测区域的数量控制在8~36个比较合适。
具体划分成多少个扇形待测区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其中,功率确定模块20在划分的所有扇形待测区域中确定扇形测试区域。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造成某些扇形待测区域无法到达,所有扇形测试区域不一定是所有的扇形待测区域。当然,如果扇形测试区域等于扇形待测区域,可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具体哪些扇形待测区域是扇形测试区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定。
在确定了扇形测试区域后,功率确定模块20在每个扇形测试区域都要测量每根天线的RSCP值。
具体的,功率确定模块20对下行发射功率的测量,可以得到每根天线的RSCP值,这里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当前的服务小区和邻小区。
得到RSCP值后还可以得到频点和码子,然后根据频点和码子就可以知道测量的RSCP值对应哪个小区;知道了小区就知道该小区对应哪根天线,从而就知道测量的RSCP值对应哪根天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功率确定模块20可以只在每个扇形测试区域确定一组RSCP值。较佳的,可以设定一时间(比如640ms测量一次),功率确定模块20周期测量,这样在一个扇形测试区域就可以确定多组RSCP值。
其中,在功率确定模块20确定了天线对应的RSCP值后,强度确定模块30根据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的每根天线的RSCP值,确定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每根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
具体的,由于功率确定模块20会在每个扇形测试区域测量至少一组RSCP值。如果是一组,则强度确定模块30根据这一组确定每根天线在这个扇形测试区域的信号强度关系;如果是多组,则强度确定模块30需要选择一组,然后根据选择的这一组确定每根天线在这个扇形测试区域的信号强度关系。
在选择时,强度确定模块30可以在这个扇形测试区域内得到的所有组中随机选择一组;较佳的,强度确定模块30可以选择在扇形测试区域中心角的角平分线位置得到的一组RSCP值或者尽量靠近角平分线位置得到的一组RSCP值,具体可以参见图3A。
在确定了一组RSCP值后,强度确定模块30可以根据RSCP值的大小确定在对应扇形测试区域内的信号强度的关系,即RSCP值大的信号强度大。
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比如距离,所以测量的RSCP值会有一定的误差。一种较佳的方式是:强度确定模块30将所有天线的RSCP值相互进行比较,在两个RSCP值之差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RSCP值对应的两个天线的信号强度相同,在两个RSCP值之差不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较大的RSCP值对应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大于较小的RSCP值对应的天线的信号强度。
比如有A、B和C三根天线,对应的RSCP值分别是RSCP1、RSCP2、和RSCP3,第一阈值是6dbm。如果RSCP1-RSCP2<6dbm,则可以确定在这个扇形测试区域内天线A和天线B的信号强度相同;如果RSCP2-RSCP3≥6dbm,则可以确定在这个扇形测试区域内天线B的信号强度大于天线C的信号强度相同。根据这两个比较结果就可以确定三根天线的信号强度是:A=B>C。
其中,在确定了扇形测试区域内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后,方向角确定模块40根据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方向角。
具体的,方向角确定模块40根据确定的信号强度关系,确定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覆盖区域,针对每根天线,确定整个覆盖范围内除该天线不包括的扇形覆盖区域之外的区域所对应的夹角为该天线的方向角。
由于在每个扇形测试区域都对应一个信号强度关系,所以方向角确定模块40需要针对每个信号强度关系确定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覆盖区域。比如一共3根天线,8个扇形测试区域,则每个区域都会确定至少一根天线不包括的扇形覆盖区域,将所有8个扇形测试区域确定的针对同一根天线的不包括的扇形覆盖区域剔除掉,剩下的区域所对应的夹角就是该天线的方向角。也就是说,针对每个扇形测试区域,根据在该扇形测试区域中的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区域,针对每根天线,将该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所有扇形区域组成的区域作为不包括的区域。
知道了天线的方向角,方向角确定模块40还可以转换成经纬度输出;如果规定0度,比如可以规定正北或正南是0度,方向角确定模块40还可以转换成角度并输出。
由于信号强度关系中有可能出现每根天线的信号强度都相同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无法根据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区域,所以方向角确定模块40需要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不完全相同时,确定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待测区域。
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是:如果功率确定模块20在一个扇形测试区域内确定了多组RSCP值,强度确定模块30根据选择的一组RSCP值,确定所有天线的信号强度都相同,则强度确定模块30可以再选择一组RSCP值,并确定信号强度关系,直到确定信号强度不完全相同或没有可以选择的组。
由于当测量RSCP值时,如果位于天线正下方,则接收到的信号大部分来自其他建筑的发射信号,这样有可能导致测量准确性下降。一种较佳的方法是:方向角确定模块40在测量RSCP值时所在位置和基站的垂直下倾角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待测区域。
这里的第二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比如可以设定为15度。
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是:如果功率确定模块20在一个扇形测试区域内确定了多组RSCP值,强度确定模块30可以只选择测量RSCP值时所在位置和基站的垂直下倾角大于第二阈值时测量出来的RSCP值。较佳的,选择测量RSCP值时所在位置同时满足下面两个条件测量出来的RSCP值:
1、测量RSCP值时所在位置和基站的垂直下倾角大于第二阈值(尽量选择刚刚大于第二阈值,即比较靠近基站);
2、在扇形测试区域中心角的角平分线位置或者尽量靠近角平分线位置。
当然,上述两个较佳的实施例也可以同时应用,也就是说,既要选择测量RSCP值时所在位置和基站的垂直下倾角大于第二阈值时测量出来的RSCP值,也可以保证选择的RSCP值确定的信号强度不完全相同。
下面以天线的数量是3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数量的天线与3类似,不再赘述。
针对三根天线,强度确定模块30确定出来的信号强度关系一共有四种:
1)三个信号强度一样;
2)两强一弱;
3)两弱一强;
4)强、中、弱。
方向角确定模块40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是两根天线的信号强度相同时(比如两强一弱或两弱一强),较大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较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
假设有8个扇形待测区域,并且8个扇形待测区域都是扇形测试区域。在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内确定的信号强度关系是天线A=天线B>天线C,则对于天线A和天线B,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对应的不包括的区域是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即第8个扇形测试区域,参见图3B;对于天线C,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对应的不包括的区域就是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参见图3C。
方向角确定模块40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是三根天线的信号强度都不相同时,最大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和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以及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
假设有8个扇形待测区域,并且8个扇形待测区域都是扇形测试区域。在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内确定的信号强度关系是天线A>天线B>天线C,则对于天线A和天线C,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对应的不包括的区域是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和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参见图3D。针对这种情况无法确定天线B不包括的区域。
由于有可能出现测量RSCP值时的位置正好处于两个天线的中间夹角的位置,这样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一种较佳的方式是:
方向角确定模块40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是三根天线的信号强度都不相同,且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RSCP值高于第三阈值时,最大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以及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
这里的第三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比如是-70dbm。
假设有8个扇形待测区域,并且8个扇形待测区域都是扇形测试区域,第三阈值是-70dbm。在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内确定的信号强度关系是天线A>天线B>天线C。按照正常的方式对于天线A和天线C,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对应的不包括的区域是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和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如果天线C对应的RSCP值大于-70dbm,对于天线A,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对应的不包括的区域是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和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而对于天线C就需要变化一下,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对应的不包括的区域是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
方向角确定模块40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是三根天线的信号强度都不相同,且中间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RSCP值与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RSCP值之差小于第四阈值时,最大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
这里的第四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比如是8dbm。
假设有8个扇形待测区域,并且8个扇形待测区域都是扇形测试区域,第四阈值是8dbm。在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内确定的信号强度关系是天线A>天线B>天线C。按照正常的方式对于天线A和天线C,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对应的不包括的区域是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和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如果天线B的RSCP值-天线C的RSCP值<8dbm,对于天线C,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对应的不包括的区域是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和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而对于天线A就需要变化一下,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对应的不包括的区域是第4个扇形测试区域。
按照上述方式,在其他扇形测试区域确定信号强度关系后,也会逐一排除掉不包括的区域,然后将同一根天线所有不包括的区域剔除,剩下的区域就是该天线包括的区域,比如图3E所示,剔除后确定第1个和第2个扇形测试区域是包括的区域,则该区域对应的夹角为该天线的方向角。如果以正北为0度名,该天线实际安装角度是45度左右。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201、以基站所在位置作为中心点,将基站的覆盖范围分成至少3个扇形待测区域,其中任意两个扇形待测区域没有重叠部分。
步骤202、从所有扇形待测区域中确定扇形测试区域,并在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基站上每根天线的RSCP值。
步骤203、根据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的每根天线的RSCP值,确定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每根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
步骤204、根据确定的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方向角。
其中,基站的覆盖面积是一个圆形。步骤201中,在划分时将360度划分成至少3个扇形待测区域。较佳的,每个扇形待测区域尽量相等。如图3A所示,将基站的覆盖面积划分成8个扇形待测区域。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划分的扇形待测区域的数量越多,测量的天线的方向角越准确,一般扇形待测区域的数量控制在8~36个比较合适。
具体划分成多少个扇形待测区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步骤202中,在划分的所有扇形待测区域中确定扇形测试区域。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造成某些扇形待测区域无法到达,所有扇形测试区域不一定是所有的扇形待测区域。当然,如果扇形测试区域等于扇形待测区域,可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具体哪些扇形待测区域是扇形测试区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定。
步骤202中,在确定了扇形测试区域后,在每个扇形测试区域都要测量每根天线的RSCP值。
具体的,对下行发射功率的测量,可以得到每根天线的RSCP值,这里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当前的服务小区和邻小区。
得到RSCP值后还可以得到频点和码子,然后根据频点和码子就可以知道测量的RSCP值对应哪个小区;知道了小区就知道该小区对应哪根天线,从而就知道测量的RSCP值对应哪根天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只在每个扇形测试区域确定一组RSCP值。较佳的,可以设定一时间,周期测量,这样在一个扇形测试区域就可以确定多组RSCP值。
步骤203中,根据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的每根天线的RSCP值,确定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每根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
具体的,由于步骤202中,会在每个扇形测试区域测量至少一组RSCP值。如果是一组,则步骤203中,根据这一组确定每根天线在这个扇形测试区域的信号强度关系;如果是多组,则步骤203中,需要选择一组,然后根据选择的这一组确定每根天线在这个扇形测试区域的信号强度关系。
在选择时,可以在这个扇形测试区域内得到的所有组中随机选择一组;较佳的,可以选择在扇形测试区域中心角的角平分线位置得到的一组RSCP值或者尽量靠近角平分线位置(比如往第3或第5个扇形测试区域偏移些的位置)得到的一组RSCP值,具体可以参见图3A。
在确定了一组RSCP值后,可以根据RSCP值的大小确定在对应扇形测试区域内的信号强度的关系,即RSCP值大的信号强度大。
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比如距离,所以测量的RSCP值会有一定的误差。一种较佳的方式是:步骤203中,将所有天线的RSCP值相互进行比较,在两个RSCP值之差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RSCP值对应的两个天线的信号强度相同,在两个RSCP值之差不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较大的RSCP值对应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大于较小的RSCP值对应的天线的信号强度。
步骤204中,根据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方向角。
具体的,根据确定的信号强度关系,确定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覆盖区域,针对每根天线,确定整个覆盖范围内除该天线不包括的扇形覆盖区域之外的区域所对应的夹角为该天线的方向角。
由于在每个扇形测试区域都对应一个信号强度关系,所以方向角确定模块40需要针对每个信号强度关系确定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覆盖区域。比如一共3根天线,8个扇形测试区域,则每个区域都会确定至少一根天线不包括的扇形覆盖区域,将所有8个扇形测试区域确定的针对同一根天线的不包括的扇形覆盖区域剔除掉,剩下的区域所对应的夹角就是该天线的方向角。也就是说,针对每个扇形测试区域,根据在该扇形测试区域中的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区域,针对每根天线,将该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所有扇形区域组成的区域作为不包括的区域。
步骤204中,知道了天线的方向角,还可以转换成经纬度输出;如果规定0度,比如可以规定正北或正南是0度,还可以转换成角度并输出。
由于信号强度关系中有可能出现每根天线的信号强度都相同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无法根据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区域,所以步骤204中,需要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不完全相同时,确定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待测区域。
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是:如果步骤202中,在一个扇形测试区域内确定了多组RSCP值,步骤203中,根据选择的一组RSCP值,确定所有天线的信号强度都相同,则可以再选择一组RSCP值,并确定信号强度关系,直到确定信号强度不完全相同或没有可以选择的组。
由于当测量RSCP值时,如果位于天线正下方,则接收到的信号大部分来自其他建筑的发射信号,这样有可能导致测量准确性下降。一种较佳的方法是:步骤204中,在测量RSCP值时所在位置和基站的垂直下倾角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待测区域。
这里的第二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比如可以设定为15度。
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是:如果步骤202中,在一个扇形测试区域内确定了多组RSCP值,步骤203中,可以只选择测量RSCP值时所在位置和基站的垂直下倾角大于第二阈值时测量出来的RSCP值。较佳的,选择测量RSCP值时所在位置同时满足下面两个条件测量出来的RSCP值:
1、测量RSCP值时所在位置和基站的垂直下倾角大于第二阈值(尽量选择刚刚大于第二阈值,即比较靠近基站);
2、在扇形测试区域中心角的角平分线位置或者尽量靠近角平分线位置。
当然,上述两个较佳的实施例也可以同时应用,也就是说,既要选择测量RSCP值时所在位置和基站的垂直下倾角大于第二阈值时测量出来的RSCP值,也可以保证选择的RSCP值确定的信号强度不完全相同。
下面以天线的数量是3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数量的天线与3类似,不再赘述。
步骤204中,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是两根天线的信号强度相同时(比如两强一弱或两弱一强),较大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较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
步骤204中,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是三根天线的信号强度都不相同时,最大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和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以及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
由于有可能出现测量RSCP值时的位置正好处于两个天线的中间夹角的位置,这样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一种较佳的方式是:
步骤204中,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是三根天线的信号强度都不相同,且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RSCP值高于第三阈值时,最大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以及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
这里的第三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比如是-70dbm。
步骤204中,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是三根天线的信号强度都不相同,且中间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RSCP值与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RSCP值之差小于第四阈值时,最大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
这里的第四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比如是8dbm。
按照上述方式,在其他扇形测试区域确定信号强度关系后,也会逐一排除掉不包括的区域,然后将同一根天线所有不包括的区域剔除,剩下的区域就是该天线包括的区域,比如图3E所示,剔除后确定第1个和第2个扇形测试区域是包括的区域,则该区域对应的夹角为该天线的方向角。如果以正北为0度名,该天线实际安装角度是45度左右。
根据上述方式只需要在需要测量时输入测量设备的经纬度、服务小区主载频频点号、服务小区码子、服务小区主载频Rscp值、临区主载频频点号、临区码子、临区主载频Rscp值、基站经维度、基站经维度高度、三个小区的频点、三个小区的码字、三个小区的规划方向角。然后就可以将设备进行移动进行测量,测量结束后可以输出每根天线的方向角,也可以根据输入的三个小区的规划方向角与对应的每根天线的方向角进行比较,在两个方向角相差一定度数(比如10度)时,输入对应天线的方向角。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的每根天线的RSCP值,确定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每根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以及根据确定的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方向角,不需要工作人员上站,仅通过白天例行网络优化道路测试采集到的测量数据就可以快速判断出天线的实际安装方向,从而节省了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时间,并且可以弥补天线网络规划与实际安装角度无法快速检查的不足;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多点采样,可以减小地形等外界因素带来的干扰,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以基站所在位置作为中心点,将基站的覆盖范围分成至少3个扇形待测区域,其中任意两个扇形待测区域没有重叠部分;
从所有扇形待测区域中确定扇形测试区域,并在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基站上每根天线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值;
根据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的每根天线的RSCP值,确定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每根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
根据确定的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方向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每根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包括:
将所有天线的RSCP值相互进行比较;
在两个RSCP值之差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RSCP值对应的两个天线的信号强度相同;
在两个RSCP值之差不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较大的RSCP值对应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大于较小的RSCP值对应的天线的信号强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根天线的方向角包括:
根据确定的信号强度关系,确定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覆盖区域;
针对每根天线,确定整个覆盖范围内除该天线不包括的扇形覆盖区域之外的区域所对应的夹角为该天线的方向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区域包括:
针对每个扇形测试区域,根据在该扇形测试区域中的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区域;
针对每根天线,将该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所有扇形区域组成的区域作为所述不包括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待测区域之前还包括:
确定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不完全相同。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待测区域之前还包括:
确定测量RSCP值时所在位置和基站的垂直下倾角大于第二阈值。
7.如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有三根天线;所述确定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待测区域包括:
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是两根天线的信号强度相同时,较大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较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
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是三根天线的信号强度都不相同时,最大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和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以及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是三根天线的信号强度都不相同,且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RSCP值高于第三阈值时,最大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以及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
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是三根天线的信号强度都不相同,且中间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RSCP值与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RSCP值之差小于第四阈值时,最大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
9.一种确定天线方向角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以基站所在位置作为中心点,将基站的覆盖范围分成至少3个扇形待测区域,其中任意两个扇形待测区域没有重叠部分;
功率确定模块,用于从所有扇形待测区域中确定扇形测试区域,并在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基站上每根天线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值;
强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测量的每根天线的RSCP值,确定每个扇形测试区域中每根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
方向角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方向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确定模块用于:
将所有天线的RSCP值相互进行比较,在两个RSCP值之差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RSCP值对应的两个天线的信号强度相同,在两个RSCP值之差不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较大的RSCP值对应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大于较小的RSCP值对应的天线的信号强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角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确定的信号强度关系,确定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覆盖区域,针对每根天线,确定整个覆盖范围内除该天线不包括的扇形覆盖区域之外的区域所对应的夹角为该天线的方向角。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角确定模块用于:
针对每个扇形测试区域,根据在该扇形测试区域中的信号强度关系,确定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区域,针对每根天线,将该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所有扇形区域组成的区域作为所述不包括的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角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不完全相同时,确定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待测区域。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角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测量RSCP值时所在位置和基站的垂直下倾角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每根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的扇形待测区域。
15.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有三根天线;所述方向角确定模块用于:
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是两根天线的信号强度相同时,较大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较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是三根天线的信号强度都不相同时,最大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和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以及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角确定模块用于:
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是三根天线的信号强度都不相同,且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RSCP值高于第三阈值时,最大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以及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在扇形测试区域的天线的信号强度关系是三根天线的信号强度都不相同,且中间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RSCP值与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RSCP值之差小于第四阈值时,最大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最小的信号强度对应的天线的扇形覆盖范围不包括该扇形测试区域的反向扇形区域。
CN201010234585.5A 2010-07-20 2010-07-20 一种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3408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4585.5A CN102340806B (zh) 2010-07-20 2010-07-20 一种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4585.5A CN102340806B (zh) 2010-07-20 2010-07-20 一种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0806A true CN102340806A (zh) 2012-02-01
CN102340806B CN102340806B (zh) 2015-12-02

Family

ID=45516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4585.5A Active CN102340806B (zh) 2010-07-20 2010-07-20 一种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40806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4388A (zh) * 2012-01-17 2012-07-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站天线水平方向角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3731863A (zh) * 2013-12-31 2014-04-16 北京泰合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基站数据更新及维护方法及系统
CN105021915A (zh) * 2014-04-30 2015-11-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天线信号测试采集路线的、装置和移动终端
US10021817B2 (en) 2013-03-13 2018-07-10 Laird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EMI) apparatus including a frame with drawn latching features
CN108390734A (zh) * 2015-06-11 2018-08-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9981158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控制无人机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28820A (zh) * 2020-08-03 2020-11-13 上海路辉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接收杆的信号强度数据来检测杆倾斜度的方法
CN113133034A (zh) * 2021-04-25 2021-07-16 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mr的基站方向角纠偏方法、存储介质和装置
CN114487995A (zh) * 2020-10-23 2022-05-1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天线方位角确定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19453A1 (en) * 2001-12-05 2003-06-26 Atmel Germany Gmbh Method of detecting a redirection or relaying of a contactless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at least two sequentially driven transmitting antennas
CN1567774A (zh) * 2003-06-24 2005-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波束下双层加权并行干扰对消方法及相应的接收装置
CN1937803A (zh) * 2006-09-06 2007-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及其天线的下倾角调整方法
CN101754225A (zh) * 2008-12-15 2010-06-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控制单元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1753228A (zh) * 2008-11-28 2010-06-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天线角度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19453A1 (en) * 2001-12-05 2003-06-26 Atmel Germany Gmbh Method of detecting a redirection or relaying of a contactless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at least two sequentially driven transmitting antennas
CN1567774A (zh) * 2003-06-24 2005-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波束下双层加权并行干扰对消方法及相应的接收装置
CN1937803A (zh) * 2006-09-06 2007-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及其天线的下倾角调整方法
CN101753228A (zh) * 2008-11-28 2010-06-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天线角度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1754225A (zh) * 2008-12-15 2010-06-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控制单元配置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4388A (zh) * 2012-01-17 2012-07-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站天线水平方向角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2564388B (zh) * 2012-01-17 2013-07-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站天线水平方向角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US10021817B2 (en) 2013-03-13 2018-07-10 Laird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EMI) apparatus including a frame with drawn latching features
CN103731863A (zh) * 2013-12-31 2014-04-16 北京泰合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基站数据更新及维护方法及系统
CN105021915A (zh) * 2014-04-30 2015-11-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天线信号测试采集路线的、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021915B (zh) * 2014-04-30 2018-03-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天线信号测试采集路线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8390734A (zh) * 2015-06-11 2018-08-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8390734B (zh) * 2015-06-11 2020-12-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9981158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控制无人机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28820A (zh) * 2020-08-03 2020-11-13 上海路辉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接收杆的信号强度数据来检测杆倾斜度的方法
CN111928820B (zh) * 2020-08-03 2023-03-24 上海路辉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接收杆的信号强度数据来检测杆倾斜度的方法
CN114487995A (zh) * 2020-10-23 2022-05-1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天线方位角确定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
CN113133034A (zh) * 2021-04-25 2021-07-16 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mr的基站方向角纠偏方法、存储介质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0806B (zh) 2015-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0806B (zh) 一种确定天线方向角的方法和设备
CN110881191B (zh) 小区经纬度的获取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4066172B (zh) 一种对无线局域网中的ap进行定位的方法
CA2715798C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the wireless signal propagation model of the cellular network
CN104837142A (zh) 一种无线定位系统中定位参考点的标定方法及系统
CN102761913A (zh) 基于区域划分的无线信号传输参数确定的定位方法
CN103428629A (zh) 混合定位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139902A (zh) 一种无线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64388B (zh) 基站天线水平方向角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489466B (zh) 一种山区航测无人机像控点坐标测量方法
CN106332130A (zh) 一种基站勘察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6024589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sitioning terminal location
CN106125044B (zh) 基于梯度下降的离线定位方法
CN103916873A (zh) 一种现网补站的邻区配置方法和装置
KR20120132908A (ko) 액세스 포인트를 이용한 위치 측정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6669180A (zh) 一种干扰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744533B (zh) 一种邻区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82042B (zh) 一种确定邻区的方法和设备
CN113115245B (zh) 基于蓝牙和室内路网信息的室内定位系统
CN115002795A (zh) 波束赋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Yang et al. Positioning in an indoor environment based on iBeacons
CN102665272A (zh) 一种基于种子节点选择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9996180B (zh) 基站方位角核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301503A (zh) 弱覆盖区域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936198B (zh) 一种确定邻区关系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3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