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6082B - 转印结构及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转印结构及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6082B
CN102336082B CN201010233397.0A CN201010233397A CN102336082B CN 102336082 B CN102336082 B CN 102336082B CN 201010233397 A CN201010233397 A CN 201010233397A CN 102336082 B CN102336082 B CN 102336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action
zone
color ink
ink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33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6082A (zh
Inventor
舒芳安
辛哲宏
蔡耀州
唐文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e View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me View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e View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me View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333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360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36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6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6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6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Filters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转印结构及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该转印结构包含一基板、一彩墨层及一胶粘装置。该彩墨层包括一作用区域,该胶粘装置用以结合该作用区域及该基板。一种方法包括步骤:(a)进行一粘合步骤,以粘合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b)提供一彩墨层,所述彩墨层包括一作用区域;及(c)进行一胶粘步骤,以结合所述作用区域及所述第二基板。本发明的转印结构及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通过胶粘装置可以改善彩墨层与受体基板之间的粘附力,可使该彩墨层中的作用区域不容易从受体基板脱落或剥离。

Description

转印结构及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印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彩色显示装置的转印结构及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平面显示器的发展已趋成熟,在市场的带动下,许多公司及研究单位纷纷投入电子纸显示装置的发展。电子纸显示装置具有低功耗、携带方便且可卷曲、及无视角限制的优点。根据其所使用的材料分为电泳型显示材料(Electrophoretic Display Material)、电激发光显示材料(ElectrochromicDisplay Material)、及螺旋株型显示材料(Twist ball Display Material)。电泳是由带电粒子散布于悬浮液中所形成,通过外加电场可控制带电粒子的移动,以显示所需要呈现的影像。但是由于粒子会影响光的反射,因此传统的电泳型显示装置只能提供单色的显示,而无法提供全彩的显示。
新式的电泳型显示装置提供了彩墨层(Color ink layer)以解决无法全彩显示的问题。根据美国专利号US6,228,543B1的美国发明专利,彩色光阻层可通过热转移(Thermal transfer)的方法被转移至电泳层(Electrophoretic Layer)。
请参阅图1a,其所示为现有热转移结构的示意图。该热转移结构10包含一施体基板102(donor substrate)、一光热转换层104(Light to heat conversionlayer)及一彩墨层106(Color ink layer)。
请参阅图1b,其所示为现有热转移结构受辐射作用的示意图。受辐射作用的热转移结构11包含施体基板102、光热转换层104、彩墨层106及一受体基板118(accept substrate)。该光热转换层104典型地包含一辐射吸收体(未示出),该辐射吸收体可吸收一辐射110,例如激光。当该辐射110照射于该光热转换层104时,该光热转换层104吸收该辐射110且将所吸收辐射110的一部分转成热量,使该彩墨层106吸收该热量而可转移至该受体基板118,例如电泳层。
请参阅图1c,其所示为现有热转移结构转移后的示意图。转移后的热转移结构12包含施体基板102、光热转换层104、彩墨层106及受体基板118。由图1c可知彩墨层106已被转移至受体基板118,而光热转换层104从彩墨层106分离。
虽然彩墨层106经过热转移后会附着于受体基板118上,但是由于附着力不佳会导致脱落剥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印结构及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彩墨层易于从受体基板上脱落剥离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印结构,该转印结构包含一基板、一彩墨层及一胶粘装置。该彩墨层包括一作用区域,该胶粘装置用以结合该作用区域及该基板。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进行一粘合步骤,粘合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b)提供一彩墨层,该彩墨层包括一作用区域。(c)进行一胶粘步骤,以结合该作用区域及该第二基板。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提供一第一基板。(b)提供一彩墨层,该彩墨层包括一作用区域。(c)进行一胶粘步骤,以结合该作用区域及该第一基板。
当该彩墨层与受体基板之间未加上该胶粘装置时已形成一粘附力,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确实可以改善彩墨层与受体基板之间的粘附力,该胶粘装置可使该彩墨层中的作用区域不容易从受体基板脱落或剥离。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热转移结构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热转移结构受辐射作用的示意图;
图1c为现有热转移结构转移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转印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转印结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4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转印结构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另一转印结构的示意图;
图5a至图5d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的示意图;图6a至图6d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热转移结构;                 5,102:施体基板;
11:受辐射作用的热转移结构;     52,104:光热转换层;
12:转移后的热转移结构;         42,53,106:彩墨层;
2:第一基板;                    118:受体基板;
3:第二基板;                    6,9:转印结构;
43,54:胶粘装置;               21:第一基板基底;
22:栅极;                       23:栅极绝缘层;
25:主动区;                     26:色缘层;
24a:源极;                      35:胶粘层;
24b:漏极;                      34a:电泳介质;
27:像素电极;                   34b:第一电泳粒子;
32:共电极;                     34c:第二电泳粒子;
31:第二基板基底;               34:电泳球;
43a:第一胶粘物;                42a:红色彩墨;
43b:第二胶粘物;                42b:绿色彩墨;
43c:第三胶粘物;                42c:蓝色彩墨;
51:施体基板基底;             7:彩色滤光片;
8:间隔物;                    71:黑色矩阵;
TFT:薄膜晶体管                33:电泳层;
4,50:作用区域;              55:非作用区域;
110,501:辐射;               VD:电压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其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转印结构的示意图。该转印结构6较佳地做为电子纸显示装置。该转印结构6包含一第一基板2、一第二基板3、一彩墨层42及一胶粘装置43。在图2中,该第二基板3形成于该第一基板2上。该彩墨层42(color ink layer)较佳地为一彩色光阻层(color resistlayer)。
请参阅图3,其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转印结构的详细结构图。该第一基板2包含一第一基板基底21与一薄膜晶体管(TFT Transistor)TFT。该薄膜晶体管TFT的材料较佳为一硅半导体或一氧化物半导体,该氧化物半导体较佳为氧化锌镓铟(InGaZnO)。在图3中,该薄膜晶体管TFT可以是栅极在底部的型式的晶体管,该栅极22形成于该第一基板基底21上,该栅极22可由金属或具有导电性的聚合物所形成。栅极绝缘层23将该栅极22包覆,该栅极绝缘层23可由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形成。该栅极绝缘层23可以是单一层或是多层。一源极24a与一漏极24b形成于该栅极绝缘层23上,一主动区25形成于该源极24a与该漏极24b之间且在该栅极绝缘层23上,以连接该源极24a与该漏极24b。该主动区25可由具有弹性的有机或无机半导体材料所形成。在形成该薄膜晶体管TFT后,绝缘层26形成而覆盖于该薄膜晶体管TFT上,然后一像素电极27(pixel electrode)形成于该绝缘层26上。该像素电极27用于耦接该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24b。
接下来形成该第二基板3。该第二基板3可通过一胶粘层35附着于该第一基板2。该第二基板3包含一第二基板基底31、一共电极32、及一电泳层33。该共电极32形成于第二基板基底31上,该电泳层33形成于该共电极32上。该电泳层33举例来说包含复数个电泳球34。在每一个电泳球34中包含复数个第一电泳粒子34b与复数个第二电泳粒子34c,该第一电泳粒子34b与该第二电泳粒子34c彼此颜色不相同而散布在一电泳介质34a中。在图3中,当提供一电压差VD于该像素电极27与该共电极32之间时,该第一电泳粒子34b与该第二电泳粒子34c分别被该共电极32与该像素电极所吸引而移动,因此可使该转印结构6显示预定的影像。
请参阅图4a,其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转印结构6的示意图。该转印结构6包含该第二基板3、该彩墨层42及该胶粘装置43。该彩墨层42包括一红色彩墨42a、一绿色彩墨42b及一蓝色彩墨42c。该胶粘装置43包含一第一胶粘物43a、一第二胶粘物43b及一第三胶粘物43c,该胶粘装置43的厚度较佳为0.8~2.5μm。在图3中,该彩墨层42与该像素电极27对齐,以使颜色能够被感知。在图4a中,该彩墨层42包括一作用区域4,该胶粘装置43为一体成型于该作用区域4的一粘性材料,用以粘附该第二基板3。该胶粘装置43的材料为环氧树脂(Epoxy)、聚氨基甲酸脂(poly-urethane)、氰胺压克力(cyano-acrylic)或硅状树脂(silicon type resin)。
请参阅图4b,其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另一转印结构9的示意图。该转印结构9包括一彩色滤光片7(color filter)、第一基板2及第二基板3。该彩色滤光片7包含一黑色矩阵71、彩墨层42及胶粘装置43。在该第二基板3中包含一间隔物8。在图4a中,该第二基板3中的电泳球34可利用其他不同的物质取代,例如:胆固醇液晶(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为:CHLCD)或快速反应液态粉(Quick Response Liquid Powder Display,简称为:QRLPD)。若是以上述两种物质来制造时,则需要支撑物以支撑及分隔该彩色滤光片7与该第一基板2,例如该间隔物8。除此之外电泳球34也可用微杯(Micro Cup)来取代。该黑色矩阵71用以遮蔽从像素的其他地方出来的光。
请参阅图5a至图5d,其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制造转印结构6的方法的示意图。在图5a中,该第一基板2附着于该第二基板3,在图5c中,该彩墨层53包含该作用区域50,从图3与图5a可知,先粘合该第一基板2与该第二基板的好处在于省去该作用区域4与该像素电极27对齐的问题。
在图5b中,一施体基板5包含一施体基板基底51、一光热转换层52、一彩墨层53及一胶粘装置54。
在图5c中,该施体基板5与该第二基板3及该第一基板2迭合,然后以一辐射501照射一作用区域50,该作用区域50与该像素电极27对齐,该辐射较佳地为一激光光束(Laser Beam),该作用区域50与该像素电极27对齐,该激光光束可以精确地选择照射至该作用区域50,该作用区域50附近的该光热转换层52将所吸收的一部分激光光束转换成热量,而该作用区域50的该彩墨层53与该作用区域50附近的该胶粘装置54吸收该热量,因该彩墨层53与该胶粘装置54的熔点比该光热转换层52低,所以熔化而附着于该第二基板3,也就是说该彩墨层53与该胶粘装置54被转印到该第二基板3。通过上述的方式,其他作用区域(未示出)也可以附着于该第二基板3。
在图5d中,在该作用区域50及在该作用区域50附近的该胶粘装置54附着于该第二基板3后,其分别在该第二基板3上形成该彩墨层42与该胶粘装置43,接着移除该施体基板5。该彩墨层53包含一非作用区域55,在移除该施体基板5时,该非作用区域55及在该非作用区域55附近的胶粘装置54会与该第二基板3分离,在该彩墨层42及该作用区域50附近的该胶粘装置43则会留在该第二基板基底31上,当该彩墨层42与该第二基板3之间未加上该胶粘装置43时已形成一粘附力,而该彩墨层42与该第二基板3之间可通过该胶粘装置43改善该粘附力,该胶粘装置43可使该彩墨层42不脱落或剥离。在该施体基板5被移除后,将一保护片(未示出)贴附于该彩墨层42以保护其不受到污染。
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可知,制造该转印结构6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进行一粘合步骤,以粘合该第一基板2与该第二基板3。(b)提供一彩墨层53,该彩墨层包括一作用区域50。(c)进行一胶粘步骤,以结合该作用区域50的该彩墨层53及该第二基板3。
请参阅图6a至图6d,其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制造转印结构6的方法的示意图。在图6a中,先提供该施体基板5,该施体基板5同样包含该施体基板基底51、该光热转换层52、该彩墨层53及该胶粘装置54。接着将该彩墨层53及该胶粘装置54朝向该第二基板基底31以进行迭合。
在图6b中,一辐射501照射于作用区域50,该作用区域50相对于像素电极27的位置。该辐射501较佳地为一激光光束(Laser Beam),该激光光束可以精确地选择照射至该作用区域50,该作用区域50附近的该光热转换层52将所吸收的一部分激光光束转换成热量,而该作用区域50与该作用区域50附近的该胶粘装置54吸收该热量,因该彩墨层53与该胶粘装置54的熔点比该光热转换层52低,所以熔化而附着于该第二基板3,也就是说该彩墨层53与该胶粘装置54被转印到该第二基板3。通过上述的方式,其他作用区域(未示出)也可以附着于该第二基板3。
在图6c中,在该作用区域50及该作用区域50附近的该胶粘装置54附着于该第二基板3后,其分别在该第二基板3上形成该彩墨层42与该胶粘装置43,接着移除该施体基板5。该彩墨层53包含一非作用区域55,在移除该施体基板5时,该非作用区域55及该非作用区域55附近的胶粘装置54会与该第二基板3分离,在该彩墨层42及该作用区域50附近的该胶粘装置43则会留在该第二基板基底31上,当该彩墨层42与该第二基板3之间未加上该胶粘装置43时已形成一粘附力,而该彩墨层42与该第二基板3之间可通过该胶粘装置43改善该粘附力,该胶粘装置43可使该彩墨层42不脱落或剥离。
在图6d中,该彩墨层42与该胶粘装置43已粘附于该第二基板3上,接下来该第二基板3再与该第一基板2粘合,在粘合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该彩墨层42必须与该像素电极27对齐,而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因为该第一基板2与该第二基板3已经先粘合,所以在照射辐射的过程中,只要选择性地照射该作用区域50就能将该彩墨层42转印至该像素电极27的区域,不需要使该彩墨层42与该像素电极27对齐。
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可知,制造该转印结构6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提供该第二基板3。(b)提供该彩墨层53,该彩墨层53包括一作用区域50。(c)进行一胶粘步骤,以结合该作用区域50的该彩墨层53及该第二基板3。
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种转印结构包含一基板、一彩墨层及一胶粘装置。该彩墨层包括一作用区域,该胶粘装置用以结合该作用区域与该基板。
其中,该胶粘装置为设置于该作用区域及该基板之间的一胶粘层。
其中,该胶粘装置为一体成型于该作用区域的一粘性材料,用以粘附该基板。
其中,该胶粘装置的材料为环氧树脂(Epoxy)、聚氨基甲酸脂(poly-urethane)、氰胺压克力(cyano-acrylic)或硅状树脂(silicon type resin)。
其中,该彩墨层还包含一非作用区域,该彩墨层为一彩色光阻层,该彩墨层介于一热转换层及该胶粘装置之间。
其中,该胶粘装置的厚度为0.8~2.5μm。
其中,该基板包括复数个电泳球(electrophoretic ball)及一薄膜晶体管,
其中,该薄膜晶体管的材料包括一硅半导体或一氧化物半导体。
其中,该氧化物半导体为氧化锌镓铟(InGaZnO)。
其中,一辐射选择性地照射于该作用区域,而使该作用区域被转印至该基板。
其中,该作用区域与该基板之间形成一粘附力,该作用区域与该基板之间通过该胶粘装置改善该粘附力。
其中,该转印结构还包含一彩色滤光片、一黑色矩阵及一间隔物。
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一种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进行一粘合步骤,以粘合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b)提供一彩墨层,该彩墨层包括一作用区域。(c)进行一胶粘步骤,以结合该作用区域及该第二基板。
其中,在步骤(c)之后还包含下列步骤:该彩墨层包括一非作用区域,将该非作用区域与该第二基板分离。将一保护片贴附于该作用区域。
其中,一辐射选择性地照射于该作用区域,而使该作用区域被转印至该第二基板。
其中,该作用区域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形成一粘着力,该作用区域与该第二基板之间通过一胶粘装置改善该粘着力。
其中,该彩墨层为一彩色光阻层,该彩墨层介于一热转换层及一胶粘装置之间。
其中,该第二基板包含复数个电泳球(electrophoretic ball),该第一基板包含一薄膜晶体管。
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一种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提供一第一基板。(b)提供一彩墨层,该彩墨层包括一作用区域。(c)进行一胶粘步骤,以结合该作用区域及该第一基板。
其中,在步骤(c)之后还包含下列步骤:该彩墨层包括一非作用区域,将该非作用区域与该第一基板分离。粘合该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将一保护片贴附于该作用区域。
本发明的说明与实施例已揭示于上,但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凡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之下,可做适当修改或等同替换,但其仍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转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板,包括复数个电泳球;
一彩墨层,包括一作用区域;及
一胶粘装置,用以结合所述作用区域及所述基板,其中所述胶粘装置的厚度为0.8~2.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粘装置为设置于所述作用区域及所述基板之间的一胶粘层;及
所述胶粘装置为一体成型于所述作用区域的一粘性材料,用以粘附所述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粘装置的材料为环氧树脂、聚氨基甲酸脂、氰胺压克力或硅状树脂;
所述彩墨层还包含一非作用区域;
所述彩墨层为一彩色光阻层;
所述彩墨层介于一热转换层及所述基板之间;
所述基板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及
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材料包括一硅半导体或一氧化物半导体;
所述氧化物半导体为氧化锌镓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结构,其特征在于,
一辐射选择性地照射于所述作用区域,而使所述作用区域被转印至所述基板;
所述作用区域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一粘附力,所述作用区域与所述基板之间通过所述胶粘装置改善所述粘附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彩色滤光片、一黑色矩阵及一间隔物。
6.一种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a)进行一粘合步骤,以粘合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含复数个电泳球;
(b)提供一彩墨层,所述彩墨层包括一作用区域;及
(c)进行一胶粘步骤,以结合所述作用区域及所述第二基板,其中所述作用区域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一粘着力,所述作用区域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通过一胶粘装置改善所述粘着力,及所述胶粘装置的厚度为0.8~2.5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之后还包含下列步骤:
所述彩墨层包括一非作用区域,将所述非作用区域与所述第二基板分离;及
将一保护片贴附于所述作用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辐射选择性地照射于所述作用区域,而使所述作用区域被转印至所述第二基板;
所述彩墨层为一彩色光阻层;
所述彩墨层介于一热转换层及所述胶粘装置之间;及
所述第一基板包含一薄膜晶体管。
CN201010233397.0A 2010-07-19 2010-07-19 转印结构及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 Active CN102336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3397.0A CN102336082B (zh) 2010-07-19 2010-07-19 转印结构及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3397.0A CN102336082B (zh) 2010-07-19 2010-07-19 转印结构及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6082A CN102336082A (zh) 2012-02-01
CN102336082B true CN102336082B (zh) 2014-03-12

Family

ID=45512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3397.0A Active CN102336082B (zh) 2010-07-19 2010-07-19 转印结构及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360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4205B (zh) * 2016-07-21 2019-05-17 中山大学 彩色电泳显示膜材的制备方法及转印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20030A (ko) * 2004-08-30 2006-03-0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도너 기판의 제조방법
US20090047597A1 (en) * 2004-10-20 2009-02-19 Felder Thomas C Donor element for radiation-induced thermal transfer
CN2883455Y (zh) * 2005-08-30 2007-03-28 钟景明 兼具高粘着度及鲜明特质的转印构造
US7477444B2 (en) * 2006-09-22 2009-01-13 E Ink Corporation &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 Inc. Electro-optic display and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JP2009064010A (ja) * 2007-08-15 2009-03-26 Bridgestone Corp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6082A (zh) 201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01852B (zh) 光控制设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设备的透明显示装置
KR102467078B1 (ko) 전자종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943660B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8012288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KR20130119330A (ko) 전기 영동 표시장치, 전기 영동 표시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접착제층이 부착된 기재의 제조 방법
CN102967980A (zh) 用于制造电光显示器的方法
CN102844802B (zh)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5319757B (zh) 遮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包括遮光装置的透明显示装置
JP2010044337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185647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을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TW202013035A (zh) 一種雙層微結構的顯示電漿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TW202018396A (zh) 一種封閉式顯示電漿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TW200813590A (en) E-paper apparatus
CN102336082B (zh) 转印结构及制造转印结构的方法
TW200825597A (en) Electronic-ink display panel and the forming method thereof
TWI436107B (zh) 轉印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JP5406805B2 (ja) 接着剤層付き基材の製造方法
CN101950114A (zh) 电泳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KR101863142B1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방법
KR101859525B1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10204376A (ja) 電気泳動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素子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表面保護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406786B2 (ja) 電気泳動表示媒体の製造方法
JP2009288499A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0145711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07230B (zh) 電泳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