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4825A - 头皮用刷子 - Google Patents

头皮用刷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4825A
CN102334825A CN2011101891989A CN201110189198A CN102334825A CN 102334825 A CN102334825 A CN 102334825A CN 2011101891989 A CN2011101891989 A CN 2011101891989A CN 201110189198 A CN201110189198 A CN 201110189198A CN 102334825 A CN102334825 A CN 102334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scalp
brush
cone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91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4825B (zh
Inventor
渡边敏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34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4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4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48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头皮用刷子(10),具有扁平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在前端部分沿所述扁平的横截面形状的长轴方向隔开间隔地竖立配置有多个前端突起的由弹性体树脂构成的多个刮片状突起(14)和由弹性体树脂构成的多个锥体状突起(15)从底座的刷面(13)突出。在刮片状突起(14)上,作为前端突起,设置有高度较高的2个高突起(14b,14b)和位于2个该高突起之间并且高度低于每一个该高突起的低突起(14c),低突起(14c)以及锥体状突起(15)各自的前端未到达高突起(14b)的前端的前端连接面(S)。

Description

头皮用刷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皮用刷子,特别是涉及在底座的刷面上竖立设置有由弹性体树脂构成的多个突起的头皮用刷子。
背景技术
作为在进行洗发或者毛发的梳理的时候所使用的发刷,众所周知例如将球状体设置于构成刷子的刷毛状的突起的前端的发刷、具有大致圆锥形的突起的发刷或者组合具备不同粗细和长度的突起的发刷等各种各样的形态的发刷。另外,近年来,除了搔头皮的功能、梳理毛发的功能或者解开缠绕的毛发的功能之外,在除去成为脏污和气味的原因的皮脂以及清洗毛孔的功能方面表现优异并且在对头皮和毛孔的按摩效果方面表现优异的按摩用刷子也正在不断开发(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再有,为了提高头皮的按摩效果,以使用弹性体或合成橡胶等的柔软的材料形成竖立设置于底座以拨开毛发的多个突起并且将多个小突起设置于突起的前端部分并一边使这些小突起柔软地弯曲一边使这些小突起多点接触于头皮的方式进行按摩的头皮用刷子也正在不断开发(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
作为这样的刷子,本申请人也提出了使用柔软的弹性体树脂并作为不同的形状的突起而突出设置于底座的刷面来构成主要发挥拨开毛发的功能的多个突起和主要发挥按摩效果的多个突起,从而获得优异的按摩效果,并且能够发挥优异的皮脂的除去功能和毛孔的清洗功能的头皮用刷子(参照专利文献3、4)。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0-606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5-16068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7-28268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9-2407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人们在专利文献4所涉及的专利申请之后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其结果发现了在将专利文献3和4的头皮用刷子的实施品使用于头发长的人以及/或者头发多的人的情况下会有感受到突起未充分地碰触到头皮的印象的情况。为了充分地获得突起碰到头皮的触感而认为可以将头皮用刷子用力地按压于头皮来使用头皮用刷子。但是,在该情况下会有感觉突起缠绕于头发或挂于头发的情况,或者还会有感觉突起较硬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头发长的人以及/或者头发多的人也可以充分地获得突起碰触到头皮的触感而且突起难以缠绕于头发或者挂于头发,另外也难以感到坚硬等的头皮用刷子。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下所述的头皮用刷子,是一种具有扁平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在其前端部分沿所述扁平的横截面形状的长轴方向隔开间隔地竖立配置有多个前端突起的由弹性体树脂构成的多个刮片状突起和由弹性体树脂构成的多个锥体状突起从底座的刷面突出的头皮用刷子,在所述刮片状突起上作为所述前端突起设置有高度较高的2个高突起和位于2个该高突起之间并且高度低于每一个该高突起的低突起,所述低突起以及所述锥体状突起的各自的前端未到达所述高突起的前端的前端连接面。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下所述的头皮用刷子,是一种具有扁平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在其前端部分沿所述扁平的横截面形状的长轴方向隔开间隔地竖立配置有多个前端突起的由弹性体树脂构成的多个刮片状突起和由弹性体树脂构成的多个锥体状突起从底座的刷面突出的头皮用刷子,在所述刮片状突起上作为所述前端突起设置有高度较高的2个高突起和位于2个该高突起之间并且高度低于每一个该高突起的低突起,在将头皮用刷子轻轻地触碰到头皮的时候,所述高突起、所述低突起以及所述锥体状突起中,仅有所述高突起碰到头皮,在更加用力地按压于头皮的时候,所述低突起以及所述锥体状突起碰到头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头皮用刷子,即使是头发长的人以及/或者头发多的人,也可以充分地获得突起碰触到头皮的触感而且突起难以缠绕于头发或者挂于毛发,另外也难以感觉到坚硬和疼痛。
另外,在由锥体状突起获得优异的按摩效果的同时,由刮片状突起发挥出优异的皮脂的除去功能和毛孔的清洗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皮用刷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皮用刷子的刷面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皮用刷子的截面图(沿着刷面的长轴方向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皮用刷子的截面图(沿着刷面的短轴方向的截面图)。
图5(a)是刮片状突起的正面图,图5(b)是刮片状突起的侧面图。
图6是锥体状突起的正面图。
图7(a)是锥体状突起的放大立体图,图7(b)是表示锥体状突起的前端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皮用刷子的作用效果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优选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皮用刷子的立体图(相当于图1的图)。
图10是表示由图9所表示的头皮用刷子的刷面的平面图(相当于图2的图)。
图11(a)是头皮压迫用突起的侧面图,图11(b)是从前端侧看到该头皮压迫用突起的放大平面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其它优选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皮用刷子的作用效果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皮用刷子的刷面的底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头皮用刷子10通过在具有把持部11的底座12的刷面13上分别竖立设置多个由弹性体树脂构成的刮片状突起14和与该突起不相同的形状的锥体状突起15而构成。所谓竖立设置,是指以竖立的状态进行设置。
本实施方式的头皮用刷子10是一种如下所述的头皮用刷子,例如在进行洗发和毛发的梳理的时候,将把持部11夹入到手指之间,使手掌紧密贴合于刷面13的相反侧的底座12的上面,一边覆盖该上面一边把持刷子10,在使竖立设置于刷面13的多个刮片状突起14的前端或者刮片状突起14以及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按压到头皮上的状态下,通过一边拨开毛发一边使刷子10移动,从而与必要时涂布于头皮和毛发的清洗剂、护发剂、化妆料等的作用相结合,可以高效率地进行皮脂的除去和毛孔的清洗并且可以获得优异的按摩效果。
所述刮片状突起14分别由弹性体树脂构成,具有扁平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在其各个前端部分沿所述扁平的横截面形状的长轴方向X(参照图2)隔开间隔地竖立配置有多个前端突起14b、14c。所述锥体状突起15分别由弹性体树脂构成,并具有锥体状的形状。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锥体状突起中包含使前端部分为圆形的圆锥状的突起、圆锥台的基部成为主体部分且在该基部的前端部分设置多个小突起的形状的突起、如图11所表示那样的形状的头皮压迫用突起16等。本实施方式中的锥体状突起15是在圆锥台的基部15a的前端部分设置有多个前端突起(小突起)15b、15c的形状的突起。
所述底座12例如是由聚乙烯、聚丙烯等构成的塑料制的成形品,如图3所示,底面作为椭圆形状的安装开口17a而开口,上面变成光滑的弯曲凸面,例如由长轴的长度为80~100mm左右、短轴的长度为70~90mm左右的大小的平面看时为椭圆形状的底座主体17和以闭塞该底座主体17的安装开口17a的方式嵌入固定的基板18所构成。
在底座主体17上,在其内侧,使安装开口17a开口于底面侧而设置有用于安装后面所述的弹性成形体19的底盘部19a的安装凹部17b,并且在底座主体17的上面,以大浪状地向后方翘曲的形状向上方突出的把持部11被设置于底座主体17的前方部分。
所述基板18,具有与底座主体17的安装开口17a的开口形状大致一致的平面看时的椭圆形状,通过使形成为该突状的周端面18a沿着安装开口17a的开口缘部与设置于底座主体17的内周面的卡止凹槽17c卡合,从而被固定于底座主体17。在基板18上,对应于后面所述的刮片状突起14以及锥体状突起15的配设位置,分别形成有多个椭圆突起孔20以及圆形突起孔21(参照图2以及图4)。基板18的下面成为底座12的底面并形成刷面13并且多个刮片状突起14以及锥体状突起15分别从刷面13突出。因此,刷面13也与基板18相同,具有平面看时的椭圆形状。
而且,基板18覆盖底座主体17的安装开口17a并被嵌入固定。此时,从弹性成形体19的底盘部19a突出且一体成形的多个刮片状突起14以及锥体状突起15分别插通于多个椭圆突起孔20以及多个圆形突起孔21。另外,弹性成形体19的底盘部19a被夹入到基板18与从底座主体17的安装凹部17b的内侧顶面部垂下的支撑棒17d(参照图3)以及安装凹部17b的周缘台阶部17e之间。由此,弹性成形体19,一边使多个刮片状突起14以及多个锥体状突起15分别从构成头皮用刷子10的刷面13的基板18的下面向下方突出,一边在将底盘部19a容纳固定于安装凹部17b的状态下,被安装于底座12。
弹性成形体19是使用作为弹性体树脂的例如烯烃类弹性体、苯乙烯类弹性体、聚酯类弹性体、聚氨酯类弹性体等形成的树脂成形品,由具有与底座主体17的安装开口17a相同的椭圆平面形状的板状的底盘部19a、从底盘部19a作为一体突出的多个刮片状突起14以及多个锥体状突起15所构成。如以上所述,弹性成形体19在将底盘部19a容纳固定于安装凹部17b的状态下被安装于底座主体17,以后面所述的所希望的高度从由基板18形成的刷面13使刮片状突起14以及锥体状突起15突出。在此,作为用于形成弹性成形体19的弹性体树脂,优选使用例如硬度(肖氏A硬度,依照日本TECLOCK Corporation制的橡胶硬度计(GS709N形式A)ASTM D2240A 0-100(肖氏A硬度)进行测定的数值)为40~80的素材。通过使用这样的素材作为用于形成弹性成形体19的弹性体树脂,从而能够以不损伤头皮而且不疼痛的压力将刮片状突起14以及锥体状突起15按压于头皮。因此,可以给予适度的刺激,获得优异的按摩效果,并且与必要时涂布于头皮和毛发的清洗剂等的作用相结合,可以高效率地进行皮脂的除去和毛孔的清洗。还有,在与香波和生发剂一起使用头皮用刷子10的情况下,弹性成形体19优选使用在相对于它们的耐药品性方面表现优异的烯烃类弹性体或苯乙烯类弹性体形成。
还有,为了提高头皮用刷子的清洁感,优选使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弹性成形体。对于使弹性成形体透明或者半透明,选择弹性体自身为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料,并有必要使各种各样的添加剂(例如耐磨损性添加剂)的添加量为少量。作为透明性的程度,由JIS K7136规定的雾度(haze)值优选为5~30%,更加优选为10~20%,进一步更加优选为13~17%,此时,能够提高头皮用刷子的清洁感并且能够维持刷子的适度的耐久性。作为具体的弹性成形体,作为日本ARONKASEICO.,LTD.制的苯乙烯类弹性体的商品名Elastomer-AR(所述硬度55~60)是符合的。
刮片状突起14由沿着刷面13的根部的横截面形状成为例如长轴的长度为5~20mm左右、短轴的长度为2~15mm左右的大小的扁平的椭圆形状(参照图2)并且如图5(a)、图5(b)所示在保持大致相似的截面形状的状态下成为向前端稍微前端变细的形状的刮片状部14a、以及从刮片状部14a的前端进一步向上方突出的3个前端突起所构成。更为具体来说,作为配置于刮片状部14a的前端部分的所述前端突起,刮片状突起14具有高度较高的2个高突起14b,14b、高度分别低于该高突起14b,14b的低突起14c。
刮片状突起14以从刷面13到高突起14b的前端(在具有高度不同的多个高突起的情况下为高度最高的高突起的前端)的高度h1为例如12~23mm、优选为16~21mm的方式竖立设置,并且刮片状部14a的高度h2占到至高突起14b的前端为止的所述高度h1的70~95%、优选为75~85%,刮片状部14a成为刮片状突起14的主体部分。由此,在高效率地发挥拨开毛发的功能的同时在按压到头皮的时候变得容易将力传达到前端部分。
被设置于刮片状突起14的前端部分的高突起14b,14b以及低突起14c优选具有前端被形成为凸曲面状的大致圆锥形状。高突起14b,14b(在具有高度不同的多个高突起的情况下为高度最高的高突起),自刮片状部14a的前端起的高度h3例如为2~7mm,更加优选为3.5~5.5mm,进一步优选为4~5mm。低突起14c,自刮片状部14a的前端起的高度h3’比高突起14b各自的自刮片状部14a的前端起的高度h3低。低突起14c的所述高度h3’与高突起14b,14b的高度(在具有高度不同的多个高突起的情况下为高度最高的高突起)h3之差(h3-h3’)优选为0.3~3mm,更加优选为0.5~2.5mm,进一步优选为0.5~1.5mm。该高度差(h3-h3’)与在高突起14b,14b中的高度高的一方的前端和低突起14c的前端之间所产生的台阶的大小(高低差)相同。
另外,低突起14c在刮片状突起14的扁平的横截面形状的长轴方向X上被配置于高突起14b,14b之间,长轴方向X上的高突起14b,14b与低突起14c之间,例如根部的间隔s1为0~5mm,优选为0.3~2mm,顶部的间隔s2为1~7mm,优选为2~5mm。
高突起14b,14b各自的高度h3与各自的根部的粗细(直径)d的比(h3/d)从在按压到头皮的时候容易一边拨开毛发一边到达头皮和毛孔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5~2.5,进一步优选为1.8~2.3。
低突起14c的高度h3’与其根部的粗细(直径)d的比(h3’/d)从在按压到头皮的时候容易一边拨开毛发一边到达头皮和毛孔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2.5,进一步优选为1.2~2.2。
还有,前端突起14b,14c的粗细d在根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情况下是指其直径,在圆形以外的情况下是指截面二次半径的2倍。
本实施方式中的锥体状突起15由沿着刷面13的根部的横截面形状成为例如直径4~10mm左右的大小的圆形(参照图2)并且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保持大致相似的截面形状的状态下成为向前端稍微前端变细的形状的圆锥台状的基部15a、以及从基部15a的前端进一步向上方突出的多个前端突起15b,15c所构成。锥体状突起15以从刷面13到前端突起15b,15c的前端为止的高度h4成为例如5~22mm、优选为10~20mm的方式竖立设置,并且圆锥台状的基部15a的高度h5占到从刷面13到前端突起15b,15c的前端为止的高度h4的90~98%、优选为92~96%,该基部15a成为锥体状突起15的主体部分。
如图6、图7(a)以及图7(b)所示,作为前端突起,本实施方式中的锥体状突起15具有2个种类的前端突起即第1前端突起15b以及第2前端突起15c。作为前端突起的第1前端突起15b、第2前端突起15c,自圆锥台状的基部15a的前端起的突出高度h6(参照图6)成为比所述刮片状突起14的高突起14b,14b以及低突起14c中的任意的高度h3,h3’低。由此,刮片状突起14的前端突起14b,14b,14c特别是14b,14b会柔软地发生变形而发挥优异的皮脂的除去功能和毛孔的清洗功能,在一边用一定程度以上的力将刷子10按压于头皮一边移动的时候,因为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突起15b,15c难以发生弯曲或挠曲且力有效地传递到头皮,所以可以获得突起充分地碰到头皮的触感,另外可以获得优异的按摩效果。
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突起15b,15c,自圆锥台状的基部15a起的突出高度h6(参照图6)优选为所述刮片状突起14的低突起14c的高度h3’[参照图5(a)]的70%以下,更加优选为10~50%,进一步优选为15~40%。另外,前端突起15b,15c各自的高度h6优选为0.3~20mm,更加优选为0.3~10mm,进一步优选为0.3~5mm,特别优选为0.5~1.5mm。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的刷子10上,第1前端突起15b和第2前端突起15c中自基部15a的前端起的突出高度h6是相同的。在高度不同的前端突起存在于基部15a的前端的情况下,将最高的前端突起的高度作为设置于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的前端突起的高度h6,与刮片状突起14的低突起14c的高度进行比较。
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前端突起15b成为半球状,并被配置于圆锥台状的基部15a的前端的中央部。另一方面,第2前端突起15c成为大致半球状,更为详细来说,根部成为圆柱状,前端形成为半球状的凸曲面。另外,第2前端突起15c以围绕第1前端突起15b的周围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围绕第1前端突起15b的周围的第2前端突起15c的个数例如可以是3~10个左右,优选为4~10个,更加优选为5~8个。多个第2前端突起15c优选在第1前端突起15b的周围以大致等间隔进行配置。通过以围绕中央部的方式设置多个特别是3个以上的第2前端突起15c,从而无论使用刷子的时候的刷子移动方向,均能够很好地对头皮进行按摩。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2前端突起15c,根部的粗细d2比第1前端突起15b的根部的粗细d1小。前端突起15b,15c的粗细d1,d2在根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情况下是指其直径,在圆形以外的情况下是指截面二次半径的2倍。
第1前端突起15b,自基部15a的前端起的突出高度h6与根部的粗细(直径)d1的比(h6/d1)优选为0.3~0.85,进一步优选为0.5~0.75。另外,第2前端突起15c,自基部15a的前端起的突出高度h6与根部的粗细(直径)d2的比(h6/d1)优选为0.5~2.0,进一步优选为0.7~1.5。
另外,第1以及第2前端突起15b,15c的所述比(h6/d1,h6/d2)优选为比所述刮片状突起14的高突起14b以及低突起14c各自的所述比(h3/d,h3’/d)小。由此,刮片状突起14的前端突起14b,14b,14c特别是14b,14b会柔软地发生变形而发挥优异的皮脂的除去功能和毛孔的清洗功能,在一边用一定程度以上的力将刷子10按压于头皮一边移动的时候,因为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突起15b,15c难以发生弯曲或挠曲且力有效地传递到头皮,所以可以获得突起充分地碰到头皮的触感,另外可以获得优异的按摩效果。
另外,第2前端突起15c优选为在第1前端突起15b的周围使互相邻接的第2前端突起15c彼此之间的根部的间隔S3(参照图7(b))为0.3~2mm,使顶部的间隔S4(参照图7(b))为2.5~4mm来进行配置。
如图8(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头皮用刷子10在轻轻地将刷子10碰到头皮S’的时候,刮片状突起14上的高突起14b,14b和低突起14c以及锥体状突起15上的第1以及第2前端突起15b,15c中,仅有高突起14b,14b触碰到头皮S’,如图8(b)所示,在更加用力地按压于头皮的时候,低突起14c以及锥体状突起15的第1以及第2前端突起15b,15c触碰到头皮S’。
更为详细地进行说明时,在本实施方式的刷子10的刷面13上,在由描绘于该刷面13的多条平行的假想的直线Y-Y(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在与椭圆形状的刷面13的短轴方向相平行的方向上进行延伸设置的5条线,参照图2)分割成多个突起列R1~R6的状态下,配置有刮片状突起14以及锥体状突起15。
而且,在被5条线分割的6条突起列R1~R6中除了两端部分的列之外的4条突起列R2~R5上交替地配置有3个刮片状突起14和2个锥体状突起15。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突起列R2~R5上,多个刮片状突起14和配置于刮片状突起之间的锥体状突起15在与刮片状突起14的横截面形状的长轴方向(X方向)相平行的方向上被配置成大致串联的状态,这样的突起列在垂直于该列的方向(沿着刷面13的长轴方向的方向)上被形成有多列。在邻接的突起列之间形成有沿着Y-Y线延伸的未配置有突起的7~15mm的宽度b的带状间隔区域23。由这样的配置,在使头皮用刷子10移动于沿着突起列的方向的时候,刮片状突起14和锥体状突起15交替地接触于头皮的规定地方,交替地进行皮脂的搔取和头皮的按摩,从而进一步有效地发挥了头皮的按摩效果和皮脂的清洗效果。另外,能够有效地回避直至减轻相对于突起14,15的毛发的附着和缠绕,并且通过使手指沿着突起列滑动并使淋浴的流水冲洗从而可以容易地去除毛发附着或缠绕。
而且,如图3、图4以及图8所示,在考虑刮片状突起14的高突起14b的前端的前端连接面S的时候,如图8(a)所示,刮片状突起14的低突起14c的前端以及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均未到达该前端连接面S。因此,在轻轻地使刷子10触碰到头皮的时候,高突起14b触碰到头皮S’,而低突起14c以及锥体状突起15未碰到头皮S’。
前端连接面S优选为沿着作为人的头部轮廓的凸曲面的凹曲面,在将刷面13上的与刮片状突起14的扁平的横截面形状的长轴方向X相平行的方向(图2的上下方向)作为刷面13的短轴方向、将与该短轴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作为刷面13的长轴方向的时候,前端连接面S,通过刷面的中心并且沿着刷面的短轴方向的截面的曲率半径R优选为100~350cm,更加优选为120~300cm,进一步优选为150~200cm。另外,前端连接面S,通过刷面的中心并且沿着刷面的长轴方向的截面的曲率半径R优选为100~400cm,更加优选为120~300cm,进一步优选为150~200cm。
在此,所谓前端连接面S,是指在刷面的面内的一个方向(例如刷面的长轴方向)以及其垂直方向(例如刷面的短轴方向)的两个方向上分散的3个以上的刮片状突起14的高突起14b的前端所接触的曲面。优选,前端连接面S设想为所有的刮片状突起14的高突起14b或者尽可能多的刮片状突起14的高突起14b所接触的弯曲面。在图3、图4以及图8中,将本实施方式的刷子10上的所有的刮片状突起14的高突起14b所接触的弯曲面作为前端连接面S表示。
另外,如图8(a)所示,通过刷子10从轻轻地接触于头皮S’的状态到更加用力地按压于头皮,从而如图8(b)所示,低突起14c以及锥体状突起15碰到头皮S’。对于以用手用力地按压的程度使低突起14c以及锥体状突起15碰到头皮S’,可以考虑高突起14b的柔软性等而在适宜的范围内设定从前端连接面S到低突起14c的前端为止的距离以及从前端连接面S到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为止的距离。
例如,从前端连接面S到低突起14c的前端为止的距离优选为0.3~3mm,更加优选为0.5~2.5mm,进一步优选为0.5~1.5mm。另外,从前端连接面S到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为止的距离优选为0.3~5mm,更加优选为0.5~2.5mm。从前端连接面S到突起的前端为止的距离是沿着前端连接面S的法线测定的最短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突起列R1~R6的各个上,刮片状突起14的高突起14b的前端接触于前端连接面S,而刮片状突起14的低突起14c以及锥体状突起15各自的前端未到达前端连接面S。
另外,从低突起14c的前端到所述前端连接面S为止的距离与从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到该前端连接面S为止的距离相等。因此,在从由图8(a)所表示的状态渐渐地提高将头皮用刷子10按压到头皮的力的时候,如图8(b)所示,低突起14c以及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基本上同时地碰到头皮S’。
在具备上述那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头皮用刷子10中,例如将把持部11夹入到手指之间,使手掌紧密贴合于刷面13的相反侧的底座12的上面,一边覆盖该上面一边把持刷子10,在使从刷面13突出的多个刮片状突起14或者刮片状突起14以及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按压到头皮上的状态下,通过拨开毛发并使刷子10移动,从而必要时一边将清洗剂、护发剂、化妆料等涂布于头皮和毛发一边进行洗发和毛发的梳理。在此,把持部11,其侧面具备凹陷为沿着手指的侧面的形状的凹状的形状,在适合于手且稳定的状态下把持刷子10,从而可以容易而且顺畅地进行一边在刷面13的短轴方向上使头皮用刷子10移动一边拨开毛发的操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头皮用刷子10,通过改变将刷子10按压到头皮的力,从而能够相对于头皮仅使高突起14b接触或者使低突起14c以及锥体状突起15与高突起14b一起接触。
因此,通过一边用仅使高突起14b接触那样的弱小的力按压到头皮一边使刷子10移动,并进行清洗以及按摩,从而即使是头发长以及/或者头发多的人,高突起14b也会碰到头皮,而充分地获得突起碰到头皮的触感,而且突起难以缠绕于头发或者挂于头发,另外也难以感觉到坚硬和疼痛。
另一方面,在想更加用力地按摩的情况下,通过一边用使低突起14c以及/或者锥体状突起15接触那样强的力按压到头皮一边使刷子10移动,从而由锥体状突起15获得优异的按摩效果并且由刮片状突起14发挥优异的皮脂的除去功能和毛孔的清洗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刷子10中,如前面所述,在渐渐地提高将该刷子10按压到头皮的力的时候,低突起14c的前端以及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基本上同时地碰到头皮,但是,也可以使从该前端连接面S到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为止的距离比从该前端连接面S到低突起14c的前端为止的距离短,从而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先碰到,接着低突起14c的前端碰到。
通过以低突起14c以及锥体状突起15基本上同时地碰到头皮或者锥体状突起15比低突起14c更先碰到头皮的方式进行设计,从而进一步高效率地发挥使用突起14的皮脂的清洗效果并且能够用锥体状突起15对头皮进行按摩。
还有,在进一步提高头皮的清洗性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从前端连接面S到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为止的距离比从该前端连接面S到低突起14c的前端为止的距离长,从而低突起14c的前端先碰到头皮,接着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碰到头皮。
在本实施方式的头皮用刷子10中,从由图8(b)所表示的状态进一步增强将刷子10按压到头皮的力并在该状态下使刷子移动的时候,如图8(c)所示,低突起14c在弯曲的状态下接触于头皮。因此,接触面积变大而进一步高效率地发挥了使用突起14的皮脂的清洗效果。
另一方面,锥体状突起15,前端突起15b,15c基本上不发生弯曲,而圆锥状的基部15a在稍稍弯曲的状态下接触于头皮。因此,能够进一步以较强的力对头皮进行按摩。
另外,本申请发明的刷子,在刷面13的中央部分,具有多个刮片状突起14隔开间隔配置成串联状的中央突起组14R,在该中央突起组的两侧分别具有多个锥体状突起15隔开间隔配置成串联状的第1侧突起组15R,进一步在其外侧,具有多个刮片状突起14隔开间隔配置成串联状的第2侧突起组14R’。在各个突起组之间,未配置有突起的宽度2~5mm的带状间隔区域沿着椭圆形状的刷面13的长轴方向进行延伸。由此,进一步防止了头发缠绕或者挂于突起上,并且由淋浴的流水等能够更好地冲洗掉毛发等。
另外,多个刮片状突起14的高突起14b的前端的前端连接面S是沿着头的轮廓形状向内侧(刷面侧)凹陷的凹状的弯曲面。通过使前端连接面为凹状的弯曲面,从而能够排除直至减轻刷面的移动影响到按摩效果。所述凹状的弯曲面的曲率半径在刷面的长轴方向上优选为100~400mm,在刷面的短轴方向上优选为100~350mm。
接着,参照图9~图12,对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头皮用刷子10’(以下,也称为第2实施方式的刷子10’)进行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刷子10’除了取代第1实施方式的刷子10上的一部分的锥体状突起15而具有由图11所表示的方式的头皮压迫用的突起(以下,也称为头皮压迫用突起)16之外,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刷子10相同的构造。因此,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刷子10’,主要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的刷子10的不同点,关于相同点,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特别是关于没有说明的点,适宜适用关于以上所述的刷子10的说明(也包括更为优选的结构的说明)。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锥体状突起15”是指将多个前端突起(小突起)15b,15c设置于圆锥台的基部15a的前端部分的形状的突起,所谓“锥体状突起”,是指除了“锥体状突起15”之外还包括使前端部分为圆形的圆锥状的突起以及由图11所表示那样的形状的头皮压迫用突起16等的总称。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刷子10’,被配置于刷面13的中心附近的2条突起列R3,R4包含头皮压迫用突起16。突起列R3,R4分别由3个刮片状突起14和位于刮片状突起之间的2个头皮压迫用突起16所构成。头皮压迫用突起16与刮片状突起14以及锥体状突起15一起由用弹性体树脂构成的弹性成形体的一部分所构成。第2实施方式中的头皮压迫用突起16以外的突起(刮片状突起14以及锥体状突起15)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突起相同的形态。
如图9以及图11所示,头皮压迫用突起16具有使前端部分为半球状的大致圆柱状的形态。更为详细来说,如图11所示,为在圆锥台状的基部16b上具有半球状的前端部分16a的锥体状的突起。头皮压迫用突起16被形成为,根部和高度方向中央部等上的横截面的面积比锥体状突起15大,且比锥体状突起15更加难以弯曲。
另外,如图12(a)所示,在考虑刮片状突起14的高突起14b的前端的前端连接面S的时候,刮片状突起14的低突起14c的前端、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以及头皮压迫用突起16的前端均未到达该前端连接面S。另外,从前端连接面S到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为止的距离与从该前端连接面S到刮片状突起14的低突起14c的前端为止的距离相等或者比该距离短。
再有,头皮压迫用突起16,从前端连接面S到该突起的前端为止的距离与从该前端连接面S到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为止的距离相等或者比该距离长。
因此,如图12(a)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刷子10’在轻轻地碰到头皮S’的时候,刮片状突起14的高突起14b碰到头皮S’,而刮片状突起14的低突起14c、锥体状突起15以及头皮压迫用突起16的各个前端未碰到头皮S’。
但是,在从前端连接面S到头皮压迫用突起16的前端为止的距离比从该前端连接面S到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为止的距离长的情况下,在从该状态渐渐地提高将刷子10’按压到头皮的力时,如图12(b)所示,高突起14b发生变形,低突起14c以及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碰到头皮S’。而且,在进一步增强按压的力时,如图12(c)所示,低突起14c以及锥体状突起15也稍稍发生变形,头皮压迫用突起16碰到头皮S’。
在从前端连接面S到头皮压迫用突起16的前端为止的距离与从该前端连接面S到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为止的距离相等的情况下,头皮压迫用突起16以及锥体状突起15基本上同时地碰到头皮S’。
这样,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刷子10’,通过改变按压于头皮的力,从而取得了与第1实施方式的刷子10相同的效果,而且通过更加用力地进行按压,从而由头皮压迫用突起16能够有力地压迫头皮S’,并通过在该状态下使刷子移动,从而也可以取得所谓如指压那样能够刺激头部的穴位的效果(以下,也称为指压效果)。
从由头皮压迫用突起16获得良好的指压效果的观点出发,头皮压迫用突起16,邻接于刷面13的根部和高度方向中央部上的横截面的面积或者直径优选为比锥体状突起15的相同部位的横截面的面积或者直径大。另外,头皮压迫用突起16,邻接于半球状的前端部分16a的部位的直径L2(或者相当于圆的直径)优选为超过根部的直径L1(或者相当于圆的直径)的50%,更加优选为60%以上且不到100%,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且不到100%,更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99%以下。如图11所示,作为锥体状突起的头皮压迫用突起16,邻接于半球状的前端部分16a的部位的直径L2(或者相当于圆的直径)优选为比根部的直径L1(或者相当于圆的直径)小。通过使邻接于半球状的前端部分16a的部位的直径L2(或者相当于圆的直径)与根部的直径L1(或者相当于圆的直径)之比的上限为不到100%,从而在成形头皮压迫用突起16的时候从模具的分离变得容易。
另外,头皮压迫用突起16,从前端连接面S到该突起16的前端为止的距离优选为比从该前端连接面S到低突起14b的前端为止的距离长0.5~3.5mm、特别优选为长1~2mm左右。另外,头皮压迫用突起16,从前端连接面S到该突起16的前端为止的距离优选为比从该前端连接面S到锥体状突起15的前端为止的距离长0~3mm、特别优选为长0~1mm左右。
另外,头皮压迫用突起16,前端的球面部的曲率半径R1优选为1mm以上,特别优选为2~3.5mm。
还有,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例如,将刮片状突起竖立设置于沿着刷面的周缘的外周部分,将锥体状突起竖立设置于它们的内侧区域,并不一定需要横切内侧区域的中央部分来设置刮片状突起的列,也能够一边使多个刮片状突起和多个锥体状突起混合存在于刷面的整体一边无规则地进行竖立设置。另外,刮片状突起除了椭圆的横截面形状之外,也可以是具有长圆或矩形等的其它扁平的横截面形状的突起,锥体状突起除了大致圆锥形状之外,也可以是角锥形状等。再有,在刮片状突起上,在前端部分上也能够仅设置各1个高突起以及低突起,前端突起也可以是圆锥形状以外的其它的形状的突起。
另外,锥体状突起15也可以是仅具有由图7所表示的实施方式中的第2前端突起15c的突起,也能够设置由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前端被倒角成曲面状的锥体状突起。
再有,刮片状突起14以及锥体状突起15的配置样式也可以是如图13所表示的样式。另外,也能够将由图13所表示的刷子上的位于刷面的中央部附近的4个或者2个锥体状突起15置换成在第2实施方式中所设置的头皮压迫用突起16。替代头皮压迫用突起16,也可以设置半球状的前端部分16a以外的部分的形状为遍及上下方向直径均匀的圆柱状的突起。另外,头皮压迫用突起16可以是包含前端部分且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突起,也可以是使三角柱、四角柱、五角柱等的角柱或者角锥的前端为圆形的突起。
另外,在上述的头皮用刷子10中,多个(具体为3个)刮片状突起14和配置于刮片状突起彼此之间的2个锥体状突起15,在与刮片状突起14的横截面形状的长轴方向(X方向)相平行的方向上以大致串联的状态进行配置的突起列的条数为R2~R5的5条,这样的突起列的条数,除了5条,也可以为2条、3条、4条、6条、7条、8条、9条、10条等。优选的条数为3~10条,更加优选为4~10条。
另外,在上述的头皮用刷子10中,刮片状突起14的刮片状部分14a与高突起14b以及低突起14c由同一材料一体成形,锥体状突起15的基部15a与第1以及第2前端突起15b,15c由同一材料一体成形,但是,也可以与材料的相同和不同无关,由后面的热熔接等使独立制造的高突起14b和低突起14c、第1以及第2前端突起15b,15c与刮片状部分14a和基部15a一体化。
另外,上述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省略部分以及一个实施方式仅具有的要件能够分别适宜适用于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另外,各个实施方式中的要件在实施方式之间可以适宜地相互置换。

Claims (11)

1.一种头皮用刷子,其特征在于,
由弹性体树脂构成的多个刮片状突起和由弹性体树脂构成的多个锥体状突起从底座的刷面突出,其中,所述刮片状突起具有扁平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在其前端部分沿所述扁平的横截面形状的长轴方向隔开间隔地竖立配置有多个前端突起,
作为所述前端突起,在所述刮片状突起上,设置有高度较高的2个高突起和位于2个该高突起之间并且高度低于每一个该高突起的低突起,
所述低突起以及所述锥体状突起各自的前端未到达所述高突起的前端的前端连接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皮用刷子,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前端连接面到所述锥体状突起的前端为止的距离与从该前端连接面到所述低突起的前端为止的距离相等或者比该距离短或者比该距离长。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头皮用刷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体状突起是具有圆锥台状的基部和从该基部的前端进一步突出的多个前端突起的突起。
4.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头皮用刷子,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锥体状突起,具备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突起、以及在圆锥台状的基部上具有半球状的前端部分的头皮压迫用突起,
在该头皮压迫用突起中,从所述前端连接面到该突起的前端为止的距离与从该前端连接面到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突起的前端为止的距离相等或者比该距离长。
5.一种头皮用刷子,其特征在于,
由弹性体树脂构成的多个刮片状突起和由弹性体树脂构成的多个锥体状突起从底座的刷面突出,其中,所述刮片状突起具有扁平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在其前端部分沿所述扁平的横截面形状的长轴方向隔开间隔地竖立配置有多个前端突起,
作为所述前端突起,在所述刮片状突起上,设置高度较高的2个高突起和位于2个该高突起之间并且高度低于每一个该高突起的低突起,
在将头皮用刷子轻轻地触碰到头皮的时候,在所述高突起、所述低突起以及所述锥体状突起中,仅有所述高突起碰到头皮,在更加用力地将头皮用刷子按压于头皮的时候,所述低突起以及所述锥体状突起碰到头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皮用刷子,其特征在于,
以如下方式形成:在渐渐地提高将头皮用刷子按压在头皮上的力的时候,所述低突起以及所述锥体状突起基本上同时地碰到头皮或者所述锥体状突起比所述低突起更先碰到头皮或者所述低突起比所述锥体状突起更先碰到头皮。
7.如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头皮用刷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体状突起是具有圆锥台状的基部和从该基部的前端进一步突出的多个前端突起的突起。
8.如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头皮用刷子,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锥体状突起,具备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突起、以及在圆锥台状的基部上具有半球状的前端部分的头皮压迫用突起,
该头皮压迫用突起被形成为,在渐渐地提高将头皮用刷子按压在头皮上的力的时候,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突起以及头皮压迫用突起基本上同时地碰到头皮或者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突起比所述头皮压迫用突起更先碰到头皮。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皮用刷子,其特征在于,
具有所述前端突起的所述锥体状突起的该前端突起的高度比所述低突起的高度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皮用刷子,其特征在于,
具有所述前端突起的所述锥体状突起的该前端突起的高度与根部的粗细之比比所述低突起的相同的比小。
11.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头皮用刷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连接面为沿着头的轮廓形状向刷面侧凹陷的凹状的弯曲面。
CN201110189198.9A 2010-07-02 2011-07-01 头皮用刷子 Active CN1023348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52525 2010-07-02
JP2010-152525 2010-07-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4825A true CN102334825A (zh) 2012-02-01
CN102334825B CN102334825B (zh) 2015-07-01

Family

ID=4551096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9198.9A Active CN102334825B (zh) 2010-07-02 2011-07-01 头皮用刷子
CN20112023936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11876U (zh) 2010-07-02 2011-07-01 头皮用刷子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3936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11876U (zh) 2010-07-02 2011-07-01 头皮用刷子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43754B2 (zh)
CN (2) CN1023348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43754B2 (ja) * 2010-07-02 2015-07-01 花王株式会社 頭皮用ブラシ
USD746062S1 (en) * 2013-03-29 2015-12-2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calp brush
GB201411700D0 (en) * 2014-07-01 2014-08-13 Pet Pleezer Ltd Hair brush
JP2016119947A (ja) * 2014-12-24 2016-07-07 東京パーツ株式会社 ヘアブラシ
KR200494212Y1 (ko) * 2019-09-27 2021-08-27 주식회사 비엠스마일 애완동물용 브러쉬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76313B2 (ja) * 1998-06-09 2000-08-14 花王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用ブラシ
JP2005160684A (ja) * 2003-12-02 2005-06-23 Besu Kogyo Kk 頭皮マッサージ用ブラシ
JP2007282681A (ja) * 2006-04-12 2007-11-01 Kao Corp 頭皮マッサージ用ブラシ
CN101530370A (zh) * 2008-03-12 2009-09-16 花王株式会社 头皮按摩刷
CN202311876U (zh) * 2010-07-02 2012-07-11 花王株式会社 头皮用刷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1285A (en) * 1980-12-09 1984-07-24 Olivier Courtin Manual massager
JPH11225827A (ja) * 1998-02-16 1999-08-24 Chikako Mizuno シャワーブラシ
JP2003250635A (ja) * 2002-03-04 2003-09-09 Mitsuo Matsumura 液体噴射ブラシ
JP2008295992A (ja) * 2007-05-31 2008-12-11 Takeyoshi Hosono 頭皮クレンジングマッサージ用ブラシ
JP3154737U (ja) * 2009-08-10 2009-10-22 良一 日高 スカルプケア用シャンプーブラ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76313B2 (ja) * 1998-06-09 2000-08-14 花王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用ブラシ
JP2005160684A (ja) * 2003-12-02 2005-06-23 Besu Kogyo Kk 頭皮マッサージ用ブラシ
JP2007282681A (ja) * 2006-04-12 2007-11-01 Kao Corp 頭皮マッサージ用ブラシ
CN101530370A (zh) * 2008-03-12 2009-09-16 花王株式会社 头皮按摩刷
CN202311876U (zh) * 2010-07-02 2012-07-11 花王株式会社 头皮用刷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11876U (zh) 2012-07-11
CN102334825B (zh) 2015-07-01
JP2012030063A (ja) 2012-02-16
JP5743754B2 (ja)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9875B (zh) 头皮清洗用具
CN202311876U (zh) 头皮用刷子
US7383619B2 (en) Handle body for body care implements
EP3235400B1 (en) Adjustable brush treatment device
TWI458453B (zh) Scalp massage brush
CN103519435A (zh) 用于清洗化妆刷的带纹理的装置
CN102481226A (zh) 按摩刷和按摩刷用手柄
KR20040078044A (ko) 클렌징 패드
TWI661768B (zh) 動物梳理刷以及梳理動物的方法
CN205993896U (zh) 一种带有收纳功能的化妆刷清洁工具
JP4916211B2 (ja) 頭皮マッサージ用ブラシ
CN205018353U (zh) 一种用于洗涤和冲洗化妆刷的装置
JP2016123723A (ja) ヘアブラシ
WO2016194819A1 (ja) 頭皮洗浄用ブラシ
CN103249366A (zh) 口腔护理器具
CN203483643U (zh) 按摩器具
CN202438422U (zh) 一种淋浴喷头及其配套使用的卡座
JP2012040419A (ja) 頭皮洗浄具
CN211298776U (zh) 一种可弯曲变形的毛刷
US10779691B2 (en) Shower accessory
JP2011050665A (ja) 洗浄器具
JP5345197B2 (ja) 頭皮マッサージ用ブラシ
JP2016119947A (ja) ヘアブラシ
EP3355743B1 (en) Oral care implement
CN202504545U (zh) 捏把洗脸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