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6359B - 对具有多个网络接口的装置进行电源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对具有多个网络接口的装置进行电源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6359B
CN102326359B CN201080006504.4A CN201080006504A CN102326359B CN 102326359 B CN102326359 B CN 102326359B CN 201080006504 A CN201080006504 A CN 201080006504A CN 102326359 B CN102326359 B CN 1023263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interface
network
wave point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65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6359A (zh
Inventor
安东尼·亨黄·陈
曾军·贾斯廷·向
詹姆斯·汉
本瑟特·赛里凯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26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6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6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6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no transmission is received, e.g. out of range of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7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管理具有多个接口的用户装置的电源的实施例方法包含将集中式可达性状态映射到所述接口的物理电源状态,以及基于所述映射来控制所述物理电源状态。控制包含将信号发射到所述用户装置。

Description

对具有多个网络接口的装置进行电源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
本专利申请案要求2009年3月6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对具有各有其自身电源管理的多个网络接口的装置的重叠电源管理(An Overlap Power Managementfor Device with Multiple Network Interfaces Each with Its Own PowerManagement)”的第61/158,206号美国临时申请案、2009年5月11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对具有多个网络接口的装置进行电源管理的系统和方法(System andMethod of Power Management for a Device with Multiple Network Interfaces)”的第61/177,171号美国临时申请案、2009年5月12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对具有多个网络接口的装置的集中式电源管理(Centralized Power Management forDevice with Multiple Network Interfaces)”的第61/177,559号美国临时申请案以及2010年2月26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对具有多个网络接口的装置进行电源管理的系统和方法(System and Method of Power Management for a Device withMultiple Network Interfaces)”的第12/714278号美国申请案的在先申请优先权,所述在先申请的内容以全文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本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电源管理系统,且更明确地说,涉及用于对具有多个网络接口的装置进行集中式电源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广泛用以使用例如蜂窝式电话、膝上型计算机和各种多媒体装置等多种接入终端来为多个用户提供语音和数据服务。这些通信系统可涵盖局域网,例如IEEE 802.11网络,蜂窝式电话和/或移动宽带网络。通信系统可使用一种或一种以上多址技术,例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等。移动宽带网络可符合若干系统类型或伙伴关系,例如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第三代标准(3G)、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MTS)、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伙伴项目(3GPP)、IEEE 802.11网络、演进数据优化EV-DO或长期演进(LTE)。
随着无线网络已变得越来越普及,许多用户装置现在可以用于接入一个以上无线网络。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用户装置102可以用于接入三个网络,例如IEEE 802.11网络104、IEEE 802.16网络106和3GPP网络108。在此多接口装置中,每一接口可涉及其它网络技术,例如但不限于GSM、GPRS、LTE、WiMAX、CDMA2000、WLAN等。这些个别无线技术可使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其包含但不限于TDMA、CDMA或OFDMA。
当用户装置中的多个接口共享同一电池时,且如果功耗仅在每一个别接口技术内优化,那么所述用户装置可能比具有单个接口的用户装置消耗更多的功率。图2说明三个单接口用户装置120、122和124,其由蜂窝式电话和电池表示,所述用户装置个别地分别在802.11、802.16和3GPP或3GPP2网络上操作。这些装置中的每一者将以与单接口装置的正常操作相称的速率消耗其相应电池。当具有单个无线电接口的无线装置连接到网络时,对无线电接口的电源管理是所述接口的网络技术特定的,且与其它网络技术无关。为了实现较长的电池寿命,所述单个接口可在其特定技术内优化其功耗。
然而,多接口装置可能消耗比单接口装置多的功率,因为所有接口可能同时活动且/或周期性地接收来自其相应网络中的每一者的发射。举例来说,图3说明多接口装置130的电池消耗,多接口装置130由与802.11、802.16和3GPP网络介接的蜂窝式电话和单个电池表示。
在电源管理系统领域中,需要较好地优化多接口装置的功耗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一实施例,一种用于管理具有多个接口的用户装置的电源的方法包含将集中式可达性状态映射到接口的物理电源状态,以及基于所述映射来控制物理电源状态。控制包含将信号发射到用户装置。
根据另一实施例,揭示一种运行用户装置的方法,所述用户装置具有用于与第一无线网络通信的第一无线接口和用于与第二无线网络通信的第二无线接口。所述方法包含在第一无线接口处于可达状态且第二无线接口处于不可达状态时,在第一无线接口上接收来自第一无线网络的发射。所述发射包含第二无线网络需要接入第二无线接口的消息。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在接收到所述发射之后使第二无线接口处于可达状态。
根据另一实施例,揭示一种运行无线基站的方法,所述无线基站用于向第一网络上的用户装置发射。所述方法包含确定第一无线用户装置的可达性状态。基于所述确定如果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处于直接可达状态,经由第一网络将消息发送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如果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处于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的状态,那么将消息转发到其中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处于直接可达状态的第二无线网络。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含第一网络上的第一基站,其中第一基站用于与第二网络上的第二基站通信,且第一基站用于与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用户装置通信。第一接口用于与第一网络通信,且第二接口用于与第二网络通信。所述系统还包含集中式可达性状态与用户装置的对应电源状态的映射。可达性状态包含直接可达状态、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的状态以及不可达状态。
前面已相当广泛地概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特征,以使得可更好地理解以下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下文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额外特征和优点,其形成本发明的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标的物。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所揭示的概念和特定实施例可容易地用作修改或设计用于实行本发明的相同目的的其它结构或过程的基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认识到,此类等效构造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现在参考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其中:
图1说明移动宽带系统的图;
图2说明三个单接口用户装置的图;
图3说明多接口用户装置的图;
图4说明实施例多接口用户装置;
图5说明IEEE 802.16系统的实施例集中式可达性映射;
图6说明IEEE 802.11系统的实施例集中式可达性映射;
图7说明实施例多接口用户装置的中心可达性状态;
图8说明具有两个接口的用户装置的实施例可达性映射;
图9说明具有四个接口的用户装置的实施例可达性映射;
图10说明具有四个接口的用户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可达性映射;
图11说明替代实施例可达性映射;
图12说明实施例基站;以及
图13说明实施例用户装置。
除非另有指示,否则不同图中的对应标号和符号通常指代对应部分。绘示各图是为了清楚地说明实施例的相关方面,且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详细论述各种实施例的制作和使用。然而,应了解,本发明提供可在各种各样的特定情境中体现的许多适用的发明性概念。所论述的特定实施例仅说明制作和使用本发明的特定方式,且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将相对于特定情境下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例如实现以若干个装置接口的要求和功耗为目的的整合电源管理的集中式电源管理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不改变个别网络技术的现有电源管理状态的情况下使用针对多接口装置的集中式电源管理系统。举例来说,实施例装置包含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机顶盒和其它网络装置。
在集中式电源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针对多接口装置具有不同的电源配置。集中式电源管理系统在任何时间选择电源配置以最小化功耗,以便优化电池寿命。一种配置对应于使每一个别接口处于为所述技术界定的其电源管理状态中的一者。此配置可包含但不限于图4所示的实例,其描述了在802.11网络、802.16和3GPP或3GPP2进行网络上操作的多接口用户装置200。在此实例中,每一接口技术的电源管理状态针对802.11网络接口为“关”、针对802.16网络接口为“休眠”,且针对3GPP或3GPP2网络接口为“关”。在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中,可使用大于或少于三个接口。此外,可针对每一接口实施不同网络或网络的不同组合。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集中式电源管理系统使用共用的一组集中式可达性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集中式电源管理系统使用个别技术的现有电源节省状态以界定共用的一组集中式可达性状态。集中式可达性状态可包含但不限于“可达(直接)”、“可达(经由另一接口)”以及“不可达”。集中式可达性状态与接口的电源管理状态之间的关系是针对每一网络技术而界定的。表1中展示个别技术特定的电源管理状态的实例。在其它实施例中,其它个别电源管理状态是可能的。替代实施例除了表1中所示技术之外还包含其它技术。
图5描述了IEEE 802.16系统集中式可达性映射的实施例。行210描绘了针对IEEE 802.16接口的各种电源模式状态,包含:“服务中”,其表示活动电源模式;“休眠类别1、2、3”,其表示各种休眠模式;“空闲”以及“关”。行212描绘个别可达性视图。在此实例中可看到,802.16接口在“服务中”模式下以及“休眠”和“空闲”模式的若干部分中是可达的。标记为“NR”的不可达状态是在接口具有停用的接收器(见表1)时或在装置处于其相应的服务区域之外时发生。行214表示相对于网络的集中式可达性状态。此处,当个别装置在个别视图中可达时,802.16装置是“直接可达”的,且当个别装置处于“不可达”模式时,802.16装置是“不可达”的。
表1-不同网络技术中的物理电源管理状态。
图6描述了IEEE 802.11系统集中式可达性映射的实施例。行220描绘了针对IEEE 802.11接口的各种电源模式状态,包含:“服务中”,其表示“活动电源模式”;“省电模式(PSM)”、“延长的PSM”以及“关”。行222描绘个别可达性视图。在此实例中可看到,802.11接口在“服务中”模式下以及“PSM”和“延长的PSM”模式的若干部分中是可达的。标记为“NR”的不可达状态是在接口具有停用的接收器(见表1)时或在装置处于其相应的服务区域之外时发生。行224表示相对于网络的集中式可达性状态。此处,当个别装置在个别视图中可达时,802.11装置是“直接可达”的,且当个别装置“不可达”时,802.16装置是“不可达”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针对多接口装置具有不同的电源配置。实施例集中式电源管理可在任何时间选择所述配置以最小化功耗,以便优化个别多接口装置的电池寿命。一种配置对应于使每一个别接口处于一组可达性状态中的一者。此配置可包含但不限于图7所示的实例,其展示用户装置250的每一接口的可达性状态。此处,装置250经由802.16接口直接可达,经由3GPP或3GPP2接口不可达,且经由通过另一接口的802.11接口可达。在此实例中,802.16接口可处于活动状态,802.11接口可关闭,且3GPP或3GPP2接口可由用户取消选择。在此情况下,如果802.11网络具有针对用户装置250的消息,那么802.11可与802.16系统协调,并经由802.16接口将所述消息发送到用户装置250。如果802.11系统有必要与用户装置250通信,那么其可以向用户装置250提交请求,以请求开通802.11接口使之在活动模式下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装置250的电源状态的改变将导致针对用户装置250的集中式可达性状态的相应改变。
在省电机制,,的实施例中,例如休眠模式下,用户装置相在接收寻呼方面与网络合作。举例来说,使用户装置,例如手机,处于休眠模式意味着用户装置关闭,例如,接收器掉电,但以定期短暂地苏醒,以检查其是否正被传入呼叫寻呼。如果未被传入呼叫寻呼,那么用户装置返回到休眠模式。用户装置与网络经同步,使得当接收器被停用时,网络不寻呼用户装置,但在电话短暂地活动期间寻呼用户装置。为了实现网络与用户装置之间的此合作,实施例中使用标准化的与卖主无关的消息。一旦已建立标准化消息,网络和用户装置就将使用省电机制来操作。
在实施例中,使用可达性状态经由接口消息或语言来提供网络与用户装置之间的协议等级。这些实施例中的接口消息以网络和用户装置可通过单独制造的方式标准化且与卖主无关。在系统操作期间,一旦用户装置与网络已彼此交换关于可达性状态的信息,用户装置就断开其接口中的一些和/或使其掉电。网络也将理解其将仅通过直接可达的那些接口来寻呼该装置。如果存在从网络通过仅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的接口到装置的寻呼,那么所述网络将把所述寻呼重定向到用户装置上直接可达的不同接口。
在一个实例中,在网络的寻呼系统内实施电源管理方法的实施例。此处,寻呼系统拦截传入寻呼,并与其它网络通信,以便处理所述传入寻呼。寻呼系统接着确定是否应将寻呼消息转发到其装置的无线电直接可达的不同网络中的寻呼系统。根据系统和方法的实施例作出此确定。在一实施例中,不同网络的寻呼系统交换关于装置的可达性状态的消息,因此其知道如何处理传入的寻呼消息。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网络中的每一者可对应于用户装置上的一单独接口。在其它实施例中,协调网络可表示对应的用户装置的可用接口的子集或超集合。
图8描述了具有两个接口,IEEE 802.11接口和IEEE 802.16接口,的用户装置可达性映射的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集中式视图将所有个别装置接口均视为可达,只要其接口中的至少一者直接可达即可。行260、262、264和266表示针对802.11和802.16接口的个别可达性状态的各种组合。举例来说,行260表示两个接口均直接可达的情况,行262表示仅802.11接口直接可达的情况,行264表示仅802.16接口直接可达的情况,且行266表示任一接口均不可达的情况。行268表示个别接口视图。此处,“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状态表示相应接口关闭的情况,例如当接口物理上断开,但用户装置经由另一接口可达时。举例来说,如果802.11接口掉电,那么802.11网络仍可经由802.16网络到达用户装置。
在替代实施例中,图8所示的可达性映射可经扩展以合并具有使用不同网络类型和不同的网络组合的任一数目的接口。举例来说,图9描述了针对具有四个接口IF1、IF2、IF3和IF4的用户装置的映射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这些接口中的每一者可表示物理装置接口(即,802.11、3GPP、GSM等)。此处,IF1在个别化视图中是“可达”的,且在集中式视图中是“直接可达”的。接口IF2和IF3在个别化视图中是“不可达”的,但在集中式视图中是“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的。接口IF4在个别化视图中和在集中式视图中均是“不可达”的。
图10的实例也描述了针对具有四个接口IF1、IF2、IF3和IF4的用户装置的映射实施例。此处,IF1和IF3在个别化视图中是“可达”的,且在集中式视图中是“直接可达”的。接口IF2在个别化视图中是“不可达”的,但在集中式视图中是“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的。接口IF4在个别化视图中和在集中式视图中均是“不可达”的。在替代实施例中,接口数目可大于或少于所示的四个,且可达性状态的数目可不同。
在不同实施例中,可相应地修改或细分集中式可达性状态。举例来说,可将“不可达”的状态细分为“不可达但可留下消息”和“不可达且不带消息”。可将“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的状态细分为“通过转发到另一接口而可达”和“通过首先经由另一接口唤醒而可达”。此实施例的实例由图11所示的映射实例说明,图11接口的每一可达性状态可被映射到其自身网络技术中的物理状态或接口状态。举例来说,将“直接可达”状态映射到物理电源状态“活动”、“待机”和“休眠”。在一个实施例中,活动模式对应于用户正在谈话或正主动与网络交换数据且能够接收新传入呼叫的信令的情况。“待机”和“休眠”模式对应于其中接口正空闲或休眠但能够或将醒来以接收传入呼叫的电源状态。将“转发到直接可达接口”覆盖状态映射到正“关”着,但可经由另一网络上的“直接可达”接口和/或另一接口激活的一个接口。将“不可达,留下消息”状态映射到正“活动”着,同时不想被打断或正处于不想被经由另一接口激活的“关”状态的一个接口。将“通过经由另一接口唤醒而可达”状态映射到物理“深度休眠”模式状态和“关”状态。将“不可达,无消息”状态映射到其中用户装置不想要任何网络接入的“关”状态。在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中,集中式状态、物理电源状态及其相应的映射可不同于图10中所描绘。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接口的集中式可达性状态含有提供给网络的相关信息。虽然特定接口可能处于活动、空闲、休眠、关闭等状态,但在此实施例中与网络相关的是是否可通过所述特定接口来联系所述装置。这些集中式可达性状态因此甚至为异类网络环境提供电源管理状态的共用平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无线基站1100中实施对集中式可达性状态的管理。基站1100具有耦合到发射器1106和接收器1108的基站处理器1104,以及网络接口1102。发射器1106和接收器1108经由耦合器1110耦合到天线111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站1100可(例如)在诸如使用OFDMA下行链路信道的LTE网络中、IEEE 802.11网络、IEEE 802.16网络中,或3GPP网络中操作。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使用其它系统、网络类型和发射方案,例如Wimax和/或1XEV-DO。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站处理器1104通过查阅由参与的网络共享的另一集中式可达性表来跟踪其自己的用户装置的集中式可达性状态,或集中式可达性表可由基站处理器1104来管理和执行,且由其它网络共享。在一个实例中,基站处理器1104在寻呼系统1114内或经由单独的可达性控制系统来实施算法实施例。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使用单独的硬件和/或处理装置来实施寻呼系统1114和/或可达性控制系统。在进一步实施例中,集中式可达性状态可在不同网络的处理器之间共享或分配,或由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或经由因特网到达的专用远程处理器共享或分配。
图13中描述了多接口用户装置实施例1200的框图。用户装置1200可以由诸如蜂窝式电话或其它移动通信装置(例如计算机或具有网络能力的外围装置)来实施。或者,用户装置1200可为非移动装置,例如具有无线网络连接性的桌上型计算机。用户装置1200具有移动处理器1204、IEEE 802.11接口1206、IEEE 802.16接口1208和3GPP接口1210。这些接口中的每一者包含发射器和接收器。在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使用较多或较少接口的不同组合。每一接口1206、1208和1210的输出经由耦合器1212耦合到天线1214。或者,所述接口中的一些可耦合到其自己的个别天线。在进一步实施例中,这些接口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可包括有线接口,例如LAN连接,例如快速以太网连接、有线WAN连接、因特网,或其它接口。
举例来说,用户接口1202耦合到移动处理器1204,且提供与扬声器1218、麦克风1216和显示器1220的接口。或者,用户装置1200可相对于用户接口1202具有不同配置,或用户接口1202可完全省略。
在一实施例中,移动处理器1204实施电源管理系统1222,其根据本文所述的实施例控制接口1206、1208和1210的电源状态。或者,可使用单独的电路和/或处理器来实施电源管理系统1222。
在一实施例中,集中式可达性状态为所有接口提供共用平台,以使得能够确定最佳电源配置。具有不同网络技术的所有不同接口可使用此共用平台来优化多接口装置的功耗。
在实施例集中式电源管理系统中,可达性状态为所有接口和网络提供共用平台,以使得所述系统能够确定最佳电源配置。因此可涉及不同网络以辅助集中式电源管理方案。不同网络和不同接口可使用共用平台来交换消息。此平台可为但不限于使用IEEE Std 802.21及其扩展的平台。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将单接口装置视为多接口装置的一种特定情况。因此,可将集中式电源管理系统和方法实施例应用于单接口装置。在另一实施例中,对多网络接口装置的集中式电源管理不需要针对每一网络技术的现有电源管理的变化或仅需要最小的变化。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系统提供对多接口装置的集中式电源管理。
在一实施例中,接口的物理电源状态在大量物理参数上可以变化,但网络所使用的相关信息是网络是否和如何可与装置通信。方法实施例可以根据网络所使用的此相关信息来界定集中式电源管理状态。在另一方法实施例中,将集中式电源管理状态映射到个别网络技术中的接口的物理电源状态中。
在一实施例中,集中式电源管理系统和方法提供共用平台来管理甚至异类网络环境中的多接口装置的电源。集中式电源管理使得网络参与能够甚至为异类网络环境中的多接口装置优化功耗(即,电池寿命)。此外,界定集中式可达性状态以描述异类网络环境中的多接口装置的电源管理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共用可达性平台描述异类网络环境中的多接口装置的电源配置。一个共用平台的实施例界定了多接口装置的集中式电源管理可达性状态以实现共用电源管理系统,其为对个别网络的现有电源管理状态的集中式电源管理,而不需要改变每一网络技术中的现有电源管理。
在实施例方法中,将每一接口的集中式可达性状态映射到其自己的网络技术中所界定的所述接口的物理电源管理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电源状态映射系统使用户装置和网络能够个别地实施电源减少和电源状态指派。在此实施例中,网络不需要处理个别所使用的装置和/或网络技术的物理省电状态(休眠、空闲等)的细节。代替的是,用户装置可简单地将这些状态抽象为“直接可达”、“经由另一接口可达”和/或其它状态。这些抽象状态是网络设备的制造商已知的,使得网络制造商可在网络中实施这些状态。在一实施例中,这些状态也与制作用户装置的卖主无关。因此,在一实施例中,这些抽象状态与技术无关且与卖主无关。
在一实施例中,将可达性状态从用户装置传送到网络,且从网络传送到用户装置。举例来说,当用户装置希望使其各种接口处于某些状态(其可为针对每一接口特定的技术)时,将这些状态转译为实施例可用性状态,并传递到网络。一旦接收到此信息,网络就接着相应地动作。举例来说,如果网络要求用户装置可达,那么网络使用可达性状态来确定如何联系用户装置(即,直接还是经由另一网络间接地),以及如何指派接口状态(即,休眠模式、空闲模式、关闭等)。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运行用户装置的方法包含在第一无线接口处于可达状态且第二无线接口处于不可达状态时,在第一无线接口上接收来自第一无线网络的发射。第一无线接口用于与第一无线网络通信,且第二无线接口用于与第二无线网络通信。所述发射包含第二无线网络需要接入第二无线接口的消息。所述方法还包含在接收到所述发射之后使第二无线接口处于可达状态。在一实施例中,在使第二无线接口处于可达状态中之后,第二无线接口与第二无线网络通信。在另一实施例方法中,可达状态包含通电状态,且不可达状态包含掉电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操作用于向第一网络上的用户装置发射的无线基站的方法包含确定第一无线用户装置的可达性状态。基于所述确定如果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处于直接可达状态,经由第一网络将消息发送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如果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处于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的状态,那么将消息转发到其中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处于直接可达状态的第二无线网络。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在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处于不可达状态的情况下终止发射。在另一实施例中,确定第一无线用户装置的状态包含在集中式映射中查找可达性状态。
在实施例方法中,可达性状态包含“直接可达状态”、“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的状态”以及“不可达状态”。在另一实施例中,可达性状态进一步映射到用户装置的物理电源状态。在一个实施例方法中,第一网络是802.11网络,且当第一用户装置的第一接口处于服务中模式、省电模式或处于延长的省电模式时,第一用户装置处于直接可达状态。当第一用户装置的第一接口关闭或不在第一网络的范围内时,第一用户装置处于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状态,第一用户装置经由用于与第二网络通信的第二接口可达。另一方面,当第一用户装置的第一接口关闭或不在第一网络的范围内时,第一用户装置处于不可达状态。在此情况下,第一用户装置不可经由用于与第二网络通信的第二接口到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将消息转发到第三无线网络,其中如果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处于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的状态,且第一无线用户装置相对于第二无线网络不处于可达状态,那么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处于直接可达状态。另一实施例方法包含无线基站基于集中式映射中的可达性状态将电源模式状态指派给第一用户装置。在一个实施例方法中,电源模式状态包含:针对第一用户装置的第一接口的活动、空闲或省电模式,其中第一接口经配置以与第一网络操作;以及针对第一用户装置的第二接口的掉电模式,其中第二接口经配置以与第二网络操作。
一种用于管理具有接口的用户装置的电源的方法实施例包含将集中式可达性状态映射到接口的物理电源状态,以及基于所述映射来控制物理电源状态。控制包含将信号发射到用户装置。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含多个无线接口。在又一实施例中,集中式可达性状态包含直接可达状态、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的状态以及不可达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方法中,将直接可达状态映射到使用户装置能够在接口上接收发射的所述接口的物理电源状态中,且将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的状态映射到包括掉电状态的接口的物理电源状态中。在另一方法中,用户装置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额外接口,且控制物理电源状态包含将物理电源状态指派给使用户装置能够在第一接口上接收发射的接口,且将掉电状态指派给所述至少一个额外接口。在一个实例中,在基站处理器上执行映射。
在一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包含第一网络上的第一基站,其中所述第一基站用于与第二网络上的第二基站通信。第一基站用于与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用户装置通信,第一接口用于与第一网络通信,且第二接口用于与第二网络通信。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包含集中式可达性状态与用户装置的对应电源状态的映射。可达性状态包含直接可达状态、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的状态以及不可达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直接可达状态的对应电源状态包含第一接口的活动模式。在另一实施例中,直接可达状态的对应电源状态进一步包含第二接口的掉电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用户装置处于直接可达状态的对应电源状态时,第一基站将来自第二基站的消息转发到第一接口。在另一实施例中,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状态的对应电源状态包含第一接口的掉电模式以及第二接口的活动模式。在一个实例中,当用户装置处于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状态的对应电源状态时,第一基站将消息转发到第二基站,以由第二基站发射到用户装置的第二接口。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将对应的电源状态发射到用户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优点包含比功耗仅在每一个别技术内优化时好的对功耗的优化。此外,集中式电源管理设计使得有可能不改变个别网络中的现有电源管理,因为这些修改通常可能是不实际的,或可能难以标准化。
尽管已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优点,但应理解,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本文中作出各种改变、替代和更改。举例来说,上文所论述的许多特征和功能可以软件、硬件、固件或其组合来实施。
此外,本申请案的范围不希望限于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过程、机器、制品、物质组成、构件、方法和步骤的特定实施例。如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从本发明的揭示内容将容易了解,当前存在或以后待开发的大体上执行与本文描述的对应实施例相同的功能或实现与其大体上相同效果的过程、机器、制品、物质组成、构件、方法或步骤可根据本发明而加以利用。因此,所附权利要求书希望将此类过程、机器、制品、物质组成、构件、方法或步骤包含在其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用于管理具有多个接口的用户装置的电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集中式可达性状态映射到所述接口的物理电源状态;以及
基于所述映射控制所述物理电源状态,控制包括将信号发射到所述用户装置;其中,当第一无线接口是直接可达状态,而第二无线接口是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状态时,使第二无线接口掉电;
所述集中式可达性状态包括:
直接可达状态;
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状态;以及
不可达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直接可达状态映射到使所述用户装置能够在所述接口上接收发射的所述接口的物理电源状态中;且
将所述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状态映射到包括掉电状态的所述接口的物理电源状态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额外接口;且
所述控制所述物理电源状态包括
将所述物理电源状态指派给使所述用户装置能够在第一接口上接收发射的所述接口,以及
将所述掉电状态指派给所述至少一个额外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站处理器上执行映射。
5.一种运行用户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装置包括用于与第一无线网络通信的第一无线接口和用于与第二无线网络通信的第二无线接口,所述方法包括:
接受集中式可达性状态对所述第一无线接口和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物理电源状态的映射;以及
接收基于所述映射对所述物理电源状态的控制,所述控制包括接收发射到所述用户装置的发射;其中,当第一无线接口是直接可达状态,而第二无线接口是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状态时,使第二无线接口掉电;
所述集中式可达性状态包括:
直接可达状态;
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状态;以及
不可达状态;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处于可达状态且所述第二无线接口处于不可达状态时,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口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的发射,所述发射包括所述第二无线网络需要接入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消息;
在接收到所述发射之后,使所述第二无线接口处于可达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使所述第二无线接口处于所述可达状态中之后,所述第二无线接口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达状态包含通电状态,且所述不可达状态包含掉电状态。
8.一种运行无线基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用于向第一网络上的用户装置发射,所述方法包括:
将集中式可达性状态映射到所述用户装置的多个接口的物理电源状态;以及
基于所述映射控制所述物理电源状态,控制包括将信号发射到所述用户装置;其中,当第一无线接口是直接可达状态,而第二无线接口是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状态时,使第二无线接口掉电;
所述集中式可达性状态包括:
直接可达状态;
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状态;以及
不可达状态;
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一无线用户装置的可达性状态;
基于所述确定,如果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处于直接可达状态,经由所述第一网络将消息发送到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以及
如果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处于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的状态,则将消息转发到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处于直接可达状态的第二无线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在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处于不可达状态的情况下终止发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的可达性状态包括在集中式映射中查找可达性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网络包括802.11网络;
当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的第一接口处于服务中模式、省电模式或处于延长的省电模式时,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处于所述直接可达状态;
当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的所述第一接口关闭或不在所述第一网络的范围内,且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可经由用于与第二网络通信的第二接口到达时,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处于所述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状态;且
当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的所述第一接口关闭或不在所述第一网络的范围内,且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不可经由用于与第二网络通信的所述第二接口到达时,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处于不可达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处于所述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状态且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不处于可达状态时,将消息转发到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处于所述直接可达状态的第三无线网络。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所述无线基站基于集中式映射中的可达性状态将电源模式状态指派给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式状态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的第一接口的活动、空闲或省电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接口运行于所述第一网络;以及
针对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的第二接口的掉电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接口运行于第二网络。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网络的寻呼系统来执行确定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的所述可达性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的所述可达性状态与所述第一无线网络的技术、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技术以及所述第一无线用户装置的卖主无关。
17.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网络上的第一基站,其中
所述第一基站用于与第二网络上的第二基站通信,且
所述第一基站用于与具有第一无线接口和第二无线接口的用户装置通信,所述第一无线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且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经用于与所述第二网络通信;以及
集中式可达性状态与所述用户装置的对应电源状态的映射,以及基于所述映射对所述对应电源状态的控制,控制包括将信号发射到所述用户装置;其中,当第一无线接口是直接可达状态,而第二无线接口是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状态时,使第二无线接口掉电;
所述可达性状态包括:
直接可达状态,
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状态,以及
不可达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的所述直接可达状态的对应电源状态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接口的活动模式和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掉电模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装置处于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的所述直接可达状态的所对应电源状态时,所述第一基站将来自所述第二基站的消息转发到所述第一无线接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网络的所述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状态所对应的电源状态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接口的掉电模式和所述第二无线接口的活动模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装置处于相对所述第一网络的所述经由另一接口可达状态所对应的电源状态时,所述第一基站将消息转发到所述第二基站,以由所述第二基站发射到所述用户装置的所述第二无线接口。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将对应的电源状态发射到所述用户装置。
CN201080006504.4A 2009-03-06 2010-03-07 对具有多个网络接口的装置进行电源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23263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820609P 2009-03-06 2009-03-06
US61/158,206 2009-03-06
US17717109P 2009-05-11 2009-05-11
US61/177,171 2009-05-11
US17755909P 2009-05-12 2009-05-12
US61/177,559 2009-05-12
US12/714,278 2009-12-26
US12/714,278 US8848585B2 (en) 2009-03-06 2010-02-26 System and method of power management for a device with multiple network interfaces
PCT/CN2010/070901 WO2010099757A1 (en) 2009-03-06 2010-03-07 System and method of power management for a device with multiple network interfa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6359A CN102326359A (zh) 2012-01-18
CN102326359B true CN102326359B (zh) 2015-01-21

Family

ID=42678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6504.4A Active CN102326359B (zh) 2009-03-06 2010-03-07 对具有多个网络接口的装置进行电源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48585B2 (zh)
EP (1) EP2415211B1 (zh)
JP (1) JP5449410B2 (zh)
KR (1) KR101295206B1 (zh)
CN (1) CN102326359B (zh)
WO (1) WO20100997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30911B2 (en) * 2009-05-08 2014-05-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irecting messages to an active interface of a multiple-interface device
EP2449836B1 (fr) * 2009-06-30 2017-02-15 Orange Procedes et noeuds pour l'activation d'un terminal de communication
JP5138100B2 (ja) * 2009-10-19 2013-0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複数の通信インターフェイスを有する情報処理装置、該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US8649828B1 (en) * 2010-09-14 2014-02-11 Cellco Partnership Automated management of power consumption by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436301B2 (en) * 2011-06-29 2016-09-0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interchangeable user interfaces and method thereof
WO2013021552A1 (ja) * 2011-08-05 2013-02-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測位サーバ装置および測位制御方法
US9001787B1 (en) * 2011-09-20 2015-04-07 Trilliant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handover of a hybrid communications module
US9261870B2 (en) 2012-10-30 2016-02-16 Vikrant Sharma Control system for power transmission within a structure
US8953485B2 (en) 2012-12-20 2015-02-1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system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user equipment and external network
US9609575B2 (en) * 2012-12-31 2017-03-28 T-Mobile Usa, Inc. Intelligent routing of network packets on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s
WO2014171699A1 (ko) * 2013-04-15 2014-10-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통신시스템이 연동하는 네트워크에서 특정 통신 시스템과 유휴 모드 동작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164457B1 (ko) * 2013-04-25 2020-10-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무선 억세스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5881651B2 (ja) * 2013-07-31 2016-03-09 ビッグローブ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通信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154458B2 (en) 2013-09-04 2018-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reachability of a user equipment in idle state
CN104519104B (zh) * 2013-09-30 2018-02-23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US10979974B2 (en) 2016-12-15 2021-04-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device power consumption through usage context operation
US20210117307A1 (en) * 2020-12-26 2021-04-22 Chris M. MacNamara Automated verification of platform configuration for workload deploym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79917A2 (en) * 2005-01-11 2006-07-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Power sa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mode wireless terminal
EP1841142A1 (en) * 2006-03-27 2007-10-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es Co., Ltd. Sleep-state and service initiation for mobile termin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14475A (ja) * 2000-10-23 2002-10-25 Yozan Inc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JP3915022B2 (ja) 2001-12-03 2007-05-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端末、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JP4030792B2 (ja) * 2002-04-26 2008-01-09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マイクロコンピュータ
WO2004008693A1 (en) 2002-07-10 2004-01-2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nterface selection from multiple networks
JP2005020477A (ja) 2003-06-27 2005-01-20 Hitachi Ltd 通信端末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4230463B2 (ja) 2003-09-03 2009-02-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通信装置、通信機器、電子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FR2863810A1 (fr) 2003-12-11 2005-06-17 France Telecom Procede et systeme de coordination de services de telecommunication
US7227847B2 (en) * 2004-03-11 2007-06-05 Ixi Mobile (R&D) Ltd.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20070026866A1 (en) 2005-05-27 2007-02-01 Govindarajan Krishnamurthi Mobile nod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handing off from one type of network to another type of network
US20070263574A1 (en) * 2006-05-10 2007-11-1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ttery management in a converged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KR100782853B1 (ko) * 2006-07-31 2007-1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Ieee 1394 a/v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그 네트워크 구성방법
US20080080458A1 (en) 2006-09-29 2008-04-03 Cole Terry L Connection manager with deferred configuration
US8934449B2 (en) * 2008-04-24 2015-01-13 Nokia Corporation Neighboring cell signal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US8122283B2 (en) * 2008-05-07 2012-02-21 Padcom Holdings Inc. Communications path status detection system
US20090325608A1 (en) * 2008-06-27 2009-12-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mode paging
US8774805B2 (en) * 2008-07-11 2014-07-08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specific routing for multi-mode mobile devices
US9020505B2 (en) * 2008-09-17 2015-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ick system selection and acquisition for multi-mode mobile devices
EP2394455A4 (en) * 2009-02-09 2014-07-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79917A2 (en) * 2005-01-11 2006-07-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Power sa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mode wireless terminal
EP1841142A1 (en) * 2006-03-27 2007-10-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es Co., Ltd. Sleep-state and service initiation for mobile terminal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mote power control of wireless network interfaces》;Andrea Acquaviva et al;《RPOCEEDINGS PATMOS》;20030101;369-37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6359A (zh) 2012-01-18
EP2415211A4 (en) 2012-02-08
KR101295206B1 (ko) 2013-08-09
WO2010099757A1 (en) 2010-09-10
KR20110131219A (ko) 2011-12-06
JP5449410B2 (ja) 2014-03-19
JP2012522409A (ja) 2012-09-20
US8848585B2 (en) 2014-09-30
US20100226298A1 (en) 2010-09-09
EP2415211B1 (en) 2018-09-05
EP2415211A1 (en) 201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6359B (zh) 对具有多个网络接口的装置进行电源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US1103268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wakeup trigger by out-of-band communication
CN103125135B (zh) 使用代理设备在无线客户端终端中进行功率节省
US9049746B2 (en) Management of multi-mode wireless devices
JP2004234667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モジュール内の電力を管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4143751A (ja) ページング機構を最適化する方法及び装置及び動的ページング機構の公開
JP2011061778A (ja) 通信制御装置
WO2009108548A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network selection and handover
KR20130009847A (ko) 다중무선 디바이스들의 협력적 동작을 통한 절전
US2013014855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 Point Power Save
CN104283743A (zh) 一种家庭网络设备及代理服务发现的方法
US20170290069A1 (en) Techniques and systems for logical mesh network control
WO2017027122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cheduling subscription tasks in multi-subscription devices
JP5990148B2 (ja) 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KR20120089038A (ko) 단말에 따른 무선 자원 제어 상태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748634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239762A1 (en) Seamless roaming of multi-radio station
WO2022262867A1 (zh) 配置间隔的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Panchal 5G Cellular--An Energy Efficiency Perspective
Chung Reducing signaling load for power-efficient integrated WLAN/cellular networks
EP2777360B1 (en) Management of multi-mode wireless devices
KR20110130331A (ko) 듀얼 모뎀 디바이스에서 서스펜드 모드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