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3878B - 一种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电路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电路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23878B CN102323878B CN201110144875.5A CN201110144875A CN102323878B CN 102323878 B CN102323878 B CN 102323878B CN 201110144875 A CN201110144875 A CN 201110144875A CN 102323878 B CN102323878 B CN 1023238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output
- adder
- multiplexer
- inp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41000702244 Orthoreoviru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101100325756 Arabidopsis thaliana BAM5 gene Proteins 0.000 abstract 2
- 102100031584 Cell division cycle-associated 7-like protein Human genes 0.000 abstract 2
- 101000777638 Homo sapiens Cell division cycle-associated 7-like protein Proteins 0.000 abstract 2
- 101150046378 RAM1 gene Proteins 0.000 abstract 2
- 101100476489 Rattus norvegicus Slc20a2 gene Protein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2s)-2-[[4-[2-(2,4-diaminoquinazolin-6-yl)ethyl]benzoyl]amino]-4-methylidenepentanedi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2=NC(N)=NC(N)=C2C=C1CCC1=CC=C(C(=O)N[C@@H](CC(=C)C(O)=O)C(O)=O)C=C1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35 Tan II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mplex Calcu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电路装置及方法。一种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电路装置,包括原始计算通路和模校正通路,所述原始计算通路的输出连接两个RAM即RAM-1和RAM-2,RAM-1、RAM-2的输出分别连接模校正通路的x、y两个通道的输入端。一种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首先计算出模校正的值K的大小,每一级运算都对应一个模校正因子ai,且ai∈{0,2-i},并将每一级的模校正因子存入模校正因子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模校正的电路装置中的模校正通路的设置避免了使用乘法器造成的电路不规则的情况,有效的突破了系统的速度瓶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方法属于数字电路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CORDIC算法的模校正单元的处理电路装置。
背景技术
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Coordinate Rotation Digital Computer,简称CORDIC)是由J.Volder在1959年提出的,是一种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之间自由坐标变换算法。1971年,Walther提出了统一的CORDIC算法,把圆周系统,线性系统和双曲系统的CORDIC算法统一到了同一个迭代方程中去,从而推动了CORDIC算法的发展。
CORDIC算法从广义上讲是一种数值逼近算法,通过迭代的方式不断去逼近真实数值,逼近的过程是通过一系列微旋转角度的偏摆,整个算法只需要移位和加法运算。在乘法,除法,向量旋转,三角函数等运算中,CORDIC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虽然CORDIC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它还是暴露除了一些缺点。由于算法采用的旋转方式,导致旋转完成之后的向量的模会大于原始向量,这样就需要我们对经过旋转完成后的向量进行模校正处理,根据旋转的级数不同,校正因子的大小也不一样。传统的模校正方法是根据旋转级数计算出校正因子的大小,并在旋转的最后一级结束后直接乘以校正因子的方法来进行模校正,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模校正单元破坏了整个电路统一的迭代结构,引入的乘法运算也将会降低系统的工作频率从而影响到系统的吞吐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模校正方法对系统工作频率的影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电路装置及方法。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始计算通路和模校正通路,所述原始计算通路的输出连接两个RAM即RAM-1和RAM-2,RAM-1、RAM-2的输出分别连接模校正通路的x、y两个通道的输入端;
所述原始计算通路包括x通道和y通道,其中每个通道都含有一个加法器,一个移位器和一个多路选择器,多路选择器的输入端连接本通道的原始输入和加法器的输出端,当新开始一个运算时,多路选择器选择本通道的原始输入,其他的时间均选择加法器的输出,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本通道加法器的输入端和另一通道的移位器的输入端,移位器的输入端连接另一通道的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加法器的输入端则连接本通道移位器和本通道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
所述模校正通路同样包括x通道和y通道,模校正因子存储在模校正因子模块中,每一条通道均包括一个多路选择器、两个移位器、一个判决器和一个加法器;对于x通道,第一移位器的输入端连接模校正因子模块和本通道的RAM-1,第一移位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判决器,第一判决器的输出端连接x通道加法器,多路选择器的输入端连接加法器的输出端,多路选择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是初始值,当第一级进行模校正时多路选择器选择初始值,其他时间均选择加法器的输出,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本通道加法器的输入端和y通道的第四移位器的输入端,第三移位器的输入端连接y通道的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加法器的输入端则连接本通道第三移位器的输出端,本通道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以及本通道第一移位器的输出端;所述y通道的连接情况与x通道连接情况相同。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首先计算出模校正的值K的大小,每一级运算都对应一个模校正因子ai,且ai∈{0,2-i},并将每一级的模校正因子存入模校正因子模块;
步骤2.原始计算通路按照传统CORDIC算法的旋转结构进行迭代,从每一级迭代后的x通道与y通道的值都存储下来,分别存入RAM-1,RAM-2;
步骤3.模校正通路首先根据当前运算的级数选择模校正因子模块中的模校正因子,根据模校正因子为0或2-i对原始计算通路的输出值进行移位,若模校正因子为2-i,则需要进行移位数等于当前级数i的移位操作,若模校正因子为0,则不需要对原始计算通路的输出值进行移位操作;
步骤4.多路选择器根据当前运算的级数选择使用初始值还是加法器上一级输出的值,只有当是第一级模校正运算时多路选择器才选择初始值,其余级运算多路选择器均选择加法器上一级的输出;
步骤5.多路选择器的输出进行移位操作,移位的位数与本级微旋转级数相同;
步骤6.当本级微旋转对应的模校正因子为0时,此时判决器不将原始计算通路的计算结果送入加法器,所以加法器对多路选择器的输出和另一通道经过移位后的数据进行运算;当本级微旋转对应的模较正因子不为0时,此时判决器将原始计算通路本级运算对应的计算结果经过步骤3移位后的数据送入加法器,所以加法器对多路选择器的输出、另一通道经过移位后的数据以及原始计算通路中本级运算对应的结果经过步骤3进行移位后的数据进行运算;
步骤7.按照以上步骤1到6经过与原始计算通路相同级数的操作,模校正通路输出的值即为经过模校正后的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进行模校正后的数据的迭代运算与CORDIC运算式的迭代规律相同,因此本文提出的模校正电路结构可以采用与CORDIC运算式中的迭代单元类似的电路来进行,模校正的电路装置的结构中设置模校正通路从而避免了使用乘法器造成的电路不规则的情况,有效的突破了系统的速度瓶颈。
附图说明
图1为向量旋转的示意图。
图2为CORDIC算法完成向量旋转的示意图。
图3为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电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方便后面对方案的介绍,这里先将传统CORDIC算法进行推导:
如图1所示,对于向量(x0,y0),需要按照θ∈[0,π/2]进行旋转至(x′,y′)。
那么根据三角函数运算法则,旋转向量(x′,y′)可以表示为:
x′=x0cosθ+y0sinθ
(1)
y′=y0cosθ-x0sinθ
式中x0,y0为待旋转的向量坐标,x′,y′为需要旋转到的坐标,θ为目标旋转角,将式(1)写为矩阵形式为:
我们使用微旋转的思想可以把这一次旋转的角度θ分解成为一系列预先确定的基本角θi的线性组合,这样式(2)可以写为:
(3)
其中i=0,1,2,...N-1,δi∈{-1,1},这里N表示微旋转的次数,也叫微旋转级数,δi表示每次微旋转的方向,δi为1时表示逆时针旋转,δi为-1时表示顺时针旋转,θi代表预先确定的一组微旋转角。每次进行微旋转的角度θi的正切值为2的倍数,即tanθi=2-i,δi的值通过每次旋转后与目标角度的差值决定。CORDIC算法旋转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目标旋转角,从图中可以看出旋转不断围绕目标旋转角度偏摆,每一次逆时针旋转超过目标旋转角后下一次旋转即做顺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小于目标角度后下一次则做逆时针旋转,通过若干次的旋转最终逼近目标角度。所以第i+1级的旋转迭代方程为:
zi+1=zi+δiθi (5)
x′=K·xn+1 (6)
y′=K·yn+1
式(4)进行微旋转的运算,式(5)用来更新累加的角度值,根据累加的角度值来确定下次旋转的方向。这里K是模校正值,
由于tanθi=2-i,
所以有:
通过式(8)可以看出,当N→∞时,K≈0.6073,事实上,可以证明当微旋转级数N大于等于12时,K≈0.6073。所以,不必在每一级旋转后都进行模校正,可以根据模校正值K的特性在各级微旋转结束后做统一校正,模校正值K在微旋转级数超过12时可以被当作一个常量来进行处理。
根据式(4),令 则式(4)可以写为:
vi+1=Pvi (9)
根据CORDIC算法,递推完成后的值还需要乘以一个模校正值K所得的值才是经过旋转后的真实值,有:
vi+1′=Ki+1·vi+1 (10)
公式(11)中,ai为模校正因子,其累加一定次数(微旋转的次数)后得到的值为模校正值K;r=0,1,2,...N-1,表示当前的微旋转级数。
将式(9)和式(11)代入式(10),可得:
根据式(12)我们可以得到新的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方法,即每一级的校正后的值等于上一级模校正值经过相对应级数的旋转后的值与本级未进行模校正的值与本级对应模校正因数的乘积,并基于上述原理,提出了新的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电路装置。
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电路装置,包括原始计算通路和模校正通路,所述原始计算通路的输出连接两个RAM即RAM-1和RAM-2,RAM-1、RAM-2的输出分别连接模校正通路的x、y两个通道的输入端;
所述原始计算通路包括x通道和y通道,其中每个通道都含有一个加法器,一个移位器和一个多路选择器,多路选择器的输入端连接本通道的原始输入和加法器的输出端,当新开始一个运算时,多路选择器选择本通道的原始输入,其他的时间均选择加法器的输出,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本通道加法器的输入端和另一通道的移位器的输入端,移位器的输入端连接另一通道的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加法器的输入端则连接本通道移位器和本通道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
所述模校正通路同样包括x通道和y通道,模校正因子存储在模校正因子模块中,每一条通道均包括一个多路选择器、两个移位器、一个判决器和一个加法器;对于x通道,第一移位器的输入端连接模校正因子模块和本通道的RAM-1,第一移位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判决器,第一判决器的输出端连接x通道加法器,多路选择器的输入端连接加法器的输出端,多路选择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是初始值,当第一级进行模校正时多路选择器选择初始值,其他时间均选择加法器的输出,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本通道加法器的输入端和y通道的第四移位器的输入端,第三移位器的输入端连接y通道的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加法器的输入端则连接本通道第三移位器的输出端,本通道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以及本通道第一移位器的输出端;所述y通道的连接情况与x通道连接情况相同。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对上述方案的工作过程做详细的描述:一种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电路装置及方法。
步骤1.首先根据上述公式(8)和运算的级数(N)计算出模校正的值K的大小,每一级运算都对应一个模校正因子ai,且ai∈{0,2-i},并将每一级的模校正因子存入模校正因子模块;
本实施例中,对于旋转级数大于12的情况下,K≈0.6073,模校正因子的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
表1 模校正因子具体数值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a12 a13 a14 a15
2-1 0 0 0 2-5 2-6 2-7 2-8 0 0 2-11 2-12 2-13 0 2-15
步骤2.原始计算通路按照传统CORDIC算法的旋转结构进行迭代,从每一级迭代后的x通道与y通道的值都存储下来,分别存入RAM-1,RAM-2;由于原始计算通路按照传统CORDIC算法该技术过程在本发明中被作为现有技术,故而未详细展开描述。
步骤3.模校正通路首先根据当前运算的级数选择模校正因子模块中的模校正因子,根据模校正因子为0或2-i对原始计算通路的输出值进行移位,若模校正因子为2-i,则需要进行移位数等于当前级数的移位操作,若模校正因子为0,则不需要对原始计算通路的输出值进行移位操作;
本实施例中,根据表1中的内容,由于第一级的模校正因子为2-1,故移位器1和移位器2需要对原始计算通路第一级的计算结果进行一位的移位操作;同样的,第5级、第6级、第7级、第8级、第11级、第12级、第13级和第15级同样要对原始计算通路对应微旋转级数的结果进行与表1中内容一致的移位操作,分别移5位、6位、7位、8位、11位、12位、13位和15位。其它微旋转级数的原始计算通路的计算结果不进行移位处理;
步骤4.多路选择器根据当前运算的级数选择使用初始值还是加法器上一级输出的值,只有当是第一级模校正运算时多路选择器才选择初始值,其余级运算多路选择器均选择加法器上一级的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级模校正运算开始时,多路选择器选择初始值作为多路选择器的输出,从第二级运算开始,多路选择器都选择加法器的输出作为多路选择器的输出;
步骤5.多路选择器的输出进行移位操作,移位的位数与本级微旋转级数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x通道和y通道的多路选择器的输出连接至第三移位器和第四移位器中,移位位数与本级运算级数相同,即当进行第一级模校正运算时,即对多路选择器的输出进行1位的移位操作,进行第二级模校正运算时,即对多路选择器的输出进行2位的移位操作,其他级数模校正运算的处理依此类推;
步骤6.当本级微旋转对应的模校正因子为0时,此时判决器不将原始计算通路的计算结果送入加法器,所以加法器对多路选择器的输出和另一通道经过移位后的数据进行运算。当本级微旋转对应的模较正因子不为0时,此时判决器将原始计算通路本级运算对应的计算结果经过步骤3移位后的数据送入加法器,所以加法器对多路选择器的输出、另一通道经过移位后的数据以及原始计算通路中本级运算对应的结果经过步骤3进行移位后的数据进行运算;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级模校正运算时,由于表1中第一级运算对应的模校正因子不为0,所以判决器将第一移位器的输出送至x通道的加法器,所以x通道的加法器对第一判决器、第三移位器和x通道的多路选择器的输出进行运算,同样地判决器将第二移位器的输出送至y通道的加法器,所以y通道的加法器对第二判决器、第四移位器和y通道多路选择器的输出进行运算,所得结果分别反馈至x通道与y通道的多路选择器,开始第二级的运算。根据表1所示内容,第二级的模校正因子为0,则第一判决器和第二判决器不将第一移位器和第二移位器的输出送至x通道和y通道的加法器,所以x通道的加法器只需要将x通道多路选择器与第三移位器的输出作加法运算,同样地y通道的加法器只需要将y通道多路选择器与第四移位器的输出作加法运算;
步骤7.按照以上步骤1到6经过与原始计算通路相同级数的操作,模校正通路输出的值即为经过模校正后的值。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以上步骤1-6的规则进行完15级的运算,模校正通路两个加法器所得到的结果即为x通道和y通道数据经过模校正后的结果。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始计算通路和模校正通路,原始计算通路中的x通道的加法器的输出端连接至RAM-1,y通道的加法器的输出端连接至RAM-2,RAM-1、RAM-2的输出分别连接模校正通路的x、y两个通道的输入端,所述CORDIC即为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
所述原始计算通路包括x通道和y通道,其中每个通道都含有一个加法器,一个移位器和一个多路选择器,多路选择器的输入端连接本通道的原始输入和加法器的输出端,当新开始一个运算时,多路选择器选择本通道的原始输入,其他的时间均选择加法器的输出,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本通道加法器的输入端和另一通道的移位器的输入端,移位器的输入端连接另一通道的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加法器的输入端则连接本通道移位器和本通道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
所述模校正通路同样包括x通道和y通道,模校正因子存储在模校正因子模块中,每一条通道均包括一个多路选择器、两个移位器、一个判决器和一个加法器;对于x通道,第一移位器的输入端连接模校正因子模块和本通道的RAM-1,第一移位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判决器,第一判决器的输出端连接x通道加法器,多路选择器的输入端连接加法器的输出端,多路选择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是初始值,当第一级进行模校正时多路选择器选择初始值,其他时间均选择加法器的输出,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本通道加法器的输入端和y通道的第四移位器的输入端,第三移位器的输入端连接y通道的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加法器的输入端则连接本通道第三移位器的输出端,本通道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以及本通道第一移位器的输出端;所述y通道的连接情况与x通道连接情况相同。
2.一种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首先计算出模校正的值K的大小,每一级运算都对应一个模校正因子ai,且ai∈{0,2-i},并将每一级的模校正因子存入模校正因子模块,式中i的取值范围是0至N-1,且N为微旋转次数;
步骤2.原始计算通路按照传统CORDIC算法的旋转结构进行迭代,从每一级迭代后的x通道与y通道的值都存储下来,分别存入RAM-1,RAM-2;
步骤3.模校正通路首先根据当前运算的级数选择模校正因子模块中的模校正因子,根据模校正因子为0或2-i对原始计算通路的输出值进行移位,若模校正因子为2-i,则需要进行移位数等于当前级数i的移位操作,若模校正因子为0,则不需要对原始计算通路的输出值进行移位操作;
步骤4.多路选择器根据当前运算的级数选择使用初始值还是加法器上一级输出的值,只有当是第一级模校正运算时多路选择器才选择初始值,其余级运算多路选择器均选择加法器上一级的输出;
步骤5.多路选择器的输出进行移位操作,移位的位数与本级微旋转级数相同;
步骤6.当本级微旋转对应的模校正因子为0时,此时判决器不将原始计算通路的计算结果送入加法器,所以加法器对多路选择器的输出和另一通道经过移位后的数据进行运算;当本级微旋转对应的模较正因子不为0时,此时判决器将原始计算通路本级运算对应的计算结果经过步骤3移位后的数据送入加法器,所以加法器对多路选择器的输出、另一通道经过移位后的数据以及原始计算通路中本级运算对应的结果经过步骤3进行移位后的数据进行运算;
步骤7.按照以上步骤1到6经过与原始计算通路相同级数的操作,模校正通路输出的值即为经过模校正后的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44875.5A CN102323878B (zh) | 2011-05-31 | 2011-05-31 | 一种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电路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44875.5A CN102323878B (zh) | 2011-05-31 | 2011-05-31 | 一种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电路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23878A CN102323878A (zh) | 2012-01-18 |
CN102323878B true CN102323878B (zh) | 2014-10-15 |
Family
ID=45451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4487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3878B (zh) | 2011-05-31 | 2011-05-31 | 一种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电路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238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88459B (zh) * | 2013-09-13 | 2017-01-25 | 复旦大学 | 一种改进的高基cordic方法及基于其的复数乘法运算单元 |
CN103713877B (zh) * | 2013-12-24 | 2017-06-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坐标旋转数字处理器 |
CN109032564B (zh) * | 2018-08-16 | 2022-12-02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高稳定性的cordic算法实现电路 |
CN110147218B (zh) * | 2019-04-09 | 2021-05-11 |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Cordic算法的运算电路与方法 |
CN111862234B (zh) * | 2020-07-22 | 2023-10-20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双目相机自标定方法及系统 |
CN111984226B (zh) * | 2020-08-26 | 2024-02-09 | 南京大学 | 一种基于双曲cordic的立方根求解装置及求解方法 |
CN118502713B (zh) * | 2024-07-08 | 2024-10-01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高精度两步分支混合cordic计算系统、方法和设备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2858A (zh) * | 2007-07-12 | 2007-12-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cordic算法的实现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583579B (en) * | 2001-10-31 | 2004-04-11 | Ind Tech Res Inst | Computation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coordinate rotational digital computer applied in vector rotator |
-
2011
- 2011-05-31 CN CN201110144875.5A patent/CN10232387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2858A (zh) * | 2007-07-12 | 2007-12-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cordic算法的实现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new scale factor correction scheme for cordic algorithm;戴志生 等;《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90930;第25卷(第3期);313-315 * |
戴志生 等.new scale factor correction scheme for cordic algorithm.《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9,第25卷(第3期),313-3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23878A (zh) | 2012-0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23878B (zh) | 一种用于cordic算法模校正的电路装置及方法 | |
CN103677738B (zh) | 基于混合模式cordic算法的低延时基本超越函数实现方法及装置 | |
CN103078732B (zh) | 一种素域椭圆曲线加密的点乘加速电路 | |
CN109063825A (zh) | 卷积神经网络加速装置 | |
CN107305484B (zh) | 一种非线性函数运算装置及方法 | |
CN106484366B (zh) | 一种二元域位宽可变模乘运算器 | |
Molin et al. | Computing period matrices and the Abel-Jacobi map of superelliptic curves | |
CN101847137B (zh) | 一种实现基2fft计算的fft处理器 | |
CN114666038B (zh) | 一种大位宽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756386A (zh) | 基于格密码的高效轻量级ntt乘法器电路 | |
CN116545621B (zh) | 密钥交换过程中椭圆曲线多标量乘快速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107967132A (zh) | 一种用于神经网络处理器的加法器和乘法器 | |
CN109165006B (zh) | Softmax函数的设计优化及硬件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100386719C (zh) | 用于数字扫描变换装置的坐标转换方法及处理器 | |
CN110020727B (zh) | 一种基于mpi多进程的单量子逻辑门实现方法 | |
CN118151889B (zh) | 一种基于分部k-red模约减算法的格密码模乘器 | |
CN113467754B (zh) | 一种基于分解约简的格加密模乘运算装置 | |
CN109933304A (zh) | 适用于国密sm2p256v1算法的快速蒙哥马利模乘器运算优化方法 | |
CN104699452A (zh) | 一种素域gf(p)下实现位宽可变的模乘法器 | |
WO2022170811A1 (zh) | 一种适用于混合精度神经网络的定点乘加运算单元及方法 | |
CN117908835B (zh) | 一种基于浮点数计算能力加速sm2国密算法的方法 | |
CN102184160A (zh) | 基于余数系统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系统 | |
CN105577372A (zh) | 模逆算法的无符号处理方法及模逆加速器 | |
CN102566963A (zh) | 一种fpga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 |
CN113554163B (zh) | 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70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