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8368A - 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8368A
CN102318368A CN2010800072175A CN201080007217A CN102318368A CN 102318368 A CN102318368 A CN 102318368A CN 2010800072175 A CN2010800072175 A CN 2010800072175A CN 201080007217 A CN201080007217 A CN 201080007217A CN 102318368 A CN102318368 A CN 1023183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ume
ear
earphone
opening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72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8368B (zh
Inventor
海因茨·埃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nnheiser Electronic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ennheiser Electronic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nnheiser Electronic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ennheiser Electronic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2318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83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83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83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5/00Details of deaf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5/025In the ear hearing aids [ITE] hearing ai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机(1),包括面对耳朵的第一侧(13)、用于输出声音信号的声换能器(2)以及声音导引元件(3),声音导引元件(3)具有第一端(14)和第二端(15)。第一端(14)面对声换能器(2),第二端(15)面对(耳道式)耳机(1)的第一侧(13)。声音导引元件(3)用于将声音信号导引到使用者的耳道。声音导引元件(3)包括位于该声音导引元件的第二端(15)处的第一开口(4)。该(耳道式)耳机(1)还包括至少一个容积元件(5),该容积元件(5)限定容积并包括用于将容积连接到耳道式耳机(1)的第一端(13)的至少一个第二开口(6)。

Description

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以及用于耳道式耳机的耳垫。
背景技术
耳道式耳机也被称为入耳式耳机。这种耳机一般具有声换能器,该声换能器装配在壳体中,壳体插入耳内,即,插入耳道中。通常,耳垫围绕壳体设置,使得对于使用者来说将耳道式耳机戴在耳朵上更加舒服。用于向声换能器传送电信号的缆线的电连接装置设置在壳体上。
当这种耳道式耳机插入使用者的耳道时,那么耳道式耳机基本气密地封闭耳道。由此,从换能器发出的声音从该耳道式耳机通过耳道传到使用者的耳膜。
这种配置的频率响应可以包括耳机的频率响应和耳朵的频率响应。在特定的共振频率的刺激下,由耳道式耳机封闭的耳道会有共振行为产生。该共振频率的精确位置取决于耳道的几何形状、耳道式耳机在耳道中的位置以及该耳道式耳机的声学特性。所虑及的共振频率可以例如接近7.5kHz。在大约7.5kHz的频带内由共振行为引起的声级的过度加强可能会对音质造成坏的影响。
DE102006042209B2公开了一种耳塞状耳机,其具有设置在扬声器和壳体之间的可调节音量前部腔室。
DE3706481A1公开了一种耳机。
USNo.2008/0095393A1公开了一种入耳式耳机。
USNo.2001/0050997A1描述了一种具有保持环的入耳式耳机。
USNo.4298087公开了一种双向扬声器。
DE102005012711A1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耳机。
DE3540579A1公开了一种助听器。
JP08037697A公开了一种助听器。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耳机的音质。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补偿耳道对音质的影响。其它或可选的目的是减少耳道共振的过度加强。
该目的可以通过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实现或者由根据权利要求9的用于耳机的耳垫而实现。
因此,提供有一种(耳道式)耳机,该耳机具有第一侧(朝向耳朵)、用于输出声音信号的声换能器以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声音导引元件。其中,声音导引元件的第一端面对声换能器,第二端面对(耳道式)耳机的第一端。声音导引元件用于将声音信号导引到使用者的耳道。其中,声音导引元件具有声音导引单元,该声音导引单元在声音导引元件的第二端处具有第一开口。该(耳道式)耳机还具有至少一个容积元件,该容积元件限定容积并具有用于将该容积连接到(耳道式)耳机的第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二开口。
当使用者使用诸如耳道式耳机的耳机时,容积元件的第二开口专门连接耳道和容积元件。这也意味着容积元件的第二开口不直接连接由容积元件限定的容积和声音导引元件的内部区域。声音导引元件的第一开口和耳道的第二开口例如彼此独立地设置。
声音导引元件将声音从声换能器导引到(耳道式)耳机与使用者耳道之间的接口。声音导引元件为例如将声换能器连接到使用者耳道的管的形式。容积元件例如通过壳体实施,壳体中例如具有腔室。将容积连接到使用者耳道的第二开口例如通过孔、或者也通过管或管状配置实施。当将耳道式耳机插入使用者的耳道时,该管或管状元件或第二开口通向使用者的耳道。
根据本发明的(耳道式)耳机使得当将(耳道式)耳机装配到耳道内时使用者的耳道由耳道式耳机气密性地封闭。耳道的容积通过第二开口连接到容积元件的容积上。通过该开口的声扭和容积元件的容积形成亥姆霍兹共振器。
可以给亥姆霍兹共振器调音,使得由耳道的共振频率引起的共振加强减小。在该区域的频率类似于被共振器配置吸收,为此,该配置也称作吸音回路。以此方式,减小了例如在大约7.5kHz的共振加强。
第二开口或管或管状元件的几何尺寸决定了声学特性,例如决定了吸音回路的亥姆霍兹共振频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声音导引元件的第一开口和容积元件的至少一个第二开口以相互并列的关系设置。因此第二开口不在第一开口中,并因此避免了对声音导引元件的声学特性的不利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容积元件围绕声音导引元件设置。这允许容积元件和声音导引元件的节省空间的布置,从而允许(耳道式)耳机的小型化。除此之外,可以扩大容积元件的容积,而(耳道式)耳机的尺寸仅略微增大。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容积元件的容积可调。对该容积的调节或对该容积的尺寸的调节使得能够调节声学特性,例如能够调节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共振频率和/或共振回路的音质。期望频率还取决于使用者各自耳道的几何形状。因为不同的使用者的耳道具有不同几何形状,因此可以通过该容积的改变实现吸收频率的有效适应性调整。该容积调节可例如通过小滑动件实现,该滑动件使容积元件内的壁移动从而改变容积。或者,可以通过容积元件的变形实现容积的改变。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口处安装有阻尼元件。这样,可以改变第二开口的声共振,并因此可以改变该共振配置的声学特性。例如,可以使用织物作为阻尼元件。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耳道式)耳机具有第一壳体部分,该第一壳体部分形成容积元件和声音导引元件,并且该第一壳体部分具有用于声换能器的接收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声音导引元件的第一开口和该容积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口设置在第一壳体部分的朝向使用者耳道的一侧上。这样尤其避免了第二开口被例如耳道的壁封闭。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耳道式)耳机具有第二壳体部分,该第二壳体部分具有用于声换能器的连接装置,其中可将第一壳体部分推进到第二壳体部分上,或从第二壳体部分上脱除。这使得能够容易地更换可能故障的声换能器。同样地,可以将不同的第一壳体部分装配到第二壳体部分上。这些第一壳体部分例如在根据各使用者的耳道的几何形状选定的外部尺寸上或在第二开口和/或所述容积的几何形状上不同,由此可以改变声学特性,例如整个声学配置的共振频率或由(耳道式)耳机和耳道构成的配置的音质。由此,一方面可以依靠第一壳体部分的大小和几何尺寸使第一壳体部分适配于使用者耳道的具体几何形状;还可以依靠所述容积和第二开口的构型使第一壳体部分适配于特定使用者的具体的耳道共振加强。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耳道式)耳机的耳垫。该耳垫具有用于插入使用者耳道的第一端和用于将耳垫固定到耳道式耳机的第一端的第二端。该耳垫还具有声音导引元件和至少一个容积元件,该声音导引元件在耳垫的第一端处具有第一开口并用于将来自耳道式耳机的声音信号从耳道式耳机的第二端导引到耳道式耳机的第一端。所述容积元件限定容积,并且在耳道式耳机的第一端处具有用于将所述容积连接到耳道的至少一个第二开口。
由此,这种耳垫适于与耳道和耳道式耳机一起形成包括耳道、容积元件的容积和第二开口的共振配置,其中,所述共振配置减小了耳道的例如在7.5kHz的自共振加强。当这种耳垫和耳道式耳机一起插入使用者耳道内时,容积元件的容积、第二开口和耳道协作,如同亥姆霍兹共振器一样。由此,耳道的不期望的共振特性可以通过对该容积或第二开口的适应性调整而改变。具体地,可将所述容积和第二开口的尺寸构造成避免在大约7.5kHz的共振的过度加强。
关于根据本发明的耳道式耳机所公开的特征也可以适当地转移到根据本发明的耳垫。在此方面,特别是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相互并列的布置、容积元件围绕声音导引元件的布置、容积元件容积的可调节性以及阻尼元件的使用是有意义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固定装置是凸缘的形式。如果耳垫由例如可变形材料制成,例如由橡胶制成,那么可以将耳垫例如推进到耳道式耳机壳体的槽状结构上,然后再脱除。
在另一方面,耳垫的容积元件的构造使得容积元件的容积在耳道式耳机插入使用者的耳道时不改变。这可以例如通过使用稳定肋或者通过使用围绕该容积的塑料壳体来实现。以此方式,例如防止声学特性由于该容积的不期望的变化而改变。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耳道式耳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耳垫,其中可将所述耳垫推进到耳道式耳机上和从耳道式耳机上脱除。以此方式可以容易地更换损坏的耳垫,且可以根据各个使用者给耳道式耳机配备适合的耳垫,该耳垫一方面适配于各使用者的耳道的几何尺寸,另一方面,在该耳垫中,其容积和第二开口调节成使得很好地避免了由耳道引起的共振的过度加强。
本发明的改进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
附图说明
下文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说明本发明的作为示例的实施方式和优点。
图1示出具有根据现有技术的耳道式耳机和耳道的配置的典型频率响应;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耳道式耳机的原理的视图;
图3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耳道式耳机的截面图;
图4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耳道式耳机和耳道的配置的典型频率响应;
图5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耳垫和耳道式耳机的截面图;
图6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耳机的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耳机的俯视图;
图8示出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耳道式耳机的截面图;
图9示出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耳道式耳机的截面图;
图10示出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耳机的俯视图;以及
图11示出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耳机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耳道式耳机和耳道的配置的典型频率响应。在X轴上用对数示出了从20Hz到20kHz的频率。Y轴代表从80dBV到130dBV的频率响应幅值。使用者的耳道由耳道式耳机封闭。所述配置具有共振频率。也就是说,耳机输出的特定音调、即特定频率的声音处于该配置的共振范围内,所以可以以放大的形式被使用者感受到。这种共振是被耳道式耳机封闭的耳道的特性。共振频率的精确位置取决于耳道的几何形状、耳道式耳机在耳道中放置的位置和耳道式耳机的声学特性。该共振的频率大约在7.5kHz。图1中示出的在6kHz到9kHz之间的区域上的共振加强要归功于封闭耳道的共振,在所述区域中,在大约7.5kHz处,所述共振加强处于最大值。
图2示出了说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耳道式耳机51的原理的视图。耳道50由耳道式耳机51以气密的方式封闭。耳道式耳机51具有容积元件55、管状部56、声换能器52和声音导引元件53。容积元件55限定容积65。容积65通过管状部56、经由耳道50的气密性终端封闭物66连接到耳道50的第二容积57。耳道50在封闭物66的相对侧上由耳膜68封闭。声换能器通过声音导引元件53经由气密性封闭物66连接到耳道50的第二容积67。耳道式耳机51还具有电连接装置62,通过该电连接装置,将电信号供给到声换能器52,声换能器52将该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声音。
声波从声换能器52通过例如为管状部形式的声音导引元件53进入耳道50的第二容积67。假设将第二容积67连接到容积65的管状部56在耳道的封闭物66中被封闭,则包括声音导引元件53和耳道50的配置就会出现特定的共振行为。换句话说,特定频率或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声波在该配置中进行共振。使用者可以感受到在该共振频率范围内的声波比在其他频率范围内的声波更强烈。由共振引起的共振加强的范围例如在6kHz到9kHz之间(见图1)。然而,准确的范围具体地取决于各不相同的声音导引元件53和耳道的几何尺寸。
现在,如果将第二容积67连接到容积65的管状部56没有封闭,那么容积65与管状部56协作,如同是吸收特定频率的吸音回路,并由此至少减小由声音导引元件53和第二容积67构成的配置的共振加强。由此,管状部56内的大量空气克服容积65中的大量空气的弹力进行振动。容积元件55和管状部56一起形成共振器,该共振器也称作赫尔姆霍茨共振器。
例如确定容积大小的容积元件的具体构型以及管状部56的例如长度、横截面、嵌入的阻尼材料等具体构造意味着该共振器的有效参数可以调节。这样的参数例如是包括由声音导引元件和第二容积67构成的配置的共振器所要吸收的频率。因此,将该共振器变成使得该共振器的共振对应于在大约6kHz到9kHz之间的范围内的干扰共振。由此,共振器充当吸音回路,其减小了在干扰共振频率范围内对耳道的声压。
图3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耳道式耳机1的截面图。耳道式耳机1具有用以插入使用者耳道内的第一侧13(朝向耳朵)。耳道式耳机1还包括第一壳体部分8,第一壳体部分8具有容积元件5和声音导引元件3。声音导引元件3具有第一端14、第二端15和通口4。该通口可以是声音导引单元或者声音导导引通道的形式。第一端14面对声换能器2,第二端15面对耳道式耳机1的第一侧13。带有结合到开口4中的声音导引单元的声音导引元件3用于将声音信号导引到使用者的耳道。第一壳体部分8还具有用于声换能器2的接收单元9、容积元件5的第二开口6和声音导引元件3的第一开口4。在第二开口6中可以设置由织物形成的阻尼元件7。通过选择阻尼元件和第二开口的尺寸来确定由第二开口6和容积元件5构成的共振器的共振频率。容积元件5的容积14的尺寸用于调节共振器的参数。这样的参数例如还有共振器的音质。
容积元件5可以以环形形式设置在声音导引元件3的周围。这对声音导引元件3和容积元件5来讲,是节省空间的设置。声音导引单元或通道的第一开口4位于第一壳体部分的侧部10上。容积元件5的第二开口6也位于该侧部10上。第一开口4和第二开口6以相互并列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壳体部分的侧部10上。这提供了对耳道的气密性封闭、第一开口和耳道之间的连接、以及与第一开口分开且连接到耳道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6可以通向耳道,但是,其不应当通向声音导引元件3。如果第二开口6通向声音导引元件3,那么就会失去声音导引的效果,并且该吸音回路将会对耳机的频率响应造成有害影响。
可以将第一壳体部分8推进到第二壳体部分11上。电信号通过第二壳体部分11供给到连接装置12。通过声换能器2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声音信号沿声音导引装置传播。容积元件5的容积14可调。例如在容积元件5中设置滑动件,并且该滑动件可以改变容积14的尺寸。这样,由容积元件5和第二开口6构成的共振器的声学特性可调。可以将第一壳体部分8从第二壳体部分11上脱除,并且可以将第一壳体部分8推进到第二壳体部分11上。这样,例如,在故障的情况下,可以更换声换能器2。同样地,可以将不同的第一壳体部分装配到第二壳体部分11上。不同壳体部分例如在用于适配于特定耳道的外部尺寸上、以及在用于与使用者的具体耳道共振相配的开口6和容积14的尺寸上是不同的。这样,可以根据具体使用者或者该使用者的具体耳道选定第一壳体部分或者调节第一壳体部分以使其适合于具体使用者或者该使用者的具体耳道。
图4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耳道式耳机的配置的第一典型频率响应71与具有根据现有技术的耳道式耳机的配置的第二典型频率响应70的对比。在X轴上用对数表示出介于20Hz与20kHz之间的频率,同时在Y轴上表示出介于90dB与140dB之间的幅值。如第二频率响应71中所示,同样由使用者的具体耳道的共振引起的、在介于6kHz与9kHz之间的范围内的第一典型频率响应70的频率加强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耳道式耳机得以减小。
图5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耳道式耳机101和耳垫100的截面图。耳垫100具有用于插入使用者的耳道内的第一端113、和第二端114。耳道式耳机101具有第一端115和第二端116。第二端114用于将耳垫100固定在耳道式耳机101的第一端115上。容积元件105和容积元件105的第二开口106集成到耳垫100内。第二开口106位于耳道式耳机101的第一端115处。耳垫还具有第一开口104。通过第一开口104,声音可以经由声音导引单元103传递到耳道。第一开口104位于耳垫100的第一端113处。声音导引单元103用于将来自耳道式耳机的声音信号从耳道式耳机101的第二端116导引到耳道式耳机101的第一端115。
期望容积元件105的容积114在将耳道式耳机101插入耳道时不变化。这可以例如通过设置肋或者通过围绕该容积或形成该容积的塑料罩壳来实现。
耳垫100具有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例如为第一凸缘120的形式。耳垫可以通过第一凸缘120固定到耳道式耳机101的第一壳体部分108上。第一壳体部分108形成声音导引单元103,并具有用于保持耳垫100的第一凸缘120的第二凸缘121。例如,耳垫100由橡胶类材料制成,使得耳垫可以装配在第一壳体部分108上,并且橡胶类凸缘120压靠在第二凸缘121上。这使得能够将耳垫装配到第一壳体部分108上或从第一壳体部分108上脱除。
声音导引单元103的第一开口104和耳垫100的容积单元105的第二开口106位于耳道式耳机的侧部110上,该侧部面向使用者耳道的方向。第一开口104和第二开口106彼此分开设置,使得由容积元件105和第二开口106构成的共振器的效果得以发挥。容积单元105的容积114是能够调节的。不同耳垫在它们的外部尺寸、第二开口和容积单元方面可以不同。以此方式,耳垫可以适配于使用者个人耳道的尺寸,同时,可以通过对容积114和第二开口106的适当选择来实现经过调节从而适合于个人耳道几何形状的期望共振效果。
第一壳体部分108具有用于声换能器102的接收单元109。第一壳体部分108可以连接到第二壳体部分111上,使得可以将第一壳体部分108推进到第二壳体部分111上和从第二壳体部分111上脱除。这样,例如在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更换声换能器102。通过第二壳体部分111,将电信号经由连接装置112供给到声换能器102,声换能器102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该声音信号沿声音导引单元103通过第一开口104传递到耳道。图4中示出的效果可以通过所示出的耳道式耳机101的配置或通过耳垫100实现。特别地,同样由个人耳道引起的、特别是在介于6kHz与9kHz之间的范围内的共振的过度加强可通过放置在耳垫100中且包括容积单元105和第二开口106的共振单元实现。也可以将阻尼元件引入第二开口106,以改变共振器的声学特性,例如改变共振器的音质或者共振频率。同时,这种阻尼材料使得能够实现第二开口106或容积元件105的不清净。耳垫100的容积114也可以制成可调节的。
图6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耳机的示意图。实施方式1到3涉及耳道式耳机,而第四实施方式涉及头戴护耳式耳机。该头戴护耳式耳机具有耳垫210、音壁220和容积230,容积230由耳机的耳垫210、音壁220以及头部300或耳部310围绕,并且容积230通过管240连接到另一容积250。这种情况下,管240充当声扭。
图7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耳机的示意性俯视图。在此例中,第四实施方式的耳机主要基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到第三实施方式的耳机,且特别地,该图示出了以环形形式设置的容积本体400。该容积本体具有第一容积410和第二容积420,第一容积410和第二容积420由第一隔离壁430和第二隔离壁440分成两个独立的容积。
由此,第一容积和第二容积与通到第一容积和第二容积的开口一起独立的赫尔姆霍茨共振器。在此配置中,这两个共振器可以彼此独立地进行调音。这是有利的,因为可以实现降低两个频率。第一容积和第二容积的尺寸以及连接到第一容积和第二容积的开口的数量和尺寸可以彼此独立地进行选择。
或者,也可以在耳机上设置两个以上的容积。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以环形形式设置的容积本体可以用于根据第一、第二或第三实施方式的耳道式耳机。
图8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耳道式耳机的截面图。这此例中,第五实施方式的耳道式耳机基本上对应于图3中示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耳道式耳机。然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容积5和容积单元5是环形构型,而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容积元件5可以呈弧段形状。作为替代,第五实施方式的容积元件5可以具有矩形横截面或圆形横截面。第五实施方式的容积元件5例如仅设置在一侧上,或者仅以部分的形式设置。
可以在容积元件5的开口处选择性地设置阻尼元件。如同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容积元件5的开口设置在耳垫或耳机的、朝向耳朵的一端。
图9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耳机的截面图。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头戴式耳机或耳道式耳机在此方面可以基于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耳道式耳机。与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耳道式耳机相比,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耳道式耳机在容积元件的开口处没有阻尼元件。在这种情况下,容积元件5可以按第二实施方式设计。换句话说,容积元件可以是环形构型,或者是至少部分环形的构型。
图10示出了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耳机的俯视图。第七实施方式的耳机可以基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到第六实施方式的头戴式耳机。图10特别示出了第一壳体部分8和声音导引元件的第二端15。另外,示出了容积元件5可选择地带有阻尼元件。在此可以看到,容积元件5仅设置在耳机的一侧上,且横截面至少部分为圆形。这此例中,容积元件5的开口设置在声音导引元件的开口15旁边(在面对耳朵的一侧上)。
图11示出了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耳道式耳机的截面图。在此例中,第八实施方式的耳道式耳机可以基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到第七实施方式的耳道式耳机。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容积单元5的开口不是位于声音导引单元外部(如第一实施方式到第七实施方式),而是位于声音导引单元内。容积单元5具有面对耳机13的第一侧的单一开口。由于这样容积元件放置在声音导引单元内使得可以提供紧凑型小声音导引元件,所以第八实施方式的耳道式耳机是有利的。

Claims (14)

1.一种耳机(1),具有:
朝向耳朵的第一侧(13);
用于输出声音信号的声换能器(2),以及
声音导引元件(3),所述声音导引元件(3)具有面对所述声换能器(2)的第一端(14)和面对所述耳机(1)的所述第一侧(13)的第二端(15),
其中,所述声音导引元件(3)具有声音导引单元,所述声音导引单元在所述声音导引元件(3)的第二端(15)处具有第一开口(4),用于将所述声音信号导引到使用者的耳道,并且
所述耳机还具有至少一个容积元件(5),所述容积元件(5)限定容积,并且所述容积元件(5)具有用于将所述容积连接到所述耳道式耳机(1)的第一侧(13)的至少一个第二开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口(6)为至少一个管状元件的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机(1),其中,所述第一开口(4)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口(6)以相互并列或相互邻近的关系设置。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耳机(1),其中,所述容积元件(5)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声音导引元件(3)设置,或者设置在所述声音导引元件(3)中。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耳机(1),其中,所述容积元件(5)的容积是可调节的。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耳机(1),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开口(6)处安装有阻尼元件(7)。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耳机(1),包括第一壳体部分(8),所述第一壳体部分(8)形成所述容积元件(5)和所述声音导引元件(3)、并且具有用于所述声换能器(2)的接收单元(9)。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耳机(1),包括具有用于所述声换能器(2)的连接装置(12)的第二壳体部分(11),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8)能够装配到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1)上以及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1)上移除。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中,所述耳机为耳道式耳机的形式,并且所述第一侧(13)适于插入使用者的耳道内。
10.一种用于耳机(101)的耳垫(100),包括:
用于插入使用者的耳道内的第一端(113),和
用于将所述耳垫(100)固定在耳机(101)的第一端(115)处的第二端(114);
声音导引元件(103),所述声音导引元件(103)在所述耳垫(100)的第一端(113)处具有第一开口(104),用于将来自耳道式耳机的声音信号从所述耳机(101)的第二端(116)导引到所述耳机(101)的第一端(115);以及
至少一个容积元件(105),所述容积元件(105)限定容积,并且在所述耳机(101)的第一端(115)处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开口(106),所述第二开口(106)将所述容积连接到耳道。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垫(100),其中,所述固定装置(102)为凸缘(120)的形式。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耳垫(100),其中,所述容积元件(105)的构型使得当将所述耳机插入使用者的耳道内时所述容积元件(105)的容积不变。
13.一种耳道式耳机(101),包括
如权利要求9至11所述的耳垫(100),其中,
所述耳垫(100)能够被推进到所述耳机(101)上以及从所述耳机(101)上脱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耳道式耳机(101),包括具有用于固定所述耳垫(100)的第二凸缘(121)的壳体部分(108)。
CN201080007217.5A 2009-02-11 2010-02-11 耳机 Active CN1023183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08376.6 2009-02-11
DE102009008376A DE102009008376A1 (de) 2009-02-11 2009-02-11 Hörer
PCT/EP2010/051726 WO2010092118A1 (de) 2009-02-11 2010-02-11 Hör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8368A true CN102318368A (zh) 2012-01-11
CN102318368B CN102318368B (zh) 2015-02-18

Family

ID=42008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7217.5A Active CN102318368B (zh) 2009-02-11 2010-02-11 耳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71545B2 (zh)
EP (1) EP2396972B1 (zh)
CN (1) CN102318368B (zh)
DE (1) DE102009008376A1 (zh)
WO (1) WO201009211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5943A (zh) * 2012-12-26 2014-07-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耳机
US10536771B2 (en) 2017-06-01 2020-01-14 Em-Tech. Co., Ltd. Dynamic receiver with resonance protector for earphone
CN111163396A (zh) * 2020-03-12 2020-05-15 环鸿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扬声器及其电子装置
TWI766331B (zh) * 2020-08-03 2022-06-01 華龍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調壓腔室的耳塞及該耳塞的成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71921B2 (en) * 2011-08-22 2017-02-14 Knowles Electronics, Llc Receiver acoustic low pass filter
DE102013205846A1 (de) * 2013-04-03 2014-10-09 Sennheiser Electronic Gmbh & Co. Kg Ohrkanal-Hörer und Ohrpass-Einheit für einen Hörer
US9615158B2 (en) * 2015-03-08 2017-04-04 Bose Corporation Earpiece
DE102017207528A1 (de) * 2017-05-04 2018-11-08 Sivantos Pte. Ltd. Modul zum Einbau in ein Hörhilfegerät
US10986432B2 (en) * 2017-06-30 2021-04-20 Bose Corporation Customized ear tips
JP6400157B1 (ja) * 2017-07-25 2018-10-03 Ttr株式会社 密閉型イヤホン
CN108989933A (zh) * 2018-07-16 2018-12-11 广州艺腾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耳机结构
WO2024024412A1 (ja) * 2022-07-26 2024-02-01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音響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イヤーピース
US11943583B1 (en) * 2023-06-18 2024-03-26 xMEMS Labs, Inc. Speaker system, spreading structure and headphon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40259A1 (en) * 1980-04-28 1981-11-25 Qualitone Hearing Aids, Inc. Vented ear tip for hearing aid and adapter coupler therefor
CN1838834A (zh) * 2005-01-10 2006-09-27 桑尼奥荷兰有限公司 安装在个人通信设备外壳中的改进式电声转换器
CN101106833A (zh) * 2006-07-10 2008-01-16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喇叭与壳体间前音室容积的入耳式及耳塞式耳机
CN101106830A (zh) * 2006-07-10 2008-01-16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喇叭与壳体间后音室容积的入耳式及耳塞式耳机
CN201114712Y (zh) * 2007-08-14 2008-09-10 赖汉强 带声学滤波器的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33879A1 (fr) * 1978-08-16 1980-03-14 Launay Dominique Enceinte acoustique unidirectionnelle
DE3540579A1 (de) * 1985-11-15 1987-05-27 Toepholm & Westermann Im-ohr-hoergeraet
JPH0450718Y2 (zh) * 1986-02-28 1992-11-30
JP2900125B2 (ja) * 1994-07-22 1999-06-02 リオン株式会社 耳せん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補聴器
KR200204428Y1 (ko) * 2000-06-09 2000-11-15 조경순 이어폰 플럭의 홀더링
JP4308790B2 (ja) * 2004-03-22 2009-08-05 固昌通訊股▲ふん▼有限公司 多重チャネル・イヤホン
CN101061742A (zh) * 2004-11-24 2007-10-2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入耳式耳机
JP3866748B2 (ja) * 2005-02-22 2007-01-10 リオン株式会社 防水補聴器
JP2006287674A (ja) * 2005-04-01 2006-10-19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バスレフ型ヘッドホン
US7634099B2 (en) * 2005-07-22 2009-12-15 Logitech International, S.A. High-fidelity earpiece with adjustable frequency response
US8031900B2 (en) * 2006-02-27 2011-10-04 Logitech International, S.A. Earphone ambient eartip
TWI312259B (en) 2006-06-29 2009-07-11 Cotron Corporatio In-ear type earphone with adjustable volume of front chamber between speaker and housing
GB2445388B (en) * 2007-02-16 2009-01-07 Sonaptic Ltd Ear-worn speaker-carrying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40259A1 (en) * 1980-04-28 1981-11-25 Qualitone Hearing Aids, Inc. Vented ear tip for hearing aid and adapter coupler therefor
CN1838834A (zh) * 2005-01-10 2006-09-27 桑尼奥荷兰有限公司 安装在个人通信设备外壳中的改进式电声转换器
CN101106833A (zh) * 2006-07-10 2008-01-16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喇叭与壳体间前音室容积的入耳式及耳塞式耳机
CN101106830A (zh) * 2006-07-10 2008-01-16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喇叭与壳体间后音室容积的入耳式及耳塞式耳机
CN201114712Y (zh) * 2007-08-14 2008-09-10 赖汉强 带声学滤波器的耳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5943A (zh) * 2012-12-26 2014-07-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耳机
TWI558222B (zh) * 2012-12-26 2016-11-1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耳機
US10536771B2 (en) 2017-06-01 2020-01-14 Em-Tech. Co., Ltd. Dynamic receiver with resonance protector for earphone
CN111163396A (zh) * 2020-03-12 2020-05-15 环鸿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扬声器及其电子装置
CN111163396B (zh) * 2020-03-12 2021-07-30 环鸿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扬声器及其电子装置
TWI766331B (zh) * 2020-08-03 2022-06-01 華龍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調壓腔室的耳塞及該耳塞的成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92118A1 (de) 2010-08-19
DE102009008376A1 (de) 2010-08-12
EP2396972A1 (de) 2011-12-21
US8971545B2 (en) 2015-03-03
CN102318368B (zh) 2015-02-18
US20110311070A1 (en) 2011-12-22
EP2396972B1 (de) 2020-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8368B (zh) 耳机
USRE48424E1 (en) Custom fit in-ear monitors utilizing a single piece driver module
JP5695703B2 (ja) 音響チューニングメカニズムを有するイヤホン
KR102124182B1 (ko) 제어된 음향 누설 포트를 갖는 이어폰
US8488831B2 (en) In-ear monitor with concentric sound bore configuration
US8774444B2 (en) Vented in-the-ear headphone
WO2023029957A1 (zh) 耳机
CN212677367U (zh) 一种降噪耳机
AU2018206774B2 (en) An earphone having an acoustic tuning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