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8336A - 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读出装置、带驱动器、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读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读出装置、带驱动器、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读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8336A
CN102308336A CN2010800069793A CN201080006979A CN102308336A CN 102308336 A CN102308336 A CN 102308336A CN 2010800069793 A CN2010800069793 A CN 2010800069793A CN 201080006979 A CN201080006979 A CN 201080006979A CN 102308336 A CN102308336 A CN 102308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anagement information
data set
parts
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69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8336B (zh
Inventor
板垣浩
白鸟敏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08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8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8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83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2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tap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7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ta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3Content storage operation, e.g. storag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a pause request, caching operations
    • H04N21/4334Record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 H04N9/8205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62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90Tape-like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以实现彼此相关的多个数据的易管理的方式向带介质记录数据的方法。在多个缓冲器段中积累从上级装置作为一个文件连续接收的第一数据41和第二数据42,作为连续的多个数据集51,确定所述积累的数据集51的数据结构。向数据集51附加指示该确定结果的管理信息,并且向带介质中存储数据集51及其管理信息52。

Description

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读出装置、带驱动器、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读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数据写入磁带等的带介质的装置、及其方法等。
背景技术
在将数据写入磁带等的带介质的带驱动器中,如专利文献1至3等所述,通常将多个相互关联的数据积累在缓冲器之后,在预定定时将数据从缓冲器写入带介质。例如,当带驱动器从其上级装置接收数据文件和表示数据的内容的元数据文件时,带驱动器将这两个文件积累在缓冲器之后,在预定定时将他们从缓冲器写入带介质。
现有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731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9523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418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从上级装置作为彼此独立的两个文件发送数据文件和元数据文件,因此,传统的带驱动器能够向带介质中连续存储主数据和指示主数据的内容等的子数据,但是不能够确定连续存储的各数据是否为如主数据和子数据的相互关联的数据。为此,在将存储主数据和子数据的带介质移动至不同系统或在原始系统中恢复的处理中,从带介质读出的数据的内容等需要通过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分析,以确认主数据和子数据的关联;否则,不能够确定关联性。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并且其目的在于:以如下方式在带介质上记录彼此相关的多个数据时,使得即使在未来移动至不同系统或在同一系统中恢复时能够必定将相关的多个数据存储在相同位置,并保持这样的状态;以及使得各数据在从带介质读出时可识别。
根据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数据记录装置是一种将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相关的第二数据存储到带介质中的数据记录装置,所述数据记录装置包括:多个缓冲器段,依次积累从上级装置作为一个文件连续接收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作为预定大小的连续的一个以上数据集;确定部件,确定在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所述数据集的数据结构;管理信息附加部件,向对应的所述数据集附加表示所述确定部件确定的结果的管理信息;以及存储控制部件,控制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所述数据集和向该数据集附加的管理信息向所述带介质的存储。
其方法是一种将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相关的第二数据存储到带介质中的数据记录方法,所述数据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次积累从上级装置作为一个文件连续接收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作为预定大小的连续的一个以上数据集;确定在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所述数据集的数据结构;向对应的所述数据集附加表示所述确定部件确定的结果的管理信息;以及控制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所述数据集和向该数据集附加的管理信息向所述带介质的存储。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记录装置及其方法,在缓冲器段中积累从上级装置作为一个文件连续接收第一和第二数据,作为预定大小的连续的一个以上数据集,并且确定所述积累的数据集的数据结构。然后,向所述数据集附加指示该确定结果的管理信息,以及向带介质中存储数据集及其管理信息。由此,在所述数据记录介质中,将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识别为相同的一个文件,因此防止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在未来移动至彼此不同的位置并单独存储的情形。同时,数据记录装置能够基于管理信息识别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因此能够响应于请求或在其缺省设置中仅读出必要信息。
此外,在数据记录装置中,所述确定部件是基于来自所述上级装置的预定请求检测在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数据的切换,基于该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数据集的数据结构的部件。通过这个配置,上级装置仅需要向数据记录装置输出预定请求,以切换积累到所述缓冲器段的数据,从而消除了改变从上级装置向数据记录装置输出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数据结构的需求,因此带来可减少上级装置等中软件等的改变的优点。
此外,在数据记录装置中,在所述确定部件检测到在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数据的切换时,在所述缓冲器段的空区域中积累无效数据,以完成所述数据集。通过这个配置,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可防止混合在数据集中。
此外,在数据记录装置中,所述确定部件是基于在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数据的切换的检测结果将所述数据集的结构确定为所述第一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混合数据中的一个的部件。通过这个配置,消除向带介质写入无效数据的需求,因此带来可节省带容量的优点。
此外,在数据记录装置中,所述管理信息是所述数据集的管理用表。通过这个配置,可使用现有管理表,例如LTO规格的DSIT(数据集信息表)。因此,可最小化为了实现本发明向现有构成追加的元素。
此外,在数据记录装置中,所述管理信息附加部件是在所述数据集构成为具有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双方时向所述管理信息追加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至少一方的数据大小并向所述数据集附加的部件。通过这个配置,可基于其管理信息确认构成数据集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数据大小,因此,即使在数据集中混合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可基于管理信息从数据集提取必要的数据。
此外,在数据记录装置中,所述管理信息附加部件是从所述上级装置取得与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数据集对应的文件版本数据并向所述数据集附加具有该文件版本数据的所述管理信息的部件。通过这个配置,可向带介质共同存储一个文件的多个版本。
此外,在数据记录装置中,所述管理信息附加部件是生成与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数据集对应的密码数据并向所述数据集附加具有该密码数据的所述管理信息的部件。通过这个配置,可在每个数据集的管理信息中设置密码,因此,在读出数据集时,如果管理信息与用户等指定的其密码一致,则可读出数据集,而如果密码不一致,则可防止数据集的读出。由此,可向带介质存储数据集,同时分成仅由知晓密码的那些可读的部分以及普遍可读的部分。
此外,在数据记录装置中,可包括控制器,用作所述确定部件、所述管理信息附加部件、和所述存储控制部件。通过这个配置,确定部件、管理信息附加部件、和存储控制部件可由控制器实现,因此简化了装置的配置。
根据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数据读出装置是一种从作为一个文件记录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相关的第二数据的带介质按数据集单位读出数据的数据读出装置,所述数据读出装置包括:读出部件,从所述带介质读出所述数据集和向该数据集附加的管理信息;读出用确定部件,基于所述读出的管理信息确定与所述读出的管理信息对应的所述数据集的数据结构是否为预定的传送目标数据;以及传送部件,向传送目的地传送在构成所述数据集的数据中所述读出用确定部件确定为传送目标数据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至少一方。
其方法是一种从作为一个文件记录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相关的第二数据的带介质按数据集单位读出数据的数据读出方法,所述数据读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所述带介质读出所述数据集和向该数据集附加的管理信息;基于所述读出的管理信息确定与所述读出的管理信息对应的所述数据集的数据结构是否为预定的传送目标数据;以及向传送目的地传送在构成所述数据集的数据中所述读出用确定部件确定为传送目标数据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至少一方。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读出装置和方法,从带介质读出数据集和向该数据集附加的管理信息,基于所述管理信息确定与所述数据集的数据结构是否为预定的传送目标数据。然后,向传送目的地传送在构成所述数据集的数据中确定为传送目标数据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至少一方。由于基于管理信息确定从带介质读出的数据集中作为传送目标数据的数据,并向传送目的地传送,传送目的地不再需要数据集的数据内容的解析,这不需要执行该解析的应用程序等。此外,由于传送目的不考虑数据的关联性,仅需要读出,而可简化在传送目的地执行的处理。
此外,数据读出装置可包括:缓冲器段,积累所述读出部件读出的所述数据集及其管理信息;并且所述读出用确定部件是基于在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所述管理信息确定与所述管理信息对应的所述数据集的数据是否为所述传送目标数据的部件。通过这样的配置,可基于向在缓冲器段读出的数据集附加的管理信息确定数据集的数据结构,因此,可识别读出的连续的数据集的数据的关联性,因此,可无需专用应用程序使得多个数据集中的数据关联。
此外,本发明的数据读出装置可以是从作为一个文件记录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相关的第二数据的带介质按数据集单位读出数据的数据读出装置,所述数据读出装置包括:管理信息读出部件,从带介质读出向数据集附加的管理信息;目标数据确定部件,基于读出的管理信息确定与读出的管理信息对应的数据集中的数据是否为预定的目标数据;以及检测部件,基于在构成数据集的数据中由目标数据确定部件确定为目标数据的多个数据,检测位于请求的数据位置的数据。
此外,其方法是从作为一个文件记录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相关的第二数据的带介质按数据集单位读出数据的数据读出方法,所述数据读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带介质读出向数据集附加的管理信息;基于读出的管理信息确定与读出的管理信息对应的数据集中的数据是否为预定的目标数据;以及基于在构成数据集的数据中确定为目标数据的多个数据,检测位于请求的数据位置的数据。
根据这个数据读出装置和其方法,从带介质读出向数据集附加的管理信息;基于管理信息确定数据集中的数据结构是否为目标数据。然后,基于在构成数据集的数据中确定为目标数据的数据中,检测位于请求的数据位置的数据。因此,在从带介质读出连续的目标数据中,可检测位于期望的数据位置的数据,由此,上级装置不再需要将多个数据集中的各数据彼此关联的专用应用程序。
根据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带驱动器是一种带驱动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记录装置;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数据读出装置。
根据该带驱动器,数据记录装置向包括构成同一文件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至少一方的、在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数据集附加表示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数据结构的管理信息,并存储到带介质中。此外,数据读出装置基于向从带介质读出的数据集附加的管理信息向传送目的地传送确定为传送目标数据的数据。由此,在从带介质读出时,可确定各数据的数据结构,因此能够识别构成同一文件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将彼此相关的多个数据作为同一文件记录在带介质上,因此防止例如作为数据移动或恢复的工作的过程失去相关的多个数据中的一部分信息的情况。此外,在从带介质读出时,带驱动器可识别各数据,因此消除了在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分析从带介质读出的数据的内容等的需求,由此,可对于向带介质写入数据的装置以及某些其他装置提高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带驱动器的示意性配置的实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读出装置、带驱动器等的基本配置的配置图。
图3是描述图1的缓冲器的关系的视图。
图4是描述数据集和DSIT的关系的实例的视图。
图5是示出由图1的控制器执行的根据本发明的Write(写)命令处理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由图1的控制器执行的根据本发明的Sync(同步)命令处理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由图1的控制器执行的根据本发明的Mode Select(模式选择)命令处理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由图1的控制器执行的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读出处理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9是描述数据集和DSIT的关系的另一实例的视图。
图10是示出由图1的控制器执行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Write(写)命令处理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由图1的控制器执行的根据本发明的DSIT建立处理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由图1的控制器执行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Sync(同步)命令处理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由图1的控制器执行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Mode Select(模式选择)命令处理的实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1至13详细描述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例”)。
在图1中,带介质记录系统1包括带驱动器10和主机计算机(主机)20。带驱动器10和主机20电连接。
带驱动器10相当于图2所示的数据记录装置10A和数据读出装置10B。带驱动器10包括接口11、缓冲器12、记录信道13、带介质(以下,还称为带)14a、头部14b、卷轴14c和14d、盒14e、马达15、头部位置控制系统17、和马达驱动器18。
接口11与主机20之间进行通信。例如,从主机20接收指示向缓冲器12写入数据的命令以及指示从缓冲器12向带14a写入数据的命令。另外,将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示出为接口11使用的通信规格。在SCSI的情况下,前者的命令相当于Write(写)命令。此外,后者命令(同步命令)可使用WriteFileMark(写文件标记)(WriteFM)。接口11对于主机20返回关于与这些命令对应的处理成功或失败的应答。
缓冲器12是积累要写入带14a的来自主机20的数据的存储器。例如,由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构成。此外,缓冲器12包括多个缓冲段(以下称为段)12b,如图3所示;每个段12b存储作为对带14a上预定的读写单位的数据集51。
如上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示出LTO(线性带开放)规格给出描述,术语也基于LTO规格,例如,将缓冲器12的一个段中存储的数据集合定义为“数据集”。段12b作为连续数据集51积累(存储)来自主机20的多个的各种的数据。
记录信道13是用于将缓冲器12的每个段12b中积累的数据集51写入带14a的通信路径。
带14a是用作数据存储装置的带介质,通过头部14b将经过记录信道13的数据集51写入带14a。此外,带14a围绕卷轴14c和14d并在从卷轴14c到卷轴14d的方向和从卷轴14d到卷轴14c的方向的任一个方向沿着他们的旋转选择地移动。盒14e是容纳以带14a围绕的卷轴14c的容器,但是可相反用于容纳卷轴14d。
马达15使得卷轴14c和14d旋转。另外,马达15通过图1中的一个矩形示出,优选地总共提供两个马达15,一个针对卷轴14c,另一个针对卷轴14d。
控制器16控制整个带驱动器10。例如,控制器16根据在接口11接收的Write FM命令等控制数据集51向带14a的写入。还控制头部位置控制系统17、马达驱动器18。通过执行例如微码的程序,控制器16用作数据记录装置10A的确定部件16a、管理信息附加部件16b、和存储控制部件16c,以及数据读出装置10B的读出部件16d、读出用确定部件16e、和传送部件16f,如图2所示。
头部位置控制系统17是追踪期望的一个或多个卷的系统。这里,“卷”是指带14a上的多个轨道的组。需要切换卷时,也需要电切换头部14b,这样的切换由头部位置控制系统17控制。
马达驱动器18驱动马达15。如果如上所述使用两个马达15,则提供两个马达驱动器18。此外,图示中,马达驱动器18在这里经由头部位置控制系统17连接至控制器16,但是可直接连接至控制器16。
接下来,主机20使用服务器计算机等。主机20执行与带驱动器10之间的数据传送。主机20使用带驱动器10为了备份程序、各种类型的数据等。在请求将文件数据写入带14a的情况下,主机20向带驱动器10发送Write命令,以及将该文件数据4分成小于数据集51的预定大小的数据,如图3和4所示。注意,文件数据4可具有大于数据集51的大小、或任意各自大小。
此外,在从带14a读出数据时,主机20向带驱动器10发送Read命令。在这个实施例中,基于将SCSI的Mode Select(模式选择)命令(以下,还称为MS命令)用作根据本发明向带驱动器10给出流ID(以下,还称为SID)的指定方法的情况来给出描述。然而,可重新提供专用命令。在SID的一个实例中,将“1”定义为缺省(主数据),而将“2”定义为子数据。注意,主机20不限于计算机;各种电子设备可用,例如音频设备和家用电子设备。
接下来,参照图4等,将给出在上述带介质记录系统1中的存储到带14a中的用户数据及其数据集51的关系的实例的描述。
在图4中,在将多个文件4作为一系列用户数据向带驱动器10发送的情况下,主机20将称为文件标记4f的符号插入多个文件4的每个之间。这样,可识别多个文件4之间的边界。图4中所示第N个文件4构成为具有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数据的主数据41、和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数据的子数据42。这里,N代表整数。
主数据41可以是例如视频、音乐、或文档的任意数据。子数据42是关于主数据41的数据,并且可以是例如元数据。当没有子数据42关联于主数据41时,文件4可仅由主数据41构成,如第N-1个文件4。在这个实施例中,将基于一个文件4由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构成的情况给出描述。
另外,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适用于其他各个不同实施例。例如,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数据库中,主数据41可用作部署信息等,而子数据42可用作与其相关的个人信息等,并且这些数据通过上述带驱动器10来备份。
根据传送大小来分别划分其间插入有文件标记4f的连续的多个文件4。然后,根据缓冲器12、段12b等的大小将每个数据集51设置为例如0x200000比特等的任意数据大小。
数据集51建立为主数据41;主数据41和无效数据43;子数据42;以及子数据42和无效数据43中的任一个。在这个实施例中,如果文件4中的主数据41或子数据42的结尾位于数据集51的中间,在结尾之后用无效数据43填充。代替地,在不进行这样的填充的情况下,可采用各个不同配置,例如插入分隔符数据以及连续积累结尾之后的后续数据。此外,空文字串等可用作无效数据。在这个实施例中,将基于数据集51的数据大小小于多个文件4的数据大小的情况来描述。然而,数据集51可具有任意数据大小。
多个数据集51的每个附加作为管理用表的DSIT(数据集信息表)52。DSIT 52具有示出如所述LTO规格中使用的数据集51的数据(DS)号、数据集51中的记录的数目等的数据结构。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向DSIT52追加新字段。这个新DSIT 52用作权利要求中的管理信息。
DSIT 52构成为具有向新字段追加的SID。在DSIT 52中,根据对应数据集51的数据类型等将SID选择地设置为“1”或“2”。在这个实施例中,响应于来自主机20的上述MS命令改变SID的值。相反,可采用各个不同配置,例如主机20使用命令指定SID的改变值。此外,SID可以是数据的类型,例如标志或字符,只要他可在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之间选择。此外,可采用各个实施例,例如在缓冲器12的单独区域中与数据集51关联地存储DSIT 52。
当来自主机20的用户数据分成数据集51时,建立DSIT 52。将每个DSIT 52附加至其数据集51,并存储到缓冲器12的段12b。相反,可采用各个实施例,例如在缓冲器12的单独区域中与数据集51关联地存储DSIT52。
根据本发明的管理信息可通过将其附加至数据集51或DSIT 52作为与DSIT 52不同的标志等新信息来实现。然而,这个实施例的方式使用现有DSIT 52时,具有以下优点:减少了带驱动器10及其应用程序的改变。
接下来,将给出当上述带驱动器10的控制器16用作如图2所示的数据记录装置10A和数据读出装置10B时操作的各部件的描述。
在用作数据记录装置10A时,控制器16执行程序,以用作如图2所示的确定部件16a、管理信息附加部件16b、和存储控制部件16c。
确定部件16a确定段12b中积累的数据集51的数据结构是主数据41还是子数据42。在这个实施例中,确定部件16a通过参照在上述存储器等中SID的值来确定数据集51的数据结构,该值响应于来自主机20的请求被切换。例如,如果SID被设置为“1”,确定部件16a确定数据结构为主数据41。如果SID被设置为“2”,确定部件16a确定数据结构为子数据42。确定部件16a可通过用主机20检查数据类型、分析数据内容来确定数据结构。然而,作为另一实例,除了关于数据结构是单独的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的确定,确定部件16a可确定数据结构是否为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的复合数据。
管理信息附加部件16b向数据集51附加指示确定部件16a的确定结果的DSIT(管理信息)52。这个实施例的管理信息附加部件16b建立包括存储器等中的SID值的DSIT 52,将DSIT 52附加至对应数据集51,并存储在段12b中。
存储控制部件16c控制积累在段12b中的数据集51和向该数据集51附加的DSIT 52向带14a中存储。为了将缓冲器12中的数据集51和DSIT52写入带14a,这个实施例的存储控制部件16c控制记录信道13、头部位置控制系统17、马达驱动器18等。
在用作数据读出装置10B时,控制器16执行程序以用作如图2所示的读出部件16d、读出用确定部件16e、和传送部件16f。
读出部件16d控制记录信道13、头部位置控制系统17、马达驱动器18等,从带14a读出数据集51和向该数据集51附加的DSIT 52,并在各个段12b中依次积累。
读出用确定部件16e基于读出的DSIT 52中的SID等确定与各个读出的DSIT 52对应的数据集51的数据是否为预定的传送目标数据。在传送目标数据为主数据41的情况下,这个实施例的读出用确定部件16e确定DSIT 52中的SID是否设置为“1”。另一方面,在传送目标数据为子数据42的情况下,读出用确定部件16e确定DSIT 52中的SID是否设置为“2”。
在构成段12b中积累的数据集51的数据中,传送部件16f将通过所述读出用确定部件16e确定为传送目标数据的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中的至少一方经由接口11传送至作为传送目的地的主机20。具体地,如果传送目标数据为主数据41,传送部件16f将多个数据集51中的主数据41传送至主机20。此外,如果传送目标数据是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传送部件16f将多个数据集51中的主数据41以及对于主数据41连续的子数据42关联地传送至主机20。
接下来,参照图5至7等的附图,将给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处理的实例的描述,其通过上述带驱动器10的控制器16来执行。首先,参照图5所示的流程图,以下将给出当带驱动器10从主机20接收Write(写)命令时控制器16执行的Write命令处理的实例的描述。
控制器16将从缓冲器12的指针指示的位置与Write命令一起接收的数据写入段12b(S111)。然后,控制器16确定作为向段12b写入数据的结果是否完成一个以上数据集51(S112)。如果确定没有完成一个以上数据集51(S112中为否),控制器16进行步骤S115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完成了一个以上数据集51(S112中为是),控制器16进行步骤S113的处理。
在步骤S113的处理中,控制器16通过确定设置为存储器等中的SID的值是否指示主数据41来确定数据集51的数据结构。然后,控制器16建立具有该确定结果的DSIT 52,即具有所述SID的DSIT 52,之后进行步骤S114的处理。
在步骤S114的处理中,控制器16控制记录信道13、头部位置控制系统17、马达驱动器18等,以将段12b中的数据集51和DSIT 52经由记录信道13写入带14a。之后,控制器16进行步骤S115的处理。
在步骤S115的处理中,控制器16将缓冲器12的缓冲器指针前进至向缓冲器12写入的数据的结尾,然后结束该处理。在假设包括与Write命令一起发送的数据的结尾的数据集51通常未完成时,描述了上述处理。然而,如果数据的结尾精确地在数据集51的结尾,则控制器16将缓冲器12的缓冲器指针前进至后续段12b。
通过执行图5所示的上述Write命令处理,控制器16用作权利要求中找到的数据记录装置10A的确定部件16a、管理信息附加部件16b、和存储控制部件16c。具体地,图5所示流程图中的步骤S113相当于确定部件16a和管理信息附加部件16b,步骤S114相当于存储控制部件16c。
接下来,参照图6所示的流程图,以下将给出由带驱动器10执行的Sync(同步)处理的实例的描述。该Sync处理是在随后要描述的ModeSelect(模式选择)命令处理中提及的处理。注意,Sync处理可通过WriteFM命令启动。
在步骤S121的处理中,控制器16确认缓冲器12的缓冲器指针的位置,然后进行步骤S122的处理。在步骤S122,控制器16确定在该缓冲器指针所在的未完成段12中是否剩余数据,即,缓冲器指针是否设置为段12b的开始。如果确定没剩余数据(S122中为否),则控制器16结束该处理。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剩余数据(S122中为是),则控制器16进行步骤S123中的处理。
在步骤S123的处理中,此时,控制器16使用无效数据43填充(padding)向段12b当前写入的数据的结尾之后,即段12b中的可写入区域。之后,控制器16进行步骤S124中的处理。
在步骤S124的处理中,控制器16通过确定设置为存储器等中的SID的值是否指示主数据41来确定数据集51的数据结构。然后,控制器16建立指示确定结果的DSIT 52,即具有当前SID的DSIT 52,之后控制器16进行步骤S125中的处理。该处理建立的DSIT 52由主数据51和无效数据42构成。此外,DSIT 52通过SID指示数据集51由主数据41构成。
在步骤S125的处理中,控制器16控制记录信道13、头部位置控制系统17、马达驱动器18等,以将段12b中的数据集51和DSIT 52经由记录信道13写入带14a。之后,控制器16进行步骤S126中的处理。在步骤S126,控制器16将缓冲器12的缓冲器指针前进至后续段12b的开始,之后结束该处理。
通过执行图6中所示的上述同步处理,控制器16用作权利要求中的所述数据记录装置10A的管理信息附加部件16b和存储控制部件16c。具体地,图6中所示的流程图中的S124相当于管理信息附加部件16b,步骤S125相当于存储控制部件16c。
接下来,参照图7所示的流程图,以下将给出当带驱动器10从主机20接收MS命令时控制器16执行的上述Mode Select(模式选择)命令处理的实例的描述。
在步骤S131的处理中,控制器16比较所述存储器等中的当前SID与MS命令指定的SID,然后进行步骤S132的处理。在步骤S132的处理中,控制器16确定MS命令指定的SID是否不同于所述存储器等中的SID。如果确定指定的SID并非不同,即SID一致(S132中为否),因为存储器等中的SID不需要改变,控制器16结束该处理。另一方面,如果确定SID不同(S132中为是),控制器16进行步骤S133中的处理。
在步骤S133的处理中,控制器16调用如图6所示的上述Sync(同步)处理,在结束同步处理之后,进行步骤S134中的处理。在步骤S134的处理中,控制器16将存储器等中的当前SID更新为MS命令指定的SID,之后结束该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8的附图,以下将给出由上述带驱动器10的控制器16执行的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读出处理的实例的描述。这个数据读出处理假设当控制器16从主机20接收Read(读)命令时执行。
首先,控制器16经由接口11从主机20取得Read命令(S201)。然后,控制器16经由记录信道13从带14a依次读出数据集51及其DSIT 52,并将他们依次存储到缓冲器12的段12b(S202)。之后,进行步骤S203中的处理。
控制器16比较该DSIT 52的DS号与连续的DSIT 52的DS号以确认是否按正确序列读出数据集51;同时,基于DSIT 52中的SID确定在数据集51中的数据是否为Read命令请求的传送目的数据(步骤S203)。具体地,控制器16基于来自主机20的Read命令指定的传送目标数据确定数据集51中的数据是否为传送目标数据(例如SID=“1”还是“2”等)。同时,作为传送目标数据的请求方法,可采用各个不同实施例,例如预先在内部存储器等中存储传送目标数据。
控制器16基于DS号经由接口11依次将确定为传送目标数据的数据集51中的数据传送至主机20。在完成所有传送操作(步骤S204)之后,控制器16结束该处理。
通过执行如图8所示的上述数据读出处理,控制器16用作权利要求中的数据读出装置10B的读出部件16d、读出用确定部件16e、和传送部件16f。具体地,图8所示流程图中的步骤S202相当于读出部件16d,步骤S203相当于读出用确定部件16e,步骤204相当于传送部件16f。
接下来,参照图4的附图,以下将给出在上述带介质记录系统1中的带驱动器10和主机20的工作(作用)的实例的描述。
[数据写入时]
例如在带14a中备份多个文件4的情况下,主机20在多个连续文件4的每个之间插入文件标志4f,将那些连续的数据分成上述预定大小,以及将与Write命令、Write FM命令一起依次发送至带驱动器10。然后,主机20在预定定时向带驱动器10发送用于同步处理的请求的Write FM命令。
在接收最初Write命令时,带驱动器10将内部存储器等中的SID设置为初始值的“1”。然后,在接收多个Write命令之后,带驱动器10完成缓冲器12的段12b中的数据集51,并基于内部存储器等中的SID确定数据集51的数据结构。带驱动器10建立指示确定结果的DSIT 52,并将DSIT 52附加至数据集51。如果接收Write FM请求,带驱动器10控制记录信道13、头部位置控制系统17、马达驱动器18等,以开始将数据集51和DSIT 52存储到带14a中。
之后,带驱动器10重复一系列上述处理,从而每次完成数据集51时,确定其数据结构,建立指示确定结果的DSIT 52,并且附加DSIT 52。然后,带驱动器10将数据集51和附加至数据集51的DSIT 52存储到带14a中。
在接收如图4所示跨第N-1个和第N个的数据的Write命令时,带驱动器10完成在缓冲器12的段12b中的数据集51,然后基于内部存储器等中的SID确定其数据集51的数据结构。由于SID为“1”,带驱动器10确定数据集51的数据结构是否为主数据41,并建立指示该确定结果的DSIT 52。
例如,如图4所示,在“16”的序号被设置为DS号的DSIT 52中,将“1”设置为SID。然后,其数据集51具有包括第N-1个主数据41和第N个主数据41以及文件标志4f的数据结构。在具有“17”的DS号的DSIT 52中,将“1”设置为SID。其数据集51仅由第N个主数据41构成。
之后,在检测到第N个文件的主数据41的结尾,即检测到主数据41及其伴随的子数据42之间的边界时,主机20向带驱动器10发送与主数据41的结尾对应的数据和Write命令,然后,主机20向带驱动器10发送MS命令,将SID从“1”改变为“2”。
在接收Write命令时,带驱动器10将数据存储到缓冲器12的段12b中;在这个事件中,如果接收MS命令,则带驱动器10用无效数据43填充当前积累中的段12b,从而完成其中的数据集51。在建立了与数据集51对应的DSIT 52并对其附加了DSIT 52之后,将存储器等中的SID从“1”改变为“2”。这个情况的完成DSIT 52的DS号和SID分别为“18”和“1”。
接下来,主机20将通过划分第N个文件4中的子数据42获得的数据与Write命令一起发送至带驱动器10。另一方面,在接收Write命令时,带驱动器10完成缓冲器12的段12b中的数据集51,然后基于内部存储器等中的SID确定其数据集51的数据结构。由于SID为“2”,所以带驱动器10确定数据集51的数据结构为子数据42,并建立指示该确定结果的DSIT 52。带驱动器10向数据集51附加将“2”设置为SID的DSIT 52。
之后,在检测到子数据42的结尾,即检测到第N个文件4和另一文件标志4f之间的边界时,主机20向带驱动器10发送Write命令及其数据,然后向带驱动器10发送MS命令,将SID从“2”改变为“1”。
响应于Write命令,带驱动器10将数据存储到缓冲器12的段12b中。当数据集51未完成时,在从主机20接收MS命令时,带驱动器10用无效数据43填充当前累积中的段12b,以完成数据集51。在基于内部存储器等中的SID确定数据集51的数据结构为子数据42之后,带驱动器10建立指示其确定结果的DSIT 52,并向数据集51附加。之后,带驱动器10将存储器等中的SID从“2”改变为“1”。
随后,在从主机接收Write命令时,带驱动器10完成对应数据集51;由于内部存储器等中的SID被设置为“1”,带驱动器10确定数据集51的数据结构为主数据41;建立指示该确定结果(SID=“1”)的DSIT 52,并向数据集51附加。之后,带驱动器10重复一系列上述处理,从而基于所述内部存储器等中的SID确定数据集51的数据结构,建立指示该确定结果的DSIT 52,并向数据集51附加。
[数据读出时]
在从带14a读出期望数据的情况下,主机20向带驱动器10发送指定例如DS号范围、SID等的Read命令。这里,给出仅要读出主数据41的情况的描述。Read命令不必一定指定DS号等。
在从主机20接收Read命令时,带驱动器10从带14a依次读出数据集51及其管理信息52,并依次存储到缓冲器12的段12b中。同时,在这个实施例中,如果Read命令没有指定SID,则带驱动器10假设与预定的缺省值(例如在主数据41的情况下为“1”)对应的数据为传送目标数据。
如果基于管理信息中的DS号按正确序列读出数据集51,则带驱动器10基于管理信息中的SID确定数据集51是否为Read命令请求的传送目标数据。然后,带驱动器10经由接口11向主机20依次仅传送作为传送目标数据的主数据41。另一方面,主机20将从带驱动器10接收的主数据41依次存储到存储器、硬盘驱动器等中。
接下来,在从带14a仅读出子数据42的情况下,主机20向带驱动器10发送例如指定SID等的Read命令。然后,带驱动器10从带14a依次读出数据集51及其管理信息52,并依次存储到缓冲器12的段12b。如果基于管理信息中的DS号按正确序列读出数据集51,则带驱动器10基于各管理信息中的SID确定连续的数据集51的数据结构;经由接口11向主机20仅传送作为传送目标数据的子数据42。另一方面,主机20将从带驱动器10接收的子数据42依次存储到存储器、硬盘驱动器等中。
根据上述带驱动器10,作为连续的多个数据集51在多个段12b中积累从主机20作为一个文件连续接收的主数据(第一数据)41和子数据(第二数据)42,并且确定对于积累的各数据集51的数据结构。然后,向对应的数据集51附加指示该确定结果的DSIT(管理信息)52,并且向带14a中存储数据集51及其DSIT 52。因此,尽管在带驱动器10中将相关的多个数据看作一个文件,向带14a中存储的多个数据集51的每个附加DSIT52,能够在读出数据集51时等通过基于向数据集51附加的DSIT 52确认数据集51的数据结构而识别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
此外,根据带驱动器10,从带14a读出数据集51和向数据集51附加的DSIT 52,并且基于该DSIT确定数据集51的数据是否为传送目标数据。然后,在构成数据集51的数据中,将确定为传送目标数据的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的至少一方传送至作为传送目的地的主机20。由于基于DSIT 52确定了从带14a读出的数据集51中的作为传送目标数据的数据并且将传送至作为传送目的地的主机20,所以主机20不必执行数据集51的数据内容的解析。这样消除了执行该解析的应用程序等。此外,由于作为传送目的地的主机20仅需要请求数据读出,而无需考虑数据之间的关联,可简化在传送目的地处执行的处理。
因此,根据本发明,将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即彼此相关的多个数据)记录到带14a作为同一文件,因此防止例如在例如数据移动或恢复的操作的作业过程中失去相关多个数据的一部分信息。此外,在从带14a读出数据时,带驱动器10可识别各个数据(在这个实施例,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因此不必在系统上使用应用程序解析从带14a读出的数据的内容等的需求。因此,对于向带14a写入数据的装置以及某些其他装置可提高多用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通过向作为管理信息的DSIT 52仅附加SID使得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可确定的情况的描述。然而,注意,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附加某些其他类型的数据。
基于主机20不可能使得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在相同数据集51的情况描述了上述图4所示的第N个文件。相反,可采用将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混合在数据集51中的实施例。
例如,如图9所示,每个DSIT 52可包括各种数据,例如上述DS号、SID1、SID1_Length、SID2、和SID2_Length。SID1指示数据集51的第一类型数据或仅一个类型的数据。即,通过设置为上述“1”或“2”,SID1指示在数据集51中首先出现的数据或构成数据集51的数据是主数据41或子数据42中的哪个。
对于SID1_Length,设置SID1的数据的长度。仅当存储了一个类型的数据时设置固定长度0x200000,而当混合不同类型(两个类型)时设置位于开始的第一数据的数据长度。SID2是指示数据集51是否为两个类型数据的数据。当数据集51由仅一个类型数据构成时将空白设置为SID2,而当数据集51由两个类型数据构成时将数据集51中的第二类型数据设置为SID2。对于SID2_Length,设置由SID2指示的第二数据的长度。
通过在DSIT 52中设计所述SID1_Length和SID2_Length,可基于其DSIT 52确认构成数据集51的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的各数据大小。由此,即使当在数据集51中混合了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可基于其DSIT 52从数据集51提取必要的数据。
接下来,参照图10至13的附图,将给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处理的实例的描述,这由上述带驱动器10的控制器16执行用于设置DSIT 52中的数据大小。
首先,参照图10的附图,以下给出由上述带驱动器10的控制器16执行的第二Write命令处理的实例的描述。这个第二Write命令处理在他们基础部分与图5所示的上述Write命令处理相同。
控制器16将从缓冲器12的指针指示的位置与Write命令一起接收的数据写入段12b(T111)。然后,控制器16确定作为向段12b写入数据的结果是否完成一个以上数据集51(T112)。如果确定没有完成一个以上数据集51(T112中为否),控制器16进行步骤S116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完成了一个以上数据集51(T112中为是),控制器16进行步骤S113的处理。
在步骤T113的处理中,控制器16调用建立图11所示处理的稍后所述DSIT,在结束这个DSIT建立处理之后,进行步骤T114中的处理。即使在其中存储Write命令发送的数据的第一数据集51中已经存储了不正确SID数据,则可通过所述步骤T113中的处理的循环来设置正确SID。
在步骤T114的处理中,控制器16确定是否对于缓冲器12中的所有数据集51建立了DSIT 52。如果确定没有对于所有数据集51建立DSIT 52(T114为否),控制器16返回步骤T113的处理,并重复一系列处理。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对于所有数据集51建立了DSIT 52(T114为是),则控制器16进行步骤T115的处理。
在步骤T115的处理中,控制器16控制记录信道13、头部位置控制系统17、马达驱动器18等,以经由记录信道13将段12b中的数据集51和DSIT 52写入带14a。之后,控制器16进行步骤T116的处理。在步骤T116的处理中,控制器16将缓冲器12的缓冲器指针前进至要写入缓冲器12的数据的结尾,之后结束该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11的流程图,将给出由上述带驱动器10的控制器16执行的图10中DSIT处理的实例的描述。
在步骤T121的处理中,控制器16确认与目标数据集51相关的DSIT52中已经设置的SID,然后进行步骤T122中的处理。在步骤T122的处理中,控制器16确定在DSIT 52中是否已经设置了一个以上SID,即图9中的SID1和SID2。
如果确定已经设置了一个以上SID(T122为是),则控制器16进行步骤T123的处理。然后,控制器16计算从段12b中已经记录的数据的结尾到最新数据集51的结尾的数据量(T123),然后进行步骤T125中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确定没有设置一个以上SID(T122为否),则控制器16进行步骤T124的处理。然后,控制器16将数据集大小的值设置为数据集51的数据量(T124),然后进行步骤T125中的处理。
在步骤T125的处理中,控制器16使用计算的数据量设置DSIT 52中SID1_Length和SID2_Length的至少一方,使用计算的数据量和存储器等中描述的当前SID,更新DSIT 52中的SID部分,然后进行步骤T126中的处理。在步骤T126的处理中,控制器16建立DSIT 52的SID不相关的部分,然后结束该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12所示的流程图,以下将给出由带驱动器10执行的第二同步处理的实例的描述。
在步骤T131的处理中,控制器16确认缓冲器12的缓冲器指针的位置,然后进行步骤T132中的处理。在步骤T132的处理中,控制器16确定在缓冲器中的未完成数据集51中是否剩余数据。如果确定在未完成数据集51中没有剩余数据(T132为否),则控制器16结束该处理。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在未完成数据集51中剩余数据(T132为是),则控制器16进行步骤T133中的处理。
在步骤T133的处理中,此时,控制器16使用上述无效数据43填充向段12b写入的数据的结尾之后,即段12b中的可写入区域。之后,控制器16进行步骤T134中的处理。然后,控制器16调用图11所示的上述DSIT建立处理。在结束DSIT建立处理之后,控制器16进行步骤T135中的处理。
在步骤T135的处理中,控制器16控制记录信道13、头部位置控制系统17、马达驱动器18等,以将段12b中的数据集51和DSIT 52经由记录信道13写入带14a。之后,控制器16进行步骤T136中的处理。在步骤T136的处理中,控制器16将缓冲器12的缓冲器指针前进至下一段12b的开始,之后结束该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13所示的流程图,以下将给出当带驱动器10从主机20接收MS命令时控制器16执行的第二Mode Select(模式选择)命令处理的实例的描述。
在步骤T141的处理中,控制器16比较存储器等中的当前SID与MS命令指定的SID,然后进行步骤T142的处理。在步骤T142的处理中,控制器16确定MS命令指定的SID是否不同于所述存储器等中的SID。如果确定指定的SID并非不同,即SID一致(T142中为否),因为存储器等中的SID不需要改变,控制器16结束该处理。另一方面,如果确定SID不同(T142中为是),控制器16进行步骤T143中的处理。
在步骤T143的处理中,控制器16确认缓冲器指针存在的数据集51的DSIT 52中已经设置的SID,然后进行步骤T144的处理。在步骤T144的处理中,控制器16确定在DSIT 52内是否已经设置了一个以上SID,即图9的SID1和SID2。
如果确定已经设置了一个以上SID(T144为是),则控制器16进行步骤T145中的处理。然后,控制器16计算从段12b中已经记录的数据的结尾到最新数据集51的结尾的数据量(T145),然后进行步骤T147中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确定没有设置一个以上SID(T144为否),则控制器16进行步骤T146的处理。然后,控制器16计算从数据集51的开始到当前数据位置的数据量(T146),然后进行步骤T147中的处理。
在步骤T147的处理中,控制器16使用计算的数据量和当前SID来建立或更新DSIT 52的SID关联部分,然后进行步骤T148中的处理。在步骤T148的处理中,控制器16将所述存储器等中存储的当前SID更新为MS命令指定的新SID,然后结束该处理。
在将与Write命令一起从主机20接收的数据积累到缓冲器12的段12b的情况下,带驱动器10检测对于对应积累的数据集51的数据结构和长度,以建立其DSIT 52。作为数据结构和长度的检测的实例,可采用各个不同实施例,例如使用控制器16的存储器等中存储的SID与数据类型的确定一起检测数据长度的方法,如图5的上述流程图的情况;以及通过用Write命令从主机20接收任一个数据的长度来检测数据长度的方法。
在带驱动器10从主机20接收Read命令的情况下,当在段12b中积累从带14a读出的数据集51及其DSIT 52时,带驱动器10参照DSIT 52中的SID1、SID1_Length、SID2、和SID2_Length,以确定数据集51的结构。然后,带驱动器10将Read命令请求的数据提取并传送至主机20。
通过具有上述配置的DSIT 52,即使当数据集51由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双方构成时,可基于DSIT 52确定数据结构和长度。因此,主机20以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分离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的方式向带驱动器10发送Write命令。这消除了即使当存在多个子数据42时向带14a存储无效数据43的需求,可有助于减少向带14a存储的数据量以及可实现缓冲器12的段12b等的大小的大型化。
同时,本实施例中,DSIT 52可包括一个SID,因为在这个实施例中仅存在两个类型的数据,即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例如,DSIT 52可包括一个SID作为允许在以下内容之间识别的数据:主数据41;子数据42;仅一个主数据41;仅一个子数据42;主数据41和子数据42的混合等。但是,包括如图9所示的SID1和SID2能够确定混合的数据的序列等。此外,增加指示DSIT 52的SID及其长度的数据的数目(例如SIG3、SID4等)能够增加数据集51中混合的更多类型的数据。
此外,在上述带介质记录系统1中可存在以下实施例,在通过盒14e等进行数据移动等的情况下,无论在盒14e中是否包括子数据42,主机20使用上述MS命令将特定SID(例如0xFF等)设置为目标。在这个情况下,带驱动器10将数据传送至主机20,同时确认后续DSIT 52的SID。然后,当后续DSIT 52的SID成为与对应于当前传送的数据集51的DSIT52的SID不同时,带驱动器10向主机20发送作为感测数据的检查条件。通过感测数据,主机20识别SID改变。同时,带驱动器10被配置为不发送其SID被设置为空的数据集51,在这个情况下,不向主机20报告检查条件。
此外,上述带介质记录系统1可使用LTO规格的Locate/Space命令,这是将用于Read/Write的头部14b从带14a的开始移动至任意个数的记录或文件标志4f的位置(逻辑位置)的命令。在接收这样的Locate/Space命令时,上述带驱动器10可检测带14a中的数据位置,并将头部14b移动至该位置。
将给出通过使用例如Locate命令将头部14b移动至主数据41的期望记录的位置的描述。注意,为了简化说明,将记录定义为一个数据集51。上述带驱动器10的控制器16用作管理信息读出部件、目标数据确定部件、和数据检测部件。主机20向带驱动器10发送指定作为目标数据的记录的Locate命令。
在从主机20接收Locate命令时,带驱动器10对于内部存储器等的计数器设置0,并通过使用管理信息读出部件从带14a依次读出DSIT 52。然后,带驱动器10通过使用目标数据确定部件确定在读出的DSIT 52中的SID是否指示“1”,即主数据41。如果通过使用目标数据确定部件确定SID指示主数据41,则带驱动器10增加内部存储器等的计数器。然后,带驱动器10通过使用数据检测部件确定计数器的值是否与Locate命令指定的记录一致。如果确定他们不一致,则数据集51并非目标数据的记录,因此带驱动器10在后续DSIT 52上执行确定处理。另一方面,如果确定他们一致,则数据集51是Locate命令请求的目标数据,因此带驱动器10将头部14b移动至带14a中的数据集51的开始。可向上述DSIT 52的配置追加记录数目,当带驱动器10建立DSIT 52时,可成为设置记录数目的结构。
将给出通过使用例如Space命令将带驱动器10的头部14b移动至给定文件标志4f的位置的描述。向上述DSIT 52的配置追加指示文件标志的有无和数目、数据位置等的文件标志计数。当带驱动器10建立DSIT 52时设置文件标志计数。带驱动器10基于DSIT 52确定数据集51的数据结构,即文件标志4f的有无。如果确定文件标志4f存在,则带驱动器10从DSIT 52检测其数据位置。然后,带驱动器10检测数据集51中文件标志4f的开始,并将头部14b移动至与开始相当的带14a中的位置。
此外,作为另一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DSIT 52中,可向数据结构追加利用通过哈希函数等输出哈希值的密码。例如,在带驱动器10中,管理信息附加部件16b从主机20取得与段12b中积累的数据集51对应的密码。管理信息附加部件16b向数据集51附加具有该密码的DSIT 52。通过这个配置,可对于每个数据集51设置密码,由此,数据集51可存储到带14a中,同时分成可通过知晓密码的那些可读的部分以及普遍可读的部分。
此外,作为另一实施例,在与子数据42对应的DSIT 52中,可向数据结构追加一个文件的版本。通过这个结构,可向带14a中共同存储一个文件的多个版本。例如,在上述带驱动器10中,管理信息附加部件16b从主机20取得与段12b中积累的数据集51对应的文件版本数据。然后,管理信息附加部件16b向数据集51附加具有文件版本数据的DSIT 52。通过这个配置,可向带14a中连续存储一个文件的多个版本。
注意,上述本发明可通过硬件整体实现,或可通过软件整体实现。或者,本发明可通过硬件和软件两者实现。本发明也可作为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或计算机程序实现。计算机程序可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及作为其提供。这里,介质可以是电、磁、光学、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传输介质。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实例,示出半导体、固态存储装置、磁带、可移除计算机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硬磁盘、和光盘。目前可用的光盘的实例包括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压缩盘读/写(CD-R/W)和DVD。
如上所述,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典型形式,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例。即,本发明可通过各种修改的形式实现,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符号的说明]
1 带介质记录系统
10 带驱动器
10A 数据记录装置
10B 数据读出装置
12 缓冲器
12b 缓冲器段(段)
14a 带介质(带)
16a 确定部件
16b 管理信息附加部件
16c 存储控制部件
16d 读出部件
16e 读出用确定部件
16f 传送部件
20 主机
51 数据集
52 DSIT(管理信息)

Claims (14)

1.一种将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相关的第二数据存储到带介质中的数据记录装置,所述数据记录装置包括:
多个缓冲器段,依次积累从上级装置作为一个文件连续接收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作为预定大小的连续的一个以上数据集;
确定部件,确定在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所述数据集的数据结构;
管理信息附加部件,向对应的所述数据集附加表示所述确定部件确定的结果的管理信息;以及
存储控制部件,控制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所述数据集和向该数据集附加的管理信息向所述带介质的存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确定部件是基于来自所述上级装置的预定请求检测在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数据的切换,基于该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数据集的数据结构的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记录装置,其中在所述确定部件检测到在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数据的切换时,在所述缓冲器段的空区域中积累无效数据,以完成所述数据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确定部件是基于在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数据的切换的检测结果将所述数据集的结构确定为所述第一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混合数据中的一个的部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管理信息是所述数据集的管理用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管理信息附加部件是在所述数据集构成为具有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双方时向所述管理信息追加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至少一方的数据大小并向所述数据集附加的部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管理信息附加部件是从所述上级装置取得与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数据集对应的文件版本数据并向所述数据集附加具有该文件版本数据的所述管理信息的部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管理信息附加部件是生成与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数据集对应的密码数据并向所述数据集附加具有该密码数据的所述管理信息的部件。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记录装置,包括:控制器,用作所述确定部件、所述管理信息附加部件、和所述存储控制部件。
10.一种从作为一个文件记录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相关的第二数据的带介质按数据集单位读出数据的数据读出装置,所述数据读出装置包括:
读出部件,从所述带介质读出所述数据集和向该数据集附加的管理信息;
读出用确定部件,基于所述读出的管理信息确定与所述读出的管理信息对应的所述数据集的数据结构是否为预定的传送目标数据;以及
传送部件,向传送目的地传送在构成所述数据集的数据中所述读出用确定部件确定为传送目标数据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的至少一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读出装置,包括:缓冲器段,积累所述读出部件读出的所述数据集及其管理信息,其中
所述读出用确定部件是基于在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所述管理信息确定与所述管理信息对应的所述数据集的数据是否为所述传送目标数据的部件。
12.一种带驱动器,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记录装置;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数据读出装置。
13.一种将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相关的第二数据存储到带介质中的数据记录方法,所述数据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依次积累从上级装置作为一个文件连续接收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作为预定大小的连续的一个以上数据集;
确定在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所述数据集的数据结构;
向对应的所述数据集附加表示所述确定的结果的管理信息;以及
控制向所述带介质中存储在所述缓冲器段中积累的数据集和向数据集附加的管理信息。
14.一种从作为一个文件记录第一数据和与第一数据相关的第二数据的带介质按数据集单位读出数据的数据读出方法,所述数据读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带介质读出所述数据集和向该数据集附加的管理信息;
基于所述读出的管理信息确定与所述读出的管理信息对应的所述数据集的数据结构是否为预定的传送目标数据;以及
向传送目的地传送在构成所述数据集的数据中确定为所述传送目标数据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至少一方。
CN201080006979.3A 2009-02-10 2010-01-29 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读出装置、带驱动器、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读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83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28428 2009-02-10
JP028428/2009 2009-02-10
PCT/JP2010/051236 WO2010092881A1 (ja) 2009-02-10 2010-01-29 データ記録装置、データ読み出し装置、テープドライブ、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データ読み出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8336A true CN102308336A (zh) 2012-01-04
CN102308336B CN102308336B (zh) 2014-08-06

Family

ID=42561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697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8336B (zh) 2009-02-10 2010-01-29 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读出装置、带驱动器、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读出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824080B2 (zh)
EP (1) EP2398020A4 (zh)
JP (1) JP5199401B2 (zh)
CN (1) CN102308336B (zh)
WO (1) WO201009288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5478A (zh) * 2013-10-17 2017-02-15 格罗方德公司 减少用于在召回操作期间从存储介质访问数据的流逝时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64727B2 (ja) * 2013-09-24 2018-08-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分散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375365B2 (en) * 2014-02-07 2019-08-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ojection system with enhanced color and contrast
JP6433170B2 (ja) * 2014-06-24 2018-12-05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リードヘッドとライトヘッドとを活用して記録データの削除所要時間を削減する手法
CN105759492A (zh) * 2016-05-09 2016-07-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20170363055A1 (en) * 2016-06-20 2017-12-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vap leak testing
US10573350B2 (en) * 2017-02-02 2020-02-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tape positioning
WO2023210382A1 (ja) * 2022-04-27 2023-11-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磁気テープドライブ、磁気テープ、磁気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信号処理方法、磁気テープ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185A (zh) * 1999-10-04 2001-07-25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和/或重放方法和设备
JP2007073108A (ja) * 2005-09-06 2007-03-22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テープ媒体にデータを書き込むための装置
JP2007095231A (ja) * 2005-09-30 2007-04-12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テープ記録装置のデータ書込み読取り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7349A (en) * 1990-03-27 1992-05-26 Sun Microsystems, Inc. User extensible, language sensitive database system
JP2932950B2 (ja) * 1994-09-29 1999-08-09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の圧縮・記録方法、データの圧縮・記録装置及び圧縮データの復号・再生方法、圧縮データの復号・再生装置
JPH08102148A (ja) * 1994-09-30 1996-04-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記録媒体
JPH08161827A (ja) * 1994-11-30 1996-06-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EP0913760A1 (en) * 1997-10-31 1999-05-0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Data encoding scheme
JP4072302B2 (ja) * 1999-04-13 2008-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US6792568B2 (en) * 2001-07-31 2004-09-14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Data transfer and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US7203844B1 (en) * 2002-06-20 2007-04-10 Oxford William V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recursive security protocol for digital copyright control
JP4194583B2 (ja) * 2005-07-15 2008-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憶装置
WO2007102434A1 (ja) 2006-03-03 2007-09-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読み出しエラーを処理する読出装置、システム、そ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755510B2 (ja) 2006-03-10 2011-08-24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データ記録装置のホストデータ転送のパフォーマンスを評価する方法
JP4432088B2 (ja) * 2007-02-28 2010-03-17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一連の処理を所定の順序で行うための処理システム、ストレージ装置、及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185A (zh) * 1999-10-04 2001-07-25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和/或重放方法和设备
JP2007073108A (ja) * 2005-09-06 2007-03-22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テープ媒体にデータを書き込むための装置
JP2007095231A (ja) * 2005-09-30 2007-04-12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テープ記録装置のデータ書込み読取り制御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5478A (zh) * 2013-10-17 2017-02-15 格罗方德公司 减少用于在召回操作期间从存储介质访问数据的流逝时间
CN106415478B (zh) * 2013-10-17 2019-07-26 格罗方德公司 减少用于在召回操作期间从存储介质访问数据的流逝时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98020A4 (en) 2014-03-05
US20120014014A1 (en) 2012-01-19
EP2398020A1 (en) 2011-12-21
JPWO2010092881A1 (ja) 2012-08-16
CN102308336B (zh) 2014-08-06
US8824080B2 (en) 2014-09-02
US20130003212A1 (en) 2013-01-03
US9230600B2 (en) 2016-01-05
WO2010092881A1 (ja) 2010-08-19
JP5199401B2 (ja) 2013-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8336B (zh) 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读出装置、带驱动器、数据记录方法和数据读出方法
US8688637B2 (en) Bookmarked synchronization of files
CN100350488C (zh) 可变位率数字编码音频数据文件的已过播放计时方法和装置
EP1742222B1 (en)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producing method.
CN100550172C (zh) 数据记录方法和设备、数据记录介质、以及数据再生方法和设备
CN1146906C (zh) 记录和重放装置及记录方法
JP2993994B2 (ja) データ格納装置およびデータ格納方法
US7827207B2 (en) Reproduction apparatus, reproduction method, and signal
US200402526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an indexed playlist in a digital audio data player
CN1692433B (zh) 结合相关辅助数据再现记录于交互式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554094A (zh) 用于支持在数字音频播放器中的用户接口和导航任务的m3u文件格式的扩展
CN102265348A (zh) 记录介质记录的数据的读出装置及方法
EP2036092B2 (en) Method of navigating items at a media player
US7711240B2 (en)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producing method
CN100573698C (zh) 控制装置、控制方法、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EP1665269A2 (en) Navigating audio books using auditory cues
CN1131522C (zh) 光盘重放装置
CN101933093A (zh) 媒体的倒带回放
EP1652186B1 (en) Method for fast reconstruction of content information
CN101356809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CN103811039A (zh) 文件的随机播放方法及便携式播放装置
CN102084344A (zh) 媒体存储系统
EP1673766A2 (en) Method, system, playback device and recorder for duplicating multi layer record carriers
RU2007107812A (ru)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оиска контентов, записанных на носитель записи, и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записанных контентов
WO2002065238A2 (en) Wireless digital music management conso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