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1899A - 一种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1899A
CN102301899A CN 201110214078 CN201110214078A CN102301899A CN 102301899 A CN102301899 A CN 102301899A CN 201110214078 CN201110214078 CN 201110214078 CN 201110214078 A CN201110214078 A CN 201110214078A CN 102301899 A CN102301899 A CN 102301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n
soybean
centimetre
gram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21407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成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11021407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018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01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18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它是通过新式种植、精准施肥、深耕堆垄、秸秆还田四项措施来完成的。本发明可以提高优良的大豆品种的品质与产量,能够提高土壤保土、肥、水和抗寒、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功能,在保障大豆优质高产的前提下,减少化肥施用量,为农民节本增收,为国家节约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 确切地说是一种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农业体系至今没有标准的大豆栽培模式,稀植与不合理的密植都是制约大豆高产的瓶颈,特别是大豆在开花时,功能叶接受光照不足,大豆就会空莢缺粒,造成减产;还有农民耕地整垄没有标准,盲目与随意性大;尤其是施肥,种植大豆大部分农民都是用传统的方式盲目施肥,偏施“高氮型”复混肥或掺混肥料。在东北地区每公顷种植30,000株左右,底肥用掺混肥料量大于600斤,在大豆开花前还要追施尿素100斤左右,合计每公顷施化肥量大于700斤,折合每株用化肥量大于10克。这不仅大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更重要的是化肥利用率随着量的不断扩大而随之大幅降低。同时由于“高氮”型化肥导致大豆技叶疯长甚至引起病虫害暴发和倒伏现象普遍存在。
综合多方面因素,大豆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产量却得不到提高甚至减产绝收。根据人口不断增长,土地不断减少的中国农情,大豆粗放式的栽培方法与传统的施肥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符合我国国情、农情和生态环保要求的一种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新式种植、精准施肥、深耕堆垄、秸秆还田四项措施来完成的,所述的新式种植指的是:大豆直播、南北开行、宽行窄株以及宽窄行等量均衡密植,所述的精准施肥指的是:使用用量为0.005-0.007克/株的拌种型植物聚能肥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底施大豆专用型生态功能BB肥2-4克/株、功能有机肥4-6克/株、生物菌肥0.1-0.3克/株;当大豆开花后叶面喷施喷施型植物聚能肥0.006-0.01克/株、兑水量为2-4毫升/株;当大豆株高为37-43厘米时叶面喷施植物调节剂多效唑0.006-0.01克/株、兑水量为4-8毫升/株;当大豆株高为28-32厘米时叶面喷施液体硅肥0.008-0.012克/株、兑水量为2-4毫升/株。
所述的深耕堆垄指的是:耕层深度大于30公分,堆成的垄宽70-110公分、高20-30公分。
所述的秸秆还田指的是:将前茬大豆秸秆60%-80%还田,还田前用秸秆腐烂剂喷施秸秆。
所述的所述的宽行窄株与宽窄行等量均衡密植指的是:窄行距25-35公分与宽行距50-70 公分等量均衡、株距15-25公分。
所述的生物菌肥为根瘤菌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Figure 201110214078X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1、本发明采用新式种植方法,大豆将充分利用了太阳的光能和大自然的风能,使大豆从种植到收获整个生长期内都具有通风透光的良好生存环境,从而为大豆优质高产奠定了基础。
2、本发明采用精准施肥方法,不但可以保障大豆全生育期內能均衡得到充分营养,能使大豆稳健生长(并杜绝疯长现象),中后期绝对不出现脫肥现象,从而达到活杆成熟,产量翻番;而且与传统施肥相比能节约50%化肥施用量,为农民节本增收,为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本发明通过深耕堆垄、秸秆还田盖垄、增施功能生物有机肥,改良了土壤,将种地与养地相结合,使土地越种越肥沃,来年大豆更高产。
4、本发明可以提高优良的大豆品种的品质与产量,能够提高土壤保土、肥、水和抗寒、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功能,在保障大豆优质高产的前提下,减少化肥施用量,为农民节本增收,为国家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操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宽行窄株与宽窄行等量均衡密植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新式种植、精准施肥、深耕堆垄、秸秆还田四项措施来完成的,所述的新式种植指的是:大豆直播、南北开行、宽行窄株以及宽窄行等量均衡密植,所述的精准施肥指的是:使用用量为0.005-0.007克/株的拌种型植物聚能肥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底施大豆专用型生态功能BB肥2-4克/株、功能有机肥4-6克/株、生物菌肥0.1-0.3克/株;当大豆开花后叶面喷施喷施型植物聚能肥0.006-0.01克/株、兑水量为2-4毫升/株;当大豆株高为37-43厘米时叶面喷施植物调节剂多效唑0.006-0.01克/株、兑水量为4-8毫升/株;当大豆株高为28-32厘米时叶面喷施液体硅肥0.008-0.012克/株、兑水量为2-4毫升/株。
所述的深耕堆垄指的是:耕层深度大于30公分,堆成的垄宽70-110公分、高20-30公分。
所述的秸秆还田指的是:将前茬大豆秸秆60%-80%还田,还田前用秸秆腐烂剂喷施秸秆。
所述的所述的宽行窄株与宽窄行等量均衡密植指的是:窄行距25-35公分与宽行距50-70 公分等量均衡、株距15-25公分。
所述的生物菌肥为根瘤菌肥。
实验数据:在安徽省青阳县进行大豆栽培试验,品种为皖豆23。
采用本发明方法,2009年大豆播种面积0.831hm2,平均产量3137.5kg/hm2;传统方法,2009年播种面积0.961hm2,平均产量2518.5kg/hm2。
采用本实施例的综合栽培方法,与传统栽培方法相比能节约不小于50%的化肥施用量,品质与产产量均大幅提高。

Claims (5)

1.一种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新式种植、精准施肥、深耕堆垄、秸秆还田四项措施来完成的,所述的新式种植指的是:大豆直播、南北开行、宽行窄株以及宽窄行等量均衡密植,所述的精准施肥指的是:使用用量为0.005-0.007克/株的拌种型植物聚能肥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底施大豆专用型生态功能BB肥2-4克/株、功能有机肥4-6克/株、生物菌肥0.1-0.3克/株;当大豆开花后叶面喷施喷施型植物聚能肥0.006-0.01克/株、兑水量为2-4毫升/株;当大豆株高为37-43厘米时叶面喷施植物调节剂多效唑0.006-0.01克/株、兑水量为4-8毫升/株;当大豆株高为28-32厘米时叶面喷施液体硅肥0.008-0.012克/株、兑水量为2-4毫升/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耕堆垄指的是:耕层深度大于30公分,堆成的垄宽70-110公分、高20-30公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秆还田指的是:将前茬大豆秸秆60%-80%还田,还田前用秸秆腐烂剂喷施秸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宽行窄株与宽窄行等量均衡密植指的是:窄行距25-35公分与宽行距50-70 公分等量均衡、株距15-25公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菌肥为根瘤菌肥。
CN 201110214078 2011-07-28 2011-07-28 一种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23018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14078 CN102301899A (zh) 2011-07-28 2011-07-28 一种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14078 CN102301899A (zh) 2011-07-28 2011-07-28 一种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1899A true CN102301899A (zh) 2012-01-04

Family

ID=45375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214078 Pending CN102301899A (zh) 2011-07-28 2011-07-28 一种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01899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8312A (zh) * 2012-10-24 2013-03-06 安徽卢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豆的种植方法
CN103141247A (zh) * 2013-01-17 2013-06-1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中熟夏大豆品种新型种植方法
CN103477831A (zh) * 2013-09-10 2014-01-01 天津坂结土壤肥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大豆产量的种植方法
CN104430528A (zh) * 2014-10-29 2015-03-25 颍上县永祥旱粮研究所 一种大豆的施药方法
CN104472198A (zh) * 2014-12-26 2015-04-01 狄正兴 冬瓜茬种植大豆覆土抗旱保苗耕作方法
CN104488527A (zh) * 2014-12-26 2015-04-08 狄正兴 春玉米茬种植大豆覆土抗旱保苗耕作方法
CN104521513A (zh) * 2014-12-26 2015-04-22 狄正兴 南瓜茬种植大豆覆土抗旱保苗耕作方法
CN107548604A (zh) * 2017-09-11 2018-01-09 佛山市三水区嘉信农业技术研究院(普通合伙) 一种富硅大豆的种植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7907A (zh) * 2007-08-23 2008-01-23 复旦大学 南方红豆杉套种大豆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7907A (zh) * 2007-08-23 2008-01-23 复旦大学 南方红豆杉套种大豆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安徽农学通报》 20090131 刘军民; 谢吉先; 孙玉; 常庆涛; 王全友 _花生_甜豌豆种植模式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第190、193页 1-5 , 第1期 *
《浙江农业科学》 20080131 汪惠芳; 陈润兴 菜用大豆衢鲜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第71-72页 1-5 , 第1期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8312A (zh) * 2012-10-24 2013-03-06 安徽卢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豆的种植方法
CN102948312B (zh) * 2012-10-24 2014-07-16 安徽卢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豆的种植方法
CN103141247A (zh) * 2013-01-17 2013-06-1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中熟夏大豆品种新型种植方法
CN103141247B (zh) * 2013-01-17 2014-11-05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中熟夏大豆品种种植方法
CN103477831A (zh) * 2013-09-10 2014-01-01 天津坂结土壤肥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大豆产量的种植方法
CN104430528A (zh) * 2014-10-29 2015-03-25 颍上县永祥旱粮研究所 一种大豆的施药方法
CN104472198A (zh) * 2014-12-26 2015-04-01 狄正兴 冬瓜茬种植大豆覆土抗旱保苗耕作方法
CN104488527A (zh) * 2014-12-26 2015-04-08 狄正兴 春玉米茬种植大豆覆土抗旱保苗耕作方法
CN104521513A (zh) * 2014-12-26 2015-04-22 狄正兴 南瓜茬种植大豆覆土抗旱保苗耕作方法
CN107548604A (zh) * 2017-09-11 2018-01-09 佛山市三水区嘉信农业技术研究院(普通合伙) 一种富硅大豆的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9119B (zh) 茶叶的种植方法
CN102301899A (zh) 一种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
CN103202177B (zh) 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CN105027940A (zh) 一种石漠化地区牧草建植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05284357A (zh) 一种麦田复种豆科绿肥作物的方法
CN105191654A (zh) 一种玉米与饭豆间作的栽培方法
CN103858578B (zh) 马铃薯种薯种植施肥调控的方法
CN101965781A (zh) 改造沙漠为良田的方法及水稻在沙漠中的种植方法
CN102160511B (zh) 单季稻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方法
CN102318529A (zh) 水稻的水旱两栖种植方法
CN103444409B (zh) 一种桃园地力快速提升方法
CN102349404A (zh) 水稻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方法
CN105284390A (zh) 一种幼龄桉树间种花生的种植方法
CN108886902A (zh) 一种针对山地桃园的保水固土方法
CN109429947A (zh) 一种适合石漠化地区油-玉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栽培方法
CN108293733B (zh) 一种富营养质数大米种植模式及方法
CN102138423B (zh) 春玉米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的方法
CN109247178B (zh) 一种提高丝绵木盐碱地种植成活率的方法
CN104521465A (zh) 一种甘蔗地套种南瓜的栽培方法
CN105145069B (zh) 一种花生耐盐碱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CN103964963A (zh) 蚯蚓粪水稻育秧基质及育秧方法
CN103371035A (zh) 一种玉米与黄豆的全覆膜间作种植方法
CN103518504B (zh) 玉米超高产种植方法
CN108371029A (zh) 一种大豆的综合栽培方法
CN106465620A (zh) 一种风信子的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