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1818A - 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中继节点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中继节点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1818A
CN102301818A CN200980105322XA CN200980105322A CN102301818A CN 102301818 A CN102301818 A CN 102301818A CN 200980105322X A CN200980105322X A CN 200980105322XA CN 200980105322 A CN200980105322 A CN 200980105322A CN 102301818 A CN102301818 A CN 102301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via node
protocol
processing
protocol st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53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可
彭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01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18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Abstract

提供了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其中,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包括:中继节点使用第一协议栈处理进入中继节点的数据,第一协议栈包括用于定义媒体接入协议的第一MAC层和用于定义无线链路协议的RLC层;其中,第一MAC层用于对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又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包括:中继节点使用第二协议栈处理进入中继节点的数据,第二协议栈包括用于定义媒体接入协议的MAC层、用于定义无线链路协议的RLC层和用于定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第一PDCP层;其中,第一PDCP层用于对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协议栈对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中继链路上灵活的调度,减少了中继链路上的调度开销。

Description

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中继节点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中继节点和 系统。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ime Evolution, 简称 "LTE" )无线网络中, 终端经 由一个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 简称 " RAN" )与一个或多个 核心网 (Core Network, 简称 "CN" )进行通信。 RAN覆盖被分成小区区域 的地理区域, 每一个小区区域由一个基站提供服务, 即由该基站 (简称 "eNodeB"或者 "eNB" )提供本区域内的无线覆盖。 基站通过无线空中接口 与小区中的终端进行通信。 如图 1所示,在 LTE的空中接口协议架构中,用户面协议栈负责终端(User Equipment , "UE" )和基站之间的业务数据传输, 用户面协议栈包含物理(简 称 "PHY" )层、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Media Access Control, 简称 "MAC" ) 层、 无线链路控制 (Radio Link Controller, 简称 "RLC" )层、 分组数据汇聚 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简称 "PDCP" )层。 其中, 物理层 完成信道的调制编码、 扩频、 传输信道复用等功能; MAC层主要完成接入控 制、 逻辑信道到传输信道映射、 资源调度、 混合重传的功能; RLC层完成重传 模式选择、 自动重复请求、 加密的功能; PDCP层完成不同格式的数据包汇聚 转换的功能。
目前在 LTE-A协议中引入中继站, 终端和基站之间存在多跳传输的场景。 如图 2所示,在引入中继站的 LTE-A网络中,从终端(User Equipment, "UE" ) 到直接附着的接入中继站之间的这段空口链路可以称为接入链路,而从接入中 继站到基站的这段空口链路可以称为中继链路。从接入中继站到基站之间可能 会有多个中间中继站, 所以中继链路可能会由多条链路组成。
目前,从终端到基站的业务数据传输可以釆用基于特定用户的数据传输方 式, 也可以釆用基于隧道的数据传输方式。
釆用基于特定用户的数据传输方式来实现从终端到基站的业务数据传输, 指的是在中继链路和接入链路上分别为特定终端的业务建立专用的数据承载, 以此来完成终端用户业务数据的多跳传输, 如图 3a所示。 同时, 由于基于特定 终端的数据传输会在每一跳上为终端建立专用的承载,为了实现这些承载的数 据传输, 中继站在每一跳需要针对该终端的这些承载进行调度, 如图 3b所示。
如图 3c所示,釆用基于隧道的数据传输方式来实现从终端到基站的业务数 据传输,指的是在中继链路上建立隧道承载, 多个用户的数据可以汇聚在一个 隧道承载内传输, 隧道的数据封装 /解封装在隧道的两侧网络节点进行, 例如 接入中继站和基站, 而中间的中继站只对隧道数据进行透明的转发, 并且转发 的协议栈层次都对应隧道封装的层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设备和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 包括: 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包括: 中继节点使用第一协议栈处理进 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 第一协议栈包括用于定义媒体接入协议的第一 MAC 层和用于定义无线链路协议的 RLC层,所述 RLC层与所述第一 MAC层相邻; 其中, 所述 RLC层用于对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产生 RLC协议数据单元, 第一 MAC层用于对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进行隧道化处理。 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中继节点, 包括: 第一协议栈模块, 用于处理 进入中继节点的数据, 第一协议栈模块包括用于定义媒体接入协议的第一 MAC层和用于定义无线链路协议的 RLC层, 所述 RLC层与所述第一 MAC 层相邻;其中,第一 MAC层用于对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 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系统, 包括: 中继节点, 用于使用第一协议栈 处理进入中继节点的数据, 第一协议栈包括用于定义媒体接入协议的第一 MAC层和用于定义无线链路协议的 RLC层, 所述 RLC层与所述第一 MAC 层相邻; 其中, 所述 RLC层用于对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产生 RLC协议数 据单元, 所述第一 MAC层用于对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 又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包括: 中继节点使用第二协议栈处理 进入中继节点的数据, 第二协议栈包括用于定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第一 PDCP层; 其中, 第一 PDCP层用于对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 理。 又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中继节点, 包括: 第二协议栈模块, 用于处 理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第二协议栈包括用于定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第 一 PDCP层; 其中, 第一 PDCP层用于对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进行隧道化 处理。 又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系统, 包括: 中继节点, 用于使用第二协议 栈处理进入中继节点的数据,第二协议栈包括用于定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第 一 PDCP层; 其中, 第一 PDCP层用于对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进行隧道化 处理。 釆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 中继节点的第一协议栈通过 RLC层和第一 MAC层对数据进行隧道化, 由于 RLC层根据第一 MAC层可以发送的隧道包 的大小来传输数据给第一 MAC层, 从而第一 MAC层进行隧道化处理产生隧 道包, 因此, 通过中继节点的第一协议栈的处理, 隧道包的传输效率可以实现 最大化, 实现了中继链路上灵活的调度。 进一步, 中继节点的第二协议栈通过 PDCP层、 RLC层和 MAC层对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所产生的隧道包, 由于 PDCP层通过对 IP数据流进行头压缩处理所产生的隧道包, 可以减少隧道包 在通过 RLC层和 MAC层的处理后被封装在 MAC层一次可以传输的 MAC协 议数据单元, 因此, 减少了需要多次分段传输一个隧道包的概率, 从而降低了 隧道包的传输时延。 同时, 由于中继节点对数据进行了隧道化处理, 实现了多 个用户的数据在同一个隧道内的传输, 从而减少了中继链路上的调度开销。
附图说明
图 1是 LTE系统中用户面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 2是引入中继后的 LTE-A网络的示意图; 图 3a是基于特定用户的数据传输方式的示意图;
图 3c是基于隧道的数据传输方式的示意图;
图 4a是一个在中继链路中包括终端、 中继站和基站的系统示意图; 图 4b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第一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 4C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中继链路的中继节点处理数据的示意图; 图 5a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第二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 5b是本发明实施例 的又一种中继链路的中继节点处理数据的示意图;
图 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中继节点的模块示意 图;
图 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系统示意图;
图 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中继节点的模块示意 图;
图 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发现, 目前基于特定用户的数据传输方式, 由于中继站在每一跳都 需要完成该用户承载的调度, 所以会导致中继链路上增加调度的开销。 同时, 在无线网络中,无线空口的调度决定了目前基于隧道的数据传输方式中每次隧 道实际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大小, 中继站中的用户面协议栈的 MAC层通过该无 线空口的调度获取实际的传输资源快大小 (Transmission Block, 简称 "TB" ),
"PDU" ) 的大小。 跟据上述特点, 在目前基于隧道的数据传输方式中, 由于 没有很好的和调度进行结合, 所以 MAC层实际传送的数据大小与 MAC层通 过无线空口的调度获取的实际可以传输资源块大小可能并不相同,从而会导致 中继传输效率的降低。进一步, 由于目前基于隧道的传输方式在对数据进行隧 道化处理时并不知道隧道每次能够传输发送的数据量大小,从而可能会导致产 生一个大小超出隧道一次能够实际传输的数据量的数据包,其结果就是需要多 次进行传输才能够把一个完整的隧道包传送出去,但是隧道包的解封装又需要 以一个完整的隧道包为单位,所以这就导致了必须等到多次传输了一个完整的 隧道包, 并且接收端点收到该完整的隧道包后, 该接受端点才能进行该隧道包 的解封装, 进而引入了额外的隧道传输时延, 对用户业务产生了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设备和系统釆用在如图 4a所示的系统 3000中来 进行举例描述。 系统 3000可以包括终端 3002、接入中继站 3008、 中间中继站 3010和基站 3012。基站 3012之间可以通过外部网络相互通信。 釆用无线通信 方式,基站通过中间中继站 3010和 /或接入中继站 3008可以与终端 3002进行 通信。 终端也可以通过接入中继站和 /或中间中继站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 基 站 3012 可以是任何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中间中继站 3008、 接入中继站 3008 或终端 3002 通信的基站。 基站 3012 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发射器( Transmitter )、接受器( Receiver )、输入输出设备( I/O Device )和存储设备 (Storage)。 在系统 3000中, 中继链路包括从接入中继站到 基站的这段无线数据传输链路。 在中继链路中, 接入中继站、 中间中继站和基 站都可以统称为中继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中继 节点使用第一协议栈处理进入该中继节点的数据。 如图 4b所示, 该第一协议 栈 3500包括用于定义媒体接入协议的第一 MAC层 3508和用于定义无线链路 协议的 RLC层 3506, RLC层 3506与第一 MAC层 3508相邻; 其中, 第一 MAC层 3508用于对进入中继节点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釆用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方法,中继节点使用其第一协议栈来处理进入该中继节点的上行数据可以 分为如下几种场景进行具体描述, 如图 4c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 针对上行数据处理, 第一 MAC层 3508对数据进行隧 道化处理可以为第一 MAC层 3508将从 RLC层 3506的多个 RLC实体接收到 的 RLC协议数据单元级联为一个聚合的隧道 MAC协议数据单元, 并在该协 议数据单元中添加相应的用户标识,用于指示区别不同的数据负载部分是属于 哪个用户, 以便在隧道对端的网络节点的第一 MAC层解隧道化过程中根据标 识指示, 将不同用户的数据还原给对应用户的 RLC实体处理。 如果中继节点为接入中继站 4008时,接入中继站 4008通过数据接收侧的 协议栈将接收到从来自一个或者多个终端的数据在其转发层 5004转发给接入 中继站的第一协议栈的 RLC层 5006, RLC层 5006给来自不同用户的数据分 别生成不同的 RLC实体。 接入中继站的第一协议栈的第一 MAC层 5008通过 接入中继站的下一跳节点, 也即中间中继站 4010 , 对该接入中继站 4008的无 线空口调度来获取实际的传输资源块的大小,该传输资源块的大小就等于第一 MAC层 5008封装的 MAC协议数据单元的大小,第一 MAC层 5008把该传输 资源块的大小分成若干部分分配给 RLC层 5006的 RLC实体, RLC层 5006 的 RLC实体根据该分配的资源来构造相应的 RLC协议数据单元,并把该 RLC 协议数据单元发给第一 MAC层 5008, 第一 MAC层 5008使用该 RLC协议数 据单元进行隧道化处理之后产生的隧道包大小和传输资源块的大小匹配。 因 此, 数据经过接入中继站 4008中第一协议栈的处理后所产生的隧道包, 其传 输效率可以实现最大化, 同时, 由于第一协议栈使用了第一 MAC层 5008对 数据进行了隧道化处理, 实现了多个用户的数据聚合在同一个隧道内传输,从 而减少了中继链路上的调度开销。 进一步, 在该场景下, 转发层 5004可以为 用于定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 PDCP层, 由 PDCP层进行数据转发; 转发层也 可以为用于定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 PDCP层和用于定义用户网络协议的第 一 IP层, PDCP层位于 RLC层 5006之上, 而第一 IP层位于 PDCP层之上, 其中, 第一 IP层用于对数据进行转发。 如果第一中继节点为中间中继站 4010时,中间中继站 4010的数据接收侧 的第一协议栈的第一 MAC层 5008把从其上一跳中继节点, 也即接入中继站 4008,发送的隧道包进行解隧道包的处理, 同时,如果还有进一步的用户数据, 例如从终端 4008发送的用户数据,需要进行在该中间中继站 4010进行传输时, 中间中继站 4010还可以在把其从上一跳中继节点 4008发送的隧道包进行解包 后的数据加上需要传输的进一步的用户数据进行一起处理,该需要传输的进一 步的用户数据可以为如从终端 4007发送给中间中继节点 4010的用户数据,中 间中继站 4010把该解隧道包后的数据与该需要进一步传输的用户数据一起向 上传给 RLC层 5006 , RLC层 5006为来自不同用户的数据生成不同的 RLC实 体, 数据接收侧的第一协议栈通过 RLC实体来传送数据给 RLC层 5006之上 的转发层 5004 , 转发层 5004转发该数据给数据发送侧的第一协议栈的 RLC 层 5006。 中间中继站通过其下一跳中继节点, 例如基站 4012, 对该中间中继 站 4010的无线空口调度来获取实际的传输资源块的大小, 该传输资源块的大 小就等于数据发送侧的第一协议栈的第一 MAC层 5008封装的 MAC协议数据 单元的大小, 数据发送侧的第一协议栈的第一 MAC层 5008把该传输资源块 的大小分成若干部分配给数据发送侧的第一协议栈的 RLC层 5006的不同 RLC 实体, 该 RLC层 5006的不同 RLC实体根据被分配到的资源块大小来构造相 应的 RLC协议数据单元,并把该 RLC协议数据单元发给数据发送侧的第一协 议栈的第一 MAC层 5008 , 该第一 MAC层 5008对该 RLC协议数据单元进行 隧道化处理之后产生隧道包, 该隧道包的大小和中间中继站 4010通过其下一 跳中继节点 4012对该中间中继站的无线空口调度而获取的传输资源块的大小 匹配。 因此, 数据经过该中间中继站中第一协议栈的处理后所产生的隧道包, 其传输效率可以实现最大化, 同时, 由于第一协议栈使用了第一 MAC层 5008 对数据进行了隧道化处理, 实现了多个用户的数据在同一个隧道内传输,从而 减少了中继链路上的调度开销。 在该场景下, 转发层 5004可以为用于定义分 组数据汇聚协议的 PDCP层, 由 PDCP层进行数据转发。 进一步, 由于在中间 中继站 4010的第一协议栈中包含了第一 MAC层用于对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 因此,在从接入中继站 4008到基站 4012的中继链路中进行隧道化传输过程中, 其隧道中可以传输的用户数据可以不局限于在例如接入中继站 4008这样的隧 道起始点中处理的用户数据, 而进一步携带来自例如终端 4007的用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中 继节点使用第二协议栈处理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 如图 5a所示, 第二协 议栈 6500包括用于定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第一 PDCP层 6504; 其中, 第一 PDCP层 6504用于对进入该中继节点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 进一步, 第二 协议栈 6500还可以包括用于定义媒体接入协议的 MAC层 6508和用于定义无 线链路协议的 RLC层 6506,其中, RLC层 6506与 MAC层 6508相邻, RLC 层 6506还与第一 PDCP层 6504相邻。 釆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中继节点使用其第二协议栈来处理进入该中 继节点的上行数据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场景进行具体描述, 如图 5b所示: 如果中继节点为接入中继站 6008 时, 对于多个终端用户 6002、 6004和 6006发送来的上行数据, 接入中继站 6008通过数据接收侧的协议栈将接收到 来自终端 6002、 终端 6004和终端 6006的数据在该数据接收侧的协议栈的第 一 IP层 7001转发给接入中继站的第二协议栈中的第一 IP层 7001 ,第一 IP层 7001用于定义用户网络协议, 当第二协议栈的第一 IP层 7001收到该转发的 多个用户的数据后, 将该数据发送给用于定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第一 PDCP 层 7004进行处理,该第二协议栈的第一 PDCP层 7004用于定义网络协议并且 该第二协议栈的第一 PDCP层 7004也用于对该转发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 该隧道化处理也即使用第一 PDCP层 7004中预先设计的对上层的接口来实现 对来自多个终端 6002、 6004和 6006的用户数据进行在第一 PDCP层 7004的 同一个 PDCP实体中进行处理, 并对该多个用户的 IP数据流进行头压缩处理 来实现对隧道中的不同用户数据进行区分, 由该第一 PDCP层 7004的同一个 PDCP实体处理后的多个用户的数据也是传递到同一个 RLC实体中。 因此, 从接入中继站 6008发送的数据在中继过程中可以被认为是从同一个端点发送 的数据, 也即从隧道的一端发出的数据, 由于第一 PDCP层 7004是通过在一 个 PDCP实体中同时对来自不同终端用户 6002、 6004和 6006的 IP数据流进 行头压缩来实现隧道化处理, 而不是通过级联聚合的方式来构造隧道包, 因此 可以减少产生过长的隧道包的概率,相应的, 减少了多次分段传输一个隧道包 的概率, 从而降低隧道包的传输时延。 而解这个经过第一 PDCP层 7004处理 过的隧道包可以在中继链路上某一个中继节点上使用同样的第一 PDCP 层 7004来进行解隧道包的处理, 例如在基站 6012使用第二协议栈的第一 PDCP 层 7004对 IP数据流进行解压缩处理得到不同用户的 IP数据流。 同时, 经过 接入中继站 6008的第二协议栈的第一 PDCP层 7004处理后隧道包经过 RLC 的第二协议栈的 MAC层 7008通过接入中继站的下一跳节点对该接入中继站 的无线空口调度来获取实际的传输资源块的大小,该传输资源块的大小就等于 块的大小分成若干部分来分配给 RLC层 7006, 因此, RLC层 7006的 RLC实 体会根据该分配的资源来构造相应的 RLC协议数据单元,并把该 RLC协议数 据单元发给 MAC层 7008, MAC层 7008使用该 RLC协议数据单元产生需要 传输的 MAC协议数据单元。 由于第一 PDCP层 7004通过对 IP数据流进行头 压缩的方式可以减少产生的艮大的隧道包, 所以通过第一 PDCP层 7004处理 后的隧道包在进行 RLC层和 MAC层处理时, 可以相应的减少被封装在不同 的 MAC协议数据单元中, 从而减少了需要多次分段传输一个隧道包的概率, 从而降低了隧道包的传输时延。 因此, 数据经过接入中继站 6008中第二协议 栈的第一 PDCP层 7004处理后, 再通过 RLC层以及 MAC层处理产生相应的 需要传输的 MAC协议数据单元, 可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同时, 由于第二 协议栈使用了第一 PDCP层 7004对数据进行了隧道化处理, 从而减少了中继 链路上的调度开销。 如果中继节点为基站 6012时, 基站 6012将收到的从中间中继站 6010发 送的数据通过数据接收侧的第二协议栈中的 MAC层 7008和 RLC层 7006处 理后, 发送给 RLC层的上层, 也即第一 PDCP层 7004, 进行数据的解隧道化 处理。 如图 6 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中继节点 8000, 包括: 第一协议栈模块 8001。 第一协议栈模块 8001用于处理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 第一协议栈模 块包括用于定义媒体接入协议的第一 MAC层和用于定义无线链路协议的 RLC 层, 所述 RLC层与所述第一 MAC层相邻; 其中, 第一 MAC层用于对进入 第一协议栈模块 8001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 进一步, 第一 MAC层用于对进入中继节点 8000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 或, 当进入中继节点 8000的数据为隧道包时, 第一 MAC层用于对进入中继 节点 8000的隧道包进行解包。 进一步, 第一协议栈模块 8001还包括: 用于数据转发的转发层, 所述转 发层与 RLC层相邻。 进一步, 转发层为用于定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 PDCP层。 进一步, 转发层包括: 用于定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 PDCP层和用于定义 用户网络协议的第一 IP层; 其中, 第一 IP层用于对数据进行转发。 进一步, 中继节点 8000为接入中继节点或者中间中继节点。 如图 7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系统 8500, 包括: 中继节点 8501。 中继节点 8501用于使用第一协议栈处理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 第一 协议栈包括用于定义媒体接入协议的第一 MAC层和用于定义无线链路协议的 RLC层, 所述 RLC层与所述第一 MAC层相邻; 其中, 所述 RLC层用于对进 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产生 RLC协议数据单元, 所述第一 MAC层用于对进 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 进一步, 第一 MAC层用于对进入中继节点 8501 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 或, 当进入中继节点 8501的数据为隧道包时, 第一 MAC层用于对进入中继 节点 8501的隧道包进行解包。 进一步, 第一协议栈还包括: 用于数据转发的转发层, 该转发层与 RLC 层相邻。 进一步, 转发层为用于定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 PDCP层。 进一步, 转发层包括: 用于定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 PDCP层和用于定义 用户网络协议的第一 IP层; 其中, 第一 IP层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转发。 进一步, 中继节点 8501为接入中继节点或者中间中继节点。 如图 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中继节点 9000, 包括: 第二协议栈模块 9001。 第二协议栈模块 9001用于处理进入中继节点 8000的数据,第二协议栈包 括用于定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第一 PDCP层; 其中, 第一 PDCP层用于对进 入中继节点 9000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 进一步, 第二协议栈还包括用于定义媒体接入协议的 MAC层和用于定义 无线链路协议的 RLC层,其中, RLC层与 MAC层相邻, RLC层还与第一 PDCP 层相邻。 进一步, 第二协议栈还包括用于定义用户网络协议的第一 IP层, 该第一 IP层用于对进入中继节点 9000的数据进行转发。 进一步, 中继节点 9000为接入中继站或者基站。 如图 9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系统 9500, 包括: 中继节点 9501。 中继节点 9501用于使用第二协议栈处理进入中继节点 9501的数据,所述 第二协议栈包括用于定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第一 PDCP层;其中,第一 PDCP 层用于对进入中继节点 9501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 进一步, 第二协议栈还包括用于定义媒体接入协议的 MAC层和用于定义 无线链路协议的 RLC层, 其中, RLC层与 MAC层相邻, RLC层还与第一 PDCP层相邻。 进一步, 第二协议栈还包括用于定义用户网络协议的第一 IP层, 第一 IP 层用于对进入中继节点 9501的数据进行转发。 进一步, 中继节点 9501为接入中继站或者基站。 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釆用了上行数据的处理场景来进行具体 举例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中继链路中处理 数据的的方法、中继节点和系统中提供的协议栈也可以应用于下行数据的处理 场景。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中继节点和系统可以在存在中继链路的 LTE 系统中使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 取存储介质中, 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的软盘、 硬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 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 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

  1.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中继节点使用第一协议栈处理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 ,所述第一协议栈 包括用于定义媒体接入协议的第一 MAC层和用于定义无线链路协议的 RLC 层, 所述 RLC层与所述第一 MAC层相邻; 其中, 所述 RLC层用于对进入所 述中继节点的数据产生 RLC协议数据单元, 所述第一 MAC层用于对进入所 述中继节点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MAC层用于对进 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包括:
    道包 或 , 当所述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为隧道包时, 所述第一 MAC层用于对进 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所述隧道包进行解包。
    3、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协议栈还包括: 用 于数据转发的转发层, 所述转发层与所述 RLC层相邻。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发层为用于定义分组 数据汇聚协议的 PDCP层。
    5、 如权利要求 1到 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节点 为接入中继节点或者中间中继节点。 6、 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中继节点,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协议栈模块, 用于处理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 所述第一协议栈模 块包括用于定义媒体接入协议的第一 MAC层和用于定义无线链路协议的 RLC 层, 所述 RLC层与所述第一 MAC层相邻; 其中, 所述 RLC层用于对进入所 述中继节点的数据产生 RLC协议数据单元, 所述第一 MAC层用于对进入所 述中继节点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中继节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MAC层用于 对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包括:
    道包 或 , 当所述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为隧道包时, 所述第一 MAC层用于对进 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所述隧道包进行解包。
    8、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中继节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协议栈模块还 包括: 用于数据转发的转发层, 所述转发层与所述 RLC层相邻。
    9、 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中继节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发层为用于定义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 PDCP层。
    10、 如权利要求 6到 9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节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 节点为接入中继节点或者中间中继节点。
    11、 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中继节点, 用于使用第一协议栈处理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 所述第一 协议栈包括用于定义媒体接入协议的第一 MAC层和用于定义无线链路协议的 RLC层, 所述 RLC层与所述第一 MAC层相邻; 其中, 所述 RLC层用于对进 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产生 RLC协议数据单元, 所述第一 MAC层用于对进 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
    12、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MAC层用于对 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包括:
    道包 或 , 当所述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为隧道包时, 所述第一 MAC层用于对进 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所述隧道包进行解包。 13、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协议栈还包括: 用于数据转发的转发层, 所述转发层与所述 RLC层相邻。
    14、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发层为用于定义分 组数据汇聚协议的 PDCP层。
    15、 如权利要求 11到 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节 点为接入中继节点或者中间中继节点。
    16、 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中继节点使用第二协议栈处理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 ,所述第二协议栈 包括用于定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第一 PDCP层; 其中, 所述第一 PDCP层用 于对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理。 17、 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协议栈还包括用 于定义媒体接入协议的 MAC层和用于定义无线链路协议的 RLC层, 其中, 所述 RLC层与所述 MAC层相邻, 所述 RLC层还与所述第一 PDCP层相邻。
    18、 如权利要求 16到 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节 点为接入中继站或者基站。 19、 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中继节点,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二协议栈模块, 用于处理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 所述第二协议栈包 括用于定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第一 PDCP层; 其中, 所述第一 PDCP层用于对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 理。 20、 如权利要求 19所述的中继节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协议栈还包 括用于定义媒体接入协议的 MAC层和用于定义无线链路协议的 RLC层, 其 中, 所述 RLC层与所述 MAC层相邻, 所述 RLC层还与所述第一 PDCP层相 邻。
    21、 如权利要求 19到 20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节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 继节点为接入中继站或者基站。
    22、 一种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中继节点, 用于使用第二协议栈处理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 所述第二 协议栈包括用于定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第一 PDCP层; 其中, 所述第一 PDCP层用于对进入所述中继节点的数据进行隧道化处 理。 23、 如权利要求 22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协议栈还包括用 于定义媒体接入协议的 MAC层和用于定义无线链路协议的 RLC层, 其中, 所述 RLC层与所述 MAC层相邻, 所述 RLC层还与所述第一 PDCP层相邻。
    24、 如权利要求 22到 2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节 点为接入中继站或者基站。
CN200980105322XA 2009-04-21 2009-04-21 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中继节点和系统 Pending CN1023018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9/071377 WO2010121416A1 (zh) 2009-04-21 2009-04-21 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中继节点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1818A true CN102301818A (zh) 2011-12-28

Family

ID=43010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5322XA Pending CN102301818A (zh) 2009-04-21 2009-04-21 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中继节点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70369B2 (zh)
CN (1) CN102301818A (zh)
WO (1) WO20101214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0256B (zh) * 2010-06-22 2014-06-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头压缩反馈信息的反馈方法和设备
WO2014031689A1 (en) 2012-08-24 2014-02-27 Oceus Networks Inc. Mobile cellular networks
WO2014031597A1 (en) 2012-08-24 2014-02-27 Oceus Networks Inc. Mobile cellular networks
WO2014179235A1 (en) * 2013-04-29 2014-11-06 Oceus Networks Inc. Mobile cellular network backhaul
CN105992242B (zh) * 2015-03-06 2019-07-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空口协议栈的配置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7517228B (zh) * 2016-06-15 2021-03-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中的动态加速方法及装置
US10873891B2 (en) 2016-07-06 2020-12-22 Oceus Networks, Llc Secure network rollover
US9924427B2 (en) 2016-07-07 2018-03-20 Oceus Networks Inc. Network backhaul access
US9686238B1 (en) 2016-07-07 2017-06-20 Oceus Networks Inc. Secure network enrollment
WO2018087154A1 (en) * 2016-11-08 2018-05-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ptimization of logical channel processing for multiple transport blocks
US10172078B2 (en) 2017-03-31 2019-01-01 Oceus Networks Inc. Targeted user equipment-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link
US10631346B2 (en) * 2017-08-08 2020-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ng remote and local data in a wireless fronthaul
CN109842440B (zh) * 2017-11-27 2021-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节点和系统
US10432295B2 (en) 2018-01-11 2019-10-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Radio link control layer based relaying for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1246031B2 (en) 2018-08-15 2022-02-08 Oceus Networks, Llc Disguising UE communications in a cellular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9339B1 (en) * 2000-02-02 2005-01-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Header compression for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ing protocol (GTP)-encapsulated packets
CN100375433C (zh) 2003-11-13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发现IPsec隧道PMTU的方法
CN1299479C (zh) 2004-03-10 2007-0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包的分片发送方法
EP1613003A1 (en) 2004-06-30 2006-01-04 Alcatel Air interface protocols for a radio access network with ad-hoc extension
US8130633B2 (en) * 2004-10-22 2012-03-0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data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956353B (zh) 2005-10-28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隧道进行流管理的方法和无线接入中转系统
WO2007053950A1 (en) 2005-11-12 2007-05-18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dia access control data plane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992671B (zh) * 2005-12-28 2010-08-11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代演进系统中传输ip头压缩数据包的方法
CN1996913A (zh) 2005-12-31 2007-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与承载分离的网络互连系统及方法
CN101123789B (zh) 2006-08-10 2010-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和分配的方法及系统
US20080219203A1 (en) * 2007-03-09 2008-09-1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mac process and flexible connection in wireless multi-hop relaying network
US8340029B2 (en) * 2007-07-06 2012-12-25 Zte (Usa) In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multi-hop relay networks
CN101384020B (zh) * 2007-09-05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中继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US20090213778A1 (en) * 2008-01-14 2009-08-27 Zhifeng Tao Fragmentation and Packing for Wireless Multi-User Multi-Hop Relay Networks
US8964781B2 (en) * 2008-11-05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s in a multihop heterogeneous UMT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150022A1 (en) * 2008-12-17 2010-06-17 Research In Motion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Relay Protocol Stack
US8305965B2 (en) * 2009-01-06 2012-11-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otocol stack and scheduler for L3 relay
US8259637B2 (en) * 2009-01-06 2012-09-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In-band backhaul for wireless relay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100260098A1 (en) * 2009-04-10 2010-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Header compression for ip relay nod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70369B2 (en) 2014-03-11
US20120039245A1 (en) 2012-02-16
WO2010121416A1 (zh) 2010-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1818A (zh) 中继链路中处理数据的方法、中继节点和系统
CN101588227B (zh) 执行缓存器状态回报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1039170B (zh) 支持数据包重传分割级联的方法
CN104683017B (zh) 一种卫星移动通信rlc层am模式传输方法
CN107889163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194674A1 (en) Method for allocating wireless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terminal and wireless base station
CN104685920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017502595A (ja) マルチパス伝送方法、システム、データ送信装置及びデータ受信装置
JPWO2005013576A1 (ja)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CN111448817B (zh) 一种提供ue能力以支持承载上的安全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6518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6950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58899B (zh) 中继网络中的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22532307A (ja) マルチapジョイント再送のための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4055387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18849A (zh) 终端的本地交换方法及系统
CN108809540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763346B (zh) 中继网络中的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基站、中继节点及通讯系统
CN104982062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994759B (zh) 一种基于ofdm的协作中继d2d通信方法
CN102404078B (zh) 一种在lte-a中实现网络编码的方法
CN101990245B (zh) 一种用于中继链路的传输方法、传输装置及接收装置
JP4540635B2 (ja) 適応通信方法とモジュール
US20220338288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990237B (zh) 一种中继链路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