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1740A - 话筒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话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1740A
CN102301740A CN2010800059170A CN201080005917A CN102301740A CN 102301740 A CN102301740 A CN 102301740A CN 2010800059170 A CN2010800059170 A CN 2010800059170A CN 201080005917 A CN201080005917 A CN 201080005917A CN 102301740 A CN102301740 A CN 1023017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microphone
button
microphone device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59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1740B (zh
Inventor
中泽幸弘
伊藤哲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01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1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1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1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microphone with electric circuitry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话筒(1)具有作为第一操作部的滑动部件(13)和作为第二操作部的按动部件(15)。滑动部件(13)具有滑动旋钮(9),根据对滑动旋钮(9)的操作来切换通电状态和非通电状态。在按动按钮(11)被按压的期间,按动部件(15)使开关(21)处于通电状态。设置有滑动部件(13)和按动部件(15)的连动机构。连动机构通过将滑动部件(13)的滑动方向上的移动变换为按动部件(15)的按动方向上的移动,使滑动部件(13)的操作与按动部件(15)连动。此外,滑动旋钮(9)和按动按钮(11)在滑动方向上相隔离。本发明提供一种话筒装置,短时间使用时的便利性高,能够避免交接时及落下时的噪声输出,并防止因错误操作造成的噪声,且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话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开关构造进行了改良的话筒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手持式话筒装置(以下将“话筒装置”简称为“话筒”)被应用于各种用途。现有的普通话筒具有用于进行电源接通和电源解除操作的滑动开关。滑动开关设置于话筒主体的圆筒面上,能够在通电位置和非通电位置之间滑动。
例如,在教育现场存在学生们使用话筒按顺序发言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会在短时间内重复进行电源的接通和解除。但是,由于在具有以往的滑动开关的构造中,需要对电源接通和电源解除进行独立的操作,因此便利性差。
此外,在接通电源状态下交接话筒时,接触噪声被话筒拾取,并从扬声器输出。此外,如果交接时话筒落下,则碰撞声会输入话筒,并从扬声器输出。
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可以应对上述问题的话筒。该专利文献1中,在话筒外壳中设置有转动部件。转动部件具有从话筒外壳的窗部突出的突出部。在突出部的外侧设置有可动片。此外,在突出部的内侧设置有按压片的一端,可以夹持突出部并与可动片连接。按压片的另一端与开关杆卡合。开关杆与电源开关的柱塞销接触。
在上述结构中,可动片能够在上位置和下位置之间滑动。当可动片被滑动至上位置时,按压片按压开关杆,使话筒处于通电状态。当可动片位于下位置时,转动部件仅在可动片被按压的期间转动,按压片按压开关杆,使话筒处于通电状态。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在长时间使用话筒时,通过滑动可动片,维持通电状态。此外,在短时间使用话筒时,仅在按下可动片的期间使话筒处于通电状态。因此,在短时间使用话筒的情况下能使操作变得简单。
但是,在现有的话筒装置中,对于一个可动片进行滑动操作和按下操作这两种操作。因此,正当使用者按下可动片时,有可能错误地使可动片滑动。例如,在操作者向斜上方进行按下操作的情况下,可动片在被按下的状态下容易滑动。而且,如果进行这种错误操作,可动片在通电状态下滑动,可动片和话筒外壳的滑动接触音作为噪声被话筒拾取,并从扬声器输出。此外,上述的错误操作有可能被无意识地进行。该情况下,没有注意到通电状态而交接话筒,并将接触噪声输出。此外,在话筒被放在桌子等的情况下,会输出更大的噪声。
此外,为了防止类似的错误操作也可以考虑设置多个开关,但会使结构复杂化。
此处,例举滑动旋钮和按动按钮对本发明的背景进行了说明。但是,在这些操作部件的组合以外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5-1505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话筒装置,短时间使用时的便利性高,能够避免交接时及落下时的噪声输出,此外还能防止因错误操作造成的噪声,且结构简单。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为话筒装置,该话筒装置包括:电触点部件,用于切换话筒电源的通电状态和非通电状态;第一操作部,具有独立接受由话筒使用者进行的向第一操作方向的电源接通操作和向与该第一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电源解除操作的第一操作部位;第二操作部,具有接受向与第一操作方向不同的第二操作方向的电源接通操作的第二操作部位,在向第二操作方向被进行电源接通操作的期间使电触点部件处于通电状态;以及连动部,将第一操作部的第一操作方向的移动变换为第二操作部的第二操作方向的移动,并且将第一操作部的与第一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变换为第二操作部的与第二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由此使第一操作部的操作与第二操作部连动;第一操作部的第一操作部位与第二操作部的第二操作部位相隔离。
如以下说明所述,本发明还具有其他方式。因此,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旨在提供本发明的一部分方式,而并非在此处对所记载和请求保护的发明范围进行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话筒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话筒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将话筒装置的操作面板部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4是话筒装置的操作面板部的主视图。
图5是话筒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按动操作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滑动操作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按动部件的定位机构的图。
图9是表示以过载荷将按动按钮按入时的保护功能的图。
图10是表示滑动部件和按动部件的连动机构的图。
图11是话筒装置的操作面板部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按动操作方法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滑动操作方法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可以装卸于操作面板的错误操作防止盖的图。
图15是表示安装有错误操作防止盖以覆盖按动按钮的状态的图。
图16为表示安装有错误操作防止盖以覆盖滑动旋钮的状态的图。
标号说明
1...话筒
3...主体外壳
7...操作面板
9...滑动旋钮
11...按动按钮
13...滑动部件
15...按动部件
17...弹簧
21...开关
31...凹部
33...倾斜面
35...底部
37...按钮开口
39...旋钮开口
41...分隔部
59...弹性片部
61...弹性爪
63、65...爪嵌合部
75...突起部
77...定位壁
101...第一斜面
103...第二斜面
111...错误操作防止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然而,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详细说明和所附的附图。取而代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请求保护的范围规定。
本发明的话筒装置包括:电触点部件,用于切换话筒电源的通电状态和非通电状态;第一操作部,具有独立接受由话筒使用者进行的向第一操作方向的电源接通操作和向与该第一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电源解除操作的第一操作部位;第二操作部,具有接受向与第一操作方向不同的第二操作方向的电源接通操作的第二操作部位,在向第二操作方向被进行电源接通操作的期间使上述电触点部件处于上述通电状态;以及连动部,将上述第一操作部的上述第一操作方向的移动变换为上述第二操作部的上述第二操作方向的移动,并且将上述第一操作部的与上述第一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变换为上述第二操作部的与上述第二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由此使上述第一操作部的操作与上述第二操作部连动;上述第一操作部的上述第一操作部位与上述第二操作部的上述第二操作部位相隔离。
根据上述结构,话筒装置上设置有两个操作部和连动部。第一操作部具有独立接受电源接通操作和电源解除操作的结构,根据对第一操作部位的操作来切换通电状态和非通电状态。第二操作部在进行电源接通操作的期间使电触点部件处于通电状态,如果电源接通操作的力解除,则将电源解除。在长时间使用话筒装置时,可以便利地使用第一操作部,相对于此,在短时间内重复进行电源接通和电源解除的情况下可以便利地使用第二操作部。此外,通过使用第二操作部,由于交接时及落下时话筒电源断开,因此能够避免噪声输出。此外,通过设置连动部,对第一操作部的操作能够经由第二操作部传递给电触点部件,因此设置一个电触点部件即可,结构简单。此外,由于第一操作部位与第二操作部位相隔离,因此能够防止在第二操作部的操作过程中错误地对第一操作部进行操作的错误操作。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话筒装置,短时间使用时的便利性高,能够避免交接时及落下时的噪声输出,还能防止因错误操作造成的噪声,并且结构简单。
此外,在本发明的话筒装置中,上述第一操作部包括滑动部件,该滑动部件具有能够在通电位置和非通电位置之间滑动的滑动旋钮作为上述第一操作部位,上述第一操作方向为上述滑动旋钮的滑动方向,上述第二操作部包括按动部件,该按动部件具有按动按钮作为上述第二操作部位,上述第二操作方向为上述按动按钮的按动方向,上述按动按钮与上述滑动旋钮相隔离。
根据上述结构,将滑动部件设置为第一操作部,将按动部件设置为第二操作部。滑动旋钮在长时间使用时的便利性高,按动按钮在短时间使用时的便利性高。此外,如上所述,能够提供一种话筒装置,短时间使用时的便利性高,能够避免交接时及落下时的噪声输出,还能够防止因错误操作造成的噪声,并且结构简单。
此外,在本发明的话筒装置中,上述连动部还可以具有设置于上述滑动部件的第一斜面和设置于上述按动部件的第二斜面,上述第一斜面、上述第二斜面相对于上述滑动方向及上述按动方向倾斜,当上述滑动部件从上述非通电位置滑动至上述通电位置时,使上述第一斜面按压上述第二斜面,使上述按动部件在上述按动方向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当使滑动部件滑动时,滑动部件和按动部件的斜面卡合,按动部件连动。通过由卡合的两个斜面构成的简单结构,能够使按动部件与滑动部件连动。
此外,本发明的话筒装置具有配置在上述电触点部件和上述按动部件之间的弹簧部件,上述弹簧部件还可以对上述按动部件向与上述按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施力。
根据上述结构,按动操作经由弹簧部件被传递给电触点部件。此外,当按动按钮未被按压时,弹簧部件对按动部件施力,维持非通电状态。由此,通过采用在电触点部件和按动部件之间夹设弹簧部件的简单结构,能够适当地实现临时接通电源的按动部件的功能。
此外,在本发明的话筒装置中,还可以使上述按动按钮与上述滑动旋钮相比更靠向话筒前端侧地配置。
根据上述结构,如下所述能够适当防止错误操作。当使用者一边握持话筒一边操作按动按钮时,使拇指朝向话筒前端的情况较多。因此,在使用者以拇指按下按动按钮的情况下,存在拇指向话筒前端侧滑动的倾向。在上述结构中,由于按动按钮与滑动旋钮相比更靠向话筒前端侧地配置,因此假设即使拇指滑动,拇指也不会与滑动旋钮接触。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错误操作。
此外,本发明的话筒装置还可以具有将上述滑动部件锁定于上述通电位置或上述非通电位置的锁定部。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滑动部件可靠地保持于通电位置或者非通电位置,且能够可靠地维持通电状态或者非通电状态。
此外,在本发明的话筒装置中,上述锁定部具有设置于上述滑动部件上且从能够弹性挠曲变形的弹性片部突出的弹性爪,上述弹性爪还可以嵌合于分别与上述通电位置和上述非通电位置对应的多个爪嵌合部中的任一爪嵌合部,来限制上述滑动部件的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采用将弹性爪设置于滑动部件的简单结构,能够使滑动部件卡止于通电位置或者非通电位置。
此外,本发明的话筒装置还可以具有在对上述按动按钮的载荷超过规定上限载荷之前限制上述按动部件向上述按动方向移动的定位构造。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供一种保护功能,即使在因恶作剧等造成按动按钮被以异常的过载荷按入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电触点部件损坏。而且,不增加部件数即可实现这种保护功能。
此外,本发明的话筒装置还可以具有覆盖上述按动部件和上述滑动部件的操作面板,上述操作面板具有使上述按动按钮露出的按钮开口和使上述滑动旋钮露出的旋钮开口,上述按钮开口和上述旋钮开口由分隔部分隔。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适当隔离按动按钮和滑动旋钮,并能可靠地防止错误操作。
此外,在本发明的话筒装置中,上述操作面板具有被倾斜面包围的凹部,且还可以在上述凹部的底部设置上述按钮开口和上述旋钮开口。
根据上述结构,在操作面板的凹部配置有按动按钮和滑动旋钮。操作面板的凹部被倾斜面包围。由此,使用者的手指受到倾斜面的引导,能够减少错误操作,使操作变得容易。优选的是,按动按钮与滑动旋钮相比更靠向话筒前端侧,被配置于倾斜面的附近。由此,即使使用者的拇指要从按动按钮滑动,也会被操作面板的倾斜面支撑。因此,能够防止滑动,并使操作变得容易。
此外,本发明的话筒装置还可以包含错误操作防止盖,该错误操作防止盖能够装卸于上述操作面板,可以选择性地覆盖上述按动按钮和上述滑动旋钮中的一方。
根据上述结构,按动按钮和滑动旋钮被错误操作防止盖覆盖。由此,假设使用者长期对按动按钮或滑动旋钮进行操作时,能够防止错误接触邻接的另一方的操作部位。
如上所述,本发明在第一操作部的基础上设置上述第二操作部,使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连动,此外,使第一操作部位和第二操作部位相隔离,通过设置上述结构能够提供一种话筒装置,短时间使用时的便利性高,能够避免交接时及落下时的噪声输出,还能够防止因错误操作造成的噪声,且结构简单。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话筒装置。
图1至图7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话筒装置(以下,简称话筒)。图1为话筒1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话筒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为将话筒1的操作面板部放大的立体图,图4为操作面板部的主视图,图5为沿着图4的A-A线将非通电状态(关闭状态)下的话筒1剖开的剖视图,此外,图6为与图5对应的剖视图,表示按动操作状态。图7也是与图5对应的剖视图,图7表示滑动操作。
首先,参照图2和图3的外观图,话筒1整体呈筒形,且在主体外壳3的前端设置有集音部5。主体外壳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操作面板7,与主体外壳3一起构成话筒主体。此外,操作面板7上配置有滑动旋钮9和按动按钮11。滑动旋钮9可以沿着外表面滑动,按动按钮11可以垂直于外表面地按下。
以下,将话筒1的集音部侧称为“前端”或者“上”,将相反侧称为“基端”或者“下”。此外,将筒形的外表面侧称为“外侧”,将筒形的中心侧称为“内侧”。此外,将与操作面板7垂直的方向称为X方向,将操作面板7的上下方向称为Y方向。X方向为按动按钮11的按动方向,Y方向为滑动旋钮9的滑动方向。
其次,参照图1等更加详细地说明话筒1的结构。如图1所示,话筒1具有主体外壳3,而且,主体外壳3中组装有操作面板7、滑动部件13、按动部件15、弹簧17以及印刷电路板19。上述滑动旋钮9设置于滑动部件13上,按动按钮11设置于按动部件15上。此外,印刷电路板19上具有开关21。
主体外壳3具有分割构造,对两个半部进行组合而形成筒形。操作面板(开关面板)7从主体外壳3的圆筒面露出地组装于主体外壳3上。操作面板7被主体外壳3的两个半部夹住,从而完全被主体外壳3限制。
操作面板7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部31,凹部31被倾斜面33包围。凹部31的底部35上设置有按钮开口37和旋钮开口39。按钮开口37为圆形,旋钮开口39为方形,按钮开口37比旋钮开口39更靠向前端侧。按钮开口37和旋钮开口39由分隔部41分隔。此外,操作面板7在比凹部31更靠向前端的一侧具有指示灯用的两个开口43。
滑动部件13配置于操作面板7的内侧。滑动部件13被主体外壳3和操作面板7限制,不能在X方向上移动,在Y方向上可以在4mm的范围内移动。将滑动行程的上端称为通电位置(导通位置),将下端称为非通电位置(断开位置)。在图5中,滑动部件13位于非通电位置。在图7中,滑动部件13位于通电位置。
滑动部件13具有滑动板51,脚部53从滑动板51的左右两端向内侧延伸,脚部53的前端向两侧突出,形成导向凸部55。导向凸部55与主体外壳3上设置的导向槽嵌合,由此滑动部件13可以在Y方向上滑动。
滑动旋钮9从滑动板51向外侧突出。滑动旋钮9为薄板,且从操作面板7的旋钮开口39突出。旋钮开口39具有与滑动旋钮9的行程对应的方形形状,使得即使滑动旋钮9滑动也不会与操作面板7发生干扰。
此外,滑动板51在滑动旋钮9的上侧具有用于按动按钮的开口57。按动按钮11贯通开口57。开口57形成具有与滑动旋钮9的行程对应的长度的椭圆形,使得即使滑动部件13滑动也不会与按动按钮11发生干扰。
此外,弹性片部59从滑动板51的下端突出,而且,在弹性片部59的前端朝向外侧地设置有弹性爪61。弹性爪61嵌合于在操作面板7的背面上设置的两个爪嵌合部63、65(图5)中的一个爪嵌合部。
各爪嵌合部63、65为具有与弹性爪61卡合的形状的槽。下侧的爪嵌合部63与滑动旋钮9的非通电位置对应,上侧的爪嵌合部65与滑动旋钮9的通电位置对应。如图5所示,当滑动部件13位于下方的非通电位置时,弹性爪61与下侧的爪嵌合部63卡合。如图7所示,当滑动部件13位于上方的通电位置时,弹性爪61与上侧的爪嵌合部65卡合。
如上所述,由于弹性爪61与爪嵌合部63或者65嵌合,因此滑动旋钮9被锁定于通电位置或者非通电位置,如果未对滑动旋钮9施加规定的滑动操作力,则滑动部件13不滑动。如果对滑动旋钮9施加了规定的滑动操作力,则弹性片部59挠曲,弹性爪61与爪嵌合部63或者65分离,滑动部件13滑动。如此,弹性爪61构成本发明的锁定单元。
接着,对按动部件15进行说明。按动部件15配置于滑动部件13的内侧。按动部件15被主体外壳3和操作面板7限制,其不能在Y方向上移动,在X方向上可以在2mm的范围内移动。
按动部件15具有板状的按钮基部71,按钮基部71与滑动部件13的滑动板51的内侧相接,并且位于两侧的脚部53之间。圆形的按动按钮11从按钮基部71向外侧突出。按动按钮11穿过滑动部件13的开口57,并进一步穿过操作面板7的按钮开口37,向话筒主体的外侧突出。
此处,操作面板7的按钮开口37和旋钮开口39如上所述地被分隔部41分隔而分离,按钮开口37与旋钮开口39相比更靠近话筒前端侧。因此,虽然按动部件15与滑动部件13重叠地配置,但是滑动旋钮9(本发明的第一操作部位)和按动按钮11(本发明的第二操作部位)上下分离,且完全隔离,按动按钮11与滑动旋钮9相比更靠向话筒前端侧。
按动部件15的前端的抵接部73与弹簧17的前端部89相接,被弹簧17朝向外侧、即朝向与按动方向(X方向)相反侧施力。因此,由于施加了弹簧17的张紧力,因此如果未施加规定的按动操作力,则按动按钮11不能被按下。如果施加了上述按动操作力,则按动按钮11能够朝按动方向被按下。
此外,参照图8和图9,说明用于保护开关的定位构造。如图8所示,在按动部件15的前端具有两个突起部75。这些突起部75设置于左右两端,并向内侧突出。突起部75构成本发明的定位构造,当按动按钮11的按下量达到规定的最大按动行程时,突起部75与在主体外壳3的隔壁上设置的作为定位部的定位壁77(图9)抵接,按动按钮11不能再被进一步按下。上述定位构造被设定成在对按动按钮11的载荷超过规定的上限载荷之前限制按动部件15的移动,并提供开关21的保护功能。上限载荷为例如15kg。
按动按钮11的最大行程由上述定位位置决定。当按动按钮11不能被按下时,按动部件15被弹簧17施力,与滑动部件13抵碰而定位。这些定位位置间的距离为按动行程,如上所述地被设定为约2mm。
其次,对弹簧17进行说明。如以上所述,弹簧17对按动部件15向外侧施力。弹簧17为板簧,具有折弯的形状,折弯部81的一侧为固定部83,另一侧为可动部85。折弯部81配置于下侧,固定部83和可动部85向上方延伸,固定部83被配置于内侧,可动部85被配置于外侧。
固定部83组装于主体外壳3中,被完全限制。折弯部81与主体外壳3的支点87(图5)卡合。可动部85为固定于支点87的悬臂梁,可以在X方向(按动按钮11的按动方向)上挠曲变形。
可动部85如图所示地从支点87向上方延伸,然后,向上方且向内侧弯曲并向开关21延伸。在可动部85和开关21之间设置有间隙。可动部85在开关21的附近再次弯曲并向上方且向外侧延伸,而且,可动部85的前端部89与按动部件15的上端的抵接部73抵接,朝向外侧地对抵接部73施力。
由于可动部85具有这样的形状,弹簧17对按动按钮11朝向外侧施力。而且,通过上述作用力,当按动按钮11未被按压时,按动部件15与滑动部件13抵接。当按动按钮11被按压时,可动部85挠曲,与开关21抵接,并按压开关21。如此,按动按钮11的按动操作经由弹簧17传递给开关21。
接着,对印刷电路板19和开关21进行说明。印刷电路板19被收纳于主体外壳3内。开关21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9上,通过印刷电路板19被完全限制在主体外壳3上。
开关21为按动型开关,作为被按下的部位具有轴杆91。当轴杆91被按压时,内部的触点电路闭合,接通话筒1的电源。当轴杆91从按下状态被解除按下操作时,触点打开,电源解除。由此,切换话筒1(开关21)的通电状态(导通状态)和非通电状态(断开状态)。
印刷电路板19上还安装有两个指示灯93。各指示灯93为LED。指示灯93位于开关21的上方,且从操作面板7的开口43露出。
接着,参照图10和图11对滑动部件13和按动部件15的连动机构进行说明。设置上述连动机构,以在对滑动旋钮9进行操作时使按动部件15与滑动部件13的动作相连动。
图10表示滑动部件13的背面和按动部件15的外表面,图11为沿着图4的B-B线剖开话筒1的剖视图,B-B线通过连动机构。图11中表示了连动机构的动作。
如图10所示,连动机构由滑动部件13的第一斜面101和按动部件15的第二斜面103构成。第一斜面101设置于滑动部件13的滑动板51的背面。更详细地讲,第一斜面101与左右的各脚部53邻接,并设置于脚部53的内壁面。此外,第二斜面103设置于按动部件15的按钮基部71的左右两端。
如图11所示,第一斜面101和第二斜面103以相同角度倾斜,而且,第一斜面101和第二斜面103相对于X方向(按动方向)和Y方向(滑动方向)两个方向倾斜。
当滑动部件13位于下方的非通电位置时,第一斜面101与第二斜面103相隔较小间隙地接近。为了接通电源而使滑动部件13向上方滑动时,第一斜面101与第二斜面103接触并卡合。第一斜面101按压第二斜面103,滑动部件13的滑动方向的移动被变换成按动部件15的按动方向的移动。由此,按动部件15与滑动部件13连动,在按动方向上移动,并通过弹簧17闭合开关21。当滑动部件13被滑动至下方向时,第一斜面101也滑动并离开第二斜面103,开关21打开。
以上对话筒1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滑动部件13和按动部件15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操作单元和第二操作单元。但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第一操作单元和第二操作单元可以不限定于上述结构。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话筒1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处,对话筒1的两个操作方法进行说明。两个操作方法为按动操作和滑动操作。
首先,参照图5、图6以及图12对按动操作进行说明。图12表示按动操作方法,图5表示操作前的状态,图6表示进行按动操作的状态。在按动操作中,使用者握住话筒1,作为电源接通操作,用拇指在X方向上按下按动按钮11。当按下按动按钮11时,按动部件15通过弹簧17按下开关21。具体而言,按动部件15克服弹簧17的作用力而在X方向上移动,并使弹簧17的可动部85挠曲,可动部85与开关21的轴杆91接触并按下轴杆91。由此,开关21闭合,话筒1处于通电状态。
当结束按动操作时,使用者的拇指离开按动按钮11,按动操作力被解除。弹簧17的形状复原,对按动部件15施加与按动方向反向的力,按动按钮11返回原来的位置。弹簧17的可动部85离开开关21,开关21的触点打开,话筒1处于非通电状态。
如上所述,在按动操作中,话筒1仅在按动按钮11被按压的期间、即仅在电源接通操作过程中处于通电状态。当按动按钮11的按下力被解除时,电源解除,话筒1处于非通电状态。这样的按动操作在短时间使用时较为便利。此外,即使在交接话筒1或者话筒1落下的情况下,在手离开按动按钮11的瞬间电源即解除。因此,能够避免输出接触噪声或碰撞声。
此外,在按动操作中,假设因恶作剧等以异常的过载荷将按动按钮11按入。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说明的那样可以通过保护机构来保护开关21。保护机构是由按动部件15的突起部75和主体外壳3的定位壁77构成的定位构造。以下,说明保护机构的动作。
如图9所示,假设按压按动按钮11使话筒1变成通电状态以后,进一步按入按动按钮11,使按动载荷增大。弹簧17的前端部89被按动部件15的前端的抵接部73按压,弹簧17的可动部85进一步弹性变形。而且,当按动按钮11的按下量达到规定的最大按动行程时,按动部件15的突起部75与作为主体外壳3的隔壁的一部分的定位壁77抵碰而定位。由此,即使按动载荷进一步增大,按动部件15的移动也被定位壁77阻止。因此,对弹簧17和开关21的载荷不会继续增大,能够防止开关21和弹簧17的损坏。
接着,参照图5、图7、图11以及图13说明滑动操作。图13表示操作方法,图5表示电源接通操作前的状态,图7表示电源接通操作后的状态,图11表示由第一斜面101和第二斜面103构成的连动机构的动作。在滑动操作中,使用者握住话筒1,用拇指使滑动旋钮9上下滑动。向上方的滑动为电源接通操作,向下方的滑动为电源解除操作。
首先,假设话筒1处于非通电状态。在非通电状态下,如图5所示,滑动部件13位于下方的非通电位置。而且,滑动部件13的弹性爪61与操作面板7的下侧的爪嵌合部63嵌合,滑动部件13被锁定在非通电位置。
当对滑动旋钮9施加向上的滑动操作力时,滑动部件13的弹性片部59弹性变形并挠曲,弹性爪61脱离爪嵌合部63,滑动部件13滑动。而且,滑动部件13的第一斜面101与按动部件15的第二斜面103接触,并按压上述第二斜面103。利用倾斜面变换力的方向,按动部件15受到按动方向的力。
滑动部件13可以在Y方向上滑动,但在X方向上受到限制。另外,按动部件15可以在X方向上移动。因此,当滑动部件13在滑动方向上继续移动时,第一斜面101与第二斜面103滑动,按动部件15与滑动部件13的移动对应地向按动方向移动,弹簧17挠曲。当滑动部件13进一步移动时,弹簧17的可动部85与开关21接触,开关21的轴杆91被按压,触点导通,话筒1处于通电状态。
如图11所示,当滑动部件13进一步移动时,第一斜面101通过第二斜面103,滑动部件13的背面与按动部件15接触。而且,当滑动部件13达到作为上侧的行程端的通电位置时,滑动部件13的弹性爪61被嵌入到上侧的爪嵌合部63中,在通电状态下滑动部件13被锁定。
在滑动操作中,即使电源接通后使用者的手指离开滑动旋钮9,使操作力解除,滑动部件13也能被固定而维持通电状态。因此,由于长时间使用话筒1时,无需持续施加操作力,因此使用者的压力较小。
接着,对电源解除操作进行说明。电源解除操作与上述电源接通操作相反。使用者握住话筒1,用拇指使滑动旋钮9向下方滑动。当对滑动旋钮9施加向下的滑动操作力时,滑动部件13的弹性片部59弹性变形并挠曲,弹性爪61离开上侧的爪嵌合部63,滑动部件13开始向下方滑动。滑动部件13的第一斜面101也向下方移动,到达第二斜面103,并与第二斜面103滑动。由此,由于第二斜面103能够向外侧移动,因此按动部件15被弹簧17的复原力施力而向外侧移动。当第一斜面101离开第二斜面103时,按动部件15与滑动部件13抵接,完全返回至原来的位置。弹簧17的可动部85离开开关21的轴杆91,开关21的触点打开,话筒1处于非通电状态。滑动部件13到达作为下侧行程端的非通电位置,滑动部件13的弹性爪61嵌入到下侧的爪嵌合部63中,在非通电状态下滑动部件13被锁定。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上述变形例中,设置有可以装卸的错误操作防止盖。假设使用者选择长期使用滑动旋钮9和按动按钮11中的一个。在该情况下,未被使用的一侧操作部是目前不用的,成为错误操作的主要因素。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与未使用的操作部错误接触,设置了错误操作防止盖。
参照图14,由于错误操作防止盖111具有覆盖滑动旋钮9和按动按钮11中的一个的形状。错误操作防止盖111具有与操作面板7的凹部31的上下端的半圆相适的半圆部。从错误操作防止盖111的左右两端延伸有脚部113,脚部113在前端具有嵌合爪115。
另外,对于话筒1的操作面板7,在按动按钮11的左右两侧具有嵌合孔117,在滑动旋钮9的两侧也同样具有嵌合孔119。嵌合孔117由按动按钮11所通过的按钮开口37的边缘部上形成的凹部(切口)构成。此外,嵌合孔119由滑动旋钮9所通过的旋钮开口39的边缘部上形成的凹部(切口)构成。
根据上述结构,错误操作防止盖111可以装卸于操作面板7。而且,错误操作防止盖111被安装于操作面板7上,并覆盖按动按钮11或者滑动旋钮9。
在使用者长期使用滑动旋钮9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错误操作防止盖111被以半圆部朝向上侧的方式配置。而且,左右的脚部113被插入到按动按钮11的左右的嵌合孔117中。由此,左右的嵌合爪115与嵌合孔117卡合,错误操作防止盖111固定于操作面板7,并覆盖按动按钮11的外观。因此,能够防止使用者错误地接触按动按钮11。
另外,在使用者长期使用按动按钮11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错误操作防止盖111被反转而以半圆部朝向下侧的方式配置。而且,左右的脚部113被插入到滑动旋钮9的左右嵌合孔119中。由此,左右的嵌合爪115与嵌合孔119卡合,错误操作防止盖111被固定于操作面板7,并覆盖滑动旋钮9的外观。因此,能够防止使用者错误接触滑动旋钮9。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简单结构即可适当防止使用者接触长期不使用的操作部的错误操作。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话筒进行了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开关21相当于本发明的电触点部件。此外,滑动部件13相当于第一操作单元,滑动旋钮9相当于第一操作部位。此外,按动部件15相当于第二操作单元,按动按钮11相当于第二操作部位。此外,滑动部件13的第一斜面101和按动部件15的第二斜面103相当于连动单元(或者连动机构)。
第一操作单元(滑动部件13)具有独立接受电源接通操作和电源解除操作的结构,根据对第一操作部位(滑动旋钮9)的操作切换通电状态和非通电状态。即,在以第一操作单元进行电源接通操作以后,维持通电状态至下一次的电源解除操作。此外,在以第一操作单元进行电源解除操作以后,维持非通电状态直至下一次电源接通操作。第二操作单元(按动部件15)仅在对第二操作部位(按动按钮11)进行电源接通操作的期间使电触点部件处于通电状态,而在电源接通操作的力被解除时解除电源。
由于设置有这样的第一操作单元、第二操作单元以及连动单元,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长时间使用话筒1时能够便利地使用第一操作单元。在短时间内重复进行电源接通和电源解除的情况下,能够便利地使用第二操作单元。此外,通过使用第二操作单元,在例如多个使用者在短时间内依次使用的情况下,由于交接时及落下时话筒电源断开,因此能够避免噪声输出。
此外,通过设置连动单元,对第一操作单元的操作可以经由第二操作单元传递给电触点部件(开关21),因此只需要设置一个电触点部件,使结构简单。
此外,由于第一操作部位与第二操作部位相隔离,因此能够防止在第二操作单元的操作过程中错误地对第一操作单元进行操作之类的错误操作。具体而言,由于滑动旋钮9与按动按钮11相隔离,因此能够防止在按动操作中错误地进行滑动操作之类的错误操作。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话筒1,短时间使用时的便利性高,能避免交接时及落下时的噪声输出,还能防止因错误操作造成的噪声,且结构简单。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连动机构由滑动部件13的第一斜面101和按动部件15的第二斜面103构成。第一斜面101和第二斜面103相对于滑动方向和按动方向倾斜,当滑动部件13从非通电位置滑动至通电位置时,第一斜面101按压第二斜面103,并使按动部件15在按动方向上移动。因此,通过由卡合的两个斜面101、103构成的简单结构,能够使按动部件15与滑动部件13连动。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弹簧17被配置于开关21和按动部件15之间,且朝着与按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对按动部件15施力。按动操作经由弹簧17传递给开关21。此外,当按动按钮11未被按压时,弹簧17对按动部件15施力,维持非通电状态。由此,通过采用在开关21和按动部件15之间夹设弹簧17的简单结构,能够适当地实现临时接通电源的按动部件15的功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动按钮11与滑动旋钮9相比更靠向话筒前端侧地配置。当使用者一边握持话筒1一边对按动按钮11进行操作时,拇指大多朝向话筒前端。因此,在使用者用拇指按下按动按钮11的情况下,有拇指向话筒前端侧滑动的倾向。在上述结构中,由于按动按钮11与滑动旋钮9相比更靠向话筒前端侧地配置,因此即使拇指滑动,拇指也不会与滑动旋钮9接触。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错误操作。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有将滑动部件13锁定于通电位置或非通电位置的锁定单元。因此,能够将滑动部件13可靠地保持于通电位置或者非通电位置,能够可靠地维持通电状态或者非通电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部件13的锁定单元具有从能够挠曲变形的弹性片部59突出的弹性爪61,弹性爪61与分别对应于通电位置和非通电位置的多个爪嵌合部63、65中的任一爪嵌合部嵌合,来限制滑动部件13的移动。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滑动部件13卡止于通电位置或者非通电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定位构造,能够在对按动按钮11的载荷超过规定的上限载荷之前限制按动部件15向按动方向移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供即使在因恶作剧等导致按动按钮11被以异常的过载荷按入的情况,也能防止开关21等损坏的保护功能。而且,无需增加部件数便能实现这样的保护功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面板7覆盖按动部件15和滑动部件13,操作面板7具有:使按动按钮11露出的按钮开口37和使滑动旋钮9露出的旋钮开口39,按钮开口37和旋钮开口39被分隔部41分隔。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适当地隔离按动按钮11和滑动旋钮9,并能可靠地防止错误操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面板7具有被倾斜面33包围的凹部31,在凹部31的底部35设置有按钮开口37和旋钮开口39。根据上述结构,使用者的手指被倾斜面33引导,能够降低错误操作,使操作变得容易。优选,按动按钮11与滑动旋钮9相比更靠向话筒前端侧,且被配置于倾斜面33的附近。由此,即使使用者的拇指要从按动按钮11滑动,也能被操作面板7的倾斜面33支撑。因此,能够防止滑动,使操作变得容易。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有可以装卸于操作面板7的错误操作防止盖111,其可以选择性地覆盖按动按钮11和滑动旋钮9中的一方。根据上述结构,假设使用者长期对按动按钮11和滑动旋钮9中的一方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可以防止与邻接的另一方的操作部位错误接触。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地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变更上述实施方式。
以上,对目前能考虑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对于本实施方式还可以采取多种变形,而且,在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内的类似的所有变形均包含在所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话筒装置具有如下效果,短时间使用时的便利性高,能够避免交接时及落下时的噪声输出,此外还能防止因错误操作造成的噪声,且结构简单,作为在教育等领域中使用的话筒装置等有用。

Claims (11)

1.一种话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触点部件,用于切换话筒电源的通电状态和非通电状态;
第一操作部,具有独立接受由话筒使用者进行的向第一操作方向的电源接通操作和向与该第一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电源解除操作的第一操作部位;
第二操作部,具有接受向与所述第一操作方向不同的第二操作方向的电源接通操作的第二操作部位,在向所述第二操作方向进行电源接通操作的期间使电触点部件处于所述通电状态;以及
连动部,将所述第一操作部的所述第一操作方向的移动变换为所述第二操作部的所述第二操作方向的移动,并且将所述第一操作部的与所述第一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变换为所述第二操作部的与所述第二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由此使所述第一操作部的操作与所述第二操作部连动;
所述第一操作部的所述第一操作部位与所述第二操作部的所述第二操作部位相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话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部包括滑动部件,该滑动部件具有能够在通电位置和非通电位置之间滑动的滑动旋钮作为所述第一操作部位,
所述第一操作方向为所述滑动旋钮的滑动方向,
所述第二操作部包括按动部件,该按动部件具有按动按钮作为所述第二操作部位,
所述第二操作方向为所述按动按钮的按动方向,
所述按动按钮与所述滑动旋钮相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话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部具有设置于所述滑动部件的第一斜面和设置于所述按动部件的第二斜面,
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相对于所述滑动方向和所述按动方向倾斜,
当所述滑动部件从所述非通电位置滑动至所述通电位置时,所述第一斜面按压所述第二斜面而使所述按动部件在所述按动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话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话筒装置具有配置在所述电触点部件和所述按动部件之间的弹簧部件,
所述弹簧部件朝与所述按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对所述按动部件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话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动按钮与所述滑动旋钮相比更靠向话筒前端侧地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话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话筒装置具有将所述滑动部件锁定于所述通电位置或所述非通电位置的锁定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话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具有设置于所述滑动部件上、且从能够弹性挠曲变形的弹性片部突出的弹性爪,
所述弹性爪嵌合于分别与所述通电位置和所述非通电位置对应的多个爪嵌合部中的任一爪嵌合部,限制所述滑动部件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话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话筒装置具有定位构造,该定位构造在对所述按动按钮的载荷超过规定的上限载荷之前限制所述按动部件向所述按动方向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话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话筒装置具有覆盖所述按动部件和所述滑动部件的操作面板,
所述操作面板具有使所述按动按钮露出的按钮开口和使所述滑动旋钮露出的旋钮开口,
所述按钮开口和所述旋钮开口由分隔部分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话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具有被倾斜面包围的凹部,在所述凹部的底部设置所述按钮开口和所述旋钮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话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话筒装置具有错误操作防止盖,所述错误操作防止盖能够装卸于所述操作面板,并选择性地覆盖所述按动按钮或所述滑动旋钮。
CN201080005917.0A 2009-02-06 2010-01-27 话筒装置 Active CN1023017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25688 2009-02-06
JP2009025688A JP4484942B1 (ja) 2009-02-06 2009-02-06 マイクロフォン装置
PCT/JP2010/000466 WO2010089975A1 (ja) 2009-02-06 2010-01-27 マイクロフォ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1740A true CN102301740A (zh) 2011-12-28
CN102301740B CN102301740B (zh) 2014-03-12

Family

ID=42351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5917.0A Active CN102301740B (zh) 2009-02-06 2010-01-27 话筒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44097B2 (zh)
JP (1) JP4484942B1 (zh)
CN (1) CN102301740B (zh)
WO (1) WO20100899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42973B2 (ja) * 2016-11-24 2018-06-13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手動パルス発生装置
JP6342974B2 (ja) * 2016-11-24 2018-06-13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手動パルス発生装置
DE102017010914B3 (de) * 2017-11-25 2018-12-06 Yury Agroskin Mikrofon mit einem Handgriff
DE102017010916B3 (de) * 2017-11-25 2018-12-06 Yury Agroskin Mikrofon mit einem Handgriff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527A (zh) * 1999-10-15 2001-05-02 李志仁 伸缩式麦克风
EP1146772A2 (en) * 2000-04-13 2001-10-17 Star Micronics Co., Ltd.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and structure for mounting a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JP2002042603A (ja) * 2000-07-24 2002-0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マイクの押しボタン装置
CN2781692Y (zh) * 2005-03-31 2006-05-17 嘉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麦克风
CN1826018A (zh) * 2005-02-24 2006-08-30 L&Lp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电路以及包括该电路的手持麦克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88204A (en) * 1931-05-08 1932-11-15 Bond Electric Corp Flash light switch
JPS55150567A (en) 1979-05-11 1980-1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ctuation of nickel-iron battery group
DE3331009A1 (de) 1983-08-27 1985-03-14 Basf Ag, 6700 Ludwigshafen Verfahren zur erhoehung der enteralen resorbierbarkeit von heparin bzw. heparinoiden sowie das so erhaeltliche heparin- bzw. heparinoidpraeparat
JPS60134254A (ja) 1983-12-23 1985-07-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オゾン除去装置
JPS60134254U (ja) * 1984-02-20 1985-09-06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無線機用マイクロホン
JPS60155138U (ja) * 1984-03-24 1985-10-16 オンキヨー株式会社 ハンドマイクのプレスト−クスイツチ構造
DE3431213A1 (de) 1984-08-24 1986-03-06 Friedrich Deckel AG, 8000 München Einrichtung zum klemmen eines gegenueber einem ersten maschinenteil verschiebbar angeordneten zweiten maschinenteils
JPS6161731U (zh) * 1984-09-26 1986-04-25
US4815143A (en) * 1987-03-27 1989-03-21 Hm Electronics, Inc. Wireless microphone
JPH08306264A (ja) * 1995-05-09 1996-11-22 Oki Systec Tokai:Kk スイッチカバー
JP2000173388A (ja) * 1998-12-01 2000-06-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527A (zh) * 1999-10-15 2001-05-02 李志仁 伸缩式麦克风
EP1146772A2 (en) * 2000-04-13 2001-10-17 Star Micronics Co., Ltd.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and structure for mounting a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JP2002042603A (ja) * 2000-07-24 2002-0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マイクの押しボタン装置
CN1826018A (zh) * 2005-02-24 2006-08-30 L&Lp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电路以及包括该电路的手持麦克风
CN2781692Y (zh) * 2005-03-31 2006-05-17 嘉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麦克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83399A (ja) 2010-08-19
CN102301740B (zh) 2014-03-12
WO2010089975A1 (ja) 2010-08-12
JP4484942B1 (ja) 2010-06-16
US20120045077A1 (en) 2012-02-23
US8744097B2 (en) 2014-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1740B (zh) 话筒装置
JP2002008481A (ja) キーボードスイッチ
US831913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lide switch thereof
US859270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witches to selectively control safe access
JP4391436B2 (ja) 3ポジションスイッチ
JP2012014901A (ja) 回路遮断器の接点開閉機構
CN110853960A (zh) 一种滑动开关
WO2001044917A1 (fr) Interrupteur de clavier
TW200303032A (en) Multi-directional input device
US20020130026A1 (en) Control device for a push-button type switch
JPH113630A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及びその組立て方法
US20100163392A1 (en) Switch
CN218675984U (zh) 鼠标
US3226491A (en) Telephone switch control device
KR200373925Y1 (ko) 슬라이드식 usb커넥터 고정수단
CN217134244U (zh) 一种精简型速动开关
JP4553310B2 (ja) スイッチ機構
CN209591864U (zh) 一种剪刀脚结构薄型键盘开关
CN210246714U (zh) 一种具有改善手感结构的光微动开关
ATE241209T1 (de) Türöffnerschalter
KR100826841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오토 슬라이드 개폐장치
JP2589914Y2 (ja) スイッチ
KR20050100257A (ko) 슬라이드형 휴대폰의 위치 감지 구조
JP3885298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CN101740249A (zh) 按钮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