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9269A - 帽组件和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帽组件和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9269A
CN102299269A CN201110044198XA CN201110044198A CN102299269A CN 102299269 A CN102299269 A CN 102299269A CN 201110044198X A CN201110044198X A CN 201110044198XA CN 201110044198 A CN201110044198 A CN 201110044198A CN 102299269 A CN102299269 A CN 102299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on board
fixed component
board
long side
cap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41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鱼和一
金劲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99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92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3Spacers; Insulating pl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帽组件和一种二次电池。通过在绝缘板处形成呈钩状的固定构件使得由固定构件来保持端子板,具有帽组件的二次电池防止端子板的端部松开或分离。帽组件包括在绝缘板的底部上呈钩状的固定构件,其中,绝缘板位于帽板和端子板之间,通过固定构件来保持端子板。根据这种构造,能够改善从电极组件引出的电极接线片与端子板之间的可焊性。

Description

帽组件和二次电池
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6月25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第61/358,506号临时申请和于2010年10月5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第12/898,194号非临时申请的优先权并要求它们的权益,所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通常,可以通过将电极组件容纳在罐中来形成袋型锂二次电池,其中,电极组件包括具有负极接线片的负极板、具有正极接线片的正极板及置于正负极板之间的隔膜。
在本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是为了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能包含不形成已经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对位于帽板和端子板之间的绝缘板提供呈钩状的固定构件(闩锁或掣子),以将端子板固定到固定构件。本发明的所述方面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端子板的端部松开或分离的二次电池。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包括一种二次电池的帽组件,所述帽组件具有附于绝缘壳的帽板。所述帽组件包括位于帽板和绝缘壳之间的端子板。所述帽组件还包括具有面向帽板的上表面和面向绝缘壳的基体的下表面的绝缘板。至少一个固定构件从绝缘板的下表面延伸,将端子板固定到绝缘板。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呈钩状。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包括:绝缘板具有包括两个长的侧表面和两个短的侧表面的四个面。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绝缘板的一侧形成有孔,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在绝缘板的没有形成孔的侧部从绝缘板的下表面延伸。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的绝缘板具有包括两个短的侧表面而不具有长的侧表面的四个面,其中,绝缘板的一侧形成有孔,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在所述两个短的侧表面中的与附近有孔的一个侧表面相对的另一侧表面处从绝缘板的下表面延伸。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至少两个固定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固定构件中的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长的侧表面中的一个长的侧表面上,所述至少两个固定构件中的另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长的侧表面中的另一长的侧表面上。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至少三个固定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三个固定构件中的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长的侧表面中的一个长的侧表面上,所述至少三个固定构件中的另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长的侧表面中的另一长的侧表面上,所述至少三个固定构件中的又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短的侧表面中的一个短的侧表面上。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的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延伸以形成钩状结构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横向表面,与绝缘板的下表面平行并与绝缘板的下表面形成引导槽;锥形表面,相对于绝缘板的下表面以锐角倾斜。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的端子板还包括凹进在端子板中且具有容纳支撑件的形状的锁定槽。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的绝缘板还包括位于所述下表面中用来容纳端子板的容纳空间。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的绝缘板由短的侧壁或长的侧壁部分围绕,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从短的侧壁或长的侧壁延伸。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具有帽组件和罐,帽组件具有帽板且电极端子穿过帽板延伸,帽板附于绝缘壳,绝缘壳还附于罐,罐具有电解液和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具有负极接线片和正极接线片。所述帽组件包括具有电极端子穿过的第二端子孔的端子板,端子板位于帽板和绝缘壳之间。所述帽组件还包括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绝缘板,所述上表面面向帽板且与帽板接触,所述下表面与端子板接触且面向绝缘壳的基体。至少一个固定构件从绝缘板的下表面延伸,将端子板固定到绝缘板。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的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呈钩状。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的绝缘板具有包括两个长的侧表面和两个短的侧表面的四个面。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绝缘板的一侧形成有孔,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在绝缘板的没有形成孔的侧部从绝缘板的下表面延伸。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的绝缘板具有包括两个短的侧表面而不具有长的侧表面的四个面。绝缘板的一侧形成有孔,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在所述两个短的侧表面中的与附近有孔的一个侧表面相对的另一侧表面处从绝缘板的下表面延伸。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至少两个固定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固定构件中的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长的侧表面中的一个长的侧表面上,所述至少两个固定构件中的另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长的侧表面中的另一长的侧表面上。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至少三个固定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三个固定构件中的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长的侧表面中的一个长的侧表面上,所述至少三个固定构件中的另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长的侧表面中的另一长的侧表面上,所述至少三个固定构件中的又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短的侧表面中的一个短的侧表面上。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的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还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延伸以形成钩状结构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横向表面,与绝缘板的下表面平行并与绝缘板的下表面形成引导槽;锥形表面,相对于绝缘板的下表面以锐角倾斜。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的端子板还包括凹进在端子板中且具有容纳支撑件的形状的锁定槽。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的绝缘板还包括位于所述下表面中用来容纳端子板的容纳空间。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的绝缘板由短的侧壁或长的侧壁部分围绕,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从短的侧壁或长的侧壁延伸。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多个方面,通过利用绝缘板的固定构件保持端子板使得防止端子板的端部松开,能够改善从电极组件引出的电极接线片与端子板之间的可焊性。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下面结合附图考虑时的详细描述,对本发明的更为全面的理解及其许多附带优点将容易明白且变得更好理解,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袋式二次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根据图1中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配备有具有固定构件的绝缘板的二次电池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根据图1和图2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固定构件的绝缘板的仰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固定构件的绝缘板的仰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固定构件的绝缘板的仰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固定构件的绝缘板的仰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固定构件的绝缘板的仰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备有具有固定构件的绝缘板的二次电池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备有具有固定构件的绝缘板的二次电池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示出了图9中的端子板的底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在全都不脱离用于本发明的原理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修改描述的实施例。
要认识到,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便于描述,附图中示出的组成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给出的,本发明不受示出的尺寸和厚度的限制。
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夸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应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底的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该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可选择地,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为了阐明本发明,从该说明书的细节中省略了与说明书无关的元件,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在若干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相同的标号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代表性地描述了具有相同构造的组成元件,将在其他实施例中仅描述除了在所述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组成元件之外的其他组成元件。
在典型的二次电池中,用帽组件密封罐的顶部。帽组件的端子板焊接到从电极组件伸出的且电连接到电极组件的负极接线片和正极接线片中的任意一种。
然而,在这种构造中,由于没有作准备来将端子板稳固到绝缘板,所以端子板可以与绝缘板的底部分开。因此,因为没有以任何方式固定或稳固端子板,所以难以将端子板牢固地焊接到负极接线片和正极接线片中的任何一种。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袋式二次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二次电池可以包括罐10和帽组件20,罐10在一侧具有开口并且容纳电极组件12,帽组件20密封罐10的开口。此外,二次电池可包括位于电极组件12和帽组件20之间且放置在罐10的上部上的绝缘壳70。
此外,帽组件20还可以包括形成在绝缘板50的底部上的钩状固定构件(闩锁(latch)、掣子(catch)或其他类型的固定构件)54a,其中,绝缘板50位于帽板40和端子板60之间。在这种构造中,钩状固定构件54a通过将端子板60紧密地固定到绝缘板50而防止端子板60分离。
绝缘板50具有相互面对的一对长的侧表面53a、连接长的侧表面53a的端部的一对短的侧表面53b、上表面53c和下表面53d。插入有端子板60的容纳空间52形成在绝缘板50的底部上。此外,钩状固定构件54a形成在容纳空间52侧部的下端部处。
在这种构造中,插入有电极端子30的第二端子孔51形成在绝缘板50的一侧。此外,固定构件54a在绝缘板50的另一侧可以形成在容纳空间52的至少任意一侧的下端部处。
为了便于描述,绝缘板50的长的侧表面53a处的侧部称作“长的侧壁”,绝缘板50的短的侧表面53b处的侧部称作“短的侧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构件54a在绝缘板50的所述另一侧形成在短的侧壁的下端部处。也就是说,固定构件54a具有从短的侧壁的下端部的区域向绝缘板50内侧突出的钩状。因此,端子板60附于固定构件54a并与绝缘板50的容纳空间52紧密接触。
在这种构造中,还可在端子板60的顶部上设置保险丝62,通过设置保险丝62来增加端子板60的长度。因此,端子板60的与容纳空间52接触的端部可能随着端子板的长度的增加而松开或分离,而这是通过固定构件54a来防止的。
在下文中详细描述袋式二次电池的构造。
首先,通过卷绕其间具有隔膜14的负极板15和正极板13来形成电极组件12。从电极组件12向上伸出的负极接线片16可以连接到负极板15,从电极组件12向上伸出的正极接线片17可以连接到正极板13。负极接线片16和正极接线片17彼此隔开预定的距离并且在电极组件12中电连接。
此外,可以在从电极组件12引出负极接线片16和正极接线片17的部分处卷绕层压带(lamination tape)18。层压带18阻挡由负极板16或正极板17产生的热。此外,层压带18防止电极组件12受到负极接线片16和正极接线片17的边缘的挤压。
在这种构造中,负极接线片16和正极接线片17分别与电极组件的负极板15和正极板13电连接,并且引到罐10的开口外。对于这种构造,负极接线片16和正极接线片17通过固定到罐10中的电极组件12上部的绝缘壳70的引导通孔72与罐或端子板60电连接。
通过在薄铝层上涂覆并干燥料浆形成负极板15,通过在薄铜层上涂覆并干燥料浆形成正极板13。料浆包含负极板15或正极板13的活性物质及将活性物质粘合到金属层的固定剂。含锂复合氧化物用作锂二次电池中的正极活性物质。此外,虽然负极活性物质可以是硬碳、软碳、石墨等任何一种碳物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那些类型的锂二次电池。
罐10通过开口容纳电极组件,并且罐10的水平截面形成为具有倒圆角的矩形。罐10的水平截面不限于上文,虽然未示出,但是罐10的水平截面可以是矩形、椭圆或其他形状。罐10可以优选地由铝、铝合金或任何其他轻而抗拉的金属或材料制成。此外,可以利用深冲方法容易地制造罐19。
帽组件20可以包括帽板40、电极端子30、绝缘板50、端子板60和垫圈35。当组合帽组件20和罐10时,帽板40可以通过密封罐10的开口来限定罐10的一个面。对于这种构造,帽板40可以通过焊接等附于罐10的开口。此外,帽板40与穿过绝缘板70的引导通孔72而引出的负极接线片16和正极接线片17中的任何一种电连接。此外,帽板40具有用于与垫圈35组合的第一端子孔41和用于注入电解液的电解液入口42。形成在帽板40中的电解液入口42用作将电解液注入到罐10中的通道。此外,在注入电解液后,用帽43密封电解液入口42。
设置垫圈35来确保电极端子30与帽板40之间的绝缘。中心端子孔36可以穿过用来与电极端子30组合的垫圈35而形成,电极端子30穿过中心端子孔36与垫圈35组合。
此外,上面描述的绝缘板50置于帽板40和端子板60之间,用于绝缘。此外,电极端子30穿过的第二端子孔51穿过绝缘板50形成。
另外,端子板60通过第三端子孔61与电极端子30电连接。此外,端子板60与负极接线片16或正极接线片17中不与帽板40连接的那个接线片电连接。也就是说,当帽板40与负极接线片16电连接时,端子板60与正极接线片17电连接,因此,可以实现电极端子30与正极接线片17之间的电连接。
绝缘壳70可以位于电极组件12和帽组件20之间,用于电绝缘,详细地讲,绝缘壳70保持插入罐10的上部中。绝缘壳70可以由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的硬塑性树脂制成。因此,当绝缘壳70插入罐10中时,绝缘壳70基本不会因电解液而变形,并且容易确保电极组件12和帽组件20之间的绝缘。
如上所述,当绝缘壳70由硬塑料树脂制成时,由于绝缘壳70没有弹性而导致难以将绝缘壳70与罐10相组合。为了消除这个问题,绝缘壳70可以由基体(base)74和支撑件75组成,以与罐10稳定地连接。在这种构造中,基体74是绝缘壳70的底部,支撑件75是绝缘壳70的外部侧。
绝缘壳70的基体74由厚度均匀的板形成,并且具有与罐10的内部空间的水平截面形状相似的形状。此外,优选的是,绝缘壳70的支撑件75的水平外周比罐10的水平内周稍大,用于压配(press-fitting)。电解液入口(未示出)和引导通孔72穿过绝缘壳70形成。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备有具有固定构件的绝缘板的二次电池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固定构件的绝缘板的仰视图。
参照图2和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绝缘板50位于帽板40和端子板60之间,并且在底部上具有用来容纳端子板60的容纳空间52。此外,固定构件54a形成为与绝缘板50的形成有第二端子孔51(见图1)且设置有绝缘板壁50a的一侧相对,即,固定构件54a形成在绝缘板50的另一侧的侧壁上。更优选地,固定构件54a在绝缘板50的所述另一侧处形成在短的侧壁56b的下端部处。
固定构件54a的底部可以向绝缘板50的内侧向上倾斜。具体地讲,如图2的放大截面所示,固定构件54a是绝缘板50的延伸,具有与绝缘板50的下表面53d平行的横向表面57a和相对于绝缘板的下表面以锐角倾斜的锥形表面(凸轮表面(camming surface))57b。因此,当端子板60压配在容纳空间52中时,端子板60的端部可以安放在容纳空间52中,而无需锁定到固定构件54a的底部。此外,可以通过这种结构改善固定构件54a的弹性。
如上所述,长度因保险丝62(见图1)而增加的端子板60的端部可以通过固定构件54a而易于固定到绝缘板50的容纳空间52。因此,能够改善端子板60和与端子板60电连接且物理连接的正极接线片17之间的可焊性。
虽然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一个固定构件54a在绝缘板50的所述另一侧形成在短的侧壁56b的下端部处,但是可以形成更多的固定构件。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固定构件的绝缘板的仰视图。
参照图4,容纳端子板60(见图1)的容纳空间52形成在绝缘板50的底部上。在这种构造中,容纳空间52比端子板60稍大,同时覆盖端子板60的顶部和所有侧面。此外,固定构件54b在绝缘板50的另一侧形成在一对长的侧壁56a和一个短的侧壁56b的下端部处。
端子板60的端部被固定构件54b固定在三个面,从而能够将端子板60牢固地固定到绝缘板50的容纳空间52(见图1)。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固定构件的绝缘板的仰视图。
参照图5,容纳空间52形成在绝缘板50的底部上以覆盖端子板60的顶部和仅仅一对长的侧表面。即,容纳空间52只有一对长的侧壁56a。
因此,固定端子板60的端部的两个固定构件54c可以在绝缘板50的所述另一侧分别形成在所述一对长的侧壁56a的下端部处。在这种构造中,与在一个面形成一个固定构件54c时相比,能够更牢固地固定端子板60。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固定构件的绝缘板的仰视图。
参照图6,与图5示出的实施例相反,容纳空间52形成为覆盖端子板60的顶部(见图1)和仅仅一对短的侧表面。也就是说,容纳空间52只有一对短的侧壁56b。
因此,固定构件54d可以在绝缘板50的所述另一侧以从一个短的侧壁56b的底部突出的钩状形成。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固定构件的绝缘板的仰视图。
参照图7,形成在绝缘板50的底部上的容纳空间52覆盖端子板60(见图1)的顶部和所有的侧面。此外,固定构件54e在绝缘板50的所述另一侧形成在一对长的侧壁56a和一个短的侧壁56b处。
与上面描述的前面的实施例不同,根据图7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构件54e沿着短的侧壁56b形成得较长。此外,除了与该短的侧壁56b接触的一对长的侧壁56a的端部之外,固定构件54e还沿着长的侧壁56a留有空间55地形成得较长。
与本发明的图4示出的实施例相似,由于端子板60的端部被固定构件54e固定在三个面,所以能够更牢固地固定端子板60。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备有具有固定构件的绝缘板的二次电池的局部剖视图。
参照图8,向绝缘板50内侧延伸的支撑件57形成在绝缘板50的短的侧壁的下端部的预定区域处。即,支撑件57形成为支撑端子板60的下端部的底部。支撑件57包括横向表面57a和锥形表面57b,横向表面57a与绝缘板50的下表面平行并与绝缘板50的下表面形成引导槽58,锥形表面57b相对于绝缘板50的下表面以锐角倾斜。锥形表面57b和横向表面57a通过与绝缘板50的下表面53d垂直的竖直侧壁57c连接。可以通过形成支撑件57在绝缘板50的短的侧壁的面上形成引导槽58。在这种构造中,引导槽58是由绝缘板50的容纳空间52和支撑件57围绕而成的空间。
此外,具有向绝缘板50内侧突出的钩状的固定构件54f形成在支撑件57的底部上。在这种构造中,绝缘板50的支撑件57和固定构件54f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以便不妨碍坚固端子板60。此外,由于固定构件54f具有钩状,所以能够容易地将端子板60插到引导槽58中。如上所述,由于端子板60的端部装配在引导槽58中,所以能够防止端子板60的端部松开或分离。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配备有具有固定构件的绝缘板的二次电池的局部剖视图,图10是示出了图9中的端子板的底部透视图。
参照图9和图10,还形成向绝缘板50内侧延伸的支撑件57’,如本发明的图6中示出的实施例一样。在这种构造中,由支撑件57’形成且放置端子板60的端部的空间的厚度比端子板60的厚度小。支撑件57’包括横向表面57a和锥形表面57b,横向表面57a与绝缘板50的下表面平行并与绝缘板50的下表面形成引导槽58’,锥形表面57b相对于绝缘板50的下表面以锐角倾斜。锥形表面57b和横向表面57a通过与绝缘板50的下表面53d垂直的竖直侧壁57c连接。此外,锁定槽(locking groove)63可以形成在端子板60的底部上,以具有与由支撑件57’形成且放置端子板60的端部的空间的厚度和端子板60的厚度之差一样大的深度。锁定槽63与竖直侧壁57c毗邻。此外,具有向绝缘板50内侧突出的钩状的固定构件54g可以形成在支撑件57’的底部上。
通过在竖直侧壁57c处与绝缘板50的支撑件57’接触的端子板60的底部上形成锁定槽63,能够防止端子板60水平地移动。此外,能够将端子板60更牢固地保持在上/下方向(或竖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或水平方向)。
虽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描述了包括长度通过形成保险丝而增加的端子板的二次电池,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包括不具有保险丝的端子板的二次电池。
虽然参照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精神,但是应当明白,提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修改本发明。

Claims (24)

1.一种帽组件,所述帽组件具有附于二次电池的绝缘壳的帽板,所述帽组件包括:
端子板,位于帽板和绝缘壳之间;
绝缘板,具有面向帽板的上表面和面向绝缘壳的基体的下表面;
至少一个固定构件,从绝缘板的下表面延伸,将端子板固定到绝缘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呈钩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帽组件,其中,绝缘板具有包括两个长的侧表面和两个短的侧表面的四个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帽组件,其中,绝缘板的一侧形成有孔,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在绝缘板的没有形成孔的侧部从绝缘板的下表面延伸。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帽组件,其中,绝缘板具有包括两个短的侧表面而不具有长的侧表面的四个面,绝缘板的一侧形成有孔,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在所述两个短的侧表面中的与附近有所述孔的一个侧表面相对的另一侧表面处从绝缘板的下表面延伸。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帽组件,其中,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构件,所述至少两个固定构件中的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长的侧表面中的一个长的侧表面上,所述至少两个固定构件中的另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长的侧表面中的另一长的侧表面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帽组件,其中,包括至少三个固定构件,所述至少三个固定构件中的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长的侧表面中的一个长的侧表面上,所述至少三个固定构件中的另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长的侧表面中的另一长的侧表面上,所述至少三个固定构件中的又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短的侧表面中的一个短的侧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还包括:
支撑件,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延伸以形成钩状结构,其中,支撑件包括横向表面和锥形表面,所述横向表面与绝缘板的下表面平行并与绝缘板的下表面形成引导槽,所述锥形表面相对于绝缘板的下表面以锐角倾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帽组件,其中,锥形表面和横向表面通过与绝缘板的下表面垂直的垂直侧壁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帽组件,其中,端子板还包括:
锁定槽,凹进在端子板中且具有容纳支撑件的形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组件,其中,绝缘板还包括:
容纳空间,在所述下表面中,用来容纳端子板。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组件,其中,绝缘板由短的侧壁或长的侧壁部分围绕,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从短的侧壁或长的侧壁延伸。
13.一种二次电池,具有帽组件和罐,帽组件具有帽板且电极端子穿过帽板延伸,帽板附于绝缘壳,绝缘壳还附于罐,罐具有电解液和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具有负极接线片和正极接线片,所述帽组件包括:
端子板,具有电极端子穿过的第二端子孔,端子板位于帽板和绝缘壳之间;
绝缘板,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面向帽板且与帽板接触,所述下表面与端子板接触且面向绝缘壳的基体;
至少一个固定构件,从端子板的绝缘板的下表面延伸,将端子板固定到绝缘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呈钩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绝缘板具有包括两个长的侧表面和两个短的侧表面的四个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绝缘板的一侧形成有孔,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在绝缘板的没有形成孔的侧部从绝缘板的下表面延伸。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绝缘板具有包括两个短的侧表面而不具有长的侧表面的四个面,绝缘板的一侧形成有孔,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在绝缘板的与附近有所述孔的一个侧表面相对的另一侧表面处从绝缘板的下表面延伸。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构件,所述至少两个固定构件中的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长的侧表面中的一个长的侧表面上,所述至少两个固定构件中的另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长的侧表面中的另一长的侧表面上。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包括至少三个固定构件,所述至少三个固定构件中的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长的侧表面中的一个长的侧表面上,所述至少三个固定构件中的另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长的侧表面中的另一长的侧表面上,所述至少三个固定构件中的又一个固定构件形成在所述两个短的侧表面中的一个短的侧表面上。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还包括:
支撑件,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延伸以形成钩状结构,其中,支撑件包括横向表面和锥形表面,所述横向表面与绝缘板的下表面平行并与绝缘板的下表面形成引导槽,所述锥形表面相对于绝缘板的下表面以锐角倾斜。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锥形表面和横向表面通过与绝缘板的下表面垂直的垂直侧壁连接。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端子板还包括:
锁定槽,凹进在端子板中且具有容纳支撑件的形状。
23.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绝缘板还包括:
容纳空间,在所述下表面中,用来容纳端子板。
2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绝缘板由短的侧壁或长的侧壁部分围绕,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从短的侧壁或长的侧壁延伸。
CN201110044198XA 2010-06-25 2011-02-21 帽组件和二次电池 Pending CN1022992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5850610P 2010-06-25 2010-06-25
US61/358,506 2010-06-25
US12/898,194 2010-10-05
US12/898,194 US20110318634A1 (en) 2010-06-25 2010-10-05 Secondary batter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9269A true CN102299269A (zh) 2011-12-28

Family

ID=44654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4198XA Pending CN102299269A (zh) 2010-06-25 2011-02-21 帽组件和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318634A1 (zh)
EP (1) EP2400578B1 (zh)
JP (1) JP2012009413A (zh)
KR (1) KR101219269B1 (zh)
CN (1) CN10229926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3832A (zh) * 2012-04-17 2017-09-0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蓄电装置
WO2021203742A1 (zh) * 2020-04-09 2021-10-1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用电装置和电池的生产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51986B2 (en) * 2011-07-06 2016-02-02 In Kim Rechargeable battery
WO2015024531A1 (en) * 2013-08-23 2015-02-26 Byd Company Limited Battery cover plate assembly and battery having the same
JP6295695B2 (ja) * 2014-02-07 2018-03-20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及び電源モジュール
KR102198003B1 (ko) 2014-04-16 2021-01-0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지 팩
KR102235283B1 (ko) * 2014-08-25 2021-04-0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절연부재를 갖는 이차 전지
KR102263199B1 (ko) * 2014-11-12 2021-06-1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JP6413976B2 (ja) * 2015-08-18 2018-10-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
US10581125B2 (en) * 2016-11-02 2020-03-03 Lg Chem, Ltd. Battery system having a metallic end plate with thermally conductive adhesive portions thereon
CN110931667A (zh) * 2020-01-15 2020-03-27 苏州炬鸿通讯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高容量锂电池盖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6071A (ja) * 1994-06-03 1995-12-22 Toa Corp 基板の取付具
CN1747215A (zh) * 2004-09-09 2006-03-15 三星Sdi株式会社 罐型二次电池
CN1764004A (zh) * 2004-10-18 2006-04-26 三星Sdi株式会社 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1533982A (zh) * 2008-03-12 2009-09-1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池弹簧连接结构
JP2009259651A (ja) * 2008-04-17 2009-11-05 Hitachi Maxell Ltd 密閉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0928A (en) * 1994-07-07 2000-09-19 Alps Electric Co., Ltd. Protection device and battery cell using this protection device
JP2001291978A (ja) * 2000-04-04 2001-10-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リント基板保持構造
JP4017391B2 (ja) * 2001-12-25 2007-12-05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面状光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3711035B2 (ja) * 2001-04-26 2005-10-26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ホルダ
JP4300768B2 (ja) * 2002-08-06 2009-07-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装置
JP4539357B2 (ja) * 2005-02-10 2010-09-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充電装置及び電子装置
KR100880325B1 (ko) * 2007-09-05 2009-01-2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6071A (ja) * 1994-06-03 1995-12-22 Toa Corp 基板の取付具
CN1747215A (zh) * 2004-09-09 2006-03-15 三星Sdi株式会社 罐型二次电池
CN1764004A (zh) * 2004-10-18 2006-04-26 三星Sdi株式会社 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1533982A (zh) * 2008-03-12 2009-09-1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池弹簧连接结构
JP2009259651A (ja) * 2008-04-17 2009-11-05 Hitachi Maxell Ltd 密閉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3832A (zh) * 2012-04-17 2017-09-0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蓄电装置
WO2021203742A1 (zh) * 2020-04-09 2021-10-1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用电装置和电池的生产方法
US11973236B2 (en) 2020-04-09 2024-04-30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Battery, electr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batter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09413A (ja) 2012-01-12
US20110318634A1 (en) 2011-12-29
KR20120000486A (ko) 2012-01-02
EP2400578B1 (en) 2013-04-03
KR101219269B1 (ko) 2013-01-07
EP2400578A1 (en)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9269A (zh) 帽组件和二次电池
US10333113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retainer
JP5363404B2 (ja) 二次電池
KR101808923B1 (ko) 이차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차 전지
CN110692149B (zh) 电池模块、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车辆
KR101675623B1 (ko) 이차 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0033026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an external terminal and module thereof
KR101483133B1 (ko) 이차 전지
KR20180010073A (ko) 가요성 이차 전지
KR102226514B1 (ko) 이차 전지
KR102637933B1 (ko) 이차전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20120219834A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9899642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module thereof
KR20130058588A (ko) 이차 전지
KR20140103402A (ko) 전지용 파우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파우치형 전지
US10651455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US9847515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KR102234286B1 (ko) 커브드 이차 전지
KR102273786B1 (ko) 이차 전지
US9515343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KR102524471B1 (ko) 이차전지
KR102211529B1 (ko) 이차 전지
KR101711991B1 (ko) 기둥단자를 갖는 이차 전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지 모듈
US8841021B2 (en) Secondary battery
JP5964676B2 (ja) 電池パッ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