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5504A - 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的氮气吹扫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的氮气吹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5504A
CN102285504A CN2011101184530A CN201110118453A CN102285504A CN 102285504 A CN102285504 A CN 102285504A CN 2011101184530 A CN2011101184530 A CN 2011101184530A CN 201110118453 A CN201110118453 A CN 201110118453A CN 102285504 A CN102285504 A CN 1022855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tank
nitrogen
annular space
tank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184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5504B (zh
Inventor
宋媛玲
白改玲
王红
周伟
史慧娟
李文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Huanqi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Huanqi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Huanqiu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 20111011845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855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85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5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5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55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的氮气吹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当储罐的内罐、环隙空间及穹顶中气体露点小于0℃时,保持储罐罐顶的压力安全阀处于在线状态,通过内罐置换管道和环隙置换管道连续通入氮气,同时采用间断开关罐顶放空阀,进行憋压式置换储罐内的空气;当罐顶排放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2%,同时露点小于-20℃时,关闭罐顶放空阀,间断开关环隙放空阀,对环隙空间中的空气进行氮气置换;当测得环隙空间中的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2%,同时露点小于-10℃时,关闭环隙放空阀,继续通入氮气并控制氮气流量,当储罐压力升高至高压设定值时,对与罐体相连的工艺管线中的空气进行氮气置换。

Description

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的氮气吹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的氮气吹扫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通常是指单台储液量大于10000m3的大直径容器,本专利主要涉及一种储存液态烃的现场建造的平底圆柱形低温微正压大型储罐。低温微正压液态烃储罐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单容罐、双容罐、全容罐,它们都是由内罐和外罐组成的双层罐,内、外罐间填充绝热材料。
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在建设完成以后,需要经过渗透检验(PT)、射线探伤(RT)、真空箱检验、焊缝合金成分鉴定(PMI)等检测以确保储罐质量合格。试验完成之后,需进行罐内的干燥、惰化工作,准备投入使用。
储罐的干燥和惰化通常使用氮气置换的方法来实现,储罐的内部空间在氮气的保护下,可以防止蒸发气聚集和空气进入。具体方法是:氮气进行憋压泄压多次循环,缓慢和逐渐的将储罐内各个空间的露点及氧气含量降到规定要求。
现有大型储罐的氮气置换方法通常采用氮气连续打入内罐和环隙空间,并连续排放至大气,基本属于常压置换,这种方法用氮气量非常大,且耗时常、成本高,同时内罐和环隙空间的局部角落不易置换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的氮气吹扫方法,用以减少氮气置换所用的时间,节省置换成本,降低工程投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的氮气吹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内罐置换管道从罐顶插入罐内,沿着储罐的一侧壁面深入至储罐的底部,在罐体底部按照直径的方向铺设,并延伸到罐底的另一侧,并在罐底铺设的管道间隔300~1000mm开孔;
将环隙置换管道均匀分段,并围绕着储罐的环隙空间的底部环形铺设,以使置换氮气通过所述环隙置换管道流动;
当储罐的内罐、环隙空间及穹顶中气体露点小于0℃时,开始储罐的氮气置换过程,整个置换过程必须保持储罐罐顶的压力安全阀一直处于在线状态;
置换开始时,储罐内处于常压状态,首先保持罐顶放空阀关闭,连续通入氮气,进行罐内憋压操作,并密切监测罐内的压力升高情况,当罐内压力上升至比储罐的设计压力低3~5kPa时,打开罐顶放空阀,排放罐内气体至大气环境,进行罐内泄压操作,同时密切监测罐内压力下降情况,当罐内压力下降至高于大气环境压力3~5kPa时,关闭罐顶放空阀,完成一个憋压泄压循环,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当罐顶排放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2%,同时露点小于-20℃时,内罐的氮气置换过程完成,关闭罐顶放空阀,开始对环隙空间中的空气进行氮气置换;
环隙空间的氮气置换过程与内罐的氮气置换过程基本相同,首先保持环隙放空阀关闭,连续通入氮气,进行憋压操作,并密切监测罐内的压力升高情况,当罐内压力上升至比储罐的设计压力低3~5kPa时,打开环隙放空阀,排放罐内气体至大气环境,进行罐内泄压操作,同时密切监测罐内压力下降情况,当罐内压力下降至高于大气环境压力3~5kPa时,关闭环隙放空阀,完成一个憋压泄压循环,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当测得环隙空间中的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2%,同时露点小于-10℃时,环隙空间的氮气置换过程完成,关闭环隙放空阀,继续通入氮气并控制氮气流量,当储罐压力升高至高压设定值时,对与罐体相连的管线中的空气进行氮气置换。
较佳的,上述环隙置换管道的分段长度为2~4m。
较佳的,上述高压设定值比罐体设计压力小3~5kPa。
较佳的,上述氮气吹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整个空气置换过程要对储罐的压力进行监视,以保证罐内压力不超过储罐的设计压力。
较佳的,上述内罐中置换气体流动方向为由下至上,上述环隙空间中置换气体流动方向为由上至下。
较佳的,上述氮气的温度等于或高于储罐内空气的温度。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氮气置换工艺,可以使氮气的置换更加快速,且更均匀,不留死角,大大减少氮气置换所用的时间,节省置换成本,进一步降低工程投资。使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置换30000m3的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仅需3~5天可达到完全置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内罐置换管道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隙置换管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1为内罐;2为环隙空间;3为吊顶通气孔。图1中仪表代号解释:AE为分析元件;PSV为压力安全阀;TT为温度传送器;PT为压力传送器;MV为手动阀。阀门的类型如下:MV-1、MV-3、MV-5为截止阀;MV-2、MV-4为闸阀;MV-7为蝶阀;MV-6、MV-8、MV-9、MV-10为缩颈球阀。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储罐是圆柱形的单包容、双壁金属罐。内罐和外罐之间的环形空间填充绝热材料,储罐的吊顶和底板均设有绝热层。内罐与罐顶通过吊顶通气孔使气体相通,罐顶与环隙空间气体相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氮气置换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主要分为内罐置换和环隙置换两个部分,罐内分别安装内罐置换管道和环隙置换管道。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内罐置换管道示意图。内罐置换的氮气管道的具体位置如附图2所示,置换氮气的内罐置换管道从罐顶进入罐内,沿着储罐的一侧壁面深入至罐体的底部,在罐体底部沿直径的方向铺设,延伸到罐底的另一侧。氮气管道在储罐的侧壁段不开通气孔,在罐底的部分每隔300~1000mm开一个孔。氮气置换时,气流从下至上充满整个内罐。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隙置换管道示意图。环隙空间置换的氮气管道布置如附图3所示,管道围绕着环隙空间的底部环形铺设,均匀分段,分段长度为2~4m。
氮气置换开始时,环隙空间的两个氮气排放管道同时排气,同时打开罐顶放空阀,气体的流动方向如附图1所示。由于绝热材料在环隙部分的填充对气体流动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而当内罐空间置换完全后,环隙部分并未置换完全,此时开启环隙放空阀进行氮气置换。当环隙空间置换完全时,置换过程结束。
以下为本发明图1实施例的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的氮气吹扫方法,具体的置换过程如下:
1、当测得储罐的内罐、环隙及穹顶中气体露点小于0℃时,开始用氮气吹扫置换空气,储罐罐顶的压力安全阀PSV-1保持在线的状态。
2、来自氮气供应系统的氮气进入低温液态烃储罐内罐底部的氮气分布管,氮气流量通过阀门MV-3控制,同时开启罐顶放空阀MV-9,以确保在接收氮气时储罐的压力不超过其正常的操作条件。
3、置换时记录氮气的体积总量。氮气初始置换期间,使用较小流量的氮气吹扫,并逐步提高氮气流量,置换速率可逐步提高。氮气的温度应等于或高于储罐中空气的温度,此温度由TT-1测量。
4、当氮气用量与储罐的总体积基本相同时,同时罐内压力达到低于储罐设计压力3~5kPa时,开始在罐顶阀门MV-10取样测试其中氮气的含量。此后,每隔2小时取样并检测一次,罐内的压力由PT-1测量。
5、当罐顶排放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2%,同时露点小于-20℃时,此时关闭放空阀MV-9。
6、内罐置换完毕后,打开环隙放空阀MV-2和MV-4,对环隙进行氮气置换。
7、在取样点MV-1和MV-5处取样,当测得环隙中的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2%,同时露点小于-10℃时,关闭环隙放空阀MV-2和MV-4。
8、罐体的空气置换结束后,继续通入氮气并控制其流量,当储罐压力提高至接近罐体设计压力的高压设定值时,开始与罐体相连管线的置换。整个置换过程要监视储罐的压力PT-1,保证内罐压力不可超过储罐的设计压力。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氮气置换工艺,可以使氮气的置换更加快速,且更均匀,不留死角,大大减少氮气置换所用的时间,节省置换成本,降低工程投资。使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置换30000m3的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仅需3~5天可达到完全置换。
为保证罐内压力不超过储罐的设计压力,上述高压设定值比罐体设计压力小3~5kPa。
例如,为加快气体置换,保证满足气体置换要求,上述内罐中置换气体流动方向为由下至上,上述环隙空间中置换气体流动方向为由上至下。
例如,上述氮气吹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整个空气置换过程要对储罐的压力进行监视,以保证罐内压力不超过储罐的设计压力。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的氮气吹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使内罐置换管道从罐顶进入罐内,沿着储罐的一侧壁面深入至储罐的底部,在罐体底部按照直径的方向铺设,并延伸到罐底的另一侧,并在罐底部分间隔300~1000mm开孔;
将环隙置换管道均匀分段,并围绕着储罐的环隙空间的底部环形铺设,以使置换氮气通过所述环隙置换管道流动;
当储罐的内罐、环隙空间及穹顶中气体露点小于0℃时,保持储罐罐顶的压力安全阀处于在线状态,通过内罐置换管道和环隙置换管道连续通入氮气,同时采用间断开关罐顶放空阀,进行憋压式置换储罐内的空气;
当罐顶排放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2%,同时露点小于-20℃时,关闭所述罐顶放空阀,间断开关环隙放空阀,对所述环隙空间中的空气进行氮气置换;
当测得所述环隙空间中的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2%,同时露点小于-10℃时,关闭所述环隙放空阀,继续通入氮气并控制氮气流量,当储罐压力升高至高压设定值时,对与罐体相连的工艺管线中的空气进行氮气置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气吹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隙置换管道的分段长度为2~4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气吹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设定值比罐体设计压力小3~5k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气吹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整个空气置换过程要对储罐的压力进行监视,以保证罐内压力不超过储罐的设计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气吹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中置换气体流动方向为由下至上,所述环隙空间中置换气体流动方向为由上至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氮气吹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的温度等于或高于储罐内空气的温度。
CN 201110118453 2011-05-09 2011-05-09 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的氮气吹扫方法 Active CN1022855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18453 CN102285504B (zh) 2011-05-09 2011-05-09 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的氮气吹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18453 CN102285504B (zh) 2011-05-09 2011-05-09 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的氮气吹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5504A true CN102285504A (zh) 2011-12-21
CN102285504B CN102285504B (zh) 2012-09-05

Family

ID=45332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18453 Active CN102285504B (zh) 2011-05-09 2011-05-09 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的氮气吹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8550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0135A (zh) * 2014-09-29 2015-03-04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球罐的负压加惰性气体置换法
CN105270776A (zh) * 2014-06-25 2016-01-27 天津海科信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散灰罐防结块方法
CN106871628A (zh) * 2017-02-28 2017-06-20 南京麦科罗微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储罐的微波深度干燥方法
CN110159915A (zh) * 2019-05-31 2019-08-23 中国空分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低温全容罐氮气置换结构及其氮气置换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4295A (ja) * 1999-06-04 2000-12-12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貯槽用送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4295A (ja) * 1999-06-04 2000-12-12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貯槽用送風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0776A (zh) * 2014-06-25 2016-01-27 天津海科信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散灰罐防结块方法
CN104390135A (zh) * 2014-09-29 2015-03-04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球罐的负压加惰性气体置换法
CN106871628A (zh) * 2017-02-28 2017-06-20 南京麦科罗微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储罐的微波深度干燥方法
CN110159915A (zh) * 2019-05-31 2019-08-23 中国空分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低温全容罐氮气置换结构及其氮气置换方法
CN110159915B (zh) * 2019-05-31 2023-08-29 中国空分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低温全容罐氮气置换结构及其氮气置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5504B (zh) 2012-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5504B (zh) 大型低温液态烃储罐的氮气吹扫方法
US9977005B2 (en) Gas sampling device and filling station comprising such a device
CN202330242U (zh) 模拟海洋环境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耐久性影响的装置
JP5428755B2 (ja) ガス充填装置
AU2014228296B2 (en) Composite gas sampling system
US10724689B2 (en) Load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KR200458466Y1 (ko) 강재의 수소 유기 균열 시험장치
CN107003213B (zh) 试样采集装置及试样采集方法
JP2015092118A (ja) ガス送出用のバンドルトレーラ
JP2012092895A (ja) 二重殻タンクの製造方法及び二重殻タンク
CN206439617U (zh) 一种可以压力缓冲的环保型储气罐
CN104614308A (zh) 一种模拟硫酸露点腐蚀的实验装置
CN111879659A (zh) 低温容器的吸氢剂评价装置
KR200486929Y1 (ko) 배관용 퍼지장치
CN102374965B (zh) 潮湿腐蚀性气体腐蚀的模拟集气管线简易装置
JP5716489B2 (ja) Lngタンクのパージ方法
CN105927856A (zh) 一种防lng翻滚及罐内事故的自动诊断系统和方法
CN202101822U (zh) 水下气密试验装置
CN114852253B (zh) 一种多用途液货舱管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074089U (zh) 一种剩余液位传感器低温承压实验工装
CN204042413U (zh) 一种混凝土一次成型机制气柜
US20210372566A1 (en) Cryogenic nitrogen sourced gas-driven pneumatic devices
CN220345880U (zh) 一种样品前处理氮气氛围保持装置
CN114062040B (zh) 一种液体储存及定量取样装置及其方法和用途
CN215655191U (zh) 一种活性炭高压脱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07 Beijing, Dongzhimen, North Street, No. 9, No.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Patentee after: China Global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07 Beijing, Dongzhimen, North Street, No. 9, No.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Patentee before: China Huanqiu Engineering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