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1826A -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1826A
CN102281826A CN2009801545830A CN200980154583A CN102281826A CN 102281826 A CN102281826 A CN 102281826A CN 2009801545830 A CN2009801545830 A CN 2009801545830A CN 200980154583 A CN200980154583 A CN 200980154583A CN 102281826 A CN102281826 A CN 102281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il jackets
handling part
coil
jack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45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1826B (zh
Inventor
铃木启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81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1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1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18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9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9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2901Details of shaft
    • A61B2017/2902Details of shaft characterized by features of the actuating r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9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2901Details of shaft
    • A61B2017/2905Details of shaft flexibl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其包括:处理部,其用于对体腔内组织进行处理;操作部,其用于操作上述处理部;操作轴构件,其用于连接上述处理部和上述操作部;以及线圈护套部,其以上述操作轴构件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有该操作轴构件;上述线圈护套部包括;第1线圈护套,其呈螺旋状卷绕线材而成;以及第2线圈护套,其具有比上述第1线圈护套低的耐压缩性,并且具有比上述第1线圈护套高的旋转追随性;并且,上述第1线圈护套和上述第2线圈护套以同轴且沿径向重叠的方式配置,上述第2线圈护套的第1端部以相对于上述处理部不能绕自身的轴线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于上述处理部,上述第2线圈护套的第2端部以相对于上述操作部不能绕自身的轴线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于上述操作部,上述第1端部及上述第2端部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上述第1线圈护套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

Description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内窥镜地插入到体腔内而用于进行各种操作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本申请基于2009年3月1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09-066248号公报要求优先权,在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顶端具有钳子等处理部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当使用这种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对体腔内组织进行处理时,由于突出到体腔内的处理部的朝向相对于处理对象的组织的位置不合适等的缘故,有时需要调节处理部的朝向。当进行这种调节时,重要的是使处理部可靠地追随操作者的操作而旋转。
通常,当使上述处理部旋转时,使内窥镜用处理器具的手边侧的操作部旋转。在这里,在如钳子等那样借助操作部按压和拽拉与处理部相连接的操作线等来进行开闭操作的处理器具的情况下,随着开闭动作,在线圈护套的轴向上作用有压缩力。此时,与由1根线材卷绕而成的单股线圈护套相比,由多根线材卷绕而成的多股线圈护套虽然旋转传递性高,但是在轴向上易被压缩。因此,线圈护套在轴向上被压缩而应向顶端部传递的轴向力下降,从而不能进行充分的处理,导致操作变得繁琐。
作为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方案,提出有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在该内窥镜用处理器具中,由1根线材呈螺旋状卷绕而成的第1线圈护套贯穿于由多根线材沿同一方向呈螺旋状卷绕而成的第2线圈护套中。第2线圈护套的顶端固定于用于进行处理的可动顶端部,基端固定于操作部。
如此,通过使用第1线圈护套和第2线圈护套这2种线圈护套,能够兼得耐压缩性和转矩传递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126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中,若被插入的内窥镜的曲折移动等导致第1及第2线圈护套弯曲,则在通常为1~2米左右的长尺寸的第1及第2线圈护套中,该弯曲的外侧和内侧的表观长度会发生变化。其结果,即使第1线圈护套和第2线圈护套的长度相同,也有可能第1线圈护套无法完全容纳于第2线圈护套中。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中,由于第2线圈护套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可动顶端部和操作部,因此不能吸收上述表观长度的变化。在这种状态下,若发生上述那种弯曲,则第2线圈护套内的第1线圈护套的形状可能会变化而产生应变。
若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可动顶端部的旋转操作,则产生旋转应变而在第1及第2线圈护套中存积。由此,可动顶端部不能良好地追随操作部的旋转,当操作部旋转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存积在这些线圈护套中的旋转应变就被一次性地释放出来,有可能产生可动顶端部一次旋转较大的角度量的所谓的旋转跃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弯曲状态下也能够使处理部良好地追随操作部的旋转操作而旋转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包括:处理部,其用于对体腔内组织进行处理;操作部,其用于操作上述处理部;操作轴构件,其用于连接上述处理部和上述操作部;以及线圈护套部,其以上述操作轴构件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有该操作轴构件;上述线圈护套部包括;第1线圈护套,其呈螺旋状卷绕线材而成;以及第2线圈护套,其具有比上述第1线圈护套低的耐压缩性,并且具有比上述第1线圈护套高的旋转追随性;并且,上述第1线圈护套和上述第2线圈护套以同轴且沿径向重叠的方式配置,上述第2线圈护套的第1端部以相对于上述处理部不能绕自身的轴线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于上述处理部,上述第2线圈护套的第2端部以相对于上述操作部不能绕自身的轴线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于上述操作部,上述第1端部及上述第2端部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上述第1线圈护套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2线圈护套的上述第1端部及上述第2端部中的一者相对于上述第1线圈护套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上述第1端部及上述第2端部中的另一者相对于上述第1线圈护套不能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当线圈护套部在体内发生曲折移动等而在第1线圈护套和第2线圈护套之间产生表观长度之差时,相对于第1线圈护套能够相对移动的第2线圈护套的一个端部移动而吸收该表观长度之差,防止当旋转操作第2线圈护套时在线圈护套部中存积应变。
也可以是,呈螺旋状卷绕1根线材而形成上述第1线圈护套,沿相同方向并呈螺旋状卷绕多根线材而形成上述第2线圈护套。
在此情况下,能够最优化第1线圈护套的耐压缩性和第2线圈护套的旋转追随性。
也可以是,上述第1线圈护套的第1端部以相对于上述处理部能够绕自身的轴线相对旋转且不能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于上述处理部,上述第1线圈护套的第2端部以相对于操作部能够绕自身的轴线相对旋转且不能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于上述操作部。
在此情况下,能够在可靠地对操作轴构件赋予耐压缩性的同时顺畅地旋转操作处理部。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处理部具有能够开闭的一对钳子构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即使在弯曲状态下也能够使处理部良好地追随操作部的旋转操作而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的整体图;
图2是该内窥镜用处理器具的顶端侧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该内窥镜用处理器具的操作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
图5是图3的B-B剖面图;
图6是表示该内窥镜用处理器具的使用时的动作的图;
图7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中的操作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中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以下简称为“处理器具”)1包括用于对体腔内组织进行处理的处理部10、用于操作处理部10的操作部20、用于连接处理部10和操作部20的2根操作线(操作轴构件)30、以操作线30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有该操作线30的线圈护套部40。
图2是包含处理部10在内的处理器具1的顶端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处理部10构成为第1钳子构件11和第2钳子构件12这一对钳子构件利用转动轴13彼此转动自如地相连结。在各钳子构件11、12的比转动轴13靠基端侧的位置上连接有操作线30,穿过线圈护套部40内部连结到操作部20。
如图1所示,操作部20包括细长的主体21和以沿轴线方向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主体21上的滑块22。在操作部20上连接有操作线30及线圈护套部40的端部,后述其详细的连接方式。
线圈护套部40是经内窥镜地插入到体腔内的部位,其包括贯穿有操作线30的第1线圈护套41和贯穿有第1线圈护套41的第2线圈护套42。
第1线圈护套41是由1根金属线材紧密卷绕成环状而形成的所谓单股型的线圈护套,并用于对贯穿于该第1线圈护套41中的操作线30赋予耐压缩性而将借助滑块22进行的处理部10的开闭操作顺畅地传递至处理部10。
另一方面,第2线圈护套42是由多根金属线材沿径向排列并紧密卷绕成环状而形成的所谓多股型的线圈护套,并用于将使处理部10旋转的操作顺畅地传递至处理部10。可适宜地决定由几根金属线材形成第2线圈护套4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由平坦的金属线材形成第1线圈护套41、由圆杆状的金属线材形成第2线圈护套42为例进行了说明,但金属线材的形状不限于此,可根据线圈护套部40的设计值等适宜地选择。
如图2所示,利用切削等将第2线圈护套42的顶端(第1端部)42A侧的预定长度的区域加工成具有平坦的外周表面42B。而且,利用焊接等将用于连接处理部10和线圈护套部40的连接构件43固定于第2线圈护套42的顶端42A。在连接构件43的顶端侧设置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相对于连接构件43不能相对移动。
连接构件43的基端侧形成为筒状,在其内表面包括与第2线圈护套42的外周表面连接固定的第1内表面43A、及以直径小于第1内表面43A的方式形成在比第1内表面43A靠顶端侧处的第2内表面43B。贯穿于第2线圈护套42中的第1线圈护套41的顶端41A插入在第2内表面43B中而固定于连接构件43。
即,固定在连接构件43的第1内表面43A上的第2线圈护套42的顶端42A不能相对于连接构件43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也不能相对于第1线圈护套41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
另外,连接构件43和线圈护套部的连接方式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情况。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在形成为筒状的连接构件的基端侧,在外表面上固定第2线圈护套42,在内表面上固定第1线圈护套41。此外,连接构件中用于固定线圈护套部的部位的形状也可以不是筒状。
利用具有绝缘性的管44包覆第2线圈护套42的外周表面。管44由绝缘性的材料形成,在顶端侧利用压入等安装有大致圆筒状的卡合构件45。卡合构件45卡合在通过上述加工使其外径变小了的外周表面42B的基端侧。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管44以能够绕轴线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于第2线圈护套42。另外,管44在本发明的处理器具中不是必须的,也可以在需要对线圈护套部40进行绝缘处理等时根据需要设置。因而,也可以以第2线圈护套42的外周表面没有包覆而露出的方式构成处理器具1。
图3是操作部20和线圈护套部40之间的连接部位的放大剖视图。线圈护套部40的基端连接于主体21。管44的基端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插入到主体21的顶端中,第2线圈护套42的基端(第2端部)42C在主体21的内部固定于滑动构件23。
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如图4所示,由于滑动构件23的沿主体21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大致长方形,因此若使主体21绕轴线旋转,则滑动构件23和第2线圈护套42也会与主体21一起绕轴线旋转。
此外,滑动构件23能够在滑动槽24的内部滑动,该滑动槽24以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主体21的内部。即,第2线圈护套42的基端42C以不能相对于主体21绕轴线转动且能够相对于主体21和第1线圈护套41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安装。滑动构件23在滑动槽24中的位置关系优选如下设定:使滑动构件23与滑动槽24的长度方向的端面始终不接触,以便即使在线圈护套部40最大限度弯曲的情况下线圈护套部40也不会发生应变。
自第2线圈护套42伸出的第1线圈护套41的基端41B固定于卡定构件25。如图5中用剖面示出的那样,卡定构件25呈大致圆筒状,具有大于第1线圈护套41的外径。因而,第1线圈护套41的基端41B以相对于主体21能够绕轴线旋转且不能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自第1线圈护套41伸出的操作线30穿过主体21的内部与滑块22连接。由此,通过使滑块22相对于主体21沿轴线方向滑动,使操作线30相对于线圈护套部40进退,从而能够对设置于处理部10的一对钳子构件11、12进行开闭操作。
说明使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处理器具1时的动作。
首先,使用者将未图示的内窥镜插入到患者等的体内,使该内窥镜的顶端前进至处理对象的体腔内组织(以下称作“对象组织”)附近。
接着,使用者使滑块22相对于主体21后退而使处理部10成为关闭状态,将处理器具1的处理部10和线圈护套部40插入到内窥镜的未图示的钳子通道中。于是,使处理部10自钳子通道突出。
当进行处理时,使滑块22滑动至主体21的顶端侧。于是,连接于滑块22的操作线30相对于线圈护套部40前进。如上所述,由于转动轴13相对于安装在线圈护套部40的顶端上的连接构件43不能相对移动,因此第1钳子构件11和第2钳子构件12分别以转动轴13为中心转动而使处理部10张开。
若使用者使对象组织位于处理部10的已张开的钳子构件11、12之间,然后使滑块22向主体21的基端侧滑动,则钳子构件11、12的顶端侧再次闭合,处理部10夹入对象组织。此时,由于单股型的第1线圈护套41对操作线30赋予耐压缩性,因此由使用者借助滑块22进行的操作顺畅地传递至处理部10。
当自内窥镜的顶端突出的处理部10的钳子构件11、12的开闭朝向相对于对象组织不合适时,使用者把持操作部20的主体21而使其绕轴线旋转。于是,滑动构件23与主体21一起绕轴线旋转,连接于滑动构件23的第2线圈护套42及安装于第2线圈护套42的顶端上的处理部10绕轴线旋转。这样,能够调节处理部10的开闭朝向。由于利用多股型的第2线圈护套42来连接处理部10和操作部20的主体21,因此利用第2线圈护套42将上述的由使用者进行的主体21的旋转操作所产生的转矩良好地传递至处理部10。其结果,处理部10一边良好地追随主体21的旋转操作一边绕轴线旋转,能够容易地调节处理部10的开闭朝向。
根据体腔内的脏器等的形状、患者的姿势等,有时会在内窥镜的长尺寸的插入部、贯穿于该插入部中的处理器具1的线圈护套部40中发生曲折移动、弯曲等。但是,即使在线圈护套部40的曲折移动等导致构成线圈护套部40的第1线圈护套41和第2线圈护套42之间产生表观长度之差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通过使连接有第2线圈护套42的基端42C的滑动构件23在主体21内部的滑动槽24内向用箭头表示的方向滑动,使第2线圈护套42的基端42C相对于第1线圈护套41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而吸收该表观长度。这样,防止旋转操作带来的应变存积于线圈护套部40。
另外,在图6中,为了便于阅图,省略表示了管44。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1,多股型的第2线圈护套42的两端分别以不能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处理部10和操作部20的主体21。因而,能够将使主体21绕轴线旋转所产生的转矩高效地传递至处理部10而使处理部10绕轴线旋转,并能够较好地进行对象组织的方向调节。
此外,由于第2线圈护套42的基端42C能够利用设置于滑动构件23和主体21上的滑动槽24相对于第1线圈护套41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因此即使在线圈护套部40在体腔内进行了曲折移动等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在线圈护套部40上存积应变。因此,能够较好地防止使处理部10绕轴线旋转时的旋转跃变。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多股型的第2线圈护套42内贯穿有单股型的第1线圈护套41为例进行了说明,如上述例子那样,只要将第1线圈护套41和第2线圈护套42配置为大致同轴且沿径向重叠,则两者的位置关系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7中示出的变形例的处理器具1A那样,以第2线圈护套42贯穿于第1线圈护套41中的方式构成线圈护套部40。在图7中示出的变形例中,在比滑动槽24靠顶端侧处利用卡定构件25将第1线圈护套41的基端41B安装于主体21,在自第1线圈护套41的基端41B伸出的第2线圈护套42的基端42C上安装滑动构件23而将滑动构件23配置于滑动槽24内。这样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处理器具1相同的效果。
此外,也可以将第1线圈护套41的顶端41A以能够相对于顶端构件绕轴线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这样,第1线圈护套41相对于第2线圈护套42也能够绕轴线旋转。因而,使旋转操作处理部10时的第2线圈护套42的旋转更加顺畅,能够构成操作感良好的处理器具。
接着,参照图18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51与上述处理器具1之间的不同点在于线圈护套部与处理部、操作部之间的连接方式。
另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
图8是处理器具51的线圈护套部40顶端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在处理器具51中,利用连接构件52连接线圈护套部40和处理部10。
连接构件52以轴线方向的尺寸大于第1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43的尺寸并能够相对于管44绕自身的轴线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
在连接构件52的内部设置有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槽24相同结构的滑动槽53,在滑动槽53内配置有安装在第2线圈护套42的顶端42A上的滑动构件54。在自第2线圈护套42的顶端42A伸出的第1线圈护套41的顶端41A上安装有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卡定构件25相同结构的卡定构件55,以与第1实施方式中第1线圈护套41和主体21之间的连接大致相同的方式在连接构件52上安装有第1线圈护套41。
根据这种结构,第1线圈护套41的顶端41A以相对于处理部10侧的连接构件52能够绕其自身的轴线相对旋转且不能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安装,第2线圈护套42的顶端42A以相对于连接构件52不能绕其自身的轴线相对旋转且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安装。其结果,第2线圈护套42的顶端42A构成为相对于第1线圈护套41能够绕轴线旋转且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
虽然未图示,与处理器具1中的顶端42A与连接构件43的连接方式大致相同,第2线圈护套42的基端42C以相对于操作部20不能绕轴线旋转且不能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51中,当线圈护套部40由于曲折移动而弯曲了时,第2线圈护套42的顶端42A通过在滑动槽53内向基端侧移动而相对于第1线圈护套41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其结果,第1线圈护套41和第2线圈护套42之间的表观长度之差被吸收,从而防止应变存积于线圈护套部40。因而,与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具1相同,能够防止旋转跃变,同时良好地进行处理部10的旋转操作。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加入各种改变。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1线圈护套为单股型的线圈护套、第2线圈护套为多股型的线圈护套的例子,但线圈护套的组合不限于此。作为一个例子,可列举第1线圈护套为由2根线材构成的2股型的线圈护套、第2线圈护套为由5根线材构成的5股型的线圈护套的例子。在此情况下,第1线圈护套、第2线圈护套均为多股型的线圈护套,在此情况下也第1线圈护套具有比第2线圈护套高的耐压缩性,第2线圈护套具有比第1线圈护套高的旋转追随性,因此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但是,欲得到足够的耐压缩性,优选的是使用由3根以内的线材构成的第1线圈护套。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2线圈护套的基端侧及顶端侧中仅有任意一者相对于第1线圈护套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例子,但只要第2线圈护套的至少一个端部相对于第1线圈护套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就能够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因此也可以使基端侧及顶端侧均能相对于第1线圈护套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操作线作为操作轴构件的例子,但也可以取代这种情况而使用杆、管道,或者通过组合这些来构成操作轴构件。
除此之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处理部由一对钳子构件构成的例子,但本发明的处理器具中的处理部不限于此。即,只要是有必要相对于处理对象的组织进行朝向调节的处理部,就可以适用,例如适用于息肉切除圈套器、所谓的2脚钳子等所有的处理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即使在弯曲状态下也能够使处理部良好地追随操作部的旋转操作而旋转。
附图标记说明
1、51内窥镜用处理器具;10处理部;11第1钳子构件;12第2钳子构件;20操作部;30操作线(操作轴构件);40线圈护套部;41第1线圈护套;42第2线圈护套;42A顶端(第1端部);42C基端(第2端部)。

Claims (5)

1.一种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包括:
处理部,其用于对体腔内组织进行处理;
操作部,其用于操作上述处理部;
操作轴构件,其用于连接上述处理部和上述操作部;以及
线圈护套部,其以上述操作轴构件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有该操作轴构件;
上述线圈护套部包括;
第1线圈护套,其呈螺旋状卷绕线材而成;以及
第2线圈护套,其具有比上述第1线圈护套低的耐压缩性,并且具有比上述第1线圈护套高的旋转追随性;
并且,上述第1线圈护套和上述第2线圈护套以同轴且沿径向重叠的方式配置,
上述第2线圈护套的第1端部以相对于上述处理部不能绕自身的轴线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于上述处理部,上述第2线圈护套的第2端部以相对于上述操作部不能绕自身的轴线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于上述操作部,
上述第1端部及上述第2端部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上述第1线圈护套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其中,
上述第2线圈护套的上述第1端部及上述第2端部中的一者相对于上述第1线圈护套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上述第1端部及上述第2端部中的另一者相对于上述第1线圈护套不能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其中,
呈螺旋状卷绕1根线材而形成上述第1线圈护套,
沿相同方向并呈螺旋状卷绕多根线材而形成上述第2线圈护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其中,
上述第1线圈护套的第1端部以相对于上述处理部能够绕自身的轴线相对旋转且不能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于上述处理部,上述第1线圈护套的第2端部以相对于操作部能够绕自身的轴线相对旋转且不能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于上述操作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其中,
上述处理部具有能够开闭的一对钳子构件。
CN2009801545830A 2009-03-18 2009-12-15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Active CN1022818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66248 2009-03-18
JP2009066248 2009-03-18
PCT/JP2009/070915 WO2010106714A1 (ja) 2009-03-18 2009-12-15 内視鏡用処置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1826A true CN102281826A (zh) 2011-12-14
CN102281826B CN102281826B (zh) 2013-11-06

Family

ID=42739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45830A Active CN102281826B (zh) 2009-03-18 2009-12-15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74492B2 (zh)
EP (1) EP2409657B1 (zh)
JP (1) JP4659145B2 (zh)
CN (1) CN102281826B (zh)
WO (1) WO2010106714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9869A (zh) * 2011-05-26 2013-10-30 奥林匹斯冬季和Ibe有限公司 外科用杆式器械
CN107205790A (zh) * 2015-02-13 2017-09-2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机械手
CN108697485A (zh) * 2016-02-10 2018-10-2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操纵器系统
CN109381254A (zh) * 2017-08-02 2019-02-26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手术具有电凝功能的持针钳
CN109381237A (zh) * 2017-08-02 2019-02-26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的血管钳
CN109381232A (zh) * 2017-08-02 2019-02-26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的持针钳
CN109381243A (zh) * 2017-08-02 2019-02-26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手术具有电凝功能的血管钳
CN114096208A (zh) * 2019-07-08 2022-02-25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60189A1 (ja) * 2010-11-01 2012-05-10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処置具
CN102762158B (zh) * 2010-12-28 2014-11-05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EP2810607B1 (en) * 2012-03-21 2016-05-18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ic treatment instrument
JP6110098B2 (ja) * 2012-10-12 2017-04-05 株式会社ハイレッ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鉗子装置
WO2017013942A1 (ja) * 2015-07-17 2017-01-2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マニピュレータ
JPWO2018069988A1 (ja) * 2016-10-12 2019-06-2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処置具用回転機構
JP6775238B2 (ja) * 2016-10-26 2020-10-28 レイクR&D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処置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3909B1 (en) * 1999-02-09 2002-09-03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iopsy forceps for endoscope
US20050004432A1 (en) * 2003-06-24 2005-01-06 Olympus Corporation Treatment tool for endoscope
JP2008148738A (ja) * 2006-12-14 2008-07-03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内視鏡用処置具
CN101238971A (zh) * 2007-02-08 2008-08-13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CN101273914A (zh) * 2007-03-26 2008-10-01 富士能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处置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2817A (en) * 1985-05-15 1988-05-1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ic apparatus having a bendable insertion section
JPH0347246A (ja) * 1989-04-13 1991-02-2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用処置具
US5271543A (en) * 1992-02-07 1993-12-21 Ethicon, Inc. Surgical anastomosis stapling instrument with flexible support shaft and anvil adjusting mechanism
US5501694A (en) * 1992-11-13 1996-03-26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Expandable intravascular occlusion material removal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e
JP3498426B2 (ja) * 1995-05-16 2004-02-16 富士写真光機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可撓管
US6461310B1 (en) * 1997-10-29 2002-10-08 Symbiosis Corp Endoscopic bioptome with a hard stop to control biting force
US6409727B1 (en) * 1999-10-15 2002-06-25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Multifilar flexible rotary shaft and medical instrument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4166414B2 (ja) * 2000-05-17 2008-10-1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処置具
US7341564B2 (en) * 2001-05-03 2008-03-11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Biopsy forceps device with transparent outer sheath
US7506790B2 (en) * 2004-07-28 2009-03-24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Surgical instrument incorporating an electrically actuated articulation mechanism
EP1955657B1 (en) * 2007-02-08 2011-01-12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Treatment tool for endoscope
US8663221B2 (en) * 2007-06-08 2014-03-04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Endoscopic treatment tool
JP2009066248A (ja) 2007-09-14 2009-04-02 Daikoku Denki Co Ltd パチンコ遊技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3909B1 (en) * 1999-02-09 2002-09-03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iopsy forceps for endoscope
US20050004432A1 (en) * 2003-06-24 2005-01-06 Olympus Corporation Treatment tool for endoscope
JP2008148738A (ja) * 2006-12-14 2008-07-03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内視鏡用処置具
CN101238971A (zh) * 2007-02-08 2008-08-13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CN101273914A (zh) * 2007-03-26 2008-10-01 富士能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处置工具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9869A (zh) * 2011-05-26 2013-10-30 奥林匹斯冬季和Ibe有限公司 外科用杆式器械
CN103379869B (zh) * 2011-05-26 2015-11-25 奥林匹斯冬季和Ibe有限公司 外科用杆式器械
CN107205790A (zh) * 2015-02-13 2017-09-2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机械手
CN108697485A (zh) * 2016-02-10 2018-10-2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操纵器系统
CN108697485B (zh) * 2016-02-10 2021-06-08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操纵器系统
CN109381232A (zh) * 2017-08-02 2019-02-26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的持针钳
CN109381237A (zh) * 2017-08-02 2019-02-26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的血管钳
CN109381243A (zh) * 2017-08-02 2019-02-26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手术具有电凝功能的血管钳
CN109381254A (zh) * 2017-08-02 2019-02-26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手术具有电凝功能的持针钳
CN109381243B (zh) * 2017-08-02 2024-02-13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手术具有电凝功能的血管钳
CN109381232B (zh) * 2017-08-02 2024-02-13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的持针钳
CN109381254B (zh) * 2017-08-02 2024-02-13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手术具有电凝功能的持针钳
CN109381237B (zh) * 2017-08-02 2024-02-13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的血管钳
CN114096208A (zh) * 2019-07-08 2022-02-25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74492B2 (en) 2015-03-10
EP2409657B1 (en) 2016-04-20
JPWO2010106714A1 (ja) 2012-09-20
EP2409657A1 (en) 2012-01-25
EP2409657A4 (en) 2013-10-23
US20110071564A1 (en) 2011-03-24
WO2010106714A1 (ja) 2010-09-23
JP4659145B2 (ja) 2011-03-30
CN102281826B (zh) 2013-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1826B (zh)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CN101238971B (zh)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CN101238970B (zh)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US9161744B2 (en) Treatment tool for endoscope
US6761717B2 (en) Multifilar flexible rotary shaft and medical instrument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03429175A (zh) 内窥镜处理器具
JP4517126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CN102762158B (zh)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US11457917B2 (en) Treatment instrument
US20140331818A1 (en) Flexible tubular shaft
JP2001321385A (ja) 内視鏡用鉗子
JP5137754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JP2008148738A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JP6071548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