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3775A - 拉链用拉头 - Google Patents
拉链用拉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73775A CN102273775A CN2011101150479A CN201110115047A CN102273775A CN 102273775 A CN102273775 A CN 102273775A CN 2011101150479 A CN2011101150479 A CN 2011101150479A CN 201110115047 A CN201110115047 A CN 201110115047A CN 102273775 A CN102273775 A CN 1022737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rection column
- climbing
- draws
- climb
- axial reg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拉链用拉头,无需变更主体的设计,就能够使拉攀保持在向拉头的前方及后方倒下的状态。具有:主体(20),具有设在上翼板(21)的上表面的拉攀安装柱(24);拉攀(30),具有连接部(31)和抓持部(32),相对于主体(20)自由转动地设置。拉襻安装柱(24)的中间部(24M)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Mt)被设定得比拉襻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及后端部(24R)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Ft、Rt)小,在连接部(31)的一对腿部(34)上分别形成有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凸部(34a),在拉攀(30)向拉头(10)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连接部(31)的轴部(33)与拉襻安装柱(24)的前端都(24F)或后端部(24R)的内表面接触,并且,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与拉襻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侧面接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用拉头。
背景技术
现在,拉链用拉头用于车辆的座椅和防风夹克(windcheater)等的运动风衣等,但是因车辆的振动以及运动时的振动等,拉攀晃动,与主体接触,并产生声音。
从而,为了防止产生这样的接触声音,以往,已知一种拉链用拉头,使拉攀的孔部和拉攀安装柱以按扣(snap)式卡定从而防止拉攀的晃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3135346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拉链用拉头中,必须将用于以按扣式卡定拉攀的突出部设在主体的拉攀安装柱的后端部,需要对主体进行较大的设计变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作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用拉头,无需变更主体的设计,就能够将拉攀保持在向拉头的前方及后方的至少一方倒下的状态。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下述的结构实现。
(1)一种拉链用拉头,具有:主体,该主体具有:上下相对地配置的上翼板及下翼板;连结上翼板及下翼板的引导柱;设在上翼板的上表面的拉攀安装柱;拉攀,相对于主体转动自由地设置,并具有:供拉攀安装柱通过的连接部;形成在连接部的端部的抓持部,连接部具有:配置在拉攀安装空间中的轴部,该拉攀安装空间形成在拉攀安装柱和上翼板之间;连结轴部的两端部和抓持部的一对腿部,其特征在于:拉攀安装柱的中间部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设定得比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及后端部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小,在一对腿部上分别形成有向拉攀的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凸部,在拉攀向拉头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轴部与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内表面接触,并且,一对腿部的凸部与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侧面接触。
(2)如(1)记载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在抓持部的连接部侧的端部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还形成有向轴部突出的突起部。
(3)一种拉链用拉头,具有:主体,该主体具有:上下相对地配置的上翼板及下翼板;连结上翼板及前述下翼板的引导柱;设在上翼板的上表面的拉攀安装柱;拉攀,相对于主体转动自由地设置,并具有:供拉攀安装柱通过的连接部;形成在连接部的端部的抓持部,连接部具有:配置在拉攀安装空间中的轴部,该拉攀安装空间形成在拉攀安装柱和上翼板之间;连结轴部的两端部和抓持部的一对腿部,其特征在于:拉攀安装柱的中间部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设定得比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及后端部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小,在抓持部的连接部侧的端部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向轴部突出的突起部,在拉攀向拉头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轴部与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内表面接触,并且,突起部与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面或后端面接触。
(4)一种拉链用拉头,具有:主体,该主体具有:上下相对地配置的上翼板及下翼板;连结上翼板及下翼板的引导柱;设在上翼板的上表面的拉攀安装柱;拉攀,相对于主体转动自由地设置,并具有:供拉攀安装柱通过的连接部;形成在连接部的端部的抓持部,连接部具有:配置在拉攀安装空间中的轴部,该拉攀安装空间形成在拉攀安装柱和上翼板之间;连结轴部的两端部和抓持部的一对腿部),其特征在于:拉攀安装柱的中间部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设定得比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及后端部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小,在所述拉攀向所述拉头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所述轴部与所述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内表面接触,并且,抓持部的连接部侧的端部与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面或后端面接触。
(5)一种拉链用拉头,具有:主体,该主体具有:上下相对地配置的上翼板及下翼板;连结上翼板及下翼板的引导柱;设在上翼板的上表面的拉攀安装柱;拉攀,相对于主体转动自由地设置,并具有:供拉攀安装柱通过的连接部;形成在连接部的端部的抓持部,连接部具有:配置在拉攀安装空间中的轴部,该拉攀安装空间形成在拉攀安装柱和上翼板之间;连结轴部的两端部和抓持部的一对腿部,其特征在于:拉攀安装柱的中间部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设定得比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及后端部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小,在一对腿部上分别形成有向拉攀的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凸部,在拉攀向拉头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轴部与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内表面接触,并且,一对腿部的凸部与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侧面和外表面之间的边界的角部接触。
(6)如(1)、(2)、(5)中的任一项记载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在与一对腿部的凸部对应的位置的宽度方向外侧面,分别形成有用于赋予凸部弹性的减薄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拉攀安装柱的中间部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被设定得比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及后端部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小,在一对腿部上分别形成有向拉攀的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凸部,在拉攀向拉头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轴部与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内表面接触,并且,一对腿部的凸部与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侧面接触,因此,无需变更主体的设计,能够将拉攀保持在向拉头的前方及后方倒下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拉攀向后方倒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沿宽度方向中央剖切图1所示的拉链用拉头的拉攀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拉链用拉头的拉攀向前方倒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拉链用拉头的拉攀向前方倒下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拉链用拉头的拉攀立起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拉攀立起的状态的拉链用拉头的主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拉攀的立体图。
图8是说明将图1所示的拉链用拉头的拉攀插入到主体的拉攀插入口中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拉攀向后方倒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拉链用拉头的拉攀向前方倒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拉攀向后方倒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拉链周拉头的拉攀向前方倒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拉攀向后方倒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拉链用拉头的拉攀向前方倒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拉攀向后方倒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拉链用拉头的拉攀向前方倒下的状态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拉链用拉头
20主体
21上翼板
22下翼板
23引导柱
24拉攀安装柱
24F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
24M拉攀安装柱的中间部
24R拉攀安装柱的后端部
24Fs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面
24Rs拉攀安装柱的后端面
Ft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
Mt拉攀安装柱的中间部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
Rt拉攀安装柱的后端部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
25拉攀安装空间
26拉攀插入口
27角部
H拉攀插入口的高度尺寸
30拉攀
31连接部
33轴部
33a凹部
t轴剖的板厚
34腿部
34a凸部
34b减薄部
32抓持部
32b抓持部的连接部侧的端部
35突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拉头的前后方向是与拉头的滑动方向平行的方向,在拉链中,将使左右的链牙啮合时的滑动方向作为前方,将使左右的链牙分离时的滑动方向作为后方。另外,拉头的上下方向是指与构成拉链时的拉链带的表里方向相同的方向。另外,拉头的左右方向是指与构成拉链时的拉链带面平行且相对于拉头的前后方向呈直角的方向。另外,左右方向也称为宽度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8,说明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供未图示的左右一对拉链带的链牙贯穿的主体20、和相对于主体20自由转动地设置的拉攀30。
主体20,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上翼板21;与上翼板21分离且平行地配置的下翼板22;使上翼板21及下翼板22在前端部连结的引导柱23;从上翼板21的上表面的前端部向后方延伸的悬臂形状的拉攀安装柱24;从下翼板22的后部侧的左右两侧缘向上翼板21立设的左右的凸缘22a。由此,在主体20的前部形成有被引导柱23分离的左右的肩口20a,在主体20的后部形成有后口20b。另外,在上翼板21和下翼板22之间,设有连通左右的肩口20a和后口20b的Y字形状的链牙引导路20c,该链牙引导路20c在构成拉链时,成为供左右的链牙贯穿的通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拉攀安装柱24的中间部24M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Mt被设定成比悬臂形状的拉攀安装柱24的固定端侧即前端部24F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Ft及悬臂形状的拉攀安装柱24的自由端侧即后端部24R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Rt小。另外,前端部24F的厚度尺寸Ft被设定成比后端部24R的厚度尺寸Rt厚,但也可以设定为相同。
拉攀30,如图1、图2及图7所示,具有供拉攀安装柱24通过的连接部31、和形成在连接部31的后端部的抓持部32。连接部31具有:配置在拉攀安装柱24和上翼板2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的拉攀安装空间25中的轴部33;连结轴部33的两端部和抓持部32之间的一对腿部34。另外,在抓持部32上形成有矩形的贯通孔32a。
另外,如图8所示,在拉攀安装柱24的后端部24R和上翼板21之间,形成有供拉攀30的轴部33插入的拉攀插入口26,在经由该拉攀插入口26使拉攀30的轴部33插入到拉攀安装空间25中后,将后端部24R向下方推压,使拉攀安装柱24以前端部24F为中心铆接(凿密),关闭拉攀插入口26,由此,拉攀30被自由转动地安装在主体20上。
另外,如图7及图8所示,在拉攀30的轴部33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上下面,分别形成有使轴部33的板厚t比拉攀插入口26的高度尺寸H小的凹部33a。由此,容易将轴部33插入到拉攀插入口26中,因此,提高了拉头10的组装性。
另外,如图1、图3及图7所示,在拉攀30的一对腿部34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分别形成有圆弧状的凸部34a,该圆弧状的凸部34a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在拉攀30向前方或后方倒下时,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侧面接触。另外,在一对腿部34的与凸部34a对应的位置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上分别形成有用于赋予凸部34a弹性的圆弧状的减薄部34b。而且,由于一对凸部34a被赋予了弹性,所以,在拉攀30向前方或后方倒下时,一对凸部34a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侧面接触,夹入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从而凸部34a弹性地推压该侧面。
另外,如图1~图7所示,在抓持部32的连接部31侧的端部32b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向轴部33突出的突起部35。该突起部35在拉攀30向前方或后方倒下时,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外表面存在隙间地相对。这里,在拉攀30保持倒下的状态、拉头10向前方侧或后方侧移动(拉攀30在上翼板21上滑动地移动)的情况下,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内表面的接触被解除,而且,若该移动继续,则一对凸部34a与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侧面的接触也被解除。然而,由于存在上述突起部35,所以,突起部35的前端部与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外表面接触,拉攀30的移动停止,所以,至少维持了一对凸部34a与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侧面的接触状态。
而且,在这样构成的拉链用拉头10中,如图1及图2所示,通过拉攀30向后方倒下,由于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后端部24R的内表面接触,并且,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34a与拉攀安装柱24的后端部24R的两侧面接触(夹持两侧面),所以,保持了拉攀30向后方倒下的状态。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通过拉攀30向前方倒下,由于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的内表面接触,并且,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34a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的两侧面接触(夹持两侧面),所以,保持了拉攀30向前方倒下的状态。
另外,如图5及图6所示,通过使拉攀30立起,由于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34a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及后端部24R的两侧面的接触被解除,所以,能够自由地操作拉攀30。这是由于,拉攀安装柱24的中间部24M的厚度尺寸Mt被设定得比轴部33与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内表面接触的点和凸部34a与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接触的点之间的尺寸L小(参照图1)。因此,在拉攀30立起、轴部33与中间部24M的内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成为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34a从中间部24M的两侧面分离的非接触状态,拉攀30不被拉攀安装柱24保持。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拉攀安装柱24的中间部24M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Mt被设定得比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及后端部24R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Ft、Rt小,在一对腿部34上分别形成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凸部34a,在拉攀30向拉头10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内表面接触,并且,由于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34a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两侧面接触,所以,拉攀30在轴部33及凸部34a、34a的合计三点被保持。由此,无需变更主体20的设计,就能够保持使拉攀30向拉头10的前方及后方倒下的状态。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在拉攀安装柱24的后端部24R和上翼板21之间,插入有拉攀30的轴部33,并且,设有通过在插入拉攀30后凿紧拉攀安装柱24而被关闭的该攀插入口26,在拉攀30的轴部33上形成有使轴部33的板厚t比拉攀插入口26的高度尺寸H小的凹部33a,所以,容易将拉攀30的轴部33插入到拉攀插入口26中,能够提高拉头10的组装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在一对脚都34的与凸部34a对应的位置的宽度方向外侧面分别形成有减薄部34b,所以,能够赋予凸部34a弹性。由此,在拉攀30向拉头10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34a可靠地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两侧面接触(可靠地夹持两侧面),因此,能够可靠地保持使拉攀30倒下的状态。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9及图10,说明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二实施方式。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在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及图10所示,以如下方式设定拉攀30的突起部35的长度,即在拉攀30向拉头10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拉攀30的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内表面接触,且拉攀30的突起部35的前端部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面24Fs或后端面24Rs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的厚度尺寸Ft和后端部24R的厚度尺寸Rt被设定得相同。另外,前端部24F的厚度尺寸Ft还可以被设定得比后端部24R的厚度尺寸Rt厚。该情况下,在拉攀30向前方倒下时,突起部35以向拉头10的上方翘起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或突起部35以被压入抓持部32侧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
而且,在这样构成的拉链用拉头10中,如图9所示,通过拉攀30向后方倒下,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后端部24R的内表面接触,且突起部35与拉攀安装柱24的后端面24Rs接触(通过轴部33和突起部35挟持后端部24R的前后表面),并且,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34a与拉攀安装柱24的后端部24R的两侧面接触(夹持两侧面),所以,保持拉攀30向后方倒下的状态。另外,如图10所示,通过拉攀30向前方倒下,由于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的内表面接触,且突起部35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面24Fs接触(通过轴部33和突起部35挟持前端部24F的前后表面),并且,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34a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的两侧面接触(夹持两侧面),所以,保持拉攀30向前方倒下的状态。另外,虽未图示,通过使拉攀30立起,由于轴部33及突起部35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及后端部24R的接触被解除,并且,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34a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及后端部24R的两侧面的接触被解除,所以,能够自由地操作拉攀30。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在拉攀30向拉头10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内表面接触,且突起部35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面24Fs或后端面24Rs接触,并且,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34a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两侧面接触,所以,拉攀30在轴部33、突起部35及凸部34a、34a的合计四点被保持。由此,无需变更主体20的设计,能够保持使拉攀30向拉头10的前方及后方倒下的状态。
对于其他的结构及作用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1及图12,说明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三实施方式。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在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及图12所示,去掉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拉攀30的凸部34a及减薄部34b,以如下方式设定拉攀30的突起部35的长度,在拉攀30向拉头10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拉攀30的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内表面接触,并且拉攀30的突起部35的前端部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面24Fs或后端面24Rs接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35的前端部构成为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面24Fs及后端面24Rs双方接触,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构成为突起部35的前端部与前端面24Fs及后端面24Rs的某一方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的厚度尺寸Ft和后端部24R的厚度尺寸Rt被设定得相同。另外,前端部24F的厚度尺寸Ft还可以设定为比后端部24R的厚度尺寸Rt厚。该情况下,在拉攀30向前方倒下时,突起部35以朝向拉头10的上方翘起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或者,突起部35以向抓持部32侧被压入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
而且,在这样构成的拉链用拉头10中,如图11所示,通过拉攀30向后方倒下,由于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后端部24R的内表面接触,并且,突起部35与拉攀安装柱24的后端面24Rs接触(通过轴部33和突起部35挟持后端部24R的前后表面),所以,保持拉攀30向后方倒下的状态。另外,如图12所示,通过拉攀30向前方倒下,由于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的内表面接触,且突起部35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面24Fs接触(通过轴部33和突起部35挟持前端部24F的前后表面),所以,保持拉攀30向前方倒下的状态。另外,虽未图示,通过使拉攀30立起,由于轴部33及突起部35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及后端部24R的接触被解除,所以,能够自由地操作拉攀30。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在拉攀30向拉头10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内表面接触,并且,突起部35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面24Fs或后端面24Rs接触,所以,拉攀30在轴部33及突起部35的合计两点被保持。由此,无需变更主体20的设计,就能够保持拉攀30向拉头10的前方及后方倒下的状态。
对于其他的结构及作用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3及图14,说明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第四实施方式。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在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及图14所示,去掉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拉攀30的凸部34a、减薄部34b及突起部35,并以如下方式设定拉攀30的一对腿部34的长度,即在拉攀30向拉头10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拉攀30的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内表面接触,并且,拉攀30的抓持部32的连接部31侧的端部32b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面24Fs或后端面24Rs接触。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抓持部32的端部32b构成为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面24Fs及后端面24Rs双方接触,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构成为抓持部32的端部32b与前端面24Fs及后端面24Rs的某一方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的厚度尺寸Ft被设定为与后端部24R的厚度尺寸Rt相同。另外,前端部24F的厚度尺寸Ft还可以被设定为比后端部24R的厚度尺寸Rt厚。该情况下,在拉攀30向前方倒下时,抓持部32的端部32b向拉头10的上方弯曲地弹性变形,或者,端部32b向抓持部32侧弯曲地弹性变形。
而且,在这样构成的拉链用拉头10中,如图13所示,通过拉攀30向后方倒下,由于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后端部24R的内表面接触,并且,抓持部32的端部32b与拉攀安装柱24的后端面24Rs接触(通过轴部33和端部32b挟持后端部24R的前后表面),所以,保持拉攀30向后方倒下的状态。另外,如图14所示,通过拉攀30向前方倒下,由于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的内表面接触,并且,抓持部32的端部32b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面24Fs接触(通过轴部33和端部32b挟持前端部24F的前后表面),因此,保持拉攀30向前方倒下的状态。另外,虽未图示,通过使拉攀30立起,由于轴部33及抓持部32的端部32b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及后端部24R的接触被解除,所以,能够自由操作拉攀30。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在拉攀30向拉头10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内表面接触,并且,抓持部32的端部32b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面24Fs或后端面24Rs接触,所以,拉攀30在轴部33及抓持部32的端部32b的合计两点被保持。由此,无需变更主体20的设计,就能够使拉攀30保持在向拉头10的前方及后方倒下的状态。
对于其他的结构及作用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五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5及图16,说明本发明的拉链用拉头的第五实施方式。此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在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及图16所示,去掉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突起部35,并以如下方式构成:在拉攀30向拉头10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拉攀30的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内表面接触,并且,从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34a的基端到前端(顶点)的弯曲部分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侧面和外表面之间的边界的角部27、27接触。上述拉攀安装柱24的外表面是指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的前端面24Fs或后端部24R的后端面24Rs。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34a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及后端部24R的双方的角部27、27接触,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构成为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34a与前端部24F及后端部24R的某一方的角部27、27接触。
而且,在这样构成的拉链用拉头10中,如图15所示,通过拉攀30向后方倒下,由于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后端部24R的内表面接触,并且,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34a的弯曲部分与拉攀安装柱24的后端部24R的角部27、27接触(通过轴部33和凸部34a、34a挟持后端部24R的前后部),所以,保持拉攀30向后方倒下的状态。另外,如图16所示,通过拉攀30向前方倒下,由于轴部33与拉攀安装25柱24的前端部24F的内表面接触,并且,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34a的弯曲部分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的角部27、27接触(通过轴部33和凸部34a、34a挟持前端部24F的前后部),所以,保持拉攀30向前方倒下的状态。另外,虽未图示,通过使拉攀30立起,由于轴部33及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34a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及后端部24R的接触被解除,所以,能够自由地操作拉攀30。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拉头10,在拉攀30向拉头10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内表面接触,并且,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34a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角部27、27接触,所以,拉攀30在轴部33及凸部34a、34a的合计三点被保持。由此,无需变更主体20的设计,就能够将拉攀30保持在向拉头10的前方及后方倒下的状态。
对于其他的结构及作用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Claims (6)
1.一种拉链用拉头(10),
具有:
主体(20),该主体具有:上下相对地配置的上翼板(21)及下翼板(22);连结所述上翼板及所述下翼板的引导柱(23);设在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的拉攀安装柱(24);
拉攀(30),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自由地设置,并具有:供所述拉攀安装柱通过的连接部(31);形成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部的抓持部(32),
所述连接部具有:配置在拉攀安装空间(25)中的轴部(33),该拉攀安装空间(25)形成在所述拉攀安装柱和所述上翼板之间;连结所述轴部的两端部和所述抓持部的一对腿部(34),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攀安装柱的中间部(24M)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Mt)设定得比所述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24F)及后端部(24R)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Ft、Rt)小,
在所述一对腿部上分别形成有向所述拉攀的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凸部(34a),
在所述拉攀向所述拉头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所述轴部与所述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内表面接触,并且,所述一对腿部的所述凸部与所述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侧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抓持部(32)的所述连接部(31)侧的端部(32b)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还形成有向所述轴部(33)突出的突起部(35)。
3.一种拉链用拉头(10),
具有:
主体(20),该主体具有:上下相对地配置的上翼板(21)及下翼板(22);连结所述上翼板及前述下翼板的引导柱(23);设在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的拉攀安装柱(24);
拉攀(30),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自由地设置,并具有:供所述拉攀安装柱通过的连接部(31);形成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部的抓持部(32),
所述连接部具有:配置在拉攀安装空间(25)中的轴部(33),该拉攀安装空间(25)形成在所述拉攀安装柱和所述上翼板之间;连结所述轴部的两端部和所述抓持部的一对腿部(34),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攀安装柱的中间部(24M)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Mt)设定得比所述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24F)及后端部(24R)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Ft、Rt)小,
在所述抓持部的所述连接部侧的端部(32b)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向所述轴部突出的突起部(35),
在所述拉攀向所述拉头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所述轴部与所述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内表面接触,并且,所述突起部与所述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面(24Fs)或后端面(24Rs)接触。
4.一种拉链用拉头(10),
具有:
主体(20),该主体具有:上下相对地配置的上翼板(21)及下翼板(22);连结所述上翼板及所述下翼板的引导柱(23);设在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的拉攀安装柱(24);
拉攀(30),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自由地设置,并具有:供所述拉攀安装柱通过的连接部(31);形成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部的抓持部(32),
所述连接部具有:配置在拉攀安装空间(25)中的轴部(33),该拉攀安装空间(25)形成在所述拉攀安装柱和所述上翼板之间;连结所述轴部的两端部和所述抓持部的一对腿部(34),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攀安装柱的中间部(24M)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Mt)设定得比所述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24F)及后端部(24R)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Ft、Rt)小,
在所述拉攀向所述拉头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所述轴部与所述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内表面接触,并且,所述抓持部的所述连接部侧的端部(32b)与所述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面(24Fs)或后端面(24Rs)接触。
5.一种拉链用拉头(10),
具有:
主体(20),该主体具有:上下相对地配置的上翼板(21)及下翼板(22);连结所述上翼板及所述下翼板的引导柱(23);设在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的拉攀安装柱(24);
拉攀(30),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自由地设置,并具有:供所述拉攀安装柱通过的连接部(31);形成在所述连接部的端部的抓持部(32),
所述连接部具有:配置在拉攀安装空间(25)中的轴部(33),该拉攀安装空间(25)形成在所述拉攀安装柱和所述上翼板之间;连结所述轴部的两端部和所述抓持部的一对腿部(34),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攀安装柱的中间部(24M)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Mt)设定得比所述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24F)及后端部(24R)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Ft、Rt)小,
在所述一对腿部上分别形成有向所述拉攀的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凸部(34a),
在所述拉攀向所述拉头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所述轴部与所述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内表面接触,并且,所述一对腿部的所述凸部与所述拉攀安装柱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侧面和外表面之间的边界的角部(27)接触。
6.如权利要求1、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一对腿部(34)的所述凸部(34a)对应的位置的宽度方向外侧面,分别形成有用于赋予所述凸部弹性的减薄部(34b)。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02852U JP3160840U (ja) | 2010-04-28 | 2010-04-28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JP2010-002852U | 2010-04-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73775A true CN102273775A (zh) | 2011-12-14 |
CN102273775B CN102273775B (zh) | 2014-04-09 |
Family
ID=45099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15047.9A Active CN102273775B (zh) | 2010-04-28 | 2011-04-28 | 拉链用拉头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160840U (zh) |
CN (1) | CN10227377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41767A (zh) * | 2015-02-25 | 2018-05-18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用拉头和拉链 |
US10953342B2 (en) | 2018-02-28 | 2021-03-23 | Uop Llc | Clip for supporting vessel internals,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y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01597A1 (ja) * | 2011-06-28 | 2013-01-03 | Ykk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DE112015006909B3 (de) | 2015-02-25 | 2023-04-20 | Ykk Corporation | Schieber für Reißverschluss |
JP6503273B2 (ja) * | 2015-09-16 | 2019-04-17 | Ykk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JP6518806B2 (ja) * | 2018-03-09 | 2019-05-22 | Ykk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53211A (ja) * | 1998-03-16 | 1999-09-21 | Ykk Corp |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CN1382406A (zh) * | 2001-04-23 | 2002-12-04 | Ykk株式会社 | 用于拉链的带有锁定装置的拉头 |
JP2005152021A (ja) * | 2003-11-20 | 2005-06-16 | Ykk Corp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JP2008036280A (ja) * | 2006-08-09 | 2008-02-21 | Ykk Corp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CN101263949A (zh) * | 2007-03-16 | 2008-09-17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拉头 |
-
2010
- 2010-04-28 JP JP2010002852U patent/JP3160840U/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4-28 CN CN201110115047.9A patent/CN10227377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53211A (ja) * | 1998-03-16 | 1999-09-21 | Ykk Corp |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CN1382406A (zh) * | 2001-04-23 | 2002-12-04 | Ykk株式会社 | 用于拉链的带有锁定装置的拉头 |
JP2005152021A (ja) * | 2003-11-20 | 2005-06-16 | Ykk Corp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JP2008036280A (ja) * | 2006-08-09 | 2008-02-21 | Ykk Corp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CN101263949A (zh) * | 2007-03-16 | 2008-09-17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拉头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41767A (zh) * | 2015-02-25 | 2018-05-18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用拉头和拉链 |
CN108577055A (zh) * | 2015-02-25 | 2018-09-28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用拉头和拉链 |
CN108577055B (zh) * | 2015-02-25 | 2022-05-31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用拉头和拉链 |
CN108041767B (zh) * | 2015-02-25 | 2023-12-19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用拉头和拉链 |
US10953342B2 (en) | 2018-02-28 | 2021-03-23 | Uop Llc | Clip for supporting vessel internals,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73775B (zh) | 2014-04-09 |
JP3160840U (ja) | 2010-07-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73775A (zh) | 拉链用拉头 | |
US8720015B2 (en) | Slide fastener | |
CN102469859B (zh) | 拉链 | |
US20130139364A1 (en) | Slide Fastener | |
EP2745725A3 (en) |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 |
US8813318B2 (en) | Slide fastener | |
CN103153121A (zh) | 拉链 | |
CN102686122B (zh) | 拉链用拉头 | |
CN103607920A (zh) | 拉链用拉头 | |
CN102469860A (zh) | 拉链 | |
CN102014686A (zh) | 带自动止动装置的拉链用拉头 | |
US8991017B2 (en) |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 |
US10188180B2 (en) |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 |
CN106388143B (zh) | 一种弹簧拉头 | |
CN104270986A (zh) | 拉链用拉头 | |
CN206513157U (zh) | 一种用于车辆锁扣系统中的连接机构 | |
CN102958397A (zh) | 拉链用插接-分开件 | |
CN102648787B (zh) | 拉链滑块及使用该拉链滑块的拉链头 | |
CN204695191U (zh) | 具有定位功效的滑轨 | |
CN207499635U (zh) | 一种儿童安全抽屉磁性锁 | |
CN110536622A (zh) | 拉链用拉头 | |
CN103702584B (zh) | 拉链用拉头 | |
US20190223561A1 (en) | Slider and Slide Fastener | |
CN104812264B (zh) | 拉链用拉头 | |
CN103702583A (zh) | 拉链用拉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