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0476A - 主轴电动机以及光盘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主轴电动机以及光盘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70476A
CN102270476A CN2011100925526A CN201110092552A CN102270476A CN 102270476 A CN102270476 A CN 102270476A CN 2011100925526 A CN2011100925526 A CN 2011100925526A CN 201110092552 A CN201110092552 A CN 201110092552A CN 102270476 A CN102270476 A CN 102270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motor
yoke
spindle drive
magnet
clip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925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野洋佑
内村智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70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04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 Rotational Drive Of Disk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主轴电动机以及光盘驱动装置。主轴电动机具备静止部、轴承机构和旋转部。上述旋转部具备:与光盘的下表面接触的光盘载置部;位于上述光盘载置部的中央,且被插入上述光盘的中央孔的光盘引导部;位于上述光盘引导部的中心轴侧,且在与上述中心轴垂直的面内被多极磁化,当夹持上述光盘时在与光盘驱动装置内的夹持器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的夹持磁铁;面向上述夹持磁铁的下表面的磁性体;被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固定于上述光盘引导部或者上述光盘载置部的背轭;和面向上述夹持磁铁的上表面的作为磁性体的前轭。在上述中心轴方向上,在上述夹持磁铁和上述背轭之间所产生的磁性吸引力比在上述夹持磁铁和上述前轭之间所产生的磁性吸引力大。

Description

主轴电动机以及光盘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轴电动机,该主轴电动机具有载置光盘的旋转台。
背景技术
光盘驱动装置从圆板状的光盘(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蓝光光盘等)进行信息的“读出”和/或“写入”。在光盘驱动装置中,以往使用小型的主轴电动机。在这样的主轴电动机中设置有旋转台。在光盘驱动装置内设置有夹持器。夹持器从上方与载置在旋转台上的光盘抵接。在旋转台的中央固定有夹持磁铁(clamp magnet)。在夹持器上固定有磁性体。在夹持磁铁和磁性体之间作用有吸引力。由此,光盘被夹持在旋转台和夹持器之间,从而光盘被固定。
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04-56930号所公开的无刷电动机中,在夹持磁铁的下侧设置有磁轭。磁轭和夹持磁铁通过粘接剂粘接。由此,能够防止夹持磁铁从旋转台分离而吸附于夹持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6930号公报
然而,当通过粘接剂粘接夹持磁铁和磁轭时,由于夹持磁铁和磁轭之间的强吸引力,夹持磁铁被载置在磁轭上。结果,粘接剂有可能溢出而附着到夹持磁铁上、磁轭上的意料之外的部位。并且,为了可靠地进行夹持磁铁和磁轭之间的粘接,需要在周方向上同样地涂敷充分量的粘接剂。为了使粘接剂不溢出到意料之外的部位,需要各种对策(擦拭作业等)。特别地,粘接剂不可附着在进行旋转台和夹持器之间的定位的部位、或沿着轴滑动的部件的滑动部位。如果在上述部位附着有粘接剂的话,则会对光盘的安装/保持造成影响。
在增大夹持磁铁和夹持器的磁性体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即使夹持磁铁和磁轭之间的粘接不充分,也能够维持夹持磁铁吸附于磁轭的状态。但是,如果在没有安装光盘的状态下进行夹持动作,则会导致夹持磁铁和夹持器相互过于接近。通常,夹持器的磁性体的面积比磁轭的面积大。因此,如果夹持磁铁和夹持器相互过于接近,则会导致夹持器和夹持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变大。结果,夹持磁铁被吸附于夹持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即便是在不使用粘接剂、或者粘接剂的使用量少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夹持磁铁从磁轭分离而吸附于夹持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主轴电动机具备:具有定子的静止部;轴承机构;以及旋转部,该旋转部具有转子磁铁,且由上述轴承机构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上述静止部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上述旋转部具备:光盘载置部,该光盘载置部与光盘的下表面接触;光盘引导部,该光盘引导部位于上述光盘载置部的中央,且插入到上述光盘的中央孔;夹持磁铁,该夹持磁铁位于上述光盘引导部的上述中心轴侧,在与上述中心轴垂直的面内被多极磁化,当夹持上述光盘时,在该夹持磁铁与光盘驱动装置内的夹持器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背轭,该背轭是面向上述夹持磁铁的下表面的磁性体,且被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固定于上述光盘引导部或者上述光盘载置部;以及前轭,该前轭是面向上述夹持磁铁的上表面的磁性体。
在上述中心轴方向上,在上述夹持磁铁和上述背轭之间所产生的磁性吸引力比在上述夹持磁铁和上述前轭之间所产生的磁性吸引力。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夹持磁铁从背轭分离而吸附于夹持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光盘驱动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在电动机上夹持有光盘的状态的图。
图4A是夹持磁铁的俯视图。
图4B是夹持磁铁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夹持磁铁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夹持磁铁的再一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前轭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8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纵剖视图。
图9是示出在电动机上夹持有光盘的状态的图。
图10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纵剖视图。
图11是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纵剖视图。
符号说明
1...主轴电动机;2...静止部;3...轴承机构;4...旋转部;7...光盘驱动装置;9...光盘;11...光盘载置部;22...定子;31...轴;41...转子保持器;42...转子磁铁;50...成型部件;51...树脂成型部(中央树脂部);52...背轭;53...夹持磁铁;54...前轭;71...夹持器;72...进退机构;73...磁头部;74...磁头移动机构;411...盖部;511...光盘引导部;J1...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将主轴电动机的中心轴方向上的上侧简称为“上侧”,将主轴电动机的中心轴方向上的下侧简称为“下侧”。本发明的说明中的上下方向并不表示组装到实际的设备时的位置关系、方向。并且,将以中心轴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为中心的周方向简称为“周方向”。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例示的光盘驱动装置7的纵剖视图。光盘驱动装置7具备:主轴电动机(以下简称为“电动机”)1、夹持器71、进退机构72、磁头部73、磁头移动机构74、以及框体75。电动机1具备旋转台10。在旋转台10载置有光盘9。光盘9形成为具有中央孔91的圆板状。
夹持器71位于电动机1的上方。进退机构72使电动机1相对于夹持器71在上下方向进退。另外,只要电动机1相对于夹持器71相对地进退即可,也可以设置使夹持器71进行升降的进退机构。磁头部73是光拾取机构。磁头73通过对光盘9照射激光来光学地进行“记录”和/或“再现”。磁头移动机构74将磁头部73沿着与电动机1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移动。框体75收纳电动机1、夹持器71、进退机构72、磁头部73、以及磁头移动机构74。
电动机1以及磁头部73安装于进退机构72。进退机构72使电动机1沿中心轴J1方向上升,由此,旋转台10的中央部插入到光盘9的中央孔91。进一步,光盘9被夹持在旋转台10和夹持器71之间。
磁头移动机构74作为驱动源而具有其他的电动机741。框体75具有开口751。经由开口751进行光盘9的“插入”以及“取出”。在框体75内设置有托盘76以及滑动机构。在将光盘9载置在托盘76上后使托盘76在水平方向滑动,从而将光盘9从框体75的外部输送至电动机1。
图2是电动机1的纵剖视图。在图2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光盘9。电动机1具备作为固定组件的静止部2、轴承机构3、和作为旋转组件的旋转部4。上述的旋转台10是旋转部4的一部分。旋转部4位于静止部2以及轴承机构3的上方。旋转部4由轴承机构3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2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J1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台10设置于旋转部4的上部。
静止部2具备大致板状的基座部21、定子22、环状的定子保持部件23、和电路基板24。在基座部21的中央设置有轴承保持器211。轴承保持器211形成为圆筒状。在轴承保持器211内安装有轴承机构3。定子22设置在轴承机构3的径向外侧。定子22具备定子铁心221和多个线圈222。定子铁心221由层叠钢板形成。线圈222形成在定子铁心221上。
电路基板24配置在基座部21上。定子保持部件23设置在轴承机构3的周围。定子铁心221固定于定子保持部件23的外周。由此,定子22间接地固定于轴承机构3。
轴承机构3具备轴31、有底大致圆筒状的轴瓦32、和套筒33。轴瓦32固定于轴承保持器211。在轴瓦32的外侧面安装有定子保持部件23。在轴瓦32的内侧保持有润滑油。轴瓦32的上部成为朝径向外方突出的凸缘部321。在轴瓦32的内底面设置有止推板34。止推板34形成为圆板状。
套筒33由含油性的多孔质烧结金属体形成。套筒33通过压入而固定在轴瓦32内。轴31被插入套筒33中。轴31的下端与止推板34抵接,由此,轴31在推力方向被稳定地支承。进一步,轴31由套筒33经由润滑油在径向支承。
旋转部4具备有盖的大致圆筒状的转子保持器41、转子磁铁42、环状的预压磁铁43、和旋转台10。转子保持器41由磁性材料形成。转子保持器41具备盖部411、圆筒部412、和圆筒状的轴固定部413。盖部411形成为与中心轴J1大致垂直的圆板状。
圆筒部412从盖部411的外周朝下方延伸。在圆筒部412的内侧面安装有转子磁铁42。转子磁铁42在垂直于中心轴J1的方向上与定子22对置。在电动机1的驱动时,在转子磁铁42和定子22之间产生基于磁作用的旋转力。轴固定部413位于盖部411的中央。轴31的上部插入到轴固定部413。
预压磁铁43设置于盖部411的下表面。预压磁铁43与凸缘部321在中心轴J1方向上对置。在预压磁铁43和凸缘部321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利用预压磁铁43朝下方对旋转部4施力。另外,也可以省略预压磁铁43。
旋转台10具备树脂成型部51、背轭52、夹持磁铁53、前轭54、和橡胶55。橡胶55也可以为环状。橡胶55也可以由多个圆弧状的橡胶配置而成。并且,转子保持器41的盖部411也兼用作旋转台10的一部分。树脂成型部51形成为大致环状。树脂成型部51安装于轴固定部413。由此,树脂成型部51固定在盖部411的中央。在树脂成型部51的外缘部形成有光盘引导部511。对于光盘引导部511,当被插入光盘9的中央孔91时,该光盘引导部511对中央孔91的边缘进行引导。光盘引导部511具有引导面512。引导面512形成为圆锥面状。在光盘引导部511设置有多个爪部513。爪部513在周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爪部513从树脂成型部51的上部朝径向外方且朝下方延伸。当树脂成型部51插入中央孔91时,爪部513的前端朝内方挠曲,对光盘9进行调心。
在光盘引导部511的中心轴J1侧设置有环状凹部514。在环状凹部514内固定有背轭52。背轭52被压入环状凹部514的径向外侧的侧面内。由此,背轭52直接地固定于树脂成型部51。也可以理解成背轭52被直接地固定于光盘引导部511。背轭52和树脂成型部51也可以通过粘接剂而固定。并且,背轭52和树脂成型部51也可以通过熔接而固定。背轭52是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环状的磁性体。夹持磁铁53形成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夹持磁铁53是钕烧结磁铁。另外,夹持磁铁53也可以是铁氧体磁铁。
夹持磁铁53通过磁作用而吸附于背轭52。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夹持磁铁53和背轭52之间不存在粘接剂、二者直接接触。另外,也可以在夹持磁铁53和背轭52之间夹装有粘接剂。
前轭54是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环状的板部件。前轭54是磁性体。前轭54比背轭52薄。也可以在前轭54和夹持磁铁53之间夹装有粘接剂。
如上所述,在环状凹部514内,背轭52以面向夹持磁铁53的下表面的方式与夹持磁铁53接触。并且,前轭54以面向夹持磁铁53的上表面的方式与夹持磁铁53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背轭52、夹持磁铁53以及前轭54的内径均相同。背轭52、夹持磁铁53以及前轭54的外径也均相同。
橡胶55贴附在盖部411的外缘部上。光盘9隔着橡胶55被载置在盖部411上。以下,将盖部411以及橡胶55称作“光盘载置部11”。光盘载置部11与光盘9的下表面接触。光盘引导部511位于光盘载置部11的中央。另外,也可以对光盘载置部11的构造进行各种变更。在为电动机1的类型的情况下,盖部411构成光盘载置部11的至少一部分。
图3是表示光盘9被保持在光盘载置部11和夹持器71之间的状态的纵剖视图。夹持器71具备夹持器主体711以及夹持磁性体712。夹持器主体711由树脂成型。夹持磁性体712是环状且板状的磁性体。当电动机1上升时,夹持器主体711的外缘部713与光盘9的上表面抵接。在夹持器主体711的下表面的中心轴J1附近设置有圆筒状的调心部714。
在前轭54、夹持磁铁53以及背轭52、与环状凹部514的中心轴J1侧的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515。调心部714插入到间隙515中。调心部714的内侧面和环状凹部514的径向内侧的侧面接触。由此,夹持器71的中心轴和电动机1的中心轴J1一致。当光盘9被夹持时,在夹持磁铁53和夹持磁性体712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由此光盘9被夹持在光盘载置部11和夹持器71之间。
另外,间隙515也可以设置在径向内方侧以及径向外方侧的任一侧。但是,将间隙515设置在径向外方侧,能够增大夹持磁铁53的体积。即,将间隙515设置在径向外方侧,能够更加增大夹持磁铁53和背轭52之间的吸引力。
图4A是夹持磁铁53的俯视图。图4B是图4A的箭头A的位置处的夹持磁铁53的剖视图。在俯视观察的情况下,夹持磁铁53在周方向具有4个磁极,即2对N极以及S极。在中心轴J1方向,也设置有1对N极以及S极。这样,夹持磁铁53在周方向上被磁化成多极,且在轴向上也被磁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背轭52中,来自夹持磁铁53的磁通未饱和。在前轭54中,来自夹持磁铁53的磁通饱和。换言之,在背轭52的下侧不存在漏磁通,在前轭54的上侧存在漏磁通。结果,在中心轴J1方向上,在夹持磁铁53和背轭52之间所产生的磁性吸引力比在夹持磁铁53和前轭54之间所产生的磁性吸引力大。即,从夹持磁铁53将背轭52沿中心轴J1方向拉开所需的力比从夹持磁铁53将前轭54沿中心轴J1方向拉开所需的力大。
另外,在背轭52中,磁通也可以饱和。在该情况下,来自前轭54的漏磁通比来自背轭52的漏磁通多。换言之,在使来自夹持磁铁53的磁通增加的情况下,与背轭52相比在前轭54处磁通更先达到饱和。通常,前轭54的中心轴J1方向的厚度比背轭52的中心轴J1方向的厚度薄。前轭54和背轭52可以由相同材料形成。并且,前轭54和背轭52也可以由不同材料形成。优选背轭52与轭54相比由更易通过磁通的材料形成。夹持磁铁53比背轭52以及前轭54的任一个都厚。
旋转台10和夹持器71借助来自前轭54的漏磁通而被牵引。因此,与不存在前轭54的情况相比,作用于旋转台10和夹持器71之间的吸引力减少。由此,能够容易地使作用于夹持磁铁53和背轭52之间的力比作用于夹持磁铁53和夹持磁性体712之间的力大。特别地,在背轭52中磁通未饱和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使作用于夹持磁铁53和背轭52之间的力比作用于夹持磁铁53和夹持磁性体712之间的力大。
由于吸引力的减少,作为夹持磁铁53能够使用磁力比以往强的磁铁。结果,即便是在夹持磁铁53和背轭52之间不存在粘接剂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防止夹持磁铁53从背轭52分离而吸附于夹持器71。
当然也可以如上所述那样通过粘接剂将夹持磁铁53粘接于背轭52。在该情况下,能够削减粘接剂的使用量。并且,也可以利用其他方法将夹持磁铁53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固定于树脂成型部51。
即便假设夹持磁铁53的固定被解除,使用上述任一个固定方法,都能够防止夹持磁铁53被吸附于夹持器71。因此,设置有前轭54的旋转台10适用于如下构造:在将夹持磁铁53从背轭52分离的情况下,夹持磁铁53能够保持原来的姿势不变而朝上方移动。通过这样的构造,旋转台10的组装得到简化。
通过不使用粘接剂而将夹持磁铁53固定于背轭52,能够防止粘接剂进入到间隙515中。结果,虽然调心部714与树脂成型部51嵌合,但不会受到粘接剂妨碍。这样,优选夹持磁铁53的周围不使用粘接剂而进行组装。在未夹装粘接剂的情况下,夹持磁铁53和背轭52直接地接触。并且,在未夹装粘接剂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相应的量的组装工时的削减。进一步,旋转台10的分解、修正以及再利用变得容易。并且,如上所述,作为夹持磁铁53能够使用磁力比以往强的磁铁。由此,即便是在来自外部的冲击等施加于电动机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夹持磁铁53从背轭52脱落。
在夹持磁铁53上设置前轭54的构造特别适用于夹持磁铁53、夹持器71的设计受到制约的薄型的电动机(例如,在转子保持器41上直接地固定树脂成型部51的电动机1)。
如图2所示,优选光盘引导部511的上端位于比前轭54的上表面更靠上方的位置。由此,即便在未装配有光盘9的状态下进行夹持动作,也能够防止前轭54过于接近夹持器71。结果,能够防止夹持器71和夹持磁铁53强烈地被牵引,夹持器71的设计变得容易。
另外,优选夹持磁铁53以及前轭54均形成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环状。由此,能够将旋转台10的部件数量抑制为最少,且容易得到周方向的平衡。并且,如图2所示,在夹持磁铁53的上方配置有前轭54。因此,夹持磁铁53和夹持器71不会直接地接触。结果,即便是在假设前轭54和夹持器71发生了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从夹持磁铁53产生磁粉。
夹持磁铁53也可以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如图5所示在周方向存在2个(1对)磁极。并且,如图6所示,夹持磁铁53也可以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在周方向存在6个(3对)磁极。在上述情况下,在上下方向也以成对的方式磁化有磁极。当然,只要能够得到来自前轭54的漏磁通即可,也可以形成为,在夹持磁铁53当俯视观察时在水平方向存在8个以上的磁极。在夹持磁铁53中,N极和S极也可以沿径向排列。只要能够确保前轭54和夹持器71之间的适当的吸引力即可,也可以在夹持磁铁53中,在上下方向不存在N极和S极的磁极对。即,在夹持磁铁53中,至少在与中心轴J1垂直的面内被多极磁化即可。不过,优选夹持磁铁53在周方向上被磁化成多极、且在轴向上也被磁化。进一步,可知更优选夹持磁铁53在周方向的磁化中存在2、4或者6个磁极。即,优选夹持磁铁53在周方向上配置1对、2对、或者3对磁极。
图7是表示前轭54的另一例子的图。在图7中,前轭54的内径比夹持磁铁53的内径大。前轭54仅覆盖夹持磁铁53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夹持磁铁53和夹持器71之间的吸引力能够通过改变前轭54的厚度而发生变化。但是,在设计上,存在对前轭54的厚度的变更并不容易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所示,通过改变前轭54覆盖夹持磁铁53的上表面的面积,能够容易地进行吸引力的调整。只要能够防止前轭54的位置偏移即可,前轭54的外径也可以比夹持磁铁53的外径小。并且,只要能够防止前轭54的位置偏移即可,也可以对前轭54的内径以及外径进行变更。
上述的各种夹持磁铁53以及前轭54也可以应用于以下叙述的其他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
图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例示的电动机1a的纵剖视图。搭载有电动机1a的光盘驱动装置形成为与图1所示的光盘驱动装置大致同样的构造。在以下叙述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光盘驱动装置中,其构造也与图1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的构造大致同样。
电动机1a具备静止部2、轴承机构3、和旋转部4。旋转部4具备旋转台10a。电动机1a的旋转台10a以外的部位的基本构造与图2所示的基本构造相同。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并且,在以下叙述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同样地,对与上述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旋转台10a具备锥体部51a、台部51b、背轭52、夹持磁铁53、前轭54、橡胶55、和螺旋弹簧56。轴31的上部兼用作旋转台10a的一部分。
锥体部51a以及台部51b由树脂成型。在锥体部51a的外缘部形成有光盘引导部511。光盘引导部511对光盘9的中央孔91的边缘进行引导。光盘引导部511具有第1引导面516以及第2引导面517。第1引导面516形成为圆锥面状。第2引导面517与第1引导面516的下侧连续。第1引导面516相对于中心轴J1的角度比第2引导面517相对于中心轴J1的角度大。轴31插入到锥体部51a的中央的孔。锥体部51a能够沿着轴31上下滑动。
台部51b形成为圆盘状。台部51b固定在转子保持器41的盖部411上。在台部51b内收纳有多个钢球518。当旋转部4旋转时,钢球518与旋转部4一起旋转,并能够对旋转部4的不平衡进行补正。另外,也可以省略钢球518。橡胶55贴附于台部51b的外缘部上。利用橡胶55以及台部51b构成光盘载置部11。光盘9隔着橡胶55载置在台部51b上。螺旋弹簧56配置在锥体部51a和台部51b之间。螺旋弹簧56朝上方对锥体部51a施力。
背轭52具有平板部521和圆筒部522。圆筒部522从平板部521的中央朝上方突出。轴31被压入圆筒部522。背轭52在光盘引导部511的内侧被固定在轴31的上部。由此,背轭52间接地固定于光盘载置部11。在背轭52上,依次配置有与图2所示的部件同样的夹持磁铁53以及前轭54。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背轭52、夹持磁铁53以及前轭54位于光盘引导部511的中心轴J1侧。
在背轭52中磁通不饱和。另一方面,在前轭54中磁通饱和。与图2所示的构造同样,只要比来自前轭54的漏磁通少即可,也可以从背轭52漏磁。并且,与同样由图2所示的构造同样,背轭52和夹持磁铁53之间的固定也可以使用粘接剂。在以下叙述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与如图2所示的构造同样,只要比来自前轭54的漏磁通少即可,也可以从背轭52漏磁。并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与图2所示的构造同样,背轭52和夹持磁铁53之间的固定也可以使用粘接剂。
光盘引导部511的上端位于比前轭54的上表面更靠上方的位置。由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夹持磁铁53被吸附于夹持器71。在以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同样地,光盘引导部511的上端也可以位于比前轭54的上表面更靠上方的位置。由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进一步防止夹持磁铁53被吸附于夹持器71。
图9是示出在电动机1a上夹持有光盘9的状态的图。图9所示的夹持器71在具备形状不同的调心部714这一点上与图3所述的夹持器不同。其他构造与图3所示的构造同样。
当夹持光盘9时,首先,电动机1a上升。然后,中央孔91被引导至第1引导面516,而后被朝第2引导面517引导。光盘9与夹持器71抵接。锥体部51a被光盘9按压而相对于轴31相对地朝下方滑动。螺旋弹簧56是弹性体。因此,通过锥体部51a的滑动,螺旋弹簧56被压缩。接着,调心部714插入圆筒部522。由此,夹持器71相对于旋转台10a被调心。夹持磁铁53吸引夹持磁性体712。在中央孔91的下侧的边缘与第2引导面517抵接的状态下,光盘9被调心。然后,光盘9被夹持在光盘载置部11和夹持器71之间。
在电动机1a中,通过设置前轭54,也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由此,能够防止背轭52和夹持磁铁53分离而夹持磁铁53吸附于夹持器7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背轭52和夹持磁铁53之间不存在粘接剂。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便是在存在粘接剂的情况下,也能够削减粘接剂的使用量。因此,能够防止粘接剂附着于圆筒部522内而妨碍夹持器71的调心。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防止粘接剂附着于轴31而妨碍锥体部51a的滑动。
(第3实施方式)
图10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1b的纵剖视图。电动机1b的构造与图8所示的电动机1a所示的构造大致同样。对于图10所示的构造,与图8所示的构造相比较,旋转台10b的构造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图8所示的结构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
旋转台10b具备树脂成型部51和台部51b。树脂成型部51和台部51b成为由树脂成型的一个成型部件5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区别树脂成型部51和成型部件50,而将树脂成型部51称作“中央树脂部51”。中央树脂部51具有与图2所示的树脂成型部51大致相同的构造。台部51b具有与图8所示的台部大致相同的构造。中央树脂部51与图2同样具有光盘引导部511。换言之,光盘引导部511和台部51b成为一个成型部件50的一部分。在光盘引导部511设置有多个爪部513。爪部513在周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光盘9利用爪部513被调心。
在光盘引导部511的内侧设置有环状凹部514。背轭52固定在环状凹部514内。在背轭52形成有1个或者多个贯通孔。在环状凹部514形成有1个或者多个突出部。该突出部从环状凹部514朝上方突出。该突出部以与形成于背轭52的贯通孔对应的方式形成。突出部插入到贯通孔中。在图10中,突出部的末端因热而熔化,该末端具有比贯通孔的内径大的直径。即,背轭52通过树脂的热熔接而固定于中央树脂部51。由此,背轭52被直接地固定于中央树脂部51。与图2同样,在背轭52上依次配置有夹持磁铁53以及前轭54。光盘引导部511的上端位于比前轭54的上表面更靠上方的位置。通过形成为上述构造,在电动机1b中,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并且,在电动机1b中,中央树脂部51和台部51b成为一个部件。因此,能够分别进行旋转台10b的设计和电动机部分的设计。
(第4实施方式)
图11是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1c的纵剖视图。在电动机1c中,在转子保持器41的盖部411的中央成型有树脂成型部51。与图2同样,利用树脂成型部51、盖部411、橡胶55等构成旋转台10c。并且,在图11中,预压磁铁安装在轴瓦的开口部。其他结构与图8的电动机1a大致同样。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
与图2同样,树脂成型部51具有光盘引导部511。在光盘引导部511设置有爪部513。爪部513在周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光盘9利用爪部513而被调心。
在光盘引导部511的内侧设置有环状凹部514。转子保持器41的盖部411的一部分露出于环状凹部514内。盖部411的位于环状凹部514内的部位作为图2所示的背轭52发挥功能。即,盖部411的一部分兼用作背轭。背轭是实质上直接地固定于光盘载置部11的部位。在背轭上依次配置有夹持磁铁53以及前轭54。光盘引导部511的上端位于比前轭54的上表面更靠上方的位置。通过形成为上述构造,在电动机1c中,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也可以利用各种其他方法将背轭52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固定于光盘引导部511或者光盘载置部11。例如,也可以将背轭52压入于环状凹部514的径向内侧的侧面。也可以利用其他方法固定背轭52。
并且,也可以利用压入、熔接等将夹持磁铁53以及前轭54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固定于光盘引导部511、光盘载置部11。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构造,也可以在可能的范围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采用。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利用夹持器固定光盘的各种光盘驱动装置的电动机。

Claims (27)

1.一种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轴电动机具备:
具有定子的静止部;
轴承机构;以及
旋转部,该旋转部具有转子磁铁,且由所述轴承机构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止部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旋转部具备:
光盘载置部,该光盘载置部与光盘的下表面接触;
光盘引导部,该光盘引导部位于所述光盘载置部的中央,且插入到所述光盘的中央孔;
夹持磁铁,该夹持磁铁位于所述光盘引导部的所述中心轴侧,在与所述中心轴垂直的面内被多极磁化,当夹持所述光盘时,在该夹持磁铁与光盘驱动装置内的夹持器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
背轭,该背轭是面向所述夹持磁铁的下表面的磁性体,且被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固定于所述光盘引导部或者所述光盘载置部;以及
前轭,该前轭是面向所述夹持磁铁的上表面的磁性体,
在所述中心轴方向上,在所述夹持磁铁和所述背轭之间所产生的磁性吸引力比在所述夹持磁铁和所述前轭之间所产生的磁性吸引力大。
2.一种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轴电动机具备:
具有定子的静止部;
轴承机构;以及
旋转部,该旋转部具有转子磁铁,且由所述轴承机构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止部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旋转部具备:
光盘载置部,该光盘载置部与光盘的下表面接触;
光盘引导部,该光盘引导部位于所述光盘载置部的中央,且插入到所述光盘的中央孔;
夹持磁铁,该夹持磁铁位于所述光盘引导部的所述中心轴侧,在与所述中心轴垂直的面内被多极磁化,当夹持所述光盘时,在该夹持磁铁与光盘驱动装置内的夹持器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
背轭,该背轭是面向所述夹持磁铁的下表面的磁性体,且直接地或者间接地被固定于所述光盘引导部或者所述光盘载置部;以及
前轭,该前轭是面向所述夹持磁铁的上表面的磁性体,
在所述中心轴方向上,来自所述背轭的漏磁通比来自所述前轭的漏磁通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磁铁在周方向上被磁化成多极,且在轴向上也被磁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磁铁形成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的环状,在周方向上存在2、4或者6个磁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磁铁和所述前轭形成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的环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轭仅覆盖所述夹持磁铁的所述上表面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轭和所述夹持磁铁之间不存在粘接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磁铁借助磁作用而吸附于所述背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背轭将所述夹持磁铁分离的情况下,所述夹持磁铁能够朝上方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盘引导部的上端位于比所述前轭的上表面更靠上方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具备:有盖的大致圆筒状的转子保持器、和旋转台,
所述旋转台具有圆盘状的台部,
所述台部被固定在所述转子保持器的盖部上,
在所述台部内收纳有多个钢球。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具备旋转台,
所述旋转台具有圆盘状的台部,
在所述台部的外缘上配置有环状或者多个圆弧状的橡胶。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机构具有轴,
所述背轭具有平板部和圆筒部,
所述圆筒部从所述平板部的中央朝上方突出,
所述轴被压入所述圆筒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盘引导部设置有多个爪部,
所述光盘由所述爪部调心。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具备:有盖的大致圆筒状的转子保持器,
预压磁铁设置在所述转子保持器的盖部的下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盘引导部具有圆锥面状的引导面和多个爪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具备:有盖的大致圆筒状的转子保持器,
所述转子磁铁被固定在所述转子保持器的内侧面,
所述转子保持器的盖部是所述光盘载置部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光盘引导部是被固定在所述盖部的中央的树脂成型部的一部分,
所述背轭被固定于所述树脂成型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具有旋转台,
所述旋转台具有中央树脂部和台部,
在所述中央树脂部形成有所述光盘引导部,
在所述光盘引导部的内侧设置有环状凹部,
在所述环状凹部内,所述背轭通过树脂的热熔接而固定于所述中央树脂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具备:具有树脂成型部的旋转台;以及有盖的大致圆筒状的转子保持器,
所述转子保持器具有圆筒状的轴固定部,
所述树脂成型部被安装于所述轴固定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具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具有树脂成型部,
在所述光盘引导部的所述中心轴侧设置有环状凹部,
所述背轭被压入所述环状凹部的径向外侧的侧面、从而被直接地固定于所述树脂成型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具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具有树脂成型部,
在所述光盘引导部的所述中心轴侧设置有环状凹部,
所述背轭被固定在所述凹部内,
所述背轭和所述树脂成型部通过粘接剂或者熔接而被固定。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具备轴,所述轴由所述静止部支承为能够旋转,
所述背轭被固定于所述轴,
所述光盘引导部能够沿着所述轴上下滑动。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具有旋转台,
所述旋转台具有锥体部、圆盘状的台部、和螺旋弹簧,
所述螺旋弹簧配置在所述锥体部和所述台部之间,
所述螺旋弹簧朝上方对所述锥体部施力。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具备旋转台,
所述旋转台具有锥体部,
所述锥体部的外缘部是对所述光盘的中央孔的边缘进行引导的光盘引导部,
所述光盘引导部具有第1引导面、和与第1引导面的下侧连续的第2引导面,
所述第1引导面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的角度比所述第2引导面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的角度大。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盘引导部和所述光盘载置部的台部是一个成型部件的一部分,
所述背轭被固定于所述成型部件。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具备:有盖的大致圆筒状的转子保持器,
在所述转子保持器的盖部的中央成型有树脂成型部,
所述树脂成型部具有所述光盘引导部,
在所述光盘引导部的内侧设置有环状凹部,
所述盖部的一部分露出于所述环状凹部内。
27.一种光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盘驱动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轴电动机;
夹持器,该夹持器位于所述主轴电动机的上方;
进退机构,该进退机构使所述主轴电动机相对于所述夹持器相对地进退;
磁头部,该磁头部对所述光盘光学地进行记录和/或再现;以及
磁头移动机构,该磁头移动机构将所述磁头部沿着与所述中心轴垂直的方向移动。
CN2011100925526A 2010-04-08 2011-04-08 主轴电动机以及光盘驱动装置 Pending CN1022704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9627A JP2011222077A (ja) 2010-04-08 2010-04-08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2010-089627 2010-04-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0476A true CN102270476A (zh) 2011-12-07

Family

ID=45038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925526A Pending CN102270476A (zh) 2010-04-08 2011-04-08 主轴电动机以及光盘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222077A (zh)
CN (1) CN1022704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4808A (zh) * 2012-12-26 2014-07-02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04269B2 (ja) * 2012-01-20 2015-11-04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CN103163017B (zh) * 2013-03-06 2016-07-06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硬度测试的试样固定装置及其应用
JP6610478B2 (ja) * 2016-09-15 2019-11-27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磁石構造体、クランプ機構、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16722711B (zh) * 2023-06-16 2024-05-10 宁波苏智美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通用直驱电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4958B1 (en) * 1996-05-17 2001-08-14 Sony Corporation Spindle motor
JP2003051107A (ja) * 2001-05-29 2003-02-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ロータ構体、並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た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CN101202474A (zh) * 2006-12-12 2008-06-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主轴电动机、盘驱动装置及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4958B1 (en) * 1996-05-17 2001-08-14 Sony Corporation Spindle motor
JP2003051107A (ja) * 2001-05-29 2003-02-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ロータ構体、並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た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CN101202474A (zh) * 2006-12-12 2008-06-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主轴电动机、盘驱动装置及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4808A (zh) * 2012-12-26 2014-07-02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
TWI484731B (zh) * 2012-12-26 2015-05-11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馬達
CN103904808B (zh) * 2012-12-26 2016-08-10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马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222077A (ja) 2011-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98778B1 (ko) 척킹장치 및 이 척킹장치를 탑재한 브러시리스 모터 및 디스크 구동 장치
JP4455542B2 (ja)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およびこの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を備え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US7538459B2 (en) Disk drive device having a mo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motor
CN102270476A (zh) 主轴电动机以及光盘驱动装置
JP2010108599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用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8043045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US20060085807A1 (en) Spindle motor and disk drive device
US8615775B2 (en) Motor and disk driving device equipped with motor
KR101514489B1 (ko) 스핀들 모터
KR20030019159A (ko) 축방향 진동방지기구와 이를 구비한 브러시리스 모터
CN101097754A (zh) 盘装置
JP5410325B2 (ja)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用モータ
US8780493B1 (en) Spindle motor and recording disk driv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287748B2 (en) Spindle motor
JP2013187976A (ja) モータ、ディスク駆動装置およ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US8243384B2 (en) Motor and disk drive apparatus
JP2011067084A (ja) モータおよび記録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2009247122A (ja) 環状磁石の取り付け治具、固定方法、それを用いたモータ、情報機器
CN102460915B (zh) 用于转动盘片的装置
US8677382B2 (en) Disc clamping mechanism by which a disc is held and rotated
JP2019122191A (ja) モータ
KR20110020202A (ko) 모터 및 기록 디스크 구동 장치
CN101107657A (zh) 具有带有可变夹持力的夹持器系统的磁盘驱动单元
US20090125931A1 (en) Turntable device and disk driv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100550845B1 (ko) 디스크 장착구조가 개선된 스핀들 모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